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2024-04-28

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精选14篇)

篇1: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职业健康现状调研报告

ZW—XT—2013—002

根据对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调查摸底,全国约有木质家具制造企业3.54万家,从业人员160.63万人,接触职业病危害97.23万人,其中接触化学毒物31.37万人,接触粉尘与噪声65.86万人。从企业分布看,全国31个省(区)都有分布,重点集中在广东、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山东、上海、四川、广西等地,约占总数的79.7%。从企业规模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约占74.7%,从业人员100-300人的中型企业约占20.2%,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约占5.1%。

2010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职业健康司组织对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苏、福建、陕西、新疆、吉林、黑龙江10个省(区)的85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了检测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木质家具制造主要有以下六道工序:开料、拼板、加工、打磨、喷漆和晾漆。其中,开料、加工、打磨三道工序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拼板、喷漆、晾漆三道工序会产生大量化学毒物。

此次作业现场检测主要有三项:一是作业现场化学毒物的种类和数量;二是化学毒物的浓度,特别是高毒物质的浓度;三是粉尘、噪声的浓度与强度。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一)作业现场化学毒物种类多。此次检测的85家企业中,小型企业50家、中型企业20家、大型企业15家。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作业现场总计存在31种化学毒物,其中高毒物质4种,主要是苯、甲醛、苯胺和二异氰酸甲苯酯;一般毒物27种,主要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丁酯、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等(详见附表1,以上9种毒物超标)。每个企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其中高毒物质不少于2种,一般毒物不少于13种;最多的,31种化学毒物都存在。

(二)化学毒物特别是高毒物质严重超标。一是4种高毒物质超标:89.0%的企业苯超标,最高超标121.5倍;76.9%的企业甲醛超标,最高超标116.0倍;

70.0%的企业苯胺超标,最高超标130.1倍;77.3%的企业二异氰酸甲苯酯超标,最高超标3.1倍。二是9种一般毒物超标:52.4%的企业甲苯超标,最高超标43.5倍;62.3%的企业二甲苯超标,最高超标47.7倍;32.1%的企业正己烷超标,最高超标53.3倍;其他6种超标毒物:乙酸丁酯、氯甲烷、丙酮、甲醇、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14.4、5.0、3.2、3.2、2.1、1.2倍(详见附表2)。从总体上看,小型企业毒物超标情况比大中型企业严重,如小型企业苯的超标率为97.6%,中型企业超标率为90%,大型企业超标率为87.5%;小型企业甲醛超标率为91.4%,中型企业超标率为72.2%,大型企业超标率为71.4%。

(三)四种高毒物质对身体的主要危害。苯,属于致癌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能够引起头晕头痛、昏迷抽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等。甲醛,属于致癌和致畸物质,对人体各种细胞均有损害作用。能够引起头痛、心悸、支气管哮喘、肺水肿、口鼻腔糜烂、鼻咽癌等。苯胺,主要损害造血系统、泌尿系统。能够引起溶血性贫血、膀胱炎、肝炎、尿道癌、前列腺癌等。二异氰酸甲苯酯,主要损害呼吸系统,能够引起紫绀、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

(四)作业现场粉尘、噪声浓度与强度超标。一是粉尘浓度超标情况:小型企业粉尘超标率为87.1%,最高超标52.7倍;中型企业粉尘超标率为79.8%,最高超标26.7倍;大型企业粉尘控制效果较好,超标率为60.0%,最高超标1.1倍。二是噪声强度超标情况:小型企业噪声超标率为83.2%,最大噪声103.4分贝,超标18.4分贝;中型企业噪声超标率为82.7%,最大噪声101.4分贝,超标16.4分贝;大型企业噪声超标率为82.0%,最大噪声95.6分贝,超标10.6分贝(详见附表3)。

二、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喷涂作业高毒物质危害严重。产生毒物的主要环节是涂胶、喷漆和晾漆,特别是喷漆环节,产生的毒物种类最多,浓度最高,四种高毒物质的超标极值都在喷漆环节。这三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隐患:一是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涂料和胶粘剂没有标明毒物成分及防护措施,部分企业甚至使用 “三无”产品,大量有毒涂料和胶粘剂充斥家具制造企业。二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喷漆间没有安装有效的防毒设施,个别小企业甚至连排风扇都没装,喷漆间内漆雾弥漫。三是绝大多数企业的涂胶作业都是在厂房内敞开进行,没有设置排毒设施。四是多数企业晾漆间没有通风换气设施,造成大量毒物集聚。五是部分企业将喷漆、打磨、擦色、晾漆等布置在同一车间内流水作业,有毒物质弥漫整个车间。六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喷漆工人防护意识差,穿着背心、短裤,甚至赤脚、裸背且不佩戴任何有效的防护用品进行喷漆和涂胶作业。

(二)大多数企业没有开展职业健康工作。多数企业对职业健康工作缺乏基本的认知,不知道有《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没有开展职业健康工作;相当多的企业现场管理混乱,生产布局不合理,有毒无毒工序相互交叉;大多数企业没有为作业场所设置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仅有13.2%的企业在作业场所设置了警示标识,8.8%的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粉尘和噪声检测,5%的企业进行了职业健康知识培训,7.7%的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申报。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安排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相当多的企业未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工伤保险。

(三)大部分地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不到位。一是对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三同时”监管工作不到位,调研的85家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履行了“三同时”手续。二是职业健康监护监管工作不到位,调研的85家企业中只有15%的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三是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相当多的市、县职业健康监管机构、人员没到位,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基本上没有对家具制造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对企业用工情况监督检查不到位,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和缴纳工伤保险的比率只有18%左右。

附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

2013年1月28日

篇2: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10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通报广州正式开展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与检测工作,接下来将对符合工伤保险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免费检查,检查检测费用将由广州市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据悉,本次检查与检测对象包含参加广州市工伤保险、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性企业(以下简称高危企业)以及高危企业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本市工伤保险在岗职工(以下简称高危岗位人员)。

高危企业职业病危害岗位和相应岗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将根据《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以及高危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确定。

高危企业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具体检测项目也将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规定进行确定,同时,将根据检测评价报告提供的技术性意见,对用人单位设备、环境改造情况跟踪落实。

篇3: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焦化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

1.2 方法

1.2.1 职业卫生调查

了解某焦化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工人接触情况, 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依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GB 16171-1996《焦炉逸散物 (苯可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等规范进行采样检测检验;依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2,3,4]。

1.2.3 职业健康监护

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5], 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目标疾病。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07录入资料并进行资料数据分析, 使用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趋势性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011-2014年硫化氢、氰化氢、苯系物、萘、一氧化碳、氨、酚、硫酸、氢氧化钠、甲醇的浓度合格率均为100.0%。粉尘、焦炉逸散物、噪声、高温的浓度或强度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6.6%、79.1%、70.1%、89.7%, 见表1。

2.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11-2014年累计应检2 010人, 实检1 732人;年龄23~57岁, 平均37岁;工龄中位数为7 (4~27) 年。2011-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1.4%、67.2%、98.8%和100.0%, 呈逐年增高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趋势性χ2=730.79, P<0.01) 。噪声职业禁忌证检出8人, 总体检出率1.1%;粉尘职业禁忌证检出1人, 检出率0.1%;噪声观察对象检出15人, 检出率2.1%, 未检出粉尘观察对象和职业病人。肺功能检查、眼科检查、神经内科检查均正常;血压、B超、纯音听阈测试、的异常率分别为6.6%、16.6%、4.0%, 上述3个指标4年间异常率趋势性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趋势χ2分别为16.91、6.19、10.42, 均P<0.05) ;心电图、血清ALT、血常规、尿常规、脂肪肝、皮肤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3.5%、0.9%、2.0%、1.3%、12.9%和4.1%, 上述6个指标4年间的异常率有升有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趋势χ2分别为2.18、4.24、5.75、5.58、5.43、1.63, 均P>0.05) , 见表2~表4。

注:工作场所硫化氢、氰化氢、苯系物、萘、一氧化碳、氨、酚、硫酸、氢氧化钠、甲醇等有毒物质的浓度合格率均为100.0%。

注:2012年为甲醇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 讨论

由于企业重视粉尘及毒物的治理, 导烟车配合地面除尘站使粉尘得到有效的控制, 粉尘的合格率由89.6%增长到100.0%, 效果显著;焦炉、化工厂及甲醇厂的生产设备露天布置, 减少了毒物的聚集, 加强管道设备密闭化及维护, 从检测结果看, 焦炉逸散物的合格率由25.0%增长到100.0%。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 肝脏供血功能下降、血管弹性减弱, 遗传物质DNA受损, 机体免疫功能受抑等, 且随着工龄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据报道, 焦炉、炉辅作业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焦炉逸散物的暴露可以增加焦炉工肝脏损伤的危险性[6]。从体检结果看, B超总体异常率16.6%, 其中脂肪肝的总体异常率12.9%低于李济超等[7]研究。从检测结果看苯系物的浓度均较低, 职业健康检查血常规异常多为白细胞总数减少, 与接触焦炉逸散物中苯系物有关, 血常规总体异常率为2.0%, 提示长期低浓度接触苯系物会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

从检测结果看, 噪声的总体合格率为70.1%, 噪声超标工种主要集中在有高噪声设备的工作场所。噪声观察对象检出15人, 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提示噪声为重点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噪声的工人为重点职业健康监护人群。该焦化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关注粉尘及毒物的治理, 相对不重视噪声的控制, 除了在设备安装时设有减震基础, 选用低噪声设备, 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声、消声处理, 随后忽视对噪声的控制, 工人到高噪声工作场所未及时佩戴耳塞。提示该焦化企业应重视噪声的控制, 采取综合降噪措施, 如设置隔声值班室, 尽量减少工人接触噪声时间,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 督促工人佩戴耳塞或耳罩,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以保护听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6171-1996焦炉逸散物 (苯可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6]贾鸿宁, 戴红.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 (5) :604-607.

篇4: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食品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重点分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详细探讨,为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 就业岗位 职业能力

课 题:本文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20249)研究成果。

一、背景

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经过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从1997年至今,中国食品行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5%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6.5%;按照GDP增速年均6.5%左右、食品工业年均增长7%的指标测算,“十三五”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6万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也非常严峻,三鹿“结石宝宝”、台湾“塑化剂”、双汇“瘦肉精”等事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震动。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实施六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实行强制检验制度等。彻底改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需要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调查发现,食品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很大,笔者仅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食品营养开发配餐设计、食品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加工企业,具体就业岗位(群)见下表。

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主要是食品企业化验员、品控员、一线操作工、营销员和营养咨询配餐师等。食品化验员主要从事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营养分析评价、对食品原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等,需要学生具备食品理化、卫生、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检测与品控等专业能力,掌握食品检测国家标准及操作规程,掌握抽样的原则与方法,熟悉食品相关标准与法规,并能够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与处理。食品品控员主要从事产品线或工艺步骤的联机系统运行命令、状态判断,按操作规范和标准指导、检查质量、规格并纠正偏差,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掌握食品企业生产的基本流程、熟悉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原则、熟悉HACCP在食品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公共营养指导和营养配餐工作,需要具备营养咨询与配餐能力的专业能力。食品营销员主要从事销售推广、市场信息调研采集及制定市场开发方案等工作,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有设计调研报告并组织实施市场调研、设计销售渠道并进行有效管理和与经销商有效沟通。

三、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除了专业技能外,各种岗位对于心理素质、团结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课程改革已由传统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转变为理实并重、技能培养为核心,在课程中也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但是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成长中更加重要,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学生,如何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责任感、不断成长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创新能力,这在未来专业建设中是需要进一步从素质教育体系角度深入研究的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持续调研,跟踪市场需求,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人才成长规律,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持续性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杨新泉,江正强,杜生明等.我国食品科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食品学报,2010(10).

[2]姚勇芳,莫慧平.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国家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篇5: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报告(模版)

一、全校学生体质监测总体情况

本,全校共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共 339人,其中男生160人,女生179 人,上报率为100%。总体达标率为98%,其中优秀分数段人数占43%,及格分数段人数占55 %,不及格分数段人数占2 %。

二、我校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采取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1、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各任课教师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确保体育课的正常开课。体育教师认真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高质量地上好每节体育课。

2、开展丰富的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结合各班实际,开展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舞蹈。新生入学时强化广播体操的教学和评比,组织好广播体操比赛,使全体学生都能做好广播体操。组织好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 1 校园体育器材设施,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游戏、跳大绳等,激发学生兴趣,确保人人参与。

3、周密组织体育活动课。由教导处安排在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节课集体体育活动。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开展体育创新项目和特色项目活动。在冬春两季安排学生进行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活动。体育活动课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组织、参与下,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

(二)以体育活动为引领,全面实现学生体质达标。

1、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根据场地器材条件、传统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丰富多彩的“达标争先”活动,形成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挖掘学校体育资源潜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保证学生有丰富的锻炼项目、足够的锻炼时间和良好的锻炼效果。

2、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方案,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学 2 生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表现以及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学生档案,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

(三)明确责任,提供保障

1、明确工作责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带头参加活动;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带领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对课间、体育活动课及各种体育竞赛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专业指导,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特色体育锻炼项目;其他学科教师要坚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要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加大对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建设体育活动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努力使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置达到标准。管理好体育器材室,加强对器材进行规范管理。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自制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活动器材,创造条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加强体育安全管理。组织与实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建立完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过程管理,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四)加强评价考核 完善评价监督

1、建立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学校将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并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每学年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凡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区和学校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情况、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和家长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核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将实施方案张贴到各班教室和学校室外宣传栏。

3、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召开教师会、学生会,通过校园网、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上级文件精神,让广大师生人人明白,深入人心,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篇6: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时间:2012年8月30日上午9时 参加人员:宋继友 武矿生 王乐腾 检查内容

2012年8月30日有通风区组织对爆破材料库区域进行了职业卫生检测,测得噪声为75dB;瓦斯浓度为0%;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粉尘浓度为3.10mg/m3符合规程规定。

篇7: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1、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做,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做日常监测);

2、每年一次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只能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做);

3、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必须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做每三年一次的现状评价);

4、新改扩建项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还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完成后在试运行阶段做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和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5、向安监部门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表和回执单。申报网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

篇8: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1 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某泵类加工企业2010-2012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及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职业健康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

泵件毛坯→泵件检验→泵件划线→泵件加工→泵件水压试验→泵件检验→喷漆→转运泵整机组装→成品

2.2 2010-201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2.1 某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010-2012年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包括电焊烟尘、其他粉尘、苯系物、二氧化锰、噪声等。累计检测点数84个, 合格点数77个, 合格率为91.67%。其中, 粉尘检测点数25个, 合格率均为92.00%;毒物检测点数33个, 合格率为90.91%;噪声检测26个, 合格率为92.31%。见表1。

2.2.2 不同种类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010-2012年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电焊烟尘、其他粉尘、木粉尘、二氧化锰、苯、甲苯、二甲苯、噪声。化学因素除木粉尘、二甲苯外, 其他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0%。结果见表2。噪声岗位机加工车间无齿锯超标。

2.3 接触各种有害因素人员情况

从2010-2012年间, 共有472人次接触有害因素。打磨、模型和平衡工操作时接触粉尘和噪声;试验、包装和试泵工由于工作地点与喷漆岗位临近, 因此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进行体检。见表3。

2.4 不同年龄组职业健康体检情况

从2010-2012年期间职业健康体检的结果显示, 随年龄的增长, 异常检出率不断地提高, >50周岁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 (40.5%) 最高, <30周岁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 (14.5%) 最低。见表4。其中, 血压、肝功能的异常检出率较高。

3 讨论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3.1.1 化学有害因素

根据检测报告, 超标的项目包括喷漆岗位的二甲苯、模型岗位木工压刨及木工车床的木粉尘。其中喷漆岗位的二甲苯CSTEL超标, 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甲苯 (二甲苯) 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1], 严重者可发生猝死[2]。密闭的喷漆环境和油漆及稀释剂中较高的二甲苯含量 (12.5%~50.0%) , 可能是超标的原因。木粉尘可引起癌症、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多种疾病[3], 经研究发现, 木粉尘主要引起鼻黏膜炎和支气管炎患病率增高, 同时损害肺通气功能[4], 还有报道指出接触木粉尘的工人鼻中隔黏膜糜烂、过敏性鼻炎和鼻副窦炎的患病率较高[3]。所以在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治方面, 该公司应加强并改进通风设施, 改进原辅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采取以无毒代替有毒及以低毒替代高毒的原则, 对接毒岗位加强防护用品的佩带和使用, 并加强监督管理。

3.1.2 噪声危害因素

该企业的机加岗位无齿锯的噪声超标。噪声强度过大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等多功能的影响[5], 将工人接触噪声的强度控制在限值内是首要任务。现用人单位选用的防噪声耳塞的SNR值为36 d B[实际声衰减值为21.6 d B (公式为SNR×0.6) ]。对于噪声超标岗位[检测最高值=95.2 d B, 实际接触噪声LEX, 8 h:73.6 d B= (95.2d B~21.6 d B) ]的工人, 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督促工人正确佩戴使用防噪耳塞或耳罩, 能将工人接触的噪声值控制在限值范围内, 尽可能减少工人的接触噪声时间, 从而提高噪声的防护效果。

3.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该公司每年组织接害员工到具有相应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根据接触的有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相应的检查项目, 近三年的体检结果可以看到, 异常体检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 与相关报道一致[6]。

通过对该企业近三年的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企业委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项目不全;电焊岗位臭氧、氮氧化物、电焊弧光未进行检测;个别噪声岗位未检测。职业健康体检中, 对电焊工接触紫外辐射时, 应进行相应的皮肤科和眼科常规检查;而对于噪声岗位, 只有机加车间无齿锯8 h等效声级 (LEX, 8 h) 超标, 但模型车间的带锯机位 (84.7d B) 和压刨 (84.6 d B) 的噪声强度 (LEX, 8h) 都接近限值 (85 d B) , 如果考虑到不确定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排除超标的可能;同时机加工车间风动砂轮打磨 (97.4 d B) 和模型车间平刨 (96.2 d B) 的噪声强度 (等效A声级) 也较高, 如果工人在操作时不佩戴护耳器, 对人体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卫生工作, 公司应加强原辅料和通风设施的改进, 注重生产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 提高个人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 将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到实处。

摘要:目的 了解某泵类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 为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1.67%, 其中, 二甲苯、木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噪声无齿锯岗位超标;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结论 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 企业应加强原辅料和通风设施的改进, 注重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提高个人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 真正做到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泵类加工企业

参考文献

[1]李卓敏, 王小贺.某市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3, 19 (1) :17.

[2]王广松.40例电焊工慢性锰中毒临床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 1992, 7 (2) :86-87.

[3]穆进军, 王沄, 周金兰, 等.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修订的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 2000, 27 (3) :38-39.

[4]刘薇薇, 江朝强, 林霞芳, 等.两起油漆工急性二甲苯中毒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6, 9 (4) :214-216.

[5]杨跃林, 王绵珍, 王治明, 等.木尘作业工人的患病率情况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7, 14 (5) :297-298.

[6]刘树春, 苍恩志, 张忠义, 等.木尘对健康危害及卫生标准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1, 9 (2) :65-67.

[7]金泰廙, 孙贵范, 王生, 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83-287.

篇9: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目前我院学生就诊常见病种包括:感冒、急性胃肠炎、胃病、肌肉扭挫伤、烫伤、牙痛、皮肤病、过敏、慢性咽炎、痛经、高血压、低血糖、心脏不适以及高血脂等病种。

分析:皮肤病占总数2.3%,高血压、高血脂占总数2.2%,心脏病占1、89%,烫伤占总数1.7%,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这三种病是目前社会最普遍的疾病,我院学生现状说明同学生活水平较高,过度摄入营养,同时体力劳动和运动明显不足,造成身体发胖,能量代谢不足,从而使身体负担加重而出现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患。烫伤明显有季节性,在秋冬以及开春较冷的季节。同学饮用和使用热水较多,而导致意外烫伤的明显高发。

三、近三年重点疾病关注学生病种统计

分析及指导意见:通过近三年重点关注学生的统计发现,患脂肪肝的同学占了绝大多数。提示同学合理饮食,调整饮食习惯,养成规律饮食健康饮食的习惯。同时要多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减少过剩能量在体内堆积,减轻身体负担,从而能够更加健康的学习、生活。

篇10: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请将历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3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危害程度为“一般”“较重”的只有1份,危害程度为“严重”的每3年做一次)放置在专门的文件盒保管。

篇11:职业健康检测报告书

某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嘉兴市****** 二○○八年十月编号:2008-*************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委托单位:*****有限公司检测与评价场所:碳性拌粉、碱性投料、碳性电池车间嘉兴市****** 二○○八年十月报告书名称:*******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评价机构名称:嘉兴市*******法人代表:*******职责姓名技术职称资质证书号签名项目负责人*******主任医师*******报告书编写人*******主管医师*******报告书审核人*******主任医师*******报告书签发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说明1. 本检测与评价报告只对委托项目负责。 2. 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3. 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4. 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我中心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 传。 5. 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 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 出,逾期不予受理。 6. 本报告正文共 5 页(不包括附录) ,报告一式四份(用人单位两份、用人 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嘉兴市******* 技术档案存放处:嘉兴市******* 联系地址:嘉兴市******* 邮政编码:314050 联系电话:******* 传 真:*******联 系 人:**************编号: 200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受检单位:*******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邮 编:314000 地 址:*******联系人:******* 电 话:*******检测项目:炭黑粉尘、噪声 样品数量:炭黑粉尘 14 份、噪声 4 个点 检测仪器: SFC-3BT 粉尘采样器、声级计采样时间:2008 年 10 月 13 日 检测时间:2008 年 10 月 13 日一、检测与评价依据 1、采样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 ;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 (GBZ/T 192.1-)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189.8-2007) 。 2、评价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详见表 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详见表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 表1 毒物名称 炭黑粉尘 职业病危害因素(毒物、粉尘)的国家卫生标准 PC-TWA(mg/m3) 4 PC-STEL(mg/m3) ― EL ≤PC-TWA 的 2 倍 备注 G2B第 1 页 共 5 页**************编号: 2008-*******注: PC-TWA 表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STEL 表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EL 表 示超限倍数;G2B 表示可疑人类致癌物。 表2 接触时间 5d/w,=8h/d 5d/w,≠8h/d ≠5d/w 工业场所噪声职业接触卫生限值 接触限值〔db(A)〕 85 85 85 备注 非稳态噪声计算 8h 等效声级 计算 8h 等效声级 计算 40h 等效声级注: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 85dB(A),非稳态等效声级的限值 为 85dB(A);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 8 小时,需计算 8 小时等效声级,限值 为 85dB(A);每周工作不是 5 天,需计算 40 小时等效声级,限值为 85dB(A)。 二、现场概况 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见表 3。 表3 存在 部位 碳性电池车 间底碗纸入 筒工序(5 号 A 线) 碱性投料车 间操作岗位 碳性拌粉车 间操作岗位 碳性电池车 间 碱性电池车 间(南)注 电解液工序 碱性电池车 间(南)涂 黑胶工序 危害因素 名称 炭黑粉尘 噪声 炭黑粉尘 炭黑粉尘 噪声 噪声 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操作方式 密闭 程度 敞开 接触人数 (人) 5 接触时间 (h) 5d/w,8h/d 防护情况机械化局部通风 防尘口罩 上吸风装置 防尘口罩 局部通风 ― ―手工 半机械化 半机械化 半机械化敞开 半密闭 敞开 敞开4 6 456d/w,4h/d 6d/w,4h/d 6d/w,8h/d7 噪声 半机械化 敞开6d/w,8h/d ―*******第 2 页 共 5 页*******续前表 3 存在 部位 碱性电池车 间(北)注 电解液工序 碱性电池车 间(北)涂 黑胶工序 三、样品采集 危害因素 名称 噪声 操作方式 半机械化 密闭 程度 敞开 7 噪声 半机械化 敞开 接触人数 (人)编号: 2008-*******接触时间 (h)防护情况 ―6d/w,8h/d ―本中心根据*******有限公司委托,并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 范》 (GBZ159-2004)等要求进行采样检测,采样时生产基本正常,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检测结果与评价 本次检测评价结果见表 4、5。 表4 采样地点 危害 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mg/m3) 评价结论 补救措施 ― ―工人佩戴防尘口CTWA1.00 1.95 3.71CSTEL― ― ―EL 倍 0.25 1.68 2.4补救措施 有效性评 价 ― ― 防护有一 定效果碳性电池车间 底碗纸入筒工 炭黑粉尘 序(5 号 A 线) 碱性投料车间 操作岗位 碳性拌粉车间 操作岗位 表5 检测地点 碳性电池车间 底碗纸入筒工 序(5 号 A 线) 碳性电池车间 炭黑粉尘 炭黑粉尘合格 合格 不合格罩, 通风设施正常噪声检测结果 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db(A)〕 噪声 噪声 86 85.8 评价结论 不合格 不合格 补救措施 无 无 补救措施有 效性评价 ― ―续前表 5*******第 3 页 共 5 页*******编号: 2008-*******检测地点 碱性电池车间 (南) 注电解液 工序 碱性电池车间 (南) 涂黑胶工 序 碱性电池车间 (北) 注电解液 工序 碱性电池车间 (北) 涂黑胶工 序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db某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报告书(A)〕评价结论补救措施补救措施 有效性评 价 ―噪声88.6不合格无噪声91.6不合格无―噪声88.0不合格无―噪声89.7不合格无―注: 噪声检测结果按照 40 小时等效声级计算。 检测结果表明: 本次检测碳性拌粉车间操作岗位炭黑粉尘浓度不符合 GBZ2.1-2007 标 准要求,碳性电池车间底碗纸入筒工序(5 号 A 线)与碱性投料车间操作岗位炭黑粉尘浓 度符合 GBZ2.1-2007 标准要求; 各噪声检测岗位噪声强度均不符合 GBZ2.2-2007 标准要求。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 (1)对碳性拌粉车间的.通风设施和防尘设施进行检查,查找炭黑粉尘超标的原因, 并相应的对设施进行改进。 (2)工人在作业时应注意作业方式,防止引起二次扬尘。 (3)公司为各车间接触噪声的工人配备防噪声耳塞,并加强检查督导,对个人防护 用品应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以确保能有效使用。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监测结果归档,并及时进行 公告。 (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 业健康检查。 (6)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的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第 4 页 共 5 页*******中文警示说明。编号: 2008-*******(7)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职业病防治计划,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及职业病危害告知等。 (8)如果公司的生产原料改变、生产工艺变更或新增项目,涉及新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须另行评价。 六、附录 附录 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 2 检验报告 附录 3 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第 5 页 共 5 页附录 1碱性电池生产车间 ② 碱性生产线北 ②涂黑胶岗位注电解液岗位②② 碱性生产线南碳性拌粉车间 碱 性 投 料 间 北 储存区 ① ①*******4 楼碳性生产车间 浆层纸入筒工序 (5 号 线)①②②碳性电池生产车间① 炭黑粉尘采样点② 噪声采样点*******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篇12:职业健康体检报告

XXX卫检【20XX】 受检单位:XXXXX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中心于20XX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XX名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根据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做出如下评价及建议:

1、田XX心律稍速,建议不能做高强度工作。

2、胸部透视无异常,但建议工厂监督员工作业时佩戴口罩等劳保用品。

3、每年至少对化学品接触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你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以下空白)

编制:李秀玲 审核: 签发: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13:桥梁健康检测的方法探析

1.1 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的需求

在今后一个时期, 公路建设将保持高速发展, 质量是公路建设中永恒的主题。为了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手段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检测, 以确保监督、监理和自检工作的有效实施。

1.2 科学养护管理的需求

随着公路大规模建设的开展, 桥梁数量增长很快, 由于使用荷载、环境因素以及结构本身缺陷等的作用, 桥梁使用性能衰退、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降低, 致使桥梁适应性不足,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通过先进、适用、有效的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合理的试验检测与诊断评定是对桥梁进行预防性养护管理, 科学维修加固的重要手段。

2 桥梁健康检测的常用方法

2.1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

应用物理学、现代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现代化的测试工具,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面: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面一般包括混凝土强度的回弹法检测以及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多参数的综合强度测定, 即所谓综合法;2) 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面:超声脉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缺陷检测方法, 进行接收波形的信号分析和超声脉冲辐射高速自动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由于很难用肉眼或者其他工程工具进行测定, 采用超声波进行测定;3) 随着结构功能的多样化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超出了抗压强度、缺陷等传统质量指标, 为适应这种需要, 无损检测技术的使康领域也已扩展到其他性能方面。渗透法就是一种, 它以混凝土阻止液体或气体渗透的育幼来间接反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用中子散射法及微波吸收法测试混凝土的含水率, 用中子活化法测定混凝土的水泥含量等。

2.2 混凝土结构半破损检测

混凝土结构半破损检测是以不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为前提, 在构件上直接进行局部破坏性试验, 或直接钻取芯样进行破坏性试验。其优点是以局部破坏性试验获得混凝土强度, 因而较为直观可靠。缺点主要表现在:造成结构物的局部破坏, 需进行修补, 因而不宜用于大面积的全面检测。混凝土结构半破损检测的主要方法:钻芯法、拔出法、射击法。目前使用钻芯设备有百米钻机。

2.3 钢结构无损检测

2.3.1 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焊缝按其接头形式可以分为对接、角接、T形接头、搭接四种。在钢结构焊缝探伤中, 主要是对接。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有三个探伤等级。A级, 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探伤, 不要求检验焊缝的横向缺陷。当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 不得采用此种方法。B级, 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从焊缝的单面两侧进行焊缝全截面探伤, 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 应从焊缝两面两侧进行探伤, 条件允许时应作焊缝横向缺陷探伤。C级, 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的探头, 从焊缝的单面两侧进行探伤, 并作两种探头角度和正、反两个方向的焊缝横向缺陷探伤。

2.3.2 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

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 为了使射线拍片探伤取得成功, 必须处理好射源工作和胶片三者之间几何布置。射线拍片探伤的几何布置可分为单壁单透照、双壁单透照、双壁双透照和全向透照和全景周向透照四种。把工件的待探伤部位旋转到射源与胶片之间, 射源与工作板部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胶片则紧紧地与工件紧贴在一起。能采用这种布置方式的首要条件是:在作为工件正面使用上方必须能放置射源, 并在射源与工件之间没有其他障碍物;在工件的背面上能够贴上胶片。适用于密封的腔型工件以及外径大于89mm, 内壁无贴片条件的筒形工件。在这种探伤中, 射线必须透过双层壁厚而对贴有底片的一侧进行拍片探伤。这种布置适合直径小于89mm的管子以及有相似情况的工件。射线透过双层壁, 对上壁和下壁同时进行拍片探伤。把胶片贴在圆形工件的整个外圆表面上, 而射线源放置在内孔中心上的一种透照方法。

2.3.3 检测焊缝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

检测焊缝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 磁粉探伤被广泛地应用于探测铁磁材料。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是:当铁磁材料被磁场强烈磁化以后, 如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与磁化磁场方向垂直的缺陷, 即会造成部分磁力线外溢形成漏磁场。若在漏磁场处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漏磁场对磁粉产生吸引, 显示缺陷的痕迹。磁粉探伤检测材料表面的灵敏度最高, 随着缺陷埋置深度的增加, 其检测灵敏度迅速降低。另外磁粉探伤仅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而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铝镁合金制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这类材料中的表面缺陷只能使用其他探伤方法 (如液体渗透探伤等) 进行检测。

2.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检测

高速路频现塌陷的事故给路桥建设者敲响了土程质量的警钟, 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检测及监理单位, 如何选择无损检测仪器去检测从而把好质量关也成为他们所考虑的重点。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 具有其特殊性, 它是依靠张拉力筋建立具有内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筋成为结构中的关键受力部件, 它的有效或失效直接关系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适用与耐久, 工程实践表明, 由于预应力筋的严重损坏而引起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不可挽救的

2.5 桥梁荷载试验方法

桥梁荷载试验是检验桥梁结构工作状态或实际承载能力的一种试验手段。国内老桥的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偏低, 难以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 为了加固、改建, 通过试验检测确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桥梁的静载试验的基本内容包括全桥、桥梁构件试验时的各种加载方式、测点布置的原则、仪器的选择和配套使用、实测数据处理等。桥梁的动载试验首先要分清结构动力特性, 主要是自振频率、震型和阻尼比这三个参数和动力响应 (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等参数) 之间的区别。桥梁结构动力特性 (如频率、振型) 测试, 重要的是测振仪器系统的频响特性以及多通道仪器之间的相对关系。实桥环境随机振动法已日趋成熟, 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随机过程”和“随机振动信号处理和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桥梁设计施工理论和施工技术的迅速成长促进了桥梁大型化发展趋势, 桥梁跨度的不断伸长也要求更高层次桥梁检测与评估工作的配合。桥梁结构健康检测测不只是传统的桥梁检测技术的简单改进, 而是运用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 实时监测桥梁运营阶段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响应与行为, 获取反映结构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各种信息, 由此分析结构健康状态、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为桥梁的管理与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 主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桥梁检测能够对桥面系构造、上部结构以及桥梁破损的程度进行详细的测定;通过桥梁检测, 我们可以得知桥梁的工作性能及安全系数, 通过对这两个的分析, 可以判定对桥梁是否做加固处理;对桥梁进行检测, 能够事先的得知桥梁的健康状况, 对于桥梁的正常运行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篇14:体质健康检测的思考与实践

一、主管部门对学生健康状况认识不够,未将此列为头等大事

国家虽然制定了《体育法》,并且在《体育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各款条例,在实际工作中这部法律只能是放在一边的一纸空文,在贯彻和落实时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像《刑法》、《民法》等起到应有的效应。

二、重智育忽视体育

一些校长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不到位,我在这里所提到领导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到位是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举的,首先是没有几个校长把《体育法》当做一个法律来正确的对待,也不了解《体育法》所要求的条款,在专任体育教师配备上就不合理,有的根本就不是体育专业毕业让他们来进行体育教学,这就直接影响体育学科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再者就是学校的体育教师根本就不能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来对待,经常是帮助学校完成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学校杂事,这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再就是体育课程开设不足,不能保证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对体育投入不够,学生上课和活动没有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这些都是制约学生身体素质的直接因素。

三、社会影响和家庭教育不当,偏离正确教育轨道

现在的每一个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娇惯让学生养成了一种拈轻怕重的坏习惯。并且绝大部分孩子的自身身体素质就比较差,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惑。比如,我教的现在二年级的两名学生,A同学和B同学,A同学身体较胖,无论做什么是事情都是非常的懒散,并且进取心还极差,在运动的时候总是全班倒数第一。另一名B同学身体超胖,性格稍好些,但是身体特笨,身高1.25米左右体重55公斤,通过与家长沟通得知这两个孩子都是家庭特别娇宠的,因此在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障碍。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正在研究如何帮助这类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四、场地器材、教材内容设置不适合学生运动需要

国家虽然三令五申地在提重视教育的发展,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可是学生上体育课还是在柏油场地,所需的器材还是陈旧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发展需要。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制约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学生对什么运动都是有新鲜感,不爱长时间的做一项运动,从兴趣出发也制约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

五、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到一个学校、一批学生甚至直接影响的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是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的专业单一,教学手段匮乏,理论与实践满足不了学生课堂需要,自然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比如,教师给学生上社团课,报名的学生对这个社团的内容非常的感兴趣,当时有30多人参加,由于这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学生感觉枯燥,随着课程的进展,两周课下来就只剩下3个学生坚持到最后。而另一名老师带的社团班学生也是30名,这名老师善于与学生沟通,并且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都有一种新鲜感,学生运动起来心情愉悦,没有厌倦心理。可见教师在学生们身体素质提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六、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学生充足运动时空

当下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平时还是假期强迫孩子上各种不下班。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就是家长怕自己的孩子不上补习班课外班被别人落下,他们所学的班基本上都是语、数、外、琴类、书法,很少有孩子学体育方面的,这样下来社会不给学生们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学校又不给充足的活动时间,家长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孩子的身体素质下降是情理之中的。

以上六个观点供大家思考,而我们不能停留在思考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立刻为学生做点什么!因为孩子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育成长,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2009年我就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校本教材实施方案,自己动手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又能达到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发展的跳花教材,并制定出每个年龄段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落实。通过课堂实践我积累了第一手小学生跳绳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反复论证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学生作为一项特长在我去电视小主持人大赛上表演花样跳绳,受到评委好评。我校不爱运动的学生尤其是身体过于肥胖的学生由开始的厌烦上体育课,到后来喜欢上了体育课,由开始不会跳绳到后来小绳计时跳一分钟能跳到120多次,学生的体能得到了提高,身体灵活性得到了发展,意志品质得到了培养。我们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1分钟跳小绳和400米跑进行了脉搏实验对比,1分钟跳小绳150~180次相当于跑一个完整的400米的强度,脉搏跳动次数150/分钟~170/分钟次之间,要是让学生完成一个400米跑对学生的难度非常大,有的学生根本就跑不下来,但是要完成1分钟跳小绳学生做起来就感觉很轻松。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迁移教学法和教学手段。

一年级学生的跳绳教学刚开始教很费劲,手脚配合不到一起根本找不上节奏,一节课下来力气花费了很大结果却不甚理想。我一边思考一边在查阅,有关6、7岁孩子的运动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在观察他们的运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资料上得知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刚开始不是走,而是跌跌跄跄的跑,当他们跑稳了才能走得更稳,这让我联想起了一年级跳绳教学是否也可以先跑跳然后再过渡到原地跳,于是我就进行了实验,让他们摇绳跑跳,这样一来延长摇绳与跳动的时间,学生逐渐掌握运动的节奏,然后在配合原地双腿徒手跳小绳练习。经过四五周的课堂练习学生们个个都熟练的掌握了跳小绳的技巧,优秀的学生在1分钟计时跳达到150次的有7名同学,达到120次的有26人,达到100次以上的有6人,全班只有1名同学现在1分钟计时跳50多次。

我们就这样不段地进行着校本教材教学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我校的全体学生个个都是跳绳好手,跳绳已成为我校大课间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达标率比三年前提高了五六个百分点,现在学生体育达标率能够达到98%以上,看到学生们的体质一天天的进步真是让我们由衷地高兴。为了让学生们的身体更健康,我们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教学科研。

关爱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他需要全社会各界各级领导的关爱,需要学校和家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还给学生一片健康快乐的运动天地,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站用变压器题库下一篇:早中晚班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