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2024-04-28

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近阶段,出去学习的有点频繁,每次出去学习回来,走进幼儿园,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走进教室,会享受一种高标准的欢迎仪式,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都会雀跃欢呼地喊:“牛老师回来啦!牛老师,

我想你啦!牛老师,你去哪里啦?”让我心头总是一热,一种幸福感动的感觉。“孩子们,先上课,老师也想你们!”

去乳山学习两天,回来的时候,晚上王伊曦的姥姥说:“孩子说,你到别的班了,不在中二班了。”还特意把孩子领过来说:“伊曦,你看,牛老师没走,牛老师是出去学习了”。孩子才开心的笑了。

还有小朋友问:“妈妈,牛老师去哪里了,怎么不来上课呢!”

更有意思的是李昊阳宝贝,我回来上课的时候请他说儿歌,他竟然说:“你这么多天不上课,我都学不会了!”

特别是几个小姑娘,会抱着我说:“牛老师,我想你了,”还会把穿的新鞋子、新衣服展示给我看。调皮的小男孩更是急不可待的告诉我:“牛老师,我想你!你去干什么了?”

静下心来,回味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真的有一种感动,一种不舍,每次我都会真挚的告诉孩子,老师也想你们,老师做梦都梦见你们了。

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对老师的一种爱,一种见不到老师的小牵挂。老师想跟你们说:老师爱你们,老师想你们,老师想鞠老师,想岳老师,因为我们中二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天都希望

我们能够永远快乐的在一起。

同时我也反思,以后出去学习是不是应该先跟孩子说一声,就想自己的孩子一样,出差也会跟孩子说明一下。这样孩子们就知道了老师为什么不在幼儿园。这也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别让孩子们牵挂!

篇2: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1、艺术活动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的,我们一定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其进行教育。如:在幼儿饭后散步活动时,我们可以边带领幼儿散步,边让其听优美的音乐,给孩子美好的熏陶。

2、艺术活动应是灵活多样的

篇3: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一、两个教学案例

中班常识活动:认识木头[1]

活动过程如下:

(一)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木头

1. 老师出示木头, 提问幼儿:这是什么?

2. 请幼儿在自己盘中许多物体中找出木头来, 提问幼儿:你拿的是什么?

3. 请幼儿触摸木头, 提问幼儿:木头用手摸上去是怎样的? (学说“粗糙”)

4. 请幼儿用手掰、敲木头, 提问幼儿:我们用力掰木头, 用力压木头, 木头怎么样? (学说“牢固”)

5. 请幼儿一手捏木头, 一手捏棉花团, 提问幼儿:木头和棉花捏在手里是怎么样的? (学习“硬”, 复习“软”)

6. 先请幼儿把石子放入碗里的水中并观察, 然后提

问幼儿:石子放在水里怎么样了? (石子放在水里沉下去了) ;再请幼儿把木头放在水里并观察, 问幼儿:木头放在水里怎么样了呢? (学习“木头放在水里会浮起来”)

(二) 老师小结

这是木头。木头用手摸上去是粗糙的, 捏捏是硬的, 手拿也拿不开, 敲也敲不碎, 很牢固, 放在水里会浮起来, 木头遇到火还会容易燃烧。因此, 可以用木头引火炉。

(三) 老师启发幼儿讲木头用处

1. 提问幼儿:木头有什么用处?

2. 老师小结木头的用处, 并启发幼儿回家之后找找看木头还有什么用处。

中班科学活动:滚动[2]

活动过程如下:

老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材料:圆柱体的薯片筒和两端粗细不同的塑料杯子。要求幼儿分别滚动圆筒和杯子去击打放在不远处的物品。

孩子们很快发现:薯片筒容易击中目标, 而水杯难以中靶。这是为什么?“因为薯片筒滚得比较直。”“杯子爱拐弯, 不走直路。”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观察发现。“为什么薯片筒能滚直, 杯子不能滚直呢?”老师请孩子作出解释。“因为杯子轻。”几个孩子这样认为。“那我们来试一试这个重点儿的杯子。”老师拿出一个同样形状的玻璃杯, 请幼儿小心地推动它, 玻璃杯仍然不走直路而拐起弯来。看来, 轻重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薯片筒长, 杯子短。”有幼儿这样认为。“好吧, 让我们再试试这个!”老师又拿出几个预先准备好的和杯子差不多长短的圆柱形物体, 让大家滚动它们。试验的结果, 孩子们发现物体的长短也不是影响滚动路线的主要因素。“那是不是和粗细有关呢?”老师继续提供材料让孩子操作、试验……这样, 借助于材料和试验, 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发现, 影响物体运动轨迹的重要原因是物体的形状。“杯子一头粗一头细, 薯片筒两头一样。”“是这样的吗?形状不一样的物体滚动的路线就一定不一样吗?”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结论, 老师又拿出一个圆锥体, 轻轻推动一下, 它竟然绕着自己的尖儿 (圆锥的顶) 转起圈儿来了。孩子们拍起手来。看来, 形状真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

二、课程要素的变革

“认识木头”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幼儿园中班常识活动的优秀案例, 而“滚动”则是新时期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的优秀案例。作为不同时期的两个优秀案例, 从“认识木头”到“滚动”, 我们不难发现, 幼儿园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 课程目标的变革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儿童最大的收获是在老师按部就班的指导下, 通过对木头的直观感知, 理解并记忆了关于“木头的物理特性和用途”的基本知识。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儿童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 收获的不仅是关于“形状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这一知识点, 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 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体验了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萌发了科学态度和精神, 习得了科学探索的方法。

可见, 在这幼儿园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课程目标的变化是明显的, 即由重视“儿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到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全面发展”。难能可贵的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真正在课程实践中得以体现。因为就课程指导思想层面而言, 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草案) 》关于“常识”课程的目标具体表述为: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方面粗浅的知识, 扩大他们的眼界;培养幼儿对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兴趣及求知欲, 逐步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目标表述中, 我们不难发现此阶段虽然已经强调课程目标由“知识”、“兴趣与态度”、“能力”三方面构成, 但从课程的实践层面来看, 无论是教育内容的选择, 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过于强调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对兴趣与态度、能力等的培养基本忽略。[3]而今天, 幼儿科学活动作为科学启蒙教育, 真正将儿童的“兴趣与态度、方法与能力”的培育在课程实践中得以落实。

(二) 课程内容的变革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儿童的学习内容是认识“木头的物理特性和用途”的基础知识。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儿童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认识“形状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的基础知识, 而且包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有机会掌握基本活动方式, 智力、能力有机会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有机会得到培育。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如果学习内容只是局限于让儿童获得“形状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这个基础知识的话, 那么老师可以通过直接讲授并结合实物演示的方法传授给儿童, 儿童也是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但老师并没有这样做, 而是首先设置问题情境, 让儿童去发现问题, 鼓励儿童作出假设, 老师再提供材料让儿童去验证假设, 在儿童推翻假设后, 老师并不急于将正确答案告诉儿童, 而是进一步鼓励儿童重新假设、验证, 直到发现正确答案。这样看似“画蛇添足”的做法, 恰恰是因为在老师看来, 儿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

可见, 在这幼儿园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随着课程目标的变化, 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不再局限于只是让儿童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还要考虑儿童在获取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是否有助于儿童掌握基本活动方式, 是否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和能力发展, 是否有助于儿童情感态度的培育。

(三) 课程实施的变革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老师采用的是“直接教学”, 儿童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老师讲, 儿童听;老师演示, 儿童看;老师提问, 儿童答”, 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儿童则在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下被动地接受、理解、记忆知识。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老师采用的是“支架式教学”, 儿童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发现学习”。老师并没有将“形状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的知识直接讲解和传递给儿童, 而是创设问题情境, 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 然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出假设, 接着老师提供材料让儿童可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 当儿童通过自己的实验推翻原有假设的时候, 老师也不急于给予正确的答案, 而是引导儿童作出新的假设和验证, 直到解决问题。在这反复试误的过程中, 儿童不仅深刻地理解了知识, 而且学会了思考和分析, 习得了探究的方法, 体验了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可见, 在这幼儿园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课程实施的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不再局限于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 给予儿童清楚、准确的讲解和示范, 让儿童在感知中理解、记忆知识;而是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儿童去发现问题, 鼓励儿童运用自己的已有水平大胆作出假设, 提供条件支持儿童亲自验证假设……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儿童的“学”好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 而教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 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4]儿童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础, 教师则在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不断激发儿童新旧经验之间的认知冲突, 随着冲突的不断解决, 儿童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 课程评价的变革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老师最终以儿童能否以准确的语言记住“木头的物理特性和用途”为评价标准, 判断这次活动效果的优劣。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老师不仅关注儿童最终能否发现“形状是影响滚动路线的原因”, 而且注意儿童在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见,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随着课程其他要素的变化, 课程评价也在发生变化。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再是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唯一指标, 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能力都是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课程理念的变革

从“认识木头”到“滚动”的对比分析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幼儿园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背后, 折射出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变化。

就课程的本质而言,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课程被理解为“科目”, 进而等同于“知识”;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课程被理解为“活动”, 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的是“经验”。

就知识观而言,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知识是外在于儿童的客观体系, 儿童必须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 感知、理解并记忆知识, 儿童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越多似乎智力越能得到发展。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知识不是老师从外部灌输的, 而是基于儿童自我建构的, 是儿童在认知冲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逐渐建构的。儿童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不仅理解了知识, 而且发展了智力, 体验了乐趣, 掌握了方法。

就儿童观、教师观而言, 在“认识木头”这个常识活动中, 儿童是被动的, 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老师的职责是给予儿童详细的、清晰的、标准的讲解和示范, 让儿童感知、理解并记忆知识。而在“滚动”这个科学活动中, 儿童是主动的, 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 老师的职责是问题情境的设置者、儿童新旧经验冲突的激发者、儿童困惑的引导者、儿童探索的支持者。

总之, 通过对“认识木头”和“滚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教学活动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说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30多年里, 尽管道路是曲折的, 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立场和趋势是明显的, 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

摘要: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初与当今两个不同时期的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对比, 分析了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案例,课程变革

参考文献

[1]鼓楼幼儿园集体编.教育拾零, 1984, (4) .

[2][4]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56, 101.

篇4: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一)一袋红薯干带来的信息活动

每周五是我班分享玩具和食物的时间,这不,今天鲁传钰小朋友带来了一袋红薯干,塑料袋上印有“又香又脆的红薯干”字样:“我请小朋友尝尝红薯干,这是我从苏果超市买的,昨天和爸爸、妈妈一起买了两袋,一袋在家里分享,可好吃了,这一袋我带到班上请大家尝尝!”孩子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红薯干,希望先尝为快……

不一会儿,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一根红薯干,有的在大口地吃,有的在细细品尝。“这个红薯干真的很香、很甜,脆脆的”。“我以前吃过的婆婆做的红薯干不是这样的,是淡黄色的、大块的”。“这种红薯干的颜色和老南瓜有点像,都是橘黄色的”。宸宸说:“我觉得它和橡皮泥的颜色很像,我们用橡皮泥来做红薯干吧!”孩子们都表示赞同:“我也想捏,我也想做……”

(二)对信息活动的接收

1.发现孩子们有了兴趣点——希望捏制出自己的红薯干。

孩子们已在品尝活动中了解了食物的特性,如颜色、形状、软硬、味道等,有了感性认识,并且在与橡皮泥的比较中找到了相似点——颜色、软硬、可塑造形状,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群体的认同。捕捉到这次分享活动中的教育契机,灵活生成一次美工活动——捏制红薯干。

2.分析“捏泥”活动在大班孩子中的操作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小肌肉发展水平不同,虽说兴趣是动力,但成功的玩中学必须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分析发现:①大班孩子们在近两个学期的捏泥中已基本掌握了捏、搓、压等简单技能,会捏出红薯干的基本形状——细细、长长的长方形;②我们为幼儿提供的色彩鲜艳的彩泥,质地软、易于表现,并附有塑料小工具;③学生对捏泥有浓厚的兴趣,在生成活动中能灵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活动案例与分析

(一)讨论红薯干的加工过程

教师:你们知道红薯干是怎么做成的吗?

王彤:把红薯切成一根一根的红薯条。

李祺:把红薯条晒干。

雨涵(用手做了个切的动作):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

李琪:我婆婆会做红薯干,要放在那么大一个匾子上让太阳晒干。

教师总结了制作过程:拿出一个红薯———切条——晾晒——成品。

教师(手拿一团橡皮泥):我拿的是一个红薯,要加工成红薯干,你会怎么做?

王彤:我把它先捏成一个漂亮的红薯。

东东:把它一根根切成红薯条。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看哪个办法好,但是要记住切好的红薯条要放在匾子上晒,不要沾上灰尘。

(二)操作流程跟踪

孩子们开始操作,程成做的红薯干堆成了小山:一条、两条、三条……他一边做一边数。仔细一看,有的大,有的横七竖八堆在一起。我轻轻问他:“你的红薯干大小差那么多啊,这样晒上面的干了,底下的却一点儿也晒不到啊。”

程成看到旁边的东东做的红薯干是一片片摊在板子上的,长短相近:“老师,他这样晒是不是就全部晒到了?”我说:“对啊,你再看看他是怎样切的。”程成认真地看了一会儿:“他先做成红薯的样子,再用小塑料刀切成一条一条的,我也会。”我把东东的半成品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这种办法很好,大家还可以试试别的办法。”

孩子们全都抬起头看了一会儿又继续操作起来,此时有一部分幼儿用了程成切、晒的办法,晒得比较零乱。

李祺的做法不一样,她先分好泥,再搓成红薯条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

雨涵用小刀切出了长条形的红薯条。

陈欣怡先把泥搓成细细长长的圆柱,再用小刀切成一根一根的,因为是粉红色的泥,看上去有点像橘红糕。

葛心培也是切成长方形的小条,排得特别好,每个之间有一定间隔,成两个横排:“这样晒很快就会干的。”教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办法真好!”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细节:红薯干的制作和排列。

给孩子尝试制作红薯干的自由,一是切的方法,二是捏的方法。教学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所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的红薯,可以切成小正方形的、细长方形的、橘红糕那样的,只要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就行。

排列并不是我规定的,只是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把红薯干平铺在板子上,当发现排序造型能力强的孩子有突出表现时,教师不吝赞美之词。

(三)作品评价

教师:“我们的红薯干做成了,再根据不同的加工贴上绿色食品标签,不过,标签有三种,一种是菜场,一种是超市,一种是出口标记,飞机上印着‘Made in China字样。大小相近,排得整齐的像雨涵、陈欣怡、葛心培的可以出口,她们做的红薯干可以送上飞机,到日本、美国去卖。东东的粗细差不多,但有的长有的短,包装好可以运到超市。李祺的挨得紧紧的,晒得不够透,也可以送到超市。王源的味道不错,卖相不够好,去菜场卖是可以的。”

程成跑过来问:“我的红薯干味道挺好的,为什么不能出口?”

教师:“你和别的同学的比较,加工得不够好,怎么能代表中国制造呢?”

程成:“我回去再重做一下。”说完后又回去仔细地用葛心培的办法再切了一遍,这次比刚才整齐多了。“老师,现在行了吗?”我重新给了他一个超市标记:“现在可以进超市了。”他还不满足:“下次我要争取飞机标记,让红薯干出国。”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叫着:“老师,那我们呢?快过来看看我做的吧?”

王源:“我想在袋子上印上“南京”到南京去卖。”

程成:“我喜欢吃红薯,妈妈说多吃红薯、杂粮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我们评价一件好作品,一般是画上或贴上五角星,孩子们以星多为荣。本次活动中我联系实际生活:生活中的食品根据加工的不同,不起眼的、不值钱的既可以出口,进超市,又可以进菜场,由此让评价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让幼儿了解“Made in China”就是中国制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的延伸

根据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又进行了延伸活动:

1.美术活动:设计包装袋;2.科学活动:好吃的土特产。

三、活动分析和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本次生成活动中我发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把教师的活动目标和幼儿的自发学习结合起来,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灵活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孩子们会学得更投入,效果更好。

(二)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是观察者、支持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积极鼓励他们探索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们遇到障碍时,不包办代替,支持鼓励他们去实践,让孩子们成为自主学习的能人,获得成就感。

篇5: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调皮的七彩光》是个语言活动,利用有趣的文学作品作为“七彩世界”的第一个活动,能让幼儿立刻关注到光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从而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活动运用一个故事,让小朋友们直观地了解到光的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在活动中,通过欣赏故事、回答提问,小朋友们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在“欣赏故事”和“理解故事”的环节中,孩子们的思维一直跟着活动主题进行,大家沉浸在光的七彩世界之中,围绕光与物体颜色展开讨论。第三个环节“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中,我问到:“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光会怎样”?一开始,大家还都围绕光的色彩进行想象,如,全部都是黑的了,没有好看的颜色了等等。后来,随着一个孩子思维的转变,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重心也都发生了转变。这个孩子说:“光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地球上要是没有了光,我们都会冷得冻死。”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孩子也立刻围绕光带给我们的冷与热这个问题说开了。这是前面环节中不曾提到的。但是孩子们能整合以往的经验,说到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

因为很多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孩子们能从一个点,想到与此有关的各个方面,说明大家的思维很活跃,并且是在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

《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是逐段讲述、分析的,四个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先听再讲,先猜再讲,边看边讲。

结合图片分段讲故事内容,故事的生动描述将四季更替这一较为抽象的现象以拟人化的方法加以讲述,把四季描述为四个娃娃,我每讲到一个娃娃出去玩时,注重引导幼儿说出他和谁一起玩?玩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变化?主要是让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来讲述四季变化的特征。为了让幼儿将四季特征和更替顺序这一较抽象的现象进一步的认识,我让幼儿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春、夏、秋、冬角色来进行表演,其余的幼儿做小朋友。当我说到“春天娃娃出来玩时”,扮春天娃娃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走边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再喊来了春天姐姐、春雨妹妹一起玩。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出了春天来了,春天吹在身上觉得很舒服的样子,有的表演出了下雨的情景。夏天娃娃领着火辣辣的太阳公公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小朋友们有的表演热的擦汗动作。

在分段讲述故事时注意精简环节,对于已经理解掌握的语句不再提问重复讲述,使各环节更紧凑,夏天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创编的动作也很丰富;完整听故事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季节娃娃分组座,仔细听这个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可以怎样表演?这个要求使完整欣赏故事孩子们更专心。

我加强了每一段的学习,从中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内容,知道了找朋友都不能够完成了心愿了,也发现了他们在一起发生的变化,小朋友对于这些自然的变化是非常感兴趣。从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仔细去欣赏,了解内容,从中小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些密秘所在,也是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活动让自己发现关注孩子所需要的也是自己活动的落脚点,这也是根据发展能力所确定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疑惑,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活动中让幼儿沉浸到四季的情景之中。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角色表演结合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和丰富联想。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解了四季特征的基础上,体会四季不同的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从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仔细去欣赏,听,了解内容,从中小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些密秘所在,也是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活动让自己发现关注孩子所需要的也是自己活动的落脚点,这也是根据发展能力所确定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疑惑,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抢椅子”游戏教学案例反思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活动一开始是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来寻找快乐的秘诀,通过象太阳的光芒一样展示出来。在此环节中,一开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这个游戏的,但是由于被孩子这样那样的一说一带,就跟着孩子跑了,“快乐大转盘”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游戏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的,但是还是忘了,此环节也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大抽奖”,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通过对获奖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的采访,引导获奖的小朋友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儿体会到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环节中,我由于对借的班级还不是很了解,本来准备的五个“幸运之星”结果只产生了两名,而且我发现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装好的糖果,孩子没有打开,只是把另一包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舞《和快乐在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到两次试教后,对活动的进一步调整。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如:对所借班级的了解还不够,材料的准备没有和班级实际相结合,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等等。

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课后反思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大班语言教材《七色花》课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单双数(一)》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

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

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篇6:幼儿园教学案例

四、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老师一定要耐下性子,冷静,并多多的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视角和位置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冷静客观的处理一些冲突事件。

家长向教师投诉,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家长在投诉时,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即可。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老师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工作出现失误,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真诚、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篇7:幼儿园教学总结反思案例

镜头一:

小班的李老师来我们班有事,她看见了小祥,很喜欢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礼貌的喊:李老师好。李老师笑起来,也学小祥的样子说:小祥好。小祥的脸刷的红了起来,满脸难过的样子。

镜头二:

大家都在教室里开心地玩游戏,同时自然地大声念儿歌,晓祥也跟着大家齐声说: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见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们班有口吃的小朋友,为了纠正他的这一毛病,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老师的模仿给了晓祥一个打击,我们应该建立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信念,杜绝嘲笑、模仿等类似的情景再次发生。

儿歌的节奏较慢,他念起来一点也不打顿,表情很自然,但他发现我在注意他时,立刻显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动了,等到我转过头暗中观察他时,发现他已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正起劲地念儿歌,可以肯定地说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无关,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后纠正孩子口吃活动中,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

1.要多给他一些表扬与鼓励,逐渐增强他的的自信心。帮助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说的念头。

2.孩子说不好的时候不要批评、责备。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建立一种自然轻松的心理环境。

3.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语言活动诗歌《家》的反思

活动实录片段: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有家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小鸟、蜜蜂、小鱼、有家吗?

幼1说:我看到过小鸟的家,小鸟的家在树上。

幼2抢着说:我家墙上的瓦缝里也有鸟窝。

幼3说:小河是小鱼的家。

幼4说:小河是乌龟、虾还有螃蟹的家。

幼5说:花儿是蝴蝶和蜜蜂的家。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并用肢体表现模仿小鸟飞、蜜蜂飞、蜻蜓飞,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语言交往环境下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直观教学法结合多次欣赏,使幼儿更好的掌握诗歌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意境,为仿编诗歌打下了很好的铺垫。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通过小鸟的家、蜜蜂的家、鱼儿的家、蜻蜓的家,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做做,引导幼儿仿编诗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不足之处: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时,应多多让幼儿去感受去体会,教师应多引导、多提示、多模仿,深深的去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在仿编诗歌时,大多数幼儿都能理解,但作为教师应兼顾到个体差异,多关心、多帮助、多锻炼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幼儿。

《美丽的春天》活动反思

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表现出对春天发生的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但是图片和老师的讲解已经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兴趣了,于是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就注意到这几天的天气,一直是以晴好的天为主,所以我就设想了在室外上这个活动。开始上课时,我就很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外面上课,你们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阴凉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就引导孩子说你们抬头看看,春天的天气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词第一句话春天天气真好引导孩子说话,我说公园真好看,你看到公园里哪里好看?引导幼儿说出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同样的方法我又引导孩子们说出第二段的歌词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接着我就对孩子们说春天真好,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后,问孩子们歌曲里你听到了有什么?当唱第二遍时就请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的唱,这时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请孩子一起轻轻的唱,同时请孩子们跟我做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最后我就请配班老师放歌曲《春天》的录音磁带,我就领着孩子们一边围着草坪学蝴蝶飞,一边唱。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说说唱唱做做中结束了。由此次活动后我发现: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活动开始,就请幼儿去户外有阳光有树荫的地方,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待。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会很欣喜的看到,原来歌曲中的内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活动积极性也提高了,不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的人,而是孩子们的玩伴,就在旁边适当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然后编成完整的歌曲。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暖暖的阳光使孩子沉静在大自然的和谐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唱,不怕说错,不怕唱错,能开心地跟着老师唱起来做起来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3)选择合适的环境很重要。

到户外上音乐课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虽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做到有始有终上完课,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现自由走动涣散的现象,所以除了要请配班老师做好配班工作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没有大人的世界》活动反思

本课的活动目标是在让小朋友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会讲故事,知道大人对我们很重要。在活动过程中,我首先为小朋友们介绍一个生气的小朋友——阿贵,他为什么不高心呢?由此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使幼儿能有较高的兴趣,跟老师一起听听这个故事,在导课部分充分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使幼儿注意倾听。

听完故事后,引导小朋友说出,阿贵为什么会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大人呢?他的愿望是在哪里实现的?在梦境中阿贵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在此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幼儿充分理解故事。能够大胆来表述故事,进行自由的交流,锻炼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在练习巩固的环节,让小朋友们对阿贵所遇到的困难按顺序进一步进行表述,在这里进行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故事,训练小朋友们表达事物的条理性,让小朋友们进一步理解大人在对自己的重要性。

在授课过程中,没能更好地、全面地使训练幼儿的表达能力,如果在此活动中将此部分进一步深化、扩大,幼儿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培养。

《歌声与微笑》教后记

在《歌声与微笑》活动中,我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互送微笑,大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赠送着微笑。有小朋友说:我把微笑送给你让你快乐!还有个特别善于交往的孩子找到了听课老师,微笑着说:老师我喜欢你,祝你快乐!一个小女孩走到一位老师的身边,微笑着说:老师,你教我唱歌比赛得了三等奖,所以我要把微笑送给你。

从此次活动中可以发现: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快乐和一种美的享受。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语言活动《长大了》

在《长大了》活动中,当活动进行到仿编儿歌内容时出现了让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时总是转不过弯来,总是围绕自己说,思维受到了限制,而联想不到自己的东西也会变长变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导上出了偏差吧,因为刚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简单地解释和引导了一下,似乎有点高估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动作进行引导,这时才有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启发孩子的思维必须借助具体事物来进行,采用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同时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来认识事物,描述事物。

尝试运用关联词——语言活动《分房子》的教后反思

在语言《分房子》活动中,结尾部分我设计了语言游戏接龙,让孩子在孩子的提问要求下尝试接答结果,因为天气太热(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开空调)因为我爱吃蔬菜(所以我的身体好,所以我长得高,所以)

篇8: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一、案例:《顽皮的小绅士》初版执教和改编版执教的教学实录

以下便是某教师第一次执教大班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的现场:

观察对象:大(一)班全体幼儿

教学准备:一顶帽子,音乐

教学过程:

1.首先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初次欣赏音乐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感受。

2.在凳子上教给幼儿基本动作(右脚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

幼儿学得很兴奋,开始有些躁动,但还是有几个幼儿“走走走走走走”的时候,不是右脚先出。在幼儿熟练这套动作后,教师开始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3.“小绅士要出去逛逛了,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教师将男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女孩子分别找一个男孩子对应站好,男孩子外圈,女孩子里圈,让他们都面向圈上站好。教师说:“现在将你们的右手拉在一起,左手拉在一起。”这句话刚落,幼儿就叽叽喳喳地吵起来,有的说是那只手,有的说是这只手,教师看见这种情况,立刻发起了火,说:“怎么这么笨啊,右手就是吃饭的手啊!”

4.互换舞伴时,教师说:“现在男孩子单膝跪地,把右手抬起来,女孩子要找下一个舞伴了,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接着幼儿开始模仿,可教室里乱成了一团。

第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园内教研组成员共同就幼儿园集体舞蹈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集体备课后,该教师再次组织了教学。

观察对象:大(二)班全体幼儿

教学准备:一顶帽子,若干白色手套,音乐

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先发给幼儿每人一只手套,要求他们戴在“拿筷子”的那只手上。接着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初次欣赏音乐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感受。

2.在凳子上教给幼儿基本动作(右脚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教师补充:“我们把双手放在膝盖上,踢踏的时候,是戴白手套这边的腿先踢。

幼儿学得很兴奋,但没有一个幼儿做错。在幼儿熟练这套动作后,教师开始放音乐,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3.“小绅士要出去逛逛了,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教师将男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女孩子分别找一个男孩子对应站好,男孩子外圈,女孩子里圈,让他们都面向圈上站好。教师说:“现在请你们将戴手套的这只手拉起来,然后把不戴手套的那只手拉起来。”幼儿立刻就能反应过来。

4.互换舞伴时,教师说“:现在男孩子单膝跪地,把戴手套的那只手抬起来,女孩子要找下一个舞伴了,顺着你戴手套的这只手向下找到你的下一个舞伴。”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并模仿,教师检查每个幼儿是否都已找到新舞伴。随后,教师边口呼节奏,边做动作——“1234,5678”伸出戴手套的手——(找朋友),绕着右边的男孩子走一圈——(转圈),“2234,5678”敬个礼(面对面,敬礼),幼儿模仿学习。期间幼儿学习很快,也很快乐。

5.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与反省“手套”的作用。

二、影响幼儿集体舞蹈学习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由上述两个案例可知,影响幼儿快速、有效地学习集体舞的因素有很多,以下简略分析:

(一)师幼的学习情绪

教师在第一次组织活动《顽皮的小绅士》时,只是一味地教给幼儿动作,让幼儿模仿,由于幼儿的不配合,导致教师没有了耐心,甚至发火,让教学无法进行。而在改编版的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态度明显比第一次积极,这便使得幼儿在活动中能真正动起来、跳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舞蹈动作的数量和复杂性

在初次组织《顽皮的小绅士》这个集体舞时,教师编排的舞蹈动作过于复杂,而且动作变化的频率太快(四拍换一个动作)。而在改编版设计中,教师首先用了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坐在椅子上进行“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的基本动作,使得幼儿能更好地看清和看懂教师的动作,从而进行模仿,使得动作的难度大大下降。在交换舞伴时,教师还使用了语言提醒策略(找朋友、转圈、面对面、敬个礼)帮助幼儿掌握舞蹈动作,使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一些。

(三)空间队形的多变性

《顽皮的小绅士》是双圈舞,复杂的空间变化常常让幼儿不知所措。初次执教时,教师便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结果教师只能一个一个地把幼儿拉到相应的位置。而在改编版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幼儿机械模仿老师进行单一练习的模式,而是采取了让幼儿不断反思学习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讨论手套在舞蹈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又快又好地交换舞伴等一系列问题,给予孩子思考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利用“手套”的策略解决了复杂的空间变化问题。

所以,在幼儿园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集体舞蹈材料,教材适宜了,幼儿对学习集体舞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心情愉悦,学习的效果就会更佳;其次,可利用身体装饰物(如头饰、胸饰、臂饰、掌饰、腰带、腕花等),帮助幼儿感知方位的变化;最后,适当利用符号标志帮助幼儿自主学习舞蹈动作,使教师呈现的舞蹈结构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篇9:幼儿园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案例教学 幼儿园 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8-02

1.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卓越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顺应当代教育改革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实施并获得成功,融汇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将生动、有趣的案例引进课堂,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学前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幼儿年龄幼小,对事物充分强烈的兴趣,注意力容易随时被吸引,因而,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进行学习。另外,受到年龄和生活、学习经验制约,幼儿对于事物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案例教学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非常契合幼儿的心理和兴趣特点,对提升幼儿园教学效果与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案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师生直接参与,共同讨论教学案例或疑难问题。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等特点,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因为案例教学的直观性比较强,对于幼儿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幼儿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受到外界更直观事物的吸引,而无法集中精力于某一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兴趣与吸引力,使其能主动参与到与教师设计的情境互动中,从而不知不觉地就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所学的内容。

其次,案例教学是通过“导入案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案例评价-课后延伸”,来步步深入的。教师在浅显、有趣地导入案例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通过幼儿身边常见的案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融入至学习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再次,一个案例可以涵盖很多方面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必须收集信息、形成问题,并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是对学员综合知识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方法。

最后,实践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在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优势。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充分地运用到自己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去。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融汇到问题解决中来,从而将其已有知识经验再提升一个层次,使他们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

3.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案例教学

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学习中,在无比的兴奋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玩是幼儿的天性,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更有利于带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设定游戏的相关场景与氛围,让幼儿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例如,教师可设置捉迷藏游戏,等一组的小朋友全部藏到门后,教师守在门前,让二组的小朋友寻找。当二组小朋友找到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某一案例,与小朋友进行讨论,如果小朋友理解并记住了,教师就开门,让二组的小朋友找到一组的小朋友。如此轮流。这样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也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3.2 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案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情境设置中,教师给幼儿设置一定量的任务,使得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但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总会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得一些案例无法正常运用,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从而在声影结合的情境中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3.3 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案例教学

角色扮演是指将生活的情景进行模拟再现的一种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属于情境学习,幼儿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解和知识体系。它是一种以发展幼儿思维为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入教学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幼儿来说,角色扮演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例如,幼儿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因此,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然后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对于幼儿扮演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给表现好的一定的奖励,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幼儿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并高质、高效地学习到新的知识与技能。

4.结语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具体实施运用中,教师需要认真考量案例的选择、课堂讨论的节奏和方向,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以达到启发幼儿思考、拓展幼儿思维的目的,从而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丹.应用案例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J]. 职业技术,2013,05:63.

篇10: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内涵和灵魂。对于怎样加强素质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子百家各有论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加强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雷打不动的定论。该怎样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加强素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切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实践当中,充分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向学勤学兴趣。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培养起善思笃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入学前适龄儿童的猎奇心理和好动特性,将许多科普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儿童们全面掌握,进而变“被动说教”为“主动接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印着卡通图案的氢气球一直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一天早上,明明牵着他的氢气球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氢气球随着他上下挥动的手臂跳跃着,拉下来,气球又浮上去,气球上奥特曼的身姿变得鲜活起来,时而跳动,时而翻滚,引得全班小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小女孩蕾蕾不甘示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带有芭比娃娃手捧鲜花图案的气球,鼓起腮吹得大大的,让同座帮忙用细线扎紧后抛向空中,而芭比娃娃跳着轻盈的舞姿徐徐降落到地面上。“咦!怎么回事,为什么你的奥特曼能飞,我的芭比飞不起来?”带着一脸疑惑,蕾蕾再次将自己的气球抛向空中,但气球最终还是徐徐落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蕾蕾代表全班小朋友向我求助。乘此机会,为了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对空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题

1、启发引导幼儿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孩子们学习科学、钻研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3、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有关空气的一些常识,想象生活中运用空气特性的一些具体事例。

三、细节

(一)准备材料:

天平1架、同样重量的气球2只,打气筒1个,轻便塑料袋1个,吹风机1个,装满米的塑料杯1个,竹筷子1根

(二)活动过程:

1、提出以下问题让小朋友思考,集中讨论并回答:

(1)空气有重量吗?如果有的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重量呢?

(2)在教室里没有风的情况下,轻便的塑料袋会不会飘飞起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塑料袋飘飞起来呢?

(3)将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塑料杯中,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4)做完实验后,认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我们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一个道理,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利用空气原理的事例?

问题提出后,我逐个问题让小朋友们思索回答。孩子们个个歪着脑袋,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空气没有重量,要不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身上背着东西?”有的孩子说:“空气的重量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才不会飞起来。”我在旁边适时给以启发开导,活跃气氛,不断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有的孩子说:“塑料袋不会飘起来,那天蕾蕾的气球就飘不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气球比塑料袋重,所以飘不起来,塑料袋轻,一定能飘起来。”对于筷子插入米杯里是否能将米杯提起,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空前一致,都认为不可能提起来。在经过一阵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纷纷提出了一些驳斥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办法,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看谁的看法正确”。

2、按照设计思路,由简到难做实验,逐渐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形态和性质的理解。

(1)我负责指导和协助,让两个小朋友亲自操作,首先他们在我的引导和同伴们的建议下,取过了天平,将两个气球分别放置在天平的两端,这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取一只气球用打气筒充足气后,系紧气球口部,放回天平托盘,这时,在小朋友们屏住呼吸专注的目光中,填平渐渐倾斜到充足气体的气球托盘这边,随着托盘的倾斜,孩子们发出唏嘘欢快的叫声。

(2)我拿起轻便塑料袋,平放在手中,轻轻将手撤离,塑料袋犹如一片飞絮飘飘扬扬地落到地上。我叫过一位小朋友,让他按照我的做法重复了一遍。然后我拿过吹风机,插上电源,让小朋友将塑料袋倒置过来。我将吹风机伸入到塑料袋里,向袋里吹进热风。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让小朋友松开塑料袋,塑料袋便漂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自然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像花蕾绽开般快乐的笑容。

(3)最后一个实验是操作步骤最简单,却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我让一个小朋友将装满米的塑料杯用手按实,并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垂直插入竹筷子,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连同米一起被提起来。这一现象大出孩子们的意料,他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就让他们亲自轮流按要求做了一遍。

四、结果

做完实验,我又引导孩子重新回到问题上来,在确定空气是有重量的前提下,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有重量,为什么空塑料袋落在地上,而吹进热空气的塑料袋会飘浮起来?一根光滑的竹筷为什么能提起整杯米?与生活中哪些事情相吻合等等。在我边提问、边启发、边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氢气球之所以能飘浮在空中,是由于空气与氢气、氦气、氧气等的质量不同。空气加热后会像水烧开翻腾一样产生对流,热气上升所以推动塑料袋飘飞在空中。用手按实杯子里的米,挤出了多余的空气,使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所以能提起杯子。小朋友们听完解答,都恍然大悟,叽叽喳喳地说“开水的热气总是往上跑”、“取暖器总是安在靠近地面上”、“家里的衣挂就是靠胶皮固定在墙壁上的”。……由此,他们联想到更多生活上的小常识,由镜子能反光联想到橡胶棒摩擦起电,由水能浮起鸡蛋联想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五花八门、七嘴八舌的问题令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应接不暇、招架不住。教室顷刻间变成了大讨论的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由衷感到高兴,那一双双稚嫩眼睛里闪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那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五、评析

上一篇:戴假发的外婆作文550字下一篇:快克英语 4级词汇轻松背 U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