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管理

2024-05-10

专题研讨管理(共9篇)

篇1:专题研讨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给管理创效专题研讨的通知》要求,我做如下发言:

管理创效是集团公司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及提高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的需要,有益于进一步梳理集团公司管理要素,进一步改进集团公司的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手段,汇集集团公司在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集团公司公司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总体上讲,要求集团公司全员必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个层级、各个层面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保障集团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共同努力奋斗。

就本次管理创效研讨,我个人认为就是要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进行细致的“找茬”和“挑毛病”,从而发现问题查找制约管理的短板,制定专项措施,提出建议和对策。从我个人所从事的岗位而言,在管理创效的进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和教育引导。把“管理创效”成为一种理念,同qhse工作一样,会会讲、天天讲、时时讲,让管理创效理念,根植于公司员工的内心深处,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全员对精细管理。争创效益的认识。从而激发干部员工管理创效的内在动力,实现集团公司管理目标。

从工作本职出发,我认为我的创效点是:

1、安全就是创效。真正“qhse”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把“我能安全”落实到实处。教育引导员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八小时以外,如果忽视了安全。不能管理好自己,一旦出现了事故,不光伤害了自己也会对公司带来损失和影响。

2、服务质量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就是创效。时间和教训已经证明了每发生一起产品质量事件或服务投诉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光造成成本浪费,还给单位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3、廉洁自律,不出问题就是创效。如果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那么个别员工就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不能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尤其是党员干部一旦出现问题,不光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负面影响。

4、队伍稳定就是最大的创效。

针对上述制约创效的关键点,我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并做好强化落实。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确保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全面履行好、落实好,确保工作高质量完成,促进公司的发展。

篇2:专题研讨管理

(7篇)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总书记亲自部署谋划,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灾种、大应急”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就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谈四点意见:

一、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职责分工,特别是明确县级应急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建立乡(街)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标准和工作机制:一是国家出台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指导性规则,制定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编制和装备配备指导性标准。二是调整优化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设置由乡(街)党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实体化运行。要求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重要内容。三是依托现有基层党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微网格,整合组建村(社区)应急管理网格。

二、着力提高基层安全风险预防能力。

大力改善安全条件,加强灾害防御性工程、安全生产、平安社区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能力。形成基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的闭环管理,加强基层灾害隐患排查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政府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建立灾害事故预警和发布系统。明确职责,促进公共安全综合执法改革。

三、切实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立足“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要求,重构县、乡(街)、村(社区)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一是建立县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在每个县建成一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设立以重点乡(街)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乡(街)、有条件的村(社区)构建“一专多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在规范发展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引导辖区应急社会力量发展,把他们纳入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三是建立符合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政策。

四、大力普及安全应急宣传教育。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和全社会的认知度参与度。一是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为重点,推进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全民动员、协调联动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二是将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纳入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和教育培训。三是加快建立完整应急教育体系,加快应急管理类大学、专业院校及职业学院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建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把安全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应急自救能力培养列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

四是广泛开展应急管理“五进五有”(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有机构、有预案、有队伍、有后勤保障、有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应急疏散和紧急避险演练,推动群众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2

基层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研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尚待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够健全;基层在监管执法能力、综合保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普遍偏弱发展不平衡,应急管理投入差别较大,总体看尚有不足。建议如下:

一、中央层面出台相关文件,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

充分认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我国正处于长期积累的安全隐患集中显现期,安全形势严峻。必须增强紧迫感,时不我待,加大基层应急管理投入,补齐短板。建议以中办、国办名义出台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基层应急管理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厘清县区与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职责定位。

包括日常安全监管、应急响应、风险评估、指挥调度、物资储备和战时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既不要乡镇街道承担无限责任,也不要由县区包办。把应急预案、工作机构、住文但陪在建边计拉好

三、落实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的综合管理权和应急处置权。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统筹,实现平时协同监管,战时统一指挥,拉得动,打得赢。建议在机构延伸改革中落实对乡镇街道依法赋予的行政执法权。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3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动依靠群众,将基层应急融入基层治理,应急管理体系根基才会牢。现就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基层党组织是应急行动执行者、具体信息沟通者和救援资源分配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议加强党组织“有形”覆盖,结合地方实际将党的组织下沉至基础网格、聚居小区、行业领域等,打通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的末梢。按照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要求,健全平战结合的党员干部双报到和上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机制,构建基层大党委,全面吸纳基层所在的各种力量和资源,充实党员干部在安全教育、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培训演练等方面的常态化工作内容。

二是发动依靠群众。

建议健全“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培育基层应急中的群众骨干;调动物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共治,引导帮扶街乡组建安全应急自治组织和志愿队伍鼓励基层在安全应急的组织运行、宣传演练、风险排查、出工助力等方面的创新。

二具健全一体化体系。其尽应急工作句托名方面对应多部门,应推广巡检一格一员、人员一员多能、风险一网统管等好做法。应急机构不求专设、但求必有,队伍不求专职、但求专能,装备不求齐备、但求必备。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4

应急管理,重在预防。基层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可概括为监控-预警网络运转的有效性、感知发现风险的专业性和风险速报预警的快捷性三方面。针对这三方面,提三点建议。

一、健全基层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

明确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和应急所、消防所、信息员在风险监控和预警方面的管理责任和工作职责。细化风险监控和预警措施,织密织牢本地灾害易发区和事故危险源“全程全覆盖”的监控-预警网。推动信息资源与基层共享,依法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二、提升基层风险“早感早发现”“快报快发布”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感知、研判和辨识风险能力。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多渠道拓宽基层风险信息上报和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助力基层用好用活应急管理云平台等及时传输信息、智能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三、不断加强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结合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在试点省(市)出台基层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并逐步推广。主管部门应加强基层预案指导,保证预案结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容实用具体,突出针对辖区内易发灾害事故,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送达、先期处置措施和信息收集报告等。推行基层预案“一页纸”,直接告知“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后、灾害事故发生后,各方能及时正确响应。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5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还存在“大职责小队伍”、专业性强执法能力弱、执法责任大权力小、岗位风险高待遇保障低等问题。针对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三点建议:

一是支持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三级专业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明确人员配备标准和相关专业要求。

合理划分市县乡三级应急管理执法职责,在乡镇设置综合执法队,实施监管与执法一体化运行,下放基层政府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承接得住的执法权限。

二是分行业、分专业制定应急管理安全标准、安全手册和执法重点、执法规范等应急管理教材,加大干部队伍培训力度。

统筹建立各地区、各行业的应急管理大数据网络,明确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各职能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义务、监管要求、执法规范等,并在相关部门、行业内通过考试,扩大应急管理执法资质覆盖率,构建应急执法共管体系。

三是强化执法经费、装备设施、制式服装、执法用车,工资岗位津贴待遇、加班补贴、救援补助、伤亡保险等保障,按照“统一形象标识、统一着装、统一培训大纲、统一战斗力标准”的要求,打造专业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六

关于基层应急保障如何定位,应急储备“储什么、储多少、怎么储,有什么、在哪里、怎么调”,提三点建议。

一是明确基层应急保障在“大应急”中的定位。

在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构建中,明确基层“一般灾害自我保障,较大及以上灾害联合保障”的定位。联合保障是指自我保障、上级调拨和跨域支援相结合。建立基层应急保障联储联供机制,提升保障效能。应急管理部加快出台应急信息化全国标准,基层应急信息化核心设备和软件省级统配。

二是解决好“储什么、储多少、怎么储”问题。

中央制定发布灾害应急储备参考标准。基层应急储备按“针对灾害、因地制宜”原则,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确定“储什么、储多少”

三是解决好“有什么、在哪里、怎么调”问题。

优化完善基层储点布局和库存管理,自动接入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应急储备“有什么、在哪里”一键查询。建立基层储备调用联动响应机制,依托应急队伍、运输及物流企业构建应急物流体系,国家出台应急物资装备公路、铁路免费优先通行政策,建设航空、水域投送能力,多维解决应急物资装备“怎么调”难题。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发言七

提升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有效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至关重要。据此,建议:

一、开展灾害风险识别下基层活动,提升基层风险识别能力。

各省市组织专业力量或专家深入基层一线,持续开展基层风险隐患排查识别工作,实现基层“风险底数清”“风险透明化”。推进重大风险及防控措施的知识普及工作,确实提升民众风险意识。

二、开展安全文化教育下基层活动,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培训。

建议各地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在政府公益性项目中增加安全文化教育场馆、应急科普基地建设专项,增强安全文化教育资源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优势,把安全教育变为一种素质教育。

篇3:专题研讨管理

作者:彭九莉单位:北京分公司兴隆直属库

2.树立八大理念加强财务管理

作者:高金萍单位: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直属库

3.实行农田到餐桌产业链战略的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

作者:杨绍春单位:辽宁分公司

4.浅谈完善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提高公司财务管控力

作者:张国华单位:吉林分公司

5.集团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李宪华单位:上海分公司

6.增强集团财务管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毛成鹉单位:江苏分公司

7.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粮库管理水平

作者:徐湘洪单位:浙江分公司衢州直属库

8.浅谈中储粮系统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建设

作者:唐春华单位:福建分公司

9.浅谈直属库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的几条渠道

作者:李江培单位:山东分公司日照直属库

10.托市收购资金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作者:张建强单位:河南分公司沈丘直属库

11.加强财务动态监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作者:曹春潮江岚单位:湖北分公司安陆直属库、湖北分公司

12.完善中储粮系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作者:任祥所单位:云南分公司

13.关于建立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的思考

作者:陈汉单位: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14.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对接

作者:武平单位:商业会计杂志社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财会分会

15.关于在粮食企业推广应用标准成本制度的几点思考

篇4:专题研讨管理

1月7日,本刊与辅迅咨询公司在上海共同举办了供零博弈系列研讨会之一——终端货架管理研讨会,主要议题是:在日益复杂和冲突加剧的供零合作中,供应商如何调整对终端货架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以持续改善终端的陈列水平,提升供应商的货架管理竞争力,进而带动销量的增长。同时在本次研讨会中,对备受供应商关注的零售商贸易合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具有实战性的贸易合同谈判策略。本次研讨会的特点是以零售商的视角作为讨论和分析的切入点,然后针对零售商的运营管理特征和需求,探讨和形成了更加有效的供应商相应对策。本文是会议研讨辑要。

议题1:零售商的货架管理对供应商的影响

现在消费品企业对于重点货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了,而这部分权利逐渐被零售商取代,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零售商在供零合作中逐渐占据了更加强势的地位,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拥有了复杂而有效的货架管理技术。比如全球零售商普遍采用的Spaceman这样的货架管理软件,在这些软件的背后是零售商们丰富的货架管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因此,消费品企业开始慢慢丧失了对零售商在货架管理上的指导能力,而不得不更加听从和跟随零售商的货架管理策略了。但是任何一家消费品企业都不想完全放弃对货架的控制。不过要重新获得对货架一定的控制能力,必须要从了解和认识零售商的货架管理思想开始。

零售商货架管理的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货架空间容量安排。

抛开很多繁杂的表象,其实货架空间容量设计的基础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销量。换句话说就是商品的周转速度,它决定了商品在货架上的容量。零售商以品类为管理单位,因此会首先分析每个分类的周转速度,确认各分类的货架空间容量,然后在每个分类下再分析每个商品的周转速度,最终依据销量比例安排各个商品的陈列空间容量,显然销量越大的商品陈列空间容量越大。零售商这样安排货架的空间容量是为了尽量减少缺货,更为重要的是,更少的缺货会赢得顾客的持续满意,这将提升零售商的竞争能力。

第二,商品的陈列位安排。

零售商如何安排商品的陈列位置?这看起来比空间容量安排更加复杂,面对如此多的商品,以及不断变化的销售情况,不是每家零售商都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拨开诸如Spaceman软件的外观,探究其设计核心,零售商的货架陈列位置安排同样有其设计核心依据:商品的毛利贡献。零售商对货架陈列位置的安排主要依据每个商品的毛利贡献,高毛利贡献的商品往往陈列于更好的位置,反之,则是最差的位置。

零售商的考虑是,货架上更好的位置必然会带来更大的销量,将高毛利商品陈列于较好的位置,意味着能不断促进它们的销量,因此将会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家乐福,其自有品牌往往放在货架中最好的位置,这么做的根本原因不是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而是追求更高的利润,因为自有品牌的商品毛利率一般要高于企业品牌。这样做对零售商来说具有实际的意义,利润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货架管理怎么管

以上两个因素构成了零售商货架管理的核心结构,消费品企业了零售商空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后,提升对零售商货架的控制能力便有了明确的方向。持续提升产品在零售商门店中的销量,以及给零售商提供更高的毛利贡献,必然成为消费品企业努力的方向。

消费品企业利用擅长的营销能力提升产品的品牌拉动力,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心理空间,对零售商造成压力,使其不得不提供更多的货架空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加强销售管理也对争取更多的货架控制有很大的作用,其中有三个关键的方法:

第一,强化对缺货的控制。

强化对零售商缺货的控制实际上是对整个物流过程的控制,其中的核心是订单管理,很多消费品企业面对零售商复杂的订货公式和管理制度却主动放弃了对订单的计划管理。面对数以千计的商品,加上自身运营管理能力不足,零售商常发生对某些商品订货不合理的情况。但是零售商对于某个供应商的缺货并不十分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整个分类的缺货情况。对于供应商来说,缺货一天,就减少一天的销量,如果供应商将缺货率降低2%,就意味着将提升2%的销量。销售的提升意味着零售商将会考虑增加此商品的正常货架陈列空间。

供应商降低在零售商处的缺货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其中订单管理和门店拜访是缺货管理的关键。订单管理不仅意味着供应商要懂得如何科学地管理订货,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主动管理订单的理念和流程。也就是说,供应商必须了解自己产品在每个零售商的销售情况,甚至在每个门店的销售情况,并主动协助零售商制定和不断调整订货参数使其趋向合理,这样才能从系统上降低缺货的产生。

但是订货参数设计的合理也不能保证缺货不再发生,产品的流动还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有配送中心的零售商如沃尔玛,还是没有配送中心的零售商如家乐福,供应商对缺货管理的中心还是在门店的货架,货架上没有产品出售了,这才是最致命的缺货,才会给供应商和零售商产生根本的影响。供应商对门店拜访,及时发现门店的货架缺货情况,并迅速反馈订货信息,调整订货参数,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缺货的发生。因此,门店拜访对缺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实施有效的促销活动。

供应商不断推出有效的促销活动,也会很好地促进货架空间的拓展。促销陈列同样也是陈列,但它对销售的促进作用更大。供应商设计了更好、更有效的促销活动,其销量的提升往往很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其总体销量便会得到不断提升。此时零售商就会考虑增加此商品的正常货架空间了。

在超市中实施促销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销售。因此,促销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即销售的增长。而对促销前的销售预估和促销后的销售评估是实现销售增长的两个关键工作。准确的销售预估可以确保供应商投入的促销费用和让利能得到补偿,而促销后的销售评估将有助于发现促销的问题,使下次促销得到改善。

这两项工作很多供应商都在做,问题在于很多供应商并不是真正地重视,大多情况下是走走过场,这就造成了销售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促销费用投入不少,最终促销却失败的局面。这样的促销不能有效地提高销量,当然也就不能使零售商考虑提升其货架陈列空间了。

第三,良好的零售价格控制。

给零售商提供更高的毛利贡献,除了提高自身效率外,控制零售价毫无疑问成为了关键所在。稳定的商品零售价将为零售商带来更多的商品毛利,这会促使零售商给此商品安排更好的陈列位置,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供应商保持较好的商品毛利后,将会有助于降低与零售商合作

中的一些费用。这是因为零售商需要的其实是整体毛利,也就是商品毛利和后台毛利之和,如果供应商有了良好的商品毛利,那么零售商自然减轻了对其索要费用的压力。

时至今日,对零售价的控制仍在困扰着供应商。前不久一家大型外资消费品企业的KA经理问我,如何控制超市中的零售价格,他们已经是分类中的领导者了,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依然一筹莫展。在供应商自身行业竞争,以及零售业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零售价的控制确实非常困难。供应商可以依靠强大的营销能力提高产品的拉动力,从而形成品牌力量,或者打造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拥有较好的价格定位,那么零售商也不会随意打破供应商本来的价格底线。

不过在日常的销售过程中,促销的安排将是保护零售价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手段。即便像沃尔玛那样实施“天天低价”的零售商,也在不断地推出各种促销,而像家乐福这样以“最低售价”为公司价格政策的零售商,更是对促销趋之若鹜。供应商有合理的促销计划会对保护正常零售价起到很好的作用,零售商面对供应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他们就没有必要再考虑降低其正常零售价了。

促销计划中贯穿整个年度的合理的促销频率、促销形式,以及对节假日、季节性等的考虑会使零售商非常满意,使他们对未来的销量充满信心,这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们主动降低产品零售价的念头。

供零双方都想对货架有更多的控制,而当前的零售商在这方面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放弃对货架的控制,对于任何一家消费品企业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一味地以给零售商提供费用的方式也不是明智的举措。因此,不断提升对于消费者心理空间的优势,从而对零售商施加影响,将是消费品企业必由之路。

另外,更加高效的销售管理也是解决货架管理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体现在对零售商缺货的有效控制、有效的促销实施和良好的零售价控制上,这些都是长期工作。扎扎实实地提升销售能力是消费品企业提升货架控制能力的基础。

议题2:零售商的合同分析

零售商的合同是供零双方合作的基础。供应商在与零售商合作中,其成败在合同签订时几乎已经注定子。虽然有了好的合同条款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不过对供应商来说,通过谈判获得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合同,最起码也是个双赢的合同,对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要想获得满意的合同谈判结果,深入了解零售商的合同条款非常必要,不是简单地罗列费用条款,而是理性和深入地进行分析。所有形式的费用都有三个分析角度,这样的分析将会对供应商的合同谈判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第一, 百分比费用和固定费用分析。

百分比费用是指直接与销量挂钩的费用;固定费用是指在合同中规定的不随着销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这往往是供应商容易忽略的地方。针对百分比费用和固定费用的控制,营业额预估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二,有效费用和无效费用的控制。

有效费用是指能够帮助销量提升的费用,或者是可以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的费用;无效费用是指单纯为零售商提供利润,而对供应商没有任何好处的费用。供应商在合同谈判中应尽量增加有效费用,减少无效费用。

第三,供应商还应特别关注给零售商提供的前台毛利和后台毛利的比例。

前台毛利是指商品的售价减去进价,后台毛利是指年度合同中费用以及各种门店补充协议费用,零售商的总体毛利是前台毛利和后台毛利之和。供应商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前台毛利,将会减轻后台费用的压力,使年度合同谈判处于有利的地位。

篇5:专题研讨管理

5月28日下午2:30,经济管理分院在第五教学楼212教室召开精品微课制作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刘繁荣院长主持,分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与研讨。

本次研讨会的议程有两项,一是经验分享。先由2013年全省微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江科杰老师介绍制作精品微课的经验,后由上个月参加全省微课制作培训的郭鹏老师作《微课,你怎么看》专题讲座; 二是讨论交流。全体老师就微课制作的目的、方法及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插入照片)

杨江科杰老师结合自己去年的参赛课程,从怎样选取微课主题、如何组织教学实施和专家如何评审等三方面与全体老师进行了分享,郭鹏老师则运用大量的案例解读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特点及微课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制作微课的建议。通过两位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体老师对微课有了详细的了解,对微课制作的技巧有了总体的把握,部分老师还就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提问与交流。

篇6:专题研讨管理

一、研讨班的基本情况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鼎力支持。2009年,经常务副省长孙志刚批示同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文确定安徽行政学院为我省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为我省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地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举办全省第一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亲自过问关心,省政府副秘书长余华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5月17日开班仪式上,省政府副秘书长余华柱、安徽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雷光鹏出席并作讲话。省委组织部等六个部门联合下文将本次研讨班列入干部培训春季主体班。省卫生厅应急办、安徽行政学院给予大力协助,帮助邀请到国家卫生部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前来授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为本次专题研讨班的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组织严密细致,准备充分到位。市、县政府应急办主任战斗在应急管理工作一线,是我省应急管理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工作骨干,为提高他们的综合应急能力,第一期研讨班确定把各市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县(市、区)应急办主任共50人作为调学对象。为确保他们能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省政府应急办和安徽行政学院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安排应急办负责人的工作任务,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参学、全心投入,学习能够不分心、不分神。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师衔接、学习资料准备、教学场所安排等细节问题上,我办与安徽行政学院多次沟通商量,做了细致的工作和充足的准备,为研讨班的顺利举办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课程贴近实际,师资配备较强。本次研讨班从贴近实际、指导实战、提高能力的角度出发,课程设置上既有应急管理理论教学,又有应急管理工作指导;

既有像《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介绍》等应急工作经验的教学,又有模拟新闻发布会等贴近实战的演练;

既有课堂上的老师授课,又有观摩省政府应急平台、省卫生厅疾控中心等现场教学。在师资配备上,本次研讨班请到了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张国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等全国知名的应急管理专家,同时,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刘定明、安徽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皓等有关领导进行专题讲座,体现出这次研讨班较强的师资配备。在模拟新闻发布会环节,两个发布小组的成员事前认真准备新闻通稿,分工协作进行背景研究、舆情分析、口径拟定、事态发展预测;

发布会现场,三个记者小组的成员争先恐后提出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模拟发言人有礼有节、有理有据应对提问,实战效果突出。在桌面推演环节,我们设计了应对突发性低温雨雪天气的情境,五个学员小组根据模拟分工,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综合各自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有效应对,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模拟演练有效提高了学员们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四是学风严谨活泼,互动交流充分。参加培训学员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考勤制度,学习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学员们充分抓住分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踊跃发言,认真探讨,积极交流,相互切磋,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研讨班最后一天的分组讨论中,学员们结合培训所学所得所悟,怀着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厚感情,谈思路,提建议,言辞恳切。蚌埠市应急办主任刘洪斌在讨论结束后,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和同组学员梳理了对本次研讨班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3000多字的文稿递交我办。可以说,这次培训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也是对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的一次检阅,较好地展现了市、县应急办主任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五是后勤服务体贴,课余生活丰富。培训期间,我们配合安徽行政学院积极做好学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对学员报到、住房分配、餐饮搭配、参观用车保障等细节进行周密细致安排,努力为学员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舒心的学习氛围。为进一步密切学员的沟通交流,我们和安徽行政学院还组织学员开展了八十分比赛,学员们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丰富了培训期间的业余生活。

二、几点收获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通过培训,参加学习的市、县应急办负责人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培训,学员们开阔了思路,放宽了眼界,在研讨交流中,与兄弟市、县横向比较,发现了典型和先进,对比出了自身的不足,并互相交流了推进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也进一步明晰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培训内容中还包括了与工作结合紧密的形势分析和工作要求,对今后一段时间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也进行了讲解。通过这次培训,参学学员必将把工作思路梳理地更加清晰,工作要求落实地更加到位,工作措施制定地更加具体。

三是进一步密切了省、市、县应急办之间的工作联系。把50个市、县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集中起来,开展为期五天的培训,在政府应急办系统还是第一次。在这五天里,大家朝夕相处,学习交流,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有了提高的同时,也与兄弟市、县应急管理同行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四是初步积累了举办研讨班的经验。万事开头难,本次研讨班是我们在安徽行政学院开办的第一次专题研讨班,工作过程中,我们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每个流程的运转都进行回顾总结,对每份文本都进行存档备案,形成了举办研讨班的工作模板,为今后的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学员对开展培训的建议

在学习最后一天的分组讨论中,学员们畅谈了学习收获,并对培训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整理如下:

1.适当扩大培训范围。建议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分期、分批培训到各市政府分管市长、秘书长,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市、县政府应急办和省有关部门应急工作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2.适当调整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计上,可以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应急演练、案例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学研讨活动更丰富一些、形式更多样一点。

3.适当强化培训保障。培训期间寝室电脑不能联网,不便于信息查询和网上学习,建议加强网络设施的运维,尽力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篇7:专题研讨管理

专题研究班情况的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政部等18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相关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督导水平,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于2011年11月9日至13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专题研究班。根据厅领导的安排,厅人事处邓高华、张树洋赴太原参加了此次研究班,兰州市民政局人事处副处长田耕、市第一军干所所长瓮志义及白银市老龄公寓主任伏平江一同参加了研究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班由民政部人事司举办。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戴均良司长、柳拯副司长,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周明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社会工作相关专业院校的教授、社会工作较发达地区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及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人事处负责人近150人。

研究班组织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等4场专题讲座和1场经验交流。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柳拯副司长介绍了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政部等18部委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有关情况,并解读了《意见》主要精神。戴均良司长就如何做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督导与管理工作和如何贯彻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了重要讲话。

二、主要精神

研究班采用了专题讲座、讨论、经验交流、文件解读等形式,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一次社会工作知识普及与提高,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研究班期间,柳拯副司长围绕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不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水平。要始终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公益性、社会性,实现机构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二是要不断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实力。要进一步明确机构管理的主要任务,不断拓展机构服务领域、提升机构服务层次、增强机构发展实力;三是要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管理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机构管理人员的战略谋划能力、项目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识人用人能力。同时,要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论与实施进一步加强专业督导工作,推动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研究班束时,民政部人事司戴均良司长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一是要抓好学习宣传工作。学习宣传好《意见》,是搞好《意见》贯彻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全体民政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意见》的主要精神,切实把握好《意见》的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抓好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大会的筹备工作。民政部初步决定,在今年12月下旬召开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后,接续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届时,民政部领导以及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领导将出席会议。要求各地及时上报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成绩、经验与做法,抓紧提出20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计划。三是要抓好“三区”计划实施工作。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是《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工程计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做出的重要部署。民政部每年将为“三区”选派社会工作者1000名、培养500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

《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总的纲领。《意见》的发布实施,是多年研究、实践和协调的重要政策成果,是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大张旗鼓、持续深入地抓好《意见》的宣传和贯彻落。对于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建议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过程中重点完成--方面、--项具体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积极学习宣传《意见》。

(二)要开展调研,及时制定实施意见。

(三)要着眼长远,加强机构建设。成立甘肃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厅社会工作处。成立机构前选调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力量。部里申报成立机构情况。全国成立机械情况。

(四)要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制度。

(六)要统筹协调,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七)要总结经验,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加大《意见》学习宣传力度。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部里要求,切实抓好《意见》学习宣传工作。全体民政干部职

工要率先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先期,可在全省民政信息和民政信息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转发民政部网站宣传资料,待民政部召开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专门会议后,适时召开全省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二)做好参加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准备工作。按照部人事司领导要求上报相关材料。一是制定《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制定工作举措,待18部委下发贯彻落实《意见分工方案》后,在省委组织部人才处的统一协调,与省18厅局共同下发《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二是总结经验、做法。要抓紧总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民来,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与做法。三是提出2012年工作计划。结合《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全省2012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与计划。

(三)制定实施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三区”计划是一项新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任务量大,要求很高,社会高度关注。我们要高度重视,在省委组织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待省委组织部作出具体安排

部署后,切实按照中央和部里有关精神和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挥地方能动性,创造性的组织好、落实好选派、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五)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和办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审批、社会工作岗位设置。

并利用“三区”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在认真学习其他省份先进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我省以城乡基层组织为依托、以专职人才为骨干、以兼职人才为补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格局。并根据我省省情,以城乡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重点,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广泛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开展专业服务。通过组织社会工作发展专题研讨、培训等活动,加强各地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社会服务与管理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干部、城乡基层组织干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我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社会工作宣传普及机制和社会工作多元投入机制。要找准社会工作职能部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在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各自定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四要重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问题。从总体上

看,我省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成立一家社工专业服务机构,但通过这次研究班的学习,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我省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找到了我省社工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了解不够,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登记注册相对困难。很多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很难确定业务主管部门,包括民政部门自身,顾虑管理风险等因素,不愿意担任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三是社工待遇较差,社工机构留人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我们自身党政领导干部们要充分认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只有对社工服务机构加强管理与督导,才能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把握发展方向,找准方向是搞好机构管理的重要前提。要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要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人本化、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二是进一步明确管理任务,定好战略规划,抓好组织文化,用好人力资源,建好财务制度,管好项目运作。三是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督导。要强化这两项能力,必须认真探索社工发展规律,及时了解国内

外社工专业的最新成果,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最新指示,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原则。

篇8:专题研讨管理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研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集团财务控制,规避财务风险,促进粮食财会工作科学发展。会上,与会代表就中储粮系统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收购资金管理、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下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财务管控能力的建设、中储粮系统产业链建设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企业集团加强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与会代表在对中储粮系统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加大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化内容的具体建议。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代表介绍了该库托市收购资金管理的具体经验,包括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创新支付手段、规范业务流程的具体做法等。与会代表还就粮食企业推广和应用标准成本的可行性、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提高财务预警能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扩大中储粮系统在行业内的影响,增强行业管控力,已经是中储粮总公司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研讨会就打造集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进行了讨论。

为鼓励财会人员加强财会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职业素养,研讨会优秀论文评委会精心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并举行了颁奖仪式,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审计监察部部长肖喜堂主持了颁奖仪式。

最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姚瑞坤作了大会总结发言。在总结讲话中,姚瑞坤副总经理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代表性强,研讨内容全面,探讨深入,观点新颖,贴近工作实际,是对中央储备粮系统财会人员素质的一次检阅,对促进全系统财会人员提高理论学习积极性,交流总结各单位财会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创新财务管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这样的理论研讨会以后定期召开,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讲话中,姚瑞坤副总经理对中储粮系统2009年下半年的财务工作做了布置。

篇9:专题研讨式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题研讨 教学方法 探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本学期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体会,在这里抛砖引玉,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教师指导若干名学生针对某一课题或项目,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撰写论文并精心设计演示方案的整个过程。

1.课程的选择

并非任何课程、每一节课都适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经济地理》这门课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这门课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面广,知识的更新也非常快;而教材中的数据滞后,内容也不够全面。

第二,教材中缺少插图,不利于学生掌握;必须广泛地应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

第三,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法吸引学生,课堂效果一定不会好,必须增加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而目前我院的校园网、教学设备等硬件到位,因此,这门课可以采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2.专题研讨式教学前的准备

让学生接受专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让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感兴趣。我在第一次课时就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随后指导学生全面准备。

一备教材,让学生充分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要点与关键字。

二备素材,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效素材。当然如何搜集有效素材是我要给学生补的另一堂课。

三备课件,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

四备课堂,指导学生如何讲授,如何配合,如何互动,同时提醒应当注意的问题;课前还要求学生将他们准备的内容完整地演示一遍,提出建议,供学生参考。

3.专题研讨式教学安排

第一次专题研讨式教学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我带领大家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让部分学生回忆知识要点。然后,引入新课内容,通过许多特色内容,比如精美图片、动听音乐或小故事等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请两组(4人一组)同学分别上台,进行全面讲授。学生一般用半个小时左右讲完,然后我对他们的讲授进行点评,先鼓励和表扬好的表现,再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最后,我再全面地讲述知识要点,强化重点内容。

4.专题研讨式教学的优缺点

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搜集能力、对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课件制作水平、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互动能力、整体策划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专题研讨式教学进入第二轮(全体同学进行一次为一轮)时,课堂教学渐入佳境,并出现了许多喜人的场面。

第一、同学们搜集素材的能力大大加强,课件制作手段也多样化,除PPT外,还制作网页等其他形式;

第二、互动大大加强,通过有奖竞答或知识竞赛等形式展开教学内容,极有创意,吸引住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

第三、不断提高课堂效果,有效运用一些特色元素,如民族音乐、地方风俗等充分营造不同国家与民族氛围;

第四、团队协作大大加强,学生们运用巧妙的方式,将各部分内容串接起来,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第五、学生们对知识要点与关键词的把握更准确,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且显示出个人的不同语言风格,有的可爱,有的严谨,有的轻快、有的情感丰富。

第六、各组学生互相竞争,争取有更好的表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各项能力的进步,课堂结束后也有较强的成就感。我也通过赏识教育强化他们的这种感受,保持他们较强的热情与兴趣。

近期针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我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搞了一次座谈。广大同学认可这种教学方式,谈了许多优点;同学们也指出,这种教学方法占用了较多的课余时间,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另外还有使用网络的困难等,建议不要大量使用。

5.我的收获与体会

我从专题研讨式教学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学生们制作了大量的精美的课件,提供了不同视角的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第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全体学生的课堂管理与教学质量控制;

第三、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水平,才能给学生意见,进行点评;

第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好的创意,对老师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教学相长。

第五、专题研讨式教学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的辅导,内容的准备等都大大加强;

第六、当然专题研讨式教学不是任何课程都适用,有些课程适用,有些课程可能不适用。

第七、专题研讨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胡小桃.让研讨式教学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2.(3)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04.73~77

上一篇: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小结下一篇:公积金代办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