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2024-05-01

设置放映效果教案(共8篇)

篇1: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课题 第7课 设置放映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2.学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学会隐藏幻灯片。

教学重点 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学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 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骆驼和羊的故事、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会用PowerPoint做多种幻灯片,学会了添加背景,还学会了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修改,使其变得更美观。PowerPoint还可以让幻灯片里的对象动起来。(出示带动画效果的幻灯片。)2.设置“空投”标题与文字的“打字机”效果

请打开你们的“自我介绍”,对照书本第53页来为第二张幻灯片的标题和文字添加动画效果。

打开“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预设动画”命令,自主选择动画效果。学生观察老师演示的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学生用知识迁移法选定对象来设置动画效果。

设置动画顺序 1.教学提示 一些同学在设置动画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文字或图片的动画往往并不是按你想象的顺序出现,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设置动画顺序

运行“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在“顺序和时间”选项卡中调整。

引导学生观察并应用其他选项卡,如“效果”选项卡。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发现问题。

学生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调整顺序并观察其他选项。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1.教学提示

我们不仅可以对幻灯片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还可以对幻灯片的切换设置各种各样的动画效果。

使用合适的切换效果可以更好地表现幻灯片所演示的内容。

2.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学生领会:放映时,两张幻灯片的过渡方式就是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可以看成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可以设置和预览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也可以预览幻灯片中使用的动画效果。

打开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自学课本第55-56页“动手做”,完成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改变“换页方式”的选项,设置自动放映。

知识巩固:打开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练习幻灯片的切换。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用两种方式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观察其中的选项,尝试不同的效果对幻灯片进行切换。分别尝试手动放映和自动放映。

学生自主练习。

隐藏幻灯片 1.教学提示

我们在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时,时常会全屏观看,看看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而对于一些已经设置好的幻灯片则不想重复观看。这时,我们可以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将它隐藏。

2.隐藏幻灯片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定想要隐藏的幻灯片,单击“隐藏幻灯片”按钮。然后观看效果。完成切换效果的设置后,取消隐藏。学生自学进行操作。

学生自由选择隐藏幻灯片和取消隐藏。

教学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 1.我学会了让幻灯片里的对象动起来。

2.我学会了幻灯片的切换。

3.还学会了隐藏幻灯片。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延伸 小组根据第58页的练习,自行安排①-④题。

请你为每张幻灯片的对象设定各种动画效果和不同的切换方式,然后放映欣赏。

请你设定你的幻灯片为自动放映,给你的小伙伴欣赏。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小组协作、自由竞赛、评价。

篇2: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第7课 设置放映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2.学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学会隐藏幻灯片。

教学重点

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学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

学会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骆驼和羊的故事、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会用powerpoint做多种幻灯片,学会了添加背景,还学会了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修改,使其变得更美观。powerpoint还可以让幻灯片里的对象动起来。(出示带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2.设置“空投”标题与文字的“打字机”效果

请打开你们的“自我介绍”,对照书本第53页来为第二张幻灯片的标题和文字添加动画效果。

打开“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预设动画”命令,自主选择动画效果。

学生观察老师演示的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学生用知识迁移法选定对象来设置动画效果。

设置动画顺序

1.教学提示

一些同学在设置动画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文字或图片的动画往往并不是按你想象的顺序出现,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设置动画顺序

运行“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在“顺序和时间”选项卡中调整。

引导学生观察并应用其他选项卡,如“效果”选项卡。

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发现问题。

学生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调整顺序并观察其他选项。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1.教学提示

我们不仅可以对幻灯片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还可以对幻灯片的切换设置各种各样的动画效果。

使用合适的切换效果可以更好地表现幻灯片所演示的内容。

2.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学生领会:放映时,两张幻灯片的过渡方式就是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可以看成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可以设置和预览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也可以预览幻灯片中使用的动画效果。

打开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自学课本第55—56页“动手做”,完成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改变“换页方式”的选项,设置自动放映。

知识巩固:打开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练习幻灯片的切换。

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用两种方式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观察其中的选项,尝试不同的效果对幻灯片进行切换。

分别尝试手动放映和自动放映。

学生自主练习。

隐藏幻灯片

1.教学提示

我们在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时,时常会全屏观看,看看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而对于一些已经设置好的幻灯片则不想重复观看。这时,我们可以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将它隐藏。

2.隐藏幻灯片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定想要隐藏的幻灯片,单击“隐藏幻灯片”按钮。然后观看效果。

完成切换效果的设置后,取消隐藏。

学生自学进行操作。

学生自由选择隐藏幻灯片和取消隐藏。

教学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

1.我学会了让幻灯片里的对象动起来。

2.我学会了幻灯片的切换。

3.还学会了隐藏幻灯片。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延伸

小组根据第58页的练习,自行安排①—④题。

请你为每张幻灯片的对象设定各种动画效果和不同的切换方式,然后放映欣赏。

请你设定你的幻灯片为自动放映,给你的小伙伴欣赏。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篇3:《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分析

从大众传播特别是传播效果研究理论角度来看, 《感动中国》呈现出如下新闻传播特质。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方式

议题设置公众化的视角。在海量信息面前, 传播媒介可以发挥一个重要功能———设置议题, 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转向媒介所设置的问题上。朗格夫妇指出:“大众传媒迫使人们注意一定的问题, 建立公共人物的公共形象, 经常以自己关于客观存在的表述规导受众应该思考什么、了解什么和体会什么。” (1) 从2003年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到2010年“2009年度十大感动人物”揭晓, 连续8届的《感动中国》共评选出77位感动人物和11个感动团队, 获得了全国观众极大的关注。央视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使得《感动中国》议题设置有了鲜明的特征———视角公众化, 即将某些领域如普通小人物、弱势群体等置入公众视野, 平凡岗位的默默奉献、新时代的新人物、农民务工问题、教育科技创新问题等, 这些公众化的信源扩张了个人、团体的力量, 使得个人在信息环境构建过程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议题设置的主流化过程。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中“培养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认为:媒介, 特别是电视的内容必然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且接触越频繁, 影响越大。“培养分析”理论注意到的是信息传播的长期影响, 所以也被称之为“文化规范理论”。《感动中国》通过人物或事件所表现的各种行为以象征性的奖励、授予其社会地位等方式, 传播了一定的规范和价值, 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关于现实的图景, 并且规范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现实社会生活中, 公众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信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这其中, 必有若干成为绝大多数人“共识”从而构成社会文化核心观念的“主流”思潮。在这一“主流形成”过程中, 媒介, 尤其是电视有可能发挥强大的促进作用。 (2) 《感动中国》由于“感动”基点有吸引力、能反映真实的现实, 同时会以紧紧抓住眼球的方式传播, 比如有真切的标题、震撼的图片、煽情的渲染等, 所以会在观众中形成“主流”。

议题设置的“选择性注意”。秉承当代社会信息接收自由的特质, 《感动中国》通过人物征集、投票选举、颁奖等系列活动, 展示了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差异, 使受众接收信息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等得以强化。感动中国各年度的人物和团队来自不同行业、职业和阶层, 代表了各自的群体利益, 因此, 公众对这些与自身名誉、利益、地位、兴趣、习惯等需求的信息, 表现得比较敏感。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关心的人物或内容进行浏览, 通过选择性注意进行所选议题的注意、理解和接受。

在一个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 人们在越来越多地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拒绝被动接受, 《感动中国》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符合传播学意义上受众心理接近性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地理接近性因素。因此,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中, 干部有郑培民、牛玉儒、经大忠、沈浩, 公安武警有任长霞、孟祥斌, 医生有钟南山、桂希恩, 知识分子有季羡林、钱学森, 乡村教师有李桂林、陆建芬、李灵, 还有普通民众、大学生等, 受众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接收、理解, 个体意志得到发扬, 选择性接触会进一步加强, 符合受众选择性注意的心理特征。

受众在对所关注的人物进行了解的时候, 并不意味着全部接受, 而是在下意识中向自己熟悉的或希望的方向引导, 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在获得人们的褒奖与欣赏的同时, 媒体一窝蜂发起的学习洪战辉精神被学者评论为是一种适得其反的道德教化, 而不少观众则认为学习洪战辉应当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用行动来证明的, 而非媒体的大力鼓吹。因此, “强效果论”会回归为“适度效果论”, 传播学的效果理论阐释再次得到印证。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评价

社会环境的守望者。作为个体的受传者在社会信息的认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盲区, 许多问题需要得到社会中他人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提醒与说明。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 《感动中国》通过媒介的议题设置, 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环境问题、农村问题、教育问题等急需但并没有被注意的方面。因此, 从积极意义上说,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承担了“环境守望者”的角色, 将媒体的责任与社会的良知做到有效的统一, 帮助人们准确、全面地把握社会的变化。

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 这决定了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及其意见在整个社会中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 公众关注的热点也凸显了民生问题, 反映“民声”,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央视岁末年初“感”的主题直入社会主流视野, 这种守望对于电视传媒、网络传媒以及社会理性的良性发展都是有所助益的。

发挥媒体教育引导功能, 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已不仅仅是提供客观的信息, 它还要向人们提供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思想方法, 用自己的报道内容、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社会。《感动中国》正是通过媒介以设置议题等各种形式的努力, 把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所要坚持的正义、公平和美好的东西不断传播到社会的全体成员中, 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向善、向上, 对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 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如2009年“母爱最真”的新疆阿里帕·阿力马洪妈妈没有民族之分, 没有偏见之心, 用一份温暖的关爱为一群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为整个社会诠释了什么是大爱至真。在一个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 《感动中国》是媒体对公众引导和传播理想社会价值观的一次尝试。它体现了媒体在忠实履行环境监测基本职能的同时, 谨慎地探索着媒体教育引导功能的可能。

抵御不良信息。通过议题设置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方向, 是国家和主流社会的要求, 也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社会信息污染现象严重, 特别是色情、暴力信息充斥着网络、手机媒体, 不良的信息传播环境必然会导致本国民族文化的衰落, 为此, 《感动中国》通过媒介的突出传播, 以突出的现实问题、强烈的人文关怀等“议题”去占据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 是十分必要的。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比较混乱, 各种力量不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凝聚力的时候, 通过媒介对某些问题的集中报道, 往往可以使公众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面。 (4) 《感动中国》在不同的年份, 根据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 适时推出精心设计的议题, 通过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为公众确立应当关注的问题和方法, 并最终将大家的思想引向健康的方向。

《感动中国》独特的语言, 增加了公众对社会道德意识的凝聚力, 也使得公众对社会道德意识的认知能力得以强化。近些年的《感动中国》在细节方面表现得更加细腻, 对人物的概括也更加精准, 尤其是颁奖词后的四字概括, 显得格外凝聚人心。但也有观众对于一直以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所形成的现场气氛提出异议, 认为主持人的言行举止过于煽情, 将人物推向一种正义的极端, 对事实真相加以刻意的渲染, 夸大了他们的伟大与贡献, 没有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

总之, 《感动中国》的传播效果是非常强大的, 媒体不仅仅代表公众实现了对“感动”人物、事件的理解与选择, 而且还将民族的道德认同、价值标准融入到媒体评价标准之中, 实现了最为有效的传播。但《感动中国》的信息传播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特别是炒作、作秀、拔高等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关注其传播效果, 不仅能为更好地利用传媒, 还能为应对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参照。

注释

1 K.Lang and G.Lang, “The Mass Media and Voting”, in Berenard Berelson and Morris Janowitz (eds) , Read i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 1966:468.

2[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252页。

3[3]赵建国:《传播学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173页。

篇4:优化实验设置提高实验效果

关键词:农学专业;核心课;优化与整合;教学效果

作物育種学和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与实习又是这两门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与实习具有实践性强、季节性强的特点。每年3月至9月是我国南方地区作物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段,更是农学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与实习重要观测期,在过去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与实习安排上,经常遇到实验课安排与正常理论课进度不协调的矛盾。而且,过去作物育种学实验和作物栽培学实验分别附属于理论课,存在内容重复、部分内容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等现状。同时,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重视实践教学的要求,将实验课开设为独立的课程已成为当前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保证专业核心课实验与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现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专业思想,对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为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教学计划经过几次调整,减少了总学时。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提高实验与实习教学质量,我们本着以科研和生产实际为现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优化与整合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的内容。为此,我们根据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实验与实习教学大纲对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从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整合。

一、优化与整合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的优化与整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为目的,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为依据,以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大田作物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甘薯、马铃薯、芝麻等小宗作物,有机整合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实验内容,并集成种子学和生物技术的部分内容,以科研、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村生产田为基地对实践教学计划、内容、方法进行优化与整合。为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优化与整合专业核心课的实践教学计划。一是增加了实验课的学时数,作物栽培学实验由原来的24学时增加到40学时;作物育种学实验由原来的22学时增加到40学时。二是根据理论教学进程和作物生长季节性统筹考虑,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作物栽培学实验、作物育种学实验整合为农学实验一门课程,并单独考核实现实验教学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三是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快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态保护理念,改造与提升传统农学专业的步伐,强化本科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按照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改造、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快速发展的原则,我们对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与整合。即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实验内容。四是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增加实验的难度和强度。在重新制订的实验教学计划中,我们按照作物生长发育和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强调了实验技能与操作的掌握。并在新的实验教学计划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加大有一定难度和强度并能结合生产实际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重,使学生不会感到实验与实习乏味,调动学习热情。五是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我们将本科班专业核心课教学实验根据作物生长季节的实际情况安排在第四、五两个学期以及期间的一个暑期进行。这样,避免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同时也为将来的综合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我校农学系学生毕业综合实习都安排在全国省级以上科研院所进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将在校专业核心课实验中掌握的技能应用到实习中,无论是室内的考种、生化测试、电泳组培;还是田间的观察记载、杂交自交、常规栽培管理都能很好地完成,体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实习表现得到实习单位领导和实习指导老师一致好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油料所、水稻所、土肥所、山东农科院、湖北农科院等实习单位都和我院签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承诺长期接纳我们的实习学生。学生通过实习也和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建立了良好关系。近几年先后有15名毕业生考入实习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此外学生用实习中获得的数据完成的本科学士毕业论文有30多篇获得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在专业核心课实验教学中我们以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大田作物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甘薯、马铃薯、芝麻等小宗作物作为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验的主体对象的原因是:①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江汉平原也是我国水稻、棉花、油菜的主产区,选择这几种作物为主体对象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③涉及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科研成果、教学经验、技术体系和经验教训等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供了软件的支持;其次丰富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基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供了硬件的支持。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践培训的目的是为科研、生产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只有深入到农业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去,才能真实地了解和熟悉科研与生产现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因此我们在新制订的计划中专门增加了到教学、科研与生产现场实验与实习的内容与学时。

二、优化与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过去开出的实验20多个,共计48学时左右。优化整合成《农学实验》后,实验学时增加到80学时,可供选择的实验项目达到73个。由于实验项目多,实验学时有限,这就要求对实验内容进一步优化配置,选择的实验内容精益求精,符合生产实际和社会需求。

1.根据专业核心课的特点优化与整合实验内容。在作物栽培学实验中重点教会学生正确把握与处理“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关系的理论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应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使作物适应环境,或使环境满足作物。所以作物栽培学教学实验应能体现上述教学的重点。为此我们在育苗技术方面增设了作物无土培养介质与培养液的配置、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水稻旱育抛秧技术、早稻薄膜水育秧等4个实验;在田间苗情诊断技术方面设置了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田间苗情诊断实验5个;在作物形态学观察方面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和芝麻类型识别、花芽分化、果枝叶枝区别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实验14个;在作物干物质生产与光合性能测定技术方面设置了叶面积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作物光合速率测定、作物干物质生产分析实验4个;在作物逆境胁迫方面设置了棉花旱、涝危害症状及有关生理测定、油菜的抗寒性鉴定、小麦苗期抗旱性测定3个实验。在作物育种学实验中优化设置了主要作物的杂交、自交与制种技术实验8个;主要作物育种程序设计实验2个;作物测产与室内考种实验7个;作物品质测定实验7个;种子检测实验5个;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实验6个;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实验3个。通过优化设置上述实验内容,既反映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的教学重点、又能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和提高专业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专业核心课的实验课内容、项目进行优化与调整,主要是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增加内容丰富、技术性强、代表面广的综合性实验。

2.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选择性地开设实验。在新整合和优化的73个实验项目中,由于实验总学时数的限制,这些项目不可能全部开设。我们根据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选择性地开设实验。例如作物田间生育观察以及田间苗情诊断技术在科研与生产中,学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作物栽培还是作物育种工作,都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此外种子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杂交与制种技术、作物育种程序、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等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对这些实验我们将其列入必开实验内容,并作为考核学生专业核心课实践技能的主要指标。

3.结合理论教学的需要,同步开设实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课堂教学往往缺乏直观性,为配合理论教学,我们将理论教学的进度尽量与作物生长季节同步,使与教学相关的实验能够很好地完成。例如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我们将理论课安排在春季和夏季,这样在进行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育苗技术、形态观察、苗情诊断、杂交自交、光合性能测定等实验时就可以有实验材料与实验场所,从而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4.根据生产、科研发展趋势增设实验内容。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手段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手段在生产上的应用,我们增加了作物无土培养介质与培养液的配置;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水稻旱育抛秧的培育、DNA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和小孢子培养等技术等实验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能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思路上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使学生能够把握学科前沿技术与学科发展动态,避免出现知识陈旧与过时的现象。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实验内容。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核心课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学科知识陈旧肤浅,无知识可学或学了将来对自己找工作作用不大。因而学习没有积极性,以敷衍应付为主;二是认为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内容学习容易,应用困难。即认为专业核心课的实验技能是“一听就懂、一做就会、一用就错”,针对学生的心理,在优化与整合实验内容时,注意把专业核心课涉及的内容和当前生产科研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结合,将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贯穿融合于各个实验中,把前人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科研成果贯穿融合于各个实验中。

三、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以前的专业核心课实验教学多采用一个模式:讲解——示范——操作——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束缚了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也不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的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力求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尽量使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跃。如在“小麦与棉花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只讲解试验的目的和所用材料的性质,让学生自己设计田间试验的重复次数、小区面积大小以及种植的密度和规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再通过课堂讨论和老师的指导确定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的方案。这样的教学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专业核心课是通过对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和芝麻等作物各项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以及主要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的。科学决策必须基于获得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系统数据,进而为田间诊断和指导科研与生产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科研与生产实践中没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是不能得出科学结论的,这样的试验结果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核心课的实验中,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新优化与整合的实验中,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许多相关思考方式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原始数据采集的原则和获得原始数据的方法;实际获得原始数据的操作要领;对原始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原始数据分析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根据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对指导生产管理的意义;根据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应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等。学生在通过实验与实习后,参照上述思考方式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就有利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必须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以往的专业核心课教学实验材料是在教学实验基地内单独准备,不仅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经费,而且实验材料并不来自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实验材料缺乏准确性和代表性。通过与荆州市几家知名农业企业合作以及与学校周边农村合作,专业核心课教学实验材料全部取自于老师科研试验田和农业企业以及农民的生产田,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可以使学生了解生产现状和科研现状。

四、优化与整合的效果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优化与整合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更加关心学科和生产的发展,并把在实验课中学到的专业技能主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来自农村家有生产责任田的学生,更加关心实验课,并把自家的作物生产情况与实验课中学到的知识相对照,不断与指导教师探讨生产中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优化与整合农学专业主要专业核心课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大田作物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大豆、玉米较为完整的栽培与育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从事作物栽培与育种科研、生产管理的工作思路。通过专业核心课实验,提高了学生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并知道从何处入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的同学还应用实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自己家的生产田进行分析,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些都说明通过专业核心课实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3.培养了专业意识,坚定了专业思想。通过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培养了学生专业意识,使其明确了专业目标,进一步坚定了学农信念。考研率达到50%以上,95%学生表示毕业后用所学之长找工作,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专业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优化与整合的体会

1.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专业核心课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用真挚的感情和饱满的作风去感染学生,这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

2.实验内容要通盘考虑,合理选择,既要有系统性,又要有灵活性和渐进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进入角色,能主动接收知识和主动探索未知。

3.实验内容设置要有科学性。选定的实验要有实用性、典型性、代表性,实验结果必须科学、合理。对于学术界没有定论的或正在试验阶段的内容一般不列入教学实验,但可以作为学术动态介绍。

4.实验取材要准确?摇这就要求实验准备要充分,除准备好仪器药品外,还要精心准备实验用的作物材料,如果材料采集不合理,实验结果就不准确,甚至得不到结果。

5.实验开设时间合理。专业核心课实验往往受作物生长季节影响,为了保证有实验材料与实验场所,专业核心课实验开设时间应该与作物生长季节同步,否则实验材料与实验场所无法保证,因而实验就不能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郭风法,李向东,史春余,等.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學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4):79-81.

[2]海江波,索学芳,高金锋.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2,(2):39-40.

[3]李文,高尔明,赵全志,等.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7,(4):25-27.

[4]李明达.加强《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3,(10):64-64.

[5]康向阳,胡冬梅.林木育种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1):68-70.

篇5: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①打开PowerPoint2010,单击菜单栏--幻灯片放映--设置幻灯片放映,

②在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界面我们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设置。

③将放映类型选为观众自行放映,放映的范围和激光笔的颜色都可以自己选择。

④确定,让设置生效,按下Shift+F5键播放幻灯片,可以看到观众自行放映模式了。

★ PowerPoint训练题

★ 窗口工作总结

★ 窗口年终工作总结

★ Authorware和PowerPoint文件互调

★ Office Powerpoint演示文档大瘦身

★ 电影院放映主管转正申请书

★ 第7课 设置放映效果;

★ 服务窗口自查报告范文

★ 窗口工作年终总结

篇6: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 龚胜男

一、课题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 《设置动画效果》

二、教材简解

风格迥异的动画显示效果,会给演示文稿填色许多。本课内容的呈现,为演示文稿的制作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动画效果在学生手中轻而易举的实现,使学生在感受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更激发了自主探究的信心。

三、目标预设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自定义动画的相关操作。2.能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对象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2.通过自定义动画的设置,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

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命令的操作。

五、设计理念

创设范例作品欣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对比,学生自然感受到背景、动画的强烈感染力,能够较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六、设计意图

“设置背景” 这一环节背景的形式多样,但操作并不复杂,只要引导学生会设置其中的一种,利用知识迁移其他形式也就无师自通了。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尝试比较方式去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探究操作、总结归纳能力,而且还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益。

文本、图片的动画设置是本课的重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我采用教师先讲解演示后由学生尝试练习的方式完成。幻灯片的放映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了解,但视图和演示方式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操作速度上也有差距。因此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再归纳总结出不同点,学生会更加深入了解这一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本课难点并不在于文本和图片动画效果的设置(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一内容),而是在于让学生明白如何让素材、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主题、突出主题。很多学生往往不遵循这一原则,而是盲目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本课教学上加强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和启发。

任务驱动这一环节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是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操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去设计。教师的巡视指导,不但能弥补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的知识遗漏,而且还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七、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看过《西游记》这个动画片吧?喜欢吗?

唐僧师徒啊,自从取经回来之后就没有事情可以做了,他们打算给自己找份工作,我们都知道,找工作是不是要做一份简历呢?(生回答)所以他们给自己做了一份自我介绍。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出示幻灯片)。师:你们觉得他们做的怎么样啊?好不好?如果你是老板,你会聘用他们吗?(生回答)

老师事先也帮他们做好了一份,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幻灯片)。师:你们觉得老师做的这个怎么样呢?你们想不想试试,帮他们也做一个生动形象的的自我介绍呢?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给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揭题)

2、新授

师:在我们开始试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啊介绍一下,在幻灯片中有哪几种动画效果?(出示幻灯片)

师:了解完了这几种动画效果,大家是不是很急切的想自己尝试做一做啊?唐僧师傅说了,他的自我介绍幻灯片想用“动画方案”菜单中的“典雅”命令来完成(出示小试牛刀幻灯片)

师:下面大家就进入到小试牛刀环节,来亲身体验一下“动画方案”的操作方法。在同学们做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参考一下,老师发给你们的素材文件夹中的小博士word文件,里面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同学们可以按照步骤来完成。

学生自行操作。(师提示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参照“小博士”文件夹中的操作步骤)

师:老师刚看了一下,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现在老师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一下,大家踊跃一点哦,老师这里有个礼物袋,凡是上来演示的,表现好的,老师都有小礼物送给大家的哦,就算上来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大家现在都是摸索阶段,只有互相学习才能进步,你们说是不是啊? 请学生上来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讨论,总结操作步骤

师讲解在操作之前必须先选定演示文稿,在选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操作命令。小结

师:唐僧师傅看到大家帮他完成的自我介绍,一定会很开心也很满意,但是,我们的孙大圣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我想他一定希望自己的自我介绍是很特别的,多样化的,幻灯片中的对象都是会动的,不知道大家敢不敢向更高的难度发起挑战。

那老师提醒一下大家,要像达到大圣的要求,我们必须要用到另外一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设置自定义动画。

师:所谓“自定义动画”就是我们自己来给幻灯片中的文字或者图片设置我们喜欢的,适合的动画效果。

那下面就请大家来到自我探究环节,可以小组合作一下,完成“孙悟空”幻灯片的动画设置。

汇报: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

师做补充讲解,重点强调“自定义动画”窗格中的选项。师:下面大家把刚才没有做完的完善一下。

师:同学们学会了给“孙悟空”幻灯片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大家想不想知道孙悟空变身是怎么完成的呢,现在老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主要讲解对象的出现顺序。师讲解。

师:下面大家就一起进入勇攀高峰环节来给孙悟空变变身吧。生练习。

师:刚刚我们运用“动画方案”以及“自定义动画”命令帮助唐僧还有孙悟空将他们的自我介绍做出了动画效果。

师:下面我们进入到争分夺秒环节,自学完成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继续参考“小博士”word文档。最先完成的来老师这里领取小礼物。

师讲解通过“修改切换效果”及“换片方式”设置不同的切换效果。

师:学完了这三种动画效果,请大家把《师徒四人》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善一下,争取精益求精。(出示幻灯片)师:老师刚看到好多同学完成的都不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几个同学的作品。

3、总结

篇7:设置放映效果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设置动画和声音效果;

2、学习“自定义动画”命令的使用

3、学习利用“插入”菜单将声音或音乐插入到幻灯片中。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初步掌握“自定义”对话框的操作;

3、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

2、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呀?(生:因为动画片活泼、形象、生动)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做的作品也动起来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设置动画效果)

(二)、新授

师:动画命令有“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两个,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预设动画”命令的使用。任务一: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

①打开“颐和园半日游”,选定标题文字“颐和园半日游”。提示:遵循“先选定再操作”的原则,选定文本或图片对象,再进行动画设置。

②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将指针指向“预设动画”中的“打字机” 命令并单击。

③单击“放映幻灯片”按钮,就可以看到标题的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完成任务一。

① 打开“练习演示文稿”,把标题“颐和园半日游”设置成“飞入”效果,把“图片”设成“溶解”效果。②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3、学生演示。

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师:既然你们现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第二张幻灯片的文字设置成“螺旋”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试试吧。(学生试做)师:能不能啊?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开动脑筋想想看,我们刚才找了几个动画命令呀?既然“预设动画”不能完成,那我们就用“自定义动画”来试试吧,首先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自定义动画”命令。

教师演示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简单介绍一下,具体怎么来用,还请我们同学自己来探索。以同桌的二人为一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二。

1、讨论:如何使第二张幻灯片的文字有“螺旋”效果,并有“风铃声”,小组间边操作边讨论。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

练习:把第二张幻灯片中的艺术字用“自定义动画”命令设置成“缩放”动画效果,“激光”声音。

师:看到你们做得这么好玩,老师也手痒痒了,我也来做做,你们看老师做得对不对。(生:对)不过,你们有没觉得有些美中不足呀?让图片先出来,文字后出来是不是更好一点呢?这也就是怎么来改变它们的顺序呢?

2、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三张幻灯片的图片先出来,文字后出来。

练习:把第一张幻灯片的播放顺序也改变一下。

3、师通过演示提示注意点:如果对象没有动画效果,就用不到“顺序和时间”命令,只有对象被设置了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才有用。

师: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三)、总结

篇8:幻灯片放映教案(范文模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幻灯片放映》的内容,是在完成多媒体处理技术和演示文稿制作方法之后,对幻灯片的进一步美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使用的方法,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上机经验,具备了基本的操作技能。高中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理解力和创作力。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划分了小组,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幻灯片背景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背景设置可美化幻灯片的操作,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举一反三归纳整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到全班同学合作评价,使学生在任务中主动求知,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改变幻灯片背景

教学难点: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五、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发现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两个演示文稿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幻灯片背景和幻灯片切换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硬件:机房。

软件:Windows2000操作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Powerpoint2000、集图文声像于一身的优秀演示文稿。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欣赏幻灯片《风筝》、《埃菲尔铁塔烟花》

2分钟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演示文稿《风筝》,《埃菲尔铁塔烟花》,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仔细观察,看看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欣赏幻灯片,比较和我们以前所做的幻灯片有什么不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 钟

(三)师生互动部分

用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更改幻灯片背景颜色

将演示文稿《幻灯片放映》中的第二张幻灯片设置成蓝绿色

①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格式”上的“背景”②在“背景填充”下单击下箭头③选择颜色④单击“应用”或者“全部应用”。“应用”,将更改应用到当前的幻灯片,“全部应用”,将更改应用到所有的幻灯片

学生实践

体会“应用”与“全部应用”的不同 问:怎么才能让它具有两种颜色?

理解“应用”与“全部”应用的不同

任务二:更改幻灯片的过渡背景

《放映幻灯片》中的第三张幻灯片背景设置成雨后初晴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践,学生讲解。

加深理解,熟悉操作,为下一步的创作任务奠定基础。

任务三:更改幻灯片的背景纹理和图片

问:怎样让第四张幻灯片具有蓝色砂纸效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操作,讲解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对作品的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四:设置幻灯片的切换

教师指导

学生看书自学,实践并讲解。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出现“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学生实践:

依次设置每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观看幻灯片放映

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象的动画设置,掌握切换与动画的不同。

小结

教师总结

学生小结所学内容 在学生实践后对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分 钟 5 分 钟 5 分 钟

(四)课堂总结部分

用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教师总结

学生小结所学内容

在学生实践后对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分 钟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练习提高技能

创作5页简单的演示文稿,题目为《个人简介》。幻灯片内容可以自定,要求和谐统一,自由设置幻灯片背景与切换方式(用多种切换方式)。

学生实践

通过创作《个人简介》,学生进一步理解演示文稿,熟悉相关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评价反馈 指导激励

指点学生展示作品,教师从色彩协调、切换合理,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学生进行交流,评价,每组推选一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其他各小组学生提问。

进一步提高对作品的认知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分 钟

八、关键环节提炼

集体讨论交流、评价,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2)评价学生作品,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指点学生展示作品,评价。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教师从色彩协调、切换合理,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价,然后教师评价。最后吸取同学的优点,发扬自己的特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作品。

九、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种理念: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育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演示文稿制作的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上一篇:“袋鼠”相扑记作文下一篇:春酒讲课精致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