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斌 人生访谈

2024-04-10

陈贵斌 人生访谈(精选2篇)

篇1:陈贵斌 人生访谈

人生访谈:行医在乡村--陈贵斌

采访人:孙亚琴

受访人:陈贵斌

采访时间:11月1日

采访地点:泰兴市古溪镇古溪村段庄四组78号

古溪卫生院出名了。

南到福建、香港、台湾,北到黑龙江、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东到东海之滨,甚至有人不远万里,从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风尘仆仆而来,把折磨自己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慢性、顽固性疼痛交给一个叫陈贵斌的医生,交给他手中的那枚与众不同的“小针刀”。

小针刀是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朱汉章教授发明的。这是一种带柄的粗针,与针不同的是,针刀前端是扁平的,有一个刀口,厚仅0.8毫米,似针似刀,是我国中医针灸与现代外科手术刀的结合。

小针刀不属于针灸的范畴,但起源于传统的针刺疗法,它是介于针灸跟手术之间的一种治疗手法。从西医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闭合型的松解手术。

松解什么?松解软组织。什么样的软组织?病变的软组织,也就是肌化的、粘连的软组织。为什么会肌化、会粘连?来源于劳损。软组织劳损以后,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劳损,肌腱或某个软组织局部出现炎性水肿等病理变化,逐步肌纤维化。肌化组织形成以后,更加容易导致再度劳损,因为其中存在血液循环障碍。软组织都有毛细血管供血的,肌化以后必然造成供血不足。

早期急性损伤的时候,是炎性水肿过程,比方说脚踝,脚踝扭伤是急性损伤吧,水肿就是一种炎性反应,这种炎性反应刺激神经而出现疼痛或者放射痛,炎性反应才是引起疼痛的原因,治疗的目标,让软组织不再产生炎性反应,也就是要把这种肌化的组织、粘连的组织、供血不足的组织,恢复成正常的组织形态。针刀下去,将肌化的软组织剥离松解以后,其内部就会形成新的组织再生,新的血液循环建立,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陈贵斌第一次见识小针刀是在1990年11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听说南京的朱汉章发明了小针刀,专治顽固的颈肩腰腿疼痛。1990年11月底,他们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九届培训班。我去培训之前还不知道小针刀是什么样子。

进北京城“学艺”那年,陈贵斌43岁。此前,在古溪卫生院,他是针灸科唯一的一名医生。

我热衷针灸十几年,1986年进医院以后,主动要求设个针灸科,医院里当时还没有针灸科。因为针灸的适应症病人很广。常见的颈肩腰腿痛、软组织劳损,除了针灸,当时还没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对针灸的情有独钟,除了自小对医学的爱好,更来自陈贵斌对民情的体察。1973年至1986年间,陈贵斌在古溪镇古溪村段庄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13年。13年的赤脚医生生涯,是锻炼的过程,是对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体察民情的过程。

老百姓苦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太多了,有的长年躺在家里,身上疼,慢性病缠身,工分钱做不到,还要出工分钱,没粮食吃。当时缺医少药的,那些人看病也看不起。我们能够为他们服务,帮他们治好了,让他们能够挣到工分,他们起码的生活不就解决了么?

我出生于教师世家,祖训“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始终是我的座右铭。“济弱扶贫”的传统美德我同样铭记在心。

1973年之前,我身上不离针,下田劳动的时候,谁找到我,哪个闪了腰、牙疼头痛的,拿起针来就可以把病解决。农民就不需要到医院去花钱。

因为当时不可能进入医生编制,我写过信给医院里的亲戚,他也说不可能,所以我要争取赤脚医生这个名额。我爱好这一行啊。

当时防病为主,送送预防药啊,配合爱国卫生运动搞搞环境消毒啊。以后逐步用点常用药,头疼脑热的,皮肤感染的,包包扎扎的。赤脚医生必须面面俱到,牙齿我也拔,伤口我也可以缝合,小儿科也看;中药也开,西药也用。反正是“万金油”,赤脚医生必须适应这个。农村里,各种疾病是很广泛的。急性腰扭伤的,软组织损伤的,非常多。

看病有的时候在卫生室,有的时候在我家里。早上我还睡在床上,人家就在外面等。下午不忙的时候,绕着村子跑一圈,巡诊到半夜才回家,每天都这样。冬天,不管什么天气,不管深更半夜,只要有病人,我都随时出诊。

整个村上有大病小病的人都找我。在村里看赤脚医生属于农村合作医疗,只要给五分钱的挂号费,甚至挂号费都不需要。去卫生院也远了些,白天农民要上工,夜里有特殊情况他们更要找我,夜里到医院找哪个来出诊呢?也体现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陈贵斌的医术既非正规科班,也非祖传,在如皋何庄医院做过院长的亲戚是他的指导老师。更多时候,他向书本学习,通过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当医生,是我人生的一个愿望。我喜欢这个专业,特别爱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喜欢的东西肯定能把它做好。

慢慢磨炼起来的。

早期完全是自学。一边学一边给人治病。重病人转诊送到医院,有时候我一夜也不回家,陪在病人跟前,尽管我的诊断正确,也要看医院里的医生是怎么治疗的,病人要注意哪些问题,包括一些鉴别诊断、预后情况,方方面面不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嘛?转诊一个病人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来没有给病人家属写个条子说转院以后我就不管的,都是亲自陪护直至出院。

各科都要学。妇科方面,宫外孕的我发现过,子宫肿瘤畸扭转那种很危险的急腹症也在我手上发现的,很准确地诊断,我把她送到医院去及时手术了,急性阑尾炎、肠梗阻都有发现过。

做赤脚医生的第6个年头,陈贵斌才拿到第一笔工资。

有5年,一分钱没有拿到。

应该是大队开工资,但是大队里没钱。后来自己种点中草药,一年卖得三四十块钱,能基本满足卫生室的开支。我进古溪卫生院之前,都是搞农村合作医疗。当时一人收1.5元,全村只收到1000多元钱。但还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针灸为主,中草药为辅,土方草药为主,节约了大量的合作医疗的资金。

第一笔工资是80元钱,年底算账。后来是90元钱,110,130,180……这么多钱往我所在的生产队一转,抵算我的工分,家里少出了工分钱,我就比较满意了。生产队那个时候往群众头上摊派的钱多呢,各种费用,各种税费,集体要弄

个什么东西,比如上河工也是向农民摊派,按人头摊钱。

到年底,全生产队的工分拉平得出平均分,超过平均工分的,超过部分按一个劳动日来拿钱,挣不到这个平均工分的,就要掏钱。挣不到平均工分,吃的粮就比人家低好些等次。当时条件最好的时候一分工是4分钱,理论上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挣10分工,但是实际一般一天干得最多只有7分工,也就是一二角钱一天,当时在生产队就算是不错的了。

我的欲望不大,只想学点技术,只想把合作医疗搞好。

1981年,我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全县赤脚医生培训班,学完中专全课程。此次系统培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紧接着自学三年,完成大专函授学习。

1986年,泰兴县卫生系统招合同工,陈贵斌以高分录取。此时,陈贵斌在乡里已是屈指可数的几名出色赤脚医生之一。

为了留下村里唯一的这名赤脚医生,村支部找他谈心,希望由他来出任村长。陈贵斌谢绝了。在他38岁时,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医院里正式的“白大褂”。

古溪卫生院针灸科开设以后,陈贵斌一直很忙。

每天的病人很多,每天我去开门的时候都不容易开,挤得满满的人。为这些人治疗的时候,很累,因为每次一扎就好多针,而且分几个体位、几个部位来做,要花好长时间。用电针,还有的加艾灸,七八张床满满的。忙到晚上腰酸背痛。当时还用封闭针,但是治来治去,后面的病人还没有好,前面治好的病人他又疼了无法根治。针灸有它的弱点与不足。

所以,尽管门诊很繁忙,但是病人的根治率低,门诊效益也不高。治疗效果、回报与工作带来的疲劳不相称。能不能有别的方法,迅速地帮病人解除痛苦呢?

“小针刀”的横空出世,让陈贵斌眼前一亮。

在北京的培训班上,听完课之后,我就晓得了这个软组织损伤理论的关键所在,针刀的作用在于对软组织损伤的松解。当时就晓得:我的这些病人没问题了,我回去之后就能解决了。

我去北京之前,在诊室门上贴了一张“告示”:我去京城学习,一周后回来。一个礼拜的学习,我没有在那里玩一天。当时我就打电话到医院说:我学到新东西了。古溪镇当时在北京有个工程队,我在那里落脚休息的时候,当场就治好了几个人。

针刀是带刃的针,0.8毫米的刀头,针扎进去,病人没有痛感,只需几秒种,针刀一针下去就解决问题,速战速决,一天能做100多个病人,而一次针灸需要40分钟。

它不像针灸,病人得一天隔一天地来就诊,针刀一次治疗后,要过一段时间才好来复诊,有的病人要休息15天才来。一个痛点有时一次就能成功。而针灸有的病戳100次它都不会成功,只能缓解病人的疼痛,不能根治。所谓根治,就是要有远期效果。

1993年,古溪卫生院作为“古溪小针刀疗法专科医院”正式挂牌。

自1990年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以来,累计就诊人次近25万,并先后培训了全国及港台地区学员400多人。医院门诊人次之多,治愈率之高,影响之大,在全国同行首屈一指。1998年,陈贵斌获泰兴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称号。今年5月,陈贵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

15年的临床总结研究,陈贵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陈氏小针刀疗法理论体系”。

我们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独特的病因病理见解、独特的诊断方法和独特的治疗手法。

虽然都是师从朱汉章,15年的临床实践,使陈贵斌对小针刀作用的基础理论———软组织损伤有自己新的见解。

我们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大量的实践才发现了传统理论上的一些误区和偏差,并且及时纠正过来,根据我们的观念和见解来指导我们的诊断和操作,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我们的理论是来自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

要经常问一个为什么。我跟学员们讲课时也讲:这个病人,他痛,为什么会痛?治好了,为什么能治好的?增生,为什么增生?退变,为什么退变?为什么说是“腰椎间盘突出”,而我们却是这么治的?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实践当中不断更新、不断提高。

每一个“为什么”问出来,我们都要给它找到答案。有的病人来了,喊哪个部位疼,向哪放射,病人的病在哪儿,我心中马上就有底了。不是病人说哪里疼就在哪里治疗,关键是要找到病因所在。仪器不一定查得准。这就是个临床经验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诊断方法来源于我们的经验性诊断。

陈贵斌今年58岁,他打算退休后把他的理论整理成一本书,把毕生的经验奉献出来,进一步宏扬和规范针刀疗法。

退休之后才能有时间把它完善。

目前只能在学员当中逐步推广,暂未公开。这是我十五六年以来心血的总结,可以说是我的知识产权。

我考虑申请技术立项,我要保护我的知识产权。

除了受聘于南京新中医研究院,每年定期去讲4次课之外,陈贵斌并不在外办班。在许多慕名而来求学的医生中,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山区的,他会优先照顾。学员中远的来自贵州、四川、安徽等地,近一些的学员有涟水、响水、沭阳等地的。这些地方的农民很苦的,来的医生学会了,回去就能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我是看在老百姓的面子上让他们来学的。

陈贵斌出名以后,经常会有人来找他,挖他走。

最近马来西亚有家医院想请我去,被我拒绝了。七八年之前泰国人把手续都办好了,传真过来让我去行医讲课,我也没去。周围县市医院高薪请我去,我同样不去。

发财不是我的目的,为更多的患者排忧解难是我一如既往的追求。“古溪小针刀”已经形成一个品牌,品牌效应已经出去了。

如果你上网搜索,输入“古溪小针刀”就会看到与我相关的信息。

泰兴大白果好,人家都相信,你说如皋大白果好人家相信嘛?同样,小针刀,患者他只认“古溪”。现在好多人这样讲,你们泰兴有“四绝”:泰兴大佛指,黄桥烧饼,溪桥小提琴,古溪小针刀。

拿泰兴特产的“大佛指”银杏作比,

篇2:陈贵斌 人生访谈

—位农民的坚守

任建忠,一个地道的宁夏人,倒推15年,他还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如今,他已坐拥5台挖掘机,其家族更是拥有10余台挖掘机以及若干其他工程机械设备,他是带动整个家族致富的领头羊。这一路走来,他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就是: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值得的,无论有多少障碍,也会一条路坚持走到底。

2002年,由于政府需要,任建忠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此举使他成为一名失业人员。虽然得到一部分补偿款,但是任建忠要强的性格不能答应自己坐吃山空。因为同样原因而失业的还有自己的兄长等亲人,于是任建忠牵头,将几个人凑到一起,商讨起未来的生活规划。这一聚,可以说让任建忠的家族有了惊天的变化。

据任建忠回忆,失业初期家族里的人想过多种生意,却都难以实施。那次聚会上任建忠对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土地被征收后政府一定会在原址上有所动作,无论是建厂或是建宅,都要对土地做修整。细心的任建忠发现,只要与土方有关系的工作都离不开挖掘机和装载机。是时,对工程机械一无所知的任建忠大胆地提出涉足工程机械行业。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颇具威望的家族地位促使任建忠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带动了家人的再就业。

成就缘于选择

用任建忠的话来说:“挖掘机品牌多,不同品牌设备相差过多,风险不容易把控,而且挖掘机技术复杂、投资成本高,而装载机虽然品牌也很多,但是国内装载机制造技术比较成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另外,那时的我主观上也并不喜欢挖掘机。”所以创业初期任建忠购买了装载机,在当地做一些简单的土方装卸工作,这一干就是7年。

7年的工作让任建忠对工程机械行业有了深入了解,此时的任建忠在工作时并不单单地在干活,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和结交更多朋友,也正是这样的思路,让他有了如今的规模。

2009年,任建忠已经开始自己包揽工程。有些工程会用到挖掘机,任建忠的解决方法是以租代买。对此,任建忠表示:“工程量小、工期短的情况,租用挖掘机并不亏。首先不用担心设备故障会影响工期,如果租用的设备出现故障,我可以马上换一台设备来干;其次不用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降低我的压力;最后,租用设备的过程也是交朋友的过程,朋友多了路好走,总之不会亏。”

这期间任建忠包揽了一项工程,这个工程量相比以往包揽的要更大,工期也更长。在做预算的时候,一台挖掘机的租赁费用要近100万元。对比以前几万元的租赁费,100万元可以说是巨款。任建忠认为,积累了近7年时间,是时候购买属于自己的挖掘机了。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再次彰显,他当月便购买了一台玉柴YC210型挖掘机,到如今整个家族中已经拥有8台玉柴挖掘机。谈及缘何钟情玉柴挖掘机时,任建忠表示:“购机前我曾经调查过周边市场,玉柴设备的占有率还是很高的,基本上每两三个工地就会看到玉柴挖掘机,而且大家对玉柴挖掘机的评价也很高。买进第1台玉柴挖掘机后,通过亲自使用发现,玉柴挖掘机在土方施工方面有着很大优势。我曾经在工地上做过测试,同样吨位的2台挖掘机单就土方装车来讲,虽说玉柴挖掘机速度慢一些,每天会少装5~6车,但是燃油成本比另一品牌挖掘机每小时大约低20元左右,全天算下来并不亏。像我这样承包整个工程的人来讲,低油耗是首选,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

在挖掘机业务中尝到甜头的任建忠在2年时间里逐渐把装载机售出,并根据业务需要于2011年购买了沃尔沃和斗山挖掘机,使得自己麾下的设备功能更全面,可自如地应对不同工况。

变故后的沉淀

到此,读者们定会认为任建忠的创业历程一帆风顺、水到渠成,殊不知在2010年出现的几次变故,险些让他退出工程机械行业。

第1次变故发生在2010年,任建忠承包的一土方工程由于上级单位出现问题,直接导致他的800万元工程款无处结算。任建忠为了这个项目可谓是呕心沥血,施工过程更是严把质量,眼看就要“开花结果”的时候出现这种问题,致使自己的资金周转不开。无奈之下,任建忠走上了讨薪路,几番周折,项目款终于在2013年结清。第2次变故发生在同一年,任建忠的独子在挖掘机装运拖车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另一工友5根脚趾被砸断,疼痛感不仅在儿子身上肆虐,更让任建忠怀疑起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在这一行业中走下去。好在医治及时,儿子受伤的脚趾并无大碍。最后一次变故是在儿子发生意外后不久,一段时间里任建忠总会感到不适,体检后得知自己患上了急性结肠炎,必须要住院。住院期间,一蹶不振的他不仅让家人担心,也让朋友心急,他一度选择了放弃治疗。玉柴重工宁夏代理商总经理周雪培得知此事后,言辞犀利地“骂醒”了他,任建忠最终选择配合治疗并顺利康复出院。事后,周雪培说:“当初不得已说了些厉害的话,完全出于对朋友的不忍与不舍,与是否是我的客户没有关系。”而任建忠的表现也让家人和朋友感到很欣慰。

经过3次变故的磨炼,任建忠那股坚韧的劲头愈发强烈,同时也引导他总结应对意外以及经营的方法。

任建忠认为一个经营挖掘机的人最主要的竞争力在于设备,设备多且全面的人竞争力更强。隐性的竞争力则体现在驾驶员身上,不同水平的驾驶员工作效率可以相差20%以上,而留住技术优秀的驾驶员就要看老板给出的价码和个人魅力。任建忠的驾驶员从购机之初便一直跟随他,他为每位驾驶员配备一辆代步汽车,待遇之高显而易见。最后一点便是做人,任建忠经常教导儿子:做生意要讲诚信,这是法则;做生意要懂得让利,这是技巧;做生意要互帮互助,这是口碑。

上一篇:我充满活力作文350字下一篇:铁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