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

2024-05-12

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共5篇)

篇1: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应当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使批评富有锋芒,发挥批评的效力和威力。实践证明,要使批评富有锋芒,就必须倡导公开批评。倡导公开批评,是因为公开批评比私下批评更有力量,更有利于执政党保持自身肌体的健康,更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这一点,我们党是认识得比较早的,而且有过成功的实践。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为此,中央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决定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不少党员群众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公开批评。当时,这种公开批评并没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而是给广大干部群众以振奋和力量,使之更加信任党,拥护党的领导。公开批评把领导干部所犯错误的事实和严重性予以曝光,促使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进而有力地弘扬了正气,打击了不正之风。这表明,公开批评具有私下批评不可比拟的巨大力量,它显示的是人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显示的是我们党的自信与睿智。

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勇敢地开展公开批评?从根本上说,因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因而党总是坦诚地面对人民群众,光明磊落地处理各种事务。体现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就是主张公开,而不是“私下了事”。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事实表明,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郑重的党”。

倡导公开批评,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正如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目前党的作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和领导干部理应挺身而出,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但却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安之若素,不愿批评,不敢批评,更不愿和不敢进行公开批评。如果有人敢于开展批评,往往会被讥讽为“不成熟”、“不懂人情世故”;有的地方本来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批评,监督软弱无力,问题不了了之。批评的武器一丢,必然导致是非不分,赏罚不明,好的不香,坏的不臭,正气难以树立,纪律难以严明。批评一旦变成温吞水、走过场,就会丧失功能,难有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公开批评,使批评富有锋芒是必要的。公开批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会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倡导公开批评,正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人民日报》(2002年06月04日第九版)

篇2: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

关键词: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诫子书》,德育思想

一、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及其《诫子书》概述

诸葛亮, 生于181 年, 卒于234 年, 享年53 岁, 琅琊阳都人, 现山东沂南人, 三国蜀汉丞相、政治家。诸葛亮一生精于政治、军事, 同时对子侄也给予了充分的教育和教导, 勉励他们的一个最主要方式就是撰写家书[1]。这些家书内容深刻阐释了诸葛亮独到的家训思想观念, 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当时及后世, 其中《诫子书》堪称家训传世名篇, 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 也对现在产生了深远影响, 值得现代的我们深入学习。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当时诸葛亮53 岁, 诸葛瞻8 岁, 在家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诸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 修身、养德等, 一方面总结了诸葛亮一生的经验,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希望。文章如下“: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逐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2]该段开头“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即指出一个具有高文化素养的人应该具备的高尚修养和品德, 即宁静和节俭。同时指出, 一个人要想明确自己的志向, 就必须看淡名利;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 就必须静心专一。然后用“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一句对才、学、志三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具体阐释, 即只有静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只有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广博的才能无法在不学习中获得, 光辉的成就也无法在缺乏志向的情况下取得。最后用“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逐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一句, 对道德修养和励志勤学缺乏的情况下的危害和不良后果进行了反面阐释, 即奋发进取在怠慢懒散的情况下无法达成, 个人的品行也无法在冒险急躁的作为中得到提升。随着时间的流逝, 年华不再, 意志逐渐消磨, 最终败落, 多数情况下多数人是无所作为的, 等到悲凉地在贫穷的小屋中独守,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二、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诫子书》中德育思想

1.守道不辱。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当时及当今的众多仁人志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人生态度, 而诸葛亮的这种思想和这一人生态度极为吻合, 他告诉人们要淡泊, 要安贫乐道, 守道不移, 而不应该为名利所动, 同时还要心情安宁, 而不应该焦虑烦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励精图治的目的。就诸葛亮本身而言, 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宁静的心态, 躬耕于南阳, 广求学问, 并没有一心并费尽心机地要在诸侯当中扬名立万。当刘备初顾茅庐时, 听过诸葛亮吟道:“凤翱翔于千仞兮, 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 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 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 以待天时。”[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诸葛亮的人生态度是守道不辱的, 道德风范也是极为清高的。他那忠君忠义、守道不辱的高风亮节, 使他从一介布衣成长为一代名相, 并得到了具有“应霸之气”的刘备的极大欣赏和重用, 直接而深刻地彰显出封建士人所推崇的道德观念。

2.俭以养德。诸葛亮一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实现着俭以养德这一良好品德, 同时他还要求蜀汉政府的各级管理者保持清心寡欲的心态, 在政务处理中做到清正廉洁。鲁国大夫御孙曾说“:勤俭节约和高风亮节是相辅相成的, 而骄奢淫逸和恶贯满盈是不可推卸的。”《左传》也记载, 诸葛亮这种俭以养德的形成, 一方面是继承了前人思想, 借鉴了前人经验, 另一方面更是概括了自身修身齐国之道[4]。纵观诸葛亮的一生, 少年时期生活变动不居, 然后在隆中一待就是十年, 躬耕于南阳, 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耳濡目染, 感同身受, 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等品格和作风。他身上所穿的衣服全部都是官服, 在官场多年没有任何多余的钱财, 家里一点布匹都没有, 直到去世也不铺张浪费, 因山为坟, 墓冢大小仅仅只能放得下棺材, 身上穿的衣物仍然是平时的旧衣物, 随坟器物更是一件都没有, 终其一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历史证明, 俭与廉、奢与贪是紧密相连、如影随形的。在简朴的生活作风中, 诸葛亮促成了自身及蜀汉政府的清正廉洁, 从而使百姓达到了“道不拾遗, 风华萧然”的高风亮节和良好社会风气。

3.勤学成才。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独创性地提出了立志、学习和成才之间紧密而必不可少的联系, 他要求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清净的心境和集中的精力, 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 切实做到精诚专一。如果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急于求成、浮躁不专, 就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结果, 甚至会严重阻碍学习进步及培养良好的品格, 治性也就无从谈起[5]。在古代, 我国的知识分子将为学和为人紧密联系了起来, 认为学习和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

4.志存高远。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志无以成学”阐释了志存高远与成名立万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 要想成为人中之杰, 就必须立下远大的志向, 然后锲而不舍地刻苦努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尚志的传统, 给予立志以充分重视, 比如, 孔孟就对志存高远的重要性进行了着重阐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及“夫志, 气之帅也”等[6]。诸葛亮对先人的尚志思想进行了有效继承, 同时对立志是成学的先决条件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良好的阐释。诸葛亮的这一思想, 是对前人励志思想的继承, 更是对前人立志思想的超越和发展。

三、《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思想的启示

1.淡泊名利与坚守职业道德。目前, 从世界范围来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整个人类的伦理道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同时面临着诸多困惑,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辩证过程, 因此伦理道德更是不可忽视。在这一过程中, 职业道德能够对职业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规范, 从而对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进行正确的调节。在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下, 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物质生产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也会得到有效的满足, 健康有序的社会道德风尚便会早日确定下来。我们应该以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思想为向导, 不崇尚浮华、开源节流、量入为出, 同时排除一切干扰, 将心智的层层屏障有效解除, 从而保持平静淡泊的心态, 守住自身的职业道德底线, 为推动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2.俭以养德与廉政及公民道德塑造。一方面, 在廉政方面, 在现代社会, 官员只有以诸葛亮的俭以养德思想为向导, 对百姓的疾苦进行切实的体察, 才能做好清廉为政。现阶段, “以富为贵, 以利为重”的观念已经在现代人们的价值观中逐渐形成, 一些官员受到追逐物质财富的功利主义经济观念的影响, 在廉政的轨道上渐行渐远。对此, 法律和规章制度只能对其进行表面上的约束, 而俭以养德则能够对其进行本质上的约束;另一方面, 在公民道德塑造方面, 从古至今, 一个重塑公民道德的重要因素就是提倡节俭, 反对浪费。俭以养德将一股清新之气注入到了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在经济大潮的搏击中, 帮助人们找到占有和享用物质及追逐幸福过程中的文化之根。我们应该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切实实践这种俭以养德的思想,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7]。

3.志、学、才思想与现代教育。首先, 立志思想意义重大, 它有针对性地指导着培养年轻一代的工作。诸葛亮的淡泊明志的思想, 能够对年轻一代进行有效的指导, 教育他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 同时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引导, 教育人们在追求实利的世俗化浪潮中始终坚守人文精神的情怀, 从而有效停泊心灵、安身立命[8]。此外, 诸葛亮的立志思想还启发我们对立志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 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道德传统从实质上发扬光大, 切实做好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其次, 勤学成才思想意义也极为重大, 任何人只有通过勤奋而刻苦用功的学习, 才能取得学业的成功。在当今爆炸的社会中, 我们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就必须通过不懈的再学习, 在勤奋刻苦中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各方面素质。

综上所述,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道德思想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21 世纪的中国人, 在面临诸多诱惑和困惑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对古人留下的良好德育思想的精华进行有效的温习, 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培养并树立起来, 从而切实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司马徽.诫子书[A].翟博.中国家训经典[C].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2.

[2]徐少锦, 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谢宝耿.中国家训精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诸葛亮著, 段熙仲、闻旭初编校.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5]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6]余明侠.诸葛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中华书局, 1958.

篇3: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观

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之名,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妇孺皆知。他既是一个国师级的咨询家,又是一个出将入相的实践者。在历史上,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名垂千古,以治蜀业绩闻名遐迩,以智慧和人格赢得了来自对手的尊敬,又以其为人处事得到了大众的称誉。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其父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他幼年丧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汉末北方战乱,恰逢诸葛玄由袁术委任为豫章太守,他便带着14岁的诸葛亮南下。到任不久,东汉朝廷选派的豫章太守替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前往荆州投靠刘表。从此,诸葛亮随叔父在襄阳访师求学,师事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结识了一批朋友,包括徐庶(元直)、崔州平、石韬(广元)、孟建(公威)、马良(季长)、庞统(士元)等人。诸葛亮17岁时,诸葛玄去世,他便和弟弟诸葛均搬到襄阳城外的隆中(归南阳管辖,此即诸葛故居属于襄阳还是南阳的争执开端),躬耕陇亩,自食其力,半耕半读。诸葛亮读书很有特色,不务精熟而观其大略,颇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风。尽管他在《出师表》中自称隆中耕读的生活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从他“自比管仲、乐毅”来看,他早就抱有出将入相之志。

诸葛亮远大志向的实现,是由“三顾茅庐”发端的。不过,在当时的情境下,他的选择余地不大。近在咫尺的刘表尽管有礼贤下士的美名,海内俊杰也纷纷慕名到荆州避难,然而,刘表对这些人仅仅是礼待而不是重用,不可能留意于一个刚刚成人的青年。所以,在刘备“一顾”茅庐时,诸葛亮实际上就已经决定出山。但“三顾”应该是事实,虽然有人认为“三顾”的说法是诸葛亮自高身价,甚至认为所谓“三顾”并不存在,而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但考究史书,不仅在《三国志》本传中有“凡三往,乃见”的记载,而且在《出师表》中也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说法,且有多处资料可相互验证。假如刘备没有“三顾”,以孔明之智,决不会在《出师表》上出现这种破绽,给后人留下一个攻讦的口实。所以,用现在的眼光看“三顾茅庐”,不过是动荡年代中一个寻常的猎头和应聘过程而已。后人对三顾茅庐的颂扬,一则出于对领导人礼贤下士的期盼,一则出于对杰出人才的尊敬,还有一则是出于对君臣投缘的渴望。

诸葛亮兄弟三人,由于战乱而分居两地,其兄诸葛瑾避乱南渡,后辅佐孙权,亦享有盛名。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千古佳话。其弟诸葛均亦仕蜀汉。另外,他还有一位族弟诸葛诞,出仕曹魏,任镇东大将军。三国纷争,诸葛一门分仕三方,史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三国志 · 诸葛瑾传》注引《吴书》)。因为诸葛亮有卧龙之名,民间有传言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 · 品藻》)

从欣赏诸葛亮的司马徽和庞德公等人的学术倾向来看,诸葛亮应该具备儒家学说的基础和道家学说的底蕴;从诸葛亮为刘禅手抄《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及其治理蜀汉的实际来看,他的学问最出彩的领域在法家和兵家;而从诸葛亮初见刘备就提出“隆中对”的战略策划来看,他又深得纵横家的精髓。诸葛亮曾写有《论诸子》一文,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基本脉络。他认为:“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名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他从事功角度看待诸子,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十分寻常,却又极为实用。可以说,诸葛亮的学识来自杂糅各家,自许极高,他并不追求学问上的高深造诣,而是追求经天纬地、安世济民的丰功伟绩。

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说殚精竭虑,而且一出场就以结盟孙吴、赤壁败曹而获得满堂彩。这首先取决于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同时又得自于同周瑜、鲁肃的谋略一致、机缘巧合。从此,确立了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首席辅臣地位。但是,刘备生前,大事依然由他自己定夺,诸葛亮并不当家。直到永安托孤之后,从辅佐后主刘禅起,诸葛亮才真正成为蜀汉政治舞台上的中心台柱。此后,他在治理蜀汉、征服南中、主持北伐、出兵祁山等事务上大显身手,直到操劳过度病逝五丈原,以满腔心血践履了他对刘备的承诺。

诸葛亮去世以后,名声越来越大。在后人眼里,他是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忠诚的象征、治国的楷模,更是历代宰相的典范,无论内政外交都可圈可点。晋武帝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编辑了《诸葛亮集》,针对他人批评诸葛亮缺乏文采、说理浅近的不足,陈寿称:“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矣。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进诸葛亮集表》)由此开了拔高美化诸葛亮的先声。此后人们对诸葛亮的称颂,多半出于其君臣际遇的稀世罕见,以及忠心辅主的无怨无悔。在治国方面,唐代名相裴度曾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乘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认为诸葛亮是事君、开国、立身、治人的全才,所以,他认为“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唐文萃·诸葛武侯祠堂碑铭》)。诸葛亮对下属子弟的训诫,也随之成为后人的座右铭。十六国时期僻处西凉的武昭王李暠,视诸葛亮为儒教传人和道德楷模,鉴于战乱之时子弟们弱冠任职而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儿子说:“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在此。且经史道德如采菽中原,勤之者则功多,汝等可不勉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此后各代,对诸葛亮基本是颂扬之声。就连陈寿说其“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被民间附会为他为诸葛亮门下书吏时曾因违规被鞭挞而故意贬低之笔,各种夸张由此可见一斑。

篇4:纵横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是由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数学教材的编排一般是沿知识的纵方向展开的,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蕴涵在数学知识的体系之中,并没有明确的揭示和总结。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数学思想这个教学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进行跨章节的纵横联系,揭示数学思想方法的普遍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机地结合各方面的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如分类、化归、反证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本文就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规律,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对教学中如何纵横联系相关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作一简单小结。

一、从初一年级起,渗透反证法原理

反证法是高中阶段常用的证法之一,是逆向思维的具体体现。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顺向思维为主,他们习惯于用直接说理的方法去推理、论证数学命题,一般无逆向思维的意识。因此,“反证法”原理及其应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学习概念、定理时,应及时渗透反证法原理,为以后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打下基础。反证法原理可从初一年级就开始渗透。由于初一学生这一方面能力和意识十分薄弱,教师要更多地从多问“为什么不……”、“假如不……那么……”等反面设问入手,帮助学生反向思考。例如,初一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节内容后,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范围,除了少数学生有可能误以为0还是最小数,更多的学生对“有理数中是否有最小数”都能回答“没有”。这时,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追问,“为什么不能有最小数?”“假如有理数有最小数,那应该是多少?”用此通俗易懂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反面说理的思想。只要细心研究教材,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例如:1.两数相乘,如果积为0,则这两数中必有一个为0。两数都不为0为什么不可以?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零。如果有一个不等于0,是否可以?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可以都大于60。吗?等等,不一一列举。通过经常性的反面设问,使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得到锻炼,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反证法的原理解决问题。

二、代数几何交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初中阶段,数形结合中的“数”泛指通常所见的数、代数式、方程式、不等式、函数表达式、定理的公式等等,它们一般较为抽象。“形”可以看成数轴、函数的图象、几何图形等,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间架起桥梁,使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進,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要使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心领神会,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有计划地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一些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习题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初一的有理数运算、大小比较,就应当随时借助于数轴,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代数式运算,其中的分配律、乘法公式等,也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初二教材中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就是运用数形结合的一个范例,用图形来证明公式,以形思数,直观、简洁、明了,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识更深刻和完整;反过来,结合勾股定理的运用,可以把代数式的运算、方程等代数知识融入其中,认识勾股定理在周长、面积等度量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数与形是中学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尤其在坐标系建立以后,数与形的结合更加紧密。但不应把数形结合思想局限于函数、解析几何,而应是处处可以见数想形,见形想数,让数形结合思想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随时应用。

三、善于比较归纳,渗透分类思想

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从观察事物开始,形成初步认识,再通过比较,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基本概念,对事物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研究对象分成几个部分,这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的内容范围大,学习能力要求高,这在各地中考卷上已有充分体现。中学生如何利用分类掌握知识点,发展技能,在具体的试题中考虑分类思想解决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类,例如学了实数后,可以引导学生从比较有理数、无理数的特征或本质属性入手,将数粗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继而细分有理数,可以引导学生从数的正负性特征比较入手,也可以从判别有理数是否为分数人手进行分类,而不是由教师进行包办代替。其次,教师应该在具体的习题中指导学生运用分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类讨论的意识,这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长时间地努力才能有收获。

四、学会纵横沟通,渗透化归思想

通常来看,化归思想就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通过各种变换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非基本问题为基本问题,化不熟悉问题为熟悉的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化归思想”也就成了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在初中阶段,应及早渗透这种化归思想。比如在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对于刚接触代数的初一学生来说,单从课本文字的叙述来理解是比较困难的,若用有理数的分配律来解释是很容易理解的。同时在例题的讲解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化归思想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优化解题过程。

化归是处理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有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经过巧妙的化归或转化,往往变得豁然开朗。如利用相反数将减法化归为加法,利用倒数把除法化归为乘法。再如把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代入或加减消元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模型,把“一般问题”化归为“特殊问题”,将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等等。以此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使他们感受到如何把握问题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篇5: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

关键词:诸葛亮;岳飞;军事教育思想

诸葛亮和岳飞身为不同时代的杰出军事家,他们的军事思想极富时代特征及个人特色。军事教育思想作为两位经典人物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比较也是极富研究和讨论价值的。

一、两位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割据江东,刘表割据荆襄,刘璋割据川蜀,张鲁割据汉中,马超割据西北。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运筹、征战,创建并捍卫蜀汉大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极高而又内忧外患不断的朝代的代表。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岳飞则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

二、对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相同之处的理解

1.两者军事教育思想所面对的战争态势相同。诸葛亮在荆州学派影响下,养成了简明求实、重视时务、淡泊宁静、身体力行的学风。在探讨刘备集团如何发展力量、战胜中国最强大势力曹魏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军事教育思想。由于刘备集团实践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以弱胜强,因此这个问题便催生了诸葛亮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岳飞作为军事将领,主要面对的敌人是金国强大的军队,以少敌多也就成了岳家军的“家常便饭”。绍兴十年七月,兀术带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和十万步军突袭郾城,企图一举摧毁岳飞“司令部”。当时岳飞手下只有背嵬军和部分游奕军,但仍然大获全胜。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2.两者的军事教育思想都注重以德育军。诸葛亮生于孔子家乡和儒学发达的鲁地,邻近管仲所在的齐地,他的军事思想较多地受到儒家的影响。儒学对其军事思想的影响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在战争观上,坚持“王者之兵”和人谋取胜;二是在用兵时使用正兵较多,使用奇兵较少,不大善于运用权谋诈术。诸葛亮在治理蜀国军队时,“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以汉室“子弟兵”的思想予以灌输,借以百姓对汉室天下的忠心,使部将和士卒感觉到自己是光复汉室天下的正义之师,给予蜀国军队极大的战斗勇气。虽然无法考证岳飞年少时是否真的“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但从大将张俊问究岳飞“用兵之术”时,岳飞的回答“仁、信、智、勇、严”来看,与孙子所论“将者,智、信、仁、勇、严”只是排序不同,但内容一致,不难看出岳飞的军事教育思想是深受其前人军事教育思想影响的。岳飞以德育兵的教育理念深受司马光“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观点的影响。他在《御书屯田三事跋》中对此发挥说:“论人者能审于才德之分,则无失人矣。”作为统帅,他首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推及于训练军士。

三、对两者军事教育思想不同之处的理解

1.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不同。诸葛亮的军事教育思想来源于刘备集团兴复汉室的战争实践。他在荆州学派的影响下,养成了简明求实、重视时务、淡泊宁静、身体力行的学风。在探讨刘备集团如何发展力量、战胜当时最强大势力曹魏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军事教育思想。而岳飞出身贫农家庭,自小喜好兵书并练有一身好武艺。岳家军作为南宋初年最为善战能胜的一支部队,令金人闻风丧胆,使金人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是战争的实践造就了岳飞的军事教育思想。

2.由于两者所处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不同,其军事教育思想的指导层次不同。由于诸葛亮身居高位,其军事教育思想的受众群体也相对较高。诸葛亮注重对将领的教育,其留世的《将苑》就是最好的证明,“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等词句,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奉为座右铭。岳家军虽然战斗力顽强,但客观分析其组成不难看到,从士卒到部将,多为朝廷派遣、整编或招降所收编,岳飞通过自身的领导艺术使岳家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但是对其部将的培养和教育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留世。

四、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无论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大刀长矛,还是船坚炮利,或是无影无形的信息优势,最终都要归结为人的行为,所以人对战争的能动作用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两位军事家的军事教育思想在当代仍极具价值。诸葛亮和岳飞在教育理念上注重个人价值需求的实现,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军官以身示范的作用。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我国仍然处于敌强我弱的战略防御阶段,而诸葛亮和岳飞所处时代的战争态势也是敌强我弱,但两人都因势利导,主动出击,实施“北伐”,这种虽处弱势,但仍以精兵、奇兵获得战争局部优势或胜利的积极作战思想,对我军积极防御的战略无疑不是一种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寿,东篱子.三国志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2]孔干.诸葛亮兵法古今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邓广铭.岳飞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龚延明.岳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初中故乡的山水作文下一篇: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