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2024-04-29

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精选8篇)

篇1: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目前,中国基础设施施工以本国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为依托,发展势头强劲且有力。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强大资金的支持下,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在施工中,如何应对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化,提高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正确处理因施工不当导致的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研究前言保持水土使之不流失一直都是一项关乎民生发展、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问题,及至现在,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的不断开采利用,国家大面积水土流失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更加凸现。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如何在水利工程设施中进行水土保持以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分析并解决国内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的根源,以期于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率以及水土保持力度。1水利工程建筑中水土流失的各种特征的分析在建筑施工时,常常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而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目前,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的水土问题,各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并且总结出了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各种特征。1.1点状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征分析做好最初阶段的防治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首先,因为一般点状水利施工地都处于类似山区等场地崎岖、地面不平、交通不便的地方,因此在施工前大都会对施工地表进行一定的修整以便利施工,比如平整地表,扩宽道路等,但这些施工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量也多,因此若在施工时不注意水土保护,就难免会危害到地表植物以及破坏水土。1.2线状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征分析线状水利工程,即类似于灌溉、输水等这样的水利工程,这种工程的路线从几公里到几千公里长度不定,跨越的地貌状态也是各种各样,有平原有山地,有丘陵有峡谷,因此,这种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取料、弃料范围多而广,这就导致了这种线形工程不仅易出现水土流失而且水土流失难以控制、防止。2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各种作用对水利工程周围环境进行正确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很好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其发展,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给施工单位,并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及工程后期使用寿命,加强水利工程的防洪防汛能力,提高整个工程的水准及质量。2.1降低洪涝灾害注意保持水土可以维持、提高土壤中水的下渗量。同时,很多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拦蓄径流的作用。在汛期,这些水利工程可以降低洪峰,加强防洪力度;在枯水期,它们可以补充河水水量,降低径流的年变化。2.2提高工程效益水土保持,顾名思义,可以保持水土。同时多数水土保持措施具有一定的烂泥拦沙的功能,可以减少水库、河道等泥沙的堆积,增加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2.3减低灾害,减少损坏降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是在水利工程中注意保持水土的另一作用,当然,优秀的水利工程建筑也可以很好的抵抗住轻度的滑坡、泥石流所产生的破坏力。2.4提高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质量加强水土保持力度还可以很好的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在工程施工地,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对小流域实施开展生态清洁。同时,在实施时注意水源的保护,加强施工环境生态修复及其治理、保护等方面的力度,以全方位的推进小流域的综合清洁。3水利工程项目概况X中小型综合水利工程,主要目的灌溉,同时兼有城乡供水、防洪作用,分为水库枢纽与灌渠两部分。建筑设计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356.30m,宽6.00m,水库总容量2 5,200,000m3,正常水位352.00 m,死水位325.00 m,水库的最大水位落差27.00 m,水库可灌溉面积4 967 m2,可供水338万m3,同时该工程向周围工厂城镇供水4,370,000m3,向周围乡村供水26,1 70,000m3。可以解决20.33万人和27.92万头牲蓄的日常饮水问题。4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的各种措施4.1工程措施在施工中可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进行水土保持。首先,在处理大坝两翼的边坡时,我们可以采用混凝土材料来进行加固护坡,还可以在坡底以及施工周围等挖沟以处理积水,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土料、石料、混凝土骨料等场地的分布位置,分别对材料来源地的废弃土层及砂石采取临时阻挡措施。具体方法有设置临时阻渣墙,在建筑底部设置排水沟等工程措施。最后,在处理废渣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对于那些可以再回收利用的渣料,我们要尽量使其发挥二次使用价值;对于不能再循环利用的渣料,在保证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就地处理;而对于那些既不可以回收再利用又可以造成危害的废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处理,直至零污染零破坏。4.2植物措施在土地方面,除过上面的各种物理性措施,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方式,即边进行施工,边恢复施工地方的原植被及施工地的原有地貌特征。具体方法例如,针对大坝取材之地的土层边坡,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植物进行护坡,在施工结束后,要注意对取材场进行填土等等处理,一步步实现退“工”还耕。而针对施工地,可以在压平表面后进行覆土处理,以进一步实现还耕还田。对于河渠这种水利设施,我们可以环绕河岸,在符合当地经济形势的情况下,栽种各种果树树木,同时也要注意对河渠渣场的耕地恢复,措施可以仿照上述的方法。5水土保持措施的各种效益分析5.1蓄水保土的效益通过上述的各种措施,特别是恢复工程地植被的措施,工程地的植被覆盖率增加了近10%,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减少了雨水对于裸露地面表层的冲刷,很好的降低了水土的流失程度,极其有效的对水土进行了保持保护。5.2社会效益在社会方面,上述水土保持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水土保持不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同时在不对本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调节水量,抗旱防洪,给周围耕地提供灌溉的便利。5.3经济效益水土保持措施同时也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果。首先土地得到保持,便可以使施工土地得以恢复本身的生产能力,更甚者可以在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便得到了国家与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面对此情况,我们应该加强自身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认识,提高我们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力度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中的作用,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篇2: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

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山坡防护工程;②山沟治理工程;③山洪气压层工程;④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在于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作用。

属于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钱鳞坑、山坡截流沟、水窖(旱井)、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

山沟治理工程的在于防止兆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

属于山沟治理工程的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以拦调节泥沙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拦沙坝,以拦泥淤地,建设基本农田为目的的淤地坝及沟道防道防岸工程等。山洪排导工程的作用在于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冲积锥上的房屋、工矿企业、道路及农田等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及意义的防护对象。属于山洪气压层的有排洪沟、导流堤等。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 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其工程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温地、引水上山等。

第二节坡面治理工程

坡面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斜坡又是和径流的策源地,水土保持要坡沟兼治,而坡面治理是基础。坡面治理工程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沟和沟头防护工程等。

二、斜坡固定工程

斜坡固定工程是指为防止斜坡岩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措施,包括挡墙、搞滑桩、削坡、反压填土、排水工程、护坡工程、滑动带加固工程和植物固坡措施等。

三、山坡截流沟

山坡截流沟是在斜坡上每隔一定距离坡修筑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沟道。

(一)截流沟的作用

山坡截流沟能截短坡长,阻截径流,减免径流冲刷,将分散的坡面径流集中起来,输送到蓄水工程里或直接输送到农田、草地或林地。山坡截流沟等高耕作、梯田、涝池,沟头防护以及引洪温地等措施相配合,对保护其下部的农田,防止沟头前进,防治滑坡,维护村庄和公路、铁路的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梯田的基本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改变地形,减沙、改良土壤,增加话题,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都有很大作用。

第三节床固定沟

为固定沟床,拦蓄泥沙,防止或减轻山洪及泥石流灾害而在山区沟道中修筑的各种工程措施,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小型水库、护岸工程等,称为沟道治理工程。沟床固定工程的主要售后服务则在于防止沟道底部下切,固定并抬高侵蚀基准面,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沟床的固定对于沟坡及山坡的稳定也具有重意义。沟床固定工程包括谷坊、防冲槛、沟床铺砌、种草皮、沟底防冲林带等措施。欧洲荒溪治理中的沟床固定工程称为固床坝、潜堰;日本防沙工程中的沟床固定工程有固底坝、防冲坝等。

谷坊是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挡拦建筑物,又名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谷坊高度一般小于3m,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

(一)谷坊的作用

(1)固定与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

(2)高沟床,稳定山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及滑坡;

(3)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灾害;

(4)沟道逐渐淤平,形成矾阶地,为发展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

谷坊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沟床下切冲刷。因此,在考虑沟段是否应该修建谷坊时首先应当研究该段沟道是否会发生下切冲刷作用。

拦沙坝(sediment storage dam)是以拦山洪及泥石流(荒溪)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它是荒溪治理主要的沟道工程措施,坝高一般为3-15m,在黄土区亦称泥坝。

在水土流失地区沟道内修筑拦沙坝,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拦蓄(包括块石)经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整治。

(2)提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了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径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小 了水流的侵蚀能力。

(3)淤积物淤埋上游两岸坡脚,由于坡面比高降低,坡长减小,使坡面冲刷作用和岸坡崩塌减弱,最终趋于稳定,因沟道流水侵蚀作用而引起的沟岸滑坡,其剪出口往往位于坡脚附近。拦沙坝的淤积物掩埋了滑坡体剪出口,对滑坡运动主生阻力,促使滑坡稳定。

(4)沙坝在减少泥沙来源和拦蓄泥沙方面能起重大作用。拦沙坝将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堆积库内,可以使下游免遭泥石流危害。如前苏联阿拉木图麦杰奥地区彩定向大爆破修建了一座高达115m的拦坝,1973年7月15日在小阿拉木图河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该坝拦蓄了400万m3的固体物质,使阿拉木图市除了一场泥石流灾祸。

第四节淤地坝工程

淤地坝系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所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淤地坝主要目的在于拦泥淤地,一般不长期蓄水,其下游也无灌溉要求。随着坝内淤积面的逐年提高,坝体与坝地能较快地连成一个整体,实际上可看作是一个重力式挡泥(土)墙。一般淤地坝由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三个部分组成,其置形式如图溢洪道是排泄洪水建筑物,当淤地坝洪水位超过设计高度时,就由溢洪道排出,以保证坝体的安全和坝地的正常生产。放水建筑物多彩竖井式和卧管式,沟道常流水,库内清水等通过水设备排泄到下游。

篇3: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

水利工程的不断增多, 其建设地点的范围也不断加大, 因此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域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 现阶段从农村到城市, 都有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面广、工期长、工程量大, 长时间的生产活动会造成局部地区的生态功能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本来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区, 会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而水土流失地区, 则会加剧恶化。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会严重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强度。

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特别明显, 危害巨大, 会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退化。

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2.1 水库枢纽区防治措施

水库枢纽区可以利用开挖方作为防治措施, 即通过开挖方的综合利用进行防治。例如开挖方的石渣可以用于厂房区场地平整、进厂道路填方段填筑、临时挡墙堆砌等;而项目区的绿化覆土可以用土方特别是表层土来代替, 因为这种土有机含量高;在坝体与山体的连接处、发电厂房后侧开挖边坡等处, 设置浆砌石截排水措施。注意要在开挖活动结束后, 及时将坡面上的松动碎石清除掉。

2.2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植被的缺失, 根据国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规定,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积极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扩大植被覆盖率,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 使水土资源能够高效利用, 争取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2.3 运用科技技术提高水土保持率

国家要在水土流失的预防、水土规划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引进先进技术, 建立水土保持体系, 还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 还要与国外进行合作与交流, 引进适合我国水土保持的技术,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水土保持的治理水平。

2.4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恢复, 所以, 应对表土进行分层剥离, 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和挡护。施工准备期场地平整后, 应先在场地周围布置排水沟, 拦截附近地面来水及收集施工布置区内降雨, 将其排入附近河道中, 以便于后期恢复。

工程施工开始, 对施工生活区内的空闲地进行绿化, 绿化措施主要为植草和种植花卉。草种的选择, 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性质、水文条件、生物种类等各种因素, 对施工临建区的临时排水, 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堆料区及剥离表土堆存区的临时排水3部分。在临时道路两侧应设临时排水沟, 在成品堆料场、成品料平台和施工骨料堆放场应设置临时排水。

2.5 料场防治区防治措施

取料场的选址要考虑到尽量少占用施工区以外区域, 因此尽量选在库区内山体, 或者是地质条件良好的山凹内。在料场的施工期, 为确保施工安全, 有效进行水土保持, 应设置砌石挡墙, 做好排水措施, 对边坡采取分台阶开挖的方式, 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在料场施工完工后, 要视料场的具体位置进行不同的防治, 如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 料场开采结束后只进行场地平整。

2.6 综合治理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蓄水、引水、堤防等的施工工程会破坏地表的植被,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坡形、沟床的形态, 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因施工工程的进展而忽视了一些潜在隐患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方区, 设置截流沟、排水渠等工程措施, 可以有效地预防坡地水土流失, 此外, 设置挡土墙和抗滑桩也可以防止可能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的发生。

3 水土保持措施的各种效益分析

3.1 蓄水保土的效益

通过上述的各种措施, 特别是恢复工程地植被的措施, 工程地的植被覆盖率增加了近10%, 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减少了雨水对于裸露地面表层的冲刷, 很好的降低了水土的流失程度, 极其有效的对水土进行了保持保护。

3.2 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不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还可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在不对本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下, 还可以进一步调节水量, 抗旱防洪, 给周围耕地提供灌溉的便利。

3.3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也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果。土地得到保持, 便可以使施工土地得以恢复本身的生产能力, 更甚者可以在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4 结束语

保持水土使之不流失一直都是一项关乎民生发展、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对于水土的保护非常重要, 对于我国水资源的保护, 能够有效的遏制我国土地面积的减少。

摘要: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施工过程由于植被的破坏以及水面的太高, 会造成水土的流失, 对于生态以及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均有负面的影响, 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要重点对水生态进行重点关注。本文针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提出了措施建议, 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

篇4: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在实施水土保持建设战略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利用一切可行性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快速的发展下去。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本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概述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参与,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因此,要想找出适合本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的有效措施,各个地区必须积极开展对水土资源现状的调查工作,进而根据国家政府颁布的《生态建设规划》具体要求,来编制各项规划工作,例如:山区水保规划、水土修复规划等多种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由于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还未完善,因此,还需要从国外发达国家吸取比较先进的经验,并结合当地自然规律,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合理科研,从而使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这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当前我国水体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情况分析

经过近些年来的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比较贫困的地区要增加人们的收入并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第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要切实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开始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整治,将环境改善和保证粮食安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对各地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减小贫富差距。国家对于涉及到开发技术的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进而探索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指导水土保持生态建设[1]。

四、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措施研究

1.政府要适当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满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为完成目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制。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计划,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国家应该协调好农业、水利等工作,从而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现象[2]。

2.使用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先进技术

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选择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先进技术,例如:生物工程、耕地技术等,改善耕地条件,扩大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蓄水能力,从而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

3.提高水土保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一定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构建一个水土流失联合体,主要包含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进行全方位、统一、系统的评价。需要要求企业的治理规模适中,不仅要避免平均主义,同时还需要有效的规避因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出现[3]。

4.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制度

在不断总结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以及管理方法,完善水土流失的各项法律法规。

5.创新机制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治理者收益的原则,并建立多元化、企业化、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制定科学、可行性的价格体系,适当调整开发资源方向,提高资金利用率,使水土治理效果内在化,推动水土治理的发展进程[4]。

五、水土保持建设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现如今,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首先,要按照自然发展规律,主要是控制地表径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将地区范围内的山、水、林、农等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采取保土耕作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

2.加强水土的防治工作

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预防监督制度,同时还要增强监督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开发项目作为发展的重点,提高水土保持的执法力度,将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全面、多角度的对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从而规范社会大众和工作人员的水土保持行为,不留任何漏洞,从根源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对故意破坏水土保持工作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法律处罚[5]。

3.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很多水土保持工作的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缺少足够的认识,甚至对水土保持法也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达到执法的目的,反而破坏了执法人员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组织执法人员定期学习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必要时还要学习其它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应该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进行依法管理,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建设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4.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

为了提高社会全体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和各大媒体取得联系,通过各地区的典型素材进行水土保持宣传。目前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国家也将水土保持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水土保持意识以及法律意识,营造和谐、良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氛围。

5.正确处理好执法和收费之间的关系

水保监督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就是水保监督执法和收费。从某个角度来讲,收费工作顺利开展应该有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督。执法人员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又要根据本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水土流失现状,制定合理的水保收费标准。在收费的过程中,执法人员的证件、收据等需要合法,要向被收费企业出示必要的证件[6]。

6.各级行政单位要协调配合

从总体上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比较晚,因此,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并不是很健全。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很多执法人员感觉在执法过程中非常困难,根本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和刑事执法比,水土执法的力度不够,再加上水土保持执法行为都是要经过地方政府批准后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导致当前水行政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水利执法部门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多部门检查体系,从而将监督工作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努力完成水土保持监督任务。只有人民群众和部门联合治理水土流失工作,才能及时发现水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监督质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社会效益分析

所谓社会效益,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有益效果。社会效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思想效益和文化效益等。

自从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对于农、林、牧、渔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解决了农民温饱的问题,促进了加工行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这对于改变农村劳动力结构,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具备很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增强防灾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具体可以描述为: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土地不受石化沙化影响、减轻风蚀及其风沙的危害、提高土地生产率、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避免出现恶性循环,从而真正促进人们致富。

七、小结

总之,水土保持主要是以有效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根本的目标。没有一定的生态效益,那么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在这三个效益当中,经济效益处于最为活跃且最积极的一个因素,社会效益属于最终目标。我们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作为开头,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社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丹,王玮,孙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57.

[2]王政.生态修复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8),89-92.

[3]梁宗锁,左长清.简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03(4),102-104.

[4]陈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中国水土保持,2009(5),78-79.

[5]刘乃君.气候变化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1(10),89-91.

[6]任宇.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水利经济,2009(4),90-94.

篇5: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水土保持

4.1 强化环保意识,健全管理机制

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及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行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配备相的环保设施和技术力量,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协作,加强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防止水土流失,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制定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使参战员工明确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职工进场前组织进行岗前培训,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和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强化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提报有关环保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负责环保工作,与当地环保部门建立经常联系,针对工程特点,重点做好站场整洁卫生的保持、外弃渣土的堆放、粉尘污染控制的环保措施,对下属作业队提出施工过程的环保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4.2 施工前的环境规划措施

随着人员、施工机械和材料进场,将进行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布置施工,在规划和建设期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临建设施统一规划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施工,做到房屋建筑布局整齐、整洁、合理,采用建筑材料统一。水、电、气供给线路布置整齐,尽可能不损害临设区内的树木和房屋边缘的植被等,临建设施区内进行花木或草坪绿化,供电设计线路走线整齐、安全标志齐全,供水线路架设统一整齐,力求无一渗漏。在所有敷设的管闸阀处都设有醒目的“节约用水”标志。生产和生活污水都将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厌氧消化技术),做到“三个统一”即污水统一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排放。

(2)加强进场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杜绝人为的对环境造成伤害和损失。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集中烧毁,职工居住营地布局整齐,宿舍干净整洁、生活用品统一,施工工作服和劳动保护用品集中存放,切实改善和创建好职工的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争创文明施工区。(3)进场施工机械和进场材料停放、堆存要集中整齐,施工车辆在施工完后都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停放在指定停车场。建筑材料堆放有序,并挂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等标志牌。对有公害的材料如易燃、易爆的油气罐等,必须在无公害措施情况下进行分类别存放,并由专人负责在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监督下进行工作。4.3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污染源

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空气产生影响的污染源主要有:土石方开挖产生的粉尘,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泄露的粉尘,砼搅拌站、砂石加工厂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施工燃油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气等。(2)保护措施

1)土方开挖产生的粉尘防治

减少粉尘的方法最好为湿法作业。对土方开挖运渣车辆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使用编织布在车厢顶部加装顶盖;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大于25km/h,以减少施工扬尘。同时定期保养施工设备,减少噪音,检查汽车、装载机、吊车等用油设备的废汽排放量,不合格者予以及时处理。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期间不得随意燃烧树木及废物,以免污染空气。2)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防护措施

采用散装水泥罐装运输,运输装卸的全部过程密闭进行。并定期对储罐密封性能检查维修。水泥、粉煤灰的储存和转运系统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定期检修保养。对水泥、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建筑材料设专门库房堆放,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露天堆放时要下垫上盖,防止飞扬和流失而造成污染。3)搅拌站除尘措施

根据搅拌站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确定按第二类生产性粉尘标准执行,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50mg/m3以下。

搅拌站配备有除尘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运转使用。加强除尘设备的效果监测,如效果不符合要求时,配两级除尘设备,第一级为旋风式除尘,第二级为布袋式除尘,或配置其它高效除尘器。

除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按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检修,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达到控制标准。

4)砂石加工厂粉尘的防治 原料适度喷水或洒水;破碎机口上方安装咳雾除尘设备或旋风式除尘器;破碎车间要有完好的厂房顶,减少尘粒漂浮;筛分系统安装除尘设备。5)对外交通及场内交通扬尘的治理

施工期间,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每天定时打扫路面,以保持路面清洁。晴天安排专门的洒水车对场内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和弃渣场进行洒水,以使施工区不扬尘,避免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6)燃油机械设备排放废气的处理措施

根据国家GBl4761.5-93《汽油车急速污染物排放标准》,CO允许限值为≤300ppm;GBl4761.6-93《柴油机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烟度允许限值≤Rb6.0;GBl4761.7-93《汽车柴油车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烟度允许限值≤Rb4.5。

加强对燃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发动机在正常、良好状态下工作,以减轻废气排放;选用技术上可靠的汽车尾气净化器,使尾气排放达标;及时更新耗油多、效率底、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设备及汽车。

对油料的保管和使用过程中,为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并采取收集集中处理措施,以防污染道路、场所、水源。4.4 施工防噪声污染措施(1)污染源

施工期间,砂石加工、砼拌和、石方开挖爆破以及其他各种机械设备与运输车辆的使用都会产生噪声污染。其中较大声级噪声来自砂石加工厂、石方开挖爆破、砼搅拌站和交通运输车辆。

(2)防治措施

1)按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和处理,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降低噪声,施工区噪声排放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昼、夜噪声限值分别为85dB(A)、55dB(A))。

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2)为达到声环境控制目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措施: ① 噪声源控制 a、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

b、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减少运行噪声。c、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

d、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7:00尽量避免露天爆破。e、加强交通噪声的管理和控制,进入施工营地和其他非施工作业区的车辆,不使用高音喇叭和怪音喇叭,尽量减少鸣笛次数;在生活区附近路段设置限速和禁鸣标牌。

f、合理安排广播宣传、音响设备时间,不影响公众办公、学习和休息。② 传声途径控制 拌和楼、空压机等车间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间。③ 个人防护措施

为在高噪声区作业人员配备、使用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个人防护措施进行个人保护。④按监理人指令定期进行生产性声环境监测,并配合发包人委托的环境监测部门做好声环境监测工作。4.5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按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加强对粉尘的控制和处理,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控制粉尘浓度,采取相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削减施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阻碍污染物扩散,施工区废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1.0 mg/m3)等。

(2)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3)为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措施: ① 开挖、爆破粉尘的消减与控制 a、施工工艺

工程爆破方式优先选择凿裂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技术等,减少粉尘产生量。凿裂、钻孔、爆破提倡湿法作业,降低粉尘。b、除尘设备 钻机选用配备收尘系统的型号。c、降尘措施

钻爆施工中,分别针对钻孔、爆破、出渣等主要产生粉尘的施工过程采取降尘措施。通常要求采取湿法作业。

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的地区,非雨日每日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

对于洞内施工,在各工作面喷水或装捕尘器等,降低作业点的粉尘。d、个人防护 采取加强个人防护的方式对施工人员加以保护,高尘区作业人员需配备个人防尘设施,如佩带防尘口罩等。

地下工程采用增设通风设施,加强通风,降低废气浓度。配备对有害气体的检测和报警装置以及施工人员使用的防护面具,减少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危害。②混凝土系统粉尘消减与控制 a、施工工艺 水泥和粉煤灰运输采用封闭运输,并保证运输容器良好的密闭状态,避免和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扬尘。b、除尘设备

混凝土拌和楼采用除尘设施和设备。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保证除尘装置正常使用。c、降尘措施

对各加工系统附近辅以洒水降尘,缩减粉尘影响的时间和范围。③ 燃油废气的消减与控制 对尾气排放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车辆,需安装尾气净化器,保证尾气达标排放。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④交通粉尘消减与控制

本标段内使用的施工道路,由本标进行维护管理。

a、成立公路养护、维修、清扫专业队伍,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b、无雨日采用洒水车喷水降尘。

⑤按监理人指令定期进行生产性环境空气监测,并配合发包人委托的环境监测部门开展环境空气监测工作。4.6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1)控制目标 1)保护施工人群健康,保证各类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发病种类和水平不因工程建设发生异常变化;

2)保护施工人员健康,防止因施工人员交叉感染或生活卫生条件引发传染病流行,保证工程顺利建设。(2)保护方案

为保护施工人群健康,采取以下保护方案: 1)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卫生检疫 对准备进入施工区的施工人员进行1次全面卫生检疫,以了解将要进入施工区的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带菌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带菌者及其进入施工区的新病种,防止在施工人群中造成相互传染和流行。

检查项目为疟疾、传染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外来施工人员视其来源地的疾病构成确定相应的检疫项目。

2)施工人员定期健康检查

在施工期间对施工人群进行1次观察和体格检查,有利于掌握不同施工期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保证工程正常进行。每次健康检查的人数按施工人数的10%控制。

3)施工人员预防免疫计划

旨在提高施工人群在施工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危害较大且易感染的疾病在施工区爆发流行,危害施工人群健康。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疾病流行的相关调查统计,对施工人群采取疟疾预防性服药、甲型、乙型肝炎疫苗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的预防免疫措施。预防免疫针对全体人员。4)疫情监控

设疫情监控点,落实责任人,按当地政府疫情管理及报送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治疗、隔离、观察等措施,对易感人群提出预防措施。工区及影响区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按疫情上报制度及时上报并采取治疗、抢救、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3)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管理与监督

施工区和施工影响区食品卫生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方面,按相关规定加强管理和执法。管理内容包括:

1)定期对工区食堂进行卫生清理和卫生检查,除日常清理外每月集中清理不得少于2次,生活废弃物要妥善处理。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安排灭蚊、灭蝇、灭鼠。2)对食堂服务人员和供水工作人员实行“健康证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带菌者要及时撤离岗位。

3)设置垃圾桶,配置清运车,及时清运垃圾。

4)在施工场地设置移动厕所,以保持工区卫生。污水运至承包商生活营地统一通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4)有害气体防护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通风设施,确保洞内空气质量达标;同时配备对有害气体检测和报警装置;施工人员地下施工时必须使用防护面具,避免遭受有害气体的危害。(5)饮用水达标处理

本标自建供水水源,满足以下条件:

1)保证生活饮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2)在本次投标文件中提出满足招标设计要求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工艺和方案,并在进场后进行详细设计,由发包人和监理人审批后实施。

报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系统设计文件,包括系统建设、运行期管理、完工后设施拆除和场地平整等内容。

3)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设施与供水设施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4)按监理人要求开展生产性环境监测。配合发包人委托的专业监测机构进行的监督性监测,其成果作为达标判定的依据。

5)在水处理设施运行期间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发挥环保效益。(6)其它措施 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控制施工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噪声、粉尘,保障工人的劳动卫生条件。4.7 防止开挖渣料下河的措施及安全防护设施 洞口开挖石渣有可能滚入木里河,为防止石渣下河,在进行洞口开挖时,采取堆渣挤压爆破,控制爆破方向和飞石距离。在施工支洞洞口附近堆砌钢筋石笼挡渣墙,以防开挖渣料下河。

五、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5.1 强化水保意识,健全管理机制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按设计施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严禁随意取土、弃渣以及对非施工用地范围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标段工程范围水土保持的日常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施工队与作业班组逐级制定水土保持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提高全员水土保持意识,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和对环境的破坏。永久用地范围内裸露地表用植被覆盖。

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其余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植树木绿化。弃渣场按设计实施工程防护,堆放整齐,边坡稳定平整,坡脚片石码砌。不得向江河和设计的专用弃渣场以外的河渠倾倒,以防因挤占河道或其他排洪、排水设施,造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5.2 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流失防止范围

本标工程水土保持范围主要是施工建设区和工程弃渣。(2)水土保持措施 本标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由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组成。1)预防措施

本标工程规模大,施工期长,施工过程中开挖土方开挖量大,弃渣量较多,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①、合理调配土石方 优化挖填程序,主体工程开挖产生的弃土石渣要先用于施工企业场地的回填,合理利用弃渣,尽量减少地面扰动,避免大量开挖回填和弃渣乱堆滥弃。②、规范施工

规范施工过程中开挖、回填、碾压和护披措施;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挡渣墙及排水设施,后按照指定地点堆放弃渣,弃渣堆放完后及时整理并布置植物措施;对开挖边坡、回填边坡的防护工程,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修建防护工程,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③、加强管理,建立相的管护制度。2)治理措施 ①、治理措施布局 本标段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挡渣墙、护坡、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植物措施包括种树、种草等。临时措施主要是临时排水设施和临时种草护坡等。

②、工程开挖弃渣运至专门指定的渣场,并进行有序、选择性的堆放,靠近弃渣场边线附近堆渣坡面采用较大块石堆筑。渣场坡面设排水沟,堆渣坡脚采取砌石保护,弃渣区顶部表面形成排水横坡。以防止开挖弃料侵占到渣场范围外或下塌流入河道引起环境污染。同时,在符合工程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工程弃渣。③、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在工程利用或占用的范围内发生土壤冲蚀以及对土地河床或河岸的冲刷,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而造成的开挖料或冲蚀物质在任何河流和冲沟内淤积,造成堵塞酿成人为性泥石流和水土流失。④、合理设计开挖措施,尽可能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施工内外的树木及植被对新开挖的裸露的工作面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以免引起滑坡造成水土流失而破坏树木植被。

在文物管理部门到达现场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提供帮助。5.3 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2)在工程现场发掘的所有文物、建筑结构以及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物、化石、钱币等均为国家财产。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现场,防止其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移动或损坏上述物品。一旦发现上述物品,在移动之前立即把发现的情况通知监理人和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并按该部门的指示处理。5.4 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1)在整个合同实施过程中,保护动植物资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严禁破坏施工区外的植被。施工区内发现珍稀保护动植物及时报告环境监理工程师,配合发包人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严禁伤害珍稀动植物。

(2)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火源管理,杜绝森林火灾。(3)制定相应制度,禁止施工人员非法猎捕、购买珍稀保护动物和鱼类及其制品。

篇6: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1.1.1 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特指在工地施工过程中的成品和半成品保护。在采购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由公司商务部负责,在工地的保护由工程部项目经理负责。对必须提前安装的设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1)技术措施

 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要遵照技术人员要求进行保护管理; 主要设备应在粗装修具备条件后安装,部分设备须在精装修具备条件后安装. 不易保护而又极重要的零配件,应尽可能在接近时再安装。

 控制箱柜内的插件,安装前要取下保管好,不得随箱柜一起安装,以防丢失。

 电线、电缆敷设完毕后,线槽、线盒应立即加盖,以防电缆外露丢失。 在正式交付前,保留设备上的保护膜等保护品.2)安全保护措施

 施工现场的设备及材料必须存放在室内封闭的临时库房,机柜、操作台等大型设备确无室内存放条件时,应加盖保护物,防止日晒雨淋。 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随意损伤、拆毁、或偷盗其他施工单位设备的材料和配件。

 凡被雨淋、水淹的电气设备,应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经摇测绝缘合格后,方可再行使用。

 现场施工过程中易受到碰撞的贵重设备,必要时应采取加临时保护措施。 在出口终端面板安装前,为保护线缆不受损伤,必要时先安装临时保护板。

1.1.2 成品保护总则

1)设备材料领用后,在运送至工地、现场存放、分项工程完成或单位工程竣工但尚未交付验收之前,都要按照合同书要求,采取必要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和丢失。

2)公司承接的工程都要在合同书中订立成品保护条款,规定保护内容,划分双方责任,防止互相推诿,无法落实成品保护措施。

1.1.3 运送过程中的成品保护

1)在运送前,要对成品进行必要的包装。原产品包装符合运送要求的可以使用原包装;否则要更换或附加新的包装。包装上要标有适当的运输和搬运记号。2)根据产品类型,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如控制器类的电子装置可用小型车辆;运送至外地的成品,必须用封闭型车辆运输。

3)在包装以外,还要使用泡沫塑料、海绵、雨布等材料进行适当的防护和遮盖,防止或减轻运送过程中震动、磕碰、划伤、污损。对运送至外地的成品,项目部要派专人押运。

1.1.4 现场存放中的成品保护

1)工程用设备材料需要在现场存放的,项目部必须设立满足存贮条件的封闭库房,由项目部经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接受管理部库管员的指导与监管。不允许露天堆放。

2)项目部要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合理安排领用设备材料数量,现场不允许存放过多的设备材料。

1.1.5 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

1)项目部要根据合同要求和工程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已完分项工程在后续工程中遭受损坏。

2)分项工程完成后,项目部要根据合同书要求,对已经安装在施工现场的成品采取包裹、遮盖、隔离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1.1.6 交付验收之前的成品保护

工程最终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和质管部要尽快组织工程交付与验收。在交付验收之前,如果合同书规定由我方负责成品保护,项目部要派专人值班看护,并建立成品保护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填写《成品保护值班记录》。

1.2 工程保修的组织机构及资源投入

为了实现我单位的技术服务宗旨,向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快速、优质的技术服务,我单位建立以工程技术部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和供货商为辅的服务机构,全面负责各工程项目的保修服务工作。

1.3 工程保修的管理措施

1)服务方式

我方由专人设立技术咨询电话和故障受理电话,接收和受理用户的一般技术咨询和故障服务请求,通过电话技术指导、现场支持及现场培训等方式进行解决;设立投诉电话,接收和受理用户在与我单位交往或合作过程出现的意见和投诉;设立回访电话,定期或随时对我单位用户进行回访,了解各系统的运行状况及用户对我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咨询服务

我单位设有咨询服务电话(必要时使用传真),接收和受理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请求。在接到用户的咨询和技术服务请求后,技术服务人员根据用户请求,安排不同的专业人员在承诺的时间内对所受理的用户请求通过电话或传真方式予以解答。

3)故障服务 A.故障分级

故障分级是建立在故障等级基础之上的,根据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按照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我单位将用户的故障服务请求按紧迫性划分为3个等级。即紧急故障服务请求、重大事故服务请求、一般故障服务请求。i.紧急故障服务请求

我单位收到用户故障报告并且初步判断为紧急故障服务请求后,在半个小时内通过电话支持告知用户故障的解决方案。

在电话支持无效的情况下,我单位协同供货商技术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与用户协商,立即解决问题。ii.重大故障服务请求

我单位收到用户故障报告并且初步判断为重大故障服务请求后,在一个小时内通过电话支持告知用户故障的解决方案或采取远程支持方式进行支持。

在电话支持、远程支持无效的情况下,我单位协同供货商技术人员在二小时之内到达现场,与用户协商,尽快解决问题。iii.一般故障服务请求

我单位收到用户故障服务请求并且初步判断为一般故障后,在二小时内通过电话支持告知用户故障的解决方案或采取远程支持方式进行支持

在电话支持、远程支持无效的情况下,我单位协同供货商技术人员在四小时之内到达现场,与用户协商,尽快解决问题。

B.故障受理

我单位设有故障服务请求电话(必要时使用传真),接收和受理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服务请求。在接到用户的故障服务请求后,技术服务人员根据故障类型的不同,按照服务分级条款划分故障等级,并安排不同的专业人员在承诺的时间内对所受理的用户请求给出电话或传真答复。

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故障接收和受理服务。C.电话支持

我单位设立电话技术指导服务电话(必要时使用传真),技术服务人员根据故障类型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技术支援工程师予以电话指导。同时,根据故障服务请求等级的不同,承诺不同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提供每周5天(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8小时(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的电话技术指导服务。4)现场支持和现场培训

我单位的技术支援工程师到达故障现场或用户指定的地点,与用户一起定位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制定排除故障方案,并在用户提供所需的备品等资源的情况下协助排除故障。在完成现场支持服务后,我单位的技术支援工程师负责对用户技术和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现场培训。

1.4 工程保修的承诺

由我方负责施工的系统铺设工程,我方负责在系统专业工程竣工验收后保修两年。在保修期内,我方将提供以下免费服务:

对我方提供的设备、材料以及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负责免费维修、整改或更换,免费负责设备功能的完善;

负责对施工缺陷的修复和整改;

免费负责非人为和非其他不可抗拒(火灾、洪水、风灾、闪电等)原因造成的故障等引发的现场维修(只收取设备成本费);

免费负责非人为和非其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设备材料的返厂维修或更换;

非我方提供的设备、材料故障,免费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保修期内,若我方不能及时处理故障,用户在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后,所有与此有关的费用均由我方承担。

1.5 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3.5.1 处理紧急情况的预案及措施

A.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针对性预案 i.大风、连阴雨、暴雨、持续高温。

大风、连阴雨、暴雨、持续高温等天气将对施工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单位将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高度统一的管理,根据气象变化调整作业环境;在出现大风、连阴雨、暴雨、持续高温等天气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方法及措施,使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期目标、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ii.土方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单位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工程移交过程加强施工调查,对存在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请专家、线下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对该部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以及处理,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对于本单位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同时加强对本单位职工,尤其是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iii.施工现场的紧急停电、火灾

针对施工现场的紧急停电、火灾等紧急情况,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将在施工基地配置发电机1台,以便在出现紧急停电时,解决施工;加强火灾隐患检查力度,杜绝火灾的发生。

B.各种紧急情况的措施 i.项目经理部在进场后及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并将合同中涉及到个人行为的内容进行宣讲,以求在有意外发生时施工人员有较高的警觉性,能够及时的保护现场,同时经理部也将在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监理及业主。

ii.如现场发生安全事故,项目经理部将指派专职安检人员封锁现场,调查事故原因,并对全部施工范围内的作业有针对性的展开拉网式检查,制定整改措施。

iii.13.5.2 可能发生的风险及针对性预案 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保障人员、物资、机械安全,确保正常施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与业主、监理的联系,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和技术分析,对于业主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现,及时通知监理机构,避免风险的发生。对于我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针对性方案,加强对风险的预防。

认真分析学习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合同,一旦签定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执行,避免因为对合同的认识不够深刻而造成对合同的执行不力。以诚信立足,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承包人。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遵纪守法,避免违法行为、事件的发生。

预防各种风险的相应措施:

篇7: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杂志

2016年第4期

[摘 要]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和重要职能。多年来,我国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不仅明确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域和要求,还大幅提高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法 律意识,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要求大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新时期水土保 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和需要突出的重点措施是:狠抓监督管理重点工作,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全面强化检查指导,全面 纠正违法行为;进一步突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措施,建立完善的配套法规体系、规范的行政审批体系、高效的行政管 理体系、严格的行政执法体系。

1 监督管理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成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

1991年的水土保持法及1993年的水土保持法实 施条例明确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199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水行政 主管部门切实负责做好水土保持归口管理、监督工作。2011年施行的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独立行政许可事项。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水利部承担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和重要职能。

1.2 四大措施成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要支撑

(1)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建设。1991 年的水土保持法和1993年的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出台后,30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省级实施办法,水利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行业落实水土保持法的有关文件,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监测等制度,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2011年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的出台,推动了大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修订更新,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修订实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或条例。水利部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出台全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标准,17个 省(区、市)修订了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标准,各地制定、修订的配套文件有近4000 件,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2)持续开展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水利部于 2009年到2015年分两批在全国开展了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有1195个县达到能力建设标准。这些县完善了配套法规体系、增强了机构履职能力、规范了行政管理行为,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各省还结合实际,自行开展了省级能力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3)严格实施方案审批和设施验收两项行政许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国家 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不予批复,对未达到要求的水土保持设施不予验收,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全面履行法律义务。

(4)坚持开展跟踪检查和监督执法。2007年到2009 年水利部在全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各地共调查了10.48万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执法检查3.56万次,对 2.68万个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项目发送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 2201个项目进行了曝光,有效促进了水土保持“三同时” 制度的落实。水利部还组织流域机构对建设中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跟踪检查,指导生产建设单位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方案。

1.3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效(1)明确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域和要求。根据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水利部在2006 年颁布的《关于 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的基础上,于2013年重新划定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试行)》,为确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和布局重点项目提供了重要依据。

(2)大幅提高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法律意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普遍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目前,大部分生产建设单位能够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在项目开工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将水土保持内容落实到主体工程设计、招标文件和工程监理中,控制和减少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铁路、公路、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大力配合,主动要求本行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积极做好生产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水土保持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1996年以来,全国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8万项,其中国家大中型项目近3000个,特别是京沪高铁、南水北调等工程在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 制度中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全国有3万km公路、3万km 铁路、3万km输变电线路项目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先后完成了对5万多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其中大中型项目近3000个。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8000多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km2,减少水土流失量25亿t,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2 新形势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2.1 全面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并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水利部党组将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修复列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要求,新时期水土保持必须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作用,以人为本,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水土资源,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社会公众要求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2.2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大力加强和规 范事中事后监管

(1)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目前,国家正积极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计划减少1/3 的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要求简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程序,将除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特重大项目环评外所有保留的前置审批转为开工前审批,实行并联办理,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同时要求公开审批流程和办理时限,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公开受理条件和审批标准,杜绝暗箱操作;公开行政审批信息,开放网上进程查询,帮助行政 审批申请人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申请项目的受理、办理进展和结果。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通过制定和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四项具体措施,克服“任性”检查,实行“阳光”、文明执法,促进市场主体自觉守法。

(3)推进中介服务机构改革。国务院先后取消了127 项职业资格,出台了《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监测等工作,企业可按照要求自行完成,也可自主委托中介机构开展,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干预;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开展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等中介服务,一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支付服务费用。

2.3 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全面履行 监督管理职责

水土保持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人员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规定 了25种追责情形。水土保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不依法做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 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和需要突出 的措施 3.1 狠抓监督管理重点工作新时期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法治理念,以人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为中心,积极承担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两大重点任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严格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设施验收两项行政许可,实现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80%以上,其中大中型项目申报率达 95%以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

(2)全面强化检查指导。以公路、铁路、矿山等项目为重点,加大对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快实现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的战略性转变,有效控制城镇和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3)全面纠正违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监督执法履职能力,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对违法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坚决制止违法行为。

3.2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要突出的重点措施

(1)建立完善的配套法规体系。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本着“全面完整、科学务实、重点明确”的原则,全方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全面建立程序、标准和其他相关制度,不断提高配套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提升。二是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水土保持职责,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重点是规范推进审批权限的下放和承接、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提出地方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和管理权限,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为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实施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提供依据;明确生产建设单位的职责和义务,指导和服务好生产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三是实现各项配套制度在四个方面的协调一致,即上下级、各部门制定的外部制度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一致,行政要求和技术标准一致,对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的管理要求一致,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廉洁自律要求一致,防止出现制度打架、难以实施的情况。

(2)建立规范的行政审批体系。一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在依法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两项行政许可的基础上,坚决清理无法律依据 的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监测审批、从业备案和渣料场协议等,杜绝出现私设审批条件、强制中介服务的现象。同时科学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权限,对国家立项审批权限下放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权限同步下放.二是全面强化行政审批管理。依托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审批网络平台等,采取集中受理、并联审批方式,避免漏报少报,严格办理时限,强化业务把关,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下级机关要认真接受上级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做好各项承接工作,促使审批权下放的无缝衔接,为生产建设单位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同时,研究制定、公布实施受理条件和审批标准,保障行政审批公开、公平、公正施行。三是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网上办理审批、监督及联网核查等事项,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接受大众查询、咨询和监督。四是依法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行政审批、技术审查中存在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或存在不依时限、不依标准、不依程序等情形的,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在明确机构行政管理性质、增加人员数量、增强队伍水平、保障经费上下工夫,消除或减少制约因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力争到2020年,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初步建立起县级以上有监督管理机构,乡镇有监督管理人员,村里有监督管理信息员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二是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能,充分认识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全面履行管理职责。进一步增强监督管理的信心和勇气,抓住监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监督管理的目标、要求和措 施,将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推、往细里做,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强化交流培训工作,以省级组织为主要方式,以区域间交流调研和集中培训为重点,促进人员素质和水平的快速提高,实现从勇于管理到善于管理的根本转变。三是将勤政和廉政紧密结合,以《水土保持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为基础,结合实际,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预防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各项廉政制度落到实处。

篇8: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的研究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 煤矿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相继建成了大量的矿山并投入使用。对煤矿的大量开采,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基础。但长期的开采, 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矿区的弃土、弃渣的随意堆放, 造成了矿区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程度不断恶化。若不及时的采取有效实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将会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对矿区的安全运营及矿区人民的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 为了保护矿山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 保证矿区开采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本文对煤矿采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煤矿采区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参考。

2 矿区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煤矿矿区造成水土流失的破坏单元主要包括排矸场、表土堆放场、工业广场和矿区办公场地。煤矿生产期间大量的煤矸石、弃渣、弃土形成了排矸场, 对矿区土地形成了压占破坏, 由于排矸场主要是废弃的矿渣、石块, 排矸场的边坡遇降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表面煤矸石和弃渣被冲刷对附近土地形成侵蚀破坏, 因此是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区域。表土堆放场主要是用来存放剥离的地表土, 用于工程后期的客土, 属于临时性压占破坏类型, 若是不对其加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表土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为后期工程的施工带来影响。工业广场和矿区办公场地会形成一定的土壤侵蚀, 主要是风蚀, 不仅改变了原地类地貌, 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加速土壤侵蚀的形成和扩张。[1]

3 生态环境恢复目标

矿区的环境恢复措施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破坏单元的水土流失, 最大程度的降低破坏单元的土壤侵蚀状况。既要对已有的破坏进行治理维护, 也要通过工程辅助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形成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3.1 排矸场平台

对于排矸场平台,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一般选用当地成活率较高的乔木树种进行平台复垦种植。

3.2 排矸场边坡

对于排矸场边坡, 首先要进行边坡稳定处理, 坡脚修建挡土墙以防治边坡滑落, 并对边坡进行覆土以满足植被生长需求, 一般覆土厚度应达到30cm, 由于矸石在风化作用后会形成土, 因此也可适当降低覆土厚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边坡种植易成活的灌木, 为了防止边坡水土流失, 要尽量增加灌木的种植密度, 使其能够更好的涵养水源, 调节坡面径流。

3.3 表土堆放场

为了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可在表土堆放场周围修筑填土草袋防护墙, 可防止堆放的表土发生水土流失。对于表土堆放场不需要进行覆土, 可直接撒播草籽, 保持土壤的肥力。当工程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表土堆放场进行复垦, 因地制宜的种植乔木或灌木。

3.4 工业广场和办公区

工业广场和办公区主要是对土地产生了压占破坏, 在采矿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平台复垦的技术标准对其进行覆土, 种植乔木。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针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挡土墙工程、种植工程等工程。根据不同单元的破坏情况选择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复垦治理。

4.1 排矸场平台

排矸场是由采矿时产生的煤矸石与弃土、弃渣堆积而成大小不等的陡峭山丘, 坡面结构松散, 极易出现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现象。在其上开展生态恢复难度比较大。[2]

对于排矸场平台复垦主要是进行覆土平整工程, 根据排矸场平台面积计算所需土量, 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土层厚度, 一般覆土厚度在20-30cm, 排矸场平台复垦主要是种植乔木, 乔木一般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树种, 常见的复垦乔木树种为松树、梧桐、柏树、刺槐等。[3]具体计算以某煤矿排矸场平台复垦为例。排矸场平台栽植乔木间距为2.0m×2.0m, 坑径0.5m, 坑深0.6m, 平台覆土20cm。

4.2 排矸场边坡

排矸场边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也是矿山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主要工程措施包括覆土种植和挡土墙设计。

由于边坡坡度一般在30°-45°之间, 因此边坡种植选用密度较大灌木类, 主要有紫穗槐、沙棘等。[4]挡土墙工程一般布设在边坡坡脚处, 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防治滑坡。挡土墙一般为浆砌石结构, 需要对其滑动稳定性、倾覆稳定性、墙趾处地基承载力、墙踵处地基承载力、偏心距进行计算, 使设计挡土墙满足稳定性要求。以某设计为例, 挡土墙高3.7m, 顶宽0.7m, 面坡倾斜坡度1:0.4, 墙趾台阶0.40m、0.70m, 墙踵台阶0.40m、0.70m。根据稳定计算得出结果见表1。可见设计挡土墙满足稳定性性要求。

4.3 表土堆放场

表土堆放场主要是存放对地表可耕作土壤进行剥离后的土壤, 用于矿山环境恢复栽植工程。表土堆放场主要治理工程包括边坡防治, 一般设计在表土堆放场坡脚用土装编织袋形成围堰, 防治水土流失。袋内填充物可采用表土堆放场的土壤, 工程结束后袋内土可回填。

4.4 工业广场和办公区

工业广场和办公区的环境恢复主要是对现有土石方的拆除工程、土地平整、覆土种植, 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因被建筑物占压地面会使土壤压实, 使植物生长困难。因此首先从表土堆场将剥离的表土运至该区域进行覆土, 厚度约30cm, 并对整个区域进行种植工程, 具体方式方法与平台种植相同。

5 结论及建议

煤矿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 煤矿开采所形成的煤矸石、粉尘、弃渣会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易引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和开采结束后都要重视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在煤矿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的应用, 但本文只是介绍了一些基础的理论和措施, 仍需要结合矿区实地情况进行完善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周连碧, 张梅.浅谈铁矿开采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J].矿冶, 2007, 16 (1) :78-81.

[2]郭江, 刘金柱, 李玉灵, 许中旗.促进铁矿采选区域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 2009, (8) :49-50.

[3]刘凤荣.园艺植物在矿山复垦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 :282-285

[4]周兴东, 靳海亮, 李博.徐州市贾汪区煤矿土地复垦经验与规划[J].煤碳科学技术, 2002, 7:31-34.

上一篇:江苏质检员考试复习题下一篇:专业技术工作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