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理学

2024-05-11

生物科学理学(共8篇)

篇1:生物科学理学

心理学的科学情结

所谓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是指本学科对自然科学的盲目追求.“科学情结”产生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界将本身学科定位在极力从(自然)科学圣殿中争得一席之地.“科学情结”的.危害在于使心理学陷入“技术至上”和“科学至上”两大误区.要解决“科学情结”问题,必须建立开放的科研氛围,以利于寻找本学科的方法论体系.

作 者:张杉杉 ZHANG shan-sha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3(3) 分类号:B84 关键词:科学情结   方法论  

篇2:生物科学理学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它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信息源,又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课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地图知识便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呢?

一、看图,以图释文,图文并茂。

图像系统的增加和文字系统的精减是人教版新教材相对老教材的一个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更符合中学地理学科体系。课本每幅图像都是紧密配合课文而精心绘制的,但每幅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和方法往往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怕麻烦,不愿看图,甚至放弃看图,只是死记课文的文字。这样学起来既辛苦,效果又不理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养成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即是运用有关的地图解释课文内容。其次是引导学生根据各种图像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看,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观察和多幅地图迭置阅读,由点到面,由简到繁,达到整体性看图。最后让学生不依课文独立地运用地图描述地理现象。例如:《聚落与居民》一章中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内容,如果只读课文,使学生有“空中楼阁”之感,不易理解,更难以掌握空间分布;运用课本中的“世界地形图”、“世界降水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图像,分别从地形、降水、气温三方面分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更突出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密切配合课文,指导学生一一阅读这几幅图像分组讨论,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知识。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直观,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初步具有从图上独立汲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析图,以图提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观察地图,获得图上信息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析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取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先是单要素、分部门、小地区的分析;再是把这些要素、部门联系起来,进行多要素、多部门的综合,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然后我围绕图像向学生提出适量的问题。例如:讲到“世界气温的分布时”要求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提出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极地逐渐降低的规律,接着设疑,等温线为什么不跟纬线一致?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的曲折较多?启发学生进一步读图,分析海陆分布及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南半球海洋宽广,等温线受纬度影响较大,受陆地和地势高低影响较小,故平直;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的影响大,故曲折。以图设疑,把形象、生动的图与思考题紧密结合起来,变“索理于文”为“索理于图”,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进更广阔、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层次。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

三、填图,以图训练,巩固知识。

填图是地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看图、析图的归宿,也是巩固看图和析图知识的重要手段。由于课本中有很多分散的、零星的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利用地图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编成综合练习,让学生做。例如: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我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如果有两艘油轮由波斯湾出发到日本和西雅图,它们应怎样走?沿途经过哪些海洋和大洲?这样,使学生在积极、兴奋、愉快的填图练习中获得知识。既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善于读图的能力。

篇3:物理学之科学美赏析

关键词:物理学,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中不仅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理, 而且其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出科学美的意境。科学美是潜藏在感性美背后的理性美,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 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 总是伴随着对美的热烈追求, 他们追求科学美的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物理学中的科学美。

1 简洁美

简洁美是以简单、洁净呈现其美感。自然界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 然而背后隐藏的规律却是简单的。因此研究的方法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应是简单的, 也就是说物理理论在体系上呈现出高度的简洁美。科学家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少的符号、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知识及自然规律。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真实的世界在逻辑上总是简单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所以那种最简洁的物理理论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物理理论的简洁并不是指物理内容本身简单, 而是物理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简洁。例如经典力学建立在牛顿三定律之上, 由牛顿三定律可以推导出全部经典力学理论, 简单的物理关系式, 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 揭示的规律无比奥妙。从发现摩擦琥珀可以吸引小物体开始, 在2400多年的岁月里, 人们掌握了丰富的有关电与磁的知识以及规律。所有这些麦克斯韦只用一组简单的方程式就概括了, 这就是简洁性带来的美。

2 对称美

对称美是指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相称与对应。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有着对称性, 既有空间对称也有时间对称, 还有与时空坐标无关的更复杂的对称。因此作为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运动与结构的物理理论, 自然会浸透着对称美。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既有物理现象的对称美, 例如引力与斥力、粒子与反粒子等。又有物理规律的对称美, 例如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光与波的反射等。还有公式的对称美, 例动量守恒定律、洛伦兹变换式等。麦克斯韦方程组更是具有完美的对称形式。十九世纪, 人们意识到对称性是结晶分子结构的重要特征。著名结晶学家和几何学家费多罗夫, 舍弃了晶体的全部物理性质, 用几何体的规则系统来代替晶体的原子系统, 从而将物理学问题转化为几何学中的美学问题, 并借助几何学框架使晶体学问题得到了圆满地解决。近年来, 由于把群论应用到物理学中, 终于明确了对称性与守恒律之间的关系。一个守恒律的存在常常是宇宙中某种基本对称性的结果。

3 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性、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及各种守恒性都给人以和谐美之感。著名科学家庞加莱说:“世界的普遍和谐是众美之源”。著名物理学家英费尔德也曾说过:当我领悟到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公式时, 我会像聆听巴赫的乐曲一样的感受。原子世界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核外电子绕着核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在宇宙领域中, 各种星系、各种天体尽管进行着复杂的运动, 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星体的运动轨道又是有规则的, 例如月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地球公转, 旋转的速度和轨道也几乎没有差错, 宇宙太空中各天体的运动配合得如此默契和谐, 像是在合奏一首雄伟壮丽的交响曲。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用优美的数学形式把电磁场的四个物理量联系起来, 并把电学中的重要常数和磁学中的重要常数与光速联系起来, 从而建立了和谐无矛盾的电磁场理论。

4 统一美

物理学中的统一美除指理论体系的统一还有真与美的统一。理论的统一就是要求理论在不附加太多的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前后一致地解释更多的物理现象。例如通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统一, 电学与磁学规律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物质与能量的统一, 实物粒子与场等几次大的综合与统一, 建立起如今的物理大厦。统一美还包括真与美的统一,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真和美的理解是:美的事物一定是真的即美比真更本质。当他们还不知道天体的具体运动轨道时, 即还不了解“真”的时候就敢于从美的愿望出发, 设定天体运动的轨道是圆的。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就是在美比真更本质的观点指导下的结果。从真的角度来看日心说和地心说很难判断出哪一个理论更正确, 因为根据这两种理论制定的历法相差无几。但日心说具有无与伦比的对称性和统一性, 毕达哥拉斯的科学美学思想成为这两种理论审美评价的标准。

物理学家对美的追求, 在物理理论的发现、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爱因斯坦对对称美的坚定信念引导他走向相对论, 他对和谐美更是近乎宗教般地相信, 他说:“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 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法拉第由于相信对称性, 由电生磁现象发现了磁生电现象。狄拉克向来追求美, 把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统一。正是对科学美的追求, 麦克斯韦提出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进而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奠定了无线电通讯的基础。物理学家对美的追求, 强烈地影响着物理学成果的内容与形式, 物理学中处处蕴含着科学美。

参考文献

[1]杨庆余.物理学研究的美学精神[J].大学物理, 2002, 21 (11) :37-41.

篇4:人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

第二个关键词是“科学”。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它们的共性在于科学性,它需要科学实验,也需要数据计算。心理学是一门理科,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一般先是通过简单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然后再进行各个分支的学习,其中穿插着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统计实验的课程。这份书单,有几本书是给大家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简单概念,剩下的多是讲述有趣的心理学分支,希望给大家一个科学而又有趣的心理学入门指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Roger R Hock著

译者:白学军等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详细介绍了心理学领域中10个重要分支,共40项经典研究。

本书的副标题为: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走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短,心理学领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深了人们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大众对“心理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一方面人们非常感兴趣,令一方面又觉得心理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会有厄运降临。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顾虑,不妨看一下这本书,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实验,最终明白科学心理学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作者:(美)Keith E.Stanovich

译者:范照 邹智明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推广等,向“伪”心理学说“不”。

本书是澳洲心理系的必修教材之一,作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部分。这本书不同于传统介绍知识的教材,更注重对心理学研究中基本思想的解读和挑战。这样的角度恰恰是国内大学教育所欠缺的,所以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妨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加强一下研究思路和逻辑的培养。对于大众来说,了解一些研究的基本思想非常必要。比如:相关不等同因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挑战很多媒体对心理学研究的错误解读。

《发展心理学》

作者:(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苏彦捷等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简介: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解说。

在追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时,往往有些狂妄之气。每个人确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人也逃脱不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生命开端到结束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中贴近生活和趣味性足的一个研究领域。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基础)、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如果对生命感兴趣,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自己充满好奇,也许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行为遗传学》

作者:(美) R·普洛明等

译者:温暖等

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的发展是一场遗传和环境的博弈。

尽管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是一场遗传和环境共同博弈的复杂产物。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环境,而忽略了遗传。人的出生所携带的基因,使人们具有某种倾向性,比如情绪更不稳定等,而在生活中,由于这类问题不可简单追溯,而忽略遗传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的科学问题——先天PK后天,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脑力。行为遗传学,双胞胎设计以及家庭研究等,给这个问题的回答开拓了疆土。遗传行为学是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交互产生的综合学科,这本《行为遗传学》是该领域的大牛——R?普洛明的大作,可作为入门之选。

《进化心理学》

作者:David M.Buss

译者:熊哲宏等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从进化的角度解读人类行为,试图统一心理学各个分支的野心学派。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一个人的发展,《进化心理学》更像是人类群体的演化规律,追根溯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现代人类为何是如此的模样。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男女在择偶的时候看重什么,真的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女人爱财,男人好色”?还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分配和孩子对婚姻关系的影响等。再比如群体内冲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等。这些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Buss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人和群体的行为。

《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罗跃嘉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有关于记忆的神经科学,心理学大家坎德尔的研究历程。

埃里克?坎德尔因在“神经系统信号传送”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记忆的神经生物基础,更是坎德尔科学生命的自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神经发展的里程碑,从一个神经细胞,到神经细胞的联结,以及多个神经细胞联结而成的脑区,去寻找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储存的。

在书中,一代科学巨匠也将自己的生平娓娓道来,出生于维也纳的他儿时便对记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跨越了多个方向: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对记忆的好奇成为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此外,这本书的启示还在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大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对复杂心理问题的“神经机制”拷问已是领域热点,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进化的大脑》

作者:(美)戴维·J·林登

译者:沈颖等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有趣的脑科学知识科普。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心理学的定义颇有微词。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应该更名为“脑”理学,原因在于脑才是人类行为的主宰者。这确实有一定道理,脑的生理复杂性以及在影响人类各种行为上的机制的复杂性,吸引了大批学者投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来。近些年美国和欧洲等国都启动了关于“脑”的科研计划,对大脑的了解成为各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这本书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林登写成的“脑”科普读物。从生理结构到功能结构,比如脑与学习与记忆、睡眠和梦境等,告诉我们脑是如此的复杂与好玩儿。

《思考,快与慢》

作者: (美) 丹尼尔·卡尼曼

译者:胡晓姣 李爱民 何梦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简介:大家之作,深入浅出全面了解人类思维。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因为在行为决策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本书中,卡尼曼用很多有趣的研究告诉读者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大脑没有你想象中的理性。他提出了思维的“快”系统和“慢”系统。简单来说,可以讲“快”系统理解为本能、习惯和偏见等,“慢”系统则为理性、思辨和深入。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形成看法时很多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的结合,并且“快”系统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社会性动物》

作者:Elliot Aronson

译者:邢占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作品,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社会心理学是最接地气儿的一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也许你意识不到,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比如当所有人都坚持一个观点时,你会不会动摇自己的选择?外貌对求职有什么影响?如何说服他人?发生了暴力行为,围观的很多,为何真正伸出援手的很少?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并且在社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已经通过有趣和严谨的实验发现了很多规律,比如大家都很了解的从众、认知失调和鸡尾酒效用等。

《亲密关系》

作者:(美) 莎伦·布雷姆 丹尼尔·珀尔曼 罗兰·米勒 苏珊·坎贝尔

译者:郭辉 肖斌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介:从科学实验中窥探友谊、爱情和婚姻的秘密。

虽然我们不能说“浪漫”地理解亲密关系是错误的,但是当人们试着揭开感情的神秘面纱,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会发现很多规律,明白这些规律确实对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这本《亲密关系》就从吸引、社会认知、交流、相互依赖、整个生命过程的友谊、爱情、冲突与暴力等维度全面介绍了关于人与人亲近交往的实验研究以及发现,非常精彩。

《情绪的解析》

作者:(美)保罗·艾克曼

译者:杨旭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简介:面部表情和情绪识别的“兵书”,美剧《lie to me》的科学顾问之作。

你看过美剧《lie to me》吗?惊叹其中Lightman对微表情的快速识别吗?本书的作者保罗?艾克曼就是美剧《lie to me》的科学顾问,也是情绪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大牛。中国作为一个关系社会,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由此也非常重视察言观色的能力,因为有些话是不能说清楚的,正确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更好建立关系。但是关于非言语的信息传达,人们往往觉得其神秘莫测,更别说习得技能,本书则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情绪的由来、研究方法和如何识别他人情绪,以及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了“情绪”,不管是对情绪感兴趣,还是对如何习得识别情绪技能的同学,保罗?艾克曼将会带领你体验一次有趣和实用的情绪之旅。

篇5:朱熹理学之科学观

“理”这一范畴是朱熹理学的核心和基石。综观朱熹理学,其“理”概念至少有四重涵义。

第一,“理”指万物发展变化的潜在可能性。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天地生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5]“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有是物也。”[6]结合本文下面将要谈到的“太极”[7],不难发现,朱熹的“理”的涵义之一是指万物发展变化的诸般潜在可能性。

第二,“理”指万物之所以发展变化或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8],并受因果律的支配。“理”的这重涵义,朱熹论述得最多,也最清楚。譬如:

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9]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10]

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是则所谓“太极”也。[11]

有这动之理,便能动而生阳;有这静之理,便能静而生阴。既动,则理又在动之中;既静,则理又在静之中。曰:“动静是气也。有此理为气之主,气便能如此否?”曰:“是也。”[12]

所有这些,尤其是“理”是万物“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以及“为气之主,气便如此”,明确指出“理”是万物之所以发展变化或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即必然性。

第三,“理”指赋予万物以属性并构成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组织。“理”赋予万物以属性:“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13]“理”构成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组织:“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著。”[14]故此,李约瑟称朱熹的“理”是“大自然的秩序和模式”。[15]

第四,“理”指合理性。这与“理”的第二重涵义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源出和重叠关系:“天地万物,莫不有理。”[16]“惟其理有许多,故物有许多。”[17]“做出那事,便是这里有那理。凡天地生出那物,便是那里有那理。”问:“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如物之无情者亦有理否?”曰:“固是有理。如舟只可行之于水,车只可行之于陆。”[18]结合“理”的前三重涵义,就可以理解“理”的这第四重涵义。也就是说,天地未判、万物尚未形成和出现时,虽然万物之“理”[19]均自具备,但只有那些合乎“理”者[20]才能在现象界里出现,而那些不合乎“理”者[21]则不可能出现于现象界。

朱熹的这种“理”论至少有四方面的价值:第一,关于存在与合理关系的认识至少形成了后来黑格尔“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合理的一定是存在的”命题的思想萌芽;第二,在朱熹的论述中隐含着某种原始的自然选择思想[22];第三,在朱熹的思想中隐含着某种人择宇宙学原理的雏形[23];第四,世界既然是由必然性支配的,那么,所谓的偶然性则可能是由我们暂时的无知造成的。《中庸或问》:“至于气化流行,则阴阳寒暑、吉凶灾祥,不能尽得其正者尤多。”“造化亦有差处,如冬热夏寒,所生人、物有厚薄、有善恶,不知是甚处差将来?便没理解了。”[24]朱熹认为,现象界里若出现了某种不合乎人们所知之“理”的事物,该事物本身一定是合理的,只不过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25]可能尚不为人所知,我们的世界是必然性[26]的世界,所谓的偶然性可能只是我们暂时的无知的表现,在它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更深的暂不为人所知的必然性。这里,朱熹不仅开始思考20世纪爱因斯坦和玻尔所辩论的“上帝掷不掷骰子”的问题,而且还注意到现实世界中事物及其现象的差异性或不均匀性并进而试图寻找这种非奇次现象的原因。[27]

(二)“太极”与朱熹的世界演化观

在剖析了朱熹“理”概念的四重涵义及其科学意义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而理解“太极”与其世界演化观的内在关系了。

在朱熹看来,“太极”是“总天地万物之理”,是“理”之极至。《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本无此名,只是个表德。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者,如屋之有极,天之有极,到这里更没处去,理之极至者也。

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

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大无声无臭之妙也。

周子恐人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故以“无极”言之。既谓之“无极”,则不可以“有底道理”强搜寻也。

这是说,“太极”中已“总天地万物之理”[28],而“太极”只是用于描述这诸般可能性的一个总括性的名词,“只是个表德”。从这种意义上说,“太极”也是“天地万物之根”[29],“到这里更没处去,理之极至者”。因其是最后因,故“不可以‘有底道理’强搜寻”。这里所谓的“有底道理”,实如范寿康所言,当指现象界里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因果律--因为现象界里的事物皆由因果律支配,万事万物皆有其所以成立的原因。[30]所以,因果律不能应用于“太极”之上。而且,“太极”既是超越于因果律之上的最后因,它也应当具有超越于时空的特性:“有此理后,方有此气。既有此气,然后此理有安顿处。大而天地,细而蝼蚁,其生皆是如此。……要之,‘理’之一字,不可以有无论,未有天地之时,便已如此了也。”“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31]

既然“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除了其中已毕具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诸般潜在可能性以外,还悉集了天地万物后来生成发展各个阶段的内在原因。[32]换言之,世界后来生成发展各阶段的规律都来自同一个总的源流,即“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

近而一身之中,远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众,莫不各具此理。……然虽各自有一个理,又却同出于一个理尔。[33]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穆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34]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有是物也。[35]

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天地生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36]

在朱熹看来,规律[37]不是后来被分别创造出来的,而是悉集、自在于并出自“太极”之中。用今天的话说,即使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尚未到来,譬如地球上生命产生之前,该阶段所特有的规律,如生命的规律如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自然选择等等,也都已存在着,只不过是处于隐含状态而未能起作用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不能被消灭的。因此,从生成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事物的发展变化原则上具有多种可能性[38],但现象界里的万事万物何以仅被赋予了其多种潜在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使之具现呢?朱熹认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39]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40]

统体是一太极,然又一物各具一太极。

问:“《理性命章》注云‘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有一太极。’如此,则是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乃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41]

这是说,太极中虽然万理毕具,但万事万物都只能禀受使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的那一部分理而成立和出现于现象界,否则甚至连出现于现象界都不可能,因此,万事万物只能被赋予其多种潜在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使之具现于现象界。

同时,现象界的万事万物除禀受了使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的那一部分理外,还潜存着太极的全体即全息性,这就是朱熹所谓的“理一分殊”:“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42]行夫问:“万物各具一理,而万理同出一源,此所以可推而无不通也。”曰:“近而一身之中,远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众,莫不各具此理。……然虽各自有一个理,又却同出于一个理尔。……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43]朱熹的“理一分殊”的见解承认了万事万物本质上的统一性:不论外在差异有多大的事物,都具有内在的同一性,都禀受了太极的全息性。而承认世界的统一性[44],则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先决条件。而且,朱熹的理本身旨在追寻自然的秩序和规律,世界的统一性也表现为事物之间的秩序及和谐,而这种秩序性及和谐性不仅应该而且必须遵循严格的“数”的关系与规律。因此,对自然进行严格理性的数学探讨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朱熹说:“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盖数乃是分界限处。”[45]即是说,“数”的关系和规律,不仅作为其固有属性是“气”[46]所必须严格遵循的,而且是从现象中去寻找世界内在和终极本质的根本方法,此所谓“分界限处”。李约瑟曾就此评论道:“这里有某种东西的萌芽,它本来可以使中国科学革命化的,--即它错过了关于自然假说的数学化。”[47]这里,闪烁着许多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相类似的思想之光,如关于自然的秩序与和谐即“数”的学说以及理性的抽象等。

(三)理与气--本体界和现象界

就理和气的关系,朱熹认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于一身,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48]

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结处,理便在其中。……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49]

太极是五行、阴阳之理皆有,不是空的物事。[50]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51]

结合“理”的涵义可知,理、气分别赋予事物以形式、原因[52]和材料[53],理或太极不仅是独立于气的存在,而且从逻辑上推似乎也要先于“气”而存在。“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54]因此,与古希腊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等类似,朱熹也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理或太极[55]和气[56]。理或太极是完善、至高和永恒不变的存在[57],是世界的根本和发展变化的源泉;而气则处在永恒的循环变化中,“能凝结造作”,只是理的外在的和可能不完善的表象和反映,所谓“造化亦有差处”,因而是非本质或非存在的。对世界的本质和现象的二重性的这种区分,在人类认识的历程中尤其是科学思想方面的意义是非凡的,它告诫人们不要过于相信感官印象,而必须最终诉诸理性,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寻找隐藏的内在的本质,这是一切科学尤其是理论科学思维所必须的。其意义实堪与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埃利亚学派的思想相媲美。关于埃利亚学派的思想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意义,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评论道:

埃利亚的哲学在两个方面对我们仍然是很重要的。第一,它不信任感官,因而帮助了原子论者到感官所不能觉察的东西中去寻找实在,并且把后世所谓物体的第二性的质或可以分出的质,如热或色彩,解释做只不过是感官知觉。第二,他们力图寻找代表万物中的基本实在的单一统一,一方面帮助了物理学家寻找单一的化学元素,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哲学家,把本质同质或偶有性分开。这个对物质本性的见解经亚里斯多德加以最后阐释以后,一直支配着中古时代的思想。[58]

篇6:心理学的科学起源简介

19世纪20年代,天文学界开始关注人们在观测星体运行时出现的个体差异,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人差研究”。人差研究是早期实验心理学反应时、复合实验的直接导引。

“反应时”(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是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指标之一,反应时的研究起源于天文学。

17的《格林威治天文观察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公案:英国格林威治天文站的马斯基林(Maskelyne)辞退了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Kinnebrook),原因是他观测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比自己慢约1s。在他屡次提醒后,误差依旧。这件事情引起了德国天文学家贝赛尔(Bessel)的注意。他认为金内布鲁克既然知道自己的观测存在误差,并且也力求改正,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很有可能这个误差是人本身所无法控制的。于是,他通过实验对人差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观测星体时,不同的观察者所得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他用公式A-B=1.223秒来表示,此后,人们一直沿用这个公式表示个体差异,被称为“人差方程”。实际上“人差方程”就是人在反应时上的差别。

贝赛尔的深入研究对心理学感知觉等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启示。赫尔姆赫兹运用反应时测定出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在科学心理学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是这个发现确立了与神经过程不可分离的心理过程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完成的观点。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F.C.Donders)从天文学家那里受到启发,最早将反应时的测量运用于心理学,发明了分离反应时的实验。他以简单反应为基础,对选择反应进行了研究,进而将选择反应过程区别为辨别与选择两个环节。冯特(W.Wundt,1832-1920)发展了唐德斯的实验方法,对反射、简单的肌肉及感觉反应、认识反应、联想反应、判断反应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心理学中的复合实验是冯特以天文学的研究为依据创立的。复合实验使人们了解到知觉的准备对知觉结果的影响,而这正是动力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

18,赫尔巴特首次使用“复合”一词,指两种以上的感觉的混合。天文学家使用的观测法――眼耳法,就具有感觉复合的性质。眼耳法是指观测者先用眼看钟表指针所指的秒数,然后在观察的同时耳听钟摆之声而计算秒数,以此来确定星体通过望远镜中法线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眼耳法的使用,就需要视觉跟听觉协同参与,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很复杂的注意分配和心理判断。

1861年,冯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钟摆,也就是著名的“冯特复合钟”。钟摆沿刻度尺摇摆到某一刻度能发出“咔嗒”声,观察者要注意当他听到钟声时,指针所指的刻度。

研究人员运用冯特复合钟进行实验发现,似乎有多种因素影响着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点。研究中出现了这样的有趣现象:指针在指向5时才发出声音,但是很多观察者在指针指向4的时候,就报告已经听见声音了。有人解释说,这是由于期望和注意的倾向导致了知觉提早出现,后来有实验证明知觉的确与倾向和态度有关;另一种解释认为是由于视觉与听觉的传导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这与对眼耳法所造成的“人差”的解释有些相似。

综上,由于天文学的影响,诱发了心理学上的一系列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篇7:论科学执政的法理学内涵

论科学执政的法理学内涵

所谓科学执政,就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执政,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执政。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24页)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是按照客观规律发展进步的。法律应该是客观规律即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条文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把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要求赋予国家的强制力,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旧译《法意》)第一卷第一章给法律下的定义是“万物自然之理”,主张“有理斯有法”。说的是法律应该是世间事物的发展的客观的内在的规律的表现形式。我们提倡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违反科学规律提升为违法的高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之所以正确,就是它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研究把科学规律法律化的学问就是法学。在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执政、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执政具有同一的概念内涵。实行科学执政是社会发展规律对执政党的最高标准。把客观规律法律化是对立法工作的实质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它是用人类认识到的一切客观规律即科学知识武装起来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党,并能够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保证其决策的执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决策上的失误。实行科学执政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和基本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用科学执政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是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年以来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之一,也是一百多年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三个执政理念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成败的理论保证。三个执政理念的关系是:科学执政是增强执政能力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的外在表现和制度保证,而民主执政是科学执政在当前时代最重要的基本内涵。

科学和民主是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面旗帜。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是指导思想即理念的创新,创新就要讲科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凸现,希望与压力同在。尤其是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生态日益恶化,就业压力也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探讨科学执政理念的法学内涵问题不仅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就是想从法学的角度,分析科学执政的实质及其客观要求,进一步分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应当在法制建设中体现出来。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一、科学执政的法理学内涵就是把客观规律具体化、条文化、规范化

人类的一切文明,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是逐渐被认识了的科学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客观规律是真理,一切客观真理都是可以不断被人认识的。所谓客观,就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逐步地认识它、发现它能动地利用它,而不能改造它、消灭它、抗拒它。但是对真理的认识永远是不可穷尽的。因为真理是发展的,像长河那样万古常新的。所以我们才说,我们说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全部相对真理加在一起,才是绝对真理。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之后,就可以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能动地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农民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之后,可以适时耕耘、播种、浇水、施肥、管理、收割一样。如果违背农时,势必减产、绝收。农业法、农业组织法、种子法、农田水利法、农田基本建设法都是农业发展规律的法律表现形式。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任何政党,任何高明的领袖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个人崇拜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它使中国长期陷入理论误区,不少同志在很多方面还没有清理。比如“政权决定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专政”、“以专政手段解决文化问题”、“党的政策就是真理”、“灭资兴无”以及“两个凡是”等,必须从中解脱出来。“两个凡是”不是真理。不仅对毛泽东不能搞“两个凡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绝不能永远不能搞“两个凡是”。

历史表明,只有科学的东西,才是最先进的颠簸不破的东西。人类的一切追求,从实质上说,都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不讲求科学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不重视科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富足,都是人们掌握了科学规律进行创造的外在表现。一个政党尤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的决策是否正确,其执政能力的衡量标准,归根结底也都应当以是否经得起客观规律的检验为最高标准,能否获得成功,在于其认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的深度、广度和熟练程度。我们的一切成就,一切胜利,都是科学的成就,科学的胜利;同样的,我们的一切失败,一切失误,都是违背了客观科学规律的结果。因此,总结经验,研究国家活动的大政方针,科学体制,科学政策与经济、教育政策的关系,科学活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永远不易的主题。

《决定》把执政规律概括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个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方面为内容。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离开了它,我们就离开了方向。对于法制建设来说,就是要把最重要的客观科学规律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制度,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因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2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不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全体公民,都一体遵照,不得违反,用国家的强制力加以推行,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未有过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着大量复杂的深刻的有时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利益多元化、经营方式分散化导致人们思维方式多样化,巨变中的社会转型催生出若干新的社会阶层,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严酷的挑战性的问题,要求我们更加理智地观察和思考。如果不能理智清醒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长期正确地执政下去是不可思议的。过去是正确的不等于永远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也不等于永远是正确的,必须与时俱进。在此理念指导下确定科学兴国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进力量。对于某一地区、某一具体部门,确立科学立法、科学行政、科学司法、科学兴市、科学强省、科学治校、科学治水、科学治沙┅┅都是正确战略决策的体现。我们已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全党全国人民都应该确立依法治国理念。法律是全体人民的意志的体现,也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的基本的手段。用另一提法,就是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市、依法治省、依法治校、依法治水、依法治沙---等等。科学的执政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法律的科学性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完美无缺的,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现真理,修正错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适时修改法律,不断制定新法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科学发展史。自由是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和改造。自由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提高预见性。新中国建国近六十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凡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都取得了胜利,如在政治领域内建国初期的肃清反革命、镇压反革命的斗争,经济建设中提出的“十大关系”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等;凡是违背了客观规律办事的,都经过了曲折和失败。比如,在政治建设中把人类几千年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都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全面彻底地加以排斥、批判、否定,一次又一次的全党全国人民的“大民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评价和错误政策,尤其是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大搞“群众专政”,在经济上全面实行计划经济,过早地否定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否定人口增殖规律导致人口无节制的增长,农业发展上解放初期把土地分给农民,紧接着过快地搞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造成农业大起大落,搞了二十年人民公社.“跑步进入社会主义”,这不是按照规律办事,而是按照意识形态办事。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大跃进”,闹得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定胜天”、“我就是龙王”之类的吹牛神话满天飞。农业生产严重倒退,全国人民都要靠票证分配农产 3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品,甚至发生饥荒。历史证明:不顾客观条件许可的盲目蛮干吹牛扯谎,注定要失败,就是因为它违背了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已有的认识及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历史任务的需求。推翻旧的政权,可以在短时期用暴力、以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群众的武装斗争方式解决;但是取得政权后,实行执政,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就不可能用暴力、用类似武装斗争的方式解决。在政治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在国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按照WTO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都需要重新以科学的态度加以思考,制定法律,并努力实践。社会矛盾仍旧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正确认识、把握和驾驭社会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我们正确执政的理论前提,是科学执政的理论基础。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们把自己的基本观点称为“斗争哲学”,把敢于斗争、敢于夺取胜利,善于斗争、善于夺取胜利当作自己的战略要求和战术要求;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基本观点称作“和谐哲学”,把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战略要求和战术要求。把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和基本任务。一切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按照科学理论制定的法律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基本手段。制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是我们的长期任务。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经济繁荣和人权的勃兴是和谐社会的三大主题。

科学执政,对于执政党和国家领导者来说,简而言之,就是严格按照科学规律的要求制定政策和法律,正确行使党和国家权力,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二、科学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时代和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任何科学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离开具体的时代背景(时代、地点和条件)谈问题都是空谈,一切脱离实际的政策和策略都是错误的。客观世界,在当前来说,一是对于时代的认识,二是对于国情的认识,就是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到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来认识,叫做“大气候”。认识或发现科学规律,不是靠主观的夸夸其谈,而要靠客观的社会实践。新中国建国以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并没有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基本国情,我们在一些决策上的失误,都与这个错误的或片面的基本认识有关。为此,我国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因此,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时代特征和社会基本矛盾,这是做到科学执政的前提和认识基础。必须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研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战略策略,研究制定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4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国内外环境里,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把握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时代的认识和把握是确立国策和立法的前提。我们不可以超越时代的阶段胡思乱想;对于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是确立国策的基础,我们不可以脱离实际情况蛮打蛮干。从历史上的教训来说,1871年的巴黎公社时期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不具有建设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基本条件,不可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马克思说在当时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开始兴起时认为是“蠢举”,因为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后来基于工人们创造历史的热情,才赞扬说是伟大的历史“壮举”,它创造的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握取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但是,它也只是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尝试”;1961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十二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纲领,超出了时代的可能和具体的物质、社会和文化条件;1958年我国的人民公社运动企图通过“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形式加速实现共产主义里程同样是没有弄清时代性特征和具体情况,注定要失败。直到现在,就全球而言,“经济发展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候”(恩格斯为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所作的导言1885.3.6.),实行超越时代可能的政策注定要失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划时代贡献,就是明确了我们谈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跨越,当今这个阶段必然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我们制定的一切政策、法律、措施以及思想、道德观念都必须与之相适应。

(二)关于把握基本国情。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民主政治制度(包括选举制度)不健全,政治体制改革要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官员腐败未得到根治;从精神文明的角度看,传统文化也是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取向与现代社会主义理念不断发生碰撞;从物质文明的角度看,我国仍然处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虽说国土辽阔,但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可耕地不及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已经到了可供开发的极限。(1996年10月1日调查是19.41亿亩,到2006年10月1日是18.26亿亩,10年间减少了1.25亿亩,可供开发的红线是18亿亩。)按人均GDP相比,属于贫困国家之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石油进口约占需求的四分之一,水、森林资源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说法,人均占有量2000平方米以下的情况为严重缺水,现在我国有11个省、市、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1000平方米以下。而且水污染严重,全国三分之二的河流污染,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 5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多年的大规模综合治理成效甚微。由此导致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一些食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致癌物;我国人口众多,但素质较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不仅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奇缺,高级企业管理人才不足。以大学毕业生为标准的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日、俄等及西欧发达国家,也远低于“四小龙”。在“老、少、边、穷”地区尚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文盲、科盲的大量存在掣肘着科技现代化的步伐。高、精、尖专业人才(包括经营管理人才)奇缺,不得已才引进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初中以下占83%,有72%未接受任何专业培训。知识的差距导致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我国科技现代化起步晚,起点低,提出科技现代化比西方晚200年。自主知识产权少,在世界贸易中科技含量低。

(三)关于把握住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及其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

除了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矛盾之外,对于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是制定科学正确政策和法律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把自己的理论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检验其正确与否的。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或者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73页)这个论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依然是正确的。但当前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与那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而应该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的社会,是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人民对影响社会和谐的诸多问题深表忧虑,是正常的。当前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矛盾。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的分化,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无论从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比这些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体系来衡量,我国的贫富差距都是越来越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额的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份额的50%。在先富者阶层中,经济上拥有大量资源的人想要搞政治投资,想要渗透到政治权力当中来。一部分人的资本积累越来越厚,为富不仁的想象也越来越严重。腐败造成的贫富分化引起了人民极大义愤。贫富差距过大和特权者以违法手段暴富不仅不能给无权无势者们带来致富的榜样和激动力,反而给他们以极不公平感。经济发展的红利被特殊利益集团垄断,绝大多数人反倒不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必然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在金钱面前一律平等”、“有钱能买鬼推磨”的说教面前,迅速 6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发展着的弱势群体感到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和潜在的社会矛盾。他们被无形的墙壁隔断在某些社会公益事业之外。而且,社会急剧两极分化,使得经济内需的拉动力赶不上经济发展的幅度,极大地掣肘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快速致富的人并不是正当的按法律和政策致富的,而是靠特殊关系、门路甚至腐败和犯罪手段致富的,他们不知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某些富人形象贪婪、奢侈,令人气愤、作呕。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更加关键的历史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利益关系、社会矛盾更加显著突出。在某些广告上,不断出现“贵族生活”、“高贵不凡”、“无比奢华”,迅速出现“富裕区”和“贫民窟”。加剧了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由于收入分配上差距不断扩大迅速形成了以农户、失业者、“买断”者、半失业者、待业者、失地者、病残者、领养老金者为主体的弱势群体,有的流落外地;城市低收入问题也日趋严重,部分居民收入出现负增长,他们中的三分之二是从经济转型中剥离出来的。他们感到生活水平正在下降,自然产生矛盾。一些人甚至会怀疑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有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邓小平曾告诫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末---作者注)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4页)按照邓小平所列的时间表,到了考虑解决这个突出问题的时候了。

2、因党政机关某些官员的腐败和不尊重民意产生的矛盾。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地位变化了,有的当了“大官”,权倾一方。但是权力运行机制的法制建设存在不少问题。表现是政府行为不规范,权力滥用;执法违法,与民争利;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领导干部权责不统一;实行市场经济,金钱拜物教盛行,权—钱—色交易越演越烈,级别越来越高,越明目张胆,成了腐败轴心;善于投机钻营、能送会跑的人步步升迁,给党政机关的官员预留了广阔的腐败空间。一部分人通过权钱色交易、官商勾结、贪污腐败、行业垄断的非法途径暴富。他们的巨额财富并非来源于市场竞争中的创造和积累,而是来源于公共权力的腐化和滥用。除了法定的工资等待遇差别加大之外,官员们在住房、医疗、子女特权等很多方面明显与老百姓之间拉开了距离。某些党政官员“买官鬻爵”,大发其财;在土地转让、资金信贷、股权融资、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及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牟取暴利,有的领导人甚至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他们把行政性资源配置中把权力市场化。官本位现象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是权力资本化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把经济引向繁荣,把科技引向进步,但是也必然不可避免地带来金钱拜物教。近年来它的的负面效应凸显,没有得到应有的遏制。人民群众不能有效地对官员权力加以制约,不能运用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来制衡国家权力。普通老百姓对实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问题极为关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7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近年来,一些搞权钱交易的党政领导干部手段不断翻新,几乎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我们的法律制度却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应有的措施。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些共产党员干部住在豪华的办公楼里,大大小小的干部都有专车,宴席一掷千金,(有人统计,一个中等地级市公职人员中午不饮酒,半年能节省招待费4500万元,这些钱可以建五十座小学)个别干部甚至堕落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犯罪的地步,挥霍浪费是当前官场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有些浪费损失甚至不违法犯罪更为严重。人们不再把他们被看做“人民公仆”,而被视为“特权阶层”了。甚至在司法领域中“贫富有别”,对党内腐败分子“法外施恩”、“纪外留情”、“同罪不同罚”、“宁宽勿严”、“宁轻勿重”,“罚不当罪”。掌握资源的部分人在某些“党员干部”保护下,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随意调动大批资金,侵占挪用或携巨额公款外逃。还有,公务员福利项目过多过滥,少数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人、高收入者、企业主、高级知识分子等特殊人群违法犯罪,(有的竟利用人大代表身份进行掩护)得不到处理,有的干部一边违法乱纪,一边步步高升,直至国家高级干部,影响极为恶劣;诸如此类,反映的是法律面前不平等,社会不公正,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变成了政治上的差别。人民监督和批评党和政府官员的权利往往不能实现,舆论监督形同虚设。

因某些领导干部不尊重民意而产生的矛盾也很突出.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求党政领导机关和官员更加关注民意。尤其是当前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甚至表面化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要不断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最大限度的予以化解,使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大体平衡。群众上访、群体性事件实质上是反映政治体制与人民参与的政治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应当尊重人民群众在利益表达方式上的创造性以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要为出发点。但是,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却有的领导干部苛求基层“不能出事”、不发生群体事件、无大规模上访、并以此作为评价干部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指标。因此,形成了基层不敢想主动想上暴露问题,不讲真话,拼命把负面消息压住,把上访的人拦住,“稳定”便成了“社会控制”。在操作中就是“无上访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在个别基层县政府对乡镇的政绩考核在很多方面背离实际。一些干部甚至认为,干工作就是一级骗一级,一些干部的精力主要用在讨上级的欢心,闭门造车炮制政绩。造假好的干部反而得到提拔,形成了错误导向。对2007年“两会”期间,某政协委员向国家总理转述了一首民谣:“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级一级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就是不兑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3、城乡差别拉大导致的矛盾。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差别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不断减少最后消灭三大差别。但是城乡差别正在不断拉大。延续至今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使占80—90%的农村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里人相同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资源的权利。城乡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 8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不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本来应该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在城市,农民们要求均等化是可以而且应该理解和支持。国家对农民减轻负担,但是“减而不轻”,农民收入徘徊不前,有的地区种粮食收不抵支。极个别地区农民仍然“整年围着土豆转”,还有一些绝对贫困人口。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的主体。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有的农村80%的农民进城,农村剩下的几乎全是老人、小孩、妇女,土地荒芜,更谈不上养猪种菜了;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高等院校学费高昂。进城务工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甚至存在着因歧视而形成的工资差异。(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调查,此种工资差异约占同工种岗位3.9%)。而且生活条件恶劣,甚至长期拖欠工资。据《工人日报》2007年6月22日一项有关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在建筑业能及时领取工资的只占调查对象的45%,因讨薪不成不断发生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耕地正在加速减少。近十年以来,每年国家建设征地在1000万亩以上,相当于十个大县。失地的农民弃土离家,流离失所;相反的,土地的含金量使得贪官和奸商们垂涎欲滴。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城市消费水平,整整落后十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2004年全国还有2610万贫困人口,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维持在3.21:1的水平上。

4、因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产生的矛盾。企业法规定的工人的法定权利实际上没有兑现。劳资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是由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造成的。不论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主人公地位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有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多年还未订合同,由于不能确定劳动关系,造成维权困难。国有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在很多企业名存实亡,谈不到参加民主管理。在非国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更是处于弱势地位,业主们把西方国家企业的管理模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形成雇佣关系。不能否定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科学的先进的经验。但是那些千方百计地降低工人工资、尽量减少改善劳动者居住条件和其他福利待遇的支出,甚至想方设法克扣工资,大多数非国有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尤其不能容忍的,大学关于企业管理的教材中竟然删除了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这是极其错误的。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合法的解决,劳资之间的矛盾会进一步扩大。

5、农村自治组织干群之间的矛盾。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某些农村比较普遍地存在者村干部作风不民主、财务不公开、不能保障农民在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土地承包、延包中随意撕毁承包、延包合同,无视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农民失去土地后得不到合法合理的补偿费等问题,造成群体纠纷,进行诉讼或群体上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村委会的选举工作中,贿选、腐败和暴力选举等不正当或非法行为进一步增多,有蔓延之势。拖延、不组织选举、任意指派和任命村委 9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会成员和村选举委员会成员,私填、涂改选票、聚众扰乱投票场所、抢夺和撕毁选票、损坏选票、焚烧票箱、殴打投票人,有的地方村宗派势力甚至黑恶势力参与竞选活动,有的刑满释放人员、因违法犯罪正在服刑的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也当选为村委会成员。这说明,农民的基本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基本诉求表达也得不到保障。

6、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区域差别产生的矛盾和过度开发产生的矛盾.区域差别在拉大,特区冒尖地区自不必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有占全国80%以上的工业、技术人才和教育机构,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占有占全国总数80%的资源,但人口贫困,文化落后。国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以政策支持努力使贫困地区逐渐富裕起来,减少差距减少矛盾。在那些本应该进行生态保护的地区,过度开发已经使得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过去几十年的畜牧业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水源减少越来越严重。已经陷入“贫穷——破坏草地生态环境——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7、非国有制经济和国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两大类所有制在资源配置、人才配置及其他诸如银行信贷、税收政策、职工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若干不平等制度,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在人才管理上法制不完善。一些国有企业的专家把国有知识产权带走自办公司,也有的“跳槽”到有优厚条件的非国有企业去了。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据《每日经济新闻报》报道,目前已发现有100多家跨国公司存在环境违规行为。其中包括著名的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如日清、花王、嘉士伯等公众熟悉的品牌。一些跨国企业不仅违规,而且成了当地污染大户。这些跨国公司在其国内在环保方面都有良好的品牌,一旦进入中国,就很快降低了环抱标准。这方面的矛盾值得我们严加注意。

8、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产生的矛盾。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指导和支持和保障,我国不仅急需数以万计千万计的高级专业人才,需要普通工人知识技能与先进设备要求相适应,更需要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高,但在教育、科研方面,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全民道德观念水平的提高不能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矛盾没有及时协调。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是以维护财产合法权益为核心的平等观念,是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自由观念,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宗旨的发展观念;而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则是提倡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为人民服务观念。在某些场合,两者会发生碰撞,产生矛盾。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矛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问题。

9、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产生的矛盾。自由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某些工厂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下岗,在市场上出现不正当竞争,如假冒伪劣商品,干部腐化堕落,官商勾结,各类经济犯罪,走私贩私,贩运毒品出现,金钱拜物教的泛滥成灾等。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10、对外开放导致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美德侵蚀产生的矛盾也表现出来了。西方的宣扬暴力、色情、凶杀、匪徒的影视作品像洪水一样迅速占领了我们的电影、电视、广播,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的灵魂,很多犯罪行为就是受到这些影响造成的。值得我们深思。

11、新社会阶层的发展与现实政策的矛盾。我国新社会阶层大约有5000万人,加上相关人员大约有1.5亿人。他们已经掌握了大约10亿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专利技术并直接或者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涉及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他们当中聚集了我国大部分的高收入者。他们不但与国内各阶层、各方面有密切接触,而且与国外组织和个人有广泛联系。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从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中分离出来的,队伍正在继续扩大,实力也正在增强;他们中相当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领域;而且聚集了中国大部分高收入者;职业和身份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政治诉求必然逐步增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是非中共人士。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壮大是一个新问题。我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政策也并不配套。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一个新的大问题。

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矛盾。比如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从国家整体来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大量失业人员需要进一步安置。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估计,每年有1200万的供应缺口,就业形势严峻。

这些矛盾的凸现,说明迅速分化的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要求复杂化的现实。任何一对矛盾的尖锐化都会影响全局。在这些矛盾面前,必须用科学执政的理念培养出一大批善于科学执政的干部。江泽民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干部们不应只是靠会议、文件、汇报、接待、检查等政府运行机制而忙碌(这些形式当然是很重要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应从宏观上掌握科学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新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科学执政的法理学概念及执政规律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三、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质上就是树立客观规律的无上权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国家和法律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和发展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结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的产生说的以下一段话被认为是最经典的,列宁曾不只一次引用过:“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象黑格尔所断言的是‘道德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 11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是从政治层面上说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法律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商品关系发展的需要。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如契约自由、等价交换等需要在法律上加以确认,于是产生了所有权、债权、合同、贸易等概念。恩格斯在同一著作中是这样一来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就变成了法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调的是,国家和法律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国家和法律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家机器和法律的产生,则是阶级的产生及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法律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统治者,总是用法律宣布有利于自己阶级的经济秩序和政治统治秩序是合法的,被推翻的统治者是非法的,规定某些行为是违法,是犯罪,要用包括暴力的强制手段加以解决。统治者用法律的手段建立和维持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对于法律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说:“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执政者和公民团体都不应侵犯法律。”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在民主共和国,法律是社会公意的体现,具有无上的权威性,统治者仅是法律的奴仆,他们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与法律并应依法行使;另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潘恩在他的《常识》一书中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的,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是国王。”马克思把法典称为“人民的圣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71页);社会主义国家与法律的产生和完善也同样是合乎规律的结果。毛泽东也说过:“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8---359页)邓小平在谈到法律权威时曾经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其实,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前的国家很难做到,惟有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做到。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个方略特别强调法律在社会上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

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讲,法律实质上是什么呢?其实,法律无非是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法律化罢了。立法者的责任,无非就是把已经被实践证实了的规律性的东西赋予法律的效力,用国家的 12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强制力加以推行。当然,也并不是说需要把所有规律性的东西都提升为法律,有的用新的道德观念加以约束就可以了。依法治国实质上无非是按照客观规律的发展要求治国。法律的发展史,就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规律的发展历史。我们目前的义务,就是不断深入发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律并适时把它们提升为法律规范,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规范。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看,法律有其只是服务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统治者的一面,这一方面随着没落阶级的灭亡也就灭亡了,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等,应该彻底加以否定;但是也有其反映历史的、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一面,是不能破坏的,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会遭到报复。作为科学,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则应该加以继承,如国家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制度,生态平衡的法律保护制度,科学的社会治安秩序的管理制度、工业生产操作规程、国际贸易规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等不能简单地贴上资产阶级标签加以排斥。我们应该彻底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吸取其合理的、科学的内核,扬弃其封建的、落后的糟粕,不能简单地用“非此即彼”的对立思想方式及标准衡量一切。

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实行法律虚无主义,曾经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过历史性的损失,教训是极为沉痛的。新中国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否认法治,大搞人治。用意识形态直接指挥法制建设,把共产党的文件当作法律。四十年全面学习苏联,搞计划经济,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不只一次地因违反科学规律而犯过全局性的、长期的、历史性的重大错误。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错误地批判彭德懷为代表的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在经济上,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十年内乱,给全党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创伤和不幸是历史性的,是无法弥补的,使理论上造成了混乱,使中国经济倒退多少年,中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教训也是极为沉痛的。苏联共产党曾经被公认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钢铁堡垒,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认为是全世界共产党的“头”。但是在执政73年后的1991年,莫斯科苏共中央大楼被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签署命令予以查封,苏共解散了,红旗落地了,十月革命纪念碑被拆除,苏共夀终正寝,苏联被解体。人们在思考: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是,苏共已经腐败,领导阶层中的苏共党员已经成为新型特权阶层,他们在人民心目中早已丧失威信,苏共的倒台是历史的必然。如果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恰恰是,苏共长期违背了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共产党的科学执政的建设规律,比如,它长期的过分的集中妨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和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了法制建设,也使人民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官僚主义、个人专断、家长制、领导制度终身制和各种各样的特权现象与腐败作风,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没有一个不是把内政、外交等一切权力集于一身的;在经济上,一切按指令性计划办事,13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强调计划就是法律,使得经济生活僵化。

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社会实践是检验法律的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国家制定(或修订)宪法、法律,把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用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把从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固定化。正确的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违背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要求,就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任务,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加快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进程,发现了民主、法治、人权、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是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共同创造,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有条件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把它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来。

对于当前来说,我们加快立法的进程,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急需的法律如物权法、债权法及改革开放的若干法律法规如鼓励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等进一步加以制定完善,无疑会极大地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小而言之,对于某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或市、县、乡镇来说,也一样。他们都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力,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经过实践结果检验,这些规范性文件凡是能够起促进作用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除了宪法之外,民商法领域(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工业法、农业法、商法、科技法、环保法、森林法、教育法、卫生法等),经济法(计划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财政法、金融法、税法、物价法、工商行政管理法、审计法、对外经济贸易法、银行法等),社会法(劳动法、工资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失业保险法等),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执行法、行政程序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组织法、行政监察法等),刑法、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若干行政程序法)以及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等以及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但是,我国的立法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需要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体系残缺,结构失衡,交叉重复,矛盾冲突,彼此脱节,互不协调。有的过分原则不具有操作性,有大含混不清,有待在实践中解决。

世界是发展的,科学也在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发展的。我们有了近六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我们应该理性、深入、系统地思考,找到并且突破问题背后的症结,思考和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修正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提高驾驭科 14

王金鼎学术论文选集

学规律的自觉性,始终如一地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破除旧的条条框框和陈腐观念,就一定会不断增强科学的执政能力,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篇8:科学教学实践中心理学的应用

科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充分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补充, 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摇篮, 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学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实, 能帮助学生提升各项能力, 同时能帮助其塑造健康的心理。

一、科学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联系

科学教学能体现心理学的规律理论, 促进对心理学的研究, 而心理学理论亦可以被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 促进科学教学实践。

1. 科学教学中可以体现心理学的规律理论

科学教学有个人的项目, 也有集体的项目。科学教学的开展过程透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 可以体现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参与科学教学的动机, 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个人特质和在群体中的态度, 这都是心理学中对象研究的重要方面。链接教学活动, 其实也是心理学的真人实验场景, 体现很多心理学的规律和理论。

2. 心理学理论可以被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去

优秀的科学教学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学生的消极、懒惰、恐惧、自卑等心理往往会限制科学教学的开展。将心理学运用到科学教学中, 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负面情绪, 积极参加到科学教学中去, 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学生与老师才能形成良好互动,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1. 科学教育方面

(1) 培养动手习惯, 树立终身受益的实践观。学生一旦离开教师、课堂、学校, 在没有约束和引导以及缺少开展科学活动时间和场所的情况下, 他们既无参加科学活动的意识, 也无单独参加科学活动的能力, 很难坚持实践活动。这也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说明了现行的学校教学与社会存在着脱节现象。在现代化的社会、家庭中, 对学生艺术方面的培养偏好越来越强, 而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要求越来越弱, 所以出现了很多“书呆子”。

坚持科学教学, 要从小学开始就给学生灌输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充分认识科学课程的意义和必要性。课上引导, 课后监督, 通过多种多样的科学教学活动, 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端正其对待劳动的态度, 提高其自觉意识, 养成动手的习惯, 树立终身受益的实践观。

(2) 充分展示个人特质, 培养多样化兴趣。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基础和个人爱好点不一样, 小学生好奇心特强, 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学项目, 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特质, 借此培养多样化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 帮助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给予积极的暗示引导, 激发与巩固其对科学课程的兴趣。

2. 心理素质方面

(1) 克服自卑心理, 促进自我认知。小学是思想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生处在对世界、对自我认知的构建时期。有些学生很容易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身体素质差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 这不仅影响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也会影响他们整体的心理情绪, 降低对学习的热情。

而学生的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课程的开展, 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降低了教学的作用, 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此时, 教师就要进行心理学干预, 找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 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并给予其示范性指导, 让其学习、掌握技巧, 加强自我认知, 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重塑自信心。科学教学正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项目帮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点, 从而促进自信心的构建, 克服自卑心理, 促进自我认知。

(2) 树立团队意识, 避免个人主义。小学生最害怕脱离集体, 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性的科学教学活动, 将学生纳入一个个团队中去, 加强团队建设, 树立一个团队目标并为之共同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加强对合作的引导, 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归属感, 使学生融入到团队中去。

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团队是由个人组成的, 正是个人的差异性为团队增添了色彩, 个人的努力又促进了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个人又是属于团队的, 必须承担团队的责任、遵守集体的纪律, 个人服从组织, 少数服从多数, 才能使团队有序地为了目标而努力。

(3) 化解心理压力,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科学教学活动可以化解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除了在校的学习, 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心理压力巨大。在科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起到刺激神经的作用, 神经兴奋在大脑和肌肉之间传导, 肌肉的活动刺激能向大脑传递更多的冲动波, 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生理障碍, 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过程。

三、科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 对科学教育的心理偏见

(1) 社会。虽然现在政策上已经将科学教育纳入小学素质教学体系中, 但是整个社会对科学仍然存在偏见。年龄越小的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越大, 长期生活在这种偏见中, 会使他们从心理上对科学产生偏见, 对参与科学活动存在消极的态度。

(2) 学校。科学课在中小学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存在, 学校往往会优先安排文化课程, 而将科学课视为副科。虽然大多数小学生很喜欢上科学课, 但是他们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只能听从老师的安排。

(3) 家长。家长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很高, 会带孩子参加各种奥数班、英语班等课外辅导课, 很少有家长专门带小孩参加科学类的课外课程。

2. 科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乏

在教学改革中, 科学处于弱势地位, 无法积极主导改革。更重要的是, 现在的科学老师一般为其他的任课教师兼职, 对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身不够了解, 缺乏科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学知识, 在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过程中缺乏心理上的积极引导, 限制了小学科学教学作用的发挥。

四、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建议

1. 从心理角度改善对科学教育的偏见

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 都要从心理角度改变对科学教学的偏见, 重视它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家长, 要从小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后作业, 形成课上与课下科学教学的无缝对接, 全面提高科学教学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 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心理学培训

小学生的心理极其单纯、脆弱, 科学教学涉及个人创造, 也涉及集体合作, 很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旦发生负面情绪, 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小学科学教师更要加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应用心理学, 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塑造其健康积极的心理态度, 发挥科学教学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然.小学科学教育的人文视界[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怎么样做好品牌效应是餐饮企业成功下一篇:市公安局春节文艺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