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俊讲话

2024-04-16

王胜俊讲话(通用6篇)

篇1:王胜俊讲话

王胜俊讲话重点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法院的人民性等理念和观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王胜俊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按照年初确定的“扎实开展两项活动,有效推动三个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法院将“群众观点大讨论”作为开展“两项活动”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形式,着眼于解决干警宗旨意识、司法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增强感情、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为重点,以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为载体,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引导全体干警进一步深化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进一步端正司法理念、改进司法作风,进

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把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落实到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王胜俊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些法官在思想认识、司法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够适应的地方,还面临许多挑战和考验。人民法院应当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解决好思想观念、司法理念问题,进一步增强抵御干扰、拒腐防变和公正司法的能力。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研究决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国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各地法院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王胜俊指出,200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密切联系人民法院实际,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总结提出了一些应当坚持和必须遵循的司法理念和观点,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主题,把“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方针,提出“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确立“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提出“能动司法”理念,确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提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等等。这些理念和观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

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特征的反映,有力促进了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中,各级人民法院要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些重要理念和观点,进一步深化研究、深化教育、深化实践,努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王胜俊要求,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中,各级法院要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谋划人民法院工作;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自觉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能动司法理念,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司法核心价值观,确保公正廉洁司法;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全力促进社会和谐;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方针,夯实人民法院工作基础。

王胜俊要求,各级人民法院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实践,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搞好结合,确保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篇2:王胜俊讲话

和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及“司法作风大

检查”主题活动的心得体会

——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装处唐统坤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宁夏法院调研的重要讲话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全国法院大法官研讨班精神,深入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法„2009‟314号)以及《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市人民法院“司法作风大检查”活动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的精神得到极大振奋,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感触也非常深刻。

一、“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式下,法院工作要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重大责任,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把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贯穿于法院审判工作和行政工作中,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工作业绩向全国人民展示人民法院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忠实服务的宗旨。通过在全国及时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人民法院队伍的为民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司法能力和司法作风将会得到迅速提高和转变,人民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将得到明显提升,它将推动中国法院司法工作不断向前迈进,掀起中国法治史的新篇章。

二、“司法作风大检查”主题活动紧扣时代旋律,赋予民生特色

开展“司法作风大检查”主题活动是最高人民法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我国当前法院工作实际和社会现实需求出发,提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它来得及时,提得全面,抓得具体,紧扣了中国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赋予了中国法院审判事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民生特色。“司法作风大检查”主题活动不仅是人民法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重整法院队伍的政治保障。“司法作风大检查”主题活动突出法院队伍作风建设,强调法院工作大检查动态,精髓凸显在“作风”和“大检查”上。它不仅为全国各级法院及时、有序和高效地查找出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进一步规范全国法院干警的个人行为,提高干警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法作风大检查”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全面开展,它将为中国法治史谱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

三、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为人民法院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舞了士气

2009年6月16日至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同志在宁夏进行工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不仅为“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性总结,也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的讲话对当前各地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法院干警的士气。通过认真学习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我们不难看出宁夏各级法院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来自于当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来自于各级法院领导的真知灼见、未雨绸缪和真抓实干,他们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工作措施非常得力,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在法院干警队伍建设上,他们抓住了关键,增强了法院干警的政治意识,提高了司法能力,改进了司法作风,保证了司法廉洁。在法院审判执行上,他们积极探索并推广和谐执行方式,提高了执行质量和效率,打破了执行难的瓶颈。在基层基础建设上,他们始终坚持“基层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社会的窗口、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这一思想,做到了“勤想、善思、多学、速变”,取得了突出成效。通过认真学习宁夏法院的先进工作经验,全国各地人民法院一定会将宁夏法院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

到实践工作中,一定会将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髓用于指导人民法院的当前建设,不断推进中国法治向前迈进。

四、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努力提高宗旨意识

篇3:王胜俊讲话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管理中, 王胜战逐渐形成了“为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奠基”的教育理念, 致力于打造“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队伍, 努力追求“建真学校、办真教育、做真校长”的教育梦想。先后被评为余姚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教育系统“十佳”教育改革先锋和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主持的课题多次获奖, 其中有关“公民道德体验教育”的课题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方程王校长, 您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余姚中学就提出了“唤起良知, 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 将余姚悠久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王守仁的“致良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耦合串联, 形成了独具风范的学校精神, “良知教育”也成为余姚中学的特色品牌。近年来, 您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办学理念, 这可以说是学校对“良知教育”的深化和办学理念的提升。请问学校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而作出这种转变的?

王胜战我们余姚中学创建于1935年, 为余姚第一所中学, 至今有76年办学历史。近十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 学校秉承“唤起良知、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求真务实, 积极进取, 各项工作得到新发展, 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中国百强中学等荣誉称号, 办学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然而,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困难与新的挑战。就大环境讲, 国家和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办高品质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对我们余姚中学的共同期盼。就中环境讲, 兄弟县市学校之间办学竞赛日益激烈, 优秀生源成为学校竞争的核心资源, 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学校发展不容一刻松懈。就小环境讲, 我们若干质量指标还不够稳定, 拔尖学生培养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 乐学善教、轻负高质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基于这样的现实, 我们认为, 余姚中学的办学需要“转型升级”。

方程除了社会形势的发展, 这种“转型升级”应该也蕴涵了您对学校管理理念的认识。

王胜战是的。我们常说, 学校管理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人治, 第二境界为法治, 第三境界为文治。所谓文治, 即文化治校———校长致力打造学校文化, 用优秀的学校文化浸润师生心田、激励师生成长、引领学校发展。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学校是文化的旅馆。没有文化的思考, 管理就会流于肤浅。我认为, 一名有梦想的校长应该追求第三种管理境界———以文化人。所以, 近年来, 我们注重从文化的视野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

方程具体而言, 通过这种实践, 你们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

王胜战我们提出了“让我们更优秀”的发展理念, 并据此在学校办学、教师素质、学生发展、行政工作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目标或要求。

一是明确了“办一所更加受人尊敬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当前, 社会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期盼, “更加优秀”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希望通过几代姚中人的努力, 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美、理念新、师资强、管理精、质量高、特色明, 大市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学校。我们知道任重道远, 但我们相信有梦想才有远方。去年学校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 今年学校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 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给了我们新的信心和力量。

二是提出“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素质要求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身负更高的教育使命, 我们给每一位教师提出共同的专业要求:拒绝平庸, 追求优秀, 做“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所谓“大爱”, 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真爱学生、真爱岗位, 把自己的教育事业与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所谓“大智”, 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能, 而且具备完美的育人艺术, 做“经师”更做“人师”;所谓“大气”, 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既能脚踏实地, 又能仰望星空, 保持知识分子的优秀特质, 多点精神、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 做一个大写的人。总的来说就是:大气为人, 大智谋事, 大爱行天下。

三是确立“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学生培养目标教育问题首先是教人做人的问题, 换句话说, 就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建校初, 我校就将“平民化”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平民化”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本色做人。作为一个人, 我们应该给学生哪些基本的素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勤奋、朴实、善良、守法等优秀基因应该流淌在姚中学子的血液中, 应该成为姚中人为人的底色。我们姚中的很多学生, 今后都将成为社会各条战线的优秀分子、拔尖人才、精英人物。让学生学会做事、出色做事, 是我们学校的教育使命。远大的人生理想、强烈的责任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等是出色做事的必备要求, 应该成为姚中学生的特质。

四是倡导“精细·合作·卓越”的行政工作文化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诞生质量, 细节展示实力。学校的一切存在, 反映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工作没做好, 往往是我们没将工作做细、做精、做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 学校就提出了“精雕细刻”的工作口号, 这个先进的管理思想, 值得传承。同时, 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合作是教师的专业品性。学校各部门工作分工是合作下的分工, 分工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工作中要做到分工而不分心, 面对工作交叉口、空白带, 工作要主动跟进、多管“闲事”。此外, 所谓“卓越”就是:工作追求一流、崇尚第一, 不重复过去、不重复自己、不重复他人, 不断自我超越, 做最好的自己。

方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应该需要一系列制度的保障。学校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王胜战我们通过完善各项制度打造“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特色。

一是完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我们建立年级教学质量过关机制, 修订了各年级教学质量考评方案。新出台的考评方案注重对年级、备课组、班级和教师个人四个层面的考评, 突出学科贡献率的作用,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 我们研制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网上评议软件, 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 力求赢在过程。

二是试行班主任提名任课教师制度众所周知, 管理效率高低与组织结构如何设计有关。班级任课教师配备不当, 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教学质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在新高一中实行班主任自我申报和学校任命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并在任课教师的配备上实行班主任提名组阁制度。在符合学校整体岗位任职精神的前提下, 尽可能满足班主任的组阁要求。任课教师提名制度的实施, 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上力。

三是实施职能部门工作述职制度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氛围, 这种氛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它存在于各个正式与非正式组织之中。如何激活各个组织的潜能, 发挥集体影响的管理功能, 是高水平管理的奥妙所在。近年来, 我们试行中层处室学年工作述职、教研组学年工作述职和星级评定制度, 管理重心下移, 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四是构建专注、自主、高效的学习机制专注、自主、高效是优秀学生的学习品质, 我们姚中学子应该传承与弘扬。“夫学须静也”, 为使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学校实施“校园通信畅通工程”, 各个寝室与公共场所安装电话, 校园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学校改建自主学习室、新建答疑室, 新学年进一步改变夜自修管理方式, 由“管纪律”转为“管问题”, 探索“兵教兵”学习共同体建设活动, 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方程除了制度的保证, 贵校在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时, 有哪些创新之处?

王胜战学校主要是搭建了各种以人的发展 (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 为本的育人载体。

一是开发校本德育课程“100集智”、中学生党校、“感受浙大”等活动, 是我校的德育品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我们对原有德育活动进行梳理, 注入了时代新元素, 确立学年“八大节四大主题周”德育活动。八大节包括:礼仪节 (9月) 、体育节 (10月) 、沉思节 (11月) 、艺术节 (12节) 、爱心节 (3月) 、读书诗词节 (4月) 、科技节 (5月) 、实践节 (7-8月) 。四大主题周包括:学法指导周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 、口才与交际周、团队合作周、社团活动周。

二探索“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模式赢在课堂才能赢在未来。理想的课堂, 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 还是在教学结构上, 都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做到“以学定教”。作为学习能手云集的学校, 我们姚中的课堂理应高效。要构建高效的课堂, 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现有的课堂, 引导教师将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办好“第三课堂”。学校每年邀请省、市教研员来校进行课堂现场会诊;邀请高校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从去年9月起, 我们还施行长短课时制度, 给课堂赋予更多自主权和生命的气息。

三是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我们重点抓好两个子工程:一是拔尖工程, 即抓好拔尖学生的培养;二是补弱工程, 即抓好后20%学生的补弱工作。具体措施有:成立学科竞赛研究中心;调整竞赛辅导机制, 加大奖励力度;改进实验班编班方式, 实行任课教师和竞赛教师双轨培养机制;加大对普通班重点率、教师个人学科贡献率考评等。近些年来, 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应该说这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是分不开的。

四是实施“名特教师培养工程”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就目前来讲, 我们余姚中学有一支兢兢业业的教师队伍, 但在大市级以上有影响的名特教师还不够多。加强名特教师培养, 已经成为学校当务之急。为此, 学校扩大教科室功能, 成立师训处, 统管教师培训与发展。

方程您的介绍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余姚中学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的种种深刻变化, 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和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其实, 在我今天踏进校门的那一刻, 学校的整体环境就已给了我这样的感觉。我想, 学校近年来在环境建设方面应该也有一些新举措。

王胜战是的, 我们通过再造环境, 努力建设“让墙壁说话、让空气出声”的书香校园。

一是整合学校标识系统学校标识系统是学校形象的主要符号, 蕴藏着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学校文化。学校标识系统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启动学校标识系统整合计划, 包括对全校教师办公室、教室、寝室等700多块科室牌进行了设计和更换。

二是改造师生生活环境学校积极争取多方支持, 实施“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学校环境改造工程。去年暑假, 建立了女生浴室, 装修了部分学生寝室, 改建了学校门卫室和教师食堂等;今年上半年, 重点进行了教学区的绿化改造, 增设人文景观, 让《论语》名言进校园。

三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在余姚籍港胞、浙江省爱乡楷模魏绍相先生的支持下, 学校改建了图书馆、宣传窗等。学校还改造了各个教室, 增设了20个学生自主学习室。此外, 学校争取政策支持, 提前启动了标准化试场建设工程, 学校信息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篇4:王胜:另一种回归

2016这一年,王胜终于踏实了。

百特教育向商业领域迈出的回归一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向。

“这是很爽的一年,”王胜说,倒不是由于重归熟悉的商业氛围,而是真的觉得百特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专注财经素养教育已七年的百特很清楚,这是一片商业与公益融合的教育蓝海。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开始向日渐流行的“社会企业”转型,以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参照样板,立志走出一条自我造血的公益新路。王胜创办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2015年6月,上海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个月后,它又以社会企业的身份获得了天使轮融资300万元。开拓蓝海

在2005年之前,一直在商业领域冲锋的王胜,对教育和公益完全没有概念,直到投入曾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教育学者朱永新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我过去做什么都是要算的,核算产业形势、收益、成本、盈利能力之類。但朱老师的团队,为了推广新教育实验,几乎啥也不算,全情付出。”王胜说。

朱永新曾这样形容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个“疯子”带着一群“傻子”为教育理想往前冲。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后,王胜的许多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2008年,花旗中国CSR找到教育博士在读、时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的王胜,希望其帮忙推广“理财有道”这本启蒙读本,把书“送”进上海、北京各所名校。

书最终被送进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等名校。在这一过程中,王胜意外地发现,学生们喜欢看这本书。尽管喜欢这种财商教育书籍的老师很少,但学生们的真实反应让王胜敏锐地看到了机会:财经素养教育不就是他正在寻找的教育改革突破口吗?一方面,这种教育课程在国内尚不发达,甚至处于被忽略的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们的喜爱正说明了这是时代真实的需求。

此时已有多年创业经验、深谙商业思维的王胜心里清楚,如果开办一家商业化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机构,钱不会少挣。但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公益之路——不是把专业课程“卖”给那些城市象牙塔中条件优渥的学生,而是“送课”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他看来,后者一般会更早地进入社会,他们比那些家境富裕的名校生更急需财经素养教育,也更缺乏其他途径获得这种教育。

朱永新有个重要的教育观点: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体自身的改变,来推动中国教育现状的改变。王胜在此基础上有着进一步的思考,“靠个人太慢。能不能有一种可以迅速复制推广、持续性强的东西来推进改革?”

2009年,王胜与张玮共同创力、了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致力于青少年的经济公民教育。经济公民这一概念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百特教育共同发起,王胜如此概括其特征:“其一是会做选择,作为一个经济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会做选择;其二是负责任,要有责任感,无论是对自己、家庭,还是对社区,负责任非常重要;其三还必须懂规则,不仅是外部规则,还有自己的规则;最后两点,愿意合作、敢于创新创业。这五个元素构成了经济公民的逻辑体系。”

百特教育的课程设计包含了对经济学、财经素养、生活技能、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在上海、江苏、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市作了试点。无论在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在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还是城市里比较好的公办学校,百特教育都努力实施经济公民课程。

百特教育创始不久,王胜经由花旗集团基金会组织的国际金融教育峰会,结识了总部位于荷兰的国际著名社会理财教育组织一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获得了“阿福童Aflatoun”课程(还包括Aflatot和Aflateen课程)在中国的独家授权。该课程由社会、金融、创业等五个模块组成,社会课程包括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和责任两部分,金融课程分为储蓄和消费、计划和预算两部分,另有一个单列的儿童创业部分。

然而,在社区实施这一课程时,百特教育发现,来学习的同一拨孩子年龄不同,来的频率也不一。一般的课程设置都需要学生定期连续学习,才能累积产生效用,而对于流动性较高的儿童群体来说,这种常规化设置并不适用。诸如此类的情况让王胜逐渐意识到了市场的多样化潜力与“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也对百特教育的产品阵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产品的标准化研发,很多公益机构根本没有能力做。”

以公司养公益

2015年的王胜是有些困惑的。他对百特教育的热情一如既往,但是对行业前景的预判让他得出结论:转型是必须的。

他屡次重申自己转型的决心,“这次转型相当于百特的七年之痒,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但是究竟怎么转,转到哪里去,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作为民办非营利机构起家的百特教育并不缺捐赠,除了从创立伊始就结缘的花旗集团基金会之外,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外资助方都给予了持续资助,并且捐赠金额逐年增加。

尽管与捐赠方关系稳定,且不缺乏资金,但王胜习惯了走一步看三步。他认为,一个机构如果常年保持依赖于捐赠,是不合理的,在财务上是不健康的。

同时,大部分捐赠是限定性的,规定了资金以何种方式用于何种用途。不论资助方如何慷慨与理性,毕竟并非实际运作者,机构的独立性、创新性与自主意志容易受到有形无形的限制。此外,2009年时还是一片蓝海的财经素养教育领域,在百特教育的开拓之后,市场需求已经呈现明显的增长与多元化趋势。成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孩子,在财经素养教育中所需的侧重点有显著不同,这向百特教育产品的设计、更迭与推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特开始了两步走的战略——作为公益机构的k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服务于留守儿童等中低端家庭,作为社会企业的百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面向中高端家庭更精细复杂的需求提供相应产品以获得盈利,反哺公益。

nlc202309081212

但是,在公益机构的运作模式下,团队研发能力、反应速度都很难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单纯依赖捐赠做教育创新,想撬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几乎不可能。面对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内部结构性的风险,成立公司,以商业运作模式高速发展与盈利,从而更有力地支持公益,这是王胜做社会企业最主要的动力。

面对乡村留守儿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等学生流动性较高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百特的社会企业团队研发了“阿福童盒子”产品供公益传播:一个盒子中有六个活动,单独成型,保证孩子来一次就有相对成体系的收获。在此基础上,百特团队又进一步研发了“财富魔法盒子”,内容同样由六个方面构成,但是相对更复杂,针对中高端家庭孩子的需求所设计。

自此,百特开始了两步走的战略——作为公益机构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服务于留守儿童等中低端家庭,作为社会企业的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面向中高端家庭更精细复杂的需求提供相应产品以获得盈利,反哺公益。

“我们2016年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我的很多精力转到社会企业这边来了。”王胜说,“我觉得这边的发展,一定会对公益机构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促使那边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且我们这边研发出的好产品,我会把它进行转换。”

2016年的实践让王胜放心不少,虽然暂时还未开始盈利,但在这最艰难的第一年,背负着很重的研发压力,百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基本能够自负盈亏。投资者的支持也让王胜坚信自己这一步没走错,大家达成共识,一旦开始盈利,先把利润的30%捐给百特教育公益,此外百特教育公益还享有社会企业20%的股份。

目前,以社会企业为发展方向的公益机构很多,但由于普遍缺少商业人才、管理低效、社会创新能力弱、市场触角不灵敏、文化差异等原因,转型成功者寥寥。

在外界看来,王胜已然吹响变革的号角——百特教育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是到2020年时能够把受益群体扩展到一千万儿童和青少年。从2015年的--54万到五年后的一千万是一个不小的跨度,支撑这份豪情壮志的是王胜对于接下来重点工作的清晰认识:把项目精心升级为标准化、可量化、可复制的产品;由教育机构向平台型企业发展,与各地政府、企业、组织、有能力的个人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力,并通过互联网为全国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当个老教练就好

“我王胜是做企业出生,我是创业体质,是开创性质的,但是你让我守护好一个机构,不是我不能做到,只是那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有更擅长的人,那么我就找到接班者了。”谈及未来,王胜如是说。

倾心于教育事业的人似乎都拥有一种对年青一代由衷的信任,王胜也不例外。他已经为百特教育物色好了一支85后团队,明年将正式对外公布具体信,息。

王胜认为,如果他不让出这个位置,对机构转型将是不利的,因为服务对象终归是95后与00后。如果他“堵”在这个位置上,年轻人也始终欠缺成长机会。他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这个团队只会比自己更强,到时候他安心做一个理事会成员就好。

但在此之前,王胜明白,他还要再坚持两三年的时间,用以完成这个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艰巨任务。“未来五年,我可能会把50%的精力花在这上面,把它做成功。因為如果这个做不成功,整个大的转型都是胡扯。必须成功。”他说,“如果它失败,那么整个百特都有可能失败,将是一个巨大打击。”另外50%的精力,他打算在整个教育行业生态上面做—些研究。

至于五年开外的时光,王胜认为,不论是百特教育公益,还是百特教育商业,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不再是他所要停留的地方。一旦百特教育稳定下来,他就会及时变换角色,仍旧是专注于教育公益行业与年轻人的辅导,但不再拼一线。“当一个老教练就很好,对行业说说话,开开会,写写书,不是挺好嘛,干嘛非要做第一线呢。”多年连续创业,看起来似乎永远不会疲惫的王胜已做好了功成身退的心理建设。

篇5:王胜俊讲话

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党的建设 全面推进审判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

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第三期专题培训班日前结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结业式并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审判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主持结业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周泽民出席结业式。

王胜俊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领会精神实质,更要重视联系实际,在抓落实、见实效上下工夫。根据人民法院实际,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建设推进审判工作和法院队伍建设。具体来讲,要在六个方面下工夫、见实效。

王胜俊强调,要在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党建工作重要性上下工夫、见实效。实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科学发展,履行好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关键在人民法院的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审判,确保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王胜俊要求,要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法院上下工夫、见实效。要突出学习重点,组织广大干警系统地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系统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地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践行“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及“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要认真学习党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践中,在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中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要切实改进学风,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第一需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业务、学习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与创新结合起

来,不断提高司法能力水平。要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学习,使广大干警真正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重大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王胜俊强调,要在切实转变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下工夫、见实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人民司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进一步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完善服务群众举措,畅通诉讼渠道,完善便民措施,加强司法救助,改进信访工作,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司法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自觉遵守司法文明礼仪,努力树立亲民形象。切实转变作风,基层法院是窗口,上级机关是关键,领导干部是重点。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做转变司法作风的模范。

王胜俊强调,要在反腐倡廉、确保司法公正上下工夫、见实效。廉政教育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发生在干警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利用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开展示范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制度建设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契机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司法改革与预防腐败同步推进,司法管理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司法事业发展与反腐倡廉建设同步推进。加强监督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要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司法巡查、领导干部问责、廉政监察员等制度,增强监督效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要重点查处审判执行人员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谁,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放纵,决不手软。

王胜俊要求,要在抓基层打基础、提高基层司法能力上下工夫、见实效。加强基层建设,始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努力使基层单位有一个坚强称职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扎根基层、会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和干部队伍,有一套健全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有一个规范化和适应工作发展的基本建设。要抓好学习提高。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并切实抓好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每个同志都能在思想上不断受教育,在工作上不断有进步。要坚持党员带党员、法官教法官、岗位交流、挂职锻炼等做法,努力增强干警的群众感情,增强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本领。要强化监督指导,完善宏观指导机制、分类指导机制、业务指导机制、评先创优机制,提高指导水平。要切实服务基层。上级人民法院要强化一切为办案着想、真心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物质保障工作,进一步支持地方法院公正司法,进一步关心基层干警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

篇6:王胜俊讲话

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2011年10月10日)同志们:最高人民法院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刚才,辽宁、上海、江苏,福建、四川高院分别介绍了他们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做法,希望各地法院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努力推动本地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按照年初确定的‚扎实开展两项活动,有效推动三个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法院将‚群众观点大讨论‛作为开展‚两项活动‛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形式,着眼于解决干警宗旨意识、司法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增强感情、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为重点,以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为载体,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引导全体干警进一步深化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进一步端正司法理念,改进司法作风,进—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把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落实到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人民法院在思想认识、司法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够适应的地方,还面临许多挑战和考验。从国际形势来看,虽然和平发展是主流,但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渗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他们有的更加频繁地插手一般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更加直接地介入群体性事件,对人民法院依法化解社会矛盾造成极大干扰:有的借炒作司法个案,鼓吹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有的千方百计寻找和培植代言人,作为反华政治工具。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敏锐和警觉,不可掉以轻心。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既处于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还面临着如何避免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这一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使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复杂。从法院工作来看,今年以来,一些法院审理的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中暴露出一些法院工作和队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贯彻不坚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有的法院、有的法官甚至少数领导千部中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人民法院执法办案和其他工作的发展。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大的形势来看,还是从法院自身工作来看,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解决好思想观念、司法理念问题,进一步增强抵御干扰、拒腐防变和公正司法的能力,仍然是当前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研究决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国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对此,已经下发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法院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0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密切联系人民法院实际,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总结提出了一些新的司法理念和观点: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主题,把‚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方针,提出‚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确立‚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提出‚能动司法‛理念,确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提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等等。这些理念和观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特征的反映,有力促进了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中,各级法院要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些重要理念和观点,进一步深化研究、深化教育、深化实践,努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一、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解决的是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理念体系、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原则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有机统一。‚三个至上’’是人民法院审判理念的精髓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人民法院工作最根本的要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利益是根本归宿,公正司法是根本路径。坚持‚三个至上‛必须坚持‚三者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涪独立行使审判权对立起来,把坚持司法为民与严格依法办案对立起来,或者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忽视其中任何一个人民法院工作都将偏离正确方向、遭受重大损失。应当指出,经过几年的教育和实践,绝大多数干警的认识是清醒的,但也有的认识不到位,甚至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法院要通过再学习再教育:引导广大千警进一步深化对‚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的认识,切实增强贯彻‚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上尽责‛:在司法实践中落实‚三个至上‛,最重要的是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公正高效司法,确保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为推动党纯事业发展,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谋划人民法院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全适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司法制度在体制机制方面尚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改革完善,但必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现行司法制度的自我否定,更不是对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追仿。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依法有序进行;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认识和处理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根本依据:深入研究,大胆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司法制度中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宝贵司法经验;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矛盾的发生、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如何用群众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必须注重借鉴国外一切于我有益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推动建设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自觉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源亍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法院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司法制度发展进步的经验总结,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解决的是‚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问题。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必须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人民法院确立工作思路、制定司法政策、谋划司法改革、加强自身建设的依据,真正使人民法院工作符合民情、体观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必须把司法为民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妥善审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努力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进一步落实司法救助制度,积极回应困难群众的司法需求;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大力推行阳光司法,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做好涉诉信访工乍,落实‚四个必须‛和‘‘五项制度‛,切实解决当事人的合法合理诉求。

四、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能动司法理念,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能动司法理念的提出,是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的重大理念创新,深化了对人民法院司法理念和司法功能的认识,拓宽了人民法院的工作视野,对人民法院转变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能动司法要求人民法院把各项工作自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服务型、主动型、高效型是能动司法的三个显著特征。坚持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是人民法院树立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当前,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准确把握大局工作对人民法院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更加注重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更加注重研究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注重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需要强调的是,坚持能动司法必须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必须坚持司法+公正,必须维护司法权威,坚决防止发生以‚服务大局‛为名,破坏法律实施。损害司法权威、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五、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司法核心价值观,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根据加强七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根据人民法院的性质宗旨,在总结人民司法优良传统、遵循法院王作规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为民是主旨。三者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相辅相成,共同体现了人民司法的科学性、权威性、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观,是法院文化的精髓。在当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新形势下,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人民法院干警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各级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深化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研究,将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与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相结合,确保司法核心价值观渗入干警思想和灵魂深处,融于干警言行之中,切实成为广大干警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要进一步加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将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与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用司法核心价值观指导审判和执行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以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的良好作风和形象。

六、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司法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刑事审判工作‚判罪之有无,决刑之轻重‛,刑事法官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历来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恶劣影响。最近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对李昌奎案的炒作,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了一些人对刑事政策的质疑,给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特来巨大压力。对此,我们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宽严都要依法,宽严都要适度。要强化法治意识,准确理解法律精神,保证一切审判活动都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和范围内进行,既不能搞‚法外施恩‛,也不能摘‚法外施刑‛;既要防止严得过头,也要防止宽得过分,另一方面,宽严要相济。要做到统筹兼顾,从宽的一面要充分考虑,从严的一面也要充分考虑,片面强调从宽与片面强调从严都是不行的。要通过综合考量宽与严两方面因素,切实做到定罪准确、量刑适当,这些年来各级法院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是好的,但从高起点,高要求出发,需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切实防止新形势下出现新的机械办案、机械司法现象。

七、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全力促进社会和谐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人民司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现阶段形势任务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人民司法理论和审判制度的发展创新,对于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这一工作原则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观实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和精神,符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必须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要正确处理调解和判决的关系,坚持以有利于解决纠纷、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为标准,根据每起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处理案件,的方式。要坚持自愿合法原则,规范调解行为,提高调解质量,用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检验调解效果,进一步完善能够真实反映调解工作质量的考评机制,促使调解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正确处理诉讼调解与非诉调解的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促进社会和谐。

八、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加强审判工作的实践要求,也是保证审判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理念。在执法办案任务越来越重、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人民法院社会责任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已经成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公正司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全国大法官审判管理专题研讨班以来,经过全国法院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确保司法公正的要求相比,目前审判管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有些同志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加强审判管理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审判,违背审判规律;同时,这项工作在各级、各地法院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有些法院在实践上仍然存在管理手段滞后、管理制度疏漏、管理效果不好等问题。继续深化审判管理研究,改革和实践,仍然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深化对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制度为途径、以统筹为方法、以创新为动力、以利-技为保障,创新和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审判效率管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层级管理和审判绩效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有效的审判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作用,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形象,以管理保公正,以公正促公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处理好认识与发展、建设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审判管理与其他管理、,技术完善与制度建设‚五个关系‛,确保有序有效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审判管理和其他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九、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

‚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是我们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中确立的重要理念和工作思路。这一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党的廷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的关系。加强法院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队伍建设、服务审判工作来开展,把落脚点放在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今信力上。既要防止片面强调队伍建设或审判工作,忽钡:党建工作的倾向,又要防止脱离审判工作、‚就党建抓党建‛的倾向,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之中,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提出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党建工作就要及时去宣传、去推动: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党建工作就要努力去教育、去引导;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党建工作就要努力去塑造、去培养。党建工作的计划方案,要从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来,不能脱离实际:党建工作的形式载体,要适应审判工作规律和法院干警的需要;检验和衡量党建工作成效,要以促.进队伍建设、提升审判质量的效果为标准。各级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国法院系统‚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以此推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

十、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方针,夯实人民法院工作基础

基层工作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推进社会管理,难点在基层;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关键在基层。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切实解决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层法院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是最高人民法院一以贯之的工作方针。近年来,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动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基层法院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机制进—步完善,司法保障进—步增强,司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上级法院对下监督指导工作还有待强化,司法管理机制亟需完善;一些法官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不高,司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一些法官司法作风不够过硬,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一些法院司法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司法环境仍需大力改善,等等。各级人民法院要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报告为契机,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贯彻《关于进—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抓好执法办案第—要务,切实解决基层法院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基层法院工作机制创新,切实提升基层法院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夯实人民法院的工作根基。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是继‚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之后,全国法院系统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重大举措。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一是要联系实际。再学习再教育触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紧密联系实际,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根本目的是要进一步有效提升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审判质量,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注重联系审判工作实际,特别是结合那些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不好的案件,在司法理念上查认识,找原因,以更有效地实现法治理念与审判工作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和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中。二是要突出重点。再学习再教育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在内容上突出审判理念这个重点。各级人民法院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实践,同时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着力解决理念、制度、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务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三是要搞好结合。要把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要把再学习再教育与抓好执法办案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特别是将近年底,各级人民法院都面临巨大的办案压力,必须 统筹协调、科学安排,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以再学习再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司法理念,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促进审判工作健康发展。四是要加强指导。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法院要率先垂范,着力抓好机关的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完善制度、带头改进工作,同时要加强对下指导,注意总结推广各地法院开展再学习再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全国法院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上一篇:民谣的优美短句摘抄下一篇:小学作文:倾听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