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五公司工会关于对工会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2024-05-11

华西五公司工会关于对工会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共2篇)

篇1:华西五公司工会关于对工会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华西五公司工会关于对工会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根据集团工会《关于开展工会帮扶机制调研的通知》的精神,华西五公司工会于8月21日下午召开了工会委员扩大会议,听取了到会委员和各部门对公司工会近几年来开展帮扶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对帮扶工作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对近三年来公司工会在帮扶工作为职工排忧解难、稳定了职工队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不足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在帮扶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待岗、内退困难群体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从2002年华西五公司整合重组以来截止2012年7月。华西五公司现有职工183人,其中待岗、内退职工98人,泸州宏福物业公司16人、哺乳假3人。真正生产一线职工只有66人。还承担管理深圳、上海、西安、广州在泸州退休的973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

2、华西五公司工会帮扶分中心成立于2006年7月。从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得到了集团各级领导和集团工会大力关心和支持,帮扶分中心日常开展工作由公司工会具体负责,主要帮扶对象是职工自己写了困难申请,要求给予困难帮扶的内退、待岗、在岗职工。

3、帮扶分中心工作每年进行2-3次帮扶工作。主要侧重于对困难职工生活、大病、子女入学等开展帮扶救助。近三年来公司工会帮扶分中心共 1

接待困难职工560人次,实施帮扶困难职工550人次,有效地促进公司职工队伍稳定。

二、造成困难职工的原因:

一是长期内退、待岗造成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生活陷入困境。二是因子女上学教育费高,对于低收入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三是单亲家庭个人收入有限、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和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四是因患大病所致,特别是内退、待岗职工,本来收入就不稳定,得了重大疾病,其治疗费对内退、待岗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

三、开展帮扶工作重点:

1、目前公司内退、待岗职工共计98人。由于长期待岗,多数职工生活非常困难,能拿到手中的生活费,扣除了自己交纳的“五险一金”后,生活费为负数。经常拖欠物业公司的水、电、房屋租金。因此,待岗、内退人员意见很大,多次来信来访,反映情况,强烈要求调整提高生活费发放标准,确保每月能足额领到260.00元泸州最低生活保障费,维持基本生活。

2、下一步对公司内退、待岗职工98人进行认真清理。真正了解掌握公司98人内退、待岗职工现阶段的工作、生活真实情况。对于真实困难内退、待岗职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公司工会帮扶分中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争取得到解决。

四、帮扶分中心未能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截至目前,我公司的困难职工帮扶分中心未与地方工会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主要由以下客观原因造成:一是地方工会组织未能给驻泸“外企”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公司工会未能积极主动给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和合作。因此造成了帮扶分中心只能依靠集团工会帮助和支持。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能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起沟通协调制度,取得他们的支持,帮扶分中心的工作法码将大大增加,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将会更加有效的得到维护。下一步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协调,尽量建立起与地方工会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五、加强帮扶救助机制建立,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问题:

1、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困难职工档案是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基础。目前帮扶分中心按照家庭情况、困难原因、思想状况、就业要求、技术特长的原则,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

2、坚持长效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每年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已经形成机制,要坚持不懈。帮助困难职工成为具有工会特色能够解决困难职工实际困难的职工之家,通过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赞扬。

3、切实做好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切实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典型分析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职工的困难原因。经过认真的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

六、存在问题:

1、资金筹集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分中心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现在帮扶分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

七、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是解困的根本途径。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首要的目标,落实好已经制定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帮助困难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就业,通过多种就业渠道,保证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应对困难职工群体辅之以必要保险政策和特殊照顾。

3、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帮扶工作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仅仅单纯依靠各公司的力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工会不能大包大揽,工会也不能代替党委、行政做帮扶工作,工会只能做些辅助的解困工作。

华西五公司工会邓平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篇2:华西五公司工会关于对工会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上海市总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七部委《关于进一步解决劳动模范社会保障和生活困难等问题的通知》,按照沪府发【2011】6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上海市劳动模范工作的意见》)精神,出台《上海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统一思想,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劳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渣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劳模工作水平,提出劳模管理服务工作五项机制。

1.劳模关心慰问机制

上海工会坚持做到重大节日必访、劳模突发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等四个必访,实行春节慰问、劳模疗休养和劳模抚恤慰问等三项制度,每年春节各级党政工领导都亲自慰问劳模,召开座谈会、发放慰问金。2013年,本市的全国劳模春节慰问金为2000元/人,在市政府的关心下,市劳模春节慰问金提高到1000元/人。

坚持每年组织劳模休养,除安排好全国劳模分批参加全总组织的全国劳模疗休养外,还由市总补贴费用,分批组织部分近几年受到表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疗休养,2013年市总补贴费用为3000元/人。同时,鼓励各区县局(产业)工会每两年组织一次在职劳模疗休养,2012年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共组织了4000余人次劳模疗休养。

从2012年起,市总工会每年从工会经费中列出预算资金,组织开展千名劳模疗休养、千名劳模文化寻访、劳模集体生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劳模倍感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2.劳模生活保障机制

2004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出台了《关于提高上海市退休劳动模范待遇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4】27号),对城镇退休劳模实行养老金托底,2007年,针对企业退休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出台专加养老金的政策,使一批五六十年代企业退休的老劳模和生活困难劳模的生活待遇得到改善。2011年起,通过市社保系统,对低收入市劳模按照本市社会平均养老金的110%自动匹配差额补贴,1900余名劳模从中受惠。

建立健全劳模体检制度,市总工会根据市政府批转《市总工会等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上海市劳动模范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从2011年起上海市总工会建立了市劳模体检制度,要求各区县、系统、单位每1-2年对本区县、本系统、本单位的市劳模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市劳模所在单位工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经费一般由劳模所在单位解决,如劳模所在单位解决经费有困难的,由其上级主管单位解决;因企业破产、倒闭等原因造成无主管单位的市劳模及支内返沪市劳模,其体检由市劳模所在区县总工会负责组织,经费由区县政府解决。2012年本市各区县、系统、单位组织了4000余人次在职劳模体检,6400余人次退休劳模体检。

3.劳模特困帮扶机制

近年来上海加大了特困劳模帮扶力度,按照事实清楚、依据充分、重点突出、热情关心的原则,重点加大对患大病、重病住院等医疗费支出较大以及突发困难的劳模的关心帮扶力度,做到一般困难企业帮、特殊困难政府帮、突发困难及时帮,使劳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劳模特困帮扶金按照8级标准实施,以2012年劳模特困帮扶金实际发放情况为例:困难全国劳模共265人,补助396.5万元,人均约1.5万元,特困帮扶面约为全国劳模总数的20.6%;困难市劳模共2508人,发放784万元,人均约3126元,帮扶面约为市劳模总数的17.1%。

劳模宣传教育机制

上海市总工会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加大对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以开展主题教育、创办主题节目、唱响主题歌曲、举办主题论坛、创办主题刊物等五大途径为抓手,通过创办《劳模》杂志、编撰劳模风采书刊画册、组织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创办劳模讲学堂、大力选树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千个劳模品牌等活动,着力打造劳模先进和劳模品牌,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推动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先进竞相涌现。

劳模动态管理机制

上一篇:原创高三地理试题下一篇:月夜繁星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