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

2024-04-29

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共13篇)

篇1: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

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23

【腊月23作文1】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中国的腊月二十三日,俗称也就是“小年”了,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时间,所以要祭灶神。腊月二十三后的第七天就到在大年二十三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大家都要祭灶,据说,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向天上玉皇大帝对这些大家给予赏罚。所以送灶的时候,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上摆上糖果、清水、料豆、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的升天的坐骑备料。人们在祭拜灶王爷的时候都要在灶王爷的嘴上擦蜜,这样灶王爷就会帮这家人说好话了。当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也要减去一百天呢!所以大家对待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要做坏事,不然被灶王爷发现了可就真糟了!当七天后也就是除夕夜了,大家还要把“灶神”接回来,因为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在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活动呢!一般接祭王爷都是男的主持,女眷不参加,因为古时候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腊月二十三不要吃“灶糖”灶糖是一种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就被称为“关东糖”拉成扁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变得很硬,吃起来脆脆甜甜的,小孩子们特爱吃。

【腊月23作文2】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老人们纷纷把家里灶王爷的嘴用糖粘起来,寓意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为传说中今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帝汇报各家一年情况的日子。这不,灶王爷吃完了糖,觉得今年给他糖的人没少多少,抹抹嘴,背上一年的供品,满意的上天汇报玉帝去了。

不料,他刚走到南天门那儿,就被两个士兵拦住了:“对不起,请回,玉帝有旨,今天只许灶王一个人进去,闲杂人等不得入内。”灶王冒火了:“一年不见,怕是把我老灶王的样子都吞到肚子里去了吧?”两个士兵仔细一看:“呦,灶王,您别见怪,我们确实是把您忘了,不过这一次我们会把您记住的!”“哼,每回都这样说,也没见你们啥时候记住过我。算啦,不跟你们罗嗦了,我进去了。”灶王绕过杨戬的真君神殿,还有几年之前归猪八戒管的水库(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走过上面布满了云的桥,来到了瑶池,玉皇大帝见他来了,连忙宣布上朝,并找人去请王母娘娘,人都到齐了的时候,玉皇大帝发问了:“这一年地上的人们对你还有我们依然尊敬吗?”“尊敬是尊敬,可是人似乎少了点……”“什么?这帮人简直太无法无天了!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他们是不知道还有我这个玉皇大帝了!让龙王下一场大雪,现在聚集乌云,准备!!”“且慢,皇上,由于今天(今年)和昨天(去年)中国又是开奥运会,又是“神七”飞天的,有不少给咱们上供的人认为是咱们的功劳,所以供品也不少啊,您看!”说着举起了那个袋子。(实际不是这样,可是灶王吃了人家的糖,不能再说人家的`坏话吧?)玉帝看完之后,说:“不错,不错,还算可以……哎呀!我不能再让老龙王下雪了,赶紧去通报,别让他再下雪了,把天放晴,不过,每年正月十五的大雪还是要下的……”

你们如果不相信我的故事,可以看看窗外天上——现在天还没有完全晴那!这准是老龙王还没干好玉帝给他的活呢!

【腊月23作文3】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据说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灶王爷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户来的官吏。灶王爷每年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为了讨好灶王爷,在人间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习俗。今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古时候今天要祭灶的。

在古代,人们为了要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说好话,也常用灶糖来谢灶。灶糖是一种又黏又甜的糖,它是用大麦芽熬成的。吃到嘴里,虽然不太甜,但十分黏牙。人们用它来谢灶,让灶王爷吃了后,把嘴黏住,多说好话,少讲坏话。这当然是既有趣又可笑的一种希望罢了。

我们这里的祭灶,就是打扫房屋,在灶台的墙壁上贴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之夜,要给灶王爷上香,并供奉饺子、果品,以此来感谢灶王爷的庇佑。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来历,仅剩“过小年”这个名字了。让我们在“过小年”的时候,祭祀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纪念由于火的发现,人们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的发展,让它变成一种祈福的节日吧!

篇2: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

民俗专家介绍,南京人对小年的时间有三种说法,分别是腊月廿三、腊月廿九和正月十五。昨天是传统的“祭灶节”,有灶台的南京人家会在送灶时,在灶王像前的桌台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黏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不过,现在大多南京人家里都没有了灶台,以燃气灶取代,祭灶仪式简化成了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摆放一些供品。或者吃顿饺子和团圆饭,也算是送走“灶神”了。

今天农历腊月二十四,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篇3:5年级优秀作文:腊月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同时,5、6年级是学生学业发展的关键期,以及小升初的转折期,随着身高的增长、大脑细胞的高速发育、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有了很大变化。所以把握好这一时期非常重要。我曾经在小学五年级实习过,发现许多学生遇到稍微复杂或者题目字数较繁多等类型的解决问题的题时,就直接不做或者会出现种种问题,为了了解更多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学习解决问题类的题目,同时对教学有所帮助,所以我对附近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

二、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待数学“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态度,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习惯,学习的兴趣,学生喜欢的解题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获取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审题习惯等,以及在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解题方式,期望我的调查能对教学有所启发。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象:W小学5、6年级学生

方法:抽样调查

四、调查内容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调查问卷》,分别就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题目的态度、兴趣、解题的方式、解题习惯以及自己喜欢解题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

五、调查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解决问题的题目,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的题目其实就是计算数学题,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在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时,学生更加喜欢文字与图表结合的题目形式,许多同学在解题时也习惯画图来分析,说明文字抽象与图表的形象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获取题目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都意识到了认真审题的重要性,但是不太会选择题目有用信息,有的同学甚至感觉无法下手;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只读一遍题目就开始解题,这对于理解题目信息很不利;并且没有形成主动检验的习惯;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学生们更加喜欢教师引导下的自己探究,说明学生们解题兴趣很高,积极克服困难,独立解题意识很强;学生们的基本能力还不错,极少会有计算错误或者数字抄错的情况出现。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许多学生依然有待提高,他们在阅读一段文字,计算一组算式或者分析图表时,仅仅能保存对事物或者事物间关系的表面认识,想要深入理解时,会感到迷茫,缺少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更有甚者,对某些问题无从下手。

篇4:腊月的作文

腊月,此时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上午,太阳光照在雪上,有很多很多的雪花在闪着亮光。我和爸爸妈妈去市场买东西,我最喜欢的就是甜甜的糖果,我们来到卖糖果的地方,糖果的种类好多呀,有巧克力味的,玉米味的,夹心的……看得我口水直流。妈妈让我自己选喜欢的糖果,我高兴极了,不一会儿就抓了一兜。拎着满满一兜的糖果,我就像拎着宝贝一样欢天喜地的。我们又买了瓜子、花生、福字、对联儿,金光闪闪的对联儿,让我想到了门被贴得红艳艳的,特别漂亮。

童装店里有一件漂亮的羽绒服,上面有蕾丝的花边儿,可爱的造型能把我打扮得像公主一样儿,我好长时间就想买了,妈妈嫌太贵没给我买。可是今天爸爸说:“过年了,该给女儿买件新衣服了!”一听这话,我马上高兴起来了,抓着爸爸的手就要走。爸爸领着我走在街上,我看到了阳光明媚的街上到处都是好看的景色,就连路边的雪花仿佛都在开心地闪着光。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那家童装店,将那件羽绒服穿在了身上,爸爸慷慨的交了钱。爸爸是最爱我的人,我心里想着,美滋滋的。

晚间,我和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很多东西回家,这一天真累呀,不过我还是非常的开心。

到了晚上,我们坐在一起吃腊八粥,腊八粥里好吃的大枣、桂圆、薏米,我一会儿就吃了两碗。吃完腊八粥,我和爸爸去放鞭炮,我不敢放,爸爸就把鞭炮拴在长长的棍子上,我拿着棍子的另一端,爸爸把鞭炮点着后,用手把着我的胳膊,我藏在爸爸的怀里,闭上眼睛,只听见噼噼啪啪一阵乱响,胳膊都被震得有些摇晃了,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鞭炮已经没有了。“刚才是我拿着鞭炮放的吗?”爸爸点点头,我成功地放了我这一生第一挂鞭炮,我高兴地跑回屋里告诉了妈妈。

篇5:腊月习俗作文

腊月的香是糯米的清香。米是奶奶精心挑选的上好糯米。把糯米放在盆子里,盖上一层棉布,浸泡一个星期。这时的我总会有点心急,常常去打扰一下糯米的美梦。轻轻揭开棉布,好奇地往盆里看看,用筷子轻轻点一点糯米,然后急切地问奶奶糯米泡好了没有,这时奶奶总是慈爱地笑着说:“不急不急,糯米泡好了,汤圆才好吃。”我曾看过那泡了三天的糯米,一粒粒透亮饱满,像一颗颗小珍珠在盆里倚偎着,像是喝了一夜的琼浆玉露,沉沉地睡着。

腊月的.香是米浆的醇香。一个星期后,奶奶便把泡好的糯米拿到集市上磨成米浆,再用白色的棉布袋子装起来放在桶里提回来。回家后,奶奶就会招呼爸爸把盛着糯米浆的袋子悬挂在阳台上,水“滴滴嗒嗒”地滴在桶里,带着奶奶的慈爱,带着我的期待。

腊月的香是馅儿的浓香。一进厨房,红豆的甜香,芝麻的醇香,桂花的清香便扑鼻而来。米浆已经过滤成了软硬适中的粉团。我最着迷的是奶奶做桂花汤圆的过程。奶奶用勺子舀起一小块粉团,两手轻轻一搓,便搓出一个晶莹饱满的“珍珠”,再在“珍珠”上捏一个深窝,形成一个小小的“富士山”,把桂花馅放进去,收口搓圆,一个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腊月的香是汤圆的甜香。将汤圆放入已烧开水的锅中,再撒上一层干桂花,不多久,汤圆便在锅中“咕嘟咕嘟”的叫着,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甜香如蝶,满室翩跹。透过玻璃锅盖,只见锅内晶莹剔透的汤圆在挨挨挤挤地飘浮着。桂花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星……

腊月的香弥漫着浓郁的亲情和温暖。当我去厨房时,奶奶正给大家盛汤圆,热切地招呼我们:“汤圆好了,快趁热吃。”大家入席而座。我用勺子轻轻舀起一个汤圆送到唇边,先用嘴唇轻轻触碰并感知它的温度,然后轻轻咬开,第一口是米的甜糯,第二口是桂花的清香,清甜润滑的桂花蜜流入喉间,味蕾一点点地通透舒展,一缕沁人心脾的甘甜在舌尖缓缓散开……

篇6:腊月梅花香作文

梅花总是在初春严冬绽放,而她最美的.时候,却是最严寒的腊月,在人们都足不出户的时候,她却在冰雪中傲然开放,她的傲骨不得不使人敬佩。

在我的眼中,一个个平平无奇的清洁工,就是那素洁淡雅的梅花。无论是酷暑还是炎夏,无论是冰天还是雪地,他们都忠于职守,守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我永远忘不了,初的那次疫情中,清洁工人为了人民的健康,城市的美丽,他们不顾被传染的风险,在他们的岗位上奋斗着。

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笑容。多么纯洁的笑容,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别说他们平凡,但他们也是英雄,——用自己去呵护城市,去呵护别人的英雄。

我爱一个个白衣天使,我爱一个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但我更爱一个个平平无奇的清洁工。他们勇敢,他们坚强,他们舍己为人,这不正是英雄吗?

篇7:腊月风情节作文

今天,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因为作业比较多,我在家作业,真希望能远离作业,出去旅游一下。正好,奶奶打电话来说安昌正举行腊月风情节,09:00就要开始了,我一看,现在08:30分,还来的及,就请求妈妈带我过去。妈妈同意了,但她说回来要写成篇文章,我爽快地答应了。

真是不幸,我们一到那,正好赶上开幕,礼炮一声接一声地响着,差点吓得我把手里的照相机给扔了,紧接着,天空飞满了彩纸片,无颜六色的。一边龙狮团的舞龙狮子节目开始了。“龙”和“狮子”尽出其能,叫人连连喝彩,不过,我可不想看这个节目,我去找吓我的那几个“凶手”。

我终于找到了,这里有几门像出炮一样的`东西,又觉得很眼熟,想起来,这炮在十一国庆的阅兵式上的礼炮它用电和气休合成炮,只有响声,没有真弹发出来,今天能有幸亲眼近距离目睹它,也是天赐良机了。

我和妈妈来到了老街上,那里鱼、鸭、香肠等等应有尽有,不过都是用酱油淹制过的,让我口水一泻千里是扯白糖,有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在那扯,不有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我想这白糖又不贵,二元一包,我一口气买了五包,吃个痛快。随着人流,我一路观看,有包棕子、磨年糕、灌香肠、炸臭豆腐。绍兴的土菜样样都可见到。

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划龙舟的,几只龙舟在水上快速地飞驰过去,划龙舟的人,个个生龙活虎,动作整齐,标准,大家连连叫绝。

篇8:高中作文:腊月二十三

中国人的传统中,向来最注重两日:节日和生日。理由很简单,因为无论节日也好生日也罢,都能给所有能够参与进去的人以机会去休息,去狂欢。我们的祖先当从丛林中脱掉兽皮走到田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辛苦五千年。无论那些帝王将相的家臣是如何的去粉饰所谓的上古民风淳,去夸张尧舜禹汤的禅让,或者是去吹捧有为之君的贤明,都改变不了我们这个民族被永远的拴在土地上,成为才子佳人的牲口的悲剧。当帝王将相整日无所事事飞鹰走狗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步履蹒跚地在田间地头挣扎,在市井瓦肆拼命。于是就出来了一群人,他们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很荒诞的传说来给自己放假休息,并且告诉其他人,大家都要按照这个传说来做。有些胆大的人就跟着他们下水了,可是大家发现,原来不再辛苦的去卖命了是件多么称心如意的事情啊。终于,所有人开始约定,在这一天集体放假,去休息,去狂欢。然后“这一天”逐渐的增加,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后来,腊月二十三成了灶王爷的节日。

说起灶王爷,又是中国神话史上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以前读《淮南子》的时候就看过一篇文章说,灶王爷是炎帝死了之后的封神。而后来有人还给做了注释,说炎帝以火德管理天下,死后理所应当的被封灶王爷,但是谁封的没说。所以在另外一本书中就说黄帝是灶王爷,说黄帝死后做了灶王爷,这个应该不可靠。根据“可靠”的.神话记载,黄帝死后是坐着龙上了天,做了天帝,难道说皇帝在天上做天帝的时候发生了宫廷政变,把天帝给赶出了天庭,弄的我们堂堂黄帝只能栖身于灶台旁边,年头到年尾忍受着烟熏火燎?那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不是也太惨了点?所以黄帝绝对不能做灶王爷。既然黄帝不能做,那炎帝呢?炎帝更不可能,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都不能做了,那炎帝更不可能啦。所以灶王爷只能是普通凡人或者小鬼神变化而来。他们的责任就是奉了玉皇大帝的命令在下界监视着每一家每一户,等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了。灶王爷就提溜着两个小罐,一溜烟的上天去了,据很有“学问”的人说灶王爷手里提溜着的那两个小罐,里面装的是灶王爷写的折子,灶王爷把这一年在下界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装到罐里。罐上写着某家某家的名字,到玉皇那里报告去了,把这家一年干的好事坏事都报告上去。也真够难为玉皇了,到了腊月二十三,所有的灶王爷都上天来报告了,那么多小罐罐他得看多久啊,真想给天庭派个收废品的上去,缓解一下压力。收回来的小罐子还能接着卖给灶王爷,可持续发展。

因为灶王爷是直接的玉皇大帝负责的,虽然位子很小,但是权力很大,所以为了来年能有个好年景。我们的老祖宗家家户户在灶王爷上天这一天都要祭灶。买点料豆,关东糖,搁上半碗茶,让灶王爷吃点甜的,喝点好的,燃起三炷香,把在灶台上那张灶王爷的神纸佛龛给烧了,这就美名曰送灶王爷上天,也叫二十三日去。等年初一的五更天,还得请他老人家回来,怎么请呢?再弄个灶王爷的神纸佛龛供奉在灶台上,这就叫初一五更回。这以前老人特别信奉这个,而且是要恭恭敬敬的“请”回来,烧了旧的神纸佛龛,马上到街上再去买张新的,恭恭敬敬的抱着回来了,路上遇到年轻人打招呼:“大娘好啊,买佛龛去啦?”

“年轻人不会说话,这是灶王爷,能说买吗?那得说请!”

年轻人被老大娘一顿教训,顿时谦逊了很多:“对不起大娘,您看我这年轻人不懂这个,那您是花多少钱请的?”

篇9:腊月二十三的作文

天真的是很冷,但年的气氛还是一天比一天浓,这不,腊月二十三到了,这就是所谓的小年。在我的家乡,人们是很注重这个节日的,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烙发面馍,说是给灶王爷送干粮,让灶王爷到天上多说好话,企求玉皇大帝能让来年风调雨顺,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期盼和希望。所以灶王爷的对联上就写着: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人们对灶王爷是很敬重的,把发面馍烙的多多的,都放在灶王爷面前,然后烧香放炮送灶王爷上天去。 炮声一响,灶王爷就上天走了,他是带着人们的希望和期盼走的。在灶王爷走的这几天里,人们更忙,忙着准备过年,大年初一灶王爷就从天上回来了,人们还要给灶王爷送好多好吃的,因为他把来年的希望和福气带给了每一个人,他是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的。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灶王爷是不存在的,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玉皇大帝也不存在,风调雨顺要靠人们的聪明才智来把握。但人们还是很注重这个节日的,仍要烙发面馍,仍要用炮声送灶王爷上天。

篇10:腊月里,梅花开了500字作文

在外祖母家的后院,有一棵腊梅树。每次一到梅花绽放的季节,我和姐姐们就会去腊梅树下摘梅花。我们常常把摘来的梅花戴在头上,或是插在花瓶里。

树上那一朵朵芬芳扑鼻的梅花常常吸引着我。在我的眼中,梅花就是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梅花就是一瓶芳香剂,让你慢慢品味芳香;梅花就是一个个小精灵,让你忘记烦恼,重新找回快乐。

梅花是冬姑娘最宠爱的一个女儿,她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百花之王——牡丹。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零,只有梅花傲然挺立。可梅花从不显摆自己,正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句诗,赞扬了梅花这种可贵的精神。正因为梅花拥有的这种精神,所以她排名“梅、兰、竹、菊”之首。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中国,也有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夏完淳,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647年6月,夏完淳被捕,当敌人审问他时,让他归顺大清,而夏完淳在金钱和国家两者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的国家。敌人再三逼问他,夏完淳宁死不屈最后光荣牺牲了。他不正有梅花这种可贵的精神吗?

篇11:腊月里,梅花开了500字作文

腊月里,梅花开了。

它屹立在那里,花瓣洒满人间,处在沉睡中的大地被唤醒了,可是,给予它的还是寒冷,还是冬天,我轻步从屋里走出,生怕惊动了梅花那甜美的气息,生怕将那娇滴滴的花瓣震下,可是,当我走到它跟前时,我惊呆了。粗糙的树干在寒风中依然屹立,娇嫩的梅花在冰雪的遮挡下却散发出了屡屡清香,它虽没有雪花白,却比雪具有一种更迷人的香气,那醉人的花香多么使人陶然若醉。怪不得有人说它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呀!这时,风吹来了,花蕊旁,五个洁白的小圆点微微飘动飞向远方,风带走了芬芳,将它送给了更远的人们,可是,这香让梅花经历了多少风雪与冰霜!“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描写地淋漓尽致,我这时,已经冻的通红,可是这傲梅的精神使我久久忘返。我想:上天给予了桃花春天,那柔和的温暖;给予了荷花夏天,那酣畅的清爽;给予了落红秋天,那光明的成熟;惟有梅,给予了它被人抛弃的冬天,那孤独的风霜,可就是因为寒,才使梅更坚强,更迷人,更可爱,更让人难忘......因为,它开在冬天。无花的季节。

腊月里,梅花开了,香满溢,我站在它面前,久久不能离去......

篇1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叙事作文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和大多数我们本地的家庭一样,姥姥家的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三。和往年一样,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过小年的传说。

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妈妈给我讲的故事中,就已经到了姥姥家。姥姥的火烧饼已经烙好了。金黄金黄的火烧是那么诱人,咬上一口,又酥又香。可是我嘴里吃着火烧,脑子里却闪出一个问题,就禁不住问姥姥:“为什么小年要吃火烧呢?”姥姥笑着说:“灶边炕火烧,祭祀灶王爷!”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正说着,晚饭就做好了,“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热腾腾的汤圆盛出来,代表着团团圆圆,如意万年!温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和姥姥家不同,奶奶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听奶奶说,爷爷一家是早先从湖北搬来的,所以至今保留着南方的习俗——“二十四过小年”。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奶奶就一起包起了饺子。奶奶擀皮,她擀得真熟练呀,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大小一致,厚薄均匀。妈妈包饺子,一经她的手,圆圆的面皮和香喷喷的肉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变成了弯弯的月牙。我在旁边看得手痒痒,就试着包了起来,可是不是这个破皮了,就是那个馅多了……

刚包好饺子,伯伯一家就来了。爸爸炸鱼,奶奶下饺子,伯伯做菜,我和哥哥在一旁边说边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上了桌。爷爷说:“吃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每逢佳节人们就会把饺子端上餐桌,表示幸福安康,吉祥美满!”浓浓的年味溢满了整个小屋。

篇13:腊月二十八购买年货初中作文

这才是过年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出去购买年货。

走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红灯笼,嘿!好像有点儿节日的气氛了。接着,进入商场,节日的气氛越发的.浓了。商场里也挂上了灯笼,中国结,一派火红的景象,而且,人也比平时多得多。不过,这还不是给我感触最深的。

当时,爸爸在试衣服。一对夫妇从我旁边走过,他们在不远处的衣架旁停下了。这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他们身上。他们都穿着厚重的军大衣,脚踩沾满泥土的鞋,加上那两张因饱经风霜而越显沧桑的脸。这一切都仿佛和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那个,这件衣服多少钱?”女人先开口说话了。声音不大,但是服务员还是面带微笑,走到了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价格。接着,夫妇两人小声讨论了一会儿。我知道,在这个商场里,衣服是不会多便宜的,他们,也许是因为价格。

“还能再便宜点儿么?快过年了,再打点儿折吧。”不出我所料,服务员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她给他们降低了价格。但是,毕竟这儿的衣服价格本身就高,即使服务员降低了价格,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贵的。他们提着大兜小兜离开了。

其实,这才是过年吧,可能他们平时根本不去这样的商场,可能他们的大兜小兜不值钱,但是,过年了,他们也置办年货了。

上一篇:端午放假通知范文下一篇:我伤心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