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2024-04-24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精选8篇)

篇1: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喜宴》谈中西文化的碰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机会也越来越多,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凸显出来。大批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文化冲突。《喜宴》是由李安导演的一部电影,集中体现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

片中男主角高伟同在纽约定居十年,和男朋友赛门同居,台湾的父母亲不断催促他结婚,为了解决此事,赛门提议,让伟同跟房客顾威威假结婚,没想到伟同的父母竟然决定亲自到美国参加婚礼。伟同本来只打算简单办个公证结婚来打发父母,但父母对他这样草率的行为感到相当不满,在偶然的巧合下,才决定在高父以前的部下所开的餐厅补办婚宴。婚宴结束后,由于酒后乱性,伟同与威威发生关系,威威怀孕,赛门与伟同发生争执,高父中风送医,伟同才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母亲,这一场假结婚因此曝。虽然四人将这件事隐瞒着高父,但高父私下找赛门谈话,赛门才明白原来高父早已发现伟同与自己的关系,也认同了两人的交往。最后威威决定生下孩子,赛门也同意当孩子的干爹,整部片算是圆满落幕。在电影《喜宴》里,复杂的电影情节反映了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

一、情绪的表达

中国人在生气、难过时,常常不藉由言语,而是选择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真正的心意,对亲密的人尤是如此。剧中第二天早餐时,当高父听到伟同下午要公证结婚时,沉默不语,并不表示反对意见,反而说:“孩子已经长大,随他们自己办。”便起身离开餐桌。尽管高父嘴上说反话,但由他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可看出他在生气。公证结婚全程中,从高父高母脸上表情可知他们并不高兴,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高母才以“哭泣”来表 现心中的难过,高父则仍旧一句话也不说。反观美国人,在情绪的表达上,就相对直接。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当场大声与伟同争吵,也不顾高父高母在场。美国人在生气不满时,往往会大声说出来,对亲密的人更是如此。在赛门与伟同和威威三人争执时,略懂英文的高父其实已经得知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但他却选择不说破。从伟同多年来隐瞒父母的行为,可知身为传统中国人的高父高母,是无法接受同性恋的,然而高父却将这莫大的冲击,硬生生吞下腹中,以“沉默”作为响应,一切只为了抱孙子。宁可把悲伤压抑在心中不发泄出来,这在美国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二、送礼

美国人一般很少送礼,只在圣诞节、生日、纪念日等节日才送礼,平时拜访是不用送礼的,而中国人却连亲属和朋友之间的日常拜访也要礼。所以当赛门送礼物给高父高母时,他们感到诧异,认为应该他们送礼给赛门这个主人才对。而赛门之所以送礼给两老,是站在身为儿媳妇的立场,尽管这个身份是不可公开的,但略懂中国礼数的他,还是准备了礼物以表心意。于礼物的种类,美国人倾向于偏重实用性,因此赛门送血压计给高父,给高母保养面霜,然而中国人送礼往往会注意到其象征意义,所以高父高母收到礼物后脸色大变,认为赛门很失礼,摆明着说他们已经老了。再看电影最后,高父告诉赛门他早已知道伟同与赛门的关系,并送红包给赛门,赛门明白红包象征的意义,即使高父不说,也知道高父已经承认他这个儿媳妇了。

三、饮食方式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另一个差异是体现在饮食方式上。《喜宴》中,伟同的父母和夫妇同赛门一起进餐时,饭桌上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差异。除了赛门是西方人以外,另外的四个人均是中国人,他们一同品尝桌上几道菜,而赛门则是用一个盘子把自己喜欢的菜各盛一点,然后再进食。这体现了东西方饮食方式上的不同。

四、婚姻目的的差异在

中国的婚姻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是整个家族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婚姻的目的在于延续香火,传承子嗣。老人因为没有看到孙子而不肯咽气的场景表明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传宗接代远远超过了生命的价值,中国年轻人结婚的目的和压力在此段对话明显的显示出来。西方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西方人的婚姻是个人的权利和爱情的结果,而中国人的婚姻大多数是为了完成家庭的一种义务。《喜宴》中伟同的假结婚就是为了传承香火和为高家添丁。而他选择同性恋的生活实质上就是遵循了西方自由恋爱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满足身心需要,而没有对于后代的顾虑,而这种差异也最终导致了电影中的一幕幕的冲突。

五、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

在《喜宴》里,从高母知道了儿子是同性恋,有一个同性恋恋人的震惊,以及设法隐瞒着高父这一事实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中西方对同性恋的完全相反的态度。而高父因得知儿子同性恋真相而犯病住院可见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然而在中国确实无法容忍的。

六、婚礼仪式差异

虽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现在中国式的婚礼已经融入了西方元素,但是传统的中国式婚礼与西方教堂式的婚礼仍有着很大差异。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这在传统的婚礼中得到体现。在《喜宴》中,伟同和威威的“婚礼”是按照中国的风俗,新娘新郎向父母叩首行礼,以示对长辈的尊敬。新娘喝婆婆喂的莲子汤,并且要有一个幼小的男童“跳床”,寓意早生贵子。虽然在婚礼中,也出现了新娘仍手捧花和新郎新娘同倒香槟酒等的镜头,但整个婚礼的气氛异常热闹,有着浓浓的中国气味。婚礼整体基调还是中国传统的婚礼模式,体现了中式婚礼中大操大办的风俗。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牧师证婚,新人进行宣誓并交换戒指,《喜宴》中的伟同和威威的西式婚礼就是很简单,在市政府大厅里彼此宣誓交换戒指就结束了婚礼的仪式。而仪式的简单让其父母吃惊,他们希望按照中国习俗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没想到事与愿违。因而刚开始时高父高母都很不高兴,认为没法对别人交待,高母甚至于大哭。

七、婚宴的氛围的差异

中国的婚宴总是非常热闹,在电影中,伟同与威威的喜宴上看到众人喧闹的情景,在场的美国人皆十分讶异,感到不妥,其中一个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天才”,这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说明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在喜宴上大声喧哗的行为,相当不解和不敢恭维。美国人的婚礼时常是一队汽车鸣笛前进,以示庆祝,然而在婚宴上,气氛虽是相当温馨愉快,却不会如中国婚宴般吵闹,除了轻松愉快的大笑声之外,美国人并不随意在公开场合大声喧闹,中国人在宴会上的高声喊叫,对美国人而言像是在吵架。

《喜宴》这部电影整体上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然而电影最后一幕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这种差异并不是牢不可破的,相信随着相互间的交流融合,东西方在很多观念上都可以互相渗透,这些通过高父、高母最后的妥协以及影片最后伟同三人紧紧相拥的画面就体现了出来。可见相互交流融合才是不同文化共同发展的最好方式。

篇2: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杜文燕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 要: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中西方在传统婚前习俗$婚礼服饰$婚礼仪式及婚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西婚俗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差异,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

关键词:婚俗;文化;差异

一中西传统婚前习俗比较

传统中式婚前礼即为“成妻之礼”,主要体现为三书六礼,须经过六个步骤:一是纳彩,即通过媒妁之言,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前往女方求婚,是说媒成功的标志;二是问名,由男方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氏和名字,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生;三是纳吉,又称订盟,即男方将卜得吉兆的结果告诉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四是纳征,又称大聘过大礼,即男方下聘礼,是成功达成婚约的标志;五是请期,即定日子,男方请人占得吉日,请媒人告之女方,请女方定夺;六是亲迎,即迎娶,新郎前往女方家,在女方的祖庙,郑重地拜两次,新娘行至门口,新郎迎接,至大堂拜岳父母,拜女方亲戚长辈至此,六礼成,为婚礼做 好了准备传统的西方婚前礼是国教婚礼,如在英国,其婚前礼也分为六步:首先是求偶,取得父母同意,男女才能恋爱,感情成熟了,告之双方父母;然后是订婚,女方在报纸上登出订婚启事,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由女方安排宴席,男方则要买一枚戒指,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戴在女方左手的中指上;接下来是办结婚证和发布结婚预告,英国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必须在婚礼 天前到婚礼登记处进行登记,发布结婚预告;结婚预告期满,双方向大主教提出申请颁发结婚证,一般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即可获得结婚证书;再就是发请柬,女方的父母以 他们的名义发请柬通知双方亲友,请柬一般为白色,配以金色的字和图案以示圣洁高贵;最后是婚礼前夜的告别单身仪式,准新郎和准新娘分别与各自的同性好友举行欢叙会和送礼会,庆祝告别单身。

二中西婚礼服饰比较

在中国,婚礼服装以红色为主,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着红袄裙,当然也少不了红盖头和绣花鞋,新郎则红礼帽红长袍$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这样的服装象征着吉祥如意,希望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在西方,白色是婚礼服装的首选#头戴白色花环$身穿白色拖地婚纱,手捧白色鲜花的新娘向神表示自己的纯洁无瑕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穿着中必须带五样东西:一样旧的(寓意新娘与娘家人及旧友的亲情和友谊将继续下去)一样新的(寓意新娘婚后生活会是幸福的)一样借的(向已婚女子借一件她婚礼上曾用过的物件,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一样蓝的(吊袜带上的蓝边或者佩戴蓝色的小饰品以示纯洁和忠诚)一枚便士在鞋里(以求婚后生活富裕和幸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国新娘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一样的白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小小的区别是中国新娘大多在白色婚纱上别上红色的鲜花。

三中西婚礼仪式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为三叩九拜之礼新娘被新郎接回家中,就开始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此,三拜礼成,表示得到了天地祖先及父母的同意,正式成为夫妻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整个婚礼过程都在鞭炮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进行而在西方,婚礼讲究神圣而简单,传统上为神前婚礼,因此婚礼一般是在宁静祥和的教堂举行,新人在牧师的作者简介 杜文燕:女学士电话***

主持下得到上帝的认可和祝福首先新娘挽着父亲的手在花童的引领下,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步入教堂,父亲郑重地把新娘的手交到站在教堂前部牧师左侧的新郎手中接着新人要在庄严的气氛中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者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要彼此相爱$珍惜,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然后交换戒指,亲吻,至此婚礼到达最高潮礼成后,当新人走出教堂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意为驱赶不祥之物,以保新婚夫妇好运一生。

四中西婚宴比较

我国的婚宴往往是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红包也足以支付婚宴开支新人要向家人朋友及宾客敬酒,感谢宾客的来临和祝福,人们往往也回赠许多美的祝福,如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而西方国家婚礼仪式过后,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英美国家经常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一般是自助餐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很丰盛婚宴以舞会结束新郎新娘跳第一支舞,以庆祝他们新生活的开始,所有宾客也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宾客参加婚宴一般不需要送礼金,只送实物在网络时代,宾客根据新人发布在网上的所需物品目录为新人选购礼物,一经选定,网络会自动删除该物品记录,避免重复送礼造成的浪费。

五中西婚礼文化之比较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被融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所谓天作之合(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五百年前结成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喜五行相生八字和谐忌三六九冲龙虎斗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主要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融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即使在世纪的今天,这些婚姻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于国人心中!西方婚姻观念是为爱而牺牲在基督徒的婚姻观中,婚姻是神赐予的礼物人们借助婚姻体验神的爱,实现神与人的盟约盟约是无条件地相互委身,而不是基于互惠的原则,这个不难从新人的誓言中看出西方婚姻观发展到今天,已是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它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男女在生活中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因而甘愿将自我奉献给对方,将生命贡献出来,为爱情而努力,为婚姻而牺牲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中式婚礼西方化和西式婚礼中国化的现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的表现,是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篇3: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红”“黄”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红”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差异较大的一个颜色。

在中国,红色是基本崇尚色,中国人以红为贵,是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火红的颜色和炎热的高温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喜庆、顺利、成功,吉祥如意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春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家均张贴年画。用年画将家庭布置得热热闹闹,增加过年的气氛。[2]而年画的主要用色即为红色,寓意来年日子过得幸福,红红火火。中国民俗艺术剪纸,也是用红色的纸剪出寓意美好吉祥的图案。每当有喜庆佳节,人们就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这就体现了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幸福,喜庆的含义。

红色的文化联想意义比较突出,红色在中国代表幸运、财富、吉祥如意,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在中国,促成婚姻的人被称为“红娘”,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囍”字,新娘的红色礼服也代表着吉祥喜庆,热闹的场面叫“红火”。红色也象征顺利、成功 ;得到升迁叫“走红”,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奖金或压岁钱叫“送红包”。[3]红色还象征漂亮、爱情,女子盛装称为“红妆”,女子漂亮的容颜称为“红颜”,“红豆”代表相思,“红玫瑰”代表爱情。

“红”不仅可表示褒义,同时也有贬义。例如嫉妒他人,我们可以说“眼红”;形容说话恶毒,出口伤人,则用“红口白牙”;妻子对丈夫不忠,则称为“红杏出墙”;男子寻花问柳可以说“依红偎翠”。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的贬义味道更重一些。从原始时代起,红色就与火焰和鲜血联系在一起——热烈、危险、兴奋、刺激和令人着迷,因此红色象征着残暴、流血、激进、暴力,也和危险、紧张甚至放荡、淫秽有关。例如,一些充满色情的地方,在英语里把这种风化区一概称为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红灯区”一词也出现在汉语中。

在基督教文化中,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耶稣钉十字架,流血,拯救罪人。因此红色被认为是耶稣为其门徒所奉献的鲜血,一些狂热的教徒殉道时会选择红色衣服。而罗马天主教会的红衣主教身着红色法袍以提醒众殉道者所洒下的鲜血。因而,从宗教角度上说,红色被赋予了流血、牺牲、暴力的文化意义。

在经济生活中,“红色”在西方还有“赤字”、“负债”、“亏损”的意思,因为在过去人们总是用红色登记负数。于是在英语中就有这样一组词语 :red figure赤字, in the red亏损。

2、“黄”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中国人对“黄色”的尊崇由来已久。《说文解字》中对“黄”的解释为 :“黄,地之色也。”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古人用“天地玄黄”来表达他们对宇宙的认识 :天圆地方。“黄色”也代表吉祥之意,民间选出的好日子叫做“黄道吉日”。在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出现,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黄色是中心色,象征大地之色。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黄色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汉代之后,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彩的象征,也是帝王之色,象征着皇权。有一些词就是对其很好的印证 :黄袍加身。

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幸福、吉祥如意的崇尚色。在中国建筑上尤其可以体现,故宫作为中国近五百年的王朝权力中心,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的皇家宫殿,红、黄二色则是宫殿群的主要色调。故宫是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黄色象征着皇权,所以故宫以黄色为主调。红色则是吉祥的颜色,黄色和红色都属暖色调,是向外扩张的颜色,有热烈和令人激动的感觉。故宫以华丽而有扩展性的红黄色为主体,突出皇权的威严。[4]

“黄”在汉语中还有坚贞、纯洁、高尚的品格之意。中国古典诗词,常有“黄花”这一意象,“黄花”即菊花,菊花为中国四君子之一,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中国人对“黄色”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黄色在古代受到很长时间的尊崇,但是在现代,中国人还是谈“黄”色变。“黄”几乎占尽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高地,很难与色情淫秽之意扯上关系,而“黄色”现在所指的淫秽、色情之意,应是舶来品,这一含义源于19世纪美国《纽约报》为与《纽约世界》兜揽读者,推出了取名《黄孩儿》("Yellow Kid") 的漫画专栏,该报用的是黄色的粗质纸张,遂被对手讥笑为低级庸俗的“yellowjournalism”( 黄色报刊 ),这里的“yellow”,并不是指淫秽,而是低级庸俗的意思。当“yellow journalism”这个词汇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个是由原来的“耸人听闻的劣质书刊”变成了“淫秽、下流的书刊”,另一个就是“黄”的这种贬义得到了更广泛地使用,如“黄色电影”。[5]

西方文化里,黄色常常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等涵义。成吉思汗西征和义和团运动曾令白种人心惊胆寒,因此他们诬称黄种人为“黄祸”(The yellow peril)。在基督教文化中,出卖耶稣的犹大常穿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有卑劣可耻的之意。

与中国用“黄色”来代表皇权不同,西方社会常把“紫色”作为皇权的象征,在古代,由于紫色颜料难以获得且非常昂贵,所以紫色便成为了王权皇室的象征。英语中有这样的短语 :be born in the purple为生于王公贵族,marryinto the purple为加入皇室。西方文化中,淫秽色情也不翻译为“yellow”,而是“bule”,“bule film”为黄色电影,色情片。

二、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在颜色词意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它们的深层,积淀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国俗及民俗语义。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6]

摘要: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词汇是社会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反映。颜色词作为词汇中特殊的一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的。由于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文化背景、思维定势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意义的对比分析,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篇4:从文化起源看中西伦理差异

[关键词]文化起源;神话;伦理;中西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08-05

中西伦理差异的根本在文化源头已经奠定,在以后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里自觉或不自觉受之统御与浸润,追溯文化的最初形态可以清晰地发现两者的分野和脉络。

一、研究的价值:对作为特殊伦理话语的神话之解码

人生活在历史序列之中,伦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们适应历史生活的产物,所以只有将现代伦理思想还原为简单的早期历史事实,就可知中西伦理体系的差异,缺乏历史的抽象比较会陷入逻辑循环论。所以,通过历史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体察古人的内心世界并接受他们的标准, 竭力排除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①

作为人类文化最初形态的神话自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解读神话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研究哲学、文学等的有效方法,德国温克尔曼是欧洲研究古希腊造型艺术的第一个学者,格林兄弟创立“神话学派”,英国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的名著《批评的剖析》被视为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之作。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是现代学术走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一个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很重视这种方法的运用,如叶舒宪在《原型与跨文化阐释》中提倡将原型纳入中国本土文化,但较多使用在文学领域,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其他学科如伦理学尚在探索阶段。

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和英国弗雷泽的“仪式派”人类学思想。“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②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可以看出,“原型”的重要性在于孕育了原始思维。法国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提出:原始思维的基因“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的;它们在集体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于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③

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④由于伦理规范也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关系处理方式的思维形态,所以必然最初来源于原始思维,而且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进行抽象。“神话思维也极为清晰和极为精细地表现出组织化和客观化,虽然它的客观并不是由理智完成,而是由想象完成的。”⑤可以说,道德哲学的最深刻的论题不过是对这种原型的发挥和提炼。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布·马利诺夫斯基认为神话与原始时期的仪式、巫术关系密切,对原始人起着行动准则、道德规范的作用。可以说,神话是特殊的伦理话语,是价值观的符号,符号解码可以清晰地展现伦理体系的差别。

二、作为文化起源形态的中希神话之比较

(一)人物性格:缺陷还是完美

中希神话人物性格明显不同,希腊神话人物并非完美无缺,时时呈现贪婪、自私等弱点。宙斯是最典型的代表,希腊第一勇士阿基琉斯虽然忘我战斗,但因阿伽门农夺走女奴而不以大局为重,温厚善良的同时又残暴凶狠。希腊联军统帅阿加门农意志坚强,但刚愎自用的弱点被他的妻子和情人利用而遭杀害,等等。而中国神话人物几乎找不到这些性格弱点,集坚强、智慧、善良等优点于一身。如女娲与伏羲为兄妹,慈祥地创造了人,又勇敢地照顾其免受天灾。盘古具有彻底的牺牲精神,在完成开辟天地任务后,将自己双眼化成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五岳,将血脉化成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泥土,将筋骨化成金石。中国神话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可在美化了的人物身上找到符合民族心理的审美体验。

(二)人物关系:冲突还是合作

在希腊神话中,人物关系往往是冲突的,争夺女色、荣誉、地位使得相互杀害甚至父子相残成为常态。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将宙斯兄弟姐妹吞杀,克洛诺斯杀乌剌诺斯,宙斯杀克洛诺斯。亲情残酷:父杀子,子弑父,今天是兄弟,明天是敌人;爱情善变:见异思迁,忘恩负义是常有的事;友情脆弱:再好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敌人。人性的丑恶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私欲轻易蒙敝心灵,不断的杀戮,不断的复仇,复仇又重复杀戮。如俄狄普斯弑父娶母,等等。而中国神话人物则相反,人物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人物与人物斗,而是人物共同与大自然斗。即使炎帝和黄帝之争,也不是为了美色而是实现统一,尧、舜、禹的权力禅让没有争夺成分,都是为尽保民佑民的职分。

(三)人物形象:外表为主还是道德为主

希腊神话注重刻画人物外表形象,突出力量、美貌等视觉美,而中国神话却着力塑造德性美。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争夺金苹果争执不下,其目的在于追求外表美,爱情也往往先由美丽而发动。美少年喀索斯因自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与宙斯追求美貌、获取情人的观念不同,中国神话强调对爱情的心灵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可以跨越人鬼界限。中国神话人物很少风情万种,而突出劝善惩恶。天津师范大学张学海、赵双之在题为《东西方神话美》的学术论文提出:“中国神话歌颂劳动,赞美意志,表现强烈的正义力量和英勇的献身精神,将人神化,具有理性、严肃、温柔、敦厚的恬静美;而希腊神话则歌颂冒险,赞美肉体,表现浓厚的人生欢愉和粗犷的声色之乐,将神人化,具有个性、激情、惊心动魄的紧张美。”

(四)情节发展:爱情力量还是人类关怀

希腊神话以爱情力量为主题,特洛伊战争这一宏大主题就是围绕海伦的争夺而展开。而中国神话则是人类关怀,是从社会生活中的人、义、志出发去想象,所以爱神、酒神在中国是没有的。因之,“中国神话中的神和英雄,都是爱人类的,都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而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往往是戏谑人类,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或精神的享受”。如果说中国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利他的,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则是利己的。人类关怀在希腊神话中甚至是排斥的,如月亮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饲养了很多野兽祸害人间,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带给人间光明,却触怒了宙斯让秃鹰啄食他的肝脏。中国神话中的燧人氏历经千辛万苦发明了火;炎帝为发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⑥先秦史书言大禹为治水十年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

(五)故事结局:悖论与圆满

希腊神话在故事结局上往往充满悖论甚至悲剧,似乎有很多无法解答的难题。如俄狄普斯杀父娶母,当知道自己的命运后痛苦不已,弄瞎了自己的双眼来赎罪。阿伽门农夺取了阿基里斯喜爱的女奴,而自己的妻子却与他人私通,自己被情人和妻子谋杀,他的妻子因为这一罪恶被自己的儿子杀害,这种代代相残的情节带给人们很多思考。相反,中国神话的情节总是以圆满结局,从而给人以喜剧美。连普通百姓的爱情也是完满的,不仅神话中如此也影响到传说,例如董永是个勤劳、诚恳又孝顺父亲的好人,所以天帝就派仙女来帮助他。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神、鬼、怪,到头来都自作自受,没有好结果的。造成中希神话的这种结局上的差别,是因为希腊神话总是为了爱情、力量,故而人物之间必有冲突,而中国神话反之。

三、结论:示范伦理与规范伦理

中希神话上述差异从一开始就反映在了伦理上,希腊神话因揭示人的丑恶而不可直接找到伦理根据,其神话人物不可作为人类伦理示范的对象,也缺乏教化人的故事情节,因而只能从防止性恶去构建伦理,后天强加给人一种新的约束,可以说希腊神话提供的是反面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童年时代的发展状况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深刻地指出:“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这里所谓“正常的儿童”,就是说希腊神话展示的是现实中容易犯错误的正常人,而中国神话人物展现的仅仅是人类精神的积极方面,这显然是“超常”的。这样的人物形象高于现实,对于现实的人来讲具有伦理示范价值,而且善根如同神性一样是先天的,所以示范者是存在的,而被示范者可以从自身去发掘善性。这两种思路构成了不同的伦理体系,即西方的规范伦理和儒家的示范伦理(德性伦理)。“现代西方主流的规则伦理学和儒家的德性伦理学是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伦理理论。”⑦

既然希腊神话本身是反伦理的,自由意志是第一前提,那么只有用理智另行寻找一个理论基点,在这个基点上寻找普遍的原则和规范,伦理的合理性必须从理性中去寻找。规范伦理关注道德原则的确定和论证,规范伦理学则是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哲学研究。正如康德为道德立法一样,他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⑧“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⑨

相反,儒家伦理的本质并不在于要找这样的理性规范,因为道德行为是不证自明的、业已存在的事实,正如在神话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一样,人们坚信行善没有任何论证的必要,而是如何去做。儒家伦理的本色不在规范而在示范,示范伦理学才是儒家伦理在现代意义上对于未来的世界伦理可能贡献的东西。“儒家伦理看重的,不是去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则、规范,而是强调在道德生活中树立榜样。我们从小在生活中更多地不是从规则、规范里学会道德的行为,而是从家人、父母、邻居、同伴以及历史生活的实例、榜样中来学习和培养道德感、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操的。”⑩使得整个道德体系由小及大而得到贯彻。正如韦政通所言,儒家传统的伦理学说有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是把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从私人的领域推广、延伸到公共政治领域,这样就把传统解释的仁、义、忠、恕等推广到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向上。

这种思维的不同造成了处理中西神话神人关系上的分歧。希腊神话人物仅仅是神话人物而已,而中国神话人物则逐渐神人合一,从而使神话与历史难以分开,因为历史人物是需要道德光环的。中国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部分根据传说,而传说和神话是交结在一起的。如伏羲、神农、黄帝、夏禹这些古代的英雄和领袖,既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也是神话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商代以后祭天与祭祖逐渐合一。“王”出现总要借用天的威力,这样可发挥君圣的政治权威和说服力。《尚书·盘庚中》说:“予迓续乃命於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到周代,“敬天尊德”思想已经成型。《尚书·酒诰》说:“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西方神话人物找不到任何给与君主政治说服力和道德示范的依据,所以神人分离成为必然。相反倒是承认非道德的一面,对于人类的这一伦理境遇,需要一个外在的规范约束,后来西方基督教的上帝逐渐承担了这一角色。自然,上帝的地位是监督者,新约是神与人签订的,因此依旧是神人分离,是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二重性。

示范伦理与规范伦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从情感与理性的主导性比较

从情感还是从理性作为逻辑起点,使两者在理论基础以及道德培养上显示不同路径。规范伦理将至善看成理性的,而情感作为低级的情欲被排除在至善追求之外。示范伦理以人类天生的爱亲敬长的道德情感为核心,展开了一个情感伦理系统,使道德的培养变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道德行为而言,如果一个人捡到钱包,西方的伦理根据在于:是否应该将钱包退还给失主或交给警察?如果应该那样做,那么理由是什么?而中国则是本性而为,如同救人一样,是来不及思索的,不需要理论上的根据,至多也是推己及人,是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作为西方典型代表的康德“道德律”是理性存在物独有的东西,而在中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一条没有理性根据的规范则成为一条合理的道德规定。因为示范伦理将自然情感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道德就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体验,所以,检验善恶的尺度并非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而是人类对自然情感满足程度的体验。因此在西方,很多伦理问题最后要到最高法院进行裁决。

(二)从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

权利和义务不仅仅是法律观念,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一对重要的伦理范畴。示范伦理侧重讲义务, 强调个体对他人的义务,关注的是优先对他人的善才能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正如神话所启示的那样,很多道德义务是没有权利要求的,首先是自己对于别人的不求回报的仁爱,是通过自我规范的示范而感化别人。“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然正人,弗以为义。”11朱熹言“义者, 心之制”亦此意。这样一来,道德权利通过整个社会成员的自觉维护秩序得到保障,而不拘泥于具体的某项权利、义务。比如父对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不含有索取的意味,对于享受道德权利的子女来说,以后回报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还有下一代子女以及社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虽然从某项权利、义务看是不对等的,而就社会总体看依旧是对等的。“中国古代义务在社会关系上的平等要求是通过义务和义务的平等表现出来的, 而不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平等表现出来。”12因此,儒家的道德义务“义”是以“仁”为前提,而不是以“利”为前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13故此程颢说:“孟子言仁必由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14故仁在爱人不在爱己:“义者 , 谓宜在我者。”15

而规范伦理注重强调权利,以权利为理论原点。“如果人们说道德义务不以道德权利为前提,说履行义务以不求别人回报的自我牺牲精神为前提,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履行义务不应斤斤计较算计,不图回报但求心灵平静,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是合理的。但如泛泛地讲道德义务不以道德权利为前提, 履行道德义务不求回报, 则不仅抽象空洞, 而且在学理上亦浅显。”16在西方,正如宙斯一样,人的自由意志是无条件的,所以倡导自我付出不合其文化传统,也谈不上道德上的自我监督。

正因为伦理上的这种差别,中西方在政治文化呈现道德政治观和非道德政治观主导思想的区别。前者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道德原则,主要体现在道德上的完善和等级制的道德化,让人从道德的层次上接受政治统治的合理性,所以它集中表现在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统治者的道德化的治理。后者相反。在中国,君王的罪己诏成为自我反思的一个途径,而西方则怀疑这一方式的可靠性。

四、两种伦理差异在道德哲学上的反映

虽然中西方有很多道德哲学观点十分相似,但因上述差别而有本质不同。仅以早期各自重要思想家的下面观点为例:

(一)苏格拉底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孟的“仁”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这个命题的实质是美德属于知识,既然“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因此需要教育,也就是说,美德和其他知识一样是靠理性掌握学来的。后来这一命题虽然遭到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他把非理性灵魂也纳入伦理范畴,提出了“德性”,但依然认为“理智德性”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伦理是后天掌握的知识,需要经验和时间,而不是先天禀赋。他说:“一切理智都为自己选择最好的东西,所以善良人服从理智。”17“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18“对人来说这种东西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19正是在这个层次上,罗素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一书中有着感情的贫乏”。20

作为同等重要范畴的类似于“美德”或“德性”的儒家“仁爱”,则是不需要理智的天性,发扬光大即可,无需智力活动。“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3

另外,苏格拉底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中包含的“爱”首先是“自爱”,而孔子的“仁”首先是“他爱”。

(二)柏拉图的“哲学王”与孔子的“圣人”

在柏拉图和孔子那儿,最高统治者分别是“哲学王”和“圣人”。柏拉图说,老天铸造人的时候,在统治者身上加入了黄金,在护卫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体力劳动者身上加入了铜和铁。而这三个等级代表的是灵魂的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求。与理智部分相对应的是哲学家,与意志部分相对应的是护卫者,与欲求部分相对应的则是体力劳动者。“当城邦里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24可见柏拉图的“哲学王”最重要的特点是理智,因为他“不会停留在意见所能达到的多样的个别事物上”,灵魂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即理性的层次。

孔子也将人划分为不同层次:圣人、君子和小人。但是孔子划分的标准首先不是智慧的多少而是品德的高低。“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5圣人是行孝的典范,因此儒家讲:“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26以品德还是智慧为人之精华的标准和最高统治者的模范,反映出道德哲学的不同。

正是早期的这种哲学思维的分歧,使得中国的儒家文化得到传承并融入民族血液,而西方则追求伦理体系的完美。直至元伦理学在20世纪出现前,规范伦理学一直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式。20世纪以后的伦理学,包括直觉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语言分析伦理学属于元伦理学的范围,不过元伦理学仅仅是对形而上学传统的反叛,其科学化、分析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与儒家示范伦理学的理论前提完全不同。

五、分析:两者的特点与优劣

(一)示范伦理学的优点与限度

示范伦理学的优点在于宽容、自觉、具体而易于实行。因为示范伦理的方向是自觉向内寻找的,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仁由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己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教育人没有仪式,“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7。道德规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把握,只要自己认为合乎“仁”就可以,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贤哲十人,不因智力高低均能因材施教,就是这个原因。孔子的“仁”、“智”、“勇”均不是抽象标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对象而言,因此有不同境界,比如“仁”有小人之仁、君子之仁、圣人之仁、“忠”有“忠己、忠人、忠事、忠君、忠道”,28每个人都根据各自情况提高。孔子是反对抽象道德判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29(很多著作这里“与仁”翻译为“赞成仁”,值得商榷)因为抽象地谈“仁”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很少说。而西方伦理学家往往因为概念分析、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使道德远离了人类生活现实,几乎变成了与实际生活情景毫不相干的东西。

示范伦理学的限度是道德“公信”问题,即公众对这种道德观念的普遍认可,人人均以仁爱之心对待,就更能激发善举,如只有少数人实行,那么讲德者就不能得到回报,从而导致道德秩序的崩溃。如我以善心待人,而别人以恶心待我,那么结果是人人自危。而这种情况极容易发生,因为示范伦理的道德秩序靠的是个人自觉,而这种自觉无从约束。这就是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下降的原因,事实上不讲诚信者得到了利益,一旦人们对于诚信的信念发生动摇,想要恢复道德在人心的地位就很难。

(二)规范伦理学的优点与限度

示范伦理学的缺陷正好凸现出规范伦理学的优点即利益能够得到保证。规范伦理是在已知情况下分析和采取道德行为,所以对道德的后果有充分的考虑。由于强调以权利的优先实现履行道德义务,所以规范伦理就像法律一样,是对人们统一的社会尺度,从而实现了保障作用。使道德实现了外化即制度化、法制化,实现了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结合,非道德的行为可以同样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很好适应了高度理性化和制度化的西方要求,法律成为维护道德的一个有力杠杆,道德行为往往受到社会非道德因素的支撑,如明确的社会奖惩机制等。

但是规范伦理的限度是利己主义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远离,正如人们不相信宙斯、宙斯也不相信众神一样,人也不相信人,社会关系成为狼与狼的关系。为了解决人们滥用自由的困境,不得不向人们的内心引入一个道德监督的上帝,但是来自基督教的上帝远离此岸世界,蔑视人的现实存在,中世纪的宗教戒律消灭了人性。而当这一中世纪的规范随着上帝死了而被打碎时,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反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所谓新的规范虽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也使人片面化,因而“却也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消极承诺——过度的自由化和个人主义使道德规范和法律成了某种霍布斯式的非如此不可的强制”。30这种文化具有分裂主义的危险,由于缺乏内心体验而使道德成为一种僵死的条款,在日常的伦理实践中,似乎只要不犯法,好像什么都是可做的;或者哪怕犯法,只要不被逮住,也不是不可行的。这就是现代人西方人普遍感到的“道德危机”。正是在这个角度,麦金太尔批评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伦理学虽然扭转了二战以来元分析伦理学只注重道德语言分析和逻辑论证的非实践性倾向,但依然未能使伦理学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上来。麦金太尔认为规范伦理缺乏德性的内在主体基础,他提倡人类道德基本价值不应是自由个人主义,而应是道德共同体主义。

总之,两种伦理观各有利弊,只有在各自的文化系统中才有比较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两种体系的融合成为必然,天主教哲学家德国孔汉思提出用基督教的“人道”加上儒家的“恕道”作为底线来构建未来全球普世伦理。我们今天的道德困境也可从西方道德体系吸取和思考解决的办法,从差异中求得互补,这才是研究的意义。

[注释]

①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3页。

②德·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页。

③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页。

④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7页。

⑤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东方出版社1958年版,第122页。

⑥《淮南子·修务训》。

⑦王庆节:《作为示范伦理的儒家伦理》,《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第48页。

⑧⑨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86页。

⑩王庆节:《作为示范伦理的儒家伦理》,《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第49页。

11《春秋繁露·仁义法》。

12叶蓬:《传统儒家道德义务思想研究》,《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第48页。

13《孟子·告子上》。

14《宋元学案》卷13。

15《春秋繁露·仁义法》。

16171819高兆明:《存在与自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2、202、314页。

20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8页。

21《孟子·尽心上》。

22《孟子·公孙丑上》。

2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7页。

25《论语·雍也》。

26《孝经·圣治》章第九。

27《论语·学而》。

28安德义:《论语解读》,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页。

29《论语·子罕》。

篇5:从颜色和动物词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颜色和动物词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应用上有很大差异.本文从颜色词和动物词语着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 者:倪丹萍 朱凡 刘芳 作者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语系刊 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年,卷(期):“”(12)分类号:G122关键词:语言 文化 词汇 颜色词 动物词语

篇6: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足以见出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在我国,议论文的结构可以说多种多样。而在西方文体的写作中,尤其是以论说性的文章最为普遍。我们称之为议论文,他们一般称之为论说文(argumentation or persuasion)。英文习惯上将议论文分为persuasive argumentation(劝说型)和logical ar-gumentation(逻辑型)两种。前者是“动之以情”(to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s and opinions to move him to action),后者是“晓之以理”(to appeal to the reader's rational or intellectual faculties to convince him of the truth of a particular statement or belief),我们主要是研究比较它说理的那类。其实,一篇议论文经常是情理交织的,只是说理起主要的作用而已。那么,这两者各自是怎样来组织行文结构的呢?有何区别?我从申论写作中得到了一点启发,因此姑且从申论写作说起,来谈谈中西议论文体的结构差异。

申论,词义源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古代科举考试中一种八股文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形式比较严格的论文)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它类似于作文方式的一种——给材料作文,但是形式比较灵活,内容难度大得多。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议论文。那么,它的行文结构有何特点?从它身上又怎样看出中西议论文的结构差异呢?

一、“螺旋型”结构与“直线型”结构

韩愈的《师说》大家都读过,作者使文章的结构上体现了一种回环曲折的文体效果,这也就是“伏应”的结构模式。自古以来,我国文章的结构就讲求“设伏”与“照应”。在议论文中,设伏多在立言的地方。当把文章的中心论点树立起来的时候,往往需要前设伏笔,后用照应。这种文体结构也被形象地称为“螺旋型”,意即文章是有曲有折的。由于作者是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的社会弊病而作的,所以他在文章前面写道:“……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心只是一句“吾师道也”而不是“师其人”。这就为后面批判设下伏笔,最后结尾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完成照应。在申论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篇申论是谈到当今的“公车私用”现象。材料给出了很多公车私用的具体事例,而作者没有按照常见的“三要素”来安排结构,而是首先借用一群众的话“对于当今的大量批驳公车私用,取消公车这种说法,我们到底是判车有罪,还是人有罪?”来设下伏笔,引出车和人的关系,然后再谈到人的作用,最后用中国的一句古训来照应作者开头设的伏笔,使得文章不落窠臼,结构非常有新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般在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中,这种组织方式能够给阅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而在西方,文章采用的是“直线型”模式:即先提出主旨,再提供详细的分析和事例来论证,也称为“演绎推理”(deduction or deductive reasoning)。有一篇文章是讲“americans are,will be shortly be,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most fundamental adjustment they have ever had to make”(美国人将在短期内会处于从未有过的重大生活调整时期)的问题,提出这个观点后,作者马上进入话题的分析,并列举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来佐证,如“the price of food so high;return to the railroads;the members have less purchasing power……”(物价高涨;重新使用火车;购买力下降等等)在其中用到了论据的递进,一层一层深入。文章呈直线发展,而无我们所要求的伏和应,非常“直接”。这是整个西方论说文章的总特色。

二、并列、递进结构与对比结构

在我国议论文中,大部分议论文都经常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一般来说,并列式特点是前后均无总论,全篇只是平行地谈到几个问题,各个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也称为

“分论型”。像《古文观止》中的《狱中上梁王书》采用的就是这种五个分论点并列,而每个论点中其实又有总论和分论的写法。这种结构适用于分论点不必进行总结,演绎式地依次排列开来,读来有淋漓尽致之感。在申论写作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有一篇写重视官员的功利价值观的文章。这篇文章没有提出总的论点,只在文章标题中有所显示,接着文章分为三个小论点,从官员的人生功利、金钱功利、名誉功利来分别阐述,文章读来的确令人有别具一格的清新之感。在申论写作中,要突破结构的陈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构可以帮助作者在千篇一律的三要素结构中脱颖而出。还有一种为递进式,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结构样式。一般来说,这种结构的分论点之间呈一种纵深递进的关系,《反对自由主义》便是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种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与内容上呈“内涵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篇申论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就因为它的结构呈层层深入状,文章写得非常有深度,让人眼前一亮。其标题为“不是农民的权利,而是公民的权利”,针对当前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把条件放宽到履行了合法就业手续的农民合同工将被视为在职人员、不再受困于农村户籍……文章从开篇提出论点,然后首先分析公务员制度改革情况的可喜之处,接着作者却提出这也是喜忧参半,问题在于这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作者再深入问题的实质,公务员的实质是要更加确保公民的权利,因此文章环环扣入,结构非常严谨,读后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在申论写作中,不妨这样安排结构,令文章更加有逻辑性。而在西方议论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对比结构(comparision and contrast)。之所以拿这两者作比较,是因为这两种结构都是在行文中关乎论点的逻辑关系。在西方,对比结构的关键是有明确的对比原则,而且有两种基本的安排方法:对比项法(subject-by-subject)和对比点法(point-by-point)。对比项法主要是以对比的事项为基础,先处理有关对比项a的全部对比点,然后再处理对比项b 的全部对比点,整个文章明显呈两部分。如论述“the infulence of reducing the tax to the people”(减少税收对公众的影响),则从“good and bad”(利和弊)两个方面来对比阐述。而对比点法则是从一个一个方面来比较a和b的不同点。如上面这个例子,从(to the economy、politics、society warfares and so on)减少税收对经济、政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利弊影响一一进行比较分析。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并列、递进结构还是西方的对比结构,都是从议论文最为关键的论点组织逻辑关系而安排的。并不是说中国的议论文就不采用对比结构,西方的文章不采用并列、递进结构,而是两者各有偏好,当然有的情况下也是二者都兼而有之的。

三、“三要素”与“两部分”

中西议论文体在结构上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三要素”与“两部分”。我国议论文中喜用传统的“三要素”,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方法。即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论证,最后给出结论。有一篇申论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题目给出很多材料:北京现在民用住宅用作商用;全球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荒漠化的扩大等等。作者在行文中首先提出这是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观点,然后综合运用材料所给出的数据和现象,使用一系列方法如数据分析法、事例分析法等。最后再得出结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文章的基本框架便完成了,结构也十分清晰。在申论写作中,这种结构方式一般可运用于一些事例、一些客观的数据之类的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的材料。在西方,问题与解决结构(problem and solution)和“三要素”类似,我称其为“两部分”是因为它的总体框架为两部分:先点出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是落在解决问题的部分。有一篇关于asian american(亚裔美国人)的文章,首先提出“it's wrong to describe the asian american ‘excessively,provocatively'”(描述亚裔美国人为“优秀积极”的代名词是有失公允的),然后紧接着分析之所以“excessively,provocatively”(优秀积极)的原因。这一部分就是说明这个问题,文章然后再分一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很多方法,如:“improve the acknowledge of the true relationship of asian americans and us,be sure to work hard from ourselves”(提高对我们与亚裔美国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自身的努力)等等。这个文章的结构也便一目了然,一般来说这种结构方式在西方主要是运用于一些研究报告之类的文体。

篇7: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XX中学高三年级英语阅读问题调查研究

我国晚清“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英文专利中的被动语态

游戏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某地旅游景点标识语错误分析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分析

英语广告中的修辞与幽默

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中英禁忌语差异的研究

济慈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

美国悲剧中克莱德的悲剧分析

对歌词英译汉的研究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

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课堂导入方法在XXX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XX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英语听力问题调查分析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制约因素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

从言语中音变的角度调查普通高中的语音教学

归化与异化翻译

论人性的枷锁中的自然主义

图示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词翻译策略

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

小妇人乔的人物塑造中体现的超验主义色彩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风格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走出去”战略研究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翻译

论海事法律的英汉翻译

浅析道歉言语行为的

中英文化差异下翻译的不可译现象研究

英汉禁忌语差异研究

浅析英语政治演讲词的特点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色彩词汇翻译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伊莱扎人物形象分析

中英两国主要传统节日文化对比分析

英汉“白色”颜色词探析

浅析广告语及其汉译

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

从接骨师之女和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简爱的独立与自尊

中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和对策

It的用法与翻译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弗罗斯特帮工之死中的责任与义务

试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

传统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幼儿家庭教育对比研究

将背诵应用于英语教学和学习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汉语政治新词英译原则及策略 08奥运中国菜单翻译赏析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浅析高一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应对策略--XX中学为例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XX中学初三年级英语课堂口语活动中错误纠正的调查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命运成因

Daily report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情况研究与分析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讨演讲中出现的隐喻现象

浅谈英汉黑白颜色词文化内涵比较

浅谈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特点

翻译杂合的历史演化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食品商标翻译中的文化体现

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研究--海尔集团英文网站为例

中英人名姓氏的来源及命名方式的比较

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兴趣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

分析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阿斯兰的性格

论景点名称的翻译

试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情感过滤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浅析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

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

王尔德童话作品的角色分析

畸形之恋—解读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浅谈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傲慢与偏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

扭曲的物化社会 —嘉莉妹妹的悲剧解读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面部表情在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的积极影响

篇8:从色彩学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色彩学与中西方文化的地缘学意义

在前文的叙述中, 笔者引用了挺实在当下中西方文化中颇为盛行的“绿色思维”这一概念, 它实际上是以生态思维为指导, 注重和谐、平衡、低熵发展和多样化生存模式的新的文化形态, 是在以往的文化历史中发展而来的的新阶段。它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对话交流、融合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文化格局 (刘承华, 270) 。根据康定斯基的色彩理论对传统的中西方文化加以分析, 笔者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的中方文化食欲相对较为热烈的暖色调——黄色, 而传统的西方文化则属于相对较为冷静的冷色调——蓝色。

首先, 从中西方文化奇缘的自然环境出发, 两种文化的色彩内涵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 即“土”与“水”的差别, 亦为陆地于海洋的区别。中国文化发源于内陆地区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在那里, 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大片大片深厚、夯实的黄土地, 为此, 人们利用敦实的黄土地播种、耕种、采摘, 生存、生长、繁衍生息。因此, 对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而言, 扩张将于就变得重要起来, 对帝王来说, 对王权的最好诠释便是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 即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边控制了其地上繁衍生息的臣民, 因此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故而古代中国的战争大都是针对土地的战争。

与中国人“重土”观念不同的西方文化, 则更加偏好“水”。作为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古希腊海滨便是最有力的说明。古希腊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 对于这样的地理位置, 哪里的居民们每天面对的不是夯实厚重的黄土地, 而是浩瀚汪洋, 因此在以古希腊文明起源的西方文化对海洋有着无上的崇敬。证如荷马所言:“海神夫妇是万物之父”, 对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言, 疆域扩张的重点不在陆地, 而在港口, 这也正好说明了西方文化“重水轻土”。

其次, 中西方文化对色彩的不同理解亦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中国人崇尚黄色, 认为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身份与地位, 只有帝王才配的上这样最贵的颜色, 因此只有帝王才能着明黄色的衣物, 配黄色饰物, 普通百姓只能着蓝色或灰色的服装。而古希腊却喜欢蓝色及紫色, 尤其认为紫色是尊贵的象征, 只有身材会配用。例如在古罗马帝国, 紫色便是皇上的专用服色, 用紫色装饰便是对一个人最高的礼遇 (刘承华, 275) 。

二、色彩的心理学意义

黄色与蓝色不仅仅是颜色色调上的区别, 更是不同心理含义的反映, 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办法。从这个角度出发, 中国文化注重生命本身, 属于感性文化, 而西方文化则关注理性与知识, 属于理性文化。中国文化所研究的哲学都是关乎生命的哲学, 中国所有的宗教都是生命的宗教, 中国所有的艺术都是生命的艺术, 中国持续最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思潮亦为生命的思潮 (刘承华, 277) 。

中国文化的研究内容均指向了以生命为本体的各类表现形式, 注重人生命的长久安乐, 对于如何使生命长久安乐的关注点却并未落在灵魂与精神世界, 而是落在了人的肉体与感官上, 中国文化认为理性是感性的衍生物、附属品, 灵魂是屈于肉体的虚空存在。因此, 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身体化”倾向, 这直接引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老子所言:“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道教的眼名单也旨在延长人的寿命, 而儒家文化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亦是对生命延续的重视。同时, 在中国文化“生命长久安乐”思想的影响下, 诗歌、美术、音乐、舞蹈、气功、武术等等无不将关注点置于生命的本体之上, 如《故事十九首》“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羊大为美”等, 不仅可以概括文学中生命思潮的普遍主题, 同时亦可见出中国文化中那股强烈而执着的现世享乐心理。

从色彩学而言, 中国文化所重视的感官、感性、直觉思维模式都与黄色对应的热烈、执着、生命与人世相一致。正如笠原仲二在其《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黄色使我们回想起耀眼的秋叶在夏末的阳光中与蓝天融为一体的那灿烂景象”。

而西方文化则不同, 西方文化选择了智, 选择了理性, 将获得知识作为西方人生命的动力和生存目的。早在古希腊, 西方人就以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而闻名。无论是随自然还是社会, 西方人都突出体现了理性思维———严格的逻各斯主义, 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 超越感情跟功利, 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认知。正如苏格拉底所倡导的那般“知识就是道德”。在西方国家,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更是将人性、理性精神得以充分的释放与发展。而与西方冷静、冷漠和超脱相匹配的蓝色证实其代名词。缜密的逻辑思维、机械的科学模式、超越的真理观与宗教意识都是对蓝色的最佳诠释。

就蓝色与黄色的心理效应而言, 他们也正好构成截然对立的两极:蓝色意味着冷静、淡漠和超脱, 黄色意味着热烈、狂躁和人世。正如大艺术家康定斯基所说:“一般说来, 暖色意味着接近黄色, 冷色意味着接近蓝色”, “如果我用黄色比拟人类的心境, 那么它所表现的也许还不是精神病的抑郁苦闷, 而是其狂躁状态”。 (刘承华, 278)

三、结语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消化吸收成都的加深, 黄蓝两色的融合与交错便是不可避免得了。根据康定斯基的色彩理论, 黄色与蓝色的融合会形成绿色, 而绿色则被认为是最平静的颜色, 即无快乐有无悲伤与激情, 绿色还是和谐、平衡与生命力的象征, 因此, 未来文化的走势———绿色文明便形成了, 这样的绿色文明不是一个新生的具有全新特质的文化形态, 而是吸收了黄、蓝两色所代表的中西文化中各自的优良并在逐渐交流、吸收、融合过程中进行有效重组之后形成的互补、平衡、和谐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新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刘承华.文化与人格——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87

[3].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4].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长沙:岳麓书社, 2009

[5].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长沙:岳麓书社, 2009

上一篇:学打球小学作文下一篇:璜土社会实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