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24-05-26

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5年,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在区委、区政府、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醇化师德师风,实化管理常规的”强基固本”行动;高考优质目标,促进全面发展的”质量提升”行动;整合生活素养、科学实践、绿色德育和”学讲练探”于一体的”特色凝练”行动;校园安全、和谐校园和校安工程建设于一体的“护校安园”等“四大”行动,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一年来,学校获得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实验学校、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数据库成员学校、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学校、南通市2013年度考核优秀监测点校、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通州区关心下一代合格学校、通州区青年文明号、通州区第十三届科技节暨第二十六届科普宣传周先进集体、通州区新长征突击队、通州区学雷锋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党委工作: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学校党委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学校党委和班子成员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坚持抓早抓小,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认真抓好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践行“三严三实”,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

通过邀请法制副校长向全体行政领导及支部书记宣讲“廉洁从教”的重要性、组织全体教职工聆听“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坚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每周召开行政中心组会议等活动及措施,凝聚了干部、党员、教师创新的底气、增强了服务的能力,养成了清廉的正气,推进校园和谐、文明建设,使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

二、教学工作: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紧紧围绕推进“学讲练探”教学模式一体化,践行“十二字”方针,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主题,探索与目前我校学生学力相适应的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我校“小高考”再攀新高,4A人数达132人,省均加分超过2分;高一录取分数线超同类学校21.5分;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破600大关,达620人。其中朱金铜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录取。余卓涵、査苏平同学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五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决赛中喜获省一等奖,邢陆林等13人获省二等奖,李想、戴骏惠等19人荣获省三等奖;张琛、张哲茵同学在2015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赵炜烨等9人获省二等奖,黄靖等17人获三等奖。张哲茵、张鑫熔、蒋钰杰、陈诗尧等4名同学在2015年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丁淋等18人获三等奖。唐燚剑在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中荣获一等奖,郑禹超等21人获省二等奖,葛小华等3人获省三等奖。另外还有119位同学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学历提升工程、青蓝工程、名优工程,借助主题阅读、全员培训、推门听课、专家讲座、集体备课、课题研究、课堂展示、微课比赛、解题能力比赛和基本功比武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评比等途径,引导教师强教学内功、求课堂优化,练教学本领,增教学实效,促专业发展。一年来,我校新增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人,通州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0人。

在优课评比中,季志锋主任在2015年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于2015年12月被聘为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教学展评活动的点评专家;孙兵老师在该年会教学展评活动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陆王华老师喜获江苏省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进主任喜获江苏省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金鑫老师获通州区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朱东林、王惠兵老师获通州区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12月9日,我校接受了“省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基地”专家组现场视导调研。从我校“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成功列入“省2014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来,该课程基地以创设新型科学学习环 境为特征,以科学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增强科学学习能力、实践认知、个性体验为主线,挖掘并发展学生的科学实践潜能,建设了一支个体拔尖、群体优化的教师队伍,构建了富有特色的科学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凸显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范式。在意见反馈环节,专家组认为,基地建设项目立意高、投入力度大、场馆设施新、台账资料全、活动效果好,希望基地走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转型升级,加快培养兼具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创新型人才。

12月16日,南通市部分重点高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活动围绕“基于实效的高中试卷讲评课的建构”这一主题,我校与江安中学两校的老师一共开设了22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主题鲜明的汇报展示课,获得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与会来宾和我校全体教师听取了江安中学蔡成兵副校长、栟茶中学徐旭东书记的讲座,分享了两校试卷讲评课有效建构的成功经验。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全程参与活动,进课堂、听报告、做点评,并就此次主题活动作了《课堂教学效益至上》的专题讲座。

三、装备工作:整合教育技术资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

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处与教务处紧密合作,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为宗旨,以方便师生利用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为根本落脚点,大力整合教育技术资源,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教育技术装备处加强设备、资源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给高一一线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上年度已经给高二高三配发),提供信息化教育科研与管理的环境保障。现代化录播教室、电子书包业已全面开工建设。

我们坚持学用结合,校本为主的原则,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的指导和培训。抓好教师学习培训指导,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远教资源与课程整合指导,让每一位教师学会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校园网络教学设备,会进行优化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课程教学。通过培训指导,解决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问题。

四、德育工作:用“绿色德育”引导“亭中习惯”,拓展教育发展新空间

德育线继续坚持“以德为先、绿色德育”的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生活素养为重点,以“八礼四仪”教育行动、“护校安园”行动、校园封闭式管理为抓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彰显我校“绿色德育”“提升生活素培养”的办学特色。坚持精细化德育管理,深入开展规范教育,聚合精气神,强基固本,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厚植亭中发展基石。

以创建南通市文明单位为契机,着重建设以道德讲堂为重点的文明在线网,创新道德讲堂看、诵、讲、作、唱等活动流程,丰富讲堂内容。借助梦江苏·逢善必扬客户端推广平台,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开展“八礼四仪”系列主题教育,培育学生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通过开设敦品、励志、学习、科学、心理讲坛,提升青少年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

通过“跑操”、毽球、合唱、体育节、校园十佳歌手等体艺特色活动,提振学生的精气神,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省女子三门球比赛获中学组二等奖,区男子乒乓球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区男子、女子毽球比赛均获二等奖。开展“光盘行动”、文明就寝和手机专项清理,组织“友善”主题班会评比和“捡亮校园、提升素养”行动,文明学生行为,优秀学生表彰,臻善言行举止,提优道德素养。涌现出26位省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位中学生党员和6个市、区优秀班集体。“博爱在通州,人道万人捐”筹得爱心善款15840元。牵手南通四建,搭建温情平台,为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提供长期生活资助。暑期2015届高三部分师生自发组织为身患白血病的2015届高三(7)班学生张启岗进行捐款近90万元。

五、教科研工作:四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亭中教科研迎来黄金时代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普通高中转型下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研究”(主持人:严少标、瞿国华)由于有了各子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和教科室的统筹与推进,在2015年度进一步顺利开展。2015年12月在我校召开了课题结题现场论证会,南通市、通州区两级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员参与论证,充分肯定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顺利通过了结题鉴定。该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较为 广泛的影响。

今年,我校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同样交了一份完美答卷。有三个由教师个人主持的省级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鉴定,教师个人主持的省级课题分别是“基于创新学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研究”(季志锋)、“高中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开设的实践研究”(栾爱春)、和“基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学案导学研究”(殷铁新);另有两个市级课题“数学教学中情感内驱力研究”(陆王华)和“基于中学实验装备功效下的高效教学研究”(季志锋、孙兵)结题;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少教多学’之‘学议练探’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严少标、任洪华、王惠兵)也顺利通过结题鉴定。2015年9月,我校又有两项课题获批省级重点自筹课题,分别为:“普通高中‘数学探究’课堂范式实践建构研究”(瞿国华)、“高中汉词语教学中人文之‘道’培育研究”(曹春华)。

2015年,教科室会同校长办、教育工会先后组织了以“潜心阅读,完善自我,带动学生,共同成长”为主题的“教育心语”、“读书征文”活动。我校教师参与热情高、参与范围广,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了亭中教师博爱情怀,爱生、敬业、乐教的精神,有利于教师养成教育生活中注重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2015年学校教科研成果共145篇。其中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近30多篇论文在省、市各项论文评比中获奖,发表与获奖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9篇。在2015年“行知杯”论文评选中,有1篇论文获得省一等奖,14篇获得省二等奖,8篇获得省三等奖; 2015年“新世纪园丁杯|互联网+”论文评选中2篇获省二等奖(栾爱春、曹莹),3篇论文获得省级三等奖(王伟、李锋、王成凤);2015年省“名师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李秀成老师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获二等奖。

六、后勤工作: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开启和谐校园新篇章

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用电常识、消防知识、液化气安全使用知识等内容,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开展“小手牵大手”,普及防火、防雷、防伤害、禁毒等安全防御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综治部门配合,加强校园周边流动商贩、交通拥堵、私人食宿点的管理和整治。

深入推进“校安工程”,更新鹏程楼卫浴、完成腾龙阁主体加固工程、求博苑铝塑板更新工程、老区木窗改造、体育馆西三幢楼房上下水改造工程、校园广播音响系统更新工程、女生宿舍更换实木上下铺和抽水马桶、修葺继往开来浮雕,升级节能环保型锅炉设备、食堂冷库灶具、热水供应、教学楼电缆线路等。

开展“护校安园”行动,配合学校封闭式管理,实现高三学生集体用餐、高一高二学生统一在校用餐,定制了保温罩等配套设备;在省课程基地建设中,总务处做好硬件建设和后勤服务,建成天文台、生态标本馆、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及科学广场;集安全监控、家校沟通、信息交流、办公管理、互动课堂等为一体的”智慧校园”基本建成。

篇2: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小学2012-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首这学期,我校在马集乡中心校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勤奋好学,团结共事”的工作作风,弘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努力进取,争取第一”的教育精神,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新课程改革,带动校本教研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本学期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工作

1.严格学习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按时参加的学习,并记好学习笔记。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安全演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4、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改。

⑴开展常规检查。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不定期安全检查。学校对电线和教师宿舍、教室进行安全检查。

⑵务实填写各类安全记录。如:学校安全工作教育专项记录、学生缺勤调查登记记录、学生周六、周日活动情况调查记录等。严格执行学生缺勤调查登记制、学生放学护送制、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和周六、周日学生校外活动情况调查制。

⑶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⑷认真做好值班工作,明确值班职责,责任到人,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5、重新修订了学校的各项制度。使我校的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易操作化。

二、教导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加强了教师业务自修工作。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 “三字一画一话”的安排;加强了“备、说、听、讲、评”五个环节的教研活动,使我校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逐步深入。

2、实现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进行了四次集体备课、教学笔记研讨活动,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加强了动态评估检查的力度。为了检查、督促全体教师的各项工作,我们先后四次检查了老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第二课堂、班主任工作等,对广大教师工作中的优点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4、狠抓学生的书写不放松。开学初,学校就把抓学生的书写纳入了教学检查的内容中,要求教师从各科作业书写抓起,在班级中开展了书写评比活动,到目前,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学期学校将在此项工作上再加大力度,力争使学生的书写达到普遍提高的目的.。

三、大队辅导员工作

1. “六q一”儿童节。我校给学生过了一个愉快而富有意义的节日,使每个孩子体验到了自己节日的快乐,有舞蹈比赛、双队表演、彩旗队表演,到处都是飞扬的彩旗,到处都是身穿节日服装的孩子,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2.加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经过一学期的要求,我校学生的字体书写规范了,普通话说的比以前流畅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3、学风建设活动。通过学风建设月活动,我校的学风端正了,班风正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

4、学习雷锋活动。通过学习雷锋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主动地清理了学校周边的垃圾,起到了教育作用。

5、庆祝“三q八”妇女节活动中,进行了给妈妈一个惊喜、画妈妈、写妈妈和夸妈妈活动,使广大的学生体验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四、校园文化建设

1、制订并悬挂了校训和校风。

2、清除了校园内的杂草;修剪了花园里的草坪。

3、重新布置了办公室,更换了展板,张贴了“三风”。

4、重新布置了教室。

五、不足与思考。

这学期,我校的各项工作忙中有序地进行着,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生源少,缺英语教师,学生外流现象较严重。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老教师多,近二年内退休4人,教师还需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

(3)由于资金不足,校园室外文化建设还很缓慢。

(4)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必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5)制度在配套、落实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6)学校活动场地小,加之体育、艺术器械严重缺乏,严重制约着我校体、卫、艺工作的开展。

(7)由于建校,围墙推倒,大门不能正常关闭,给安全带来了隐患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实现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的完全转变,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加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

3、抓好学生德育工作

4、大力校本培训力度,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5、继续加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6、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一学期来我们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但在马集乡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有村委会的关心支持,有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努力奋斗,我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辉煌!我们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再上新台阶!

太和县张一小学

篇3: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以优化质量为重点,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强化管理为手段,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本学期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是:

一、深化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不断细化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建设, 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创建辽宁省名校的总目标为主线贯穿全年工作, 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形成实验办学特色做出新的成绩。

1.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随着学校塑胶操场整体改造的完成, 德育处在努力营造校园的人文环境、创设最佳育人氛围的同时, 在人性化的管理中,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增强自主管理、爱护环境的能力, 注重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公共卫生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 加强国防教育, 逐步实现德育组织网络化、德育管理人本化、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评价科学化。

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念, 通过文明学生、优秀值周生、礼仪学生评比等活动, 建立学生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落实管理实施细则, 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坊、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加大班主任常规考核和班级常规考核力度, 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修订管理规定, 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考风为核心, 坚持“抓开头, 抓前头, 抓苗头”, 扭转学生管理的被动局面。强化主题月教育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开展“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的主题活动, 使广大学生树立“校兴我荣”的使命感和“爱校如家”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现象。进一步加强校团委、学生会的建设工作, 促进学生自治管理, 自主发展。

2. 加快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文明校园, 树立依法治教观念,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严格规范各类教育教学行为。按照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创建绿色学校, 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加强“三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严禁瞒报、漏报、迟报。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3. 加快课程改革步伐。

以校本教研为重点,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学习和培训, 开展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课程改革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 逐步建立以能力为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制定适应本校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制定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常规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教师要发扬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力争在短时间内出成果。

(1) 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活动,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实践, 向“培养学生特长无差生”的方向努力。

(2)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开齐开全课程,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

(3) 积极发挥教育科研信息的先导作用, 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不断增强教育科研的服务性、实践性、导向性、前瞻性, 做好课题研究, 发现典型, 以点带面, 保证新课改顺利实施。

(4) 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探索、研究素质教育的各项评价标准,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4. 继续抓好体卫和艺术工作。

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提高体育课与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学生体育合格率要达到98%;同时, 各种竞赛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保持全市最优水平。

广泛动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抓好“两操一课”,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加强运动队的管理, 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质量, 确保竞赛成绩稳定, 力争有所突破。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校园艺术活动,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艺术内涵。

二、强化管理, 着力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法。坚持内涵发展, 就是要把教育最基本的工作做实、做好、做精, 在平凡、务实中积累办学底蕴, 激发内在活力;就是要淡薄名利, 洗尽浮躁, 内强素质, 外树品牌, 务实精进, 整体提高;坚持内涵发展, 就是要紧紧围绕质量这个核心, 把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内部管理机制等工作全方位抓好。

1. 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永恒方式, 学习是生存发展之道。每周的学习体会和人文素养培训既提升了领导干部的能力, 又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大力倡导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理念, 紧紧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 结合工作需要, 加强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通过知识共享, 运用集体的智慧, 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 继续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 着重体现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等方面的考核, 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 敦促教师深入研究教材,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课后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 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同时, 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 建立差生跟踪档案, 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 培优补差, 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3. 强化教科研管理。

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不断创新教科研工作管理模式, 培养教科研骨干, 努力开展有效科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指导, 抓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管理, 落实课题研究方案, 积极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干部队伍。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以“党政机关下基层, 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为契机, 不断增强党员意识, 探索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工作学习表率的先进分子。全体党员都要以自身的言行带动周围的群众, 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以构建教师成长成才的培训、进修、考核、激励、发展机制为重点, 切实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引导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岗位成才, 以爱心、责任心为主要内容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帮带制度,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以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培养、考核、评选为抓手, 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整体提高队伍素质。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科研创新能力、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狠抓工作作风为目标和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注重学习与研究, 履行工作职责, 强化责任考核, 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努力使管理人员个个成为教育的能手, 协调的好手, 管理的高手。

5. 深化内部机制管理。

篇4: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李  琪: 在城市的一隅,许多人艰难地生活着,但仍坚持用双手建设未来的道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条。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给予回报。

点  评: 这位同学从“收废品的女人”这个角度出发立意,出发点正确,但没有抓住材料的核心,把重点放在了回报他人的好心给予上。实际上材料主要谈的不是“回报”“感恩”,而是“做人的尊严”。

此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说付出才有收获,“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给予回报”是说懂得感恩,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立意,不知这位同学到底选哪一个?

林慧敏: 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困境虽折磨我们的肉体,却能磨砺我们的灵魂。在生活的窘境中,仍能坚守原则,方为真英雄。生活在底层不可怕,只要还有一颗正直坚毅的心。倘若因为这纷繁的诱惑而抛弃底线,那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一定要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守住自己的一身“傲骨”。

点  评: 这位同学也从“收废品的安徽女人”这一角度出发,立意为“坚守原则、坚守底线、守住傲骨”,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对立意的表述含糊不明,“原则和底线”是什么也没有点明。从材料中女人不愿意接受“我”的施舍可以看出,此处的“原则和底线”应该是指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另外,把女人维护自己尊严的言行上升到“傲骨”,有点过了,没有把握好立意的“度”。至于谈及“磨砺灵魂”“正直坚毅”“充满诱惑的世界”,就更与材料无关了。“磨砺灵魂”是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但女人身处困境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言行中也没有显现出“正直坚毅”,“我”的施舍更谈不上“诱惑”。

老师来审题

面对故事性材料,审题时要抓整个材料的中心和重心。综观材料,第二段中有三句话非常重要——“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分析这几句,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做生意的”,是告诉对方自己虽然挣得不多,但收废品也是一份职业,哪怕再卑微,也有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我”为什么脸会发烫?为什么那么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肯定是那女人的话触动了“我”。“我”为自己高高在上的施舍感到脸红,“我”只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善意,却忘了别人也有自尊。而那女人看到“我”收下了那两元钱,高兴地转身离开,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虽然生活艰难但依旧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围绕这些重点,我们既可以从收废品的女人一家的角度立意,如“哪怕活得再卑微,也该有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也可以从“我”的角度立意,如“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等。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 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哪怕他地位再卑微。

第一部分: 由“尊严”引入,生活中我们只注意了伟人、名人或者说我们自己的尊严,却往往忽视了卑微者的尊严,而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哪怕他地位再卑微。

第二部分: 从正反两方面,分层次论证论点。

(1) 分论点一: 从正面论证,我们应从平视的角度,呵护卑微者脆弱的尊严,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善意。

(2) 分论点二: 从反面论证,轻视卑微者的尊严的人,也会被人轻视。

(3) 分论点三: 维护卑微者的尊严,不仅成就了别人,更成就了自我。

第三部分: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适度拓展,探讨如何维护“卑微者的尊严”。

篇5: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一、学校管理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每周教师政治学习与校本培训,以及班主任培训等工作,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师资队伍。本学期是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的第一年,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并开展了校本培训和知识产权公共课的培训。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xx年创建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创建文明单位,学校已经向文明办递交了申请报告。

3、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按照“高品位校园、高质量教育、高素质队伍、有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坚持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月中旬,校园第三届艺术节如火如荼的展开。此次共分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古诗诵读5个大项。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特长淋漓尽致的在校内展示自己。做到了人人有参与机会。其中挑选的优秀节目还在“六一”庆祝会上进行了展示。

4、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实验的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学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重新装修了“心理咨询室”。

5、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试点实验工作,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

二、德育方面

1、推进学生养成教育向社区延伸。以“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把文明教育活动向社区、家庭延伸,营造和谐文明家庭,创造互相关心、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树立建小人现代文明新形象。

2、创新德育活动载体。以“和谐校园、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与社会、环境、他人和谐共处的品质。以08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开展迎奥运宣传教育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并开展集中展示和研讨活动。

3、针对冰雪造成的灾害,学校开展给灾区人民捐款活动,以此促进社区的和谐。二月份开展的“情系冰雪灾区、师生共献爱心”捐款活动。师生共捐款一千六百余元,并托付生活传真交于芜湖市红十字会,还向全市、全区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号召全市人民共同参与此项活动。

4、在三月份学校大队部开展了“雷锋精神永在我们心中”主题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学雷锋树新风‘六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帮助一位同学、服务一个岗位、做一次文明使者、学唱一首雷锋歌曲、会讲一个雷锋故事”,鼓励学生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各班级根据“六个一”的要求,在班内民主评选出五名“学雷锋标兵”。其次结合植树节契机,开展班级绿色角评比活动,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在六一会上也做了统一的表彰。在随后的春游活动中,我们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主题,带领学生参观了泾县红星造纸厂及泾县新四军烈士陵园,同学们在了解中华优良的传统后,也对烈士们表示深切哀悼,并郑重立誓好好学习,以己之力,报效祖国。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6、五月份,汶川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这场灾难牵动了十几亿国民的心,我校的全体师生也及时自愿为灾区进行了捐款,虽然我校学生家庭生活较为贫困,但捐款数达到了1万余元,虽是绵薄之力,但也确是我校全体师生的爱心体现。

三、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揩发展

1、丰富提升课改内涵。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聚集课堂,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做起,在课程、教材、学生、教师等各方面向更深层的内涵发展。增强教学管理的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教研、科研增效。通过课题研究和教研组活动,开展对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加大陶研课题的研究,完善符合校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和谐、协同、开放的教研氛围,以课题实验带科研、促教研,开展好教学研讨活动。

3、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提升学生体艺素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范文网

4、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五月份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活动研究月。此次活动月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四十岁以下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向全校教师展示自己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规范的教学实践情况。公开课在评出一、二、三等奖基础上,同时设置单项奖:最佳课堂启发奖;最佳课堂互动奖;最佳课堂合作奖;最佳课堂创新奖;最佳板书设计奖;最佳课件使用奖;最佳课堂效果奖;最佳课堂设计奖等。选出优质课对全区展示交流。四十岁以上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设计,以此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教学模式,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在学生中开展学科及特长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展示才能。在此基础上与镜湖区教研室、电教馆联合开展了“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师生主动参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六位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观摩活动得到了区教研室和前来观摩教师的好评。

ëä¡¢¹ø×¢ãñéú£¬´ù½ø½ìóý¹«æ½

1¡¢»ý¼«¹¹½¨ñ§éú×êöúìåïμ¡£¶ôæ·ñ§¼æó壬¼òí¥¾­¼ãà§äñμäñ§éúêμê©ãâ¡¢öú¡¢½±öæ¶è¡£à§äññ§éúóðμä¼õãâáëêé±¾·ñ£¬óðμäáìè¡áë¡°´ºàù¿î¡±£¬óðμäêüμ½áëæäëû·½ãæμä¾èöú¡£

2¡¢°ñ±£õï½ø³çîñ¹¤èëô±×ó宺﷨è¨òæºí¹ø×¢áôêø¶ùí¯½ìóý×÷¹½¨ºíð³éç»áμäöøòªäúèý¡£èïõæö´ð𡶾μºþçø¹øóúíâà´îñ¹¤èëô±×óå®èëñ§μäêμê©òâ¼û¡·£¬±£õïëûãçïíóðæ½μèμäêü½ìóý訡£¼óç¿ñ§¼®¹üàí£¬×öºãá÷¶¯¶ùí¯éùäêñ§¼®¶¯ì¬¹üàí¡£¹ø×¢áôêø¶ùí¯½ìóý£¬è·á¢¡°òôèë¾¡±μä½ìóýàíä´ù½øáôêø¶ùí¯½¡¿μ³é³¤¡£ñ§ð£»¹îþìõ¼þμä½óêüáëëä´¨μäêüôöñ§éú¡£

îå¡¢¼á³ö½ìóýîªãñ£¬´ù½øºíð³·¢õ¹

1¡¢¼ó翽ìóýðû´«¹¤×÷¡£´óá¦ðû´«îòð£½ìóý¸ä¸ïºí·¢õ¹μäöø´ó³é¹û£¬ðû´«çàéùäêñ§éú»ý¼«ïòéïμäἺ㾫éñ·çã²£¬ðû´«μ³ºíõþ¸®¡¢éç»á¸÷½ç¶ô½ìóýêâòμμä¹øðä¡¢ö§³öºí°ïöú£¬í¬ê±¼ó翺íðâîåã½ìåμä¹μí¨£¬îªñ§ð£ó®μãéùóþ¡£

2¡¢¼óç¿ñ§ð£°²è«¹¤×÷¡£òªàî¹ìê÷ᢡ°°²è«êçμúò»òªîñ¡±μäòâ궣¬½ô½ôî§èæ¡°½¨éèºíð³ð£ô°£¬´´½¨æ½°²ð£ô°¡±μä×üìå俱꣬´ù½øñ§ð£½¡è«ºííêéæð£ô°°²è«¹¤×÷³¤ð§¹üàí»úöæ¡£½øò»²½¼ó´ó¡°æ½°²ð£ô°¡±μä´´½¨á¦¶è£¬è·±£ñ§ð£îþöø´ó°²è«ôðèîêâ¹ê·¢éú¡£ãë´¨μøõð·¢éúºó£¬îªáë·à»¼óúî´è»£¬è«ð£¿ªõ¹á뿹ôö×ô¾èñý᷻£¬»¹çëà´×¨¼ò½øððô¤·àòâíâé뺦ïà¹øöªê¶½²×ù¡£í¬ê±£¬¼óç¿ð£ô°öü±ß»·¾³×ûºïöîàí£¬î¬»¤ð£ô°öü±ßöèðò¡£ñ§æú½áêøç°ï¦ñ§ð£»¹½óêüáë½ìóý¾ö¡°òà·¨öîð£ê¾·¶ñ§ð£¡±μä¼ì²é¡£

3¡¢×åá¦×öºãóïñôîä×ö¹¤×÷¡£»ý¼«×öºãóïñôîä×ö¹¤×÷¹æ·¶»¯¹¤×÷¡£èïõæ×éö¯μúê®ò»½ì諹úíæ¹ãæõí¨»°ðû´«öü»î¶¯£¬×¥ºã½ìê¦æõí¨»°²âêô£¬×öºãμμ°¸õûàí¡¢ðåüàíμä¹æ·¶óã×ö£¬¹®¹ì¹¤×÷μä³é¹û¡£

篇6: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总结范文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这一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德育工作回顾如下:

一、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抓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领导小组具体抓,实行德育处——年级组

——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

2.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注重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力求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修订正副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制定正副班主任考核细则,并严格进行考核。加强班主任基本功训练,继续开展20111工程,组织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推行班主任例会制,对班主任培训做到有计划、定时间、定内容、有签到有小结。定期活动并提前告知活动内容,让全体班主任带着任务来,带着思考来,就班级管理中的困惑或成功之处进行研讨,切切实实实现同伴互助。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本学期我们推选张燕老师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陈玉

芳老师参加中小学班主任教育风采大赛,成绩显著。

二、加强理论学习实践研究,推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课堂密码》、《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和市局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以教育行风评议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开展读书摘录活动,鼓励教师多读书,多摘录,并定期上交查阅。

2.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理论学习、教育故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并组织交流,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三、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抓实学生基础文明行为。

1.完善了校容环境整治措施。认真落实班级卫生晨扫责任制,定人定

时对校园卫生进行保洁,保持校园卫生的清洁;及时对草坪、绿地进行剪修,保持校园绿化美观;强化对校园公共设施的维修、修护,保持校园设施的完善。

2.强化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坚持日常管理,对学生开展礼仪、诚信、安全、学习、健体、卫生六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主动与老师、家长、同学打招呼;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在校不吃零食,不乱丢果皮纸屑,见到纸屑弯弯腰;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谈吐文明,不讲粗话、脏话;爱护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自觉维护校园、班级的环境卫生。广泛开展 “小手牵大手”等活动;3月30日学校举行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倡议书,倡议大家从我做起,倡导文明;拉手同学,实践文明;拉手亲人,弘扬文明。倡议书还将由每位学生带回每个家庭,与家长共同阅读并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近200名少先队员代表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宣传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旨在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极伸出自己的小手,牵动家庭、带动社会,体验共同成长的快乐、感悟共同奉献的责任,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色添彩。5月24日升旗仪式上举行了 “我是文明小主人”的宣誓仪式。通过这次庄重的承诺活动,让他们把文明记在心中、化为行动,成为塔小的“阳光少年”。

3.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要求老师“在校做好老师,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在师生中大力倡导“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用语”、“文明行走”,将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教育与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教师崇尚礼仪、文明礼貌 的高尚情操。

4.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落实学生减负工作,规范课程设置,开足上齐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控制学生学习时间、作业量以及考试次数和难度;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5.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兼职教师,完善了心理教育设施,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地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朱良英老师的论文《哭着上学的女孩笑了》获常熟市“中小学心理辅导案例评析”评优活动二等奖,胡迪老师的论文《阳光可以穿越荆棘》获常熟市“中小学心理辅导案例评析”评优活动三等奖。

四、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学校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心

向党,快乐和谐共成长”活动。三月份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从小听党话”,四月份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永远跟党走”,五月份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向党唱支歌”,六月份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做党的好孩子”。每月一主题,板报不断更新,把节庆活动、传统活动和红色经典活动相融合,每位队员积极争得特色章“爱党章”,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团市委组织的“红领巾心向党”系列活动中,我校队员积极参与,频频获奖,浦心怡、张喜倩获常熟市“红领巾心向党”童谣比赛一等奖,陈易萌、庚冰获二等奖,周邵晖获三等奖。在常熟市“唱响红色童谣 永远跟着党走”童谣表演比赛中我校同学表演的童谣诗朗诵《红领巾心向党》获一等奖,陈玉芳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5月30日,学校大队部开展了 “红领巾心向党”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队会即四旗升旗仪式。活动中,十六

位少先队员手执国旗、党旗、团旗、队旗走向全体队员,在庄严的乐曲声中,全体师生高唱国歌,歌声响彻学校上空。大队长王婧儿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四旗图标的象征意义。升旗仪式在队员们的誓言中落下帷幕。全体队员深刻了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月1日我们全校千名师生欢聚一堂,隆重而热烈地开展以“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的庆“六一”红歌会,以此庆祝自己的节日,并向建党90周年献礼。红歌会在学校合唱队的《红歌联唱》中拉开序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向党来唱支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歌曲,仿佛令同学们看到了战争年代的纷飞战火,和平建设时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也通过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党90岁生日的祝福。整台红歌会,隆重而热烈,激起了师生们对党对祖国的热爱,表示了对生活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孩子们在欢乐幸福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

节日。

五、抓好“三结合”立体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工作育人质量。

1.开好家长会,增进家校联系。学校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讲座、交流、发言等形式,丰富家长会内容,家长参与率达9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家校练习手册等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推进家校联系,提高家教水平。

2.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与联系,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为了展示塔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增加教学透明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塔前小学于五月中旬开展了面向家长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二、四、五年级共19个教学班参加,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近800余名家长参加了活动。学校给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教师、了解学校、了解课堂教学的机会,有利于家校配合

篇7: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按照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保证,难点工作有突破,问题工作有改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半学期来,我们踏踏实实抓好每一个细节,勤勤恳恳做实每一件事情。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前半学期教育教学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所做的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学校所做的工作

1、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立校之本思想,各项活动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开展,各项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抓教育质量的提高上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抓课堂教学。一是向40分钟要质量,在课堂上求实效。继续贯彻执行学区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讲透,说明,精讲多练,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当堂知识当堂解决。二是在备课上下功夫。我们要求教师在学习交流中深化知识结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授给学生。在教案中根据学区要求要写清学生完成情况、未完成学生名单、补救措施、补救结果和教后反思,以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注重学生作业的批改和书写。强调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阅质量。前半学期我们对作业进行了两次检查。四是要求各班实行分组的办法,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提高,巩固深化课堂教学知识。

(2)抓教学常规管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阅等环节的监督,每周批阅教师教案,以督促教师按教学常规办事,按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不上无准备之课,不做没打算之事。

(3)抓教研教改。在校长的领导的教务管理下,学校继续进行听评课活动,落实先听课、然后评课,再进行课堂评价打分的交流体系。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评15节课,每日在教案中写出教学反思或教学后记。

(4)严格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管理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对学生从早到校到下午放学的在校时间内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规范化管理整顿。对学生的书写、作业习惯及家庭作业管理等进行了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下,要求学生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各种作业,确保教学质量

2、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在全体教师会上,安全工作逢会必讲,在每周的班会上,给学生讲安全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并要求班主任坚持每周对学生上一节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常识教育,半学期以来,我校共做安全演练活动五次,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2)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校长、值周教师、班主任都要负起关心和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学校与班主任及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3)落实安全报告制度。我们要求教师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事件,除了采取措施及时补救外,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以便学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4)学校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力求将各类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拦截在外围,防患于未然。

(5)为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我校成立防灾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值班轮流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详实的记录,确保了学生和校产的安全。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抓师德建设。一所学校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在师德建设上,我们要求教师要严格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从道德方面入手,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以德管理人。在个人作风与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令行禁止,言行规范,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完成的,教师首先要有完成的先例,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决不能带头去做。

(2)抓教师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没有严格的管理,人容易出现惰性,有了惰性,教学工作也就会倦怠,质量就会没有保证。在教师管理上,把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抓管理的要点。修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努力使学校管理达到精细化。

4、加强学生管理

(1)在班级管理上。要求各班制定出有针对性、实用的班规公约,用制度来管理学生,用道德来感染学生,用纪律来要求学生,用行为来规范学生。要求各班制定详实可行的班级活动计划,并要求逐一落实到位。

(2)学生日常管理上。学校在严格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细化并制定出《三岔小学学生纪律制度》,《三岔小学学生卫生制度》、制定了《三岔小学学生路队管理制度》,做到每个自然村一个路队,每天各位教师都按职责护送路队,有8名总路队长22个分路队长,确保学生回家路上的安全。

(3)在学生德育上。我们的原则是“在活动中拓宽学生智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体力,在活动中养成学生毅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使学生在半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里过得愉快、轻松、安全。在每周星期一的升国旗仪式之后坚持国旗下的讲话。总之,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员,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的德育目的。

(4)加强家校联系,促使学生快乐成长。学校要求教师要不定期进行家访,多和家长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中期考试后组织召开了家长会,交流问题,探寻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二、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发展。

(1)美化教室,提供高质量学习场所。本学期以来,我校在第三周,各班都对班级教室进行了美化,创办学习园地。大大丰富了教室内涵。

(2)美化校园。在学区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为了增强我校园的文化建设,学区领导专门联系,为我校校园安装上了4个大橱窗,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对五个橱窗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使我校的文化氛围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3)为进一步美化校园。学校统一要求每人养好一盆花,给校园增添色彩,有效地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4)为了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在每班建立了图书角。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三、学校下半学期工作思路。

1、安全工作长抓不懈,继续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

2、依据本次期中质量检测,认真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认真开展“促优转困”工作。

3、持之以恒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不下滑。

4、加强复习工作的指导及调控,创设平台,整体提升。

5、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面貌状况,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学习环境。

6、继续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7、做好常规工作资料整理,迎接期末检测;组织好复习,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冲刺。

8、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教育;从严管理,从严考核,抓教师业务能力的每一个细节

篇8: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学校发展核心理念, 以“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勋望品牌”为发展目标;以“英雄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艺体特色教育”为特色活动项目, 坚持“绿色、人文、和谐、发展”的治校思路。通过半年的努力, 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 队伍精良, 科研领先, 设施先进, 质量一流”的综合性优质品牌学校。

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2009年7月, 按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结合学校办学的区域环境和内部环境, 在市区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下, 提出学校新的发展目标, 即: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发展、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一) 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营造绿色和谐的教育环境, 形成以生为本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使之在享受美好童年的同时, 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 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发展

引领全体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促使教师勤于学习, 不断充实自我, 激励教师形成不同的风格, 打出自己的旗帜, 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 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创建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体系, 形成“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合力, 研究有效教育的最佳途径, 将勋望小学塑造成市区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

三、学期工作目标

——推行民主管理, 注重人文关怀, 强化“打造品牌”的发展意识。

——加强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氛围, 创设“发展品牌”的良好环境。

——创建校本课程体系, 打造“生本课堂”, 抓住“创建品牌”的核心问题。

——健全教师自主发展机制, 为“建设品牌”培育发展之根。

——适当改良评价系统, 建立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机制, 为“提升品牌”保驾护航。

——遵循生本教育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

——积极做好勋望北校区的初建工作, 扩大办学规模, 完善管理体制。

四、主要措施

(一) 打造“教师发展工程”, 让每一名教师乐于发展

“教师的素质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发展选择了走“注重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的任何管理理念、制度文化、管理模式都必须由人, 也就是教师去实施。所以在未来的三年中, 学校将全力打造教师发展工程——开展教师自主发展研究, 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这一点将是学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本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 推行民主管理, 提高管理能力, 增强服务意识。学校管理坚持职权清晰、责任明确、高效的原则, 健全并细化组织机构。党政工齐心合力, 发挥各自功能, 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力争在绿色、和谐、人文的管理理念下, 达到政通人和, 高质高效的良好态势。

2. 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教育法律法规, 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严肃对待收费工作, 严格遵守收费政策。

3. 成立学校的教师自主化发展研究会, 聘请教育专家、教研员和学校领导一同组成专门的研究机构, 为老师把脉, 与教师一同研究并确定适合每一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路线。

4. 继续实施“勋望名师工程”, 按照“教师自主化发展研究会”为教师确定的职业定位, 把教师发展目标分为“合格级—骨干级—名师级—导师级”, 争取通过该工程的实施, 培养出一批勋望名师。预期首批名师确认十人, 并帮助十位名师把关定向, 确立自己的品牌。

5.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室”的优势作用, 完善“勋望小学”网站建设, 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萌动的幼苗”Q群, 创建并积极使用生本教育博客群, 扩大学校共享视频, 做好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服务, 搭建教师教育教学沟通平台。

6. 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通过结对子、定向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艺术。

7. 打造教师团队文化, 围绕“绿色教育”理念, 依托“勋望人论坛”、“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师诗歌大赛”等经典活动, 汇聚教师的教育智慧, 激发教育的幸福感。

8. 规范教学常规, 充分发挥学科“合作”备课的优势, 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要点, 明确课堂训练目标, 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前置性作业。

9.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管理, 领导班子采取年级组负责制, 坚持深入各年组各学科的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听课, 与教师共同备课、共同评课、共同反思。

10. 围绕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谐德育”和“生本教育”三大科研课题开展实验研究, 成立各项科研专题小组, 定期举办小型论坛、教学观摩、特色活动展示, 有针对性的解决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问题, 探索有效途径。

(二) 创建“学生健康工程”, 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服务, 就是服务于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到充分发展到个性化发展服务。因此, 本学期起, 学校提出学生健康发展工程, 具体工作如下:

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重新修订“生本课堂评价标准”, 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开展“大阅读”、“大积累”学生能力训练, 创建家庭小书架、班级图书角、楼层读书吧等读书环境, 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 继续进行语言积累和英语单词积累训练, 形成训练体系。

3.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 组织师生开展读书、品书、写书活动, 成立“翠文书社”, 用学生自主管理图书馆, 上好每周一节的读书课。

4. 帮助学生养成三大好习惯——品德、学习、生活好习惯。 (1) 围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开展“好习惯明星”评选活动, 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友爱、文明、自律的好习惯。 (2) 课内课外相结合, 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养成勤读书、爱思考、懂合作、会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评选“智多星”。 (3) 家校结合, 督促学生养成尊长、爱幼、自理、自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开展评选“好孩子”活动。

5. 为学生“减负”——将“被动作业”变成“主动学习”。开展生本教育实验改革, 引导学生开展课前研究学习活动, 取消各学科教辅用书,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一、二、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四、五、六年级不做重复性作业, 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6. 建立“学生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将原有的三大支柱特色做以整合, 成立10支学生活动社团 (舞蹈、合唱、器乐、科技、足球、独轮车、田径、英语、读书社、小记者) , 活动重点在于:教师引路, 学生管理。社团活动的过程, 从招募队员, 到过程性管理, 实现由教师宏观调控, 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的形式。社团活动规范化、常规化。

7. 转变“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资源, 开发足够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健全学校网站, 开辟专门的“学习资源空间”, 为学生在家开展素质学习和家长辅导提供方便条件。

(三) 筹划“学校品牌工程”, 让勋望小学成为品牌学校

要使学校成为品牌, 就必须多方筹措, 争取从空间上、硬件设施上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本学期作为规划实施的第一阶段, 学校将积极发掘教育部门、政府其他部门资源、外校资源、社会各行业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1. 力争解决基础建设、操场标准化建设、校园网络建设、电教设备设施建设、办公设备设施建设等的资金问题, 学校成为辽宁省现代化信息教育示范校, 实现班班有电教平台, 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 绿化面积300平方米。

2. 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筹措资金, 打造以“小小幼苗, 茁壮成长”的校园文化空间;扩大、改造现有的专用教室, 更新现代化设施, 提高使用率, 满足学生的需要;美化学生的生活空间, 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优质、优美的服务环境。

3. 形成“社区—学校和谐文化”。注重社区资源的开发, 努力形成“社区—学校和谐文化”, 我们将创建“社区活动阵地”, 积极联络部队及其他文化单位, 为学生校外活动开辟新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

4. 丰富学校宣传文化符号。对于一所拥有六十年历史的老校而言, 设计并制作好学校宣传文化的各个符号至关重要, 我们将设计制作南北两校区的学校名片、宣传册、宣传片, 健全各项标识系统, 办好“青青望童报”和“生本教育简报”。

5. 形成“家校合作文化”。开展“家校合作文化”研究, 创建家长学校, 形成合力, 让家长感受教育的幸福。本学期将重新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组建家长委员会, 进而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 开发各类社会资源, 为学校发展尽心出力。建立家校互动学习方式, 通过学校网站、生本教育博客、班级博客, 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有序、有质量的辅导学生学习。

6. 开展学校经典文化活动。继续巩固学校体育特色,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举办春季活力校园体育比赛。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好“多彩的春天”文艺、科技教育活动, 继续完善英雄中队的传承教育活动, 创建绿色学校, 开展“我为校园添绿意”环保主题活动。

7. 积极完善北校区建设。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北校区的建设规划, 继续做好学校的初建工作, 建立健全新校区的管理制度, 积极筹划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做好新学期的招生工作, 积极筹集教学人员, 安排好任课教师, 满足学生授课的需要。

五、各部门工作规范

总体目标:以人为本、以诚相待, 规范管理方式, 提高有效性、提升艺术性。

——教导处:教学规范为起点, 教师发展为根本, 注重评价细思量;

——德育处:安全教育为首位, 学生行为勤规范, 和谐校园艺术化;

——大队部:校园文化重品位, 学生活动巧创新, 研究理论系统化;

——工会:组织活动有新意, 乐于奉献谋福利;

——电教:潜心研究重实用, 创新方法多培训;

——后勤:服务为先勤为准, 甘于吃苦乐奉献。

上一篇:手机营销渠道分析下一篇:民建会员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