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书

2024-04-12

连带责任书(精选10篇)

篇1:连带责任书

无限责任、连带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的区别

无限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即债务人必须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就是当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以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清偿,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连带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投资人之间”),即不管债务人之间内部如何约定,但是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对债权人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就是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合伙人应以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清偿债务,每一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都有清偿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就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部分,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要求全部偿还。由于连带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之间的责任,所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就不存在连带责任的问题。

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对外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债务人内部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因此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即有限清偿责任,指投资人仅以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资不抵债的,其多余部分自然免除的责任形式。

有限责任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近现代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克服了无限公司股东负担的因公司破产而导致个人破产的风险,便于人们投资入股,是广泛募集社会大量资金,兴办大型企业最有效的手段。这一专用语多用于组建公司或者企业,以表示该公司或者企业的性质,如“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有限代表着承担有限的责任。根据我们的投资的多少就以这部分资金负责任而不必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有限公司可以宣布破产而不是有限公司要对债务负连带责任。所以有限公司有这样的好处,但它又限定组成公司的资金。

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是投资者对其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形式。所谓有限责任即有限清偿责任,指投资人仅以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资不抵债的,其多余部分自然免除的责任形式。如某人向一有

限责任公司投资100万元人民币,而公司因故经营不善而发生亏损,亏损额分摊到该投资人名下的为120万元,由于他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则他只需以100万元的投资本金承担责任即可,多余的20万元对该投资人依法予以免除。一般而言,法人类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均承担有限责任。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以投资公司的资本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无限责任即无限清偿责任,指投资人对企业债务不以其投入的资本为限,当企业负债摊到他名下的份额超过其投入的资本时,他除以原投入的资本承担债务外,还要以自己的其他财产继续承担债务。举例来说,一个人投入企业的资本为1万元,而企业债务分摊到他身上的份额为1.5万元,如属有限责任股东,他只以1万元承担责任即可,其他债务依法免除;如属无限责任者,则他除以其投入企业的1万元投资承担债务外,还须另外拿出自己的5000元来清偿债务。如他的其他所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就只能依法申请破产保护,即由法院依法判定免除或推迟其债务。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和部分一人公司的投资人对其投资企业的债务应承担无限责任。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都要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篇2:连带责任书

在对比不真正连带着人和连带责任之前,我们势必得先熟悉他们各自概念,特征

连带责任:

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基于同一原因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不真正连带责任:

所谓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

从各自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简易的来概括一下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之间的区别即

两人以上的债务人基于同一原因而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两人以上的债务人只能基于不同的原因对债权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二 特征对比

连带责任

一是各个侵权人之间主观上有共同过错,包括共同故意和共同过

二是各个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性,即共为一个行为,即便是表面上的数个行为,也是直接结合成同一个行为,发生同一损害后果

三是外在责任的整体性;四是共同加害人之间有潜在的内部责任份额关系,依据这种关系,共同加害人之间存在内部求偿权不真正连带责任

一,数个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造成一个损害。

二,数个行为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侵权责任,这个责任就救济受害人损害而言,具有同一个目的,因此分别产生不同的侵权责任,责任的目的都是救济该同一损害,而不是救济各个不同的损害。

三,受害人享有不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择一”行使,或者向雇主或者向第三人请求承担责任,而不是分别行使各个请求权。四,损害赔偿责任最终归属于造成损害发生的直接责任人。如果受害人选择的侵权责任人就是直接责任人,则该责任人就应当最终地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选择的责任人并不是最终责任人,则承担了侵权责任的责任人可以向最终责任人请求赔偿,最终责任人应当向非最终责任人承担最终责任

三 案例比较

我们来举两个案例分别来明确下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案例1:

乙和丙将其共有的一台拖拉机,以6000元卖给甲,乙和丙各自都有请求甲支付6000元的权利。又或者A将一台拖拉机,以6000元卖给B,C两人,B和C各自都有对A支付6000元的义务。

这里面的两个买卖案例,其实都是连带责任,一个是连带债权,一个是连带责任。其共同的特征正如概念里所说的,2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在履行完债务使债务消灭后引起了内部债务关系。即丙,乙不论谁在向甲收取6000元以后还需要依照约各自获得拖拉机收益,而B和C不论谁在支付完了6000元以后也都有责任按照事前约定按比例分担自己相应债务。

案例2:

如甲在购房中介公司的中介下买下房主乙的某套房子,入住后发现乙利用个人虚假身份欺骗了甲,房子多处出现渗水现象。这样的情况下中介公司虽然没有和乙共同侵权,但是它有义务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对甲进行赔偿,随后可以向乙索求赔偿。

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不真正连带关系区别于连带关系就在于对方能否被同一理由起进行诉。这里中介公司显然不知道乙的侵权行为所以无法与乙构成对甲的共同侵权。因此这里房产公司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他有权力向乙追偿他所赔偿的部分。这里的乙即特征4中所提到的造成损害发生的直接责任人

四 大学生可能遇到的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与社会进行直接接触,许多牵涉到大学生之间或大学生与外界之间的侵权案件越发增多,而其有很大一定比率的案件都牵涉到了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下面笔者简单就一些常见事件进行分析同学之间借用物品的损坏

大学生社会群体中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经常会选择团队出游,娱乐。因此难免会彼此借用诸如数码相机,mp3,自行车,等一物品。而一旦发生了损坏问题时出借者往往会弄不清楚借用者与损坏者之间谁应当负赔偿责任。

举个例子Y的同学借他的相机去旅游,结果被Y的同学的朋友在争抢中失手给摔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Y往往不知道该向谁索赔,向自己同学则同学往往会推托不是自己亲手损坏应该找他同学,而找他同学因为并不是直接关系人并不熟悉难以开口或者寻找,于是陷入尴尬。其实这里究竟应该向谁索赔,联系连带关系和不真正连带关系我们很容易做出判断,如果 Y的同学与他的朋友一同弄坏了相机,则他们属于连带关系,Y可以向任意一人索要全额赔偿,至于他们两个人之间如何分担则是他们内部问题不需要牵涉Y。如果Y的同学并没有造成相机损坏的责任而只是他同学弄坏了相机,则Y的同学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他同样应该向Y赔偿,但是他朋友则应该是最终责任人,即Y的同学

有权利再向其朋友追讨全部赔偿金。所以这里,不论基于哪种责任,Y都可以首先向其同学索要相机的赔偿商品之间的买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消费主力之一,在商品买卖当中也常常会遇到许多侵权案件。特别是在买卖手机,mp3,mp4等数码产品时,往往不知道商品出现问题后究竟应该向商家还是厂家追讨退款或者维修责任。因为在数码产品普及化的今天许多商家与厂家为了减少成本与维修资金往往将消费者踢来踢去,商家把责任推给厂家,厂家把责任推给商家。其实本着维护消费者利益的立场来看,任何商品出现了故障或者问题商家都应该首先承担责任,因为这里商家他所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他应该首先接受消费者的合理要求,退款,维修,改换。然后再向最终责任人即厂家寻求相应责任的承担。

所以今后我们在遇到商家将产品问题推脱给厂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以这个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打工时的雇佣关系

许多大学生现在在毕业前都会有打工的经历,但是许多学生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在打工时期遭受权益侵犯时无法正当维护自己权利。诸如在工作期间遭他人侵犯权益,雇主就会因自己不是当事人而拒绝向学生做出赔偿。这里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雇主所负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当雇员受到第三人权益伤害时候,雇员有权利向侵权人或

篇3:论连带责任

(一) 古代社会法律规范中的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制度在历史上产生较早。在西方《汉莫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中就已经有了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例如, 《汉莫拉比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如强盗不能捕到, 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 指明其所有失物, 则盗劫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第一五二条规定:“倘在此妇人于自由民之家后彼等负有债务, 则彼等共同对塔木卡①负责。”《十二铜表法》第十二表补充条例 (二) 第二条B规定:“隶属的人或奴隶犯罪, 引起了损害的诉讼, 家主或奴主按照损害, 给予赔偿损害的价值或把犯罪者交出……”以上法律文献对连带责任的记载比较零星、散乱, 并且没有对连带债务和连带责任进行区分, 而是将其统一于“债”的概念之中。此时, 还不具备完善的连带责任制度。

在我国古代, 连带责任的典型表现是连坐制度。“民不能自治, 故为法以禁止。相坐坐收, 所以累其心, 使犯重法” (《史记.孝文本纪》) 。由此可见, 连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惩罚范围的扩大, 起到威慑行为人的作用, 以减少其犯罪。“在秦朝, 连坐制度涉及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分别实行同居连坐、十五连坐、职官连坐等”。②我国古代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所以, 不可能独立形成民法意义上连带责任制度。

(二) 近代社会法律规范中的连带责任

进入近现代,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立法进程加快, 在民商事立法中, 对连带责任制度的规定更加系统、具体, 使之更具有操作性。以共同侵权为例, “在早期英美法规则中, 如果受害人对共同侵权行为人之一起诉并寻求赔偿, 他就不再有法律上的理由对其他共同侵权行为人请求赔偿责任, 共同侵权的数人之间没有建立连带责任关系。”③这样的规定难以确保受害人的损失及时得到补偿, 另外对承担赔偿责任的共同侵权人也不公平。现在这一规则已有所改变。如美国《侵权行为法 (第二次) 重述》第875规定:“共同侵权行为人——一般原则:两个人或多人的每一个人的侵权行为是受侵害人的单一且不可分的损害的法律原因时, 每一个人都必须对受害人就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由此可见, 英美法对共同侵权行为是要求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在大陆法系国家, 也对共同侵权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德国民法典》首开现代共同侵权行为规定之先河”④, 《德国民法典》第830条和840条分别对广义的共同侵权及其行为效果作了规定⑤, 明确了负赔偿义务的共同侵权行为人作为连带债务人负其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其它民商事单行法中也有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

二、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

连带责任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现在, 作为一项违反民商事义务而承担的连带性财产责任, 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基础

法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产生和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 法的本源是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逐渐出现了生活资料的剩余, 另外, 由于生产工具、地理条件、自身力量等因素的不同, 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分工可以极大的节约社会资源, 于是人们迫切要求打破原来自给自足的状态, 进行剩余产品相互交换, 因此产生了商品经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信息传播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迅速发展, 商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 商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商品交换的范围逐渐从一个狭小的区域扩展到全国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经济全球化产生。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分工、合作日趋明显, 导致主体的关联性日益密切。法律作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工具, 在对要求行为人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规范中, 应当考虑这些关联因素。

(二) 法效基础

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要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如《侵权责任法》第一条即规定了其立法宗旨,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明确侵权责任, 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制定本法。”法律效果从法理学意义上而言, “是指法律为了实现其目的而通过调整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对整个社会所发生的客观影响和效应。”⑥要求在司法活动中, 必须严格恪守法律规定。连带责任作为一种加重责任, 在适用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如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202条规定:“连带责任必须明文规定, 不得推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三条也规定:“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可见, 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连带责任, 这就使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不得随意自由裁量, 从而加重责任人的负担。连带责任是法律强制性规定, 属于加重型责任, 对责任人较为严苛, 会使承担者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具有惩罚性功能, 可以起到威慑作用。进而预防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 价值基础

连带责任的确立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需要。首先, 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来看,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核心理念, 在实践中, 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一方往往处于优势地位, 受害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 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外承担连带责任。生产者和销售者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无论在经济实力、信息、技术还是法律知识等方面都要比受害人丰富, 因此需要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给予特殊保护, 以实现公平、正义。其次, 从效率的角度看, 连带责任制度可以使权利人的请求权得到一次性实现, 从而避免权利人向每个义务人挨个的主张权利, 减少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困难和时间, 节约经济成本。另外在诉讼活动中, 德、日的民事诉讼法均把连带债务人被同一债权人提起的给付之诉作为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 即“仅由全体利害关系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起诉或被诉, 仍不失为当事人适格。”⑦我国虽未划分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 但在法律中依然体现了连带责任作为必要共同诉讼处理的观点。

三、连带责任制度的基本法律问题

(一) 连带责任的概念和性质

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 共同责任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均有义务向权利人或受害人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并且对内享有追偿权的一项特殊民事责任。连带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 共同责任人对外承担责任具有连带性, 即每一个责任人都有义务对权利人或受害人承担全部责任, 实际是将数人的财产均纳入到责任财产的范围, 使其大于实际应当承担的责任, 以保障权利人和受害人权利的实现。因此, 连带责任制度实际对债权人实现其债权起到了担保的作用。第二, 在内部关系上, 共同责任人之间按照约定或相等的份额承担责任, 已承担连带责任的责任人对超出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的部分, 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但追偿的范围仅限于其应当承担的份额。如《侵权责任法》第十四条规定:“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的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 平均承担责任。支出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 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由此可见, 连带责任人内部责任承担上不具有连带性, 承担的仍然是一般责任。

(二) 连带责任的特征

连带责任与其他责任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征:1.对外连带性。这是连带责任区别于其他责任的本质特征。一般责任中, 责任人只需对权利人直接承担自己的份额, 而连带责任人不仅有义务向权利人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 而且有义务对权利人承担他人应当承担的份额。连带性产生的基础在于共同责任人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这也是连带责任产生的社会基础。2.主体的多数性。连带责任作为共同责任的一种, 与单独责任相比, 责任主体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如果只有一个责任主体, 也就不会存在连带问题了。3.责任的强制性。连带责任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连带责任人之间不可以通过内部协议或声明将其更改或排除, 内部协议只在责任人之间有效, 不能对抗第三人, 这是由连带责任的对外连带性决定的。4.责任的财产性。连带责任的内容为支付金钱, 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与非财产责任相区别。

四、连带责任的类型

基于承担连带责任主体之间的牵连关系不同, 可对其作如下分类:1.基于财产共有关系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主要表现为:夫妻之间的连带责任和合伙人之间的连带责任。财产共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合理性在于, 当共有人中的一人或数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其义务时, 可能会使共有人一方的共有财产价值增加, 全体共有人均获益。因此, 对于第三人损失, 全体共有人也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基于保证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可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中, 保证人承担补充连带责任。保证作为担保债权的一种方式, 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以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而通过连带责任的承担可以实现这一目的。3.基于继承关系而产生的连带责任。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基于对被继承人财产的继承, 需对被继承人的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根据相关司法解释⑧, 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承担的是一种补充连带责任。4.基于代理关系而产生的连带责任。在代理关系中, 委托书授权不明时, 代理人与被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5.基于共同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过失致人损害, 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 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 构成共同侵权, 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五、结语

我国法律中没有对连带责任做系统规范, 而是散见于各部门法中, 是司法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滥用的现象, 连带责任作为一种加重性责任, 正确把握其内涵, 对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连带责任制度是民商法中一项特殊的责任制度, 它基于责任主体之间具有某种牵连关系而产生, 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债权人及时充分实现其债权为目的, 对维护交易安全, 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的民商事立法中得到普遍重视。另外, 连带责任作为一种加重责任, 对责任人较为苛刻, 会使责任人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在审判中要求法官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不能随意自由裁量, 从而加重责任人的负担。但是, 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滥用连带责任的现象, 因此很有必要对连带责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连带责任,连带责任历史,连带责任理论基础,共同侵权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维迎, 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3) .

[4]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 1984.

[6]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7]杜月秋.论裁判的正当性基础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相互关系为视角[J].法学论坛, 2003 (3) .

[8]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

篇4:论民事连带责任

关键词:民事连带责任;适用范围;效力

要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责任人都对债务享有全部偿还的义务,这就是连带责任。在多人债务中,如果所有的责任人当中的每个责任人偿还完个人所承担的债务义务外,还必须对所有债务进行偿还,这就是連带债务。连带责任就是连带责任人的责任。还有连带权力就是连带债权人对所有债务拥有的要求所有责任人偿还的权力。

一、民事连带责任的性质

为保证债权人对责任人要求偿还债务的权利得到顺利实现,因此民法确立连带责任。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债权就是法律层面的财产权,它的履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相较于另外的财产权而言,债权也是非常特殊的,起特殊之处就在于,债权本身只是一种请求的权利,它的履行必须依靠债务人履行责任的举动。所以要是债务人无法行使或拒绝行使债务偿还义务的时候,债权人就没有办法保证其所拥有的权利能够顺利实现。特别是在债务人没有能力、死亡且没有遗产、失踪的时候,,债权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证或者根本无法得到实现。连带责任的设定,就是为了让债权人在行使其受偿权利时能够得到充分并且有效的保证。因此,连带责任就是充分说明了多个责任人互相之间的种种关系,实际上就是多个责任人之间共同担负的行使债务的担保义务。

二、民事连带责任的不同分类和适用的范围

在国外很多相关学者都对连带责任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分类。比如说,在很早以前的罗马法律中,连带责任就分为共同的和单纯的连带责任;近期的比如苏联出版的民法课本中,又对不同的债进行了分类,例如有连带债务的债、连带债权的债及混合的连带的债。但是一直没有人对连带责任自身进行有效的科学划分。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及有关法律法规,连带责任应该有以下两种基本的分类:①根据发生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法律明文规定的和口头约定的连带责任。法律规定的连带责任必须有法律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约定的连带责任必须有当事人明确的约定与协议,而且债务的性质也是允许连带责任的成立。②依据需要不同要求是起产生效力,连带责任可分为一般的连带责任与补充性的连带责任:

1.一般的连带责任

如果连带责任的效力的产生不需要根据其他任何一个相关的条件的成果。也就是说,只要债的联系一形成,要是各个连带相关的责任人无法对所有的债务进行全部偿还,那么债权人也可以同时在同一时间或者不同时间分批要求责任人中的一个或者部分对债务进行清还或部分偿还,而其他的债权人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愿意履行偿还义务都不会对债权人对其请求权的实现产生任何影响。

2.补充性的连带责任

如果必须依据债务人之中的一个人不履行或者无法履行义务才能使连带责任生效,这就是补充性的连带责任。也就是当发生债的关系时,债权人的请求权的享有不是理所应当的,债务人或者他人也不是必须承担对所有债务的偿还责任的。债权人只有先向主要当事人提出偿还债务的要求,当主要当事人无法实现债权人这要求时,债权人才能向其他担负连带责任的债务人提出偿还债务的要求。这也就是说,当其他的债务人无法履行或不履行债务偿还要求时,才能要求债务其他连带责任人中的一个或其他人对债务进行清还。不然的话,主要当事人就时需要偿还其担负的部分债务,其他的担负连带责任的责任人则不需要承担清还义务。

三、民事连带责任的效力

1.对外效力

(1)债权人有权利要求连带债务中的一个人对债务进行全部偿还或者部分偿还,也可以要求债务人中的部分或全部人对债务进行全部偿还和部分偿还。被要求到的债务人不可以因为要求赔付的超出自己应该赔付的部分而拒绝赔付,也不可以因为其他债务人去世、消失、出逃、没有能力偿还而拒绝偿还所有债务。

(2)如果连带责任人中的一个人或部分人将全部的债务都清偿了,那么其他责任人的偿还义务就会被取消掉;如果不是将全部债务都清偿的话,那么所有的责任人都将对没有偿还的债务进行清偿。

(3)当债务人因为过失而没有及时履行或者不愿履行偿还义务时,因此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失时,如果只是普通的连带责任,那么所有的债务人都应该承担偿还义务。之后,在偿还过程中没有过失的债务人则有权利要求有过失的责任人进行赔偿。如果是补充性的连带责任,那么在约定之外,偿还债务的责任将由有过失的责任人全部承担,而没有过失的责任人则不用对债务进行偿还。

(4)债务人间连带责任的形成不受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影响。但是债权人不得转让法律不许转让的债权

(5)产生纠纷的时候,债权人有权利将所有或部分的债权人都视为被告从而提出上诉;同样所有的责任人也可以整合成一个诉讼单位一同提出上诉。

2.对内效力

(1)因为一部分的责任人将所有债务偿还后连带责任将会被撤销,则在之前的连带责任人之中就形成了新的按份额偿债的联系。将所有债务偿还的原债务人就成为了新的债权人,也就拥有了向其他债务人要求偿还其各自应该偿还的债务的义务。

(2)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的责任人之间,除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协议中有其他协议外,应该对责任和履行责任时付出的相关花费进行公平的承担。

(3)如果所有债务人当中的莫个人或者多数人因为去世、没有资金和偿还能力而无法承担相应的偿还义务时,那么其中无法清偿的部分,则可以由另外的责任人按各自承担的比例进行偿还。

总之,本文主要论述民事连带责任的性质,分析了民事连带责任的不同分类和适用的范围,并剖析了民事连带责任的效力。在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正确执行民法通则、完善我国民事立法、正确处理各种民事纠纷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标.《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意]罗德曼·奥帆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伯军涛著.《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伯军涛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吕世伦著.《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篇5:贷款连带责任书

会宁县金信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兹有甘肃精王淀粉有限公司(下称债务人),于2010年2月1通过会宁县金信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宁县支行贷款人民币300万元整(大写:叁佰万元整),该笔贷款于2011年1月31日到期,本人()和妻子()愿以个人所有财产及权益,以连带责任的方式向贵公司提供反担保,我们自愿为该笔贷款负一切连带还款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我们并承诺:

一、如债务人未按《担保合同》及《保证合同》中的承诺按期足额偿还全部债务,本人愿意用以下资产和权益清偿债务人债务,主要包括:

1、本人家庭(或个人)财产清单所例的全部财产。

2、本人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股权、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所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的收益以及因商标、专利等专有权所取得的许可使用费及转让费等。

3、本人名下的所有存款、房产、汽车、设备、土地使用权、承包承租经营权等财产和权益。

二、本责任书自本人签字之日起生效,直至贵公司根据《担保合同》、《保证合同》所提供的担保债权被全部清偿为止。

本保证书一式两份,贵公司与本人各执一份。

承诺人签名(按指纹):,身份证号码:,住所:邮编:

住所电话:手机:,年月日

连带责任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宁县支行:

兹有甘肃精王淀粉有限公司(下称债务人),于2010年2月1通过会宁县金信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宁县支行贷款人民币300万元整(大写:叁佰万元整),该笔贷款于2011年1月31日到期,本人()和妻子()愿以个人所有财产及权益为该笔贷款负一切连带还款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我们并承诺:

一、如债务人未按《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保证合同》中的承诺按期足额偿还全部债务,本人愿意用以下资产和权益清偿债务人债务,主要包括:

1、本人家庭(或个人)财产清单所例的全部财产。

2、本人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股权、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所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的收益以及因商标、专利等专有权所取得的许可使用费及转让费等。

3、本人名下的所有存款、房产、汽车、设备、土地使用权、承包承租经营权等财产和权益。

二、本责任书自本人签字之日起生效,直至贵行根据《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保证合同》所提供的担保债权被全部清偿为止。

本保证书一式两份,贵行与本人各执一份。

承诺人签名(按指纹):,身份证号码:,住所:邮编:

篇6:无限责任—连带责任

无限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即债务人必须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就是当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以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清偿,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连带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即不管债务人之间内部如何约定,但是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对债权人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就是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合伙人应以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清偿债务,每一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都有清偿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就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部分,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要求全部偿还。由于连带责任界定的是债务人之间的责任,所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就不存在连带责任的问题。

篇7:概念解析:连带责任

2.内部: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侵权责任法》第14条)

3.《侵权责任法》中的8种连带责任

①共同侵权人的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条)

②教唆、帮助人与完全行为能力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1款)

③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0条)

④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1条)

⑤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⑥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4条)⑦高度危险物所有人、管理人与非法占有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5条)

篇8:侵权责任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概述

1、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

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是德国学者阿依舍雷率先提出, 它的建立基础是德国普通法时期连带之债二分论 (共同连带、单纯连带) 理论, 并逐步从单纯连带中演变而来, [1]尽管不真正连带责任这一责任形态在学理上一直存在争议, 但已逐步在司法审判实践活动中得到接受和肯定。

不正真连带责任也称为不真正连带债务, 是民法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的债务形式或者责任形态, 在侵权责任法领域叫做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多数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 对一个受害人实施加害行为, 或者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而致使受害人的权利受到损害, 各个行为人产生的同一内容的侵权责任, 各付全部赔偿责任, 并因为行为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体责任人的责任归于消灭的侵权责任形态。[2]即两个以上的责任主体都对同一个民事主体负有法定义务, 当这些责任主体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同一民事主体负担同一给付内容的责任, 该民事主体依法享有两个以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分别针对负有不同法律义务的责任主体, 每一个责任主体对赔偿义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责任的义务, 但只有一人承担最终责任。这种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就是采用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理论。

2、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基本特征

(1) 责任主体的多数性。不真正连带责任是侵权责任形态中的共同责任, 因此必须是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作为责任人, 其责任产生的基础, 是该数人对同一个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负有法定义务, 由于对该法定义务的不履行, 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害结果的出现, 并由此而产生侵权责任。[3]

(2) 损害原因的差异性。不真正连带债务中数个债务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 即造成同一损害的原因不一样。各责任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对赔偿权利人负有相同的债务, 乃系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发生。或者说, 由于不同的法律事实形成了不同的原因, 从而导致了相同的损害结果。如产品的销售者基于违约给被侵权人造成损害, 而产品生产者基于质量问题给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害。

(3) 损害结果的同一性。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各责任人的行为导致了一个损害后果, 无论各责任人造成的损害是基于什么法律事实, 只产生了唯一一个损害结果, 正是这一个共同损害的结果, 才将两个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结合起来, 构成共同责任, 发生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法律后果, 各责任人对这一结果均负有责任。如销售者的违约行为和生产厂家所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只造成了消费者受损一个结果, 销售者和生产厂家都应为这一结果承担责任。

(4) 结果同一的偶然性。数个损害偶然联系在一起, 这种损害的形成纯属一种意外的巧合。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各债务人主观上并无联络, 也未共同实施某种行为, 或做出某种约定, 各行为人是分别基于各自的意志而单独实施的加害行为。不同的法律事实本应造成不同的法律后果, 但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 由不同的原因却造成了同一的损害结果, 即各个债务人数个债务发生密切联系, 出现给付内容相统一, 这种情形的出现纯属一种偶然。

(5) 责任内容的重合性。虽然数个侵权人的行为造成的是一个共同的损害结果, 但由于是各自分别、独立实施的侵权行为, 因此, 有两个以上侵权责任出现, 但是每个侵权责任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内容是相同的、重合的。由此也体现了其与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区别。在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中都只存在一个侵权责任, 即所有共同加害人的共同行为造成了同一个损害后果, 所以只有一个同一内容的责任。

(6) 责任履行的独立性。责任人各自的侵权行为都足以导致损害结果的形成, 任意一责任人完成这一给付责任都会将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归于消灭。如销售者或生产家对消费者的损害都负有完全赔偿的责任, 其中任何一个人赔偿后, 另一个人的赔偿义务消失。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 是指不真正连带责任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果。它可分为对外效力和对内效力两个方面。不真正连带责任对外效力是指不真正责任人的行为对赔偿权利人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果。不真正连带责任对内效力是指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内部产生的法律效果。

1、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外效力

各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对赔偿权利人承担连带责任。即赔偿权利人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全体或任何一人可以同时或先后提出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之请求, 任一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对于赔偿权利人的赔偿请求都有义务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但这种责任只是中间责任, 不是最终责任。任何一个责任人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 其他责任人的责任归于消灭。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各侵权责任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内容是相同的、重合的, 因此当一个责任人承担了责任之后, 受害人的损害就得到了完全救济, 其另外的赔偿请求权就因为损害已得到救济而归于消灭。

2、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内效力

就内部效力而言, 承担了中间责任的不真正连带债务人有权向最终责任人进行追偿。不真正连带责任人没有内部的责任分担, 只有一个责任人承担100%的最终责任。如果赔偿权利人选择的责任承担者就是最终责任人, 该赔偿责任承担后即告消灭, 如果赔偿权利人选择的责任承担者不是最终责任人, 而是中间责任人, 则该中间责任人承担责任后, 可以向最终责任人追偿。换言之, 如果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存有最终的责任承担者, 在其他债务人先于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履行了债务的情况下, 其他债务人基于特殊的法律关系有权向最终的责任承担者求偿。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适用规则

1、赔偿权利人对享有的数个不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能择一行使。

赔偿权利人对享有的数个不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能选择一个, 而不能分别行使各个请求权, 赔偿权利人一旦选择其中一个并全部实现, 其它的请求权消灭。这是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具有的“责任内容重合性”的特点所决定, 只要重合的侵权责任有一个得到履行, 受害人的损害就能得到救济, 如允许其各请求权同时的到实现, 则可能出现赔偿权利人的不当得利之后果。

2、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损害赔偿责任最终由造成损害的终局责任人承担。

不真正连带债务中都存在有终局责任人。所谓终局责任人是指对数个责任发生的根源是由于其的直接责任造成, 因此应对被侵权人的损害最终承担债务责任的人。例如, 甲从乙商场购买丙公司生产的电热毯, 使用时被电伤, 经调查是由于电热毯质量问题所致。该案中由于乙商场的违约行为和丙公司产品质量造成了消费者受损的结果, 因此都是甲的债务人, 都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 但由于是丙生产的电热毯的质量问题直接造成了甲的伤害, 就债务的最后承担而言, 丙则是终局责任人。如果乙先向甲偿还了债务, 则乙有权向丙求偿。但是对于受害人而言无需确定最终的责任人, 可以依不同的法律关系任意选择起诉债务人, 即可起诉要求任一责任人行使其赔偿请求权。

3、不真正连带责任中中间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终局责任人求偿。

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存在终局责任人, 因此中间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终局责任人求偿, 但这种求偿系基于特别的法律关系 (法律的特别规定) , 有别于连带债务之求偿, 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追偿。连带债务中债务人求偿是基于内部分担关系, 一个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后, 就超出自己应承担份额的部分, 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而不真正连带债务人之间不存在内部分担关系, 即使发生相互求偿也非基于分担关系, 而是基于终局的责任承担, 其性质与连带债务人的内部求偿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文献

[1]马俊驹:《民法案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23页。

[2]杨立新:《侵权责任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19页。

篇9:连带责任,承担多少?

问:今年初的一天,我乘坐出租车外出办事,行驶至一个交叉路口时,司机示意我到了,可以下车。我将右侧后门打开准备下车时,恰巧孟女士骑电动自行车经过,车门碰到了她,造成她倒地受伤。交警认定出租车司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我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由于未能达成赔偿协议,孟女士将我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告上了法庭。庭审中,孟女士要求我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请问,连带责任的法律定义是什么?主要责任和连带责任究竟怎样划分?

李万长(辽宁铁岭)

律师意见: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当责任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有连带关系。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连带责任对债权人有利,对债务人无疑是一种加重责任。在本案中,您不应当与出租车司机承担连带责任,因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案件,您在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而出租车司机承担主要责任。显然,您与出租车司机的责任大小是能确定的,因此您应当根据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篇10:蒋学跃,连带责任

2,代理关系中,由于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的(民法通则第66条第2款)

3,代理关系中,第三人知道代理人是无权代理的(民法通则第66条第3款)

4,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明知代理事项违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是违法的不反对的(民法通则67条)

5,转委托时,如果转委托不明的,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受托人和转委托代理人对于被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民法通则意见81条)

6,共同代理中,共同代理人对于被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合同法的409条)7,合伙中债务承担(民法通则第35条)

8,合伙人退伙,对其在合伙期间的债务。

9,入伙人对合伙的债务。

10,联营中的半紧密型的联营,在当事人有约定和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债务的承担(民法通则第52条)

11,连带保证(担保法第12、18条)

12,共同保证(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0条)

13,混合担保中,物的担保是债务人第三人提供的情况下(物权法176条)

14,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的,债务人的实际投资与注册资金不符的或者抽逃注册资金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6条)

15,委托监护中,受托人有过错时(民法通则意见第22条)

16,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无过错时,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的连带责任(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条)

17,债的主体分立(合同法第90条)

18,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共同承揽人对定做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另有约定除外(合同法第267条)

19,共同危险行为(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4条)

20,夫妻共同债务清偿(婚姻法第41条)

21,共有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物权第102条)

22,名誉侵权中,作者和新闻单位无职务隶属时的责任承担(《名誉权解答》第6条)23,共同侵权人的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条)

24,教唆、帮助人与完全行为能力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1款)25,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0条)

26,产品质量责任,生产者和销售者(民法通则第122条和民法通则意见第153条)27,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1条)

28,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

29,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4条)

30,高度危险物所有人、管理人与非法占有人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5条)3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6条)

32,出卖拼装、报废车辆的出卖人与受让人对受害人(侵权责任法51条)

33,单式联运合同中的承运人对托运人(合同法313条)

34,建设工程合同总承包人与分包人(合同法272条)

35,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20条)

36,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31条)

37,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64条)

38,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94条)

39,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发起人补足其差额;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第94条)

40,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公司法第95条)

41,发起人对于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公司法95条)

42,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公司法第177条)

43,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核准证券发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核准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证券法第26条)

44,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限制。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公司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的,负有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证券法第47条)

45,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证券法第69条)

46,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报告、资信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当勤勉尽责,对所制作、出具的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证券法第173条)

上一篇: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学生下一篇:领跑半边天护理组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