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的备课笔记

2024-05-05

短文的备课笔记(通用5篇)

篇1:短文的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王红元

一、课文悟读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孟子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做到了听众能听、爱听,治国方略就轻而易举地“贩卖”了出去。《短文两篇》同样具备上述特征。现略述如下:

1.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人瓮。《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言的是“齐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其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2.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外衣。虽折了点理性的锐气,却更易为人接受,穿透力无疑增强了。而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将问题夸大,将危害加深,使教育警醒意义更明确。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物,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等生活大事时,没有人做与“齐人”或“宋人”一样的勾当。作者的是非价值标准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的身上,在对主人公或褒或贬的叙述和描绘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将指斥的矛头从寓言故事中伸出来,瞄准了许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社会中人。《齐人有一妻一妾》中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从深层次上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除了那个并不存在的“齐人”,被孟子刺中一刀的`还有那些不择手段的“求富贵利达者”。同样,面对昏庸、做事不能持久而又轻信谗言的齐王,孟子的寓言故事《弈秋》中站出了两个学棋小童,演示着齐王的错误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有良师的指点,有良好的愿望固然重要,但改正错误与学棋一样,是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没有积极主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一旦受了奸臣的引诱与哄骗,结果功业无成,也是意料中的事。

二、亮点探究

1.几个修饰词的妙用。

探究学习:齐人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直奔坟场乞食,必饱食而后返,足见其兴趣志向之低下。他贪得无厌,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放弃了对自身道德的修炼和提高。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残酷的事实。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更别提成为富贵者的座上宾。一个“遍”字,是击破齐人骗局的重锤。

2.妻妾、良人、鸿鹄的反义效果。

探究学习:孟子反复叮咛,人除了牟利之外还应该有更高远的精神追求,并且一定要注意行为、手段的正当性,不能行“妻妾之道”。丈夫(齐人)公然行着“妻妾之道”,“施施”而行,“骄其妻妾”,反不如妻妾深明大义,能“泣”“讪”丈夫的行为。看来,行“妻妾之道”也好,行“丈夫之道”也好,价值目标对人的行为方式起决定性的作用,并非由人的性别所决定。作者转换了“妻妾”与“丈夫”的行为角色,造成读者视觉与思维上的反差。

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天鹅,上飞三千尺而迁移,是心存高远志向者的象征。一学童,拜“通国之善弈者”为师,以实现鸿鹄之志。有良师的指点,为成就鸿鹄之志提

篇2:短文的备课笔记

关于寓言,就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体。它的结构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生动,富于想像。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存在不少的寓言。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自汉以来的历代作家,也常运用寓言来讽刺社会现象,其中成就很高的一位是唐代的柳宗元。

现在我们来述说古书中的寓言故事。首先介绍《孟子》“揠苗助长”的故事,话说宋国有一位农夫,担忧他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了,就把它拔高,帮助它快些长大,结果禾苗反而全部枯死了。这个故事警惕我们做事不可以急求速成,如果方法不当反而坏事。再谈《庄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有一个庖丁,他解剖牛的技术十分熟练,他那把用了十九年的刀仍然像新的一般,他可以在牛的骨缝之间,灵活地运刀毫无阻碍,现在我们用这句成语,比喻行家的技术纯熟。

《韩非子》里有一个“矛盾”的故事,有一个人卖矛和盾,他夸口说:“我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穿。”接着又夸口说:“我的矛最锋利,什么东西都刺得穿。”于是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呢?”结果他无话可说。另外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也是出自《韩非子》。《吕氏春秋》“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有人坐船渡河,不小心把佩剑掉到水里;他就在剑掉下去的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就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现在这个成语,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意思。

《战国策》里的寓言故事很多,例如比喻仗势欺人的“狐假虎威”;受过惊吓之后,遇事胆怯的“惊弓之鸟”;两者背道而驰,无法谋合的“南辕北辙”;还有“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这些寓言多半表现策士们游说诸侯的计谋。

接着来谈带有一点神话色彩的故事,例如有毅力去克服最大困难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比喻无谓忧虑的“杞人忧天”的故事,还有形容歌声美妙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歌伎韩娥的故事,这些都记载在《列子》里。

篇3:迎接短文时代的到来

明太祖朱元璋最厌恶缛文繁词, 多次面谕群臣写奏章“许陈事实, 不许繁文, 若过者罪之”。刑部主事茹太素很有学问, 只是爱说套话、喜作长文。洪武元年, 他上了本一万七千余字的奏折, 朱让侍郎王敏读。直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后, 才接触正题, 且语意艰涩, 隐晦暗喻又多, 味同嚼蜡。朱大怒, 痛打了茹40大板。这两则轶事, 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喜作长文空文者的经典笑谈。

时下, 公文写作中长、空、假的现象很突出, 既说明茹太素式的人物并未绝迹, 也说明此种痼疾由来已久, 根治不易。文风因何有问题, 缘由可谓多多:不懂写作技巧, 胡乱成篇者, 有之;上有所好, 下趋之若鹜者, 有之;长, 才有分量、有水平, 才说明问题者, 有之;无心正事, 东拼西凑, 敷衍糊弄者, 有之;卖弄学问, 显摆渊博, 习而惯之者, 亦有之……以博士和刑部主事论, 难道他们对写文章真就一窍不通, 抑或生来就是耍长枪作长文的料?不是的!除了当时酸溜迂腐的文风外, 关键是在卖弄学问。博士们自以为满腹经纶, 浑身珠玑, 动辄不写出个鸿篇巨制来, 便显不出自身的博雅硕儒。因而就变短为长、不长不罢休了。

长、空、假文风盛行, 其实质是:看似面面俱到, 实则离题万里, 有数量无质量, 有长度无力度;照抄照搬, 缺乏针对性, 反映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顾实情, 言不由衷, 堆砌辞藻, 文过饰非。其结果既虚耗了时间精力和笔墨纸张, 也损害了讲话者和为文者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贻误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影响了真抓实干的成效, 使党的理论和政策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有百害而无一利。

根治之方, 古人老早就开出了。

其一, 北齐时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 特把博士买驴一事, 收入其所著的《颜氏家训·勉学》中, 常用来告诫弟子:写文章要抓要领、明主旨、语句精炼;空话套话多, 犹如美酒兑清水, 必索然寡味;要力戒废话、空洞、冗长。师从他的弟子, 拜师之日, 便以此为作文要旨, 出师之日, 很受时人青睐。至于颜本人的著作, 当时就有“增之一字嫌长, 删之一字则短”之誉。此说虽未免太过, 但却反映出他作文时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启迪是:整顿文风, 要以短、实、新为目标, 力求简短精炼、重点突出, 明白通俗、符合实际、有感而发, 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欲臻此境, 就需从学校、教师和学生抓起。学校教育是根本, 教师素质是关键。设如教师都做不到, 遑论学生了!设如学生时代就不打下良好基础, 就业后再来整改, 那积重该是何其难返!

其二, 《明史》记载, 板子过后, 朱元璋对茹太素说:“爱卿所陈五事, 五百字足矣。朕每日要看和听奏折二百多道, 哪有闲暇欣赏陈词滥文呢?”朱叫人把可采纳的四件事抄下来, 亲笔写了篇序言放在前面, 颁发有司执行。他还让中书省以此为鉴, 规定了奏章的格式、字数, 务求开门见山, 简明扼要。更绝的是, 他还让茹用最俭省的文字把打板子之事写成折子上奏, 茹仅用了不足百字。朱笑问:“打板子之前, 爱卿当用多少言?”茹羞涩答:“至少千余言。”此后, 大臣们再不敢空话连篇了。为革新文风、提高效率, 朱还经常起草文稿作示范。他编写的《大诰武臣》等书, 主题鲜明, 言简意赅, 微言大义, 很为世人推崇。一次, 他命人为凤阳祖陵起草碑文, 可全是些华美饰辞。他认为掩饰苦难困窘的家世, 不利于教育子孙, 就亲自实写, 文章一出, 举国传抄。吴晗先生著的《朱元璋传》里, 就有他亲笔起草的诏书影印件。启迪是:整顿文风, 重症需用猛药, 对屡教不改者, 不妨也“打打板子”, 让把裹脚布当锦缎上呈的茹太素们尝点痛苦, 自然就长记性了。当今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学学朱元璋, 亲自动动笔, 言教身教一齐下, 好让部属有榜可依、有样可学。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 都很重视文风建设, 并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1948年, 毛主席就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 由书记负责 (自己动手, 不要秘书代劳) ……向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报告内容要扼要, 文字要简练, 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64、1265页)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不懂得用笔杆子, 这个领导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45、146页) 1992年, 他南巡时还说:“毛主席不开长会, 文章短而精, 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 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 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 我完成了任务。”小平同志还意味深长地反问道:“五千字, 不是也很管用吗?”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 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 只有114字, 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小平同志给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军委主席的信, 只用五百余字, 就把一件天大地大的事交代清楚了。可见, 洋洋洒洒、漫无边际的博士式长文, 不一定就管用;而主题突出、语句凝练的精悍短文, 却更加实用!

篇4:《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

对我来说,接受这样一个提议是需要有些“勇气”的,撇开其它的因素不讲,这多少带了点“比试”的味道,难保不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某种变异。然而转念又想,挑战何尝又不是机遇和动力?而倘能执念于一的话,又何至于惴惴讲不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来呢?

于是不再纠结,找来课文一遍遍地读了起来。

阅读教学,除了文本,我一向很少或几乎没有参考相关材料的习惯。一则教材中就这么些个名家名篇,经年累月的反复下来,都快成了“顺口溜”,需要补充的并不很多;二来这似乎无关乎教学的紧要,作品真正的核心价值,应该在于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不是谁写的,在什么境遇下写成的之类,虽说后者可以给阅读带来某种想象与感慨,比如曹雪芹,比如莎士比亚。《勇气》也不会例外。

作者狄斯尼女士笔下的诺曼底战役,通过一个侧面,以法国农妇的舍己救人和美国伞兵的机智无畏,表现了世界反抗法西斯纳粹追求和平正义的大势所趋。但是对于今天的学生和教学目标,这样的写作主旨,即使仍不无某些积极的意义,总不能再是重点所在,我以为。

不仅作者其人,就是时代背景,敌我双方阵营的组成,乃至战争的缘起及最终的结局等等,也都不妨以“枝蔓”视之。教学做“加法”,人所共知,加后需做减,就少有人会同意,遑论付诸实行了。所谓“一桶水”“一杯水”云云,不仅关乎量,更要求对质的“过滤”和“提纯”。一篇文本的教学资源,有“可教”“应教”“能教”之分,“可教”讲学科性,“应教”讲针对性,而“能教”要看教师的素质学养;换个说法,文本作为五脏六腑俱全的小麻雀,教师对它的“解剖”,是否一定要面面俱到,大可讲究一番。譬如:作者狄斯尼的生平,二战及诺曼底的概况,战争的正义与否之类,真的一个都不能少吗?而当我一一做着这些区分、弃舍,也许还有切割的时候,如同日出风起,雾霾渐消一般,慢慢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谁是勇敢的?怎么个勇敢法?还有没有够不上勇敢的……

我悄悄做了一处修改,课题“勇气”给换成了“勇敢”。可不可以,何所依据,得想个明白。作为名词的“勇气”,和作为形容词的“勇敢”,二者的语意内涵,至少部分相吻合,可“勇气”重在精神气质的揭示,“勇敢”则强调动作行为层面的表现,学生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进而去触摸领悟人物的内心,既易于学习路径探索,也合乎认知的规律,学得实在。教学的深度,“举重”不是问题,能否“若轻”,真正明了,才是关键。在我看来,把勇敢说清楚讲明白,勇气必当迎刃而解,若不然,就会成个死结。

把语文当学科看,要讲知识技能,若是能把语文当作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也便成了身处其中的一个场景。教学文本,需要完成这样一个从学科课程向现实生活转换的过程。于是,我把视角从“谁勇敢”的远眺转向“怎么勇敢”的近观,向“有无不够勇敢”的细看依次推移,由对课文的浏览观照而寻章摘句而咀嚼品读,通过广角式全景切入,在把握故事整体的基础上,连接起人物行为及相互关系的学习主线,从而形成对课文难点的一次视线聚焦和思维碰撞。

按我这样一条线索贯穿,文中的部分段落显然无法纳入其中,尤其是第十三节有关于环境的一段描写以环境的紧张、危急烘托人物机智、沉着、果断的性格特点,令我有些不舍,但因为与学习的关键词“勇敢”之间的联系不很紧密,最终被割爱。类似的段落还有多处。文本之于教学,究竟是临摹的范式,抑或只是个例子,需要教师的决断。

教师要尊重文本与作者,原是不错的,但如果所谓尊重,便就一切唯作者马首是瞻,以创作之意图为教学的目标,以作品的思路结构为教学过程的架构模式,以阐发其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其实或原非其本人所自觉意识)为唯一使命的话,那么所谓教学的艺术岂不“沦落”为一种旁白与注解?语文教学的自主生成、创造性思维又从何而来?我绝不是主张撇开作者的文本自以为是说一套,但不敢逾越作者及其作品的雷池半步,也一样不可取。

教师教学的三要素,亦即教学目标(为什么教),教材解读(教什么),教学过程(怎么教),与作者的创作三要素(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既不必也不可能完全重合、绝对一致。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例子的意思,大概也就是如此吧。文本这个麻雀的五脏固然俱全,譬如人物性格、故事线索、环境描写,譬如修辞语法、谋篇布局、语言特色,譬如主旨思想、段落大意、重要语句……可作为教学何必求全?如同阅读是一种个体的创造,教学也应该允许有对教材做出取舍、剪裁以至重构和解读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事实上,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中总会“掺和”执教者某种程度的个体性解读。离开了教师的“个性”解读,一味地依葫芦画瓢,这样的“语文”怎能叫人信服、接受?哪还有丝毫的魅力可言?

当然魅力不会凭空而来,“个性”也不能任由为之,一切还需从教材出发,由教材而生发。《勇气》可按设计中的第三个环节“有无尚不够勇敢之处”出发,正是基于我对人物行为及学生认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二做出的一个安排,“我”既是男人也是“军人”,更兼负有前往救当地人民于水火的专职使命,而今却一而再地向本该被解救者(而且还是一个女人)求取助援,且又导致对方的丈夫遭到杀害,如此行为本身与其身份是否相符?这样的行为本身能叫做“勇敢”吗?再说,军人牺牲理所固当,只为求生而逃,何“勇”之有?除了男主人公,更有女主人公。法国女人勇则勇矣,但丈夫死后看都没敢看一眼,胆小还是悲伤?说她勇敢,还需讨论……这些教学的“痒处”,也可能就是思维开启的“触碰点”。备课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寻找激发学生思维训练的疑点与契机。学习无它,唯疑而已。因文而疑,因生而疑,对于我,这着实有着一份发现般的欣喜。

问题是,我的一番“闭门造车”学生会欣然领受吗?

走进课堂,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关于课文中故事发生的有关背景,大家有所了解吗?”

果然,反馈如所预料的那样零零落落,且都带着不很确定的语气。

于是我只大概交代了一下双方阵营的组成,便直接进入话题:故事里谁可以被称为“勇敢者”?

问“谁是”而非“谁才是”,只因为后者的语气里不仅明显带有比较,而且严格限制,具有确定的排他性;而前者更具开放,也不必过细地斟酌情节与人物。很多时候,教师因为过多关注学生答案的可控或预测,往往一再的过分紧缩问题的空间,使之变得逼仄,以此避免可能会有的失控,但也由此剥夺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导致本该随机生成的应答交流,成了一种背书似的台词预设。

在对课文相关情节作了初步预览后,我随后提出了全景式“扫描”的要求,请提出勇敢的依据,表现在哪里。别看刚才的气氛很宽松,不管你说法国女人还是我提美国伞兵,都只是一个大致的印象而已,不用取舍也无需举证。可现在既然做出了判断,总不能没一点根据吧——说不过去呀!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把课文的大小情节都抖搂了一番之后,学生们发现竟然找不到多少相关“物证”!那个美国伞兵就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自打跳伞落地后只是不停地逃,不停的求救,完全见不到“勇敢”的影子。至于法国女人,丈夫都被打死了,还敢开第二次门,倒也不乏“勇气”可言,但问题恰恰在于,她为什么还要去开这个倒霉的门呢?莫不是伤心过度以致乱了心智?这一课教学其实从这里,从这时才开启了思维的序幕。

事出反常必有妖。教学中引导顺杆子爬固然有利于促进思维的积极主动,而逆势相向的阻遏也常有出其不意的功效,竟而至于令人脑洞大开的情景,也并不罕见。寻找人物的勇敢表现,倘若出于课始,未尝不可,可那是摆好了酒菜,请人上座的常见套路,而现在坐上了酒席却看不见饭菜,得要自行觅食,就势必不能不动一番脑筋了。当然,这种教法首先取决于文本的写作模式,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与可能。而当学生遍寻不着人物的勇敢之时,自然也就产生了如何看待人物貌似懦弱之举的疑惑。隐藏于这些教学环节中的“无痕”,是事理内在的逻辑,是情理必然的规律,万不能刻意为之。对此我深以为戒。

学生罗列的疑问主要集中于:美国伞兵为何一直逃逃不休?他为什么就不能“壮烈”一下?而法国农妇的胆小,对她丈夫的尸体“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与她二次开门的勇气如何结合成为一个“矛盾共同体”?由此看来,能不能提供人物行为的内在心理依据,成了决定教学走向的重要的枢纽节点。之后,教学无一例外地围绕着文本提供的描写,特别是细节刻画与字、词、句内涵意蕴而展开:

例1.关于农妇神态目光的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

讨论:不漂亮说明不了什么,“不是笑容满面”就不同了,那是战争状态下被占领区人民的心理和表情的常态化反映,也表明了人物对于这种状态处境的长时间压抑和愤懑。同样,“善良”或许出于人的天性,“镇定”却并非与生俱来,它体现人物沉稳的性格特点。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察判断,美国伞兵才敢于开口向她求救。

例2.故事中农妇两次说完话后,分别有几乎一样的动作描写:一次是“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第二次“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这“说着便……”和“毫不迟疑”两种说法有区别吗?

讨论:当然有区别。两种表达方式的相同处都是“行动迅速”之意,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更突出了人物内心一份意志的坚定和欲望的强烈,为人物的行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例3.课文第十四小节集中了多处对农妇的描写,如“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讨论:“很快”一词一下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这怎么可能:一个刚刚死了丈夫,陷入巨大情感悲痛之中的女人理应迟钝恍惚,怎么会“很快”开门呢?除非她早有思想准备,正等着敲门声响起,美国兵再次到来!因为只要那美国兵没被抓获,就只有重新回到这里。但问题正在于,她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地等待美国伞兵的到来,甚至似乎忘了她的巨大悲痛?她究竟出于怎样的动机和目的?

“开门后,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就更叫人不可思议了!几分钟也许不能确切把握,而不过上下眼皮眨一下的工夫,竟然“也许”!它意味的是短暂还是漫长?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瞬间,就这样被定格成了煎熬的等待。而在这么一个“漫长”时间的对视中,他们之间又交换了哪些“不言而喻”的信息?给了彼此怎样的精神“密码”?文中无解,只能又是“你懂的”。

“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这一句语法结构的因果指向一目了然,可又那么地含糊其词,令人不明所以;可答案或许就在这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若是把前后的蛛丝马迹彼此勾联,再作逻辑推理,如“直直地注视着”,如“毫不迟疑”,又比如“哦,当然啦。快!”……捉迷藏一般,似明若暗,学生有找到答案的,有自以为领悟而又有些不无茫然的,也有瞪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不言不语的——众生众相,各取所宜。

例4.关于伞兵求助:“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讨论:改成“请你把我藏起来好吗?”,是否可以?我问。

结果遭到了学生一致反对,理由不外说你把被求助人的选择权给剥夺了,原句为疑问,回答可以“愿意”,也可以“不愿意”,而改句则成了祈使句,虽然也用了问号,语气上却分明不容拒绝,强加的意味明显。原句的意蕴是否就是所谓的“绅士风度”,我并不十分确定,但不管自身处于怎样的境地,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用以为难、逼迫他人,这样的人生境界,我乐意推荐给学生分享。

例5.关于“勇气”的比较

讨论:事实上,这一环节是“被动”加入的,而不是出自我的“预设”。上课进行中,一位男同学下意识地流露出“军人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的想法,遭到几位女同学的强烈“抗议”,并逐渐形成全班的一个疑问:美国伞兵和法国女人,究竟谁更勇敢些?

教师永远无法预测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也幸好这样教学才有了它鲜活的魅力。我一时不得其解,好在此时的课堂和学生,早已不再聚焦于我,他们展开了自我之间的口舌交锋和思维碰撞。我自然侧立一旁乐闻其“坐而论道”。

几位女生认为,军人自当马革裹尸、效命疆场,怎可去向一介平民,一个女人,一个被解救者反复求助,还来侈谈什么勇气!

几个男生不服:大丈夫死当其所,动不动“老子拼了!”或“打死一个够本两个有赚”,那只是寻死的莽夫罢了,算不得真正的勇士。再说了,未必不怕死就有勇气,要不自杀的都可叫勇士了。

女生反唇:所以上门求保护,就叫勇士了?

男生一时语塞,突然斜刺里出一奇兵: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为了履行最大限度杀伤敌人的军人职责,敢于低下男人的头颅,收敛起军人的高傲,不也正体现了他的非凡勇气?!

此话一出,立即引来不少点赞,包括女生也有人颔首称是。

一旁的我眼看语声间歇,插了一句:这么说,美国兵更勇敢些,是吗?

女生反应敏捷:莫非法国女人死了丈夫还来舍命相救反倒不如你的“低声下气”了?

男生降低了声调:你(!)是真勇敢,而他也不是孬种一个,是吗?

讨论重新回归原点,我以为完全可以接受,毕竟也还是收获不少。

此时一位女生缓缓起身从容道来:作为一个母亲,把自己孩子的安危也一并置于脑后,请问有比这样伟大母爱更令人钦佩的勇气吗?

课堂里立即静音一般,随即响起用力的鼓掌声。我暗自叫声:惭愧!

过后回想起来,要说这节课的点睛之笔,大概非上述这段插曲莫属。我的课前功夫做了不少,预测也有很多,但真正有生命力的教学不是由你先挖好了一个坑,然后往里面注水,滴水不漏便可大功告成。鲜活的教学如同一泓泉流,顺势而下,“随物赋形”,其途经之处,或曲水流觞,或叮咚作响,集成而为交响。

例6.关于幸福与信仰

讨论:这篇课文教学的最初和最终,都落在了这两个关键词上,而核心还在“信仰”。幸福的缘由在有信仰,有信仰才有幸福,哪怕历经丧夫之痛,身为寡妇这样的人生挫折!我在此告白,一如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承认的那样,我不懂得真正的信仰究竟怎样,能否让人产生幸福感,并且使身为将军之人也倍感羡慕,对此我无法昧着良知,说我知道答案,只要如何如何,怎么怎么就能达到信仰的彼岸等等。我只会说一个听来的段子——某人为求人为己办事,送去财物若干,并指天誓地保证,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无第三人知晓,尽可放心!不料,对方听后大为惊讶:连天和地都知道的事儿,你竟然还敢做!

我不知道学生会从我的讲述中产生怎样的联想,也不知道他们对于把信仰与天地联系起来会做出如何的解读,我甚至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觉得莫名所以,根本不知何所谓,但这都已无关紧要了,我做了我能做的,剩下的,便不会遗憾了。

课就这样,在热腾腾,或者还有雾蒙蒙的感受中结束了。

教后说(评)课,走程序为多,一般不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可以值得一提的地方是那位青年教师直言“看不懂”。她在我之后执教《勇气》,板块分明,脉络清晰,显示了强烈的目标意识,并有及时反馈,以便记录在案。她希望自己的课更有针对性,也包括与我的比较。但结果却有些失落,因为我的课堂上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按常理出牌,没有出示目标,也无法厘清哪些是情感、价值或知识、技能等,却又这里那里,此时彼时地感觉到蕴藏在其中的这些教学元素。用她的话说,仿佛全无招数,想要比试,却找不到用力的地方。

王荣生教授还是对我基本肯定的,认为这叫无招胜有招,说要都按教参或大纲去教,这课也就成了定式,变得机械了。但王教授却又补了一句:招招无招,未必最后一定就是好招。他解释说,今天我的这堂课,他敢确定地说,有些地方、有的时候,在座的老师们有人可能会没有听清楚,听明白。什么道理呢,他说朱老师的教学语言需要认真去听,还要仔细去看,看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等,综合起来去理解。教授特别强调,老师都可能有没听清楚明白的地方,何况学生呢?而如果学生听不懂或不太清楚,你教师的有效教学资源又如何转化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成果呢?

无疑,王教授的判断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应该是能成立的。但就我个人而言,有些想法自以为或者也还有一点供参考的价值和意义,故而不揣冒昧,赘述于下:

教学要说能让学生听得明白的话,自是不错,但有些一时听不明白的话,有时却能“歪打正着”也未可知。想不明白人会产生纠结,就会不期然而然地有所“牵挂”,并非要弄通不可。这就像在一个大会场上,人声嘈杂,讲台上讲些什么根本别想听清楚,此时,台上讲话者若有经验,会先把说话的调门降低些,甚至稍稍停顿,台下不一会儿就安静下来。所以有几句话学生听不明白意思,或者可能被记得更牢。再把话往远了说,语文的“意思”,“一清二楚”不可成唯一标准,说清楚了未必就是语文,需要意会的可能才是语文。“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你自以为想清楚、说明白的,其实或还差得远呢,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的。“幸福”也好,“信仰”也罢,给个内涵定义容易,可那是政治课的事,与卿何干?又与语文何干?而要从语文的角度,从社会、人生的角度去说清它们真正的意味,又有几人能够?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不能够的事还不能不说,要说又说不明白,那么,朦胧地说去,也许不失为一种说法。说到底,一切都说个清楚、讲个明白,这样的语文或语文教学未必真实,话到嘴边留三分,文学尚含蓄,忌直白,教学时留下些念想,即使只是从个人执教的惯性来说,或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套用叶老有关例子的说法,教学亦无非给课文找个安身之所而已,只图容身暂栖还是有个长远打算,为别人进来可以炫耀一番还是冲自己住着舒适,是简约明丽的风格还是堂皇典雅的气度等等,这些,我以为一切皆有赖于教师的设计与打造。至于原先想象的是一回事,最终显现的则不尽相似乃至面目皆非、大相径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种现实,否则教学不就成了工程产品设计图,就可以流水作业、批量生产的了?当然这是我自以为是的陋见,在此求证于诸位同仁方家。

篇5:《孤独之旅》备课与教学笔记

此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包括舒婷、曹文轩、梁衡、赵丽宏、王充闾、刘慈欣、杜卫东等在内的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参会。他们的作品都曾入选过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或配套读物,有些已经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2012年6月份,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老师打电话来,请我在此次活动中讲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这是从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课文,篇幅很长,约4000字。

暑假中,在一个陌生的小县,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代表人教社,甚至代表中学语文界,讲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的作品,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听课,然后他还要评课;讲课时还要面对许多到会作家的睽睽众目,特别是还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赵丽宏先生在场,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到会;且我又将是第一个登台讲课——这个压力,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开始研读课文,开始收集资料,开始了我的极为精细、深入的备课历程。

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说门》、《青铜葵花》、《根鸟》、《红瓦》、《天瓢》等。

我阅读了关于欣赏曹文轩作品的大量学术文献:《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艺术》、《论风景描写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作用》、《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流浪情结》、《论曹文轩小说中的自然主题》、《浅论曹文轩小说的画面描写艺术》……

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如曹文轩的经典语录: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离开风景,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炼。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候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审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来得到一点熏染,使我们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真正的男子汉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关于曹文轩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论述:

水意象:曹文轩小说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较安静的。这个平原水乡的背景似乎给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优美而非壮美。

阳光意象:在作者笔下阳光意象也多次出现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种调节和控制作用。没有光,就没有颜色的变化。总之,阳光的在场,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纯净。

花草树木意象:一幅优美秀丽的风景画缺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而如此的花草树木仿佛是风景的“精神”,它们是生长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生命。当读者触目皆是滔滔流动的河水,纯净幽雅的阳光,葱笼鲜活的花草树木,感受主要是对自然的礼赞、感动。

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的描写,为作品形成优美、明净、清丽的意境奠定了基调,但通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作品的字里行间处有时会渗透一种忧伤。感觉是沉重的。

如有关文献中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作者塑造了许多面对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头的人物形象。写了困境中奋斗的精神,写了在患难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心灵境界。

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

他的众多文本中虽然有苦难有悲剧感,但悲悯与忧郁、忧伤是有节制的。

理性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小说真正感动人的精神力量。这种情调感染到环境描写的效果,那就是读者在分享人物艰难奋斗之后的喜悦时,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文字中的风景,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后,发现世界更美丽了。

《草房子》中蒋一轮和恋人错过了,在现实的无奈中,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无奈的,作者却写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满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这使读者明显感受到了风景对于人的抚慰意义。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这是作者在创作情感上倾向于古典美学精神的表现,是曹文轩先生小说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我编写了课文的“细读指南”:

《孤独之旅》:文学的美感,内容的美感,章法的美感,手法的美感。

从小说技法的审美来看,有如下方面的表达技法需要欣赏。

第一类:背景设置(环境描写)、场景安排(环境描写)、视角运用、情节设置。

第二类:悬念、伏笔、照应、线索。

第三类:文中波澜、情景渲染、衬托或映衬、穿插手法、情节节奏、内容详略。

第四类:象征——“鸭”的描写的线索作用与象征意义。

第五类:诗意小段的叙述方式、画面描绘的精彩笔墨。

第六类:提炼作品中写“孤独”的技法。

细读并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语言卡片:字形,字音,雅词,精美的叠词句,准确运用动词的句子,自然环境描写句。

句段品味:10处。

课文赏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专题欣赏:短文一篇课文中“鸭”的描写课文辑录一则。

很有意思的是课文中“鸭”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里写的是:离开了家乡,出发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这里写的是:远行,到了辽阔而陌生的地方,点示故事的场景。)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写的是:流浪的感觉,显现“孤独”。)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这里写是的:时间在流逝,随遇而安。)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这里写的是:经受磨难之后的宁静。)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这里写的是:鸭们,杜小康,长大了,成熟了。“鸭”的线索,贯串全文。)

我写下了我的“备课日记”:

从8月7日起,我就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

8月7日:下载资料,在网上看电影《红房子》。写出给人教社的教学简案。

8月8日:研读教材,听我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

课型:小说阅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文意把握,片段细读

创意说明:本课为长篇小说的节选,近4000字的篇幅,如果单单朗读一遍,也大约需要18分钟,难以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运用“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技法,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片段细读,深入课文,品析人物,赏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妙处。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比较雅致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研读活动。

8月9日: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阅读论文资料,做阅读笔记。

结合本课教学而言,曹文轩的两句话最重要:

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审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来得到一点熏染,使我们的这种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这两句话给我以启示:这个课的教学创意一定要以简驭繁,设计活动,直击根本。

在文献资料阅读的收获方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深层次地读懂文字中的风景,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

这句话启示了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的切入口。

我想,《孤独之旅》的教学创意还可以是:

引导学生感受苦难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8月10日,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铺垫与交代要到位,要多用几张PPT进行背景解说,包括杜小康当时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要说清楚。

第一个环节即“文意把握”的教学很难设计,可以有如下方法:

(1)一句话概说课文:《孤独之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一句话概说人物:杜小康是这样一个孩子

(3)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4)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以上4种方法中,适合于在九江市的一个镇上运用的,可能是一、二两种。可能是第一种方法为最好。

第二个环节即“选点精读”的教学,也有几种视点很集中的教法:

(1)切入到描写“暴风雨”的部分,进行文学欣赏。

(2)切入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这个点,进行文学欣赏。

(3)切入到几个“微型话题”之中,进行文学欣赏。

以上三种方法之中,从教材处理深入、到位的角度来看,可能还是第一种最为稳妥。它可以组织起角度丰富的学生训练活动。

8月10日,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

这真是一本好书。

做了不少的摘记。

8月10日,第三件事:下载了曹文轩的一些经典语录。

8月11日: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的PPT。

清晨7点基本上完成。

全课分为两个教学步骤:文意把握,专题赏析。

专题赏析的内容是:《孤独之旅》中“风景描写”的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初中的“专题”欣赏课。

8月12日:

人教社胡晓老师来短信说,学生只能是七年级将要升到八年级的学生,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让新的九年级的学生来上课。

说九江的教研员在外地,目前无法解决“新的九年级学生”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新八年级方便易行而又能够表现出深度的教学方案。

8月15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修改教学设计及PPT。

8月16日:

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这是为新八上的学生准备的方案。

环节一:文意把握,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环节二:片段赏析,重点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话题:赏析景物描写片段,分析它好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接着,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节训练;评说人物训练;品词论句训练。

可以说,此时的教学设计,已经非常稳妥,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2012年8月1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点半,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舒婷,赵丽宏,王宏甲、叶廷芳等,还有巢宗祺先生,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上午的活动是两个讲座。

巢宗祺 《新课标的修订与解读》,曹文轩 《文学意义的阐释》。

中午1点35,星子县的30位学生到达会场,就坐,静静读书;我静立一旁,对学生不鼓励、不交代、不要求。

两点过5分,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

课的推进顺利。

第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深深地引入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字的含义。

第二个教学活动继续深入:概说“孤独之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化:课文写景状物精彩片段赏析。

精读的就是下面的片段,它至少有8个方面的美点: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每个活动都有小结,都有学生的课堂阅读笔记。

课中三次穿插曹文轩语录,形成美妙的节奏。

这个课大约上了52分钟。

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专心听课。

王君的课上完之后,我说课,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说非常同意我的教学处理,颇带感慨地说我对他有透彻的了解。

会议进行到了下午6点。

下午的活动,因为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

大家说,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

这是人教社60年来第一次举办的语文教师作家同行的活动。

这一天,我讲了《孤独之旅》,它是我的第164个新课。

一个在压力极大的场面下首讲的一个新课。

早上6点起床,中午没有休息,晚上接待、说话,接着去温泉,直到晚上11点回来。

这一天,18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君的课讲完,是我的说课。我在说到下面内容时,曹文轩点头赞许:

《孤独之旅》长文短教的第二个突破点,应该定位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又和第一个突破点中的鸭群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样的选点不突兀,是一种有层次,有节奏的推进。老师可以这样引入:让我们在对鸭群描写的基础上来欣赏课文的一个重要片段吧:暴风雨之夜。

这一段里的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一天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了,河水也黑了,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地方一朗读,感觉就出来了。反复强调“黑”,为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渲染,是为后面人物的困难和成长作铺垫。

《孤独之旅》小说高潮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好看,老师随便抓一抓,都能找到与主题相符的素材,能表现人物成长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就是耐人寻味的。杜小康醒来的时候“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接下来想哭了又没有哭这个细节也值得品味:“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一个“也”字,能不能品出含义?也是可以的。

……

我的说课完毕,曹文轩走上讲台,评点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

他评课时比较激动,大约激情地讲了20分钟。从评课讲到了教学,讲到了文学,我的录音笔开着,录下了他的讲话。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也没有什么照应,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那么的准确,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刚才跟余老师说,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儒雅、淡定,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地赞赏。我想,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这样的赞美字词去评价讲公开课的老师。因为我一年要听十堂到二十堂的语文公开课,由于我常常去学校,学校就安排一个节目——让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

那么,他教学的方法,我感兴趣的,是他的细读,我特别喜欢听那种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因为,在我看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一个字,一个词,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你总要去仔细地琢磨那个词,你才能发现那个词后面藏着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解读那个“旅”字,理解这个“旅”字本身在整个作品中的意思,理解这个字后面的东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是非常简单的。其实他每一部小说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只是去琢磨一个词,或者是两个词。比如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整部小说其实就写的那个字“轻”。《不朽》整个小说就是写得那个词“不朽”。注意我们在听语文课时,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对字词特别生动的解读,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才出来的一个字,才能出来的那个词。语文课上那样一种咬文嚼字的讲法,其实我非常地欣赏。

……

上一篇:生活不需要构思过度散文下一篇:语文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