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2024-05-02

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精选8篇)

篇1: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栾媛

2006年10月30日,笔者有幸到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太子峪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太子峪村是北京市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为此,太子峪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五方面二十字的要求,从本村实际出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因地制宜,制定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

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先导。太子峪村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首先分析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绿色资源和工业基础,搞特色发展之路,打造地区品牌;其次,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村民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量力而行,有序建设,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最后,吸取以往城市化的教训,重视环境保护,注重集约用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

太子峪村地处北京市城郊结合带,距市中心最近的森林公园─北宫森林公园就坐落于此,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原来,由于受气候和水源稀缺等原因的限制,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亩产较低、相对收益较少。针对该村特定的区位优势,村里决定发展观光农业,注重自身产业基础与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利用该村原有种植枣树的优势,开辟了一条以开发旅游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新路。目前,太子峪村千亩大枣观光采摘园已经建成,年产值达368万,下一步还要建一个一千三百亩的采摘园,在继续扩大大枣产业的同时,正在发挥本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交通便利优势,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追求个性化度假、休闲放松的需要,把枣园建成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实现大枣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太子峪村的古树占整个丰台区古树总量的80%,依托这一优势,该村修建了一个700亩的古树公园,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再加上太子峪陵园、北宫森林公园,太子峪村的观光农业已经成为促进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就业起到突出的带动作用。

进行企业改制重组,盘活不良资产

说到太子峪村的第二产业,还有段辉煌的历史,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太子峪村就有了自己的工业企业,北京市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就落户于太子峪村,当时享誉中国的某某牌电视机的组装车间也在该村。这儿的村民从那时候起就撂下锄头进了工厂,不但本村的村民都当了工人,连外面的人都到这的企业打工。然而,到了90年代,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纷纷倒闭,厂房、机器大量闲置,在企业打工的农民也丢了饭碗。面对这种情况,村里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进行改制、重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原有的工业企业基础上,太子峪村建立了“精博大制药厂”、“巧力神液压机具厂”等一批龙头企业。企业效益好了,不但解决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

关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了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太子峪村新建了数字影院和电子图书馆,使农民闲有所乐,减少因农闲而去赌博、打架、喝酒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成立治安联防队,并配备专用巡逻车和对讲机,24小时不间断巡逻,保证5分钟到场,自从有了治安联防队,太子峪村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村里再也没发生过一起偷盗事件,邻里纠纷也少了很多。健康、文明、和谐的乡村风尚在这里已经形成。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对农民来说,最迫切的事情莫过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济”。为此,太子峪村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该村医疗保险的投保率达到100%,初步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该村还和302医院、307医院成立了共建单位,这两家医院定期派人来村里作讲座、还免费为村医疗站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其次,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村民依据不同的年龄段,每月领取200~4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第三,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举办多种形式的帮老、助残服务活动。

拆建相结合,美化绿化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过去一提到拆除违章建筑,村干部都头疼,村民不配合,甚至还发生冲突事件。今年3月,村里采取了“干部带头、拆建结合”的办法进行环境整治。村主任赵宝华第一个将自家价值几十万元、近500平方米的百货商店拆了。村支书任金婷也发动丈夫、孩子一起给亲戚朋友做工作,凡跟她沾亲带故的村民都拆除了违章建筑。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得拆除工作顺利进行,经过3个多月的环境整治,全村拆除违章建筑3.8万平方米,村民自拆率100%,清理渣土、杂草及陈年垃圾5.2万吨。在拆除违章建筑的同时,村里投资147万元,栽植常绿树500余棵,栽种花草7000余平方米;还把5米宽的街道拓宽成16米,让661路公交车能直接开进村,方便了村民出行;另外,针对部分村民建在院外的违章厕所拆除后出现的如厕难问题,村里建起11座生态环保型水冲式公共厕所。现在的太子峪村,街道宽敞整洁、树木郁郁葱葱,俨然一座大花园。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太子峪村的干部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懂得与群众商量办事,近三年来一共召开了14次村民代表大会,但凡关乎村民的重大议题都拿到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表决。这样,不但提高了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效果,也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另外,该村创办的《太子峪新农村》月刊,已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了解本村发展动态、反映百姓心声的平台。民主建设搞好了,一方面刺激了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真正认识到农民自己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积极投身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双方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环境。

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村级领导班子是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直接指挥员,党的方针政策最终要通过村级组织贯彻落实,因此建设好村级班子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在实行旧村整合后,太子峪村由原来的7个村民组7个党支部变为现在的一个党总支下的3个社区3个党支部,社区支部书记由党总支成员担任,总支支部委员由基层党员担任。这样,就改变了过去领导班子不团结、政策措施实施不到位、村资源分散的情况,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天的考察时间是短暂的,可通过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我们感受到了:太子峪村的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建几座房子、修几条马路、扫几条街道、增几样设施,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入手,着眼于“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上下一条心,各方齐抓共管,重点突出,稳步推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太子峪村先行一步的实践,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篇2: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安阳镇居峪村属“三川”之一,素有粮仓之称,丹郧公路穿村而过,距县城2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06户,1744人。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田9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居峪村按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关心指导下,居峪村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特制订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抓特色产业。在今年底力争七、八组建成高标准的西瓜蔬菜大棚100亩,全村双模露地西瓜1000亩,泡菜300亩。引水渠、田间道路配备齐全,评选村民徐正武为西瓜育苗技术能手、种瓜大王,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

二、搞好科技培训。因为科技是生产力,只有提高村民的科技意识,才是村民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的根本出路。

三、今年在7、8组集镇建成不低于60户以上的生态宜居村庄,并通过一事一议多方筹措资金,把原3.5米宽的路面扩建成8米宽。路边绿化、排水、路灯配套设施齐全。

四、常言道:“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要想老百姓有好日子过,包包有钱,村两委领导班子是关键。为确保新

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顺利开展,我村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配合落实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职其责,各村民小组长共同参与,包干到户,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落实和村民的思想教育,如期完成居峪村新农村建设目标。

安阳镇居峪村村民委员会

篇3: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一、农业机械化的含义、分类及研究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有学者指出,世界农业发展史20世纪是机械文明时代,21世纪是生物文明时代。美国工程技术界评出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第7项是农业机械化。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亦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从这些说法和评价中可以得出两点共识:一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二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机械化是不可取消,也不能跳过的发展阶段。

那么,何谓农业机械化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因此,农业机械化主要指运用现代化的机械动力设备代替人力和蓄力对农业进行耕种收以及农产品的初加工。这些机械设备指运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耕作机械、排灌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植保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机械。这些机械化农具从牵引力和一次性作业面积的大小上可划分为机械化大农具和小农具。大农具主要适用于大型的农场,如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小农具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主要指以小型拖拉机(主要指手扶拖拉机,牵引动力不大于12KW)为核心动力所构成的一系列配套农具。如果按照大农业(农林牧渔)和小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来划分,机械化农具又可分为耕作农具和非耕作农具。耕作农具主要指服务于对农作物进行耕种收的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以及灌溉机械等。非耕作机械主要指服务于林、牧、渔以及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设备。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适应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型农业机械化耕作设备,可将其概括为机械化耕作小农具。

那么,为何要以机械化耕作小农具作为研究对象呢?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特点是以机械化耕作小农具为主体的,尽管近年来大型耕作农具增长迅速,但依然没有动摇小农具的主导地位。这可以从表1的全国统计资料中看出: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在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化进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那么,它们为何能够占据优势?它们对我国的农业到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府的政策选择提供有益的建言,推动农业机械化朝着正确合理的方向迈进,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有益的途径。但是,在现实中学界对这一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文试图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从宏观上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理论假设和政策建言。

二、从转型社会的视角: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应用背景分析

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各国在本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都是从本国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农业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农艺制度、农业资源等现状,发展适合本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技术装备。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农业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地制度所带来的广阔的小农经济之汪洋;二是农业正逐步融入市场化的大潮之中。资源背景是人多地少。因而,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必然嵌入于这一背景之下,从而决定了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那么,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哪些具体的因素决定或制约着这一现实呢?

首先,机械化耕作小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村是市场经济引导工业生产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经济的主动适应。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改革,肇始于在农村广泛推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一方面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也把中国再次推向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一现实必然导致在改革初期小农机具的大量需求及大型机具的日渐萎缩。而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改革为主导的社会转型。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是精耕细作,但当改革初期以蓄力为主的精耕细作达到一定的边际效益之后,农民谋求新的省力而又能提高劳动效益的工具便提到了议事日程。而同时,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在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中为拓展市场,获取效益,大量生产并推广机械化小农具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小农经济与市场化改革的契合催生了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其次,主要来自于农民减轻体力透支和追求旱涝保收的愿望。

以蓄力为主的耕作技术的缺陷主要是一耗时,二耗力,三对自然的过分依赖,即靠天吃饭。而机械化小农具的出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透支,节省了农业耕、种、收的时间,同时部分的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如旱灾。尤其在近几年,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旱涝灾害频繁,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以小型拖拉机为动力的排灌农具对抵抗这一风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流动的可能性。

农民通过价格发现,不断地流向工业和城市,但由于户籍及城市容量的原因,他们只能暂时性的转移,形成了兼业制农业。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必须尽可能的节省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而机械化小农具相对于传统的耕作方式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可能性。

数据源自《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3年全国农业统计提要》

三、从功能的视角: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整体效益分析

在社会学的理论中,功能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结构功能学派的重要成员墨顿指出,功能是指可见的客观后果,而不是主观意向;他提出了功能有显功能和潜功能之分(特纳,2001)。如果我们将机械化耕作小农具作为一种功能分析的客观事项,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其显功能:(1)提高效率,节省劳力;(2)减轻体力;(3)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御作用。由于这些显功能的存在,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机械化耕作小农具能带来两种潜在的客观后果,即(1)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2)能够给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试图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对村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提出两个假设性的回答,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第一个假设:机械化耕作小农具与农业增产并非正相关。机械化耕作小农具从表面上来看缩短了农业劳动时间,提高了耕作效率,但实质上这种效率的提高对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带来农业产量的大规模增加,农业的增产不能归功于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的农业重新回归到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的历史背景下。而在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的双重条件下,农业必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必要条件,但精耕细作是以大量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为前提的,这种投入是以牺牲生产效率为代价的(叶茂、兰欧、柯文武,1993)。工业社会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只要能提高效率,那么产量就必然提高。这种思维对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工业产品当然是适合的。但是,这种思维对受自然条件限制(季节性耕种)以精耕细作为增产条件的小农经济是否适合?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效率减轻体力,提高效率所带来的两个结果是:(1)缩短了耕种收的时间,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闲暇时间;(2)节省劳动力。但在以精耕细作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对耕种收时间的缩短以及劳动力的节省对农业产量并没有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农业生产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生产,其耕种收都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只要在这一时间段内进行耕种收,对农业生产并不会有影响。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人口规模与土地拥有规模是比较适合的,并不存在在耕种收时令内无法完成作业的可能性,即与提高生产效率无关。第三,在农作物生长期的细作更多地需要人力而非机械力,比如施肥,喷洒农药等。尤其对于一些有效的种植方式,比如农作物套种,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对这种有效的种植方式却无能为力。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机械化小农具对稳定农业产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通过价格比较和价格发现将一部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转移出农村,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兼业制农业。这无疑打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使农业产量持续徘徊不前,这也是近几年“三农”问题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有学者认为机械化耕作小农具能够将土地耕的更深,种的更好,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但事实上,由于这些耕作小农具是以8~12KW的手扶拖拉机为牵引动力,这种牵引动力并不比蓄力强多少。因此,它在耕种的效果上也不会比传统的蓄力耕作强多少,增产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第二个假设:从整体和长期来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广泛应用与农民的收入增长具有正相关,但这种关联的强度在不同的村庄类型中并不相同。

在对这一假设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对当下农村的村庄进行分类。这一分类主要以农村村庄的交通便利条件为依据。交通的便利主要以能否适合小型农业运输车和小型拖拉机进行运输为依据,因而可将分类点定位于公路和城镇。按照村庄距离公路和城镇的远近可划分为依附型村庄和边缘型村庄。依附型村庄指紧靠公路或者城镇的村庄,边缘型村庄指距离公路和城镇较远,交通不便利,道路以土路为主的村庄。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运用对这两类村庄的经济收入有着不同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指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指农民卖出农作物及畜牧等农产品所获得的收入,非农业收入指农民从事其他行业所获得的收入,如打工,经商等。

在对第一个假设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对农作物的增产影响甚微,它只能对非常态条件下的农业产量起到一定的稳定和保收作用。因此,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运用并不能给农民的农业收入带来实质性的增长,但如果面对自然灾害的年景,它能稳定农民的这一部分收入,减少农民的损失。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来说具有高成本和不可增值性,其折旧和能耗相对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因而,如果单纯的从农业收入上来说,它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实质上的收益增长。

但是,如果从非农业收入上来分析,机械化小农具尤其是农用运输车和小型拖拉机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的效果。首先,机械化耕作小农具提高了耕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工作机会的增多以及劳动价格的多元化,农民不再仅仅被绑在土地上,他们可以选择更多的就业市场,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从而进行价格比较。在比较中农民可以根据价格的不同从事劳动价格高的行业,产生农业劳动替代。但在现实的农村制度下,农民只能是半工半农,从事兼业制的农业形式。这就必然要求提高传统农业的耕作效率以缩短农业劳动时间,节省劳动力,从而为获取半工的机会创造条件。从这一点来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对增加农民收入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话,那么农民就会放弃精耕细作,仅种植一些省时省力的农作物,以节省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出去务工。在大规模农业劳动替代的情况下,机械化小农具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使得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精耕细作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导致农业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降低或者止步不前。这也应该是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粮食产量持续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依附型的村庄里,一方面由于交通与信息的便利,农民出去务工更为方便,而机械化小农具省时省力的优点,为这一便利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另一方面,距离城市市场较近的依附型村庄,季节性的打工更为灵活,这样可以使他们一面有更多的时间打工,一面可以抽出时间从事农作物的精耕细作,节约了更多的成本。而且其生产的农作物可以直接向城市市场出售,获取了中间商的利润得到更高的性价比,从而得到更多的农业利润。再者,依附型村庄的农民可以在农闲时充分利用自己的农用运输车进行一些小生意,比如去边缘型村庄低价收购一些农作物,然后到城市市场去买,从而获取利润。这些都导致依附型村庄的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收入。而相对于边缘型村庄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可观了。边缘化村庄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及能耗高等原因,使小型农业机械不能充分运用,从而减少了增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边缘型村庄在使用机械化小农具时,尽管可以获得和依附型村庄相同的效率和劳动力投入,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以及人际关系网络的底层化,从而使得务工收入以及农业收入都低于依附型村庄。

因此,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点来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的运用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在依附型村庄内表现的最明显,而对于边缘型村庄,增收则不是很明显。在我国城镇化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型村庄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对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很明显。

四、结语:对农业机械化的建言

在传统农业产量达到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对打破这种均衡,大幅度的提高农业产量收效甚微。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机械化耕作主要是发挥其规模效益,在大幅度节约成本和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机械化小农具并不能发挥这种规模效益;相反,每家每户购置整套的耕作小农具不仅不能在整体上提高农业的效益,而且对农户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造成农业机械化的资源浪费。那么,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现实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下,应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第一,积极培育农机专业化服务和推动农户合作,改变家家户户小而全的农机配置,从而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在农机专业化服务方面,近年来出现的农机跨区作业等已经证明对当前我国农业是有效的,因此应该进一步的推广。在农户合作方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国家支持和保护农民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织区域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区域化、标准化种植为借口,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笔者认为,这种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户合作购置适合自身土地规模的耕作机具,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机械化的规模效益。二是“机具户+蓄力户”的合作模式,在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还相当多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能发挥两种耕作方式的优势,既提高了效率,又发挥了精耕细作的传统。

第二,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农村的道路体系。机械化耕作小农具要发挥其整体的效益,必须要依赖良好的交通体系。这从依附型村庄和边缘型村庄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来。

第三,因地制宜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束缚,在合适的地方整合土地规模,推广大中型农业机械,以充分发挥其规模耕作效益。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我国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的途径,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要改进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方式,逐步增强其规模化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把着力点放在种子改良,农药、化肥以及人力资本的改善上,持续提高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正如上面分析的,机械化耕作农具主要的功用是提高效率节省劳力,它如果不能在规模化上取得效益,那么在提高农作物单产上并非十分有效。也就是说,机械化农具对于增产是一种假不可分性。而真正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种子改良,农药及化肥等,尤其对于人多地少的情况更是如此。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认为,农民自身对于农业来说是一种真不可分性,因此,从提高农业产量上来说,政府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种子改良、化肥农药上来,培训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鼓励他们采用新的农艺技术(舒尔茨,2003)。尤其对于我国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经济更应如此。

从微观上来看,机械化耕作小农具适应了我国的现实情况,减轻了农民的体力负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耕作效率,但这种效率的提高是以巨大的机械浪费为基础的。从宏观上来看,机械化小农具的大量运用实质上并没有带来我国农业的整体效益增长,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不能寄托于小而全的机械化小农具在农户中广泛的推广应用。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要大力提高农作物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逐步推进农民在农业机械运用上的合作,增强农业机械的专业化服务。同时,要不断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体系,发挥农业机械的最大效益,以减少或避免农业机械的浪费。

参考文献

①A·恰亚诺夫著,萧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②武少文等:《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M],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

③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④郑有贵:《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J],载《中国农村研究报2000》,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

篇4: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因素考察

【关键词】农村 农民 新农村建设 科技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必须发挥科技的作用,实现科技兴农。

一、农村的科技现状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承担农村科技服务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农业科技队伍又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科技服务的工作开展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人员专业素质、科技服务技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农学专业毕业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学知识教育。

(2)农村科技服务经费没有保障。由于农村乡镇财政收入不高,因此能投入到科技服务中的经费少得可怜。

(3)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意识较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化科技推广机制尚未建立。受资金、管理、观念、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政府加快科技推广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推动者,但是在科技推广中,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的参与仅局限在订单农业、新产品推广范畴,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受益农民较少。

2、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素质的高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20年来,尽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认识水平的增强,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低教育、低素质、低能力、低水平的广大农民队伍,导致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在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

3、农村教育条件极差,科技培训发展滞后

一方面,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域差别大,农民居住分散,生产相对独立,科技培训难以集中;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以多业兼营为主,从事行业复杂,教育培训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培训课程难以统一;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科技设施差,本身难以支付较大的培训费用,各级财政又无力承担此项开支,农村科技培训发展滞后。

4、人才流失严重,农业技术人才匮乏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相对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无人从事农业技术研究,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缺乏,农村的农民素质呈现逆向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距,使得从城市回流农村的人很少,外出的青壮年宁可在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大中专毕业生及各行业专业人才又认为农村发展空间小,条件差,也不愿到农村发展,造成农村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匮乏。

以上的情况反映了我国农村的农业技术含量小,机械化水平低,生产力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二、农村科技极端落后的原因

1、广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残余,加上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相对薄弱,在广大中国农村,封建迷信是很有市场的——愚昧、落后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是不值得奇怪。因为当科技的力量没有足够到把神秘的力量从农民们的脑袋驱除出去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指望没有愚昧、落后的甚至是荒诞的现象的发生。但是要把科学的东西植入文化教育程度很低的农民的大脑中,那是何等的难事。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自我产生科技人才的能力是非常差甚至可以说在落后的农村还生产不出真正算得上科技人才的人。加上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能够吸纳人才的能力弱,因而农村的科技人才是非常的缺乏。这一切都说明,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最活跃的最积极的因素,存在先天的不足,而后天弥补也有限。没有科技人才的支撑,农村科技非常落后的状况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2、在指导思想上,我国长期以来没有确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思路

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偏向发展政策,导致农村资本和产业向城市单向流动,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农村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指导思想上的有所侧重引起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

3、在体制上,长期的“二元制”经济结构使城乡产业分工泾渭分明

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各种产业间的联系,直接后果是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再加上城乡“剪刀差”的历史影响,农村发展的先天条件的制约,以及政府实行的“重城轻农”的财政政策,对农村扶持力度小、投入少、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失衡等客观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弃农经商、弃农打工、弃农进城现象有增无减,使得农村无人劳动,农业无人经营,农业科技无人开发,农业技术无人应用,“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

4、我国有的农村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在客观上,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大,生产力水平不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深受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许多科技不能在农村推广和使用。特别是中国南方山地多,平地少,所以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成为了不可能,因而导致农业发展难以均衡;另外,我国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广大农民仍处于较为封闭状态,所以信息技术科技群向农业和农村全面渗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很大的困难。这导致了城乡的信息的巨大差距——形成了信息鸿沟,这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三、对科技兴农的几点建议

1、在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农村科技的发展

在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上,要更加注重把握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趋势,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拓展非农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农村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珍惜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更加注重营造环境,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在带动产业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农民的致富能力,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为协调发展、保持稳定做出贡献。

2、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单单是从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上说,新农村建设都需要稳定长久的农村人才因素,归根到底是要调动农民的力量。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快教育事业,巩固“普九”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力争普及高中教育。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各种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依靠自主创新,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的竞争在表层上是价格、品种、质量和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已逐步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普遍做法。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必须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

4、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农村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技术推广效率还不高。要切实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转化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农村一线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力量。因此我们要“发展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一些经营性科技项目应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建立科技推广新机制,把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入科研立项、成果鉴定、成果转化、产业开发等各个科技环节之中”。

5、深化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科技,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问题。解决制约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体制和教育问题。”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有利于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为农业农村科技进步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促进科技与“三农”更为紧密的结合。要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转变机制,加大支持,整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农技推广机构和产、学、研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渠道农业农村科技投入体系。

6、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为科技兴农建功立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就必须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在大力提倡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还要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将科技人员工作实绩与工资、福利、职称评审相挂钩,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科技人员真正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真心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莉勤: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1).

[2]邵书慧:创新农村科技体制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07(5).

篇5:牛家峪村沼气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大中型沼气,建设,环境

在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畜禽粪便建设大中型沼气, 对于减轻农业环境污染, 减少常规能源消耗,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牛家峪村沼气建设情况

义井镇牛家峪村是狮脑山下一个仅有600多口人的小山村, 集体经济薄弱。村里原有煤矿随着资源的枯竭, 于2005年开始陆续关停。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一个大课题。2006年投资120万元建设沼气工程, 2007年11月, 共铺设通向各家各户的地下输气管道2 000 m, 全村150多户居民全部用上了沼气。大型沼气池的修建, 让大量不容易处理、污染环境的猪粪有了好去处, 也让全村21.3 hm2耕地和煤矿关停后恢复的3.3 hm2苗木地都用上绿色肥料。整个“循环”生产链前后衔接、彼此作用, 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有机联系整体。

现在牛家峪村很多使用沼气的农户, 改了厨房、改了厕所, 有的还在庭院建花圃、栽果树。有了沼气后的生活方便了, 庭院清洁了, 卫生改善了, 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沼气工程让牛家峪变成一个生态养殖村、一个绿色农业种植村, 也让“循环经济”这个圈转了起来。沼气建设的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开发农村沼气建设, 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也是农村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沼气建设不仅满足了部分城乡居民对高品位农产品和绿色能源的需求, 而且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沼气建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既体现了先进生产力, 又体现了先进文化和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沼气可以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同时, 促进一体化高效生态种养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既可以保护森林植被, 遏制水土流失, 又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 既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一举三得的好事,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 牛家峪村沼气工程成功的原因

2.1 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几年来牛家峪村村支两委团结合力谋发展, 群策群力搞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面临煤炭资源枯竭、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的情况下, 先后整治了村容村貌, 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净化水厂。在解决饮水问题之后就开始着手解决村民的做饭问题。强有力的村集体领导班子是牛家峪村沼气工程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2 畜禽养殖场和村集体的有机结合

建设大中型沼气必须要有相当规模的养殖场, 这是建设大中型沼气的前提条件。而畜牧业又是微利企业, 受市场影响较大, 当猪肉价格下跌时, 养殖场很有可能削减规模甚至关门, 作为沼气工程的原料———粪便也相对减少。牛家峪村的千头猪场经历了从股份制到最后由支部书记王子刚个人买断的变迁。猪场的所有人是支部书记, 集体投资建设大型沼气, 既解决了村民用气, 又解决了猪场的环境污染,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猪肉价格市场波动时不至于削减存栏而影响到村民用气。

2.3 设计上的独特之处

考虑到北方的气候及村里的地势特点, 村支两委在学习、考察过程中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惠生教授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 采用了成本低、保温性能好的隧道窑式设计方案。隧道窑式设计方案的发酵池建在地下, 与地上式发酵池相比, 不仅保温、增温效果好, 而且减少了利用电热棒加热及电泵抽泵发酵物的电能消耗。在整个设计中还充分利用了地势差的优势, 形成了上游进料, 中游发酵, 下游排渣的自然流动, 同样减少了电能的消耗。

2.4 运行机制上的合理性

牛家峪村大型沼气建设坚持政府补助一点、集体出一点、村民拿一点的原则, 从而增强了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同时, 在村民用气上合理收费。目前, 沼气正常运行有3个管理人员, 年工资需2.5万元。村民每户每年的用气费用在200元左右, 150户村民可收取3万元。向村民收取的这3万元即可满足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日常的简单维修。

3 规模化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障碍分析

3.1 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认识上的差距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沼气建设在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可以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 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 为农村提供新的能源。再者, 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目前,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还未达到工业排放物污染同等重视程度。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不大, 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提高品质。另外植物叶面喷施沼液, 对部分病虫害能起到防治作用, 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沼渣作为优质固体肥料, 营养成分较丰富, 养分含量较为全面。

3.2 资金问题

沼气工程一次性投资大, 畜牧业又是微利企业, 仅靠养殖场业主自行投资建设沼气工程难度较大。以牛家峪村沼气工程为例, 虽然为村民们带去诸多好处, 但总体投资120万元, 对于经济收入较少的农村来说费用巨大。另外,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成后, 其运转管理费用较大, 如不具备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 将会直接影响沼气工程的运行管理, 造成农户用气不足, 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3.3 对发展大中型沼气政策上还有一定的缺陷

准确地讲,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的主体是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目前, 一是各级政府对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缺乏资金投入, 二是阳泉市还没有出台建设大中型沼气的补助政策, 对已建成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仍然沿用每户市县 (区) 各500元的户用沼气的补助政策。

3.4 大型畜禽养殖场与周边村集体的关系问题

大型畜禽养殖场要治理畜禽粪便的污染, 建设沼气工程是目前最佳的途径。沼气工程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畜牧业是微利企业, 受市场影响大, 仅靠养殖场业主自行投资建设沼气工程难度较大。目前情况下, 要治理畜禽粪便污染使沼气工程建成并正常运行, 必须处理好畜禽养殖场与周边村集体的关系, 使两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存栏近万头的盂县招山机械化养猪场因为畜禽粪便的排放问题使得周边村民四处上访。养殖场也曾想建设沼气工程解决排放问题, 终因与周边村协商不妥而未果。治理污染的同时通过畜禽粪便的厌氧发酵提供能源, 它是一个福利性质工程, 不可能通过收取村民用气来收回投资。二是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还有养殖场的风险问题, 当市场波动生猪价格下跌时, 养殖场很有可能削减规模, 作为沼气工程的原料——粪便也相对减少, 必然影响到沼气工程的运行。1999年下半年开始, 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生猪价格3.2元/kg, 可以说只要养猪就赔钱, 许多养殖场纷纷倒闭。因此, 沼气工程的建设必须处理好畜禽养殖场与周边村集体的关系, 互惠互利, 风险共担。

4 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沼气技术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中的作用, 促进大中型沼气工程规模化发展,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能源环境工程建设, 加大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的推广力度, 更好地促进畜牧业的清洁化生产。

4.1 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把沼气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真正把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环境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积极做好集约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把种植业、养殖业发达的区域和有退耕还林任务的乡镇作为重点, 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的生态模式, 明确目标任务, 分期组织实施。要跳出就能源抓沼气的工作思路, 把沼气发展与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牧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使沼气建设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通过树典型、摆样板, 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4.2 加强法规建设有序开展整治

应抓紧制定有关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等法规, 把沼气技术列入畜禽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已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要有计划地推广建设大中沼气工程, 对新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治污配套工程, 要与养殖场同步规划设计、施工。

4.3 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推广沼气技术、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是一项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公益事业, 政府应尽快出台阳泉市建设大中型沼气的补助政策, 增加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资金的投入, 同时, 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企业帮扶新农村等一系列政策, 向有条件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村倾斜。在扶持重点上, 一是要向畜牧业发展基础好的村集中扶持;二是向重点生态保护区和畜牧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倾斜;三是连续几年向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养殖场或村补助沼气运行经费, 推动沼气事业向纵深发展。

4.4 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要不断研究开发畜禽污染防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科技含量。总结现有成功的各类沼气技术和模式, 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水平。畜禽养殖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分批建设沼气工程, 通过厌氧与好氧、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等综合处理工艺的结合, 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的处理模式, 达到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4.5 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

篇6: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做法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总人口9041万人,居全国第二,其中农业人口占60.8%,是典型的农业大省。2006年以来,山东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思路,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创崭新局面。他们的主要做法:

1.1着力建设设施完备、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山东省按照全国领先、科技时尚、现代特色、国际标准的要求,启动了新村庄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启动了新一轮城乡一体化规划,对城区以外的乡镇不仅进行总体规划,还进行了控制性、修建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按照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三个集中”的思路,合理布局定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规划相互衔接、一体联动的格局。分层次推进。总的原则是政策引导、因村制宜、多种模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大体上可分以别墅式住宅为主的新村、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集中居住新村、以建设小康楼为主的新村、以平房改旧建新为主的村等四个类型。突出环境整治。诸城打造新环境,重点抓河道清理、村庄清洁和家园美化,改厕、改灶、改圈,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建立一部管理公约、一支保洁队伍、一处垃圾集中场、一条街一名卫生保洁员的卫生管理机制。

1.2强力打造符合本地实际、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善于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模式。

1.2.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龙型”产业链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如:诸城市外贸集团公司,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个集团与周围多个村镇建立了紧密联结关系,带起了7000多个饲养场。总资产38亿多元,主要经营肉鸡、淀粉和天然色素等,产品畅销日、韩等多个周边国家。另一种是市场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以“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的菜”为经营理念。每天进入市场的有5万多人次,3000多辆运输车,蔬菜来自20多个省市区,交易品种达200多个。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蔬菜网上市场交易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1.2.2租赁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以蔬菜、禽类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出口企业,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自建高标准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户进场承包种养业,企业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如:烟台市姜疃镇濯村,将8000亩土地租赁给新加坡、美国、台湾3户企业,建设黄金梨、美国红提、花卉等果品园林基地,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农民不仅可以从土地出租中得到收入,而且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从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工资。

1.2.3村企合一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龙头企业,一般为村办集体企业或者是由村办集体企业演变而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统筹企业与村内的各种资源,对所在村进行全面改造。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筹办的山东大宗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村企合一的企业集团,有控股、参股企业18家,形成了热电、生物化工、铁路运输、煤炭煤焦、塑料纺织、机械加工制造、淀粉、房产等10大系列,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去年销售收入12亿元,被评为枣庄市“经济强村”之首。集团从1996年起,对大宗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先后建起人均65平方米的欧式小康楼960余栋、别墅60余栋,农民全部搬入新居。同时,还规划建成了商业带1000余米、商业房300余套,建成了占地9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处,村里还成立了绿化队、治安队和便民服务队,使村民享受上了城市居民的待遇。

1.2.4城乡一体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城中村或城郊村改造,使农民变市民,就业、居住、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统一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滕州市善国苑位于滕州经济开发区,2003年实施了村庄整合工程,也是“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项目。将四个村庄共789户2700余人整体搬迁,采取土地置换方式,由开发商建成拥有31幢住宅楼,占地160亩的居住小区,小区内设有幼儿园、会馆、老年公寓等公共设施,整合出的400多亩土地由企业经营,加快了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1.2.5股份合作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企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目的,与所在村或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滕州盈泰集团,探索建立“公司+养殖公司”的模式,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自筹30%的资本金,70%的资金向信用联社贷款,由盈泰集团担保。鸡场建成后,产权归属投资者,由盈泰集团租赁经营。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64处、鸡棚508栋,年可出栏商品肉鸡6000万只。

1.3探索完善行之有效、充满活力的村级经济发展措施山东省的村集体经济基础普遍比较好,多数乡村都有较高的集体收入。泰安市在2005年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已高达3000万元,90%的经济薄弱村实现了集体收入“零”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村庄建设能力。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资源开发增收。二是“绿色”银行增收。三是社会化服务增收。四是盘活资产增收。五是特色产业增收。六是借助区位优势增收。在节流方面,泰安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由乡镇“双代管”,大量减少人员和成本。

1.4建立一整套灵活创新、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一个村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一套好的制度来保障。诸城市创造性地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区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为中心村,配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承接和延伸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与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创造了为农民提供近距离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

2.借鉴和启示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启发了我们的思路,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2.1始终坚持超前创新的发展理念山东省的发展首先得益于观念超前和创新精神,醒得早,见事先,动得快,善于灵活运用国家的政策。一些地区灵活应用了“依法、自愿、有偿”的规定,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组织。企业租赁经营农民的土地,實行农场化的管理,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提高了农民素质,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2.2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仅从我们参观的几户工业企业看,南山集团是由村办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行列;潍坊的福田雷沃重工集团是从小农机厂发展到生产收割机械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像寿光这样的县级市更是把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在寿光、诸城很难分清城乡界限,这些地区都是以推进工业化为龙头,带动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2.3始终坚持合力共建的发展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注意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建设投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在工业反哺能力还较弱的情况下,要更多地争取中央和省里的资金投入,坚持把各类支农资金和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大见成效。

2.4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的发展方式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树立县域一体的发展理念,实行“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坚持科学性、功能性、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和严肃性为一体的原则,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

2.5始终坚持支部建设的发展理念“农村要致富,必须建设好支部”,“支援钱、支援物,还要建设好支部”,这是20世纪80年代山东各地提出的响亮口号。山东省三元朱村王乐义等一大批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也充分说明了带头人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诸城市要求干部要“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实际是整个山东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的写照。

借鉴山东省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吉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做好新阶段的农村工作,需要从思路和措施上有根本转变:从追求产量到追求效益、从增产增收到多举致富、从经验型到科技型、从行政推动到市场拉动、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者的境界更高、着眼更宽、手段更活、思路更新。

第二,把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促进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农业与工业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坚持以“工业立村、产业富民、三产兴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农民致富,拉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第三,把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区股份合作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的新路子,改革和创新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篇7: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

小阎村位于天津市域的东北角, 属宁河县岳龙镇辖境, 与河北省唐山市相邻。目前, 全村共有80户家庭281口人, 2012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 并被评为天津十大“美丽乡村”。

小阎村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 时任生产队大队长的刘俊仕将全村土地“私分”, 45户村民分为3个生产组, 第二年便实现了粮食大幅增收, 而这一举措甚至早于安徽小岗村。之后, 小阎村又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家家万元户的成就。可以说, 小阎村发展的基础奠定于土地政策改革, 也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开启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重大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改革带动了全国数亿农民的积极性, 为改革开放开创了良好的局面。而小阎村今日成就的取得仍然得益于土地政策的变革, 这也就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小阎村共有耕地1450亩, 早先都已按照土地承包责任制分包到户。但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作为创收主力的药材种植逐渐陷入利润低谷, 全村在完成资本初步积累之后进入发展瓶颈期, 亟待重新发掘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 恰逢中央政策支持, 小阎村再次从土地入手, 又掀起了一次土地改革之风。2001年, 小阎村将全村1450亩土地重新分配, 其中643亩以温室和冷棚的形式分与各户, 余下807亩土地则按照每户村民入股的方式收为集体, 并借此成立了合作社。这种土地分配形式不仅保留了原有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保护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在新形势下重新整合碎片化土地, 形成了规模化经营, 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状态。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 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 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 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 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 其余20%扩大再建设, 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

改革开放之初, 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 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 发挥城镇集中优势, 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 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 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 又富裕了农民, 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 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 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 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 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 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 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 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 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 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在种苗培育好之后, 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 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 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 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

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 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 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 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 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 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 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 除了村集体大棚, 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 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 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 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 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 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 重新规划本村土地, 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 并配套旅游设施, 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 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

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 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 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 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 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 问题也同时存在,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 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 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 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 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 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 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 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 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 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

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 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 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 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 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 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 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 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 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 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

篇8:太子峪村新农村建设考察

本刊訊:9月7日,中组部调研组一行三人来到我省,实地考察我省“12316新农村热线”运行、维护、管理等情况。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邵波、吉林联通副总朱亚夫陪同考察。

200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通并运行“12316新农村热线”,由吉林省农委、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省委组织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处共同运行维护。五年来,热线通过电话、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图书、刊物等传播途径,为农民解答种养技术、市场价格、政策法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省直106位专家共接听540万个电话,热线电话覆盖了吉林省农村的所有角落,也涉及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截至目前,全省共聘请了500多位省、市、县专家为热线服务,日均电话呼入量为5000次,最高峰值达2万次。

调研组对我省“12316新农村热线”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他们认为,吉林省在“12316新农村热线”建设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典型。同时,热线各成员单位能够通力合作,共同管理热线的日常运行,共同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信任,非常难得。希望专家们以更加踏实的工作回报农民的这份信任,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上一篇:书之韵下一篇:抓优化提管理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