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2024-05-23

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作为这个先锋队的成员,共产党应当具备不同于普通工人、普通群众的素质,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优良的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等等。共产党员的这些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期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练、自我改造、自我修养才能获得。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历来十分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世界观改造都曾有过论述,把它当作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宁还直接使用了“修养”这一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针对中国革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明确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并把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和中心环节,而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思想修养。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强调党的队伍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强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改造与党员的自我改造。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在指出,全党要更加普遍、更加深入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刘少奇同志1939年专门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对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科学、深刻和全面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正因为我们党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注重党员修养,尤其是党性修养,就把占党员队伍大多数的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和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斗争实践中教育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战员和坚定的党的干部,解决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途径问题,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建设上拨乱反正,恢复了党员修养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党性,反对派性;坚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反对歪风邪气。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二大修改了党章,重新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并开展了整党,集中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推动全党性修养。

篇2: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越是党龄长了、职务升了,越有可能面对更多更复杂的外在考验,越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自我要求。

房间要经常打扫才能保持干净,思想上也要经常打扫,才不会滋生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如果不经常进行党性修养锻炼,思想政治素质不仅不会适应领导岗位的要求,而且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危险的“滑坡”。许多官员的蜕变落马,无不以追悔莫及的惨痛教训证明了这一点。“两学一做”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经常打扫思想灰尘,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日常的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严起,始终保持灵魂纯洁、思想干净。

篇3: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一、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性

列宁曾经指出, 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 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所具有的特性。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们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师德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也就是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字面上看, 好像党性与师德似乎没有什么相关性, 前者表达的是党员应该怎么做, 后者表达的是教师应该怎么做。其实, 从本质上看, 不管是党性, 还是师德, 两者都是强调人 (党员或教师) 应该具备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意识和行为[1]。

对于高校党员教师而言, 他们在高校中同时扮演着政治角色和职业角色。党员与师德本质上的统一性, 使得这两种角色实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名党性修养突出的好党员, 思想健康、积极上进。如果他选择高校教师作为职业, 并且至始至终保持了良好的党性修养, 怎么可能不会是一名好教师?同样的道理, 如果一名师德高尚的高校教师加入了共产党员队伍, 秉承统一的行为规范, 又怎么可能不是一名好党员呢?高校党员教师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将党性修养与师德融合为一体, 融党性观念师德之中, 在师德中体现党性修养, 使二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当前, 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提供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 来推进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 实现二者的融合互动, 以帮助高校形成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意思, 而且也是我们彻底解决师德滑坡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升格本科院校作为后发展的高校, 由于办学历史短, 起点和条件都比较差, 尤其是在师资队伍方面, 普遍存在着过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专门走访调查了广西等地的新升格本科院校。总的来看, 这些高校虽然在党员教师师德建设方面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不是主流, 却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 危害性不可小觑。

1.耽于追逐名利, 学术道德滑坡, 价值取向错位

当前, 部分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对于自身的得失计较多, 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追逐名利, 在价值观念上追求实用, 在学术规范行为上缺乏必要的操守。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应当是教师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 对于党员教师尤其应该如此。然而, 个别党员教师却把教师工作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热衷于做官从政或者利用第二职业搞创收, 反而视教学科研为副业。甚至极个别教师受物质利益驱使, 缺乏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以教谋私, 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党员教师的良好形象, 极大地腐蚀了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 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

2.情感投入不足, 敬业意识淡薄, 缺乏奉献精神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广泛流行。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并不是完全封闭在象牙塔里面。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染之下, 他们过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 之所以选择教师职业, 不是因为内心深处的那份热爱, 也不是因为对于该职业的深度认同感, 而是因为高校教师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谋生手段。动机决定行为, 没有认同何来热爱。持这样职业动机的党员教师们, 为了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兼职或其他商业活动, 尽量压缩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投入, 严肃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打酱油”。既不关心学生, 又不关心教学效果, 对工作缺少情感的投入。作为教师本来应该具备的敬业意识、奉献精神, 在他们这里变成了稀有之物。

3.偏重学术科研, 教学质量滑坡, 育人意识缺乏[2]

不少新升格本科院校科研的底子薄、积累少, 为了在短期内多出成果, 往往倾向于在职称评聘、进修、考博、出国深造等问题的考核处置上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所刊登刊物的等级等作为硬性条件和主要标准, 而师德师风方面的情况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这在无形中导致部分党员教师思想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这种错误倾向带来的首要后果就是:学校的科研指标上去了, 教学质量却滑下来了, 科研与教学被割裂成了“两张皮”。部分教师把上课看成是一项任务, 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上课, 不关注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内涵的最朴素理解。然而, 调查发现不少党员教师并没有能够准确理解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逻辑关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育人意识淡薄, 忽略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 没有能够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只是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互动中缺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不过问, 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三、加强党性修养构建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鉴于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性, 我们建议新升格本科院校可以将党性修养建设与师德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提高党员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增强党性约束, 开创师德建设全新途径与长效机制。具体而言, 可以从学习培训机制、实践教育机制、党内生活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持续的学习培训机制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 还必须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建立持续的学习培训机制成为新升格本科高校提升党员教师履职能力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手段。首先,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应该加强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 比如,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党员教师系统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识很多时候是行为的先导。党员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党员意识 (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 才可能在本职岗位上自觉按照党章要求,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应该尝试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培训制度。良好的制度是激发党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高校的党员教师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职称等级和不同的研究方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培训制度制定的难度。新升格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 去探索适合党员教师特点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激励制度, 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 促使党员教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真用。最后,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要不断进行学习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 可以灵活借鉴各大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诸如领导领学、专家讲学、党员述学、群众评学、典型引学、讨论促学等做法, 努力提高党员教师的学习培训质量。

2.建立系统的实践教育机制

党性修养绝不仅是好听的口号。党性修养的提升离不开学习, 更需要实践, 只有实践才是评判党性强弱的惟一标准。实践出真知, 劳动长才干。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必须建立系统的实践机制,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在党员教师实践教育机制的设计方面, 首先可以考虑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积极开展“平凡岗位争贡献”、“创先争优铸师魂”等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引导党员教师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奋力拼搏, 教育他们将先锋作用体现在实事中、渗透在细节中。第二,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可以考虑建立“党员教师与学生谈心”、“党员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子”、“党员教师挂钩学生积极分子”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 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帮助党员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唤醒和激发党员教师的责任感, 从而增加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第三, 鼓励党员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走向社会, 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锤炼、塑造他们的党性修养。

3.建立严格的党内生活机制

严格的党内生活不仅是广大党员经受锻炼、接受教育的极好机会, 而且还是他们履行党员权利、义务、提升战斗力的前提条件[4]。因此它是党员进行党性修养养成的一条特殊途径。当前不少高校在党员党内生活机制建设方面有所松懈, 多停留在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党员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之一。新升格本科院校一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学习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 形成完善的党内生活制度体系, 推动党员教师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另一方面,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党内生活监督机制。虽然党性修养的提升要靠党员的自觉,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必要性。历史地来看, 严格有效的党内生活监督是不断推动党员不断注重党性修养的重要外部力量。如果将党员置于组织与群众的双重监督之下, 可以较好地帮助其克服改正缺点、逐步提高党性觉悟的惰性。因此,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种监督网络, 包括组织监督、党员互相监督、群众监督等, 让我们的党员教师能够时时刻刻接受全方位的监督, 督促其努力向上, 不断取得进步,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还要健全党内批评制度, 并坚定地贯彻和执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新升格本科院校各级党组织应该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 在这种会议上, 教师党员之间必须互相找问题、提建议, 不允许讲空话和套话, 形成一种制度和传统, 让批评之风真正得到发扬。

参考文献

[1]李新发.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与师德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7) :17~20.

[2]金芳英, 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1) :85~88.

[3]李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9) :104~106.

篇4: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党性修养 师德素质 融合

党员教师在学校教师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党员教师具有政治和职业双重社会角色。从政治角色看,党员教师强调党性修养,具有先进性,在单位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职业角色看,学校教师要重视师德素质的培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從本质上看,学校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党员教师先进性的角色内涵

党员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为经济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协同创新;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模仿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一、党员教师的角色身份与职业道德的背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党的建设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利益观、金钱观日趋多元化。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一些党员教师师德与党性存在着明显的角色分离现象,主要表现在:

1.党员政治身份与教师职业行为的背离。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教师的党性意识与教师行为是相悖的;一些党员教师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一些教师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原则移植到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以功利主义心态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强调“给都少钱,干多少活”还有一些党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开展教学工作,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教学科研虽然比较出色,但是却不热心党性修养的培养与锻炼,党员教师的双重身份、双重角色被分离了,单一化了。这些现象,无疑淡化了党员的形象,削弱了党员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2.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分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书育人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书育人的教育规律,要求党员教师成为学生追求真理的导师和领路人,利用自身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这一优势条件,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员教师党性的要求。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党员教师都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双重角色。

3.教师年终与晋升考核与党员标准评价的分离。近年来,学校普遍实行的教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考核,对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和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学校教师考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重业务水平轻党性修养甚至轻师德评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学校领导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那些看得见可以量化的科研成果的硬指标上,而忽视了一个党员教师的政治修养和育人水平等软指标。教师考核“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如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其结果必然导致学校党员教师双重角色脱节和分离。

二、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的融合途径

1.把强化、创新党性教育与师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向来重视党性教育,正是这种教育和引导,才促进了一批批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本色,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党性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应该看到,近年来情况变化了,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性教育弱化了,虚化了。因此,强化党性教育,增强学校教师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生活质量,是学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强化党性教育,首先要党支部定期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使党员教师增强党员意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促进党员教师注意自己的双重角色。其次,要从更本上改变轻描淡写地读读文件,外出参观等模式陈旧、缺乏新意、政治生活质量不高的现状。其三,要把树立高尚师德与强化党性教育统一起来。

2.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正确的理想是人在思想上确立起来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党员教师要以自己的政治信仰、党性修养、精神境界、治学态度、科学研究、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积淀,引导学生学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模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培养学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坚定意志、高尚情操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把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每个人当前所挡负的具体任务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提高觉悟。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社会中各种怀疑、否定共产主义的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冷静分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伪存真,认识其错误本质。

3.把教师业务考核与党员标准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改变重业务考核轻党性要求的现状,必须改革和完善教师综合评价机制,真正把党性修养评价考核落到实处。对学校党员教师进行评价,首先要改变以师德考核代替党性要求的模糊认识,坚持学校教师党性和师德统一。建立党政部门共同参与的党员教师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考核实施办法,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将党性考核与师德考核,政治考核与业务考核有机统一起来,与党员教师的绩效、奖惩、职称晋升挂钩,才能使党性评价做到名副其实。

篇5:教师党员讲党性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期,通过对“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理论的深入学习,收获颇丰,感受很深。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当前在严峻经济形势面前开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开展教育活动,是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今年初,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最近,副主席在河南视察工作时,对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倡导良好作风、推进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二、开展教育活动,是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胡锦涛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党性问题。”

这次教育活动,重点就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力倡导服务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知难而进的作风和敬业奉献的作风。对于进一步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狠刹“四股歪风”,对于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必将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三、开展教育活动,是巩固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有力推动。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对于进一步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既是对我们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现实考验。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充分认识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带领职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才能顺利实现各项工作目标,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把自己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篇6:党员党性修养学习心得

那么,为什么要提高共产党员修养?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总结来说,就是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否则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现以前,历代的革命者,—到他们进行的事业得到胜利和成功以后,少有不腐化、不堕落的。他们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成为革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物。”腐败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在中纪委全会上说,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防腐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从侧面说明了提高修养的必要性。

“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刘少奇的这段话使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的,任何一个人他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同时如何规避掉这些毛病也就是我们要提高自身修养的原因。一个人的修养的起点可以是不高的,但是他必须是可以塑造的,愿意去提高的。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是做一个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该按照党章的规定力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我们锻炼和修养的模范。”这是刘少奇讲到的第二点。在论述了为什么要提高修养以后,这是给我们讲了如何提高修养。共产党员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使自己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无产阶级的 、共产主义的革命家。

我认为,其实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其个人从小的教育以及他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人之初性是否本善的问题了。在生活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我们都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使我们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些自己的基本的看法,我们会做出很多的选择,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我们的人格。这些经历也影响了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

一个人,先不说是否是共产党员,首先他应该是要尽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明白的人,清白的人,甚至是有一些高尚的人,只有有了正能量了,我们才能去做一些正确的决定。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就要努力向更先进、更优秀的人学习。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人们的言论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 “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地锤炼革命意志。

篇7:党员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课堂上,老师重点围绕“什么是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加强党性修养?”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入了深入的剖析。课后,我也查阅了相关的论文和报道。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如何加强党性修养?”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理解。

一是要不断学习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史。我们不仅要坚持深入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要花大力气及时地学习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新实践成果总结出来的能引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新的理论,它们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其在新时期的发展。只有不断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不断地加强我们的理论修养和政治修养,不断提高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学习历史,能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中国革命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自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一部很好的革命教材,对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不断地加以研究。

二是要特别关注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近期,社会上出现的房叔、表哥等腐败官员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思想品德修养对拒腐防变的重要性。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共产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了高尚的思想品德,就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篇8:教师党员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 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修养主要是指培养高尚的品性情操, 以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求得知识、才干、品德、涵养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党性修养就是要以共产党的特性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达到自觉自愿履行的程度, 即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文化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党性修养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痛苦过程, 又是一个不断克服不正确的思想、不健康的情趣、不道德的行为、不文明的习惯的变化过程, 也是一个批判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不断从思想上入党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 党性就是政治水平, 党性决定着党员的人生。

党性修养是个老话题。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经典著作中, 用大量篇幅论述共产党员加强修养的必要性, 指出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 是“由一个幼稚的革命者, 变成一个成熟的、老练的、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规律的革命家”的必经之途。为此, 他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所说“革命之所以必需, 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 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 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 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说明革命者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长期性。刘少奇同志的这篇著作, 开卷有益, 常读常新。中国共产党80多年革命建设的光辉历史, 共产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用无数事例证明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员, 就是建设时期加强党性修养的榜样。

党性修养又是新课题。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对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就今天党员队伍的结构来看, 解放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党员干部已全部退出领导和工作岗位, “文化大革命”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党员干部也已经或将要退出领导和工作岗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党员干部已成为党员队伍主体。当代年轻的党员干部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活、学习、成长起来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碰撞,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重性、差异性明显增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互联网迅猛推进, 使我们的眼界开阔了, 思想活跃了。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 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个别党员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面对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面对深化改革中利益的调整, 面对腐朽思想的侵蚀, 面对党内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 有的理想信念迷茫、困惑甚至动摇,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产生疑惑, 对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产生动摇, 有的理想淡化, 思想空虚, 精神萎靡。党员干部在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等方面, 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考验、新挑战, 迫切需要加强修养、完善提高,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是人生的永恒课题。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大半生兢兢业业, 临退休时, 却忽然发现“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因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 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观念的支配下, 滑进了腐败的深渊, 被称为“59岁现象”。他们之所以未能做到面对诱惑、清廉自持, 问题发生在将近退休时, 根子却在于早已放弃了自觉的思想改造, 根本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 教训深刻, 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有的党员干部因为入党动机不纯, 入党不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做事, 而是为了当官掌权, 因此在他们升官有望时, 是一种工作状态;在升官无望时, 又是另外一种工作状态, 个别甚至产生了“捞一把”的念头, 被称为“39岁现象”或“49岁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 就是党性修养不够乃至放弃党性修养的必然结果。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的时代, 每日每时都会给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新任务、新课题。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才能“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加强党性修养, 实现美好人生, 就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了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 在前进的道路上, 就能够有坚定的信心和强大的力量, 就能够克服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 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自己的意志, 就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就能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为追求和达到自己的理想去英勇奋斗。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 人生是小舟, 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 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 就像迷失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 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 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之中。

怎样才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不悔的人生呢?我们不可能修改人生的长度, 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我们不能拥有令人仰慕的高起点, 但我们可以拥有追求高起点的信心和理想。让毅力做桨, 信念做风, 理想做船, 以小河流水为起点, 乘风破浪, 风雨无阻, 我们定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理想和信念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信念是做事的核心, 我们要用信念鞭策自我, 用信念支撑自己, 养成自信的习惯, 始终保持乐观、豁达、向上的人生状态, 去接受挑战, 战胜挫折, 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依靠信念的力量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理想和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理想牵引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有了崇高的理想, 我们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 有了坚定的信念, 我们才能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专注于主要目标, 向更高的理想迈进, 开创美好人生。可以说, 党性连着人生, 理想连着人生, 要实现美好的人生, 必须有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如何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实现美好的人生呢?最基本的有三条:

要正确认识党, 始终忠于党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从而正确认识党、相信党、忠于党。不管风云如何变幻, 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做到与党同心、与党同步, 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正确认识社会

要认真读书学习, 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看到社会的主流,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这样才能做到挫折面前不动摇, 困难面前不却步, 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从眼前的事情做起,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一步一步地、一代一代地把远大理想变成美好现实。

要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理想信念,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 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方位。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 都是人民的公仆,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在为党和人民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看不到社会的主流, 看不到周围的阳光, 是没有出息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 才能正确认识党、认识社会, 坚定理想信念。

二、加强党性修养, 实现美好人生, 就要奋发有为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爱岗敬业, 奋发有为, 是加强党性修养的目的。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 这是我们入党时的庄严宣誓。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不是为了好听好看, 不是能讲会说, 而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做事。检验一个党员是否有坚强的党性, 既要看他是否做事, 更要看他为谁做事、怎样做事、做成什么事和做事的效果如何。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要树立“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的积极人生态度, 努力干事, 努力干成事, 努力干成大事, 体现人生的价值。

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决定着工作状态, 决定人生的成败。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就能乐观向上, 奋发图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就要立党为公, 事业为重, 把个人的进步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特别是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干部,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要不断追求。实现美好人生, 不能没有追求。人活在世上, 总得有所追求, 追求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是一种奋斗的乐趣, 是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不断追求真理, 追求事业, 追求成功。“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锲而不舍地追求, 才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 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新探索和新经验, 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积极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当前, 正值机构改革期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内设机构、职能和人员正在融合, 还没有完全到位, 这是特殊时期, 也是关键时期。我们要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 切实增强党性观念, 增强大局意识, 坚决克服等靠思想, 克服观望倾向, 坚守岗位, 履行职责, 以更加高昂的斗志, 更加向上的追求, 更加有为的状态, 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时俱进。

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强烈的责任心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 可以焕发出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斗志和大无畏气概。要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问题和工作实践当中, 把热情和愿望转化为干好具体工作的实际行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担负起与自己职位相当的责任。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肩负着“六个统筹”的重要职责, 完成“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项改革、加快两个构建”的光荣使命, 特别是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战危机,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牢记使命, 强化责任, 切实做到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对省委、省政府高度负责, 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度负责, 坚持大局为重、事业为重、群众利益为重,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完成光荣使命, 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社会各界的期盼和广大人民的重托。

要有饱满的热情

热情是一种健康, 热情代表着向上。对工作要有热情,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钻一行, 明白应该做什么, 知道应该怎么做, 盯紧既定目标, 把握关键环节, 突出主要矛盾。工作要积极主动, 一个处、一个事业单位就是一项事业, 要把分管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去干, 带领大家完成好近期的任务, 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这支队伍总体上素质好、作风硬、业务强、热情高, 有一个优秀的骨干群体, 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脊梁和财富。但也有个别同志面对机构改革, 心神不宁, 坐立不安, 想法太多, 包袱太重, 对工作却缺乏热情, 与党性、事业格格不入。要相信组织, 相信群众, 也要相信自己,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其位, 谋其政, 展示才华, 体现价值, 让政绩说话, 以党性服人。

三、加强党性修养, 实现美好人生, 就要修身立德

加强党性修养, 必须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党员的道德境界。我们党是一个思想与政治上保持先进、具有伟大真理力量的党, 也是一个保持着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党。修身立德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基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 修身是第一位的, 只有修好自身, 才能管好家庭, 才能治国、平天下。民间谚语说:“马美在奔跑, 人美在德高。”加强道德修养, 很重要就是要在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 依照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常修为政之德, 常怀律己之心, 珍爱自己声誉, 珍惜自己形象, 珍重自己的人格, 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工作实践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达到应有的境界, 使自己沿着道德的阶梯去攀登美好人生的制高点。

为人要诚实

诚实是做人之魂、做官之本、做事之基、做学问之道。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要力戒浮躁, 砥砺意志, 增强正气, 培养定力。要诚实做人, 将心比心, 以诚待人, 对别人的长处要诚心学习, 对别人的难处、苦处要给予帮助和理解。宁愿领导和同志们说自己不灵活, 也不能靠小聪明去迎合领导、取悦同事;宁愿一生都表现平凡, 也不能靠小聪明去暂时出人头地。一定要明白:“小胜靠智, 大胜靠德”, 只要以诚待人, 就会有好的回报, 就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待人要谦和

谦和是无形的力量。以诚感人者, 人亦以诚而应。谦和的背后, 蕴涵的是做人的真诚, 展示的是人格魅力, 放射的是人性的光泽。谦和是人脉的资源, 给人以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 能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人脉优势。为政做人要学会谦和大气, 遇事胸襟博大, 厚德容人, 用谦和凝聚人心、整合力量、营造氛围、推动工作。

谦和是清醒。为政做人, 一定要学会工作上知不足、事业上不知足、生活上常知足, 勤修内涵, 清正清白, 平和对人, 平静处变, 做到不狂、不傲、不骄。

谦和是善良。要心存善念、口进善言、身行善事, 做到心境清凉、心静如水、心地纯洁、心宽如海。“良言一句三冬暖”, 凡事应学会换位思考, 大气谦让, 不圆滑、不小气、不刻薄, 不盛气凌人, 不恶语伤人, 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容人处且容人, 大是大非讲原则, 日常生活讲谦让、讲风格。

谦和是坚强。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 有辉煌也有暗淡。谦和不是怯弱而是坚韧。要做到:身处顺境, 得意而不忘形, 常怀清醒之心, 常思忧患之事;身居平境, 修身而不轻浮, 积累而不懈怠, 力求有所为、有所成;身在逆境, 坦然而不自弃, 乐观而不悲观, 正视现实, 理性面对, 积极奋起, 开拓进取。

处事要公道

公道就是威信, “公生明, 廉生威”。自古以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处理事情时, 要常怀公正之心, 端平一碗水, 以心正求公正, 以公正服大众。

正确对待组织。厅党组对每一位同志的成长进步都非常关心, 对每一位同志都一视同仁。各级党组织都关心爱护干部, 重视对干部的培养锻炼。这既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 也是党组的职责。我们应该常怀对组织关爱培养之恩, 用坚强的党性服从组织的安排, 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党组使用干部是从工作大局考虑的, 是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进行的。我们面临机构改革, 干部调整, 大家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流转, 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个人意愿要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

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的名利不能看得太重, 看得太重会自寻烦恼。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 是因为凡事太在意了, 太在意仕途上的失意、得意, 太在意同志间的摩擦、碰撞。要换个心境, 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面对烦恼和忧愁、面对误解和仇怨、面对荣誉和成绩, 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开放心态。这样就能做到乐观豁达, 累并快乐着。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 也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做到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正确对待同志。一个单位或群体中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文化素养、个人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 价值观念和行为特点也各不相同, 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无论是知识、思想还是个性、生活习惯等都千差万别。待人一定要以善为本、真诚相处、善于合作、宽宏包容, 多看别人长处, 只有这样, 才能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完善提高自己。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风度, 一种洒脱, 一种成熟。大山不语, 是因为它的宽容, 才有多彩绚丽的风景;大海壮阔, 是因为它的宽容, 才有深邃博大的底蕴;稻谷低头, 是因为它的宽容, 奉献给人类沉甸甸的果实……万事万物, 都在用它的宽容, 为世界创造奇迹, 为生命增添活力。宽容是一种修养, 风格高尚的人才会具备这样的境界。宽容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 是酿造友谊之蜜的花朵。人不能每个日子都辉煌灿烂, 但你可以每天常存宽容之心, 让生命在宽容中延续, 让生活在宽容中充实。一个单位是一个大家庭, 同志之间, 多关心少排斥, 多支持少挑剔, 多谦让少争执;遇到困难时, 多沟通少误解, 多信任少猜疑, 多宽容少计较。

正确对待成绩。有这样一句话:成绩是大家的, 问题是自己的。这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这种风格, 任何一项成绩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宽松的环境, 我们能做出成绩吗?显然不能。不能取得了一些成绩, 都认为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而出现问题却都有客观原因。成绩不要争, 问题不能推, 要勇于承担责任, 做到推功揽过, 这都是修身立德应该具备的。通过加强党性修养, 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 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 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 作风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四、加强党性修养, 实现美好人生, 就要清廉本分

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树立清廉的良好形象, 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刑的徐州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靖大荣在忏悔书中为自己算了“七笔账”:一算“政治账”, 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 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 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 夫离女散!五算“亲情账”, 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 身陷牢笼!七算“健康账”, 身心憔悴!她真切地忏悔道:算算自己的七笔账, 是账账划不来。悔不该, 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 私欲膨胀, 被权欲和金钱遮住了双眼;悔不该,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不能正确对待组织, 导致心理失衡, 继而转化为对金钱的贪婪;悔不该, 丧失原则滥用权力, 成了人情的奴隶、商人的工具;悔不该, 自认为是“一把手”, 听不进不同意见, 拒绝监督;悔不该, 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当做了做生意的平台、捞钱财的工具……她在忏悔书中奉劝各位领导干部, 一定要慎用权力, 清正廉洁, 算好自己的“七笔账”,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个案例教训深刻, 发人深省, 要作为反面教材, 铭记在心。

在加强党性修养, 做到廉洁自律方面, 要做到四个敬畏:

要敬畏权力

必须时时刻刻坚守我们的纪律防线不放松, 必须时时刻刻敬畏手中的权力。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来说, 我们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不能理性面对各种利益, 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 就可能在人情世故的纠缠中、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和糖衣炮弹的进攻中, 丧失原则, 沾上污垢, 滑向腐败的泥淖。心有敬畏, 行有所止。只有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 才能常思贪欲之害, 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 严守党纪国法, 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敬畏手中的权力, 就要敬畏权力的神圣性, 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 时刻警惕权力的滥用。我们党除了为人民谋利益, 没有任何私利。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果把权力当做为个人、家庭和小集团牟取利益的手段, 就必然导致私欲膨胀, 那是很危险的。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 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就是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过程。这样的公仆意识在头脑中牢固树立起来、深深扎根, 就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权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敬畏手中权力, 就要敬畏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 始终做到遵纪守法, 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无数事实表明,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边界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能否以法治权、依法办事, 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重要标志。法定程序是权力的重要载体, 法定程序的价值在于它的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 可以有效制约权力行使的主观随意性, 不使权力逾越界限。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成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模范,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特别要注意严格履行法定程序。既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事, 自觉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 又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依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 要认真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养成按党的规矩说话办事的习惯, 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敬畏手中权力, 就要敬畏不同意见和监督。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乐于接受群众的监督。监督是成功的要素, 失去监督的权力, 一定会出问题, 容得不同意见才能清正廉洁。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始终关注人民群众对执政活动的评论和反映, 正确认识和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不但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模范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 力戒个人说了算, 而且要善于听取党内外的批评意见, 不护短、不诿过, 闻过则喜, 并认真加以改正。

要敬畏人生

敬畏人生, 就是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不同的人生观有不同的答案。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 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

要敬畏人生、珍惜人生, 决不能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 走上这一岗位, 组织上给予了多年的培养, 亲朋好友、同学同志和家庭给予了许多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个人付出了许多辛勤和努力, 真是来之不易, 值得倍加珍惜。

要敬畏家庭

我们在家中都是顶梁柱, 大多数同志上有父母, 下有孩子, 肩负的家庭责任很重。家庭出一个我们这样的干部, 除了组织的培养关爱外, 全家也付出很多心血和努力, 并寄予殷切的期待和希望。我们每个同志都要经常想一想父母的养育之恩, 想一想伴侣的结发之情, 想一想对孩子的教养之责, 绝不能做愧对家庭、伤害家人的事。一些党员干部受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 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违背了社会道德, 败坏了社会风气, 最终也伤害了自己的家人, 拆散了幸福的家庭。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 更要有这种自律精神,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操守和追求, 去赢得个人和整个家庭的幸福。

要敬畏声誉

声誉就是通常所说的名声、名誉、声望、口碑等。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一个人在一个单位, 如果有一个“好人”的名声就是很高的评价。声誉是一张无形的名片, 是个人历史的真实写照, 一旦形成就如影随形, 成为一个人的标志性象征。声誉是一种无价之宝。对党员干部而言, 口碑好、群众认可度高, 就会得到组织上的信任。声誉就是形象, 就是丰碑, 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上一篇:部门结构特征下一篇:餐厅开业前市场调研工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