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散文

2024-04-27

桐城派散文(共8篇)

篇1:桐城派散文

孩子你是上帝派来磨砺我的散文

有些孩子,他们的出现,就是上帝派来磨砺你的性格的。这句话是1班小睿的母亲说的,一直记得,因为她的这句话,同样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对于小睿这样脾气怪异的孩子,起初我不止一次地抱怨过,动怒过,也焦虑过。似乎所有常用的方式都用尽了,也绞尽脑汁寻求过一切可以解决的方法。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我也最终向他怪异的性格与脾气作了妥协。一个孩子,倘若沾染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可以想办法慢慢改正。但,如果是性格上的问题,要改变则是非常困难。性格这种东西,你是拿它没有办法的。它深深地植入于你的血液中,遍布全身的.每个细胞。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牵引着我们朝着它设定好的方向前进。

第一次被小睿震倒,是在刚开学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其他孩子都在专心听讲,唯独他一个人在座位上左晃右动,全然不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多次用眼神暗示他坐端正,认真听课,他只当没看见。我终于忍无可忍地停了下来,走到他的身边,把他的双手用力地放在了课桌上面,示意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参与课堂。没想到他径直给了我一个狠狠的白眼,马上把手放了下去,并且把脑袋往旁边一扭,身子一转,留给了我一个极其不满和生气的背影。我要继续我的教学,无法跟他斗争下去,于是大喊了一声“×××,请坐端正,认真听课!”岂料,把孩子激怒了,只见他像头发狂的小狮子,用力地握紧双拳,咬紧牙关,重重地踢了课桌一脚,随后把上面的英语书,笔袋,扔了一地。从教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脾气怪异的孩子,着实把我雷倒了。后来,从其她老师那里得知,小睿的这种脾气在同年级的师生中,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了。只是我这个新老师不了解而已。相比于后面的掀翻课桌,撕掉作业本和试卷,还有当堂跟我顶嘴,辱骂老师,他的这一次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了。只是,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那天的课堂在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难以磨灭。

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课堂上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整齐划一地参与听讲。可以说,容不得一个不听讲的学生。一旦发现班里有学生不认真听课,马上就会提醒,教育,想方试法把他拉回课堂上来。至少在我看来,孩子们在安静听课了,方才舒心。小睿可谓是给了我空前的挑战,从他这里,我开始学会了更多地去包容孩子,学会了适当地放下。放下,不等于不去管理,不负责任。而是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去考虑问题,多了一分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同时,在与小睿的相处中,我的性格也被他磨砺得更加温润了,脾气也比之前好了许多。都说,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在成为小睿老师的一百几十个日子里,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他比之前懂事了许多,脾气也没以前暴躁了,偶尔还是会闹闹情绪,不过没有了之前的大发雷霆。前阵子,由于他上课表现特佳,我还忍不住抱了一下这个曾经让我焦头烂额的孩子。突然,对他生出了深深的喜欢与感恩,感恩这个孩子,让我的教学生涯变得丰富多彩,也感恩这个孩子,让我的性格变得更加平和了,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温柔的,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2:桐城派散文

生命在时光中磨砺 与你真诚有约 举起热情的酒杯 听动人的歌声飞 相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在震撼心灵的旅途中友情如酒 幸福时刻让人如痴如醉

酒杯斟满祝福,乡情沉淀

金玉良言让脆弱的人燃起希望的火焰 人生苦短没有过不去的沟坎 坚定自己困顿中不变的信念

乡情似酒,人在天涯 难解的是乡愁,难忘的是乡恋 在心灵的深处点一盏明灯

乐观热情,再苦再累脸上总挂着微笑 守望龙眠山下的乡情温馨爽朗 行走江河搏击大海 创业的人步履矫健

站在龙眠河边

我总习惯用最亲切的目光向远方凝望 那里是我终身魂牵梦萦的地方 让所有的思念和向往 都汇成此刻河水流淌 依偎在生我养我的地方

把酒杯斟满,豪情冲天 闲看云卷云舒,笑谈旧景新颜

数万个日夜的殚精竭虑,且问今夕何年 畅饮家乡美酒 放歌锦绣山川

今日和谐盛世,幸福满人间

将昔日岁月酿造的清香绵甜 溶入清澈的时光

龙眠河醇美的滋味爽朗悠然 谁说你老了 你的魅力依然

多少人钟情你推杯换盏 多少人借你的神韵 兴来挥醉笔泼墨写诗篇 在故乡高歌一曲激情澎湃 来客沉醉不知归路远

篇3:桐城派散文

关键词:桐城派,德行教育,化学学科,初等教育

一.桐城派德行教育概述

桐城派的形成、发展到广泛的传播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它是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意义、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它不但给人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学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给人们留下了德行教育的思想理念。其覆盖的学科范围广, 并且研究的领域比较多。其德行教育的思想是教育的关键性问题。

研究分析桐城派“德行”教育思想, 对于在我国初等教育中实践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品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发展性等等。

(一) 树立志向, 进行实践应用。桐城派思想的创立者十分注重思想品德的塑造。他们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 然后带着这一志向进行前行, 发展。而且, 他们还比较重视思想教育与志向教育相结合。例如, 曾国藩曾告诉弟子:“知一句便行一句, 实实行之, 且常常行之”。在桐城派学者的思想中, 道德与实践是统一的。不单单要树立道德思想而且还要真正的应用于实践。

(二) 注重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每一个专家学者在研究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桐城派的专家学者认为,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发挥环境的优势, 避免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动性。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等等事例都代表了环境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

桐城派学者在强调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的时候十分重视提倡榜样的影响。他们认为, 一个优秀的、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给一个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十分的大。

(三) 接受他人的批评, 时时反省。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评, 是一种道德品质的体现。作为桐城派“德育”教育方法, 在前几点的基础上要进行自我的反思。注重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课程学习的反思。所以, 在面对批评还有不好的评论的时候, 首先要做到自我的反省, 然后在去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 发现自己的不足, 加以改正。

二.桐城派“德育”教育在化学教育中的体现

(一) 继承桐城派的德育观:树立远大的目标,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展。桐城派的学者十分注重志向的影响, 他们认为教育的真谛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全面的提高。吴汝纶先生认为, “教育目的, 当使学生为真善美人。”在初等化学教学的教学要求中提出:在化学教育的过程中, 不单单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就是对桐城派道德思想的体现。

当前的发展中, 整个社会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化学教育也在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化学教育注重学生技能而知识的掌握, 而现如今化学教育也要融入德育教育的思想。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发展思想。规范课堂秩序。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化学的根本原因。

(二) 继承桐城派的德育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注重环境的作用。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就是熟练的掌握化学语言以及认识, 并且会使用化学仪器。化学语言十分具有规律性, 方便学生记忆, 而且还不容易忘记, 所以这是化学教学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能够根据化学特点还有这些语言解决化学难题。例如, 化学物质的特点还有主要的用途, 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等等。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采取, 好生与差生搭配的方法, 进行结组学习, 帮助学生有一个稳步的提高。

例如, 在给学生上第一堂化学课的时候, 老师就应该注重化学基本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对化学知识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印象。等到学习到这些知识的时候让学生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这样一来就直接降低了化学学习的难度。然后老师在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 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三) 继承桐城派的德育观:注重检查、反思的作用。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最基本的原子结构之后, 化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1-10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出来, 然后科学的知道学生对原子的特点, 进行温习, 掌握各个原子的特点, 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温习的方法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提出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仔细认真的思考, 不可以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

在学习化学的方程式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适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 对于好的解题方法, 学生应该认真的学习, 反思自己的不足, 学习他人的方法, 以此来不断优化自己的做题方法。

在没学完一节化学知识之后, 老师应该进行检查, 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对化学的做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做题方法, 使做题方法达到规范化, 纠正自身做题的错误,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总结

每个学科的教育, 发展都离不开德语教育。化学教育虽是一门理科课程, 可是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所以, 化学老师在化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桐城派“德育”教育的关键, 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效率, 为学生不断发展创造机会, 为学生的品德、思想提高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正华.《浅谈化学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合作》[J].希望月报 (上半月) .2007, (03) .

[2]施广琰.《合作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 (教师版) .2007, (05) .

篇4:桐城派:影响中国的实用思想

公元1713年初春,戴名世被腰斩处死,时年60岁。噩耗传到桐城,为避受牵连之祸,戴氏家族100余口全部投塘自杀。

对于繁琐的考据,桐城派文人大感厌倦,他们依然重经济、重实用,在知识领域树起了一面鲜明的大旗。

桐城派发源于大别山东麓的桐城,历史上名家辈出,其文风、思想独占中国文坛300年之久。桐城派虽然在近代销声匿迹,但它的影响却持续至今——有专家指出,近代中国思想之所以会向“实用”、“经济”转变,其直接的源流就来自桐城派。图为安徽桐城古镇风貌,徜徉于此,人们似乎依然能感受到桐城文派的遗脉。

桐城、桐城派是大别山东麓避不开的话题,“天下文章数桐城”——这句响当当的话从明末到晚清,被天下人足足念诵了300年。

桐城派是个学术流派。按理说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搞学术的人总是少数,他们的影响也很难超出学术圈子,发散到社会之上。但桐城派不同,他们治学崇尚务实与“经世致用”,重经济、重实用,在知识领域树起了一面鲜明的大旗。

桐城派显赫历史300年,在近代归于沉寂——躯壳虽然湮没,但桐城派的精髓却留了下来,被后世中国人秉承的“实用、务实”思想正是由桐城发端的。

桐城人为什么聪明?

“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这句用来形容湖北人头脑灵活、精明的话,其实并不完整,后面还有半句——“三个湖北佬斗不过一个桐城佬”。桐城人的聪慧、好学世所公认。比如,在明清两朝赫赫扬扬300年的“桐城派”就是明证。

要说桐城派,先来看桐城。桐城位于大别山东麓靠北,现在为一县级市,属安庆市管辖。桐城具备了一个山麓城市的所有特点:地势由高到低慢慢过渡,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境内4条河流全部发源于大别山,向西注入长江。有山有水且山清水秀,这是桐城最大的特点。

山水虽然好看,但并不养人,尤其是在农耕年代,土地才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前提。所幸,桐城是不缺肥田沃土的,大别山东麓最好的耕地几乎都集中在了这里,历史上桐城盛产稻米,直到今天它还是安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安居乐业后自然就该读书了——桐城派的兴起与桐城地理有割不断的联系。

正是因为根植于这片山水土地,桐城派才成为了一个“务实的学术流派”。在桐城派诞生的明朝末年,天下的学风、文风一如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散发着腐朽的气味。整个明末,桐城文人内心都深处矛盾之中,他们渴望“出世”,但颓废的世道又与桐城文人内心的清丽质朴格格不入。这一时期,桐城文人在野的特别多,他们亦耕亦读,开馆授课,影响遍及长江下游地区。

说来也怪,那些由桐城文人发蒙的子弟,头脑似乎都要聪明一些,“子弟从桐城学,焕然一新,机锋见于言辩”,清初扬州富商邓大同曾为族中子弟延请桐城教师,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孩子全都神采奕奕,敏而好学,再不是从前那副木讷呆笨的样子。同样的儒学教材、同样的孩童,为什么一经桐城教师教授,效果就大不一样?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桐城学问注重务实,言之有物,对于儒家经典的解读往往讲求与现实结合,“活学活用”与死记硬背相比自然有趣得多了——套用今天的话讲,桐城文人的治学方法是有助于开发人脑智力潜能的。

最晚在17世纪初(桐城派正式形成之前),桐城文人就已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而“桐城人聪明”的说法也在此时被外人认可。进入清初康熙、雍正年间,随着桐城文人纷纷“入世”,影响力日益扩大——聪明的桐城人开始书写历史。

桐城四祖与“京城官生半桐城”

桐城派有“四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这四人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桐城派独霸中国文坛300年,基业正是他们开创的。

戴名世是桐城文人入世的开始。他天资聪颖,6岁开蒙就读,11岁便熟背《四书》、《五经》,被乡里长辈公认为“秀出者”。20岁时,戴名世开馆执教,不久之后就因才华卓异入北京,选为八旗正蓝旗教习。

在北京期间,戴名世“文名渐起”,弟子尤云鹗将他的习作刊刻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南山集》。此书一经问世,即风行各省,其发行量之大、流传之广,在当时所有私家著作中是罕见的。而桐城派的治学主张、特点也随《南山集》一起风行,为当时文人模仿。

《南山集》让戴名世名动天下,集子刊印后的第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戴名世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的成绩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此时的他名望如日中天,读书人从全国各地赶来拜访,翰林院外经常门庭若市。

然而,或许正是应了“树大招风”这句俗语——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臣、天下学人的泰斗,戴名世不仅为声名所累,也招来了他人嫌隙。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御史赵申乔参劾戴名世所著《南山集》中多次引用南明年号,实乃“大不敬”。康熙五十年距《南山集》刊印已过了11年,一本早已沉入时间的著作,怎么现在才被翻出来,成为作者“大不敬”的罪证?很显然,戴名世被小人算计了。

参劾状送到了康熙面前,这位“明君”难道就不明就里吗?不,他两眼一眨,动起了帝王心术——他要杀鸡儆猴,他要天下人知道你戴名世才华再大,也不过是我手中的羔羊罢了。公元1713年初春,戴名世被腰斩处死,时年60岁。噩耗传到桐城,为避受牵连之祸,戴氏家族100余口全部投塘自杀。这口池塘至今仍在桐城孔城镇清水村,池水幽黑,透着死亡的气息。

戴名世之死是桐城派的一大挫折,不过文化的精华始终是强权、冤狱压制不住的。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冬,受《南山集》案牵连的方苞被“恩释出狱”,这位桐城派大家显然吸取了戴名世的教训,他一面著书立说,一面又韬光养晦,平生虽两次入南书房参与政事,却又对政治和权利全无野心。方苞是桐城派早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改变了戴名世死后桐城派“万马齐喑”的局面,而后世的刘大櫆、姚鼐之所以能继往开来,发扬桐城派,归根结底他们是站到了巨人的肩上。

经过“桐城四祖”的开拓,到了乾隆朝中后期,桐城派学术极大繁荣,当时就有“京城官生半桐城”(北京的官员、士生半数都是桐城派弟子)的说法。清初100多年,历经康、雍、乾三朝,桐城派不仅能在“文字狱”的夹缝中生存下来,还发扬壮大,这与桐城派文人倡导的务实实用是分不开的——他们不与强权正面冲突,消耗精力,而是登峰造极,追求学术的顶点。而桐城派的“实用”主张,直接影响了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甚至更往后的中国改革。

影响至今的“实用”思想

桐城派在清代鼎盛一时,但这毕竟已是往事,它推崇的“义法”、“言有物”、“言有序”在今天看来毕竟时隔久远,激不起人们的太多兴趣。然而,当我们抛开这些单纯的、阳春白雪似的治学手段,重新梳理桐城派文化精髓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小城的文派,其影响已穿越时代,并渗透到社会精神的方方面面。

桐城派后辈、姚鼐的高足姚莹曾明确将桐城派要义归纳为“义理、经济、多闻、辞章”,这里的“经济”很引人注意——什么是经济?简单说来就是经世致用的学问,它涵盖社会生活领域的各方面,如管理、财务、民事,甚至还涉及自然科学领域。桐城派之前,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于这些“经济”之学的,他们只读圣贤书,用儒学八股敲开仕途的大门。

在桐城派崛起的时代,中国知识界的另一种风气是“重考据”,所谓考据就是研究古文献时,找出极为翔实的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考据是一门“向后看”的学问,它厚古薄今,虽于现实无所补益,但又能引经据典,让人获得博学的虚名。对于繁琐的考据,桐城派文人大感厌倦,他们依然重经济、重实用,在知识领域树起了一面鲜明的大旗。

被这面大旗吸引来的,就有曾国藩。曾国藩最初并不是桐城弟子,后来受桐城派经世致用思想的感召,转从姚鼐学习。随着曾国藩平步青云,成为晚清重臣,桐城派的经世致用也发扬光大。

1861年,曾国藩在大别山下创办安庆军械所,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作枪支武器。文绉绉的书生官僚从此“跨界”,引发了晚清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宗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号召学习西方——因此洋务运动就不可避免地招来了守旧派的反对。每到此时,曾国藩总会引用桐城派的观点进行反驳——“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熟读了书本经典、义理之学也还远远不够,要想有益国家,经济之学就必须重视,放在显著位置。

曾国藩是桐城派经世致用的践行者,后来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显然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不然洋务运动就不会整整持续半个世纪。1911年清朝覆亡,桐城派思想并没有偃旗息鼓,“实用”、“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从此为之一变——后世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如五四运动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改革开放后又提倡“黑猫白猫”,桐城思想的影子在其间若隐若现。

篇5:桐城活海作文

一路上,我的心情特别舒畅。车窗外,天空碧蓝,阳光灿烂,不时掠过几只快乐的小鸟。公路两旁的田野、树木渐渐离我们远去……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就到达了桐城市。八点半左右,我们终于抵达活海。

我们换上泳装,走出更衣室,眼前豁然开朗:天是蓝的,水也是蓝的,好大一片蓝盈盈的水面啊!水上有许多滑梯,有大青蛙状的,有鳄鱼形的……我迫不及待地套上带去的恐龙救生圈,一下子扑进水的怀抱。顿时,一股清凉包围了全身,好舒服呀!我不断地往前游,发现前面的卡通形象更多:有正在从上往下淋水的雨蘑菇,有张牙舞爪的八爪章鱼,有苹果样的小屋,有多变的魔方,还有正在喷水的大蜗牛……这里的滑梯我一个个都玩了一次,觉得很刺激。

然而更刺激的还在后面,我们来到活海的主体区,发现这儿的水面更大,满眼都是人,水面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游泳圈。正前方是一座高大的白雪皑皑的冰山,上有“中国活海”四个鲜红色的大字,冰山两侧还有两个超大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播放着节目,正前方有一艘正准备出发的大船,这条船听说叫诺亚方舟。

爸爸租了一个双人的大救生圈,我们一起游到大船边,船上的主持人正在激情高涨地主持节目,不一会儿,一群衣着艳丽的云南姑娘们便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主持人可能觉得还不过瘾,又指挥我们和船上的男演员们一起大跳《江南Style》,顿时,船上的人们和水中的我们一个个都在狂舞,人人激情四溅,到处水花飞舞,再加上主持人不时地从船上抛下许多塑料小礼品,弄得下面的我们更加激动疯狂。

不一会儿,演出结束了,冲浪开始了!主持人大喊一声,顿时,一股很大的水流从冰山前涌起,掀起了翻滚的浪花,我还没来得及拉下泳镜,就被迎面扑来的浪花呛了一下,紧接着,我被汹涌的浪花卷起,脚脱离了地面,我紧紧地抱着小恐龙(救生圈)的头,随着水流漂浮……心想:冲浪也不过如此嘛!

正在暗自庆幸,忽然前方传来了一片尖叫声,我抬头一看,一排足有三米多高的巨浪正在腾空而起,前排人们的救生圈翻倒了一大片,接着,又有一批救生圈被打翻了。我害怕地蜷伏着身子迎接着浪花的到来,终于,我被激情的浪花打得晕头转向,要不是妈妈在我后面拽着小恐龙救生圈的尾巴,我的`救生圈早就被打翻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很惊险,也很刺激!

那天,我们共进行了三次惊心动魄地冲浪,下午两点多钟,太阳正释放着它的激情,我们终于抵挡不住它那火辣辣的热情,恋恋不舍地从充满着激情的活海中上了岸,也明白了活海名称的由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篇6:桐城文庙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迎江寺风景区,我是来自安徽省旅行社的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可以为各位提供讲解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把美丽介绍给大家,把欢乐传递给大家。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迎江寺之旅吧!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桐城自古名人辈出,唐宋两代的有曹松、李公麟,明清时期又有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文派,前后雄霸文坛近300年。近代又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和桐城文化密切相关的桐城文庙。首先让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庙吧!文庙又叫孔庙,它是一座“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元代,清同治年间重建,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了,现在保留的文庙是其核心建筑,主要有大成殿、门楼,并配有文昌祠、泮池、泮桥等建筑。

接下来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庙,感受一下她的文化魅力吧。进了文庙大门,眼前的便是棂星门,棂星门是用汉白玉建成的四柱三门式建筑,柱身是方形的,下有“扇形”撑石,造型简朴典雅。棂星是传说中的谷神,汉高祖命祭天要先祭棂星,以祈求五谷丰登,宋时将棂星门移到孔庙,意为以尊天之礼尊孔。穿过棂星门,走过泮桥,我们现在到达了大成殿,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堪称皖中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大成殿之冠。进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这些塑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甚至可以跟山东曲阜孔庙里的孔子塑像媲美呢!

好了,接下来一个小时时间留给您,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进殿或进展览馆参观,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文庙门前集合,随后我们会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六尺巷。

各位朋友,眼前这条100多米长,两米多宽的小巷就是著名的“六尺巷”了。不知道,大家对“六尺巷”的故事了解多少呢?说到张英大家也许不太熟,但他的儿子张延玉,雍正年间的重臣,大家可能就熟悉一点了吧,历史上他们被称为“父子宰相”。张家的住宅旁有块空地,当年隔壁吴家在翻修房子的时侯想将院墙向外扩张,把这块空地占了。张家人因为这事和吴家吵了起来,家人就写信给张英请他出面处理。说到底呢,就是希望张英能够以权势摆平吴家。张英看了信后立刻回复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简单,咱们家让一步,事情不就了结了嘛,张家人收到信后,感慨良多,于是就主动往自家这边让了三尺。吴家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也向后退了三尺再修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六尺巷。如今我们踩着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听着几百年前那个和谐礼让的故事,是不是也有一番感触呢?

篇7: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1903年“桐城学堂”开学

1904年改名为“桐城公立中学堂”

1912年改名为“桐城县立中学”

1949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第一中学”

1950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桐城中学”

1952年正式使用“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

文革时期 改名为“桐城县五七中学”

1977年废除“桐城县五七中学”校名,恢复“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安徽省委授予我校“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奖旗一面。

1980年时任中央文化部长的黄镇校友又一次回母校视察。

1984年许奎明同学在高考中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农工党主席章伯钧夫人李健生于九月九日来校参观访问。省人大副主任魏心一,妇联主任应宣权、教育厅长王世杰、朱仇美先后来校检查指导工作。1985年被评为安庆地区教育新兴地区先进单位。副省长王厚宏、省教委副主任兰干亭先后来校视察。

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1987年省委副书记徐乐义、宣传部长牛小梅等领导同志来校视察。

1988年时任中纪委常委的黄镇同志回母校视察,并赠送四万元购书款

1989年 吴筱益同学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段路明同学在全国化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在全国青少年第三届《化智牌》竞赛中,我校获团体冠中,参赛的三名同学,分别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台胞、桐中老校友吴淑候先生向母校捐赠了三千美元。本年3月,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茶花同志来校参观了西城渡江军事会议旧址。1990年学校成立“黄镇校友基金会”。本年12月10日,学校在“后乐亭”举行“黄镇同志纪念碑揭幕仪式”。原中央文化部处长,中日友谊促进会顾问孙祥凝、黄镇同志亲属及有关省市领导参加了仪式。省教委、省体委命名我校为第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本年学校体育队参加省首届省属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获“道德风尚奖”。

1991年获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曙光杯”集体优秀奖。

1993年成立中共桐城中学委员会。

1994年被评为安徽省招飞先进单位。获全国青少年“祖国万岁”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1995年获全国“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团体优胜奖,被评为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1996年校党委被评为安庆市、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获安徽省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三等奖、安庆市一等奖

1999年被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被评为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2000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电教设备类达标学校

园式单位”,获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2002年10月4——6日,桐中喜庆百年华诞。获教育部颁“实验教学先进集体”

2003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绿色学校。校“清流”杂志被省教育厅评为校园刊物一等奖。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方兆祥、省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中宣部组织局杨晋宗、中央党史办研究室主任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我校视察工作。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采访组来校拍摄一集专题片。

2004年在高一年级各班开设研究性课题,全面落实《桐城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5年我校被评为安庆市文明单位。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党副主席章师明来我校视察工作。

2006年 新课程改革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本年底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汪年生同志明确为正县级,为学校督导员;罗伟、彭申清、江喆三同志提拔为副县级,罗伟同志主持学校工作。

2007年3月份,聘请一名外籍老师来校进行口语教学。4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华仁一行来我校视察。

2007年4月24日新西兰国际语言学院院长来我校访问,与我校签订了教师培训项目协议书.7月初,我校派出3名英语教师赴该学院为期六周的学习培训.2007年5月17日下午中科院院士吴奇教授来我校讲学.2007年5月9日——11日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教师陈奇珍荣获一等奖.2007年6月我校高考达二本线考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08年大事记

●安庆市教育局于3月31日至4月1日对我校教育教学全面视导,并形成反馈报告。

●我校半山阁讲坛于5月14日创立。安庆市教育局局长江兴代作首场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颖迪出席首场讲座。

●我校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438人达一本线,1140人达二本线,99人超过600分。中共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发来贺信。

●我校与桐城市委党校及文昌街道签订合同购买130亩土地,并注入首笔认购资金。●11月份,我校政治、语文、数学、化学四个教研组被评为安庆市优秀教研组。

●12月5日我校成功举办安庆市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高中分论坛。

●校园建设日新月异。创建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和无线扩音设施,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增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装修前教学大楼、教研楼和行政办公楼。

●孟富林、刘春良、朱读稳、肖超英、李明阳等省市领导来我校视察。巢湖、亳州、贵池等十多个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

学校获奖情况

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祖国万岁”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团体优胜奖

全国青少年“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第三届“化智牌”团体冠军

第八届“东华杯”化学团体冠军

华东六省一市“东华杯”化学竞赛团体冠军

全国先进班集体(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

“国际金奖”美术比赛优秀组织奖

安徽省体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招飞先进单位

安徽省高考先进单位

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安徽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国家教委“邵逸夫先生中小学赠款建设项目”优秀工程一等奖

安徽省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三等奖

皖中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第七届交流论文二等奖

皖中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第八届交流论文一等奖

安庆地区教育先进单位

安庆地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安庆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安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庆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安庆市“花园式单位”

安庆市先进教工之家

安庆市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第一名 桐城市先进单位

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桐城市文明单位

桐城市高考总体成绩优异奖

桐城市高考优胜单位

桐城市高考先进集体

桐城市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

桐城市先进教工之家

桐城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

桐城市“二五”普法先进集体

桐城市环保先进集体

桐城市先进团委

桐城市团委“八五”建功集体

桐城市文艺演出一等奖

桐城市“振兴中华、建设安徽”宣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桐城市“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

篇8:古井微澜:一九三零年代的桐城派

1933年1月,任教于无锡国传的钱基博开始在《青鹤》杂志连载读书札记《后东塾读书杂志》,仿清人陈澧“东塾”之说,名其斋曰“后东塾”。其时,他刚回到无锡半年左右,被聘为上海《青鹤》杂志的特约撰述。关于这份读书札记,他自作解题云:“发微抉奥,不屑屑于考证,观其会通,究其流别。”其中第一篇,即为论“范当世范伯子文集十二卷”一文。文中涉及对范氏诗文的批评,在当时的旧式文人圈子,尤其是江苏南通一地的士人中引发了一场争议。范当世的再传弟子冯超首先致信钱基博,与之论辩。冯超初次致信钱基博,当在1933年3月或4月左右。此后,冯、钱二人开始书信交锋,而其他文人也参与其中,与两人皆有所论列。

此后,《国风》杂志在1933年5月1日,第二卷第九期刊出冯超《与钱子泉书》,第十期刊出冯超《再与钱子泉论文书》、钱基博《复冯静伯书》、冯超《复钱子泉书》,同年第三卷第二期又收录冯超《与陈灨一论文书》、徐昂《与曹君觉书》、冯超《再与陈灨一书》和钱基博《复陈灨一书》。

由原南通世界书局老板陈小如担任经理并主编的《大江北商报》也顺势及时跟进,刊登了冯超与钱基博往来书信,然其具体刊期现已无从查考。虽该报本身订户不多,影响有限,但由于该报发行区域以泰兴、南通、如皋为主,此次论辩牵涉的人物亦集中在该地域,因此在读者群中反响颇大,读者亦纷纷来信论及此事。报纸编辑部迎合舆论,把握商机,又结集出版了《论范伯子先生文与桐城学驳钱基博》一书(以下简称《论范文与桐城学》书)。

不过,这位单行本的编辑也并非完全的旁观者,而是范当世弟子徐昂的侄子徐一瓢,日后他曾在1944年《古今》半月刊杂志第五十五至五十七期上连载《记通州范伯子先生》一文,提及此中原委:“此事辩讼,首尾数月,报章亦竞相转载,余时主《大江北商报》笔政,乃汇而印为单行本,子泉闻之,亦颇减其锐兴,而后东塾所谓读书杂记,遂亦中止,不复见诸《青鹤》。”

《大江北商报》编辑部结集出版的《论范文与桐城学》一书所收集和呈现的资料较之《国风》、《青鹤》更为完整和丰富,且其援引了不少论战双方提到的原始材料,有助于厘清事件始末、发展脉络,因此,本文所引材料若有重出之处,皆从《论范文与桐城学》一书。在原始材料方面,该书提供了钱基博《后东塾读书杂志》评论范氏文集的原文,间附冯超按语,附录陈三立所作《范当世文集序》、徐昂作《范当世文集后序》;在书信方面,该书收录了冯超《与钱子泉书》,附录范当世与蔡燕生论文第一书、钱基博《费太公家传》、姚永概《范肯堂墓志铭》,也收录了钱基博《复冯静伯书》、冯超《再与钱子泉书》、曹君觉《与冯静伯书》、冯超《复曹君觉先生书》、徐昂《复曹君觉书》、钱基博《与陈灨一书》、冯超《与陈灨一书》、冯超《再与陈灨一书》、冯超《答陈灨一书》等,共计十通书信。

钱基博在回信中曾提到,冯超的书信是通过国专转来,“博不能强人以从同,然亦不欲苟徇风气以张门户,俟五百年后论定之可耳”。而冯超写给钱基博的第二信中则表示:“足下谓将俟五百年后论定此间,则已与来书同载敝邑各报,即听并世之君子论之,不及俟矣。”则此时两人书信或已刊布于《大江北商报》。此外,南通文人曹君觉曾中作解人,其时任通州师范学校教师,而钱基博本人也时在无锡国专任教,据冯超复曹君觉书:“顷者两校生徒无不措意此事,并闻夫子所掌教之各校学子,亦颇汲汲冀是非之判。”由此可见,此事在当地一度引起轩然大波,这些都标志着这则由私人读书札记引发的争议逐渐演变成了一桩具有文化史意义的公众事件。

二、双方观点及各方态度

钱基博读书札记的主要观点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第一,他认为范氏论文虽为桐城张目,其作文却与桐城路数不同:“范氏力推桐城,而文章蹊径,实不与桐城相同。其论文意求雅适,境尚平淡,义贵含蓄,法重包绾,讥骂而有敬慎之心,诙谲而有渊穆之气。此其尝于蔡燕生论文书发之,不过铺张桐城门面语耳。”第二,他引用并甚为赞同陈三立为范氏文集作序中的评语,以为范文“长于控抟旋盘,绵邈而往复”。他从范当世师承关系推导,其受曾门弟子张裕钊影响颇深,张氏行文“瘦硬盘屈,稍露筋节便形削薄”,因而范当世与同乡张謇皆继承此一瘦硬文风,范出以绵邈而张则能为横恣。第三,他提出,友人蔡达明、费师洪为文皆喜往复,与范同,戏名之云“南通派”,并归纳南通派文风“以瘦硬盘屈取劲”。第四,他回归范当世文集本身,论其不足:“范氏文议论未能茂畅,叙事亦无神采,独以瘦硬之笔作呻吟之语,高天厚地,拘局不舒”,以戏谑态度欲谥之以“文囚”。最后,他兼论范氏诗歌,认为其诗与陈三立齐名,却囿于江西派境界,“能入而不能出”,不过“矫平熟”而已。

冯超致钱基博的第一封信,主要观点皆与钱的读书札记针锋相对。首先,他指出范当世“师武昌而友冀州”,与张裕钊、吴汝纶为师友,其学本于桐城,而钱氏所引与蔡燕生论文书中并无为桐城张目语。其次,他表彰范文意雅平实,转而抨击钱基博行文之失有二:一是文章喜用“中华人民造国之几年”,以为不伦不类;二是其所为《费大猷家传》,采江湖小说语入文,失之雅洁。第三,他极论范诗之妙,而诋钱氏诗作未有流传,不足论其诗。最后,针对“南通派”的提法,他提出蔡达明渊源有自,费师洪仅附于徐益修(徐昂)门下,强为树派是为狭隘。

冯超的书信通过无锡国专转到钱基博手中,钱氏也意识到先前下笔分寸有过,表示札记所论不过抒发一己之见。但是,对冯信中涉及对他诗文创作批评的部分,则仍予以反击:文章使用俚俗语,遍及于史书,“中华人民造国”等同于中华民国,而又举钟嵘《诗品》证无诗亦可论诗。冯超为先师诗文名誉进行辩护的确情有可原,但钱基博反击的这几处也是冯超为讨伐钱基博而勉强拼凑的痛脚,本身难以成立。因此,冯超收到复信后,重新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范集评点上,紧扣桐城文风兼蓄阴阳刚柔,不可以形貌论范文,并抓住钱基博辩称服膺姚选《古文辞类纂》等语,指出钱氏将俚俗语入文违反桐城文章规矩,讥嘲其“言桐城而适触桐城之忌,知足下之所以学桐城矣”。

nlc202309020253

时在通州师范学校任教的文人曹君觉主张息事宁人,居中调停,不过在《与冯静伯书》中,他先是略略为钱基博开解:“阅钱君之说数行,则知其出于一时之兴会,非矜诩其见以示九州百世也……兴会所至,不暇细绎,而著为说,蹈近人整理国故者之常失,吾辈当以为戒。”同时,站在旧式文人的立场上,他也表示不希望看到同一阵营的双方矛盾加深:“且重忧时局,轻视文章之事,是又不必论矣。世敝文贱,号为文士者,宁暇相诟?”

徐昂是范当世的入门弟子,也是冯超的老师,他并不赞同曹君觉将事件归于文人相轻的解释。他指出,文章蹊径与传学并非一事,范当世传桐城之学当是无疑。至于其为文蹊径,他分析陈三立“长于控抟盘旋绵邈而往复”之评语,认为此中措词皆与阳刚相对,则可推论范文具阴柔之美,与桐城蹊径貌异神合。

《青鹤》杂志的主创人陈灨一在此年的春假前后(4月左右)分别致信钱、冯二人,不过《论范文与桐城学》仅收录钱、冯两人答信以及陈、冯之间第二次的书信往来。从现存的钱、冯复信尚无法明确陈灨一对此事件的态度,双方皆将其视作中间人。

三、渐行渐远的桐城派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肯堂,号伯子,江苏通州人。光绪四年(1878),他在兴化谒见刘熙载。光绪六年,他在南京凤池书院拜见张裕钊,始从之学。光绪十七年,其至天津为李鸿章次子李经迈授课。光绪三十年,病逝于上海。范当世先娶吴氏,吴氏病逝后,在吴汝纶、张裕钊的牵线搭桥和再三劝说下,续娶姚濬昌之女姚蕴素,故其与姚濬昌之子姚永朴、姚永概交好,与马其昶则为连襟。其女适陈三立之子陈衡恪,可见其与同光派关系之密切。他在清末士人之中尤以诗名。关于他在清末诗坛地位、同光派诗学主张,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也由于其诗名之盛,使得文名因故不彰。姚永概所撰《范肯堂墓志铭》极称其诗,马其昶《范伯子文集序》,提及范氏欲其作诗,吴汝纶阻之,以为“终莫能胜彼”,突显其诗才绝伦,于其文则未有论及。陈三立《范伯子文集序》说明作序缘由,为范氏遗孀姚蕴素录副寄送,欲扬其古文名声:“且以君亲友如马通伯、姚叔节辈皆绝推隆君诗,而未及论列其文,欲余颇加月旦一言缀其后。”

冯、钱两人争论的焦点看似不过是对范当世个人的诗文评论,却牵涉此一时期桐城后学对桐城派文风的历史定位和认知,以及桐城派后学的身份归属问题。

第一,桐城派的文章规矩捉襟见肘,面临着分崩离析、失效话语的处境。冯超指责钱基博所作费氏家传掺入江湖小说语,重申“方苞氏所谓古文中不可入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南北史轻佻语”等雅洁标准,并抨击钱文“中华人民造国”之类的提法,固守桐城派义法说的阵地。钱基博则指出,坚持雅洁标准不过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之举:“方望溪言古文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蘄于截断众流,而崇古文以卓出于史之上,诚窃以为其道隘狭,不免有时穷。不如章实斋明文史之通之为弘识远览,与道大适。”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曾指出,古文的涵义非常狭窄,既有义法上的规定,更有语言上的限制,尤以桐城派为严格:“受了这种步步逼进的限制,古文家战战兢兢地循规蹈矩,以求保卫语言的纯洁,消极的、像雪花而不像火焰那样的纯洁。从这方面看,林纾译书的文体不是‘古文’,至少就不是他自己所谓‘古文’。他的译笔违背和破坏了他亲手制定的“古文”规律。”因此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纾的翻译文笔已不属于古文的范畴。

第二,桐城派的古文门径过去往往截断众流,一体独尊,虽在清末民初受到严重动摇,但其犹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门弟子绵延相续,一呼众应。而钱基博在信中自述与桐城派渊源颇深,吴汝纶弟子严钊惋惜其不及事吴,笑应之曰:“恨冀州不得弟子如仆者耳。使得仆为弟子,何难张皇其学以为眉目”,不攀门户,颇为自负。另一方面,他对姚选甚为服膺:“仆于姚氏《古文辞类纂》一书,以十年之力治之,撰有解题。谬窃以为并世之治姚氏书,极深研几如仆者,当亦不多。”在无锡国专授课之际,“诏诸生治文章,必揭姚氏书以为门户”。其标举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书,以为古文教育学习之路径,却只是将此视为一种方法论,并非以之为倚靠。王绍曾《钱子泉先生讲学杂忆》提到钱基博在无锡国专开设的课程共有三门:“一门是正续《古文辞类纂》,一门是章学诚《文史通义》,另一门是目录学。”钱亦论及章学诚之开通与桐城之闭塞,两者高下立判,同为初学进入门径则一。

第三,论辩双方皆从文章风格入手,评骘范文与桐城路数之离合,引发了关于派别与风格笔法的再思考。自称私淑姚鼐的曾国藩将经世要素纳入义理、考据、词章之中,振起文脉,独领风骚:“桐城派流衍益广,不能无窳弱之病,曾文正公出而振之,文正一代伟人,以理学经济发为文章。其阅历亲切,迥出诸先生上。早尝师义法于桐城,得其峻洁之诣,平时论文,必导源六经两汉……故其为文,气清体闳,不名一家,足与方、姚诸公并峙。”有关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向来聚讼颇多。“湘乡派”之名称最早出自1908年李详《论桐城派》一文,钱基博通过费范九的介绍与李详亦有过从。虽李文标举湘乡之名,其实不主张派别定于一尊:“诚知文章一道,大则笼罩百家,自铸伟词,小亦钻仰先达,树义卓然,所宗何师,即为一派,譬之同源异流,归海而会,乃与古人‘邪流别’之训相合。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渎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余则非是,固无此理。”在文章末尾,他再次重申古文无所谓派别:“古文无义法,多读古书,则文自寓法,古文无派,于古有承者,皆谓之派,期无负于古人斯已矣。”则湘乡之名,最初也不过是李生无意中拈出的提法,并无门户自高的深意。

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钱基博在读书札记中将蔡达明、费师洪等人,归入范当世领衔的所谓“南通派”,声明是戏言,不过取其皆“以瘦硬盘屈取劲”,则是以一人为一宗师的概括之法。事实上,桐城派即便坚持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古文为旨归,作家作品的个人风格却难以统一和协调。这一方面,固然有文学创作自然属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其原先的古文理论(包括文章内容、形式、风格等)已无法涵盖推陈出新的写作实践。倘若将桐城派比作一面大旗,则其在同、咸之际已残破飘摇,即便能勉强拢住湘乡派诸人及桐城殿军,至纳入桐城变种林纾、严复等人已属勉强之极,改旗易帜亦指日可待。

四、尾声

《青鹤》杂志的主持人陈灨一曾撰写《论桐城派》一文,刊载于时间稍后的《青鹤》第一卷第二十期。虽其未曾明言针对何人何事,但从上下文来看,可以推断确是缘此事而感发。其基本观点是:“文章无所谓派,亦非可以派囿之也。有之惟师法而已。”因此,他抨击古文必宗桐城一派的看法,并影射此前钱、冯二人的论争:“岂料周氏一时兴到之言,而流毒及今,为文人学士聚讼之口实,实桐城派与否之争,吾犹见其人闻其声矣。”其以马其昶、陈三立为近世古文大师之守桐城家法者,而亦不赞成将林纾归入桐城之中:“闽侯林琴南好读班、马、韩、柳书,译述西方小说,累如千万言,吐词隽雅,而所为文章,实于魏叔子为近,有拟以桐城者,未为当也。”他在文末甚至还提出了桐城派之称应行废止的看法。

一九三零年代的桐城派,已逐渐远去成为供人膜拜或走下圣坛的形象,纵横交织的一缕文脉也再难以为继。

上一篇:安全教育节目观后感下一篇:很厉害的同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