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2024-04-15

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倪家营乡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点

工 作 总 结

倪家营乡自开展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以来,认真抓好设施农牧业科技应用、苗木预订、结构调整、品种改良等工作。把旧棚维修改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因棚施策、分类指导,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倒排工期,逐点推进。

一、示范点建设情况

今年,我乡进一步重视设施农业示范点建设,在我乡汪家墩村27户日光温室种植户中推广提质增效技术,通过推广该项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狠抓土壤改良

由于日光温室种植品种单一,连续种植后土壤板结严重,病虫残留多,乡农林站积极组织引导群众进行土壤深翻、客土换土、堆腐农家肥、高温闷棚灭菌。进行土壤深翻20座,客土换土20座,高温堆肥50多方,高温闷棚灭菌50座。

(二)加强苗木预订工作

乡农林站主动与育苗公司沟通衔接,引导群众预订苗木,已定植彩椒、西葫芦芹菜、冬瓜等作物49座。

(三)严格建造技术

严格按照市上新制定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规范示范推广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建造技术,以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葡萄为重点,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设施集成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技术,科学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模式,推广配套新技术和新机具,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四)重视科技推广

重点推广了高温闷棚、增温降湿、重施有机肥、配方施肥与节本增效、优质专用棚膜应用、有机质育苗、茬口安排、垄膜沟灌等提质增效技术,日光温室座均收入达到3万元,最高座收入3.56万元,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带动了广大农户建造日光温室的积极性。

(五)加强农民培训

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全面实施,充分利用各类传媒,采取巡回宣讲、技术讲座、以会代训、现场指导和印发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和致富典型,全面普及温室、钢架大棚建造、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2013年,全乡共举办培训班67场(次),参加2078多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示范点连片规模小,电力设施配套滞后;二是温室大棚建造成本高,产业发展水平不明显;三是土地流转困难,规模发展难度大;四是设施蔬菜上市价格波动大,效益提升不明显;五是外向型市场链接不畅,产业规模难形成;六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根据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的要求,针对我乡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机制,抓紧抓好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建立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考核机制,将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领导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全面促进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

(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筹资方式,积极争取项目,整合各类资金,特别是结合妇女小额贷款、政府贴息贷款、农机局补贴项目资金扶持等手段,确保对发展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的资金投入。

(三)抓好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发展

建立和实行领导抓点,干部蹲点制度。重点抓好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钢架大棚蔬菜生产示范点、高原夏菜生产示范点。通过蹲点指导,将示范点建成推动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

(四)推行标准生产,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推广已制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由无公害向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二是搞好品牌建设。依托现有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等认证产品,规范标志使用,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产品和高原夏菜的知名度,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人员工作激励机制,为积极开展工作搭建一个良好平台。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扩大培训规模,着重培养农民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应用各项标准化种植技术。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篇2: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2007将要结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进取,建立和谐校园,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本学期我校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抓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十个一”系列教育活动,结合教育质量大学习、大讨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业务方面,突出抓了教师的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2、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和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课改研讨活动,积极开展乡级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各课教学中积极渗透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学年期末考试中教学成绩稳步提高,1-4年级:语数单科,C等率,A等率分别达到96%、40%以上;双科合格率,C等率和A等率分别达到96%、30%以上。

3、学校管理

抓过程管理,修订完善了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平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为重点,改革教案的备写作业的批阅,提倡活页教案和电子教案,作业批阅提倡多样性,重点检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的力度,以及新教法的应运。校长主任深入课堂,每周听课两节,指导教学。坚持班风评比和对学生的星级评比,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抓活动的落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呼唤成信、共铸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举办诚信宣誓签名活动,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诚信演讲以及征文活动,让诚信的种子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田。积极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了学校田径运动会,举办了师生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评。举办抵制毒品,珍惜生命以及预防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制讲座,开展创建无烟校,拒吸第一支烟的宣誓签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振奋了学生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师生品德合格率达100%.4教师队伍

抓教师队伍建设。(1)抓素质,强业务,促提高。以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标准为内容,大力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持之以恒,坚持每周2小时的集中培训,组织观看光盘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案例,要求教师每周上3节多媒体教学课,做到教案、课件、课表、使用记载相一致。将信息技术与小班化教学有机结合,自觉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对微机操作水平的掌握有逼者学到争着上机,课件有不用到自觉用,学生争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自觉监督共同维护清洁卫生。教师计算机达标率为100%(2)抓师德、铸师魂,讲奉献。根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分析自身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触动灵魂,付之于行动。

2、开展教师“师德师能”演讲赛在演讲中,各位教师都饱含深情,倾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结对帮困助学一批“弱势”学生,对于学校中的“弱势”学生,我们始终把他们列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对象。开展“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教师与特困学生结对子,与后进生手拉手活动。使每个后进生的帮困工作落实到专人。同时,在各班班内开展了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帮困工作,从学习上来帮助这些同学。

4、开展“十不准”教师承诺守信活动,以承诺的形式,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中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干群关系。

5、注重教师培养。

6、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操作大赛。7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开展评教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是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二是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座谈会;四是家长评。5教育科研

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筛选 制定教研课题,积极开展了课改优质课评选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评等定级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加强课改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结队帮扶的形式,开展课改培训。每位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改论文。制作一个课件,进行一次课后反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有6名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的进修,其中一人取得了高一级学历。

6、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了切实抓好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我们认真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和《关于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学校的收费管理的现金收支管理,学校坚持一切收费张榜公布,透明公开,学校重大事宜和大额资金支出有教师会议讨论通过,财务目标公示,严格收费标准,规范勤工俭学活动,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的发生。

二、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

加强了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安全工作细则,制定了预防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和教师家长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坚持路队护送制度、幼儿接送卡制度和值班制度。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工作专题讲座,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测试知晓率达100%;落实管理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条例。全面落实了校园安全“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制度。特殊时期,层层建立“零报告”制度。认真贯彻省、市、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面对我校墙以成危墙的现壮,一方面向上级打报告,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设立警示标志。同时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宣讲安全预防知识,积极防治流感,开展后勤卫生检查和周边环境治理,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整洁通过学校师生的大量工作,教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了校园安全,一学期来,学校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学校创新工作 教育科研方面; 1、2007年6月冯小琴动漫画制作获县级二等奖; 2、2007年9月张丽萍动漫画制作获县级三等奖; 3、2007学李小玲辅导学生作品获奖; 4、2007学幼儿软教具制作获县级三等奖;

论文信息方面:

1、教师在张掖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论文2篇、信息1篇。

2、在临泽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论文7篇.。努力的方向:

1、巩固“普九”成果,确保四率指标,使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了100%.2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变观念,树立教改理念,推动新课程改革实验。

4克服学校学生少经费不足存在的问题,任劳任怨,多与上级领导部门和村委会联系汇报。

倪家营小学

篇3: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1 淮安市创建省级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市的历程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第二轮大规模推广由江苏开始。淮安市作为江苏地区最早的示范区, 2006年首创水稻种植托管式服务模式, 帮助农民种上了省心田、省工田。2013年, 该市将创建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 (区) 成立以一把手县 (区) 长为组长、分管县 (区) 长为副组长, 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打响了一场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创建的攻坚战。通过努力, 全市新增插秧机6 784标准台, 保有量达到20 894台, 机种水平达到86.7%;80%的乡镇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 金湖县、清浦区、洪泽县、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涟水县等7个水稻主产区全部创成示范县 (区) ;组织各类现场会68次, 开展育秧等技术培训193期, 培训技术人员1.78万人次;建设0.33 hm2 (5亩) 以上的集中育秧点752个, 集中育秧面积1 093 hm2, 集中育秧比例达50%以上;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率达60%;重点扶持了98个服务规模在200 hm2以上的机插秧合作组织, 服务组织的作业面积占到全市机插秧面积的51.5%。全面完成了示范创建目标。该市2011-2013年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见图1。

2 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创建指标全面达标, 但是核心指标还有提升空间

对照省级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指标考核体系中的8大类21项指标, 淮安市在创建中虽然取得了7优1良的优秀成绩, 但是三大核心指标仍有提升空间。一是虽然水稻机插率达到78.7%, 但是仍有超过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5的田块采用其它种植方式, 手插、直播等种植方式在部分地区还有市场;二是辖区内仍有近20%的乡镇机插率没有达到70%以上, 夹花田、斑马田现象还较普遍, 特别是道路两旁以及城市周边地区还有田块没采用机插, 示范效应不够显著;三是单机作业水平仍然偏高, 对照全省手扶机单机作业量不超过10 hm2、高速机单机作业量不超过26.67 hm2的考核标准, 该市单机作业量仍然高出10%左右, 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装备力量。

2.2 主要装备数量满足需求, 但是装备结构还有调整空间

全市插秧机保有量基本满足了21.17万hm2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需要, 但是农机装备结构仍需优化。一是步进式插秧机保有量占比超过85%, 高速机保有量较低, 仍有迫切的更新换代需要 (详见图2) 。二是育秧流水线的推广数量明显不足。目前, 集中育秧已成为全市水稻育秧的主渠道, 与集中育秧相配套的育秧流水线亟需大力推广。三是基质育秧技术需求明显增加。基质育秧技术从2006年开始在淮安市率先应用, 该市柴米河公司生产的基质因品质稳定、育秧方便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市场首选品牌, 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本市内的使用率不高, 只占到全市育秧总面积的1/6。

2.3 培训指导基本到位, 但是农机农艺融合度还有提升空间

多层次、大规模的培训和一对一的指导让全市农民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水稻机插秧技术, 普通农户也基本完成了“要我机插”向“我要机插”的转变, 但是水稻机插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度还不够。一是存在播种量过大问题。理论上要求在120 g/盘左右, 淮安市应不超过150 g/盘, 但是农户实际播种量达到180~200 g/盘。播种密度太大, 不但导致种植成本上升, 而且会导致高峰苗偏多, 出现成穗率低、穗瘦小现象。二是每亩基本苗太多。软盘育秧每亩大田机插应不超过25盘, 目前全市普遍都要插到30盘, 每亩基本苗增加20%以上, 影响了机插秧单株优势的发挥。三是机插作业质量仍需提高。对照技术规范中“不漂不倒、越浅越好”的要求, 全市机插普遍较深, 导致植伤重、缓苗期长, 影响苗期正常生长。

2.4 服务市场已经成形, 但是服务成效还有放大空间

全市共有从事机插秧服务的农机服务组织297个, 机具保有量占到全市的30%, 服务面积占到全市机插面积的一半左右。但是服务组织的作用仍然没有充分发挥。一是数量仍显不足,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南部四个县区, 涟水县、淮阴区数量不足;二是各类合作社服务能力仍然不强, 作业面积超过200 hm2的服务组织一共只有98个, 其中超过666.67 hm2的只有23个;三是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多数服务组织只是提供机插这一单一环节作业服务, 没有实现耕、种、收、植保、秸秆还田等一条龙全程服务。该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情况见图3。

3 进一步巩固示范创建成果的对策与建议

3.1 坚持行政推动不放松, 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水稻机插秧技术与机具推广是一项公益事业, 离不开行政推动。政府行政推动是机插秧推广的第一推动力。建议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水稻机插秧 (2014—2015年) 二年巩固计划, 继续把水稻机插秧技术与机具推广列入农业农村考核目标, 明确要求各县 (区) 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高度重视和抓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在政府, 指导在部门, 推进靠县 (区) , 落实靠乡镇, 突破靠合作社和大户”的责任机制以及市、县、乡三级联动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多部门联合会商与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 清死角, 灭盲区, 合力解决制约水稻机插秧技术和机具推广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全力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2 坚持政策扶持不放松, 进一步加大适用装备推广力度

围绕水稻种植机械化巩固发展要求, 建立财政配套保障机制。重点扶持发展高速插秧机和育秧流水线, 按照2014、2015年每年更新1 000台高速机、推广40条育秧流水线的要求, 落实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 建立“市、县、乡、村”多级投入机制和分级承担的财政保障机制, 确保全市每年投入不少于2 000万元。变以往的机具累加补贴为对示范区、示范合作社作业补贴, 不仅可有效解决机具监管难题, 而且能保证机手和合作社的作业面积。建议市级财政按照省里补贴计划安排市级示范区建设的补助和技术推广工作经费, 择优选择完成任务好、运行规范、作业达标的农机合作社进行追加奖补, 并对机插秧推广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机推广人员、农机大户和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县区财政要在中央、省、市补贴的基础上, 对照《淮安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整体推进乡镇考核办法》, 整合相关支农项目, 集聚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 对重点区域优先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计划, 优先提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建设一批集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等于一体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并以此为中心, 向周边地区快速扩张, 加快实现整村、整乡镇逐次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3.3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不放松, 进一步提升作业规范化水平

水稻机插秧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主要由育秧、耕整地、插秧和大田管理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操作标准都已公布,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标准化体系已经成形。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根据机插秧推广不同阶段的特点, 结合当地实际, 制订适应本地的技术路线及标准。在技术推广关键时期、黄金阶段, 由市政府组织开展对县 (区) 执行技术规范的巡查、督查。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 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测产评定活动, 坚决控减直播稻, 把大壮苗育秧、无纺布育秧、流水线育秧、基质育秧以及杂交稻机插作为技术推广重点, 坚持不懈地推进工厂化、规模化和基质化育秧, 进一步巩固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与水稻机插秧的技术集成成果, 建立市、县、乡三级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考核责任制, 确保巩固建设666.67 hm2 (1万亩) 示范区20个, 200 hm2 (300亩) 以上示范片60个, 确保两项关键技术集成率稳定在60%以上, 实现双轮驱动, 互相促进。

3.4 坚持技术培训不放松, 进一步扩大示范创建辐射范围

篇4: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瞄准“一个目标”

争创老干部满意之家是碧江区委离退局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目标,该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关于老干部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成果,完善“三个”机制,健全各项制度,做好“四个到位”的谋划实施,落实个性化、亲情化、多样化的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两抓两提”(抓学习提素质,抓业务提能力)活动,通过借鉴新模式、总结新经验、选树新典型,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

确立“两个意识”

把责任当使命,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动力之源。在工作中,该局把老干部视为自己的亲人,以儿女之心,晚辈之情,带着孝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老干部生活中遇到的点滴困难给予及时解决,感情上呈现的细微波动及时抚慰,身体上显现的丝毫异恙快速帮扶。

搞好服务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本职所在,用心服务是前提。新形势下,该局意识到,要明确老年人最期盼的事情是什么,最在意的东西有哪些,最乐意参加的活动怎样开展。要从最基本的服务做起,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提升素质。

實现“三个保障”

在落实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有保障方面,该局从制定离退休干部日常联系、健康疗养、生日慰问、阅文参会等制度和规定入手,指定专人专职负责,将老干部的离退休费、津补贴、护理费和老干部去世后的丧葬费、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按政策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和使用到位。

为加强业务,让队伍制度建设有保障,该局还采取外出取经和内修真功相结合,优化队伍、分解任务、完善制度,提升业务内涵,确保工作成效。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行中有路,切实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供强有力队伍支撑。

强化“四项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老干部工作,该局强化用网格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下基层,创新工作方法,做好“三勤”、“四个一”、“五必访”和“临终关怀”;健全老干部住处档案和健康档案,对每位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个人爱好、精神需求等基本信息及时更新。强化助老“幸福工程”建设,启动强化“文化养老”机制建设,强化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建设。

篇5: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全县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灌区水利工作全局,进一步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汛抗旱和灌溉管理工作力度,为全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现将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重点水利工作完成情况

1、狠抓灌溉管理,规范运行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明显推进。灌溉工作是涉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所领导班子把狠抓灌溉管理、规范灌溉运行机制、开展防汛抗旱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责任,确保灌溉任务全面完成。认真分析轮次配水面积和分配水量与实际需水量的关系,科学、合理确定各类农作物用水定额,做到配水有计划,分水有比例,量水有记载,实行统一配水,同标准计费的管理体制。全年共完成夏灌面积5.17万亩,秋冬灌面积8.59万亩,斗口共计引水2908万m3。二是认真开展防汛安全检查,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制定了分地段应急抢险预案,成立了三级联防防汛队伍。对重点防洪工程和引水渠道认真进行检查,确保了各类水利设施运行安全。同时,通过会议安排部署、科学合理制定配水计划、压缩灌水比例、水管人员昼夜轮番检查等形式,及时开展抗旱工作,确保了农作物的适时灌溉。三是进一步规范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积极推广低耗水作物,完成地膜覆盖面积3.2万亩,完成垄膜沟灌1.1万亩。四是扎实搞好各级渠道的清淤维修工作,清淤渠道252条、164公里。维修渠道8条、15.6公里,更换各类启闭机3台/套。

2、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大。一是完成黑节工程倪家干渠下段衬砌续建扫尾工作。衬砌渠道0.7km,整理岸堤1.7km,安装启闭设施4套。二是按照县局下达的田配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斗渠衬砌0.3km、农渠4.07km,配套面积1500亩,完成投资34万元。三是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在高庄、、梨园、汪家墩四村日光温室大棚内架设PVC管道6.81km,解决了97座日光温室的灌水问题。四是组织供水人员对存在隐患的自来水管路进行了维修,并对马郡村人畜饮水计量设施进行了更换,共更换水表243套。五是在科学合理确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本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现状,积极储备项目,配合县局完成了“十二五”水利规划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

3、强抓财务管理,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完成效果明显。一是县局下达水费征收任务162万元,实际应征收174.49万元,现已全部征收到位。二是人饮自来水费计划征收水费19.8万元,应征收21.05万元。止目前,已征收水费18.636万元,预收2011年水费6.4万元。三是进一步拓宽思路,努力完成综合经营任务,计划完成6.5万元,实际完成10.7万元,已全部进账。四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职工工资均能按时发放,各项财务支出都能按县局财务制度列支,不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

4、创新工作机制,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明显突破。一是逐步理顺水价和供水机制,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规范收费行为,2 建立了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同时,积极做好新水价改革宣传工作,为稳步推进水价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做好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确保了工程效益的发挥。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开展以水资源管理、工程设施保护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强化对取水计量设施的监管,确保了各类水利设施安全运行。

5、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安全生产工作明显提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结合农田灌溉、防汛、生活区域、工作人员摩托车驾驶及车辆管理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制度,加大对引水渠道、防洪工程、在建工程、人畜饮水、车辆运行、人身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将检查情况逐项登记台账,及时整治,确保了各项工作安全有效。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悬挂横幅2条,粘贴标语200多条,提高了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安全意识,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无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6、树立水利行业新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明显提升。一是积极开展各类新闻报道工作,在市级报刊刊登各类新闻信息15篇,在县公务网学习活动专栏刊登信息7篇,水务网刊登信息3篇,积极宣传灌区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呈现出的新做法、新经验。二是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重大纪念活动,积极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加大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提高水行政执法水平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积极支持乡域经济发展,完成马郡村32座大棚牛舍及高庄、南台等村社60户小康住宅的测量 设计工作。四是根据县局有关会议精神,积极改善职工办公环境,对倪家干渠管理房进行了改建。共修建房屋4间、火房1间、138m2,围墙62m2,安装大门1付,硬化地平255m2,投入资金24.1万元。五是丰富职工业务文化生活,组织人员参加了乡政府举办的机关单位职工运动会、建党89周年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

7、强化措施、狠抓管理,职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坚持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结合作风建设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认真落实学习教育计划,强化职工素质教育,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了水利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根据灌区水利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服务理念、增强党员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大局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灌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员职工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坚持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全年无违纪违规的人和事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在县局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但是,目前灌区水利发展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汛抗旱设施差,特别是梨园防洪工程老化,虽经几次压护,但尚未得到彻底有效解决。二是工程维修资金短缺。近年来,全乡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工程管理措施滞后,老化失修严重,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

三、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水利发展的关键之年,灌区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县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水利项目建设为重点,保障饮水安全、推进依法治水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抓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是: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稳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要迈出新步伐,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要有明显改善,灌区不因水价改革、工程事故而发生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单位职工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1、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工程项目建设。一是根据县局下达的工程建设计划,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完成批复的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任务。计划衬砌斗渠2条、2.3km,农渠19条、17.1km,修建各类建筑物204座,完成投资339.98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南沟支渠7.1km改建项目,改善南台村0.66万亩耕地的灌水条件。三是完成县局下达的其他工程建设任务。

2、强化措施,抓好管理,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扎实开展防汛抗旱,确保完成夏灌5.17万亩、秋冬灌8.59万亩的灌溉任务。二是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计划征收水费162万元,人饮自来水水费19.8万元,完成综合经营收入6.5万元。若新水价实施后,按新水价完成县局下达的水费征收任务。

3、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一是加大人饮工 程改造力度,争取完成黄家湾村220户用水户水表及检查井的改造工作。二是抓好渠道安全和险工险段治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各类水利设施运行安全。计划维修干渠1条、0.8km,支渠2条、1.5km。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一是将新建的倪家干渠管理房投入使用,对管理房周围环境和河口管理站门前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计划栽植苗木150多棵。二是经常性地开展卫生整治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全年计划48次。三是改善水管所职工办公环境,修建库房50m2,硬化地坪100m2。四是组织职工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继续做好新闻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宣传灌区水利取得的成绩和新经验。

篇6:倪家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总结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提质增效;措施

一、研究背景

2015年,《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制定,将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工作推到了一个“最严格”的管理层次和工作新格局。其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全国国土资源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贯彻落实的民生工程、战略工程。同时,2016年党中央强调的工作方针关键词为“提质增效”,这是一个新常态的核心。质:质量的意思。效:效率的意思。提质增效是指提高质量、增加效率。从国土资源局的行政职能工作来看,落实《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与“提质增效”是统一的关系,国土资源局,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单位,提质增效建设,是积极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改进工作作风的途径与目标。

二、基层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对象面向群众,工作范围覆盖城乡,可以说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手足和神经,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要通过基层国土所来加以宣传和落实,群众和用地单位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也是通过基层国土所的工作加以体现。可以说,基层国土所代表的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整体形象。

夯实基层、打牢基础,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盘子的“最前沿”,是联系群众的“最末梢”,是解决问题的“最底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建设的水平如何,“提质增效”关系到整个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盘子的改革建设成败。

三、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措施建议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建设。不论是《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方案》还是党中央提质增效的方针策略,按照惯例,在贯彻落实中都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作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建议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组建领导小组,有关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机关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为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通过研讨,确定好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工作方案与细则,并对各部门召开动员会进行相关精神传达与具体工作部署。

搞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工作,按照党的提质增效工作方针,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措施。

(二)发挥监督检查作用,推动工作作风转变。领导小组具有监督检查的重要作用,要统筹全局,认真把脉、全面检查,积极会诊、对症开方。针对临到小组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面对面指导,铁面开药,还就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要求。

(三)贯标考核,狠抓落实。可以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引入各类工作职责界定中,推行贯标管理,对照每日、每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设置考评处室、对个人和部门日常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意识进行量化考核。制定贯标考核结果公示制度,实行阳光行政,对考核优秀的给予一定经济和荣誉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进行警告批评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

(四)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零距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优质、高效、便民、规范”的原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为了进一步提质增效,可以采用预约上门服务、提前介入服务、网上咨询即时通讯的方式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将国土资源工作做到乡镇街道,深入基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涉企收费下一篇:邵原二中迎国庆歌咏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