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2024-05-06

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精选13篇)

篇1: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B 5、B 6、A 7、D 8、A 9、C 10、A 11、C 12、C 13、C 14、B 15、C 16、C 17、B 18、D 19、D 20、A 21、D

二、历史诊所

22、明朝废除了宰相的权力。

2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24、14,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完成”

25、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6、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或岳飞不是。

三.材料题(16分)

27、(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分)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3) 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4分)

(4)启示: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分)

28、从x藏地区看:①建立对__、**的册封制度,历世__、**的继立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分)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__与**共同管理x藏,清朝中央政府对x藏管辖大大加强了。(2分)

从x疆地区看:乾隆帝派兵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3分)

从蒙古族看:土尔扈物在明末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因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首领渥巴锡举行武装起义,不远万里重返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 篇章。(4分)

从台湾看:郑成功带兵反抗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分)。

从对外关系看:抗击沙俄侵略者,1689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3分)。

29、(1)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的种子,并让转运使向农民宣传占城稻的优点与种植方法,可见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北宋政府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30、答案:

(1) 岳飞 金军 (2)收复建康;郾城大战。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31、答案:(1)文天祥(2)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32、(1)司南,北宋(2)指南针是一种可靠的导航仪器,使航海不会迷失方向;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2) 南宋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3、(1)明朝科举制八股取士的现象。(2)明朝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也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4、(1)明朝人,抗倭的民族英雄。(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的沿海地区。(3)实现了,戚继光自己率领戚家军肃清了倭寇。

35、(1)郑成功收复台湾(2)清政府设置台湾府(3)雅克萨之战的胜利(4)《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36、x疆分裂分子鼓吹的“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它抹杀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1) 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是x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x疆地区;c清朝于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x疆地区。(2)突厥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6世纪中期,突厥族建立汗国。后来,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唐太宗是俘获东突厥首领,东突厥灭亡。唐高宗时,灭西突厥。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加速了突厥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

37、(1)说明江浙地区棉纺织业的发达;(2)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3)反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明朝中后期手工业的发达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38、(1)为了防止沿海居民商贩资助郑成功;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滋扰生事”;为了抵制鸦片走私。(2)这种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9、(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2)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3)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当时的统治者是康熙皇帝。

40、(1)唐朝时,x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x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3)清朝时中央在x藏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__共同管辖,而**、__也要经清朝皇帝册封。x藏作为大臣辖区,是全国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之一。

篇2: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A.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2.公元14,郑和这个名字开始加载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 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10月,胡锦涛同志和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共同宣布:中俄边界的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中俄历史上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南京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4.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出自谁? (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5.明朝一位皇帝,他在位时设立内阁,皇权得到空前强化,他是 ( )

A.嘉靖 B.明成祖 C.洪武 D.明太祖

6.清代文字狱与下列各项相似的是 ( )

A.隋唐创设科举制 B.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

C.秦朝的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 )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君主专制

8.明朝时,在抗倭斗争中功勋最为卓著的是 ( )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朱棣

9.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主要功绩是 ( )

A.打败倭寇 B.收复建康 C.收复台湾 D.收复雅克萨

10.《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两国东段边境的界山是 ( )

A.长白山 B.外兴安岭 C.小兴安岭 D.大兴安岭

11.我国古代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下列盛 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光武中兴 ②文景之治 ③贞观之治 ④康乾盛世 ⑤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③②①④⑤

13.明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 ( )

①波斯湾 ②红海沿岸 ③非洲东海岸 ④非洲最南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利玛窦是最著名的,他是 ( )

A.意大利人 B.德国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15.制定《大清时宪历》的外国传教士主要是 ( )

A.利玛窦 B.南怀仁

C.汤若望 D.马可?波罗

1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指 ( )

A.漳州 B.广州 C.宁波 D.泉州

17.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 效统治,建立 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还存在的行政制度是 ( )

A. 行省制度 B. 重视农业的制度 C. 发展海运的制度 D. 民族融合制度

18.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朝时台湾称为琉球,元 朝加强了对他的管理

B.17世纪的时候,台湾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

C.在台湾主权的维护方面,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D.清朝时设立台湾府,隶属广东省,加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

19. 1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和反海盗国际使命。在他们的军歌《奔赴索马 里》中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水手—郑和。那么,历史上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 )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20、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 )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二、材料分析(共3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⑴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他的联 系和管理的? (4分)

⑵x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 时期为加强对x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

⑶清朝前期为密切和x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6分)

(1)明清时期,我国的边疆相继遭到哪几个国家的侵略?广大爱国官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哪几次?结果如何?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 国家,对 台湾采取了哪些政策?(4分)

探究三:团结感悟

(3)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3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问: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2分)

篇3: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前些天, 笔者听了的一节公开课, 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课.一上课, 授课教师就很快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我很诧异, 授课教师忽略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的引言部分.那么, 新章节的引言该如何处理呢?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恰巧的是, 笔者前两天刚讲授过这节课, 在备课的时候, 纠结了许久.要么就是采用类似这位授课教师的处理方式, 很快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要么在“章头” (平面直角坐标系) 好好磨一磨, 重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引言的教学.经过自己反复备课, 上课之后, 反思如下.

一方面,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 (以下称“章头课”) 至关重要, 因为“章头课”的全局性很重要, 需要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去感悟这新的一章要学习什么, 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一章的核心是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具有帮助学生建构统领全章的作用.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干脆就让大家翻开课本, 阅读课本第63页的这段文字.笔者认为, 这段文字和标题并不是摆设, 不是毫无意义的, 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笔者的做法是:带领全班学生授课一边阅读, 一边用问题提醒大家:这章叫什么? (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章”“这章有什么重要性”激起全班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必要时还要领着大家一起朗读, 激起感悟.山东省高密市曙光中学任得宝老师所言:“文字平铺在纸上, 既无色彩又无动感, 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 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 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 人物活了, 海中涌动着波涛, 风里鼓荡这清香.”

笔者认为, 这章头“平面直角坐标系”七个字, 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教师使用提示性问题启发学生.

例如, 问题1:这七字有没有哪些字熟悉的, 相应的概念是什么? (坐标, 这在学习数轴的时候就有这个概念.)

问题2:请大家回忆一下, “坐标”在哪个章节学习过?如何定义“坐标”? (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其坐标)

问题3:还学习了数轴的哪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问题4:大家想想看, 为何又要在“坐标”后面加上一个“系”字呢?“坐标系”是什么意思呢?“系”, 可以理解成“体系”.要组成一个“坐标系”, 坐标的数量就不止一个了.到底是要几条数轴才构成这里的体系呢?在后面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问题5:再来看看这七个字中的“直角”二字, 我们在哪里学习了? (直角表示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的特殊情况, 90°的角称为直角) , 在这里到底要求什么构成直角?再思考:既然这里要学习直角的情况, 那是不是还有不是直角的情况呢?

问题6:最后看看这七个字中的“平面”二字是什么意思?既然这有学习“平面”, 那是不是还有非平面, 即立体空间的情况呢? (其实是有的, 三维的情况就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了, 还有更多维的情况)

我通过设计以上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这章的学习中渐渐清晰、明了起来, 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引言课对于每一新的章节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切忌直接翻过各章引言进入第一小节的学习.如何上好引言课?笔者总结如下.

1. 引“全”

对于每一章节的“全貌”在引言部分就有刻画.因此在引言课的教学就需要引导学生描绘一下全章的容貌, 感受一下要学习什么内容.

2. 引“法”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尤其是在学习方法方面更是有相互联系的.例如, 在人教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引言教学中, 需要介绍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学习方法, 类比等式和方程的学习, 从定义、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和应用几个方面学习.本章最重要的是类比的学习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与方程的学习过程———定义, 等式性质, 解法和应用.为学生学习新的一章指引方向,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3. 引“源”

篇4: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篇5:七年级历史下册检测试题及答案

11——15 CAADB 16——20 BBDAB

二、判断题:1——5 √√√×× 6——10 √××××

三、相关链接:1.敦煌莫高窟(千佛洞) 2.武则天 3.赵州桥 4.靖康之变

5.贞观之治 6.吴道子 7.僧一行 8.忽必烈 9.六诏 10.市舶司

四、材料分析:

(1)虚心纳谏(1分);(答出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重用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等具体事例也可)完善科举制(1分)

(2)曲辕犁(l分);筒车(l分)

(3)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 奘西游;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到中国;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在社会生 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等。

(评分说明:每回答正确一点给1分,回答正确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吐蕃(1分)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2分)(或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成亲)

篇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B.17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D.3万年前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种植水稻C.会制造彩陶D.会使用天然火

3、河姆渡遗址分布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

4、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5、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

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

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6、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下图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7、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禹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是因为他

A.作战勇猛B.生活俭朴C.宽厚待人D.治水有功

9、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10、右图为我区著名的景区姜太公祠正门,姜太公辅佐的.国君是

A.夏桀B.商汤 C.商纣王D.周王

11、商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技术是

A.纺织业B.陶瓷业C.青铜制造业D.玉器制造业

12、下面各项中,反映我国四川成都平原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玉象

1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伟业”的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14、“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源于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15、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长城

1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8、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成就的是

A.有了日、月食的记载 B.有了历法,夏历

C.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D.一年分为12个月

19、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B.整套编钟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

20、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B齐C秦D燕

22、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②周武王③启④周厉王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

23、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4、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 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 D.实行土地私有

2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战国B.秦朝C.西汉D.隋朝

二、读图学史(10分)

26、右图为孔子的三句话。

(1)这三句话出自孔子的哪本书?(2分)

(2)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8分)

三、材料解析题(14分)

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材料二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材料三发布焚书令,在咸阳活埋暗中批评他的儒生……

材料四役使大量的百姓修长城、阿房宫、陵墓,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一人获罪家族、邻居牵连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2分)

(2)依据材料一、二说出该皇帝的三条功绩。(6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出该皇帝的三条过失。(6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4分,共26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和改革,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的秦国是改革成就最突出的。(12分)

(1)说一下在这两个国家主持变革的是谁?(4分)

(2)他们的变革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他们改革后的结果怎样?(8分)

2、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14分)

(1)“百家争鸣”主要有哪些学派?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10分)

(2)任选两个学派,简述其主张。(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BCCCADBDCCB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DABBCBABABBB

二、读图学史(10分)

(1)《论语》(2分)

(2)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6分)帮助和指导符合题意即可(2分)

三、材料解析题(14分)

(1)秦始皇(或嬴政)(2分)

(2)功: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每点2分,共6分)

(3)过:实行暴政,焚书坑儒;征发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严刑峻法。(每点2分,共6分)(功、过意思相近即可)

四、简答题(26分)

1、(12分)(1)管仲和商鞅;(4分)

(2)发展生产,增强军事力量;(4分)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4分)

2、(14分)(1)墨家,墨子;儒家,孟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10分)

篇7: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5BBCAB 6-10 ABCBC 11-15 BBDBB 16-20 CACCA 21-25 BDABB 26-30 BCBCB

二、综合题

2、(1)课本地第八页,答有四个方面即可(4分)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分)

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1分)

(3)“开元盛世”(1分)

3、(1)吐蕃(1分)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文成公主入吐蕃)(1分)

篇8:七年级下册要点精讲

enjoy

◎观察思考

Turn left on Five Avenue and enjoy the city's quiet streets and small parks.在第五街左转并享受安静的城市街道和小公园。

I enjoy listening to light music.我喜欢听轻音乐。

◎归纳拓展

enjoy动词, 意为"喜欢;享受"。

enjoy后接名词或代词, 动词的ing形式, 相当于like (喜欢) , 但enjoy后不能加to do;enjoy oneself, 意为“过得愉快、玩得高兴”, 相当于have a good time。

注:enjoy后只能接表示褒义的词组。

二、重点句型

1.There is a post office in the neighborhood.。

◎典例体验

There is a bottle of coke and some apples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瓶可乐和一些苹果。

There are some apples and a bottle of coke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些苹果和一瓶可乐。

I have many stamp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我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邮票。

◎归纳拓展

there be“有”, 表示“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结构:There be+某人或某物+表示地点或时间的状语。there be结构中的be动词的形式要遵循就近一致原则, be动词后面的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用is;复数时用are。

have也意为“有”, 但其表示“拥有, 占有, 具有”, 即:某人有某物 (sb.have/has sth.) 。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 与宾语是所属关系。

2.动词不定式结构:to+动词原形。

◎典例体验

Bridge Street is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

I'm hungry.Please give me something to eat.我饿了, 请给我一些吃的东西。

He asked for a room to live in.他要一个房间住。

The teacher asked him to come on time.老师要他按时来。

She came back to get her English book.她回来拿她的英语书。

To go abroad is his dream.

=It is his dream to go abroad.出国是他的梦想。

Her job is to look after the patients.他的工作是照顾病人。

He can tell you where to get the book.他可以告诉你哪儿能买到这本书。

I want to know when to meet.我想知道什么时候集合。

I don't know how to use commas.我不知道怎么用逗号。

◎归纳拓展

动词不定式的结构:to+动词原形。

动词不定式可用作宾语、定语 (不定式与被修饰词有动宾关系, 若是不及物动词, 介词不能省略) 、宾语补足语 (作宾语补足语不带to的动词有let, make, have, see, watch, hear等) 、状语、主语 (这时可将其用形式主语it来替换) 、表语。

疑问词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 how加to do可构成不定式短语, 在句中可用作know、ask、find out、tell、wonder、learn等动词的宾语, 但有时也作主语。

试比较下列三句子:

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I don't know how to do it.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I don't know what to do about it.关于这件事, 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三、易混辨异

1.during, in.

◎观察思考

He sleeps during the day.他白天睡觉。

He will go to Hawaii for vacation in summer.夏天他将到夏威夷度假。

◎归纳拓展

两者均可表示一段时间, 有时可互换;相比较而言, during更强调时间的延续, in只是指一般性的某一时间。因此若表示状态或习惯性动作, 多用during。在stay, visit, meal等表示行为要持续一定时间的名词之前, 只能用during。

与季节名词连用, in表泛指, during表特指。

2.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观察思考

I feel nervous when I talk in front of many people.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时, 我感到紧张。

The teacher is standing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

◎归纳拓展

in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面”, 指的是在某物体外面的前面, 即两者是分开的, 其反义词是behind。

in the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部”, 指的是在某物体内部的前面, 即两者是包容的, 其反义词是at the back of。

3.house, home, family.

◎观察思考

He lives in the yellow house.他住在这座黄色的房子里。

He is not at home.他不在家。

My family all get up early.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

◎归纳拓展

house意为“房子”, 指居住的建筑物;home意为“家”, 指一个人同家人共同经常居住的地方;family意为“家庭, 家庭成员”。

4.through, past, cross, across, over.

◎观察思考

He got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他通过后门进入了房间。

She walked past a bank.她路过了一个银行。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e street.当你过马路的时候要小心。

The Great Wall is across the north of China.长城穿过中国的北部。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河上将会有一座新桥。

◎归纳拓展

through介词, 意为“从……通过, 穿过”, 主要指从物体内部穿过。

past介词或副词, 意为“经过, 路过”, 指从物体的旁边经过。

across介词, 意为“穿过”, 指从物体的表面上穿过。go/walk/run across=cross, across from在……的对面。

over介词, 意为“越过”, 指越过一段距离。

5.sleeping, asleep, sleepy

◎观察思考

Mr.Li is sleeping, please call him later.李先生正在睡觉, 请稍后再打电话给他。

The children are asleep now.现在孩子们睡着了。

On Friday afternoons, many students are sleepy after a long week of classes.经过长长一周的课程后, 很多学生在星期五下午都是困倦的。

◎归纳拓展

be sleeping表示动作, 意为“正在睡觉”, 表动作, 不确定是否睡着。

be asleep表示状态, 意为“睡着了”。fall asleep入睡。

篇9: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这是中国 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4.“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 固西南边防

C.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巩固隋朝统治

5.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 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9.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材料中的他就是

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 .颉利可汗

1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13.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观察下列该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15.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世上疮 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 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18.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黄帝内经》

19.诗仙太白系列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荣获了中国优质酒、全国酒类评比金奖、五届四川名酒、重庆名酒等220多项荣誉。那么,你知道该系列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呢?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公权

20.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1.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22.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4.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5.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 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二、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4题8分,第15题11分,第16题5分,共2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1分)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1分)

(2)此河 开通有什么目的?(2分)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

(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1分)

(2) 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1分)这本书有什么影响?(1分)

(4) 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 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分)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1分)该事件有什么意义?(2分)

篇10: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

A.北京、上海B.北京、杭州C.天津、扬州 D.洛阳、杭州

2.座桥被描述为“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它是

A.玉带桥B.赵州桥

C.泸定桥D.卢沟桥

3.唐诗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田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提到人们喜爱“饮”的是

A.咖啡B.可乐C.酒D.茶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设三司B.抗击沙俄C.重用人才D.建立行省制度

5.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张择端④赵孟頫⑤吴道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7.史书记载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通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反映的是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

A.曲辕犁 B.水排 C.二牛抬杠 D.筒车

8.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辽B.西夏C.金D.蒙古

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B.隋朝C.宋朝D.元朝

10.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A.蒙古族B.靺鞨族C.女真族D.回纥族

1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此城“是指

A.东京B.临安C.泉州D.大都

12.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

13.990年一个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他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

A.瓦子B.票子C.会子D.交子

14.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A.隋文帝B.成吉思汗C.忽必烈D.努尔哈赤

15.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地方是

A.抗击金军B.肃清倭寇C.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抵抗蒙古

16.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B.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起止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8.以下哪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19.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军机处 B.三司C.行省制度D.厂卫特务机构

21.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曹操煮酒论英雄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22.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那些你认为销路最好的商品

A.书籍和药材B.丝绸和瓷器C.金银饰品 D.香料和宝石

2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4.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25.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子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

A.太和殿B.坤宁宫C.军机处D.乾清宫

二、填空题

26.明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清朝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的统治。

27.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_______和_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三、综合能力题

28.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他的联系和管理的?

⑵x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x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⑶清朝前期为密切和x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典型事例。

(2)指出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3)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康乾盛世之际,却潜伏着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潜伏危机的原因

(4)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启示?

30.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你认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2)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3)明朝时,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其突出表现是什么?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其标志是什么?

篇11: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BDACB DBACD CACBA DCDBA

二、辨析题

21、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2、错误:南宋都城东京

理由:南宋的都城在临安

23、错误:维吾尔族

理由: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错误:尺带珠丹

理由: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

24、错误:洛阳桥

理由: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错误:活字印刷品

理由:唐朝《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北宋才出现)

三、材料解析题

25、(1)市舶司、泉州(2分)

(2)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2分)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2分)

(3)海外贸易获利丰厚(2分)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2分)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26、(1)元旦、春节

(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C;理由:因为交子便于携带(安全)

四、问答题

27、(1)契丹(2分)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

(4)C.(2分)

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

28、(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只答其中两个即可,每个得2分)

(2)文成公主入藏(2分)

(3)贞观之治(2分)

篇12: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开始正式接触“历史”这一科目, 大多

数学生对本科目的认识来源于影视媒体或书籍, 但是由于此类来源的戏说、恶搞、夸张成分居多, 易对学生历史观念造成误导, 学科知识混乱。在教学中注意纠正此类现象, 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媒体的正确导向, 如社科类纪录片多严谨而规范。

2、本地大多为农村学生, 其小学教育阶段基础薄弱, 由于各

方面条件限制, 学生综合素质稍差, 在历史学习方面可利用资源相对较少, 不会主动去发现感受身边的历史。

二、历史学科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历史科目是中考考试科目之一, 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中考计算历史科的成绩, 学生还重视一点。但是七年级历史上下册——中国古代史的内容, 却不是中考考察的范围。学生不够重视, 所以造成了七年历史教学的尴尬局面, 不得不引起任课老师的重视。

其实七年级历史教学有其特殊不可取代的作用, 本人主要叙述几个重要方面, 希望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重视。

1、历史通史教育的作用

新《历史课程标准》认识到“逐渐了解中国国情,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学习历史课程,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七年级课本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内容 (史前文明至鸦片战争前) , 时间跨度较大, 主要掌握从夏商周到晚清这一历史纵向发展阶段。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历史。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 教育人民”。

通过学习夏商周的历史, 可以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 体味那神秘质朴的青铜文化。了解春秋战国的纷争变革与满天星斗般诸子百家文化繁荣局面。欣赏汉唐盛世的豪迈气魄, 开放与繁荣的景象。感受两宋的秀美柔弱世俗社会, 多民族的交流与碰撞。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型, 专制主义上的盛极而衰。

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公民常识储备和传统道德建设的重要给养。正如钱穆先生说“你是中国人, 就不要忘记中国”。爱国的感情和民族的认同都源自对历史的了解, 这个价值观永远不能丢。学习中国古代史历史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传统价值观。

2、历史观念培养的作用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新课标明确指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七年级历史教学在整个历史教学阶段起基础性作用。它可以培养树立学生的历史观——通过本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逐渐形成朴素的历史观, 比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经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其他更高级社会阶段的渐进过程。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还要认识历史的过去性, 及其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借鉴意义。

当然这些观念未免过于抽象, 所以需要教师在讲授中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用具体事例来讲解。

3、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的知识教学, 并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教学, 虽然故事的讲述和讲解比提出分析性的问题要容易。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要学生获得基础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即思维能力。

什么是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就是人们再认与再现历史事实, 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 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历史学习之中有何作用呢?首先, 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历史主要是对史实材料、历史文物遗址等阅读观察而形成历史的感性认识, 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逐渐上升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其次, 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组合现有材料, 形成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历史的能力。最后, 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纷繁观点中做出自己理解判断的以及从历史的发展来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记忆, 特别是文科性质的政史学科。认为学习就是吸收课本上的内容, 将它们都记在脑子中就认为是真正学到了东西。重复而机械的记忆所学内容, 这种方式不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之中,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落到实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培养思维习惯的内驱力。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初次接受历史教育,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做好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历史事件的相关情境, 最大限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借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的求知欲望。历史的过去性, 无法直接展现, 可以利用一些影像资料, 把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的面前, 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情景, 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理解过程中, 历史思维能力逐渐得到培养, 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顺利展开。

4、历史分析解答问题方法的培养

初中阶段常见两种类型试题有材料分析题和开放性试题。在初一年级就要或多或少的教授关于这两类问题的方法, 以期在三年的学习中得到答题技巧锻炼。

对于材料分析题, 首先要带着学生仔细阅读材料, 特别是文言文要边阅读变尝试翻译。然后在脑中搜罗有关材料的知识点, 让学生回忆课本上所学的内容。之后.再看问题, 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是只要指出材料中的阅读的基础上。 (一般要求根据材料结合学过的内容作答) 。最后解答时, 依据关键句, 对应知识点作答, 切忌摘抄原文。

对于开放性试题, 一般在材料题之后设置, 有评价类和认识启示类。七年级教学要求不高, 在讲授方法时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作答。这就需要在结合材料和已回答的问题的基础之上去进行再思考, (1) 要读懂题目, 即审清题、准确理解题意, 这是解答好开放性试题的前提和关键。 (2) 要回归教材, 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知识要点”。依题意回忆教材, 找出教材中与试题相关的知识内容来组织答案。 (3) 要多角度思考, 提倡多角度发散思维, 切忌抱住一点长篇大论的单向思维。

以上是我对于七年级历史教学作用的一些感想, 以期更好开展该阶段的历史教学, 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本阶段历史课程, 又不失对其重视。

摘要:七年级历史教学有其特殊不可取代的作用, 结合教学实践感悟, 本文主要阐述该阶段历史教学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13: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A.辽夏之间B.辽宋之间C.宋夏之间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A.宋高宗时B.宋真宗时C.宋太宗时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宋和议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一生廉洁奉公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A.小麦B.水稻C.粟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A.广州B.扬州C.泉州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A.汉代B.宋代C.唐代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D.达官贵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A.1271年B.12C.1272年D.1279年

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回族

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A.北宋末年B.元朝中期C.南宋初期D.唐朝末期

1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A.江浙B.四川C.海南岛D.中原

1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B.司马炎C.司马光D.司马昭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B.词C.散曲D.小说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郑板桥

二、组合列举题(共计14分)

21..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据此填写下列节日。(3分)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4分)

(1)辽(2)西夏(3)金(4)元

24.小明爱好收藏历史小说,请帮助他标识下列小说故事发生的朝代。(4分)

(1)《杨家将》

(2)《瓦岗军》

(3)《岳飞传》

(4)《东周列国志》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15分)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你能一一说出我国创造的这些文明吗?(4分)

(2)你能说出其中哪些是在宋元时期创造的吗?(2分)

(3)你能说出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吗?(6分)

(4)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与科技有关?(3分)

26.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一图二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产生?(4分)

(2)在上图中哪幅反映的是最早的纸币?(2分)

(3)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6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2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后期,汉匈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开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2分)

(2)说出与唐朝关系密切的五个少数民族,说明唐朝与其中一个民族是如何“和同为一家”的。(8分)

(3)元朝时形成了哪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们主要信仰什么宗教?(4分)

(4)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少数民族采取了那些政策?(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ADBBCBDBBDD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ABDCCBA

二、组合列举题(14分)

21.(1)端午节中秋节(2分)(2)元旦(1分)

22.(1)苏轼(2)辛弃疾(3)李清照(3分)

23.(1)上京(2)兴庆(3)会宁(4)大都(4分)

24.(1)北宋(2)隋唐(3)南宋(4)东周(或者:春秋战国)(4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1)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4分)。

(2)指南针印刷术(2分)。

(3)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3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各地区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分)。

(4)科教兴国战略。(3分)

26.(1)交子。(2分)中国的四川地区。(2分)。

(2)图一。(2分)。

(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意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27.(1)昭君出塞。(2分)

(2)突厥、吐蕃、回纥、靺鞨、南诏。(5分);唐朝和吐蕃通过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实现了“和同为一家”。(3分)

(3)回族;(2分)伊斯兰教。(2分)

(4)态度:团结友好。(1分)

上一篇:女装网店运营策略下一篇:福利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