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2024-04-20

临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共6篇)

篇1:临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鉴甄得失系兴衰 厚积薄发向朝阳

临高县第一小学2013年教研工作汇报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一小做2013年开展的教研工作汇报,我汇报的主题是“鉴甄得失系兴衰 厚积薄发向朝阳”。

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研训一体,科研强校”为宗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学校领导重视 教研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提出了“争创规范化学校,重塑临高一小名校”的办学目标,达成共识,配齐配足了教研室人员。

二、教研制度健全 奖罚措施分明

为了使校本研训工作扎实开展,我校制定了《校本教研方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教学教研管理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等教研制度,有效规范了教研行为,并且奖罚分明。

三、开展校本研训 教研实事求是

校本研训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以常规教研为抓手

我校语文、数学、综合三大科组每周各安排半天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围绕“人人能上好公开课,能说好课,能评好课”的目标,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2、以课题研究促教研

我校教研以课题为载体,各研究小组制定以下课题: 语文科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数学科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综合科组:如何培养学生的特长兴趣

每次活动有备案有材料,以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

3、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教研阵营

为了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校多次派送教师到外地名校参观培训学习,也邀请专家到我校指导教研工作。

①派省级美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王猛老师往南京培训学习; ②派省级音乐骨干教师黄娇副校长往广东、三亚等地培训学习; ③派省级骨干教师王建勇往北师大参加“一线教师国培计划”培训;

④派骨干教师陈朝冰等参加省培训院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学习; ⑤派20多位教师往陵水、文昌、文澜江中心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 ⑥派部分教师往海南侨中、海南农垦三小、洋浦第一小学、琼海市第一小学,参观学习名校的教研工作与办学经验;

⑦观看教育专家贾志敏、于永正等的专题录像讲座; ⑧邀请海南农垦三小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并聆听农垦三小校长的专题报告;

⑨做到网络学分与校本研训相结合,拓展我校教研阵营。

四、践行教研兴校 探索酿出硕果

2013年,我校以“教研兴校”的管理目标,扎实教研,成绩斐然。1、4月,教育局举办第六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堂教学二等奖; 2、4月20日,在第一思源学校举办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张超蕊老师荣获二等奖; 3、5月22日,全县中小学教师“诗词”朗诵比赛,王娟、张超蕊、王小莹、王丽婉四位教师组合荣获第一名; 4、5月29日,在文澜江中心学校举行全县中小学生歌手比赛,我校学生秦淼淼荣获第一名; 5、6月18日,王猛、王小新等老师荣获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6、7月,我校学生林子钧参加省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荣获钢琴独奏《第一新疆舞曲》小学组一等奖; 7、9月,庞基、符霞教师在全县中小学师德师风征文评比荣获教师组一等奖、王栋等学生获学生组二等奖;

8、王猛、王建勇老师被评为2013—2017年度省级骨干教师;

9、黄娇老师被评为2013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10、参加2014年临高县中小学元旦文艺汇演均荣获小学组舞蹈一等奖、声乐一等奖、器乐一等奖。

我们坚信,在临高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临高一小将抓好并深化教研工作,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谢谢!

临高县第一小学

2014年3月16日

篇2:临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临高二中校园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二、临高二中校园保安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三、临高二中与东门派出所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及消防安全责任书

四、临高二中安全教育领导机构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临高二中2012——2013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六、临高二中2012——2013学年度安全隐患排查登记表

七、临高二中安全工作责任分工安排

八、临高二中安全工作制度

九、临高二中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十、临高二中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十一、临高二中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专项教育汇报

十二、临高二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临高二中门卫值班制度及值班巡逻安排表

十四、临高二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五、临高二中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十六、临高二中防震减灾工作预案

篇3: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三“让”

一、“让”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学校里, 大多数农村孩子常常处于情感孤立状态, 很多时候不善言谈, 甚至看到老师躲的躲, 藏的藏, 害怕与老师打招呼与交流。作为班主任的我, 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 等待每一位学生的来到。记得有一次, 看到学生一进教室, 我就大声地说“杨长锦, 早上好”“姚小南, 早上好”……当学生听到我的问候时, 都先是一脸的惊诧, 然后瞪大眼睛看着我, 也跟着说“老师, 早上好”, 而后, 我依然大声地向后来的每一位学生问了“早上好”。从学生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一丝疑惑。接着, 上早自习的时候, 我又让学生们交流了我向他们问好的感受。以后我又接连做了几天这样的尝试, 于是, 学生们只要看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了。由此看来, 榜样的力量对学生来说是无穷的, 特别是他们敬爱的班主任。

所以我认为, 班主任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孩子们思想、言行、学习、劳动方面的榜样。作为班主任,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 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学生对你“既崇拜又亲近”, 即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 又把你当作一个和蔼的大朋友。那么, 其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激励成为孩子的

动力

面对农村孩子, 我常常用这样一个故事教育激励学生。有位父亲在冬天砍掉一棵枯树, 到了春天, 他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于是, 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 树叶掉得一片不剩, 光秃秃的枝丫也不断地往地上落。现在才知道, 它看似枯死的躯干还蕴藏着活力。孩子呀, 不要忘了这个教训, 不要在冬天里砍树。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事物, 决不要事先做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 冬天会过去, 春天就会到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当前农村的孩子也变成了冬天里的一棵“树”, 而孩子所遭受的心灵“砍伐”总是屡见不鲜。譬如, 当发现孩子一有过错时, 老师就会发怒:像你这样, 有什么出息?你真是有娘养, 无娘教……这些简单武断的否定, 无形之中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天分, 让本来很有潜力的孩子, 过早地失去了活力, 笼罩在自卑的阴影里。这与在冬天砍伐一棵树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作为班主任, 不要操之过急, 对孩子轻易下结论, 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更要对孩子有耐心, 多给些鼓励, 帮助他们找回原本属于他们的自信与活力。科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 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 甚至更高。否则, 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甚至更低。所以, 对农村孩子, 我们要多“让”学生在激励中发扬优点, 在微笑中认识不足,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懂得理的澄清, 这样才能让“冬天”过去, “春天”来临, 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让”劳动成为孩子的光荣

从农村走出的我, 常常回忆起自己幼年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每当看到父母起早摸黑, 砍来大担柴火挑回家的时候, 我非常羡慕和钦佩。父母说, 只要我能多吃点饭, 就可以上山砍柴;当我每次能多吃点饭的时候, 父母就“奖励”我跟他们到几里外的山里去砍柴, 最多时一次能挑四五十斤回家。现在回想起来, 也不知道当时自己从哪里来的劲儿, 还为自己的这种能耐感到光荣和自豪呢。

然而, 对于这种“劳其筋骨”的事, 现在农村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 是少之又少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到必须自己谋食的当儿, 又如何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农村当前的大环境有关系, 也与学校长期以来的一些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比如, 我们有个别老师, 只要发现孩子犯了错, 不是责骂、体罚, 就是罚学生搞劳动, 还说什么让学生去锻炼……事实上, 这种做法, 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劳动是丢人的, 不然的话怎么是犯了错才去做呢?这样一来, 无形中让学生把犯错和劳动联系起来, 导致了学生从小产生不爱劳动的潜意识心理。

作为一名较为明智的班主任, 笔者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把劳动当作对学生的奖励。对那些学习认真、成绩突出的学生, 常常安排他们做一些公益劳动, 作为对他们的奖赏, 在期末思想品德评价时作为参评分数给予加分。这样一来, 让学生觉得劳动既是光荣的又是能锻炼人的好事;面对劳动, 在紧张学习后, 多数学生由过去的你看我、我看你, 变成了现在的个个争抢“荣誉”, 争当先进, 甚至还把这种行为带到了家里, 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所以, 只要我们班主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理念, 并身体力行, 就能让学生把劳动真正作为自己的光荣, 乐于去做,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4: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三“需要”

作为一名奔忙在教育一线上十八年整的农村小学班主任, 我想说:“我乐大于苦。”只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一切快乐的源泉都来自孩子——天真朴实的农村娃。

“学生是白纸, 染苍则苍, 染黄则黄。”而我们, 却责任重大。培育的学生是继续留在农村做土生土长的农村娃, 还是在你的指引下闯出去, 走天涯, 我们也是起重大决定作用的。

因此也有人说, 班主任工作是艺术, 是一门绝对技术含量超高的艺术。学生思想简单, 但思想教育不能忽视, 我们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要付出更多。

十八年来我总结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具有三条必备的需要:

一、需要未泯的童心

何谓童心?不言而喻, 就是作为一名老师无论你是四十岁还是五十岁, 都要做小孩做的事, 都要说小孩说的话, 和他们打成一片才行。

记得我小学班主任就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你长大了想当老师吗?当老师好哇。当老师可以年轻一辈子!”就为了这么一句“年轻一辈子”, 我从农村走出去又回来, 当上了真正的农村小学教师, 一干就是十八载。

去年我教小学二年级, 我校举行庆“六一”文体大赛, 我班学生要表演一个舞蹈节目, 由于孩子年龄小, 自己编舞还是有些吃力, 为了让孩子们赛出积极性, 更赛出“六一”的快乐, 我带领我班的小舞蹈员上网查影像资料, 再改编各种动作, 我一步一步教会孩子们的舞蹈步伐, 可以说这是接近四十岁的我唯一能跳完整的一段舞, 而我本身身体较胖, 动作根本谈不上活泼, 要多吃力有多吃力。结果一举成名, 获得了全镇舞蹈类第一名。

二、需要殷殷的爱心

班主任不能“专宠”, 而要平分爱心,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个性迥然。所以作为班主任, 你绝不能一视同仁地爱学生, 而是要以不同的方式关爱每一个学生, 以心换取心, 以爱博得爱。

在这里我还有讲一个雨伞的故事。

那是一个中午, 上班途中, 突降大雨, 我骑着自行车突然发现我班两个女生在路上匆忙地往学校奔跑, 根本没带雨伞。我急忙叫住她俩, 领进旁边的一家商店躲雨, 同时给她俩各买了一把雨伞, 那是商店里最小最便宜的伞。其实这本就是小事一桩, 可从那以后, 在我教她们的连续六年之中, 我发现只要下雨, 她俩就再也没忘过带伞, 而且经常帮助没打伞的同学, 更别说雨天把我从办公室接回来, 简直一次不落。可见, 孩子的心是多么容易“收买”呀!

三、需要密密的细心

与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相处特别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细心。哪个孩子病了, 班主任一进教室目扫全班后, 定要心中有数, 因为俗话说:“小孩儿不藏病。”若是谁身体欠佳, 不趴桌子也会寡言少语, 没精神。相反, 若是生病的孩子有所好转, 他也会突然欢呼雀跃的。

同样的道理, 哪个孩子思想反常了, 家里有事了, 五、六年级哪个出现“早恋”苗头了, 作为班主任, 都应掌握第一手材料, 早日发现事情, 用眼用心去观察, 做到心中有数, 甚至未雨绸缪。难怪有人会评价班主任的眼是最“毒”的, 什么事都难逃法眼。

总之一句话, 班主任工作有妙招, 但妙招不是天生的金刚钻, 要靠班主任在多年工作中去积累、去发现、去总结, 这样才会将这些妙招越用越精, 成为工作中的金钥匙。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艺术, 是一门绝对技术含量超高的艺术。学生思想简单, 但思想教育不能忽视, 要靠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中去积累、去发现、去总结, 这样才会把工作做好。

篇5: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艺术三略

一、勤和细

所谓“勤”, 就是勤到教室, 勤到学生宿舍, 勤和学生交流谈心, 勤动脑解决问题。作为全日制寄宿生, 学生日常最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和宿舍;笔者带的班级, 总的来说素质较低, 自觉性较差, 而且是一年级新生。要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主任必须勤到教室, 勤到学生宿舍, 多接近学生,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抓, 及时教。几十人的班集体, 学生性格各不相同, 多接近学生, 多与他们谈心, 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喜好, 才易于教育。至于要勤动脑是因为在一个班集体里面, 每天肯定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事情, 这需要班主任直接或间接的去处理。如何处理才恰当, 就要班主任多动脑子, 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且“人无完人”, “勤能补拙”。如笔者所带的班级参加歌咏比赛, 而对于不通乐理的笔者来说, 这任务确让人感到头痛, 但职责所在, 直面困难。虽然演唱技巧方面没能指导学生, 就动脑子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勤抓服装、鞋子统一的工作落实, 勤抓台风、精神面貌的培育, 争取在两方面先声夺人;勤练习、多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次训练都到场, 并作一定的小结, 或鼓励或指出不足。比赛下来, 良好的演唱技巧、奋发的精神面貌、整齐划一的参赛服装得到评委们的充分肯定。这个优良成绩, 笔者心里很是欣慰, 感到带好一个班, “勤”是艺术之一。

再说“细”。在一个班里,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 有的爱学习, 有的贪玩好动, 有的喜欢受表扬。个性不同, 教育方法也就不同。因此, 在工作中就需要班主任做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 因材施教, 这正如卢梭所说的:“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它的形式去教育, 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为了使学生纪律、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制约, 笔者通过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神及文件。同时, 针对本班的实际特点, 制订了详细可行的《班级奖罚制度》, 条文全部与学生的操行分挂钩;并落实班干部轮值负责, 全班监督, 一周一小结, 一月一总结;做好的加分, 做不好的扣分, 人人平等。由于这是务实的东西, 又与学生本人息息相关, 收到很好的成效, 大大促进了班风、学风的建设。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但要细, 还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思想变化大, 反复性大, 时好时坏的现象较为普遍, 所以班主任工作不但要细, 还要反复抓、抓反复。

二、爱和亲

当一名班主任就要爱自己的班级, 爱自己的学生。师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对先进的学生要有爱, 对后进的学生更要爱。虽然后进生往往使当班主任的感到头痛棘手, 但先进与后进往往是相对而言的, 只有对后进生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教育, 才能使后进变为先进。对他们只有入情, 才能入理;只有感化, 才能转化, 这更需要爱。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 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师爱是启迪学生自我教育的源泉。今天的社会, 是信息发达的社会, 现在的中专生, 接触社会早,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他们学习成绩普遍不高, 有的顽皮好动, 有的无心向学,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较为懂得世事。在教育中, 我们班主任可通过语言表达、行动感召、排忧解难、接触了解等方式去传导师爱。笔者觉得, 只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和期待, 学生就会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做到自强奋发;他们对班主任也自然尊敬和信赖, 从而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氛围中愉快成长。至于“亲”, 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说话要亲切诚恳, 平易近人。平时很注意这样的字眼:多用“我们”、“大家”, 尽量少的用“你”、“你们”;做到上课 (包括理论课、技能课、班会课) 是他们爱戴的老师, 课后是他们的朋友。不只对学习好的、表现好的先进生“亲”而近之, 对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就“恶”而远之;而是一视同仁, 不管是先进生还是后进生, 都主动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严和威

当然, 就“勤”和“细”, “爱”和“亲”并不能代替教育;班主任想带好一个班, 还必须具备带班艺术之一, 那就是“严”。首先, 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凡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自己都事先做到, 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从而激发这班较为懂得人情世事的中专生的内心体验。其次, 严格要求班干部, 要他们正人先正己, 作为班级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如果班干部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 班级成员就会自觉的仿效他们, 并把班干部向班级提出的学校及班主任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再次, 对学生要有正确有效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和严格管理;而且, 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一定要作到严之有理、严之有情、严之有度。另一方面。笔者在实践中觉得, 想做中职学校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在学生心目中必须享有威信, 树立权威, 这也就是笔者一向所尊崇的“师道尊严”。就如林崇德所说的:“威信来自教师的人格与学识。教师如果没有威信, 就不可能发挥其教育的功能;班主任如果没有威信, 就不可能很好的担当起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理所当然的, 更谈不上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江月孙, 王新如.班级管理学[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1995.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出版, 2005.

[3]颜于金, 胡厚旺.班主任工作技巧[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2005.

篇6:临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热心, 工作动力的源泉

做好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首要一条是要有热心, 即对教育事业的热心, 对学生的热心, 对班主任工作的热心。班主任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 是与人生长河中青春勃发、热血沸腾的年龄段群体打交道的工作, 是与心灵对话的工作, 唯有热心, 才有激情, 唯有激情, 才能满腔热情, 全身心投入, 和学生相处、相知, 以心育心, 以情激情, 才能在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动、观点的碰撞中实现灵魂的教化、人格的塑造。班主任工作说易也易, 说难亦难。说易, 上有学校制度, 学生科管理, 照章办事, 上传下达, 按部就班, 谁惹事处罚谁, “天是捅破不了”的。说难, 且不讲生活勤杂、管理事务的繁杂琐碎, 单就几十个学生昨天的不同、今天的纷争、明天的烦恼, 就足以让人劳形劳神。唯有热心, 钟爱于斯, 热衷于斯, 才会为一个扭曲的灵魂得以解救而欢呼, 为一段生活的感情得以升华而欣慰, 为一出小小的矛盾得以解决而释怀;唯有热心, 心系一方, 情牵一方, 才会为班级量化管理公布栏上排名次序的起起伏伏而心神不定, 为学生的一滴眼泪或一个异样的言行而食不甘味、寝不宁枕。可以说, 没有热心, 就谈不上责任感, 对班主任工作不热情, 不热心, 工作再“称职”, 再“合格”, 充其量也只能是个“职业工作者”, 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称职教师”、“合格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要有热心, 是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 是做成长中烦恼、烦恼中成长的生命主体的“功课”, 入门容易入道难, 没有一条现行的方法能即学即用, 没有一样现成的“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唯有热心, 才能使人迸发出感情的力量, 守住人生的信念, 充满激情地去开启探索之旅, 精神饱满地去寻找“方法”的钥匙。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热心, 学生困难我着急, 学生烦恼我心焦, 学生进步我高兴。我体会到, 热心能感动学生, 多一份热心, 就少一份人生的遗憾, 就多一份意外的喜悦和收获。比如, 10级 (3) 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一对双胞胎姐妹, 父母是在外出打工中相识的, 不久父亲病故, 家里没有亲戚, 而母亲因为婚姻的事已和家人断了关系, 她们俩从一出生就一直是没有身份没有户籍的“黑人黑户”。因为户口问题的困扰和生活的拮据, 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曾一度辍学。对此, 我不离不弃, 满腔热情, 帮她们四处联系落实户口和身份问题, 到她父亲老家福建和母亲老家桂林, 还有在南宁打工的母亲工友、派出所等处打听情况, 几经奔波, 终于为她们落实了户口和身份证, 并申请办理了助学金, 使她们能重回校园安下心来继续学业。我想, 如果当初没有那份热心, 那两个同学说不定就失去人生中一个读书求学的重要机会, 自己的内心就多了一份不可弥补的“遗憾”。

二、爱心, 精神世界的阳光

把爱心比喻为精神世界的阳光, 是因为她能够促使生命人格茁壮成长, 能够融化心灵情感的冰雪, 给人以温暖, 给人以希望。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爱, 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从教育心理学方面看, 思想的成长、品德的养成, 需要经过生命主体反复的“自主识别”、不断的“情意体验”、周而复始的“意义建构”而实现的。现代教育的要义在于把人当作具有自主意义的生命主体, 强化情感体验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有爱才有教育, 唯有爱心, 唯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 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建立起交流的电子邮箱。从学生方面看, 爱心是他们精神世界渴求的“阳光”。花季年华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具有“开放”和“闭锁”的心理特征。一方面, 要求理解、寻求友谊、追求新知的渴望使他们需求“开放”, 另一方面, 要求独立、崇尚自我的意识使他们对家长和成人“闭锁”。中职生可以说是“情感荒芜地带”的典型部落, 初中阶段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等种种原因, 常常被老师忽视, 家长把他们送到中专学校来, 也没抱太大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同情、理解, 更需要得到爱心的抚慰和温暖。因此, 班主任要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班级工作的热心, 演绎为对学生的爱心。全心全意、真诚实意, 了解他们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学习, 同情他们的烦恼, 理解他们的过失, 分享他们的快乐, 才能得到学生的亲近、信任, 教育才有情感的基础, 沟通才有传递的媒介和可能, 所谓“情通才能理达”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的爱应该是平等的爱, 高高在上, 以教育者自居, 建立在“师道尊严”基础上的爱, 是收不到教育效果的, 因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 当“良师”容易作“益友”难, “良师”的前提是先作“益友”。班主任的爱是一视同仁的爱, 阳光普照, 洒向学生都是爱, 而不是“追光灯”、“探照灯”。偏爱偏心是学生私下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也是学生对老师最反感、对班主任工作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之一。偏心偏爱会使学生渴望理解支持的愿望消失, 公平仁爱能托起学生心中希望的太阳。08级 (9) 班服装设计专业有一个女同学, 学习成绩差, 焦虑、自卑, 生性孤僻, 一副自暴自弃的态度, 游离于班集体之外, 不时又搞出一点“小动静”来让人“心惊”。对此, 我主动接近她, 经常找她聊天, 鼓励、开导、引导她参加班级集体开展的活动, 安排她承担班级活动的一些事务。2009年4月, 她父亲在平果县打工时发生工伤事故住院, 了解情况后, 我带领班委和同学代表到医院去看望慰问, 组织开展募捐等活动, 用真诚开启她心理的“闭锁”, 用关爱激起她生活的热情, 让她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使她放下思想包袱, 愉快地生活、学习。现在, 她已完成了学业, 应聘到厦门的一个企业上班, 成了“阳光女孩”。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听话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得到肯定和表扬, 调皮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鼓励。正如对于健康人和病人而言, 病人更应该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更多的关注一样。

三、耐心, 润物无声的春雨

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耐心才能细致, 耐心才能深入, 耐心才能不厌其烦。“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春雨何以成为“好雨”?在于它能耐住性子, 不在夏天作“暴风骤雨”, 不在冬天“冰冷伤人”, 不在秋天“愁煞人”, 等到春天才“浸漫渗透”、“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如“春雨”, 要懂得“耐心耐烦”, 要懂得“浸润渗透”, 要懂得“绵绵如丝”。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繁杂的, 学校布置的工作要一件一件地完成, 学生的问题要一样一样地解决, 工作没完没了, 日复一日,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最重要的是, 学生教育工作要耐心, 只能深入细致、日增月累、潜移默化。了解学生需要耐心。学生的思想状况、智力状况、家庭状况, 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生活习性, 没有耐心就做不到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是不断变化的, 班级的情况是动态的, 今天了解了明天还要了解, 明天了解了后天还要继续, 没有耐心就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 找准问题的症结。我始终告诉自己, 耐心耐心再耐心。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都不厌其烦地与学生接触, 白天谈心, 晚上查房, 节假日组织教学实习、开展户外活动, 租了个包月包年话费的“小灵通”, 有空就与学生聊天, 了解情况, 及时掌握思想动态, 对症下药, 教育引导, 防微杜渐。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 耐心虽是笨办法, 但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理解学生需要耐心。理解学生需要教师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 体验“彼时彼境”的心理感受, 没有耐心, 就容易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现象, 不能深入地对事情进行剖析探因, 只有耐心, 才能理解, 教育工作才能做到点上, 才能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对于耐心, 2009年的一场晚会, 我体会尤为深刻。那年6月, 08级 (9) 班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建议在毕业前夕举办一场《服装专业作品展示会》, 几经努力, 活动得到学生科、教务科等部门的同意和专业课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筹备了一段时间后, 她们又罢手不干了, 原因是一些同学认为节目不够精彩, 效果不理想。一些老师对此不理解, 认为人力物力精力投入了, 不能半途而废, 建议“命令”晚会如期进行。经过深入了解后, 我想, 这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次“亮相”, 她们要精彩地展示自我是应该理解的。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协助有关老师调整充实节目, 申请学校延迟晚会时间安排, 终于使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该班同学已经毕业, 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 但她们对这台晚会至今还津津乐道, 视为人生“珍品”。试想, 如果当时没有足够的耐心进行了解和理解, 怎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成长不能一蹴而就, 耐心地感化渗透, 潜移默化, 才能使学生养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 发展良好的观念和道德, 积累心理的成熟。

上一篇:干部交流方案下一篇:对宁波甬电电器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