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4-05-04

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9篇)

篇1: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业:经管院市场营销13—1

实践时间:2014年7月——8月 实践地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小河镇

农村蔬菜瓜果基地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

此报告是我利用暑假假期,在家庭所在地进行的一次关于土地流转的调查报告。主要是为了深入实践的了解土地流转的条件下,农村蔬菜瓜果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将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才能,升华自己的学习水平。

之所以选择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小河镇进行调查,是由于自己在此长大,对此处的生产生活比较了解,对此地的农作物比较熟悉,有利于深入的发现问题与解释问题。并且,豫北平原广阔,土地肥沃,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等农作物生产基地,而浚县也是全国粮食高单产的县域,农业基础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农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关于“农村蔬菜瓜果基地的建设,”其是在国家提倡建设家庭农场,完善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大步推进,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相对的会出现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农村土地经济的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经营便成为了一种趋势。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农村的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组织建设有着光明的前途的。

此次调查要求自己要对农村的蔬菜瓜果基地建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够分析出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另外要有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水平。要求自己在调查中,要积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所以,要学会将自己融入社会中去。使得这次的调查是一次有意义的自我成长。

(二)过程

这次调查我主要是对刘古屯的蔬菜瓜果的基地进行的调查。这个基地主要种植的蔬菜是:青椒,番茄,茄子,白菜;瓜果有:甜瓜和西瓜。并且这个蔬菜瓜果基地是小河镇经营规模比较大的基地,也是比较成功的,在农村的土地集约化使用方面开始的比较早。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经验。

在基地里实践期间,我个人而言,主要负责是帮助记录和统计蔬菜和瓜果的出售,及帮助一些产品的收获采摘。我会和其他人一起在买家来收货时,对蔬菜瓜果进行分类,统计,数量核查,及收款记账。这就是实践活动期间最主要的工作,这个工作也与我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两个都十分的具有实践性,与社会联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在实践的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日常的销售过后,都会思考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可以运用进出售之中,并在下一次中进行尝试。我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其内在是相连的。只不过书本上的将现实活动的表达更加的理论化。如果仔细的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联系,就会认为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三)实践思考与体会

在蔬菜瓜果基地里实践的过程里,除了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外,我还对蔬菜基地里的其他状况进行了了解。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发现了一些蔬菜基地的长处与优势,但也发现了其在运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下是对两者的具体分析说明。

优势之处: 1.政府政策的一定支持。由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并且在一些政策方面进行了实施,再加上河南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家庭农场的主要试点之一。所以,蔬菜基地可以向银行申请一定数量贷款。有利于企业的资金方面的保障。

2.该蔬菜瓜果基地最初成立的时间比较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运行了。以此,企业在客户源方面相对有一些优势,与许多的老客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与生猪饲养厂的互补。由于该蔬菜瓜果基地与一个生猪饲养厂相邻,所以两者可以在一些方面互补。生猪饲养厂的产生的农家肥可以用于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农作物提高产量与质量。而蔬菜瓜果基地收获时会产生一部分卖不出的残次品,这些又可以作为猪食物的一部分,可以提高猪肉质的水平。两个企业的互补是十分成功的。问题及其措施:

1.同类企业的增多,竞争太激烈。由于前几年蔬菜价格偏高,在利益的驱动和政策的支持下,其他地方的同类型的家庭式农场蔬菜瓜果基地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造成企业收益的下降。

措施: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进行特色化的变革,比如:绿色有机食品,特色农副产品。以此来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形成自己竞争优势。

2.土地流转的方式不够长久。蔬菜基地的所有者主要是通过土地转包的形式经营,土地经营权的原所有者有违约的风险,以及转包合同是2年的期限,每2年过后要进行续合同,这使企业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措施:我认为企业可以与土地经营权的原所有者签订长期合同,将租金活动化,制定合理的方案,改变租金一直不变的情况。以此来打消原所有者的顾忌。

3.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及劳动积极性不高。由于大量的人员进城务工,造成劳动力的相对不足以及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大趋势,使得劳动力上升的压力加大,并且劳动积极性不高。

措施:我认为企业要改变劳动报酬方式,将现行的以时记工,发放工资。变为减少雇工人员,几人一组,包棚到具体的组,一棚一定的报酬,效率高的完成的工作量多的报酬就越多。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4.生产的科技水平不足。该生产基地的生产模式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其生产仍然接近与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科技水平不足使其经济的附加值不高,成本的上升。

措施:要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作用,运用科学的方式提高产量;将一些可以使用机械减少人工的地方,尽可能的使用机械,提高集约生产能力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鹤壁新区附近一家种植的黄壤西瓜等。使自己的产品得到升级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体会:

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便是实践,古人早已认为知识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这次的社会实践,尽管实践的地方与工作是很普通的,但从中获得的东西是珍贵的,这不是可以从书本中轻易获得的,而且将知识与实践统一运用也绝非易事,这些都要求我继续学习不断 丰富自己。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很多事情真正做起来会比想象中的难得多,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和坚韧的品格。在这次的实践中,我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在许多的事情上表现出了不成熟。例如:做事不耐心,不细心等。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事。这些都是我下一步要改正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是每个人成长的路途中必要有的一步。在今后的成长中,它绝对会对我产生积极地影响。

篇2: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首先,老百姓最感谢最关注的是国家让农户免交农业税。皇粮国税,中华五千年都存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农民往往一年辛苦的劳作,收获的粮食都交了税收(即农民口头上常说的积累),农户说,以前收税时,年成好时交交积累还能剩下口粮,遇到年成不好时,一家的温饱都得不到解决。我了解到,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取消农业税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人民群众对取消农业税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村民黄某告诉我,他是家有5口人,耕种6亩地,闲时打小工,年收入比以前显著提高。他说:“感谢国家对农民的照顾,免交税收,让他们过上了好生活”。村干部告诉我,现在实行了减税加补助,农户种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其次,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比较关注的是教育问题。我国从2005年9月在农村中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该政策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村民李治中告诉我,他家里两个小孩,以前一个孩子上高中,一个孩子上初中,沉重的学费差点让他劝说两个孩子退学一个,他说在做决定思考时,看电视得知国家将要减免学费政策,借钱坚持了半年,之后,赶上国家的新政策,小儿子初中学费等减免了。他说,真是感谢国家的新政策,没有让他做这个痛苦的决定。村长许智告诉我,由于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实行,村里以前好多因缺钱交不起学费的孩子都重新上了学,咱们村现在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而且,村里对那些家庭孩子多,上学多的农户实行一定的补助,争取让每一个孩子不因缺钱而辍学。村长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村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学生,亲眼看见他们跨出农门,上大学,找好工作,心里真是高兴。

第三个,农民比较推崇的是就医条件的改善。农民就医是关系到人民的自身利益,关系粮食安全的生产问题。以前,农民就医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家庭看不起病,许多家庭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村会计黄成科告诉我,以前药价太贵,农民都看不

起病。但是,自从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人每年交40元,看病就可以得到60%的国家补助,让许多不敢看病的农户治好了病。我大伯王文荣,因为胃部问题住院手术等,总共花了将近5万元,差点將家庭拖垮,到处筹钱,出院后得到补助两万多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让许多农民把病看好了,从从前不敢看病,怕进医院到现在的有病就医。村民的身体健康了,心情也愉悦了,生产也相应提高了。

但是,农村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村民的出行问题,政府应该尽快解决。尽管与10年前相比,农村公路的密度,高级路面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但是还需要大力改善。农村公路建设少,公路运输状况差,人车混乱,通畅不行。村民常说: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晴天出行灰土扑面,雨天出行到处泥泞。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弱。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我从村支书那里了解到,我们村也在大力改善公路条件,但是由于政府投入的资金还是不够多,农民不够富裕,所以道路改善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村支书告诉我,村里一定会投入资金加强公路建设,让村民出行晴天无灰,雨天无泥。我相信在村支书等人的带领下,我们村的公路建设会得到较大改善。

这就是我五天来社会实践调查所得,虽然有些不够全面,比

较片面,但基本能反映出一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使得农村条件得到改善,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解决。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远见、有决策的农民所感动,更被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感动所折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山西农业大学生科院

班级:生科1101班

学号:20111310525

篇3: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试验站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则是解决实践教学场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既要培养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农业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建设的实践,总结了该站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站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进而就农业高校如何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建设的主要内容

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高校,历来高度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农学试验站、园艺试验站、畜牧试验站等近30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农学试验站占地65hm2,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建立标本园与标本室

通过申请教育部修购项目“植物生产类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造”,建成了200m2标本室和1.5 hm2标本园,在标本室内征集、完善、充实主要农作物的近缘种属标本和作物主要病虫害标本,主要用于植物生产类专业低年级本科生进行作物形态观察、考种及考察等科目的实习。在标本园内种植主要农作物观察圃和病虫害观察圃,主要用于农作物的近缘种属标本的种植、形态观察及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观察、防治等科目的实习。同时,标本室和标本园也用于其他专业作物学通识教育。

(二)开辟班级试验田

通过规划专门地块,开辟了以班级为单位、5—6人为一组的“班级试验田”,并指定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植物生产类10余个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自己动手种植小麦、水稻、棉花、大豆、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进行农作物生育进程观察和农艺措施的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及新型农药药效的观察,作物需肥规律的研究与实施,农作物有性杂交技术、选种圃、产量鉴定圃的田间布置等教学实践和生产实习以及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实习、有机食品田间生产流程实习等。

(三)科学设置实习内容

根据专业和季节特点设置实习内容,如依托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材料进行实习,掌握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优栽培措施;通过将水稻、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分四期播种、种植感病品种、抗病品种等措施,保证植保专业学生能观察到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针对7、8月份水稻、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和病虫害发生最重的季节,安排学生30天的教学生产实习,通过病虫害系统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进行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和防治适期预报训练,使植保专业的学生能辨认常见病虫害,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四)基地科研向学生开放

要求基地科研项目尽可能对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现代作物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小麦区域创新技术中心的小麦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基地,学生可以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小麦近缘种属识别、生长发育进程观察及品种辨认,进行小麦主要农艺措施与调优、节本栽培技术措施研究,进行小麦品质性状、信息技术在小麦育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小麦常见病虫害识别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进行小麦新品种选育中亲本圃、杂种圃、选种圃、产量鉴定圃、良种繁育圃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新型农药、肥料的药效、肥效试验研究等,充分满足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教学实习尤其是毕业实习的需要。

此外,还通过设立展示窗,展示新成果、新技术,如转基因抗虫棉、彩色棉,基于信息的精确农作技术,大豆种质资源征集,从小麦近缘种属向普通小麦导入有益基因利用研究等,让学生了解学科最新进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他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建设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建设,农学试验站已成为“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等15门课程实习的重要基地,成为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基地,成为教师、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及与企业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农学试验站建设针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特点,科学规划和设置实践内容,强化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效果,注重学生熟悉农业生产环节,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农学试验站,学校成功申报了植物生产类“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区”、“国家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专业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立项建设,近五年来,获批“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66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8项,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科研训练(SRT)项目435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49篇,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篇,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75篇。有50名研究生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立项资助,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优秀硕士论文7篇,获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1篇。

(二)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农学试验站建设为教师开展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成果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近五年来,教师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50多项,教师和研究生累计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57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通过国家级审定品种6个、省级审定品种1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6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0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项。

(三)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农学试验站为依托,教师加强科技创新与攻关,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积极探索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把最新的知识融合到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前瞻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实现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向实践创新者的转变。多年来,先后建成农学、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培育了“生态学”、“植物营养学”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江苏省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宽基础、高素质植物保护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广适型’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教改成果于2001年和2005年分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近五年来,教师承担各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3项,发表教研论文35篇。

三、加强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十二五”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高校要想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农业高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基地建设规划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基地作保障,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的营造,注重基地建设的科学性,实践育人的系统性,基地功能的创新性,基地运行的高效性。根据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科发展目标,整合资源,建成规划科学、设施先进、研究一流的前瞻性高水平试验基地;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实验、实习的功能需求,建立适应教学需求、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高标准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与学科资源,联合建设,通过科研项目实施,与基地产生良性互动;积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积极探索校、院、学科相结合的基地管理机制和模式,保障基地各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健康、高效运行[1]。

(二)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高校也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自然性等特点,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形式的选择、运行方式的确定等方面,充分考虑其在内容、过程和环境上的特殊性,设计以训练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为主体,以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课外科技活动为辅助,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突出各环节的设计与监控,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供保证[2]。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强化班专业人才培养,在完成教育部不少于30周的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专业文献综述训练、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基础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形成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科学研究能力。

(三)促进科研与教学结合

教学是高校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的灵魂;教学是对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科研是对教学的革新与催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校内基地是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师生在基地共同验证理论教学,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发现理论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科学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基地开展的科研项目,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促进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的转化,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实践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4],实现教研相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农业高校传统的优势学科,更应加强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注重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充分利用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作物营养学等国家、省重点学科的平台资源,促进实践教学基地与科研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使教学、科研互相促进、互相支撑,达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目的。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所有高校教师都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实践教学队伍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建设。高校应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与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的有效机制。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注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导师制,研究生助教制,鼓励教师增加实践经历,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主动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同时,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待遇,建立了一支教育理论先进、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田振坤.农林高校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张赛男,王伟.农业院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王月健,王玲.论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篇4: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着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基地设备仪器陈旧落后、类型定位不明确、没有科学的配套管理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教育平台。

1 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和练功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随着农业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另外,高校扩招也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农业高校必须要拓宽思路,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一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优秀人才。

1.1 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提高教师解决生产实践的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锻炼的实际状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1.2 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①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基本功练习的场所。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和体验工作,可以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②实践教学基地能给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一个平台。实践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桥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可靠的平台。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③能够让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增强就业能力与机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和建设,增加了高校与企业的接触和沟通,有助于企事业单位了解学校和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用人单位展示自己,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1.3 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与地方联合;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1.4 能够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水平。在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教师可以发现一些科研课题,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实践和工作,又能完成这些科研课题。

2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视不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错误观念。现代农业高校,要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农业新型人才,没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既无法适应社会行业岗位需求,更谈不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来自于实践,没有高水平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即使有再好的师资,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2 实践教学基地设备仪器陈旧落后,不能跟上行业企业发展步伐。由于多年来受资金等问题的困扰,很多农业高校都存在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单一等问题,与农业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致使学生技能培养不到位,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充分的训练和应用,与农业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3 实践教学基地类型定位不明确,没有科学的配套管理模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类型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由于一些农业院校在建设实践基地时定位不明确,因此在实践基地运行过程中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出现教学基地不伦不类、特色不鲜明、功能不突出。

2.4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混乱,配套制度不健全,效益不佳。很多农业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疏于管理,责、权、利不明晰,基础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管理中漏洞太多,致使基地在运行中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造成基地资源浪费严重,不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长期规划,随意性较强。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学校定位和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思路不够明确,致使这些农业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缺乏统筹规划,特别是结合学校长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出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随意性较强,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出现重复建设、功能不明确、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发挥。

3 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大力发展实践教学。传统的大学教育,往往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农业高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培养精英型人才到培养应用技术创新型劳动者,为更好地适应培养目标的转变,农业高校从领导到师生员工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就应摆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基地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3.2 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实践教学基地

3.2.1 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在学校现有的办学经费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倾斜力度,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掌握最新农业技术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同时起到行业示范作用。

3.2.2 吸引企业资金投入,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与农业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既能满足学校实践教学需求,又能给企业以技术支持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既能解决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与企业加强联系,密切合作,达到校企共建设的目的。

3.3 明确实践基地定位,实现科学分类管理。把学校各种实践教学基地科学整合,合理分类,明确其功能定位。对各种类型实践基地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各种类型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其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使基地管理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基地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为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3.4 加大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在明确农业院校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制定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计划,逐步实施、稳步发展,把学校各种类型实践基地逐步建成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地方农业发展服务的高水平、复合型、功能齐全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李井葵.农业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2.

[2]李艳利.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2.01.

[3]陈兆夏.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3.9.

课题项目: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研项目“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篇5: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高效农业

——浅谈阜宁县的高效农业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农民的增收似乎是难上加难。发展高效农业无疑为破解农民就业难,增收缓的问题提供了捷径。我县的领导一直很重视各乡镇的高效农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初有成效。省领导也十分重视,今年8月13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带领省有关部门同志,专程来阜宁考察高效设施农业和生态猪养殖。我有幸来阜宁报社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参与了“现代农业新亮点系列报道”的版块的采访,收集材料,写报道稿的工作,对阜宁县的高效农业也有了一些了解与思考。

一、高效农业的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高效农业绝不仅仅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我们必须运用生态理论,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经济不断提高。高效农业的综合表现就是: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质量更优、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二、阜宁县领导08、09年出台的扶持我县高效农业的政策及成果

2008年省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十条激励意见》,这对促进全县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出台以来,全县新增设施农业5.2万亩,总面积达到6.3万亩,新流转土地24.8万亩,总量达33.4万亩。2008年全县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速度列全市第一名。09年上半年,高效设施农业增幅全省第一,高效农业增收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份额为71%。

三、阜宁县各乡镇发展高效农业的创新模式

1、古河镇:以股份换土地,以服务换技术,以诚信换市场

以股份换土地,镇要求各村拿出不低于100亩的示范田,用以发展高效农业,以此为整体,将股份分为三份,分别由种植大户,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各占三分之一,实行分股不分田,种植大户以技术、服务和市场抵算承包金。以服务换技术,就是通过为种植大户无偿提供服务、设备等换取其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以诚信换市场,就是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以诚信的态度,创造发展的软环境,以优质的劳务和基础设施等服务,提供必备的硬环境,赢得种植大户的信任,以此来带动农民学习技术,打进市场,取得真金。

2、板湖镇:典型示范,党员干部引领

板湖镇在“发展高效农业、做亮特色产业、做强富民经济”上,围绕“打造省、市、县一流高效农业示范区”的目标,重抓了典型示范,党员干部带头举措的实施,使高效农业出现“裂变”效应。目前,该镇已累计流转土地2.5万亩,发展高效农业1.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5500亩。

3、陈集镇:客商示范,干部带头,群众参与

近三年来,陈集镇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和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外地客商来

本镇创办基地,干部们带头效仿,让高效农业的历史潮流冲击本地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

4、三灶镇:大棚卖给有钱的,租给返乡的,送给贫困的三灶镇得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县水平,为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增收问题,三灶镇为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从本镇的实际出发,摸索出以本地群众为主体,党员干部带头,贫困户参与,“卖、租、送”三种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的新思路,该镇高效农业蓬勃兴起,农民种大棚积极性高涨。

四、阜宁县的高效农业逐步走向市场,创建品牌

1.阜宁县的“生态三宝”

(1)阜宁的西瓜

我县具有生产优质西瓜的农业自然环境。阜宁县是国家级一类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我县先后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了10多个优质西瓜品种,全面实施优质西瓜无公害栽培,做到“四统一”,推进西瓜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2)阜宁的生态猪肉

发酵床养猪要求在饲养全程不喂含激素的饲料,不使用任何促生长药物,也不使用抗生素,所以生产出来的猪肉具有原生态、无药残、口感好、肉味香的特点。至年底,我县发酵床养猪面积可达20万平方米,生态猪的饲养量可突破100万头。

(3)阜宁的大米

“阜宁大米”集体商标进过三年多的努力,2008年4月28日注册使用。阜宁大米加工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大米加工操作规程》操作。成品米品质优良,晶莹透亮,口感绵软,清香四溢。销售网点遍布11个省的近百个县(市),现有固定经销商近500人,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

2、县委领导为生态三宝走向市场举行各种推介活动

近年来,勤劳的百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打造生态农业品牌。今年5月17日,由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王锦胜带队,20位万头猪场场长组成的生态猪“推销团”走进苏州,让不少苏州市民大感兴趣。6月26日,阜宁生态猪肉直销点在南京蔬水佐岗菜市场挂牌销售,这是继苏州的第四个生态猪肉直销点。新华日报、新华网、杨子晚报都对阜宁走向南京全程跟踪报道。6月29日,我县在上海江苏饭店举办农业投资说明会,同事推介农产品“生态三宝”。

篇6: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业产业化

——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工作感悟

摘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农业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又在于了解中国目前农业现状与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提供保障。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

作为一个出身农村的孩子,在学习中曾经了解过许多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当地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还有许多薄弱环节有待完善。“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糖酥煎饼等系列产品曾连续获农业部、山东省优质产品奖,被人民大会堂定为国宴用品。在十六天的工作实践中,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再到产品的运输与销售有了初步及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同国外先进的模式间的不足与优势,并希望自己的一些理解能帮助到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深加工,生产山东特产食品的企业。2007年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的荣誉称号。公司生产的糖酥煎饼等系列产品曾连续获农业部、山东省优质产品奖,被人民大会堂定为国宴用品。“九顶塔”牌商标获得“省优”“部优”商标称号。全国著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曾来厂视察并亲笔题词,姜春云、苏毅然、等国家、省级领导先后来厂视察。本公司是山东最早生产加工山东特产食品的企业,以生产销售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为主,主营产品有野风酥、煎饼系列、高粱饴系列、全小麦烧饼、小杂粮、玫瑰、阿胶等7大系列160多种品种。其中“野风酥”被中国食品协会评为“优秀民族食品”,获得“中华名吃”称号。产品连续获得国家级食品展销会的畅销产品奖,成为山东省的特色食品,省、市旅游局的十佳旅游产品。“山东煎饼”和“山东烧饼”被认证为绿色食品。

公司长期坚持以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高科技开发为战略目标,坚持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基础,协会为接口的发展模式和三盟两链(企业、协会、基地)三个主体结盟+市场订单链+质量保证链的新机制,从而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协会技术指导基地示范带动农户加工生产,公司组织销售的一条龙良性循环的产业运作模式。以高于市场价格10%-20%实行合同制购销,提高了农户的个人收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订单农户企业。现已发展柳埠镇、唐王镇、孙村镇、郭店镇等镇,涉及30多个村。建立小麦、玉米、杂粮、野菜等标准化种植基地4.5万亩,带动农户20000户,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的目标是上档次、精加工、追求作大做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采取了市场导向,创新先行,三代跟进,多全好快的经营方式。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形成了系列多,品种全,包装新,换代快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公司正在扩大新产品研究开发,邀请各方面专家教授指导与合作研究,改进生产技术和品种,开发高科技新品种新工艺。

根据对公司的调查与研究及对中国农业的认识与感悟,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还面临许多问题。首先,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可耕种土地面积却较少,这导致农业经营相对比较分散,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为农民增收。其次中国的农业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水平较低,这也为农业发展设置了障碍。最后,对国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企业融资困难,难以长足发展。本身而言,农业产业化普遍采取的“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其主体双方关系的问题。第一农民问题: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第二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失当。第三生产力水品低下,这也大大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四农民积极性不高,也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五产品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这也严重妨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这样可以为实现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第二大力扶植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强化其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向前发展。第三大力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的良性发展。第五加强监管的力度,增加用于科研方面的投入。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许有更多的可借鉴之处。首先就模式而言,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北美、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产业,都普遍推行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有的已实行跨国经营,综合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种:

(一)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

(二)专业协会模式。这是一种由农民为主体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连结起来,形成利益结合、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

(三)企业集团模式。这是国际国内资本向农业倾斜而形成的综合或专业的企业集团。

(四)其他模式。韩国的农协和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农业工业化”战略与“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苏联的农业跨单位合作和农工一体化等。

国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是立足农业,发展农业一体化,以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推进一体化发展,在一体化结构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一体化发展。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

(一)主导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生产突出。

(二)农业组织化程度高,具有很强的开拓市场、组织生产、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龙头企业。

(三)农业科技进步大。

(四)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大,农业保障体制健全。

(五)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内在机制已完全形成。

针对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加强政府组织制度创新。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制度创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工商企业从长远利益考虑,自觉让利于农。

(二)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各方以资金、技术、土地、设施等资产折价入股,实行资产连结,凭借自身股份参与管理与决策,并通过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得到合理利润,同时也按比例承担风险,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

(四)农民要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自身的谈判地位,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

(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或契约,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约束机制,以保证利益的实现。

篇7: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炎炎夏日,激情飞扬。伴随盛夏时节的到来,和着建党90周年的脚步,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于2011年7月22日在潍坊盛安食品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成立。

出席揭牌仪式的领导有:山东轻工业学院团委书记张文斗,山东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喜平,山东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苑学芹,临朐县沂山镇党委书记魏龙先,临朐县团委副书记刘扬,盛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安等。

揭牌仪式上张文斗书记,魏龙先书记,刘扬副书记,王庆安董事长先后致辞,冯喜平书记与王庆安董事长签订了输送毕业生的协议。张文斗书记与魏龙先书记、刘扬副书记、王庆安董事长为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共同揭牌。

篇8: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各高校在扩招的大环境下, 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需求大大增加。实践教学基地是林学专业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实践,培养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成败,对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成功意义重大。目前,学界对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各专业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总体规划方面,对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以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如何进行科学选址, 以有利于实践教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如何与高校专业定位相衔接?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中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计划管理,保障教学生产实践基地建设体系实施的有序性?怎样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管理,确保教学生产实践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如何完善,以确保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规范化运营?深入研究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这些难点问题,对于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作用,实施林学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策略,培养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林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红旗坡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为例,探索高校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问题。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于2000年开始投入规划建设。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林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完善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结合学院的专业发展状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基地三年建成初步规模,五年正式投入使用,十年建设上台阶的建设目标。目前,基地已经在硬件建设、软件投入方面已经初步实现建设目标,正在着手拟定下一步的长期规划建设目标。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

1.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科学性主要是指课程实践教学的安排要做到循序渐进、科学规范。前瞻性是指根据基地建设要根据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

2. 产学研结合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共用,做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达到多赢的局面。新疆农业大学红旗坡实践教学基地采取的办法是一方面与当地园艺场签订协议,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共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经济效益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需要,采取了土地租赁的方式,在基地内实现了实践教学的专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基地建设的良性发展。

3. 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教学基地的建设总目标并确定分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基地远期规划,是基地承担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保证。一方面应规划和建设好林学专业的现有教学实习基地,以满足现有高质量实践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应着眼于长远,适应林业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要求和林学专业大发展和专业扩招的要求,发掘和创建更多管理严格规范的高质量教学实习基地,使教学基地能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质量和高素质林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实现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新时期林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1.合作单位实行产学研结合,产业体系完备。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与阿克苏市红旗坡园艺场已有近十年的科研、职工培训、学生实习等合作。该园艺场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第一、第二产业体系完备,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拥有数量众多的长期从事林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可以为学生多学科实践教学提供帮助。园艺场还拥有多个林果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和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阿克苏市园艺场这样的林业基层单位相结合,本身就可以达到教学实践的针对性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教学尽早的具备一定的实战色彩和职业氛围。其次,阿克苏市园艺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以及二者长期合作形成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程,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拥有的各项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为教学服务。在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可以考虑所有教学大纲中安排实践教学的专业课程集中安排在毕业前第三个学期;为了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可以在汇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实习时间、学时分配方面根据基地拥有各项资源的情况以及季节性合理安排,使得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3. 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基地管理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成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基地主任,负责基地管理全盘和建设任务安排、考核全面工作;由园艺场厂长和林学系主任同时担任基地副主任, 分别负责基地建设与全盘规划、实践教学时间与指导教师安排协调工作,各教研室主任分别负责各个学科实践教学任务的安排,园艺场选派若干技术人员作为基地的管理人员配合基地主任、副主任做好各项辅助的具体工作。形成分工合力基础上统一安排指挥的组织结构, 确保了基地实践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

4.确立明确的建设目标,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单一依赖教师理论讲授的被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场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基地的建设方案必须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具备满足基地实践教学的硬件, 如教学仪器和设备的类型、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分组实习需要,同时必须根据新技术、新成果的要求对教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实时更新。在购置软硬件设施设备时,要从资源有限的角度出发,强调设施设备的共享性,即各种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师资、人员等要考虑到实践教学各门课程甚至其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实践课程必须制定完备的实习计划, 编写实习大纲与实习教材,制定各项实习管理规章制度,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计划,确保教学实习计划能够得以全面落实。三是必须对实践教学过程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导、考核、监督,确保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基地在林学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采取学校专业教师和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由专业教师负责实践课程教学实习计划制订和知识传授,基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林业生产技能与生产环节的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5.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规范运营。科学、有效、 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是确保实践教学规范运营的关键。 如建立健全规范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严格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全面的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实践基地评估考核制度,人员考核管理规章制度等。

6.加大投入,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除了加大经费投入外,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红旗坡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加大了与当地有关部门以土地投入、融资租赁等方式合作,起到了完善基地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实习环境,提高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 同时,红旗坡基地强调自身造血,不完全依赖学校的投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内的设备和高校的人力资源,加大了与当地有关部门横向技术的合作,提高了学院影响力,同时为基地建设争取了经费, 保证了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基地以自身拥有的资源为依托,以学院的人员技术力量支撑,承接当地有关部门林业横向研究项目十余项,有效地推动了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基地服务实践教学的功能的提升,同时为学院的科研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篇9: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及措施,为农业高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高校;教学基地;教学与科研管理

项目来源: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4026)、吉林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130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58

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当今,社会要求我们高等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高校在教改中,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农业院校由于其属性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更要具有实践能力,只有深入农业生产,才能真正掌握农业相关知识;只有亲自参与农业生产,才能真正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科研生产服务。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农业高校的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以达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目的。

1 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实践基地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指导思想不明确,功能定位不清晰,对基地主要职能的认识还不够准确;资金支持不到位,投入不足,相关设备配套不完善,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率较低,系统的实践教学较少,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实验观光课程,学生参与劳动生产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少对校外进行技术服务,自身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基地日常经费比较紧张;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低,大大制约了基地的发展。

2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

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是指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科学、循序渐进。前瞻性则是指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使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产、学、研结合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一方面,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是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产中理解理论课程,使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生产中,在生产与学习中创新研究出更具有成效的成果;另一方面,教学实践基地也要注重经济效益的产生,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基地良性地发展起来,才能保证教学实践基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建设教学实践基地时就应设立长期目标与分期目标。一方面要规划和建设好高校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以满足现有高质量实践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应着眼于长远,适应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形势要求和高校大发展的要求,挖掘和创建更多管理严格规范的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

3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

3.1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程,使教学基地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因此,在安排实践教学课程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教学时间的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程,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的目的,使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3.2 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合理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实践场所,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基地必须具备满足实践教学的硬件,即教学设备和仪器的种类、数量及先进性等方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二是要有完善的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制度与实践课程相配套,以保证实习的有效性;三是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的全程指导、考核、监督,以保障实践教学效果。

3.3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队伍建设

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和负责、认真、严格的管理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基地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教学基地的规章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度;设备、仪器的操作、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人员的劳动保护、安全操作、科学生产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的考核制度等方面。基地队伍建设也尤为重要,优秀的管理团队才能建成优秀的教学实践基地,才能保证教学实践基地功能的有效发挥。

3.4 加大投入,完善实践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善。其次,也要强调教学实践基地的自身造血,通过自己的优势加大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力度,包括基地自身具备的设备和技术,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相关部门、企业的融资与投入,从而完善基地各项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实习环境,以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3.5 寻求多方合作,互惠共赢,促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寻求多方合作,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目标,加强学校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力度,协调和平衡好学校与相关单位的责任、权力、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扩大学校办学影响、提升学校声誉,也有利于相关单位节约技术研发的经费,同时也利于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小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2]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

[3]张影.浅谈高等农业院校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7).

[4]张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与路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

[5]赵喜艳,李敬,高峰.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上一篇:Flash动画教学的探讨与研究论文下一篇:教体局局长全县教育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