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2024-04-11

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共5篇)

篇1: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定陶县2012—2013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12.

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遍布中华大地的原始文化遗址以及由多种图腾组合成的龙形图案,鲜

明地体现了中国早期文化的三个特点,请找出这三个特点

①单一发展②多元发展③互相渗透④融聚一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与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几乎存在于同一时

期,二者之间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国家疆域的大小B.经济的发展程度

C.文化的繁荣程度D.政治上的民主程度

3.这件陕西临潼出土的文物(如右图)旨在说明

A.夏朝灭亡的原因B.商朝灭亡的原因

C.西周灭亡的原因D.秦朝灭亡的原因

4.汉家天子镇环瀛(守卫国家),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责,蛾眉(借指女子)一笑边尘清。这首诗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尊王攘夷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D.文成公主入藏

5.有学者统计了《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发现世家大族占71%,寒族子弟占16%,其他小姓子弟占13%,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完全是为世家大族所设立的B.没有改变选官主要靠世家背景的旧制度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6.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写道:“今棉为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依赖)之。其衣披天下后世,为功(其功劳)殆过于(超过)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这段话

A.说的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B.记述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C.赞扬了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巨大贡献

D.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全过程

7.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示儿》绝句

A.抒发了国家不能统一的悲愤之情

B.表现了国家安定、百姓幸福的祥和景象

C.痛斥了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嘴脸

D.此诗的风格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8.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较,结

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割占中国的领土大大超过英国

B.巨额赔款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了中国的内地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

9.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时间,清政府的统治就土崩

瓦解了。下面与此有关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②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孙中山亲自领导了革命

③各种矛盾的激化是清政府迅速垮台的原因

④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又称为辛亥革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这表明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打破封建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11.“手撕日本兵、手榴弹炸掉天上的鬼子飞机、单手

掏出鬼子心、八路军空手杀死上百拿枪的鬼子兵……”这是

近年来一些抗日剧中常见的镜头,这些镜头

A.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日的情景

B.说明了侵华日军确实是不堪一击

C.是对历史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D.表明中国人民的战斗力非常强大

12.长春围困站是辽沈战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林彪和罗荣桓下令:“严禁粮食、燃料进敌区,严禁城内百姓出城……要使长春成为死城!”经过150多天的围困后,城内的国民党军投降,而此时,城内的百姓已经至少饿死了15万(一说20—30万)。对以上材料最好的注解是

A.国民党不顾百姓死活不早降B.共产党为了百姓利益不攻城

C.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学习历史,要分清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结论,以抗美援朝为例,属于结论的是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B.志愿军连战连捷,将展现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C.1953年,美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4.十一届三中会以后,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中国农村,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例外的是,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等极少数村庄到至今也没有实行这一制度,但是,它们的集体经济却获得了大发展,年总产值都在数百亿,华西被称为全国第一村。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适合中国广大的农村

B.如果不生产责任制,所有的村庄都会和华西、南街一样大发展

C.华西、南街的发展不能否定生产责任制的巨大作用

D.华西、南街的发展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所有的农村

15.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事件的评价,对于欧洲和美洲双方都能接受的一项是

A.这是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B.殖民主义随之到来,美洲面临灭顶之灾

C.哥伦布把野蛮的美洲纳入到了文明的大家庭

D.哥伦布同时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美洲,促进了其发展

16.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B.革命使英国走向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革命也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革命还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7.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铁板一块的局面。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

B.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

C.西欧国家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休化

D.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19.在联合国巨大的努力下,战火至今依然在非洲国家马里燃烧,13万人逃离家园;朝鲜执意进行核试验,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朝鲜半岛局势一触即发;全球性的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和对立愈演愈烈;地球生态持续恶化,各国对自然灾难的社会负荷几近极限,自然危机正向社会危机演化……这一切表明

A.联合国并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所有的问题B.联合已经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

C.美国操纵联合国为自己的全球战略服务D.联合国的存在使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和复杂

20.某学者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发达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B.全球化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C.全球化会极大地带动落后国家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9分。第23题16分,其中有

两问是选做题,共5分。选做题计入总分,但是本份试卷满分不能超过50分。示例:某生必做题得45分,选做题得4分,则其总分为45+4=49分;某生必做题得48分,选择题得3分,则其总分仍为50分。以此类推)

21.中国古代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给出了各自的看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材料二唐代柳宗元在其著作《封建论》中说(已翻译):“汉朝建立,接受秦的教训,参照周朝制度,把宗子、功臣分封到各地。数年之间,问题出现,战乱不断。后乃谋臣献计,慢慢削弱封国权力。在分封之初,也在全国一半的地方设置了郡县,当时叛乱的都是封国而不是郡县。秦制之

好处,很明白了。汉朝以后的历史就看得更清楚了。”

(1)据材料一、二,指出西周、秦朝和西汉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各实行的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

(1)西周,分封制;(1分)秦朝,郡县制;(1分)西汉,郡国并行制。(也可以答,既有分封制也有郡县制。或者,一半分封,一半郡县等)(1分)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的政治制度导致了什么问题?(2分)这一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2分)

(2)问题: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能答出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即可)(2分)

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材料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分封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已翻译):“郡县之弊端,在于官员迁转太快;分封之弊端,易于导致叛乱。”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已翻译)“分封之弊端,其原因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之弊端,其原因在于中央权力过大”的名言。又说:“现在郡县制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却无人能够解决,还能勉强维持,所以老百姓日益贫困,中国也所以一天天衰弱并趋向**。”

(3)结合材料三说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2分)

(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权力过大(答出此点即可)。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空间;不利于实现民富国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1分)

(4)启示:地方管理体制要适合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方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到既要维护统一和中央权威,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为其发展留有空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富民强。(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22.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赭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唐太宗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强盗,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簿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还用得着用严酷刑罚来统治吗!”

(1)根据材料,归纳秦始皇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不同的统治政策,给秦、唐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1)不同:秦始皇——加强剥削,人民负担沉重,刑法严酷;唐太宗——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2分)

影响:秦始皇——秦暴政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唐太宗——唐太宗的统治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期。(2分)

(能够说明问题即可,不要拘泥于答案表述)

材料二英国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社会财富分配极为不均。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2)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2分)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材料三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仅民政工程署在短短的时间修建、改建了80万公里公路,4万所学校、1000个机场……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

(3)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2分)

(3)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努力扩大就业。(能答出后两点的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作用:缓解了失业问题,改善民生问题(或者人民生活),扩大了消费需求,推动了国家大规模工程建设,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任意一个意思即可得1分)

材料四去年秋天的中共十八大和今年春天的两会,党中央和政府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4)根据材料,结合上述作答,请你给解决民生问题提几点建议。(1分)

(4)建议:国家应该重视民生的发展,健全民主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就业机会等。(只要不偏离题意即可得1分)

23.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特别是上世纪40年代的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随着史料的披露与丰富,今天看来,更加耐人寻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毛泽东发出第一封邀请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请你一定来)。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非常期盼的意思)。”

同时蒋介石拟定了谈判三原则:不得于现在政府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不得于分期解决,必须一下子解决全部问题;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核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发电的要求是什么?该电报发出的主要背景又是什么?对蒋介石拟定的谈判原则,你有什么看法?(3分)

(1)要求: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国家大计。(1分)

背景:抗战胜利(或者,倭寇投降)。(1分)

看法:蒋介石没有诚意(或者,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让共产党无法接受、蒋介石想借此迫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蒋介石以为自己胜算在握等等)(任意一点,或者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材料二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给蒋介石回电:……鄙人愿意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等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重庆)晋谒(拜访)。弟亦准备随即赴渝(重庆)……

中共拟定的谈判原则:改组国民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共参加;由中共人士担任河北、山东等5省政府主席;中共参加军事委员会,中共军队编为48个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为什么同意去重庆谈判?(2分)结合双方拟定的谈判原则分析,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原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也是为了避免战争的责任落到共产党头上。(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焦点:政权与武装(或者地盘与军队,或者,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2分)

材料三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元旦公告(通常称求和声明)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唯国民的公意是从”。

(3)蒋介石为什么要发表求和声明?他提出的条件是什么?(3分)

(3)原因: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或者国民党败局已定等)。(1分)

条件: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或者保留反动统治、反动军队,2分)材料四1949年1月14日,中共针对蒋的求和声明,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只要南京当局同意惩办战犯(注:蒋介石为1号战犯、李宗仁2号、宋美龄23号……)、废除伪宪法、改变反动军队、没收官僚资本等八项条件,中共可与南京进行和平谈判。

谈判于4月1日在北平举行,毛泽东要求:他们提出任何异议,不论是内容上的还是形式上的,均不要允许修改;18日以后,不论谈判成败,人民解放军必须渡江……17日必须举行签字仪式。

(4)你怎样看待中共的声明和毛泽东的要求?(1分)

(4)共产党已经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或者,中共的和谈条件非常苛刻、中共提出了国民党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中共已经认为没有谈判的必要了等等,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题外话:美国内战南方失败以后

1865年4月9日,美国内战已经进入最后,南方败局已定,南军总司令李将军率军向北军司令格兰特将军投降。根据林肯总统的指令,格兰特将军仁慈地对待了他的敌人,他没有囚禁一个战俘,李将军的人可以自由地回家,为了维护南方军队军官的尊严,他们可以保留他们的佩剑,士兵可以把马和骡子带回家。格兰特说:“让所有有马或骡子的人都把牲口带回家,去重建他们的家园。” 得知南军缺粮,格兰特还送给李将军两万五千人的口粮。格兰特不让北军士兵庆祝胜利:“战争结束了,我们又都是同胞兄弟了。”

一场死亡60万人的战争结束了,没有战争罪犯,没有法庭审判,没有一方追捕,另一方隐姓埋名四处躲藏逃亡的情况。下久,林肯政府还签署了特赦今,南方将士全面大赦。赦令明文规定,要允许南方将士安居乐业,“不得搔扰”。而且,为了南方将士能够安居乐业,他们还得到与北方退役将士同等数目的安家费。事后证明,所有参战的南方军人真的如愿,一律作为自由平等的美国公民看待,一视同仁,并没有歧视,更没有出现秋后算绝帐甚至是株连九族的事情。

请看仔细,以下两问为选做题,得分计入总分,但本份试卷满分不得超过50分。

(5)怎样认识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2分)

(5)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相似意思即可得2分)

(6)同样是内战,美国和中国的胜利者对待失败者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对此你有何认识?(1分)

(6)美国:宽容。(或者,相似的意思,1分)

中国:斩尽杀绝。(或者,相似的意思,1分)

认识:(只要不偏离题意即可得1分)例如:美国如果没有宽容,就可能没有内战以后的迅速发展、中国如果能给蒋介石留一条后路,今天的台湾问题就可能不存在了,中国两党之争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等等。

篇2: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内。

1.徐州处于南北交汇处,有“南秀北雄”的美誉,从右图徐州云龙湖的美景可略见一斑。汉初分封时隶属楚国,势力曾大到一度威胁中央。汉武帝通过下列哪项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的问题

A.设置内阁B.兴办太学

C.颁布推恩令D.废除了丞相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最主要是指

A.统一文字和度量衡B.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C.创立皇帝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某旅行社安排北京故宫的某项旅游景点的解说词是: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明内阁D.清军机处

4.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l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渡江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6.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7.口号和名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热播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破四旧”“造反有理”“右派”“走资派”等口号和名词应山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新中国成立初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世界上下五千年》有这样一段描述“法典规定:平时贱民出门,走在路上要不停地敲着瓦罐,提醒高等级的人种不要碰他们,„„如果用手打了高等级种姓的人,那么手就要被剁掉,如果是用脚踢了高等种姓的人,那么脚就要被剁掉。”据此判断该描述出自下列哪篇文章

A.世界第一法典B.丕平献土

C.古印度“种姓制”的产生D.刀光剑影的大化改新

9.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止确的一项是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B.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大事件:迪亚士完成环球航行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10.“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手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网络时代D.信息时代 11.《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二战的影响C.与美国军备竞赛D.两方国家封锁

12.近年以来美国开始强力推行其“重返亚太”战略,意在遏制中国。此举被称为是冷战思维的继续。历史上标志着“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事件是A.“铁幕”演说发表B.“杜鲁门主义”推出C.“马歇尔计划”实施D.“北约”和“华约”组织建立 13.下表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单极世界 B.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C.欧盟加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D.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共24分。14.(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15.(8分)历史时空:假使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

16.(10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崛起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1)材料中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国家?请列举发生于欧洲的一次“政治革命”?(2分)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2)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战后形成了什么新的国际格局?(2分)

【和解篇】《欧罗巴百年:从仇恨走向联合》(选自政治漫画网AREND VAN DAM/图)。如图所示:l914年--2014年,刚好100年。其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

(3)欧洲联合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4)根据材料,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思考篇】最有价值的历史学习,在于思考与总结,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与结论。(5)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认识?(2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共24分。

14.(1)×(2)×(3)√(4)√(5)×(6)√

15.(1)丞相、御史大夫、郡县。(2)杜如晦、恩威并施、天可汗。(3)尼布楚条约、乌苏里江。(4)遵义、毛泽东。(5)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6)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人文主义思想、但丁

篇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1.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联系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远航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达·伽马远航D.迪亚士远航

2.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其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

D.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

5.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300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

6.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由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B.这次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C.在改革中,农奴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无偿地获得一块土地

D.它加快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7.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

8.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B.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9.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中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A.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

B.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C.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1.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

13.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14.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苏德战争爆发③太平洋战争爆发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5.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1952年B.1959年C.1960年D.1990年

17.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8.右侧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与这一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过程,这三种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合作与对抗并存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③带有大国强权色彩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endprint

A.平等、包容、协作、互信的亚太伙伴关系

B.互利、安全、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C.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D.民主、互谅、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散去,但它留给世界的伤痛和教训永远存在。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2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面对法西斯的肆虐,世界人民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1日建立了共同抗敌的组织。此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向反法西斯一方转折直至走向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材料二中共同抗敌的组织指什么?(1分)请举出各国通力合作的典型事例。(两例即可,2分)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材料二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材料四二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战争有何危害?(2分)为此,你有何感想?(1分)

22.(14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其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分)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日益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2)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3分)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三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相同因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怎样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2分)

23.(16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正面印证】

(1)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作答,2分)

(2)战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措施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

(3)1991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此后一直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2001年和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该组织会议。中国积极参与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反面对比】

(4)写出图一示意的两个组织名称。(2分)两个示意图反映的信息分别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感悟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和启示?(2分)

24.(18分)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大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综合比较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美国崛起】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1930年达420万;1931年攀升近一倍;到1933年,竟然有1500万~1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分别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表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它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日本腾飞】

材料四“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endprint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材料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每年将全部财政的20%以上投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材料四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弃旧图新”指该国实行了什么措施?(1分)该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5)材料五和材料六说明了什么?(1分)

【综合探究】

(6)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美日崛起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2分)这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A2.B3.C4.B5.D6.C7.C8.A9.C10.A11.C12.A13.D14.D15.B16.C17.A18.D19.A20.C

二、21.(1)范围广、破坏性大。(2分)影响: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分)事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等。(2分)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原因: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1分)

(3)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的困苦。(2分)感想:战争危害巨大;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新航路的开辟。(1分)哥伦布。(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汽船。(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任举一例即可,1分)

(3)生产力的推动,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相同因素: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分)

(4)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2分)

(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分)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

23.(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或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东西受到夹击。)(2分)

(2)成立了欧共体,后来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2分)作用:促进了欧共体(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2分)

(3)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对世界: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4分)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2分)图一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图二: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二战的阴云逼近各国人民。(2分)

(5)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反之阻碍各自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间要加强合作,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学生要树立正当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正当合作;等等。(2分)

24.(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1分)措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意义: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善、巩固和发展。(2分)

(4)日本。(1分)实行了明治维新。(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2分)

(5)说明了日本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腾飞。(1分)

篇4: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最符合题意的一项选出来,每题2分,共50分)

1.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完成这一任务的斗争是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三年国内战争D.八一九事件

2.下图为某班级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列严重失调。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3.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九国公约》,此条约的最大受惠者是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

4.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包括

①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②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③两次会议都无视中国的地位④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A.生态环境的恶化B.经济危机的蔓延

C.霸权主义的影响D.恐怖主义的泛滥

6.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猖獗,纳粹党为打击、迫害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制造了

A.珍珠港事件B.萨拉热窝事件C.反犹狂潮D.国会纵火案

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英法)扔出了两个小孩(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孩子(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冷战政策D.绥靖政策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突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的胜利

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1916年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是

A.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

B.掠夺更多的海外资源

C.完成称霸世界的战略部署

D.扶植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19.地区冲突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

A.美国发动朝鲜战争B.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C.苏联侵略阿富汗D.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20.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

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泛滥

C.毒品走私猖獗D.贫富差距悬殊

21.美国某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

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2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

A.联合国安理会B.跨国公司

C.国际红十字会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3.科学技术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二战以后缩短为7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只需3—5年。这段材料说明

A.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根本动力

B.科技越发达,商品的科技含量越高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24.被称为世界电影的“梦工厂”和世界电影之都的是

A.好莱坞B.戛纳C.柏林D.东京

25.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吓得发呆的见证人等,作者作此画意在A.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B.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尖锐

C.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D.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3分,29题12分)

26.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指到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1分)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1分)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罗斯福的“试验”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史实?(1分)他所进行的“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1分)这项“试验”在当时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4分)

27.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趋势。初三一班同学以“世

界格局的演变”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加入到他们中吧!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的和平?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了战后的格局?(2分)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2分)它是被哪一种大事件的发生而彻底打破的?(1分)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2分)

它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1分)

材料三见右图

(3)二战后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1分)请指出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

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2分)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分)中国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为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面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有什么作用?(1分)

(2)美英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2分)有什么作用?(1分)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会议决定的?(2分)美国重拳出击又指何事?(2分)

(4)1943年太平洋战争与欧洲战场的状况有什么共同点?(1分)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在一起建立反法西斯联盟?(1分)

(5)“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要想恢复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初中《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二日本法西斯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日本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因战争原因死亡的日本贫民和军人达300余万人;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国家有形财富损失了约四分之一。可是到了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材料三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和日本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至少2项,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

(3)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体是什么?(1分)后来又发展成什么?(1分)它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如何?(1分)

(4)刺激日本战后经济繁荣的战争是什么?(1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制定了什么经济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1分)

(5)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变化中,你觉得中国应借鉴的经验是什么?(1分)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BCADB6—10DDCDC11—15ADABD16—20BCCDD 21—25CBCA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3分,29题12分)

26.(1)面临危机(或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意思相近即可)。(1分)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

(3)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1分)

(4)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1分)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

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4分)

27.(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分)

(2)冷战;(2分)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1分)

(3)苏联解体;(1分)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分)

(4)经济实力;(1分)我国应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顺应经济

全球化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2分)

28.(1)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2分)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分)

(2)诺曼底;(2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到粉碎法西斯德国的最后决

战阶段。(1分)

(3)雅尔塔会议;(2分)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分)

(4)由防御转入反攻,战争主动权掌握在反法西斯联盟国家手里;(1分)为反对

法西斯侵略,打败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一起。(1分)

(5)牢记战争伤痛,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警惕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复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1分)

29.(1)美国的援助和扶植;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重视教育,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4分)

(2)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美国独

霸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2分)

(3)欧共体;欧盟;欧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3分)

(4)朝鲜战争;科技立国。(2分)

篇5: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六集纪录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500万年前由猿到人的漫长的进化历程。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猿演化成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

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一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5.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信息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6.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

7.《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

8.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A、禹B、舜C、尧D、炎帝和黄帝

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

―→

―→

―→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10.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机构不完善B、统治者缺乏经验

C、军队缺乏训练

D、末代国君的昏庸、奢侈、残暴

11.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A、商汤B、夏桀C、周平王D、盘庚

12.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该故事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14.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

15.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誉得益于战国时期哪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A、开凿灵渠B、开凿大运河C、治理黄河D、修建都江堰 16.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17.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获得爵位,他的途径是()A、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B、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C、上战场杀敌,立下军功

D、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18.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反映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A、火的使用

B、青铜器和甲骨文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都江堰

19.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D、民族融合

20.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

2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2.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包括()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的发展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A、结束分裂,短期统一B、开创被后世沿用的政治制度 C、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D、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2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朝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

北击匈奴,实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2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西汉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10分)【遗址中的历史】

【文物中的历史】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距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2分)

(2)、对于火的使用,北京人与元谋人有哪些异同?(2分)

(3)、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2分)

(4)、材料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2分)

(5)、【探究中的历史】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来。(2分)

27.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2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方式二:新闻学史】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1)、图一是哪一远古人类?图二是什么样式的房屋?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房屋?(3分)

(2)、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扩充疆界,他打出了什么旗号?(2分)

(3)、请说出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两个成语。春秋争霸带来了哪些影响?(5分)

(4)、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分)

28.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制度对社会稳定和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作什么制度?(1分)

(2)、禹死后,标志着“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哪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分)

(3)、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和依据

是什么?(5分)

(4)、历史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政治制度给周朝的统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29.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7分)材料 :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角色扮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分)

(2)、【理解学习】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2分)

30.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水利建设篇】:“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二:【改革探索篇】: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横扫六合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四:【巩固统一篇】

材料五:【走向灭亡篇】:“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如触犯法律,刑罚极为残;二世继位后,统治更残暴。”

——秦朝民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谁主持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2分)

(2)、材料二中的商君曾在秦国推行变法,请写出他的名字?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秦王的功绩。(2分)

(4)、根据材料四中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根据材料四中图2,3分别写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3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定陶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相关文章:

定陶县第一中学校长04-15

定陶县农民培训农机化需求的调研报告04-16

定陶一中简介简介04-20

定陶音乐喷泉作文04-22

馆陶县教育局04-21

馆陶县一中60年校庆策划书04-24

馆陶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04-29

馆陶县千亩葡萄基地项目建议书04-10

上一篇:覆盖率下一篇:司法考试改革依法治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