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小学安全活动简报

2024-05-04

三其小学安全活动简报(精选3篇)

篇1:海口中小学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

据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首要需求。尤其是中小学生安全常识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 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促进海口市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营造平安和谐海口的治本之策。根据海口市领导的指示精神, 决定在海口市开展中小学生安全常识教育。

据了解, 海口市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多起, 其中不乏中小学生死亡。为此, 海口市安监局组织各行业专家编写《海口市中小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手册》, 并印制免费提供学校, 做为中小学生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手册, 并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同时, 开展校长和分管安全教育工作负责人培训, 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演练。

篇2:小学课间活动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一、课间活动不安全现象

小学生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动贪玩等。由此自然会引起出现的一些疯闹、游戏、追逐等活动中出现的伤害。

1. 拥挤践踏的事故。根据这些年来学校所出现的此类现象,一般都是学生在上下课的时候在楼道门口等跌倒、践踏的结果所造成。比如,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7名小学生死亡,37名小学生受伤;河南省许昌县有关部门对造成椹涧乡一中因拥挤致使多名学生死伤事件等等。小学生年龄太小,加之动作灵活性较差,自然就会出现了拥挤现象。若是一个小学跌倒就会产生了障碍,学生就会叠加地堆积,形成践踏,轻者重伤,重者就会危及到生命。

2. 因追逐而导致的伤害。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喜欢玩耍,尤其是那些男孩子们经常是打打闹闹,互相追逐,当他们互相追逐的时候,当前者回头看着追者防护之时,一旦遇到一个小小的障碍就容易被绊倒、摔坏,乃至危及到生命。

3. 做游戏的时候而伤害。为了使课间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都喜欢做做游戏,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很多游戏存在着不安排的因素。比如学生玩的危险游戏有滚铁圈、跳人马、人拉人、跳楼梯、飞镖、射击等。这些游戏非常不安全,轻则将人跌得鼻青脸肿,重则拉伤手臂。特别是所说的“杀高良马”,此游戏是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脖子上,几组进行互相厮杀,由于败者跌倒,往往使上面的学生痛摔,甚至是摔坏和出生命危险。

二、解决课间活动不安全的方法

鉴于以上的课间活动种种潜在的危机,学校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防范策略。针对所出现的践踏事故,学校要在上下楼道的时候安排一定的人员看管维护,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上下楼梯,防止拥挤现象,还要在一定的地方设置提示牌,进行温馨地提示,比如“小心谨慎,不要拥挤”、“注意安全,防止滑到”等等。对于追逐伤害的防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学校和班主任要对课间追逐现象进行控制,并且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乃至惩罚。对游戏伤害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游戏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去限制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它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置。比如对那些危险的游戏一定要彻底地限制,要指导学生到宽阔的地方进行游戏,最好是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有序的游戏,选择一些比较安全、平稳的游戏玩耍,不要做一些激烈的游戏,只要全体教师认真齐抓共管,就会减少学生的不安全現象。

三、强化小学生课间安全意识教育

真正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从源头对学生进行思想警示,只有从思想上进行合理的教育感化,学生才会能逐渐提高安全意识,就会减少不必要的不安定事故出现。

1. 加强学生对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要经常教育学生,人的生命是首要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讲座,认真学习关于生命安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首先只有一次,所以是一次性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话,那么他谁都不会去珍惜了,更没有可爱的人了。因此要教育他们一定去真爱生命,既包括别人的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有了生命才能谈得上其他的一切。来到学校学习,一切事情都得靠自己去安排,亟需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当他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之后自然就会提高安全意识了,他们也不会在课间去进行危险的活动了。

2. 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班主任是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大部分工作是由班主任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也要重视班主任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所起的作用。学校要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也要要求班主任时刻教育和管理学生安全问题,经常领着学生学习和贯彻相关的规章制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精神,做好更多的耐心细致工作,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总之,安全教育是当今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决不可忽视这一问题,学校和班主任以及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的文件精神,广大教师要配合学校做到人人都去看管,人人都去抓安全意识,使学校成为家长放心,学生放心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这个幸福的摇篮里茁壮成长。

篇3: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安全事故的防范

一、大课间活动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1. 体育活动意外伤害

大课间活动主要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为主, 体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为主, 容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萧黎[3]对南京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表明, 在各类意外伤害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 达39.4%。大课间活动中诱发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场地、器材不合格, 也可能是体育项目本身易于导致意外伤害, 也可能是体育活动前热身不够或体育基本技能不标准、着装不合理等, 还可能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 在活动中不适度的推搡、打闹等引发。

2. 气管、食管异物伤害

大课间活动开展时多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 有些小学生长期受溺爱, 自控能力差, 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常常携带零食, 并在大课间活动中偷偷进食, 因此导致气管、食管异物伤害事故的发生, 严重威胁学生生命。

3. 学生打架伤害

在大课间活动中由于学校场地小、班级多,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互之间的干扰, 如由于球的滚动或飞行出界等因素影响到相邻班级的正常活动, 从而引发争执;由于体育器材有限, 争抢器材等也可能引发学生矛盾;在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比赛中, 参加的人员多, 对抗激烈, 情绪激动, 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冲动等,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打架伤害事故的发生。

4. 突发疾病

突发疾病也是大课间活动中应该关注的安全问题。由于小学生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千差万别, 有的学生本身体质较差, 在大课间活动中极易出现低血糖, 导致昏厥;而有的学生可能有慢性病史, 不恰当的体育运动也容易诱发病症。

5. 其他安全事故

此外, 影响学生安全的原因还有许多, 如学生间的嬉戏打闹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由于大课间时间比较长, 有的学生会偷偷跑出校园购买零食或出去玩等引发安全事故。

二、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安全事故防范的对策

1.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 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 尤其应加强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的安全教育。他们作为大课间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 必须自觉地接受安全教育, 特别是应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 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 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自我控制能力弱, 安全防范意识差, 十分有必要加强其安全教育, 使其能够增强安全意识, 学会躲避危险和自救的方法。小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方面, 要针对小学生教育的特点采取各种教育形式, 如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发挥体育课的特点和功能开展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还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着装穿鞋、不偷带零食、按时吃早饭等生活小事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 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尤其是加强家庭安全教育的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 带头学习安全知识, 以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把安全教育工作做细做好。

2. 合理布置场地, 确保器材设施安全

场地、器材设施是限制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极易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如场地不平坦, 或者运动场地的地面用水泥铺就, 坚硬易滑, 或没有防护栏等都极易导致学生跌倒引起损伤;场地布局不合理, 特别是一些城市小学学校场地小, 在规划设计场地时, 不能按要求设计、规划场地, 导致场地交叉混用, 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场地器材不合格, 特别是体育设施常年日晒雨淋、年久失修, 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外部因素。总之, 学校应在认真考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空间, 并针对场地器材仔细做好安全检查, 定期维护、修理、更新, 并责任到人, 以便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科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科学设置活动内容, 确保项目的安全性

在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置上, 应注意运动项目的安全问题, 对于投掷、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应尽可能不设置。即使像老鹰抓小鸡游戏等最常见也最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游戏, 也应根据学校的场地情况来安排。再者, 还要注意体育项目设置的节奏和强度, 如长时间的快速追逐跑游戏, 强度过大, 安全隐患也就大, 而且小学生自控力差, 一旦兴奋起来必然难以控制, 肯定影响后面上课的效率。强度过大的活动还容易导致学生因大量出汗而引发感冒或者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因此, 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置要注重活动的时效性, 选取形式多样、强度适宜的项目, 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需而设、因趣而设、因时而异合理地设置活动项目[4], 做到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合理组织管理, 确保活动的有序性

大课间活动中, 组织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直接影响活动的进程和活动效果, 也是保证活动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在大课间的组织管理中, 一方面, 应建立由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共同组成的管理队伍, 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分工、各负其责, 校领导担负活动的协调和监督;体育教师负责场地、器材安全检查和使用、活动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指导等;班主任则负责方案的具体执行和实施。另一方面, 还要发挥学生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由班干部协调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活动及安全检查等。大课间活动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又要避免“放羊式”的活动。只要坚持大课间活动的科学组织和管理, 确保活动的有序性, 就能从根本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保证大课间活动顺利、安全、有序地开展。

5. 开展安全技能培训, 学会应急处理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明辨危险事故。但有的时候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小学生要懂得一定的安全处理技能, 在发生意外事故后能够将危险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小学生安全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自救技能, 如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利用落地缓冲、团身滚翻等技能避免跌伤、碰伤等;简单伤势的处理, 包括出血的控制、急性扭伤的处理等;互救技能, 包括紧急疏散技能、对同伴的简单救护技能[5]。学生安全技能的培训既可单独进行, 也可以生活中的突发事故为教学背景, 在体育课中运用体操、田径等体育教学基本形式、通过游戏、模仿等手段实现。通过技能的培训, 可使小学生养成安全的行为和习惯, 树立学生体育安全观,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状况, 知道在大课间体育运动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 清楚哪些动作不适合自己, 哪些运动、动作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哪些运动项目不可单独进行以及怎样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等, 达到主动地预防各种伤害事故的目的, 以及及时处理出现的安全问题, 将影响降到最低。

6. 加强纪律教育,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大课间活动是以校、班、组为单位进行的整体性活动, 为保证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顺利、安全地开展, 一方面, 每个参与者都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参与大课间活动;另一面, 也是最重要的, 作为集体中的一员, 小学生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自觉地遵守活动纪律和活动规则, 注重同学间的团结协作, 对于在集体活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去处理, 避免各类争吵、打架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7. 建立大课间活动安全预警体系

针对大课间活动特点, 除加强领导、周密安排、严格防范各种意外事故发生外, 还应做好意外事故的预警机制, 建立大课间活动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旦出现意外事故, 能够及时有序处理。此外, 学校还应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 组织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 这样即使在大课间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也可以通过保险来实现风险的转移。

总之, 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学校和教师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全盘考虑, 统筹安排, 对于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 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 用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收获知识、快乐、友情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武玉坤, 尹学聪.大课间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5) :9-12.

[2]陈元红.“快乐大课间”的生成和实践[J].教育论坛, 2007 (4) :12-13.

[3]萧黎.南京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3) :366-367.

[4]赵军.选设大课间活动项目宜遵循的几个原则[J].中国学校体育, 2009 (2) :93.

上一篇:合作社技术部工作职责下一篇:金柳林里的淡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