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2024-05-06

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精选8篇)

篇1: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是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导致了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处于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在小学的班集体中,基本上只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参与者。如何做对初中班级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关键在于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就是一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也就是分析管理和控制自身及外界事物的自我愿望和要求。”其核心就是独立、自信、自主。自主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高水平自主意识的人,相信自身的潜力,对周围世界的反应较为敏感,这种意识促使他不断确立目标,寻找、把握机会,使自己获得成功。自主意识的力量,诸如自知之明、勇气、自信、自尊、责任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等在自我实现中有强大的动力功能,这些都是竞争中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产生一种自觉意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当这种观念支配他们的行动时,就使行为有了自觉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对工作和学习保持向上的热情。

在初中生班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1、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依赖于创建班级的最佳状态,即创建优秀班集体。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确认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在学期开始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奋斗目标,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在班主任指导下自主的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宜过多和太严,否则就不好操作,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督导,另一方面,还要接受全班学生的互相监督。如此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意识,更自觉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培养自立能力 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而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自主管理不是主动生成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到自我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培养:

(1)、充分发利用学会说呢个表现欲望和工作热情,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潜力,谋求班级发展。

(2)、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有能为班级做一点贡献,人人参加班级管理工作。

(3)、实行值日生、值周生、班干部轮换制度。(4)、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5)、发挥班干部“火车头”作用。

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集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

3、激发自我教育欲望,促进学习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中说 “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激发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动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主动在班级管理中锻炼、提高和完善自我并由此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而正确的主体意识是不会自发形成的,所以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不能当旁观者,应该做具体细致的工作。

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网络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还要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认真实施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协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4、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学生才智、特长的舞台。在活动中全班学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感情基础,才能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精神,增强学生自己与他人、集体、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自主意识的发展。(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 个方面。因此,班主任在活动性教育过程中,要培养、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都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活动性教育应有的作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尽可能多地增设岗位,让每一名学生各尽所长,尽可能多地参与班级管理,在实际组织管理中得到锻炼,提供参与机会,养成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 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既要确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人地位,但也不能忽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辨别、控制能力,缺乏教师的实际指导,他们就有可能会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导至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

(2).充分让每个学生充当适合的活动角色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个人在集体中恰如其分地成功扮演某种角色时,可以同时产生两方面的良好心理功能:一个是社会功能,一个是个体功能。因此,班主任要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全体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为实现集体总目标作出贡献。这里关键在于引导并帮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一个既符合期望又让他们自己感到满意的位置,当好满意的角色。要能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应注重让学生在班集体中,独立自主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性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在活动性教育中充当了适合的角色,并亲自体验、识别、评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实践的方法,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5、人文氛围的建设,促进自主意识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或氛围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创建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共同创造的,以班级物质环境、规章制度以及道德理念、班级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班级人文化氛围。(1)、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应,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就是班风。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提供示范。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的关键因素。(2)、人际关系的协调实现优化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从内在本质来分,主要有责任依从关系(即公务性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即选择性关系)两大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应是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关系高度的和谐统一。使两者协调统一,建立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相互责任的新型人际关系,即使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又是形成坚强集体的重要手段。

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和谐的人际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不仅需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影响学生,还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楷模。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熏陶。(3)、学习风气的营造要实现强化

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在“人—人”系统中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起点是人,归宿也就是人”。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未来的班级管理策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班级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启动其他管理要素的运作,班级管理才行之有效,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的教育目标。

篇2: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新接手802班有一个月了,不管是学生表现有进步,自己心头喜悦时,还是困难重重,眉头紧锁时,我想到的都是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的成功与否。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改进工作,以淡然的心态接受事实。因此,特作出这一番感悟和浅显的论述。请领导和专家斧正。

初中生是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导致了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处于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在小学的班集体中,基本上只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参与者。如何做对初中班级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关键在于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就是一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也就是分析管理和控制自身及外界事物的自我愿望和要求。”其核心就是独立、自信、自主。自主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高水平自主意识的人,相信自身的潜力,对周围世界的反应较为敏感,这种意识促使他不断确立目标,寻找、把握机会,使自己获得成功。自主意识的力量,诸如自知之明、勇气、自信、自尊、责任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等在自我实现中有强大的动力功能,这些都是竞争中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产生一种自觉意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当这种观念支配他们的行动时,就使行为有了自觉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对工作和学习保持向上的热情。

在初中生班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1、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依赖于创建班级的最佳状态,即创建优秀班集体。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确认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在学期开始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奋斗目标,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在班主任指导下自主的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宜过多和太严,否则就不好操作,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班主任及任课教

师的督导,另一方面,还要接受全班学生的互相监督。如此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意识,更自觉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培养自立能力

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而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自主管理不是主动生成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到自我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培养:

(1)、充分发利用学会说呢个表现欲望和工作热情,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潜力,谋求班级发展。

(2)、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有能为班级做一点贡献,人人参加班级管理工作。

(3)、实行值日生、值周生、班干部轮换制度。

(4)、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

(5)、发挥班干部“火车头”作用。

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集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

3、激发自我教育欲望,促进学习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中说 “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激发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动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主动在班级管理中锻炼、提高和完善自我并由此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而正确的主体意识是不会自发形成的,所以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不能当旁观者,应该做具体细致的工作。

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网

络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还要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认真实施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协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4、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学生才智、特长的舞台。在活动中全班学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感情基础,才能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精神,增强学生自己与他人、集体、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自主意识的发展。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 个方面。因此,班主任在活动性教育过程中,要培养、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都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活动性教育应有的作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尽可能多地增设岗位,让每一名学生各尽所长,尽可能多地参与班级管理,在实际组织管理中得到锻炼,提供参与机会,养成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 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既要确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人地位,但也不能忽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辨别、控制能力,缺乏教师的实际指导,他们就有可能会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导至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

(2).充分让每个学生充当适合的活动角色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个人在集体中恰如其分地成功扮演某种角色时,可以同时产生两方面的良好心理功能:一个是社会功能,一个是个体功能。因此,班主任要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全体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为实现集体总目标作出贡献。这里关键在于引导并帮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一个既符合期望又让他们自己感到满意的位置,当好满意的角色。要能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应注重让学生在班集体中,独立自主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性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在活动性教育中充当了适合的角色,并亲自体验、识别、评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实践的方法,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5、人文氛围的建设,促进自主意识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或氛围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创建以全班

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共同创造的,以班级物质环境、规章制度以及道德理念、班级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班级人文化氛围。

(1)、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应,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就是班风。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提供示范。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的关键因素。

(2)、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实现美化.一个班集体必须形成独有的、可继承性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则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氛围来体现、物化。因此我们要重视班级布置,做到设计新颖,布局精巧,求气氛,讲韵味就可以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用小制作、读书小报等来点缀自己的教室。请美术、劳技教师作技术指导,定期进行美术、劳技作品的展览。认真编辑黑板报,做到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异彩纷呈。张贴标语激励学生读书成才、强身健体的内容等。

(3)、人际关系的协调实现优化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从内在本质来分,主要有责任依从关系(即公务性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即选择性关系)两大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应是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关系高度的和谐统一。使两者协调统一,建立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相互责任的新型人际关系,即使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又是形成坚强集体的重要手段。

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和谐的人际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不仅需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影响学生,还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楷模。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熏陶。

(4)、学习风气的营造要实现强化

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在“人—人”系统中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起点是人,归宿也就是人”。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未来的班级管理策略成功与

篇3:初中班级实施自主管理之我见

一建立平等、互爱、和谐师生关系是自主管理之基础

实践自主管理最基本的条件是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民主素养, 要与学生建立平等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没有这一点, 创建学生自主管理是没有办法实现的。由于目前的班主任团队, 都是传统班主任主导的管理模式下的受教育者, 他们的思维、受教育氛围、生活环境都决定了他们的管理方式必然是传统型管理模式, 要改变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的思维习惯, 必须要班主任进行自主管理素养方面的培训。只有班主任的管理素质提升了, 在教育过程中完成与学生平等互爱和谐的角色转变, 由班级事务包办者转变为班级事务的服务者、协调者、总结者、心理咨询者, 才能有效实施班级事务的自主管理。在这里, 实施自主管理的班级中, 班主任的角色就是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 遇到瓶颈时应适时出现, 给予他们建议, 让他们自我改进, 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相信、确立和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县城的中学,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也都比较优越, 家长往往把每件事情都已经想好、安排好, 学生习惯了家长的主导安排, 因而在学校也同样依赖班主任或班级管理团队的安排, 他们在学校时表现出自制力较差、独立性不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也不够强等问题。因此, 针对眼下这种中学生现状, 不管是家庭教育, 还是学校教育, 均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当前, 众多班主任虽然口中喊着累, 但却不敢或不愿放手真正让学生管理, 因此许多学校、班级依然在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 还是从早监督到晚的“保姆式”管理, 没有真正落实自主管理。要避免此状况的出现, 就是要在班级事务管理中相信学生, 确立和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全面落实在老师激励和引导下以个体和团体协作方式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它能不断完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我感知、自我辨析、自我管理能力。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全面落实自主管理举措

在班级的自主管理实践中, 要始终贯彻自主管理原则, 就是要创造条件, 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我在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班干的协调者、服务者

在平时的班会等各种管理场合, 持之以恒地做好班级干部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 让班干团队会做事、能做事, 要树立管理团队的管理信心, 做到爱岗敬职。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管理水平, 有必要在班级中增设管理岗位, 除通常的班干管理岗位外, 还可以设立课间纪律监督员、卫生保洁员、个人卫生检查员、班级活动记录员、各学科课代表、黑板报主编、编辑等管理岗位。采取轮岗、一岗多人等方式, 让班级所有学生都有管理岗位, 做到每个学生有事干、会干事。要对学生不断进行总结, 职责明确, 做到有阶段性的检查、评比, 避免出现走过场现象。

2. 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 形成民主决策机制

自主管理也是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 要对班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全班民主讨论、民主决策, 搞好班级论坛建设, 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好平台。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或学习与管理讨论会, 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在班级管理中引进角色转换, 充分理解管理者的处境与心态, 要加强班级在落实校纪校规中的严肃性、原则性, 在班规班纪的制度落实中, 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 没有特殊者, 要形成动态的表扬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

3. 创新班级管理, 日常工作贯彻“四多四少”举措

篇4: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实践途径

1. 建立相互信赖、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应该是服从与命令的关系,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不要把学生看成是老师的“对手”,如果这样,一个班就有六七十个对手,不要说这么多对手,就是一个对手都难以应付。相反,如果让每个学生成为班主任的助手,效果会如何呢?和谐的师生关系,班集体便有无穷的力量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2. 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规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奖罚分明的班规,才能使班级走上自主管理的轨道,使全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真正做到“法治”而不是“人治”。班规要经学生讨论,以校规为依据,逐步完善。班规确定后,最好做到学生人手一份,并且连续三周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结合实例学习。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说,叫做给学生“洗脑”,使每一位同学尽快了解、熟悉班规。

3. 选好班干部,指导其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其才能

班干部好与差是决定一个班级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关键所在。我的做法是,各主要班干部,以及科代表、小组长,均在全班“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试用期一个月。这期间,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工作方法,培养班干部能力,做到能者上,不能者下。

4. 完善班干部工作环境,责、权、利分明

选拔、培养班干部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完善班干部工作环境,做到责、权、利分明。“责”:班主任要及时给各班干部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使其职责分明,避免其互相推诿,当个别班干部办事拖拉,工作不到位引起问题时,班主任可采取层层问责制,追究当事班干部的责任。“权”:下放权力给班干部,班规明确规定:对班干部职责范围内的命令学生要坚决执行,不理解的也要先执行,执行后不服者可向班级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得打击、讽刺、报复班干部,违者一次扣2分并在全班通报批评。这条规则有力地树立了班干部的威信,为班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能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班干部每周享受德育量化加1至2分的待遇,用待遇留人。这系列措施使班干部放心工作,大胆工作,乐于工作,甚至有创造性的工作。有不少本来不想做班干部的同学也纷纷被吸引了。我曾经在班里公开招聘一名纪律委员,竟然有8名同学竞相应聘。此举充分调动了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

5. 设立仲裁委员会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剑拔弩张,个别的甚至差点打起架来。这固然有学生表现玩劣的原因,但也和班主任总是冲在第一线,矛盾逐渐累积有关。班级设立仲裁委员会能让班主任笑看风云,置身事外,巧妙地化解班里的种种不和谐行为。班级仲裁委员会,成员由2至3名公平公正的普通同学自愿报名担任,当接到同学的仲裁申请时,仲裁委员会要找相关当事人进行调查,尽快给出答复,做到有错必纠,公平、公正处理每一件事情。有效地防止了个别班干部滥用权力,同时也让一些同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有地方投诉。使同学之间、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班级成为和谐班级。

6. 开好每周的班会课

星期五中午放学后由班长召集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召开班委会常务会议,进行一周情况汇总,为下周一班会课做准备。班会课分别由各主要班干部做上周班级情况小结,学习委员主要是宣布缺交作业名单及早读课、正课积极受表扬学生名单,纪律委员宣布上周各种违纪学生名单,卫生委员宣布卫生迟到或缺席学生名单,班长做全面小结并公布上周每个同学的加分、扣分、合计得分等情况。这样,给了班干部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他们既得到锻炼,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班主任也很轻松,只要到场视察一下即可,如有必要,可对班内比较突出的问题或现象进行简易点评。

7. 使用好德育量化统计表

及时公布德育量化统计结果,对扣分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或上报年级组、政教处进行处理,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的力量,使管理形成一股合力。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个月要及时评出德育标兵、优秀班干部。这样,奖罚就能做到分明。

班规、班干部、德育量化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依靠,互相促进,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有了班规就能有法可依,有了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就能做到执法必严,有了德育量化便能做到奖罚分明。

篇5:我们的班级自主管理初中演讲稿

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们班级的管理心得。能获得这次在全校升班旗的机会,全班同学都很高兴,殊不知这个荣誉与各位同学的日常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班级自主管理》,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班级中的管理情况。

我们班级的管理理念是:“自主管理,让我们成为班级的主人”。我们班每天都有两名值日班长负责班级的卫生,午休,自习课的纪律,班班歌声活动的进行。我们班一致认为铃声就是命令,铃声一响大家都会速回班级做好课前准备,每一个学科都有各自的课代表,每天在课前课代表们都会提前带领大家进行课前读,保证大家提前进入上课状态,这样子班级也不会课前吵闹,老师进来上课也会舒心。也就是说在班主任所制定的班规下,通过我们自身的自我管理与班干部的帮助下,以达到使在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下我们的纪律也都是严明且有序的。在这之中,班干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早自习到课间订正作业的时间、直到放学后的值日,无论老师在与不在,我们都能自行的做起该做的事,我们的班干部也会适时的督促大家完成,使得班级内各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我们的班主任一直都注重于培养我们的优良习惯,使得我们的同学大多都具有着优良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我们教室内的卫生,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室都是比较干净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乱丢垃圾的情况,即使有时在教室里会出现一些垃圾,我们的同学也都会自觉的把垃圾捡起来。每天放学后,我们的桌子都是排放的整整齐齐的,黑板和讲台的地方也都被值日生们清理的干干净净的,此外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不间断的宣传环保意识,我们班级有设计一个大纸箱,以供同学们放空的矿泉水瓶,同学基本能做到垃圾不落地,看到自己位置附近地板脏乱主动打扫。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小小的细节我们的同学也是自觉、认真的完成,这不仅说明了我们值日生的负责,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氛围。

纪律,不仅是一个班级成绩优良的保障,它也体现了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在这里,我也自豪地说:我们班级在任何时候纪律都是严明的。大多数的自习时间我们的老师都是不在教室里的,这是老师对我们进行自主管理的信任,我们的同学也是不负老师的期望,在这段时间里都会认真学习,不扰乱纪律,虽然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学不太认真,但是在经过我们的值日班长的一两次提醒后,他们也会静下心来好好的做该做的事情。

我们都热爱我们的班级,我们都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都为我们的班级而自豪。

我们班级的自主管理目前虽然只是初具规模,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我们的同学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着成长着,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一件事,学会了持之以恒,学会了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借用我们班主任经常讲的一句话:初三年是我们收获的季节。希望不仅是我们班,还有全校的同学们能奋发读书,迎难而上,考出大家理想中的成绩。

这就是我们的班级自主管理!

篇6: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长期以来,小学的班主任常常是起早贪黑,事必躬亲,不自觉地运用着“保姆式”的管理。这种局面,既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展现。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使班级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还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在以班级为“家”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成长呢?

一、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作为“家”的一份子,不仅要让学生们相互了解,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管理的意识。因此,我经常与他们进行双边、双向及多向的沟通,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活动,了解他们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等内容,并及时抑制他们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新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课堂上,我也很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用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抓住有利时机,给予表扬,树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逐渐改掉坏毛病教师只做有心人。

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我还经常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思想情况,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让家长多关注他们的孩子,配合好班级工作。

二、建设班级文化,创造温馨的“家”.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最长的地方,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会使学生高兴来学校,还能呵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班级这个“家”中感受到温馨。

在班上,我让他们参与到办板报、布置教室的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成长的气息,勃发了生命的活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能。”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组织活动之前,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班队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故事大王”、“岗位轮换制”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是“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为班级工作,为“家庭”添砖加瓦。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深受家长的溺爱,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加上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反复性强、活泼好动,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针对学生好强好胜的特点,我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如在小组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个小组成员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在小组精神的带动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以“一帮一”、“同桌同学互帮互学”,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学习,不仅同学进步,自己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巩固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

五、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如今的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渴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本着“尊重学生,提供机会,平等相待”的原则,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了班级岗位责任制,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班干部竞选制。班级设立各种各样的岗位,如劳动委员、学习委员、早读检查员、卫生检查员、学习组长、安全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潜能。还建立“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制度”,要想担任“常务班长”必须通过竞选,竞选人要进行竞选演讲,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经大家投票选举而产生的。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些一直被认为“差生”的同学,通过当寻执政“,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明显进步。几位平时因为成绩差,不守纪律而抬不起来的同学,在担任值日班长期间,展现了自己出众的组织才华和能力,这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

篇7:如何搞好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轻松做班主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做事缺乏主

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今后就业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的指导,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

造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使我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

一、优秀、能干的班委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功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我们的班主任之所以感到“累”和“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事务独揽一身,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

种部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关键。

1.班委队伍的产生。

可由学生自荐或民主推荐产生。班干部的选拔条件首先应具备热爱班集体,有愿意为班级建设出谋

划策的良好愿望。并且学习主动认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2.班委队伍的设立和分工。

班主任应对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做到赏罚分明。对班干部的评价方式应客观、公正、有效。做好班干部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乐于为班级工作服务。

班委队伍设立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一日班长以及各小组组长等职务。然后明确分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召开班委会。副班长协助班长处理好班级事务。学习委员管理全班学习方面的事务,下辖各科科代表,各组组长以及与各科科任教师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和衔接等。生活委员管理学生的订饭、菜金和餐厅纪律等。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及卫生区清洁卫生工作。纪律委员负责全班纪律,包括所有集合、集会、自习课等。体育委员负责体育工作,主要负责课间操和体育课等事务。一日班长负责记录好本天的所有情况。如:校服情况、迟到情况、自习课的吵闹情况以及今天的好人好事等。各组的小组长管理好本组内的纪律、卫生和学习等情况。这样整个班级就做到

了“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实行班长负责制,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

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班长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每周星期一下午召开班会和班委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按照班规处理好上周的违纪情况和奖惩情况,安排下周工作。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从繁琐的班级事务

中摆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以“法”治班以“情”感化

“法”,即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当然制度化管理实质上应该以尊重学生为本,它的最大前提就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个体。所以要想使制度化取得好的效果,本班的“法”可以让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制定,然后作为班规。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制度明确,奖惩分明,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从而让学生被处理得心服口服。第二,时间长了可以自然的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情”,即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感情教育,让学生认识其错误并改正。在这么大的一个集体中很有可能存在几个“特殊”的学生,他们根本不把班级制度放在眼里,属于那种称霸型的。所以,我们在对班级进行“法”的管理的同时,“情”也是极其重要的。“法”与“情”这两者在班级管理中并不矛盾。首先,在纪律面前处理这类学生时要灵活一点,可以不断在“做人”方面教育他们,只要他们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他们就减少去违反纪律了。其次,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虽然自己把班级的管理事务交给了学生们,但自己首先还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要有威信,二要乐意

和学生交朋友,同时更要注意自己始终是老师,对学生宽严要合适。

三、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有一股“气”,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当这股“气”充满这个集体的时候,这个集体将所向披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股“气”呢?做法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

理中。

当今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所以,我把竞争机制引到班级管理中,同时,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轻气盛,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而竞争正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

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我们青年班主任要依据自身优势,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

篇8:关于初中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尝试

一、要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1.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主管理的意义, 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管理。教师在放任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 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1) 要教育学生富有责任感, 养成自主进行活动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身管理意识。 (2) 要给班级干部分配责任, 辅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组织班级干部进行自主管理的培训, 使班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并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及沟通能力。 (3) 让班干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等, 规范活动的规则, 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以及能力, 进而进行积极的组织和管理。

2.学校竭尽所能,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包容学生, 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比如开展一些校园内的社区活动, 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主任要尊重学生

把权利真正地交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锻炼, 在评价学生时要经常肯定、激励学生,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鼓励学生。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初中生也不例外。学生都喜欢尊重自己, 能够维护学生的权利, 与学生交朋友, 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给予学生正确方向的班主任老师。利用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班级活动的内容要时刻坚持这一点。比如,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背诵比赛”“时间管理小能手”等等活动,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要赋予学生选择权来提高自主管理意识

长时间以来, 学生的选择权一直被学校、教师、家长所忽略, 学生都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同时, 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都会顺从和接受老师的安排, 而不会也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 所以普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正因为这种现象, 学校对学生的想法不够重视, 学生需要什么, 兴趣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想法, 都不是很了解。学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多创造一些选择的机会, 让学生有自己的主见, 而不是只会被动接受,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比如, 选择学校组织的活动、选择兴趣爱好小组、选择教师等等。学校中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参与到当中去, 这样会使学生改变对学校的认识, 做自己的主人, 从而更加热爱学校, 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去。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 学习效率不同, 选择学习的时间也不相同,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休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人处世、教学风格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 学校可以给学生自己选择老师的权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 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组织管理混乱、无序等, 这就需要学校起到引导的作用, 对自主管理进行引导和规范。如今, 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 不可能实现教学的小班化, 而学校的一些教学器材、场地等等也是有限的, 所以学校要根据现有的情况尽量解决问题,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初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深远影响。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自我监督, 时刻提醒自己进行自主管理, 能够主动进行反省, 分析自己的行为, 有错误的地方要加以改正, 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五、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提高自主管理的动力, 对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 不仅要有教师, 还要有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参与, 进行集体共同评价、互相之间的评价以及自我之间的评价, 要注重评价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 评价要互相尊重, 互相激励, 评价的方法和方式多样, 评价的主体不局限为教师, 相互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 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六、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校门的机会

目前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充分地为这一点提供一些条件, 比如配套设施、人力资源等等, 都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即便是有机会得到实践的机会, 也只是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并且只是短暂的实践活动。我们要相信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 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 能够充分给予学生良好的实践空间和时间,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七、保持教育的持续性

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程, 要坚持进行教育活动。教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要时刻关注教育。学生在学校中生活、学习了一周, 到周末休息了两天之后, 很容易就忘记了之前学到的知识。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因此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且要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八、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要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引导,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使家长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消除家长的烦恼。学校可以组织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 对家长进行培训, 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帮助家长采取正确的手段解决问题, 有利于学校进行学生的自主管理。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 要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就要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 要赋予学生选择权来提高自主管理意识,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校门的机会, 保持教育的持续性, 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现代化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梦追梦圆梦作文下一篇:公司手机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