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三年级作文

2024-04-21

咏菊三年级作文(通用3篇)

篇1:咏菊三年级作文

咏菊三年级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代陶渊明独爱菊花,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者。

菊花长着青翠欲滴的茎,又细又长,好似一个昂首挺胸的军人,仔细一看,上面还布满了白色绒毛。它的叶子嫩绿嫩绿,叶脉清晰可见,有的像一把翡翠伞,还像一颗大大的爱心。

菊花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红似烈火,还有的`黄似水晶……

菊花不仅五颜六色,而且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有的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如高山流水一泻而下;有的如妙龄少女,一枝独秀;更有的三五成群,相互簇拥,繁花似锦,亭亭玉立,美不胜收,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菊花不仅观赏价值高,实用价值也很高。菊花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糕,清肝明目的菊花枕,沁人肺腑的菊花茶,也可以制成醇美回味的菊花酒。

菊花的精神更是十分难得——不畏霜寒,傲霜怒放,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坚韧不拔。军人战士不也具有菊花精神吗?他们不怕枪林弹雨,奋勇直前,这种品质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菊花清雅秀丽,傲霜怒放,怎能不让人珍惜、歌颂它呢?

篇2:咏菊三年级作文

它,不像茉莉那样娇气,也不像月季那样华而不实;它不需要多少养料和水分,也不用人精心管理,在简易的花盆里,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便是九月菊。

在西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零、寒霜弥漫的.深秋,九月菊顶风斗寒、含笑 竟 风。陈毅爷爷说得好:“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西风越紧,九月菊开的越是繁茂;寒霜越大,九月菊开的越是艳丽,好像要和风霜比个高低。他不与春花抢功——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只警告人们小心霜冻。“此花开尽更无花“。在百花丛中,它总是最后辞别大自然。这是因为它热爱生活,留恋大自然的壮美。

篇3:王凤菊三年级气球装饰教学设计

第四完小 王凤菊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能综合运用找规律和除法计算等数学知识解决气球装饰方案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

学生对图形和数字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认识,对选取的教学素材有一定的生活化认识,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生缺什么:

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图形排列的规律的特点,用所学知识总结解题步骤和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构探索规律的知识体系。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探究法。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设计意图] 气球装饰是在学生有余数的除法和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

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在对比中发现气球装饰的规律的特点,而且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交流自己的方法、意见,然后优化解题方法策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优化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课前准备、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联欢会或一些重大节日,如春节晚会、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经常用不同颜色的气球来装饰会场。大家拿出了不同的气球装饰方案。

板书:气球装饰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新年开联欢会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1、出示教材89页的方案一。

(1)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红、黄气球的排列规律。(四个一组,两红两黄)。(2)提问: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1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鼓励学生探索。提示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

(3)全班进行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交流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表示方法,但都不是唯一的。a一个一个的画,得出第17个是红色的。

b用红○表示红气球,用黄○表示黄气球,第17个是红○,所以第17个是红色气球。

c用○表示红气球,用△表示黄气球,第17个是○,所以第17个是红色气球。d用字母A表示红色的气球,用字母B表示黄色的气球,第17是A红色气球的。e把气球分组,四个气球为一组,17个气球是4组还余1个。第17个气球是第五组的第一个,所以是红色的。

17÷4=4(组)„„1(个),(挂4组还余1个,第17个就是红色的)。e „„

(4)优化解题方法.师:以上几种解答方法,哪种更方便、更简单?

2、出示教材90页的方案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气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解决第28个气球、第4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问题。

(1)尝试解答。

师:你能用蓝灵鼠的方法解答吗?

a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方法。

b小组合作得出结果。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c说说你发现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A 每5个气球一组,每组的前两个都是黄色,后三个都是蓝色。28÷5=5(组)„„3(个),就是

说28个气球中有5组还余3个,第28个气球就是第6组的第3个,是蓝色。B 40÷5=8,就是说40个气球中有8组,第40个气球就是第8组的最后一个,是蓝色。

(2)总结解题步骤和计算方法。

步骤:a发现排列规律;b几个气球为一组;c方法:总个数÷每组个数=组数 或总个数÷每组个数=组数„„个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重点引出把气球每4个分为一组,为后面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必要的铺垫。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哪种算法比较好。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用计算的方法要简单的多,而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太现实了。所以要优化解题方法。所以,在方案二中用优化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实现对计算的方法进行巩固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三、自己设计方案。

设计一种气球装饰方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1、师提出设计方案要求。

第一,必须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第二,几个气球为一组。

(学生在给别人提问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先知道正确的答案,以便判断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

2、生独立完成。(同桌判断)

3、组长提出方案要求。(班级验收)

【设计意图: 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一道现实性、开放性、综合性都很强的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我能行。

按下面的规律摆棋子,第28颗、第34颗各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2、学以致用。

3、再显身手。我们一起来布置教室。

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6米。每隔30厘米挂一个气球。(1)在教室的四周都挂上气球,一共需要多少个?(2)每种方案需要不同颜色的气球各多少个?

引导学生按照方案一计算所需气球个数,重点让学生讲情算理。(1)教室的周长:(9+6)×2=30(米)30米=3000厘米 3000÷30=100(个)(2)方案一:100÷4=25(组)

红球:25×2=50(个)

黄球:25×2=50(个)

100÷2=50(个)(出现这种方法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这道题)

方案二:100÷5=20(组)

黄球:20×2=40(个)

蓝球:20×3=60(个)

答:一共需要100个气球;方案一需要红球和黄球各50个;方案二需要黄球40个,蓝球60个。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放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观。在布置教室的这一环节联系中,计算方案二各需要多少个气球可以以计算方案一为铺垫。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综合运用找规律和除法计算等数学知识解决了气球装饰方案中的一些问题。并且设计了很多好的方案,我想,同学们一定体验到了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寒假周记:快乐的一天下一篇:洪秀柱卸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