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护知识

2024-05-14

地震防护知识(精选8篇)

篇1: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在不同环境中怎样避震?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篇2:地震防护知识

在不同环境中怎样避震?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篇3: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阳市市区内2家医疗机构和3个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316名。

1.2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316名调查者中,城区医务人员149名,其中男91名,女58名,年龄19~52岁,平均28.7岁;本科及以上28名,大专64名,中专57名。乡镇医务人员167名,其中男98名,女69名;年龄20~56岁,平均30.1岁;本科及以上10名,大专88名,中专69名。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知识

在18个调查题中,市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正确回答率超过50%的仅有6项,其中,市区的有8项,乡镇的只有6项。

3 讨论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窗口期”认识不足,83.54%的医务人员认为检查HIV为阴性,接诊时就不会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可能性。8.86%的认为从外表就能看出是否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9.75%的医务人员还认为针头在使用后应该立即套上针帽。近1/4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不可能接触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病人。说明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还很欠缺,导致防护意识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20.89%不知道被针头刺伤后首先要做的是立即用水清洗后消毒包扎,不了解在暴露后是先行局部紧急处理再报告的原则。79.43%的不知道最佳的预防性用药时间。由于缺乏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乡镇医务人员中,63.47%不知道使用过的穿刺针等锐器应该与棉签、敷贴等分别存放。21.56%的还缺乏对接触所有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部分医务人员存在艾滋病恐惧心理。79.43%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患者的尿液、大便、泪液、汗液有传染性,68.04%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57.91%的医务人员认为皮肤完整接触血液,也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情况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防护过度的现象,有可能对患者产生歧视态度。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暴露的检查和处理机制[3,4,5,6]。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技能,做到对艾滋病患者既不歧视、不恐慌,又严格做好自身保护,减少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联合国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R].2006.

[2]陶新学,黄华,章晓云.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l(13):66-68.

[3]蒋天伦,李兵,黎儒青,等.HIV流行形势及医院感染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4(11):396.

[4]周英凤.职业性危害对护士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 (15):73-75.

[5]郭瑞章,刘保池.艾滋病病毒职业性暴露后的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5,2(06):15-16.

篇4:《地震防护》教案设计

刚刚步入21世纪,全球地震灾害频频发生,已造成60多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而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就在2008年5月,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2010年4月,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1年3月,云南发生了5.8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将美丽的家园瞬间夷为平地,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桩桩一幕幕,不得不引起我们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也应当从中小学生抓起。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主要是了解地震的预兆,知道遇到地震应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及会展开正确而有效的自救。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地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

德育目标:是在了解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

地震的前兆和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四、教学方法

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三个主要的教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是5月12日,你们还记得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哪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学生回答);汶川大地震。那你们对汶川大地震又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请看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我们已经知道了地震带来的灾害,难道面对如此的地震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去接受吗?不能!所以学习防震知识是同学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地震防护》。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5.12大地震的回顾,及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过程中。

第三环节 分小组交流并讨论并展示成果

此环节我注重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协商。我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师: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为了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关于地震的信息。分小组交流并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一组学生:我们是地震前兆研究小组,请看我们搜集的图片和地震前兆歌谣。(学生展示井和池塘水位变化图片)

1、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光图片)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动物异常行为图片)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3、动物在震前的反常行为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学生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地震前兆,来预知灾难,积极展开自救,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二组学生:我们是不同场合躲避方法探究小组,从对应得文字。学生交流不同场景下遇到地震时的处理办法,如:教室、超市、公园、家里等等。学生小结;由此可见,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藏好。头脑要冷静,灵活对策找。

三组学生:我们是震后自救探究小组,请看两幅漫画:(树立生存信心;扩大生存空间)。

1. 树立生存的信心。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第四环节 活动评价 开拓延伸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汇报了解的地震知识;学生对地震知识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提高了防震、抗震的意识和技能,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不同场所的避难方法;通过模拟演练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阅读创造生命奇迹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篇5:地震防护知识

【在不同环境中怎样避震?】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1、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2、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3、室内避震要注意: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跳楼!

4、在高大复杂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5、在学校怎样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6、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7、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8、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

篇6:浅谈地震与个体防护

浅谈地震与个体防护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陂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7.8级(5月18日修正为8.0级,烈度为11级)大地震,持续120秒(此前已经发生2次有感地震,紧接着开始大地震).这次地震属于“浅源地震”(距地表下10千米处),震中在北川、青川、映秀镇-带,共涉及58个乡镇3,669个受灾村,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灾区处于大山中,道路中断、山体滑坡、通讯中断.

作 者:霍仲厚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X9 X4 关键词: 

篇7:地震防护知识

说干就干,我整理了思路,开始了自己的假期实践。

一、上网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以及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及近年来的特大地震灾害

经从网上查找,我得知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以及火山喷发。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一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地震,如岩洞崩塌、大陨石冲击地面。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是极为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全球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是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川、青海等省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

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琉球群岛7.2级地震

……

二、收集资料,了解我们陕西地区的地震历史以及所处地震带的情况

据我查找资料,历史记载的陕西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83万人,是近代来极其严重的大灾难。还有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

陕西最著名的就是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带。

三、走访县防震办公室,了解县上的地震防护工作都有哪些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主要任务有:

(一)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二)完善宏观地震异常观测点,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大力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三)要突出防御重点,消除地震灾害隐患,依法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四)积极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五)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六)建立全面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四、做调查表,在县里及农村开展调查,调查人们对地震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为了了解人们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我自己设计打印了100份调查表,调查表如下:

你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吗?

是 否

你亲身经历过地震吗?

是 否

你知道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吗?

是 否

你是否知道地震受伤后的自我救护?

是 否

你知道我们这里要求的房屋抗震指数至少是多少吗?

是 否

你家附近是否有可以躲避的大广场?

是 否

你家里是否有急救包、应急包?

是 否

你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房屋抗震指数是多少?

是 否

你是否参加过地震演练?

是 否

如果传言有要大地震,你是否会惊慌失措哦、外出躲避?

是 否

对调查结果分析后,我发现人们普遍不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以及科学防护,但是都知道一些简单的避震方法,比如看动物有无异常、在宽广地带躲避、不能跳楼等等。由于我们县城的地理位置,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而且反映出人们面对灾害,缺乏理性,容易轻信谣言,造成恐慌。

这就更说明了基层的地震防护宣传以及政府出面辟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参加县地震局的下乡宣传工作,向人民群众讲解地震知识,发放地震防护手册

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办公室这段时间刚好正在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活动,我可以跟随他们一起去看看、实践实践。我很高兴的参加了他们在年前举办的下乡活动。

我们上午出发,去了县城附近一个小镇子,随车带了桌椅。到达后,摆好桌椅,取出宣传册,还有个扩音喇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的小册子做的很细心,有针对小朋友做的带插图拼音的,也有针对大人讲述怎样保护孩子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用喇叭介绍情况,然后发放东西。忙了大半天,村民们已经散去,我们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城,收获还是可以,小册子基本发完。

六、调查报告总结

自零八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灾难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它所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可谓是谈之色变,天灾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尽全力去让损失降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简单的地震防护知识,具备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着乐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格。地震防护,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是重中之重。因为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差,建筑质量差,医疗条件差,人民的知识水平低,这就意味着在遭受灾害时,要受到的考验更严峻,要受到的损失更惨重,所以做好这些地区的工作是最为重要的。

回顾自己假期的实践过程,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是还是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时难以下手。比如刚开始去政府大楼找资料,工作人员不信任,不让进去,就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终于在拿出学生证等证明材料后顺利拿到资料;还有做调查表时,别人不理会把表格当做玩笑,自己轻易就放弃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一个人一个人问解决了问题。

这些经历都让我认识到:

一、理论付诸实践,总是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自己有周密的计划以及详尽的安排,在实际中总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与麻烦,所以行动前要考虑清楚,想到各种可能,然后逐一解决。

二、再就是实践行动中,人际交往尤为重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与否,所以和别人交往要慎言慎行,但最重要是要真诚,又不可太学生气。好范文

三、大学,是一个学习真本领的地方,是一个学习为人处世的地方,课堂外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努力完成从一个听老师家长话的高中学生向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头脑的大学生转变,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如上所述,就是我寒假一个月完成的实践报告,请老师批评指导。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品牌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某地区乞丐生活调查报告

大曲村受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篇8:地震防护知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8月随机抽取北京市郊区4家二级综合医院中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士,选择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护理人员,共232人。护士所在科室包括肿瘤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

1.2 资料收集

问卷由研究者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在收集资料前请4名肿瘤科护理专家做内容效度的分析,其内容效度CVI指数为0.84,通过预试验测得Cronbach’α系数为0.91。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2份,有效率回收率96.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

调查问卷总分47分,所调查的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最低分10分,最高分45分,平均得分(34.8±6.98)分,答对率为76.3%。除化疗药品管理知识答对率为84.9%以外,其余各项均在80%以下。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的防护知识和患者排泄物处理知识答对率不高,分别为65.5%和65.1%;化疗药物职业损害知识、化疗污染物的处理知识以及化疗药物吸收途径方面的知识答对率基本接近。见表1。

2.2 接受过化疗药物培训与未接受化疗培训的两组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得分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显示高达82.8%的护理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前未经过岗前培训,经过岗前培训的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掌握比较好,两组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肿瘤科护理人员与非肿瘤科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得分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的护理人员科室分布方面有肿瘤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除肿瘤科外的科室统一归类为非肿瘤科。在肿瘤专科工作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只有26名,占11.2%。两组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学历临床护士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比较

研究对象中,学历以大专为主,占研究对象的59.1%。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不同职称临床护士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比较

职称各级别的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3 讨 论

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在杀伤患者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密切接触这类药物的医务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2,3]。所以对医护人员应加强化疗防护知识培训、强化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可有效减少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得分情况答对率为76.3%,说明护理人员对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不全面,获取化疗防护知识的来源不多,今后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完整系统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患者排泄物处理知识答对率仅为65.1%,显示对化疗期间患者的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与管理上对化疗患者的排泄物处理没有严格的规定有关。

所调查的护士在化疗防护上存在较多知识盲点,肿瘤科护理人员与非肿瘤科护理人员在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彭金莲等[4]的调查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肿瘤专科对上岗人员多数进行了岗前培训并制定了化疗药物操作规范,经常进行常规性防护知识、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考核。同时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言传身教是护理人员掌握化疗防护知识的重要途径。非肿瘤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化疗药物频率较低,普遍认为偶尔接触危害不大,没有充分认识抗肿瘤药物潜在的危害性,重视程度不够,防护意识薄弱。

接受过化疗药物培训与未接受化疗培训的两组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卫康等[5]的研究也表明,规范化的化疗防护知识理论培训和操作规程演练是提高护士化疗防护措施的落实率的有效途径。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传统的护士学历教育中涉及化疗防护方面的知识较少,而非肿瘤科护理人员更是缺乏相关知识,因此临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教育训练以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应为护士长、高年资护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国家级有关化疗防护的学习班,将化疗防护知识纳入护士教育的内容,对在职护士及实习护士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使新老护士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化疗药物防护的最新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需加强管理和提高认识的地方应设立相应的业务指引以指导护士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相应的工作,并为护士在工作和学习中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不同学历、职称、职务的护理人员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学历教育中增设化疗防护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学历教育中增设化疗防护课程,能让护士在入职前初步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综上所述,建立防护制度,提供化疗防护指引,加强相关人员教育并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强化防护行为可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以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郊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化疗药物使用中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北京市郊区4家二级综合医院232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郊区综合医院护士对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总答对率为76.3%。肿瘤科与非肿瘤科护士化疗知识水平存在差异(t=2.80,P<0.05);接受过岗前培训的答对得分高于未经过培训人员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5);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岗前培训,加强化疗防护临床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化疗防护水平。

关键词:综合医院,护士,化疗防护

参考文献

[1]陈琼芳,王惠珍.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防护临床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38-339.

[2]Sago F,Trevisan A,Tomanin R,et a1.Chromosomal Aberrations,SisterChromatid Exchanges,and Urinary Thioethersin Nudes Handing Antineo-plastic Drugs[J].Am J Ind Med,1990,18:689-695.

[3]胡莲英,梁素芳,林杏莲,等.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19-20.

[4]彭金莲,张秀兰,周妮亚,等.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化疗防护现状分析与干预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1):836-838.

上一篇:铁路客运规章售票业务下一篇:美国留学: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