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羊脂球后感

2024-04-10

读羊脂球后感(通用11篇)

篇1:读羊脂球后感

读《羊脂球》有感

《羊脂球》是由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法兰西敌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占领鲁昂为背景,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受人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写,他将这个妓女和打算从鲁昂逃离到勒阿弗尔港的,在同一辆马车上的代表着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做对比,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但连普通的爱国之心和羞耻心都没有,甚至在人格和礼仪上相形见绌,充分暴露了资本家自私,谄媚的嘴脸。相比之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虽然被世人所歧视,却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真正的民族尊严和羞耻感,是底层人物的善良,尊严和无奈的代表。

文中主人公羊脂球是一名有名的妓女,马车上还有靠把质量非常差的葡萄酒以低价卖给乡下的零售商而致富的狡猾的骗子手卢瓦佐和精明、视财如命和势利的妻子;还有拥有三家纺织厂,曾获过法国四级荣誉勋章又是省议会议员的卡雷-拉马东先生和他的太太;还有伯爵和伯爵夫人;还有被称为民主党人的科尔尼代和两名修女等等,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对于他们,羊脂球的存在简直就是玷污了他们的马车。所以刚开始他们总是很鄙视和蔑视她,在那些太太们眼中,她是卑贱的,是被人唾弃的,所以在这个不知羞耻的卖淫妇面前,他们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显摆他们高贵的尊严。而男人们却是典型的资本家的架势,用一种蔑视穷人的口吻谈论着自己的钱财,对于钱的话题,他们有着天生的热情。在他们还没感到前所未有的饥饿之前,羊脂球在他们眼中就是比空气更加透明地存在。

然而,羊脂球是善良的。马车走的很慢,车上的人已经到了不能忍受饥饿的地步。在只有她准备了满满的一篮子食物的情况下,她完全可以对他们视而不见。但是她没有。她不但不计前嫌,还很大方地邀请他们共享食物。食物是她的,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在我们看来,这个时候的她完全有资本去报复那些资本家,但是她没有。她很谦和温柔地邀请他们,但是天生高傲的伯爵和他夫人,卡雷-拉马东先生和他夫人放不下那身段,直到最后饿晕了,才勉强地加入食物行列,而此时,羊脂球还嗫嚅地,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们是否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吃,还为没能邀请他们感到尴尬。这是位善良的,爱着自己国家的朋友的姑娘,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再后来,这帮接受了她的食物的资本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假装和她亲近,苦口婆心的“委婉”地说服她,用自己一直坚持不肯用自己的肉体去讨好侵略了他们国家的野蛮的普鲁士军官,从而换取他们可以出境的自由。羊脂球虽是一个妓女,却有着一颗爱国主义的廉耻心,也是一位有原则的人。即使自己是用肉体生存的人,却不能再普鲁士军官面前屈服,出卖自己去讨好他。一次次的坚决拒绝,始终敌不过这帮资本家“严谨的计划”,一步步地把她推到那军官的床上,为了大家的自由,她放弃自己的坚持,委屈自己供军官玩乐。她的善良牺牲换来的却是这帮资本家私下的嘲笑和

猥亵,得到自由的资本家,更像对待瘟疫一样对待她。嫌她肮脏,离她远远的,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对待。更让人痛恨的是,当面临着同样饥饿的问题,那帮资本家独享其食。作者通过两次的饥饿情况下,他们做法的对比,更加鲜明地揭露当时资产阶级的自私和冷酷。

在我看来,书中的那些资产阶级就是披着资本家的高贵外衣下比妓女更让人感到无耻的败类。卢瓦佐就是一个市井混混的嘴脸,对着普鲁士军官卑躬屈膝,谄媚,背后却装老大地破口大骂的虚伪人。有吃的就对羊脂球嬉皮笑脸,最后阻碍了他的出境,就主动联合其他人秘密计划,怎么推羊脂球入火坑以达到自己目的。却得了便宜还卖乖,满嘴脏话。他的那老婆口上表现着对妓女深深不耻的一面,私底下却是满嘴脏话的,最让人鄙视的拜金女。在文中好几处,谈到要花他的钱的时候,她总是满脸心疼。他们就是当时暴富的资本家最丑陋的嘴脸。自私,见风使舵,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道貌岸杨的坏家伙。

开始总是端着自己伯爵的身份和那自以为的尊严,在最后紧要关头,却假装和蔼可亲,用他那虚伪的感情去骗了羊脂球,还有他那“高贵端庄”的夫人,在和老修女聊天的熊样,更是让人呕吐。在自己切身利益面前,所有高贵的伪装都会被狠狠地撕下来,露出自己最深处,一直隐藏着,欺瞒着大家的狰狞面目。这就是当时的贵族,和平时是绅士,动荡时是伪装最深的刽子手。

科尔尼代是一位软弱的民主党人。明明心里鄙视着妓女的工作,却还是敌不过男人天生的欲望。即使对羊脂球有着自己的爱意,却在那帮人计划着如何把她推入火坑时无动于衷,即使他没有参与所有的计划,也没有出手去阻止,最后更加没有向羊脂球伸出援手,给予她食物,他也和那些人一样选择了逃离,对她视若无睹。

印象除了女主人公对普鲁士军队的仇视,在旅馆一位老太婆所说的话,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作者借着一位农村的老妇人的口,说出了对于侵略军队和最原始发动战争的国王的控诉,深深的引起了资产阶级们的深思。以其说是在闲聊着他们的见解,不如说是借着那位老妇人的口,在控诉着以国王为首的资产阶级的贪得无厌,不管国民生计,肆意发动战争,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的底层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加入保卫国家的军队或者侵略军队,自卫的人会被判罪,侵略杀人的人却接受封赏,这就是那些渴望和平底层人民最无奈的愤怒。

莫泊桑以小小的妓女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之间的故事,赤裸裸的折射出当时法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篇2:读羊脂球后感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文坛巨匠,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文坛上享有极大的荣誉: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说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感叹到我们“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莫泊桑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小人物。他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以小见大,以“一叶尽观全树”。他或是通过一条小小的项链让看到爱慕虚荣的后果,或是通过一次简单的出逃事件反映了普法战争时期一群法国上层人物的可耻嘴脸。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读完《羊脂球》之后,在给其外甥女科芒维尔夫人的信上也颇自豪且热强洋溢的写道:“《羊脂球》,我弟子的小说,是部杰作。”

“连接好几天,溃退下来的队伍零零落落地穿城而过,他们已经不能算作什么军队,简直是一帮一帮散乱的乌合之众„„”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溃败,普鲁士军队侵占了鲁昂城时,鲁昂城有10个人:奸商鸟先生和夫人、资产家、政客卡雷•拉玛东先生和夫人、贵族德•布雷维尔伯爵和夫人、两位修女、“民主党爱国人士”高尼岱、还有妓女羊脂球在鹅毛大雪的寒夜同乘一辆马车要离开普鲁士占领区。但是作者绝不会让他们轻而易举就逃离成功的。果然,在途中发生了一件事。他们在半路上碰上一位瘦高个的年青普鲁士军官,他垂涎羊脂球,提出了要羊脂球陪他过夜的要求,否则他便要把全车的人无限期扣留。羊脂球虽然是个妓女,但对入侵法国的敌人,她表现出她作为一个法国人的尊严和骄傲。她“懂得在这遭遇中间每一人多少代表着祖国”,于是她“在敌人面前显得又稳重又高傲”。她愤而不从。但鲁士军官似乎是个智慧的人,他并不担心他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因为他深知人的本性,他紧抓着“他的意思是他的希望一天得不到满足,就必须把全部的人扣留一天。” 这个王牌。同车的人一开始听闻他们被扣留的原因时,义愤填膺,好像表现出强烈的爱情主义。“只听见一片谴责这个无耻丘八的呼声,一片暴怒的怨声;全体团结起来抵御敌人了,仿佛敌人要羊脂球做出牺牲的这件事里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然而,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设下的一个铺垫,高潮也顺应地在此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所谓“上等人”的自私心态开始展露出来。他们由起初的义愤转为冷漠、抱怨。“大家对羊脂球的好像有点冷冰冰了”;“他们现在几乎有点儿怨恨这个女人了,为什么她不偷偷地跑去找那个普鲁士人„„”同车人开始为自己的处境担心,甚至建议把羊脂球一个人留下,让他们离开。当这个提议被普鲁士军官拒绝后,他们只有改变方法。羊脂球的愤怒抵抗没能激起达官显贵们的爱国热情,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羊脂球。这些成天空谈爱国主义的人只想到自己的脱身。为了脱身,这些虚伪的上层人士,在敌人面前丧失了人格,忘却了羊脂球曾给予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无耻地认为,羊脂球既然是个妓女,那么法国人也好,普鲁士人也好,“在她,那原是很不重要”。于是,他们和起伙来,用“种种”伟大的借口不露声色地试图说服羊脂球“献身报国”。

在这些貌似的绅士、淑女们心中,其实隐藏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念头:只要为了自己,什么爱国,什么贞节统统可以抛弃,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

在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主人公。羊脂球是名妓女,她们似乎不配拥有名字,作者在这里只有她的绰号,她属于社会的最低阶层,是受到唾弃和背负耻辱的人。妓女的存在似乎代表了人类的堕落,社会的黑暗。小说中,女主人公羊脂球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那些所谓

“上等人” 中间的。这种身份,不但遭到“同车人”的蔑视,包括她自己为自己的身份卑微羞愧不已。以致于当那些傲慢的老爷、太太们匆忙出逃忘记准备食物,饿得饥肠辘辘之时,善良的羊脂球“低声下气”地请求他们吃自己丰美的食物。这里,作者很自然地写到了羊脂球善良的天性,她没有激烈的心理斗争,也没有任何讨好心思地描述,她的表现是那么自然。按理说,以那些“上等人”上车时对于她的无礼态度,羊脂球是不该同情和帮助他们的。但是她的善良天性却不忍看到别人的悲惨境遇,反而以德报怨、不计前嫌,企求别人接受她的帮助,好像他们若是吃了她的东西,反倒是对她的一种恩惠,一种奖赏。但是身份卑贱的羊脂球有着崇高的爱国思想。在逃亡之前,她是因为出于一个普通百姓的义愤,差点杀死了一名普鲁士士兵而无从在本土继续生存下去,才走上了逃亡之路的。

接着进行故事。最后,美丽动听的“爱国主义”论调迷惑了天真善良的姑娘。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屈辱地顺从了普鲁士军官,换来了放行。她以为她的牺牲会得到大家的善意相待,但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她没有得到同行人的感激,反而遭遇到冷待和鄙视„„马车又踏上了旅途,车上的羊脂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没有人理睬她。当饥饿又一次来临时,这一次轮到羊脂球挨饿了,但没有人管她。在敌人面前不曾流泪的羊脂球在这些自己曾帮助过的同胞面前流下了屈辱的泪水„„

战争,不仅带来死亡和血腥的残酷,它还毫不留情地撕去了那些丑恶之人蒙在表面假仁假义的面纱、暴露出他们真正邪恶的灵魂。而我们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法国妓女身上却看到了真正闪光的地方,那就是一颗真挚纯朴的爱国之心!

在这个小说里,讽刺性的对比手法贯穿始终。车中两次进食时各人言辞、行为上的对比、人群对羊脂球前后态度的转变对比、初上车时三位阔佬及他们的夫人的高高在上对其它人等的蔑视和最后途中在高尼岱《马赛曲》中的狼狈不堪、恼怒的心情之间的对比。还有人物之间的对比,莫泊桑客观而又冷静的塑造了一组典型环境下典型的人物:卑劣下作的鸟先生、道貌岸然的伯爵、表面得体内心淫贱的几位贵妇,与之对立的是身为妓女却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羊脂球。作者在美丽善良的羊脂球周围刻画了一群丑陋粗鄙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却有着和他们的地位成反比的肮脏的灵魂。用语言作对比,用身份地位作对比,让我们清晰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善与恶、美与丑。同样是普法战争的受害者,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那么悬殊。平时一本正经甚至受人尊敬的人,在灾难面前却原形毕露,显得卑劣无耻,面目可憎。而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和尊严的人却是如此可爱,表现得那么无私和善良。作者虽然没有直言赞赏羊脂球的善良与无私,但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我们深刻且明白地感受到了

她的可爱,她的令人敬佩。

莫泊桑是一位有思想、有作为的作家,但是他又是一名善于隐藏的人。他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平铺直叙的说教,他的创作特点就是善于隐藏自己。同时,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隐藏的同时,传达给读者自己的观点,最终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这种隐藏并不是真正的隐藏,他恰到好处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比那些平铺直叙的陈述和冗长的道理更耐人寻味。《羊脂球》中,这种“隐藏”的艺术更是随处可见。他客观、冷静、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的对人物的活动进行描述和阐释。很简单的,我们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便进入了小说里人物的灵魂。

处于战争中的人们都是自顾不暇的,他们一心只想保住性命。而羊脂球却高尚,迥异于寻常人。虽然,她也是为了保住性命乘车躲避灾祸的,但作者让把读者的视觉转移到羊脂球随身所带的衣食上。这里作者没有交待羊脂球的勇敢镇定,但是我们却从羊脂球准备充足的食物和行李看出,她“逃跑”是有尊严的,而不像那些“受人尊敬”的老爷、太太那样,平时傲慢十足、不可一世,发生危险时,却一个个本性暴露,匆忙得连食品都忘记了。作者独到的视觉,隐藏了每个人的言行,只是简单地交待了每个人的行李物品,就使我们一下子看到了谁在面临灾难时是勇敢者,而谁是懦夫。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嫌揭露得不够。他以蔑视的口气写到了那些“上等人”为了填饱肚子,全然不顾先前的尊严、面子,而太太们也瞬间将原来故作贞洁的目光变作暧昧、亲切,他们的目的再清楚不过:就是为了占有羊脂球的食物,达到裹腹的目的。在这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详细地描写了每个人的吃相,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上等人”,竟像饥饿的乞丐突然获得食物那样,露出粗鄙不堪、狼吞虎咽的丑陋形象。“几张嘴不停地张开了闭拢,闭拢了张开,咽啊,嚼啊,吞啊,非常的凶猛。” „„ “那一篮子东西是吃光了。十个人吃着一篮子东西毫不费力就把它打扫干净,大家视为遗憾的是篮子只有这么大而不更大一点。”小说通篇没有描述过羊脂球的心理活动,她的喜与乐、哀与愁、快乐与欣慰、委屈与愤怒都是通过她的一举一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者似乎已经不需要她再表白什么,但是她的一切遭遇和感受,我们已经深深感悟到、体会到。她的遭遇扣人心弦,读来真实自然。为什么羊脂球从来没有在读者面前流露过任何心理历程的变化,但是却使我们每个人都那么真实的体会到主人公的一切思想性格。我想,这就是隐藏艺术带来的震撼力。

篇3:读羊脂球后感

关键词:南音,美学散步,空灵,净化

宗白华先生是现代哲学家、美学家, 也是一位诗人。对于其著作的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有人这么评价:“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都应该去读《美学散步》, 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如同我们散步归来, 发觉自己的心灵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升华与净化。”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时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应该去聆听南音, 因为南音本身就拥有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学精神。细细体会南音清闲的优雅, 感悟南音淡泊的意境, 历史音画, 识读工尺谱, 畅游南音魂, 何尝不是一种美学散步呢。

一、南音之美何处寻

南音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以及海外华侨的聚居地, 懂南音的人都说, 南音很美, 可美又在何处呢。宗白华先生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 一是艺术的美, 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 那么, 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1]

南音之美何处寻, 重要的还是在于追寻者的内心。南音之美不奢华, 不张扬, 不骄纵, 以其平稳的曲调荡起人们内心千层涟漪, 成为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寄托, 她的美就已经存在于海内外南音爱好者的内心, 并且根深蒂固。

倘若让闽南地区之外的人欣赏她的美, 似乎并不容易, 因为她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传诵的是与现代快节奏相反的音乐, 当浮躁不安成为了现代人的特性, 南音就很难打动世人的心, 唯有心静者才可以领会。若想领悟南音之美的神韵, 就需要有一种以天地皆在我心中情怀, 和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澄澈, 才会发现南音这种清与和的美的统一。

二、南音之空灵

“空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范畴。它的涵义在于其空寂灵幽与透明澄澈。”[2]南音的空灵是一种意境, 它以幽静深远的音乐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人生态度, 每一首曲目本事都体现着闽南人的心与自然的交流与碰撞。南音的艺术张力超越了时间, 超越了空间, 南音爱好者所展示的是博大的情怀, 莹洁的灵魂, 无尽的真情流露, 留给欣赏者的是一个清新空灵又百转千回的世界。

南音的空灵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宗白华先生提到:“精神的淡泊, 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南音人自古素有清高之名, 他们将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如《去秦邦》中有“想今日于方知恨我命运都究未是, 悔当初何卜秦邦去, 致惹今于旦, 有只万苦千辛, 卜共谁诉起。”的落寞, 《元宵十五》有“元宵十于五阮共君亲相见, 见君赁标致, 不汝看君赁标致恰似天仙无二, 返来阮厝于怏怏成病, 幸逢六月, 不汝幸然楼前丢落手帕荔枝。”的含蓄。

在弦管爱好者的闲暇时光里, 横抱一把琵琶, 手持一把洞箫, 坐拉二弦、三弦, 便可让南音的美家传万户, 让海内外游子思乡情切。每一首曲目, 每一段旋律, 都反映了历史的空灵, 诠释着弦管人的恬静和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由此可见, 南音的空灵是一种含蓄的玲珑的美, 是独具魅力而匠心独运的美, 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美。

三、南音之净化

在西方美学思想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对人有一种神秘的“净化”作用, 可以使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趋于和谐。宗白华先生在书中也如是说:“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 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3]目前, 南音的净化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从音乐治疗学上讲, 南音可以减少人们的烦闷和痛苦, 从人类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弱化人性的缺点, 提高人格品质, 从社会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使人生活规范, 使人生变得一致, 从而使社会变得和谐。

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 音乐美育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净化理论。南音的美育功能就是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来承担国民精神与情感的重建, 通过南音传递海内外侨胞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审美愉悦为人们疲劳的心灵提供一个音乐的空间进行歇息。因此南音审美教育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净化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 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 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 让世人都能发现南音之美, 感受南音之净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南音就如一颗稀世瑰宝, 折射着空灵与净化的美学光芒。无论是寻找南音之美, 还是南音之空灵, 或是南音之净化, 在自然与艺术的背后, 总有一种力量使人们想进一步的欣赏它, 了解它, 评判它。对南音用心就有美感的诞生和心灵的释放, 或许这还是因为一切美学都来自心灵的缘故。一把琵琶, 一本工尺谱, 就可以演绎出淡雅清新的意境, 我想, 这就是散步于南音美学之后的诠释吧。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美萍.宗白华“空灵”美学思想论[J].中南大学, 2009, 5.

[3]王珊.泉州南音概述[J].中国音乐学, 2007, 2.

[4]王丹丹.南音腔韵的艺术特征、表述形态及其价值观[J].人民音乐, 2003, 10.

篇4:读《羊脂球》有感

《羊脂球》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买的,当时觉得莫泊桑这个人老师经常提到,肯定很有名气,所以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在莫泊桑的一个个故事的陪伴下,我渐渐的长大了。书反反复复真是读了很多遍,人生阅历在点滴的累加,对书中的人物也有了不同的感觉。

《羊脂球》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篇文章,主要写在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那个叫羊指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能通过。这真是欺人太甚,羊脂球一个弱女子哪里能忍受这般侮辱,她必定有她不为人知的苦衷,我们应该体谅她,安慰她,而不是讽刺她,侮辱她。羊脂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乘客各个假意奉承,劝说,苦苦哀求,一个个可怜的样子,使羊脂球不得不答应下来。可当第二天早上驿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愿也不屑与她讲话,怕玷污了自己。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谁又比谁更高尚纯洁一些呢,每个人都把权利和地位看得太重,所以让彼此间产生了隔阂,并且让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很明显的,作者用出身贫贱的妓女与生活在上层阶级的人们的行为进行对比,写出了一心只贪图利益金钱的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有钱人以及虽然贫穷但有个性,有自己思想的下层社会的人。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深恶痛疾,对贫困人民的深深的同情与悲愤。

《狼》一文中说的是两个兄弟天生酷爱打猎,一年到头不停歇,不休息,也不厌倦,他们只喜欢这件事,别的事全不懂,成天谈的也是这件事,好像只是为这件事而活着,他们对打猎的热情与执着真是让人佩服。狼的出现好像是对这狩猎兄弟的公然挑战,存心冒犯村里人,才挑起了两人与狼之间的战争。真正的战争还未开始,哥哥变意外身亡了,这让弟弟才顿时感到了恐慌,毛骨悚然。在与狼的对峙中,他懦弱了,但当他的眼光落到躺在他身前那个一动不动的躯体上时,他的恐惧变成了愤怒,全身好像充满了未知的力量,促使着他与狼的拼斗正式开始了。为了给哥哥报仇,发了疯的掐住狼的脖子的那一瞬间,他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他胜利后的咆哮让整个森林的树叶都簌簌发抖,他的喜悦将我的雀跃也带动了起来。事实上,这个故事的情景被野蛮所包围着,残酷的战争,血腥的场面,一幕幕的再现出来。这让我又想起了《幸福》那篇文章,思索着打猎兄弟猎杀狼真的正确吗,他们这么做的结果真的幸福吗?闭起双眼再度感受幸福的内涵。一个富家姑娘爱上士兵,来到远离人烟的偏僻荒凉的岛屿上数十余年的故事。一些旁观者对她的评价各不相同,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感悟到幸福的真谛。幸福其实很简单,不是吗?也许对一对夫妇来说,白头偕老,彼此恩爱就足够了。这是一篇罕见的极其温暖的文章,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妒忌,只有爱在静静的流淌,它强烈的撞击着我的心。

书中还有很多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也许只需要一栋楼房、一节车厢、亦或是一个盒子;也许仅仅是一次骑马、一条项链、甚至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很简单的情节,很巧妙地布局,就能让他们赋有了灵气。虽然他们的外表很寒酸,但在他们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光彩,在他们身上总能体会到一股强烈的真实感,让我在体会的同时也伴随着深深的感动。

篇5:读羊脂球有感

马车上一共有十个人,在他们中有的是达官显贵,有的是富贵的商人,马车走着走着外面下起了大雪。由于走得太急忘了带吃的,寒冷饥饿同时向他们迫近,正当他们无法阻挡饥饿时,羊脂球无私的把她的食物分给了他们,走了一会儿,到了一个是阿尔萨斯人的领域,他们的长官不让过去,唯一的条件就是让羊脂球陪他一晚,否则所有的人就在这个地方到永远。他们都在对羊脂球讲一些古代伟人的英雄事迹,劝她去,羊脂球考R了很久,为了大家也为了自己她去了。然而在她去了的那天晚上,他们又说她是个不守妇道的人,说她不知羞耻。

她回来时,他们都不理她。顺利过关了,走了好久,等到他们再度感到饥饿时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了的丰富的食物,而羊脂球却因早上走得太急忘了准备,他们看到了只顾自己吃,没有一个人分给她。她难过极了一人独自坐在角落中哭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羊脂球是无私的乐于助人的,但他的同伴是丑陋的,是让人讨厌的。

当羊脂球在阿尔萨斯人的领域时完全可以不顾他们的感受,大不了在这里到永远,至少不会忍受饥饿寒冷。羊脂球的伟大无私换来的是冷嘲热讽。这对她不公平他是为了他们,他们却骂他那么绝。他做错了吗?她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她不该承受这些的。这对他不公平。这是生死攸关的是怎回落到她的身上。如果我是她的话我不知怎么办,我就不选择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另我们左右为难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干脆都不选。羊脂球的无私让我钦佩。她帮助了大家,即使他们说她时,他也没有后悔过,她是坚强的无私的,莫泊桑塑造这样一位女性,是希望我们世界上多些善良无私的人,少些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是羊脂球的同伴,让这世界多些美好,幸福,快乐。

篇6:读《羊脂球》有感

原来,《羊脂球》讲述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的羊指球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像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愿再与她讲话。

我读完《羊脂球》的第一感觉,就是为羊脂球叫不平。心地善良的羊脂球在大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但当羊脂球再次帮助他们时,他们不但不感激羊脂球,反而横眉冷对,全然没有了起初恳求羊脂球的热情与耐性。可怜的“羊脂球”在帮助大家并牺牲了自身后,受到的却是忘恩负义的人们冷嘲热讽以及差耻。这是不是古人所谓的“过河拆桥”呢?哪些地位高贵处在上流社会的人们是不是就可以瞧不起出身卑微“下等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无论他地位高低,是否出身名门望族,不都是及时向我们给予帮助的朋友吗?正如林肯所说:“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的那么好........”我们不应该对地位、出身如此在意,更不应该瞧不起别人。

在文中,法国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地位隔阂、建立在金钱上的虚伪友谊和亲密,在作者莫泊桑笔下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他用笔向我们揭示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生活中,我们是否在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后,忘记了回报和感激?古人常训:“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如果我们在接受帮助时忘记了感恩、回报,那别人还会相信我们吗?他还会再次帮我们吗?所以,无论接受了谁的帮助,我们都应该及时回报他人,即使只是一句毫不起眼的“谢谢你”也可以让他感受到莫大的幸福!如果别人遇到了困难,我们也要及时帮助他人,这样,在我们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才会有许多人来帮助我们。还有,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不只是哪些地位高贵、出身名门望族的人。

篇7:读羊脂球后感

《息夫人》, 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描写的另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的书籍, 与其他的古代小说不一样的是, 其语言更加细腻, 笔触鲜活, 落脚点更为现实。小说塑造了一个拥有一种个性, 两类文化, 三段情感, 四项功勋的全新形象, 她——就是息夫人。

读完全书后我仔细的思考过, 这本书向我呈现的不是一个美得惊艳全场到而不可接近的春秋四大美人之一, 也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半边天”, 而是一个触手可及、造福百姓的“平安女神”。一个经历过数次人生跌宕起伏的平凡女性, 殊不知, 她的天赋异禀, 姿容超凡吸引了我, 还有她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复杂变化:从无知到认知, 从感性到理性的成熟过程。我居然在她的身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这让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如同妫翟在我耳旁轻声诉说, 我想真实, 想触摸, 想经历这种成长之路。

统揽全书, 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场景:

场景一:献舞就那么呆呆的望着闭目奏曲的妫翟, 连呼吸都忘了, 仿佛连吸一口气都能惊扰到她, 让她消失……这月下的女子, 藏身于花海之间, 长发亮如飞瀑, 月色辉映仿若波光粼粼。挺翘的鼻梁与纤纤十指无一不是灵秀纤巧, 献舞甚至仿佛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动。这女子怎地有一股仙气, 不像是凡俗尘土之中开出的花朵……

这段文字读起来似乎有点现代版小说的感觉, 如此良辰美景, 得与佳人不期而遇。在自己的青春时期, 她走进了芦馆外的桃林中, 花瓣翻飞, 粉红如霞, 在枝桠环绕的迷宫中, 她开始了自己少女的征程。然而少女的情怀就在这种残酷的生活中悄悄绽放,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或许这就是命吧。在他眼里, 她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桃花女神, 眉心一点犹如世外仙诛, 一笑一答都让人心动不已;在她眼里, 他拥有一双清澈而诚挚的眼睛, 英俊洒脱, 气宇非凡, 足以让她为之动容。此时此刻, 他们不在乎对方的身份, 出身或是更庸俗的一些权力以及地位那些东西, 有的只是月光下的彼此, 真心实意的对待对方。息夫人的情感经历也就从此拉开帷幕。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这是在陈国的她。

在芦馆的桃林中, 她敞开心扉感受人与人单纯的交往, 没有鄙夷、嘲讽。这就是桃花下的绚烂心事, 少女情怀。妫翟心里淡淡的幸福与忧郁, 随着月下的敞开心扉, 推心置腹, 也慢慢消失在成长的岁月中。

场景二:她脱下裘衣, 露出一身穿戴简便的粗布麻衣, 全然不顾宗亲们的惊讶, 淡然走向田间与庶民收割禾谷。她细问农夫今年的收成, 发现了宗主们有意瞒报之处……

在妫翟还不知道什么是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恩爱有加, 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时候, 就被叔父指给陈国之外的息国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带着对现实的挤压, 她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但在当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出路。很幸运的是, 息夫人找到了她的真爱。息侯爱她, 单纯的近乎而简单的爱, 懦弱而脆弱的爱。但是息夫人, 她愿意接受这份爱, 所以她也愿承担起息国的江山。

那个历史背景下, 那个每个女人都想要在外人眼里保持位高权重, 不可一世形象的年代中,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敢于做出这样的举动。一国之母、高贵典雅的她, 没有把自己看的有多么高人一等, 她按照自己的想法, 毫无拘束的做真正的自己。她想让自己为息候分担更多的事物, 想尽自己的力量让息国的老老小小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想让息国的经济和政治更加繁荣昌盛。不拘小节, 敢想敢做, 或许也只有她能够做到, 仅仅是因为她是妫翟, 是息夫人。一心想为夫君打理朝政, 这是在息国的她。

有人说, 是息夫人的美貌引起了后来的楚息战争, 自古红颜祸水, 也许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一个强大几倍的国家想霸占息国是轻而易举之事, 但是其中息夫人犀利的眼光、勤政爱民的想法, 有力地证明着息夫人是真心真意地对待夫君息侯, 是全心全意地对待息国百姓。所以最后她选择用自己的个人荣辱来换取百姓的安康、息侯的平安。

曾经的一片乐土, 往事一幕幕, 息夫人都在中庭的这颗桃树下燃烧殆尽。这些桃树见证了她与息侯的甜蜜爱情, 也证明着分离。这就是那个经过短暂幸福的息夫人。

场景三:妫翟眯着眼, 望着东郊桃林, 感慨道:“人总有一死的一天。只可惜啊, 我忙碌了大半辈子, 竟没有好生看看身边的风景。待我死后, 头向着息县, 背对着陈国, 如此, 或许下辈子的人生便不会在那么残缺了。来吧, 你也躺躺”……星辰很快就醒了, 妫翟却再也没有醒来, 平静的卒于春光之中。

无论是后来的宫闱倾轧, 还是权利的尔虞我诈, 楚夫人都是冷静的, 用大局意识践行着自己的愿望。如果不想被侮辱与被欺负, 只能依靠楚王的肩膀, 因为楚王曾说过:“我爱你, 最主要是被你在大殿上不怯懦不慌张的勇气所吸引, 被你对诸侯形式的明断所折服。”所以, 她要用自己的智慧成就江山, 掌握权力, 所以最终她辅佐儿子完成了称霸的梦想, 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出身王室家庭, 却因身上流着狄族的血液而遭小人暗算, 命途多舛却从未退缩。她的童年岁月, 她的青春年少, 她的爱, 她的恨, 以及她的坚强, 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沉淀了下来, 从人见人爱的纯真小女孩儿到魅力十足、婀娜多姿的息夫人, 再到母仪一方、万人尊崇的楚夫人。经历过才知道人生的真谛, 也只有她才能够明白多次失去至亲至爱人时候的痛苦难堪;蒙受了耻辱却因百姓及息国安慰的忍气吞声;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楚国天下的坚强与果敢。也只有她才能用最真诚的心坦然面对这不堪入目的政治, 和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政坛风云变幻, 身心疲惫, 不忘初衷, 这是在楚国的她。

三段话, 三种心境, 三个国家, 三段人生。穿越历史, 在那样一个乱世中, 一朵娇艳清冽的桃花, 她立在寒风中, 诉说着红尘中的曲折种种, 啜泣着命运中的无奈种种。她成长了, 伴随着三个不同的男人而成长。这是曹雁雁给我们呈现的一个女性的领地, 至少是精神上的女性领地, 这个视角大胆, 热烈, 呈现了一个如此真实的女性。

篇8:学生读羊脂球有感

而相比之下,虽为妓女的羊脂球却善良无比,不仅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那些思想肮脏的人,而且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去陪德国军官过夜。但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的爱国心。她从不屈服于入侵者,总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这种高尚的品质在战乱的年代里显得尤其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令人讽刺的是,这样一个最值得同情和救济的人却去同情和救济他人,而那些应该同情和救济他人的“贵族”不但不帮助羊脂球,还不断地打击羊脂球。作者生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人物自私自利和幸灾乐祸的心理,体现作者对羊脂球这类品德高尚的人的崇敬。

篇9:读《羊脂球》心得[最终版]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大声疾呼:“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我觉得莫泊桑书中的羊脂球就是这样的人。

《羊脂球》的故事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对一辆逃难驿车上的乘客的描写,折射出法国社会各阶层对战争、危难的态度和立场。善良热心的妓女羊脂球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用作三天旅途之用的食物全部奉献出来,帮助其它旅客渡过难关,但是到了危难之时,所有所谓高贵的人为了过境,却想尽一切办法,以各种冠冕堂皇的伟大理由,要羊脂球与普鲁士军官过夜,坚守原则的羊脂球为了旅伴,为了国人,出卖了自己的身体,而之后这些乘客羞辱她,不理睬她。当饥饿又一次来临时,羊脂球挨饿了,但没有人管她。

我为羊脂球的悲惨遭遇而难过,为这些老爷太太们感到羞愧。羊脂球虽然是一个“卑贱”的妓女,但是她同样是一个爱国的勇士,对自己的同胞,她奉献自己的一切,对入侵法国的敌人,她表现出作为一个法国人的骄傲和尊严。她懂得在这遭遇中间每一人多少代表着祖国,于是她在敌人面前显得又稳重又高傲。

当我们面对危险时,一个人的精神才决定一个人的地位,战争来临时,羊脂球这个卑微的妓女反比有权有势的贵族,比腰缠万贯的资本家,比整日祈祷的修女来得更坚强,更伟大,更高贵,更纯洁。就像抗日战争中我国的广大无产阶级一样,虽然往日地位不高,但是他们一心为国,勇敢正直,远比一些趋炎附势的权贵要高贵。我要做面对危险不胆怯、面对敌人不畏惧的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而那些平时位高权重的老爷太太们呢,忘却了路途中曾经说过的自己对英勇的法国人的尊敬,老老实实地听从了普鲁士兵的命令。这些成天高呼爱国主义的人只是很自私的想脱身。为了脱身,这些虚伪的上层人士,在敌人面前丧失了人格,忘却了羊脂球曾给予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却无耻地认为,羊脂球既然是个妓女,那么法国人也好,普鲁士人也好,“在她,那原是很不关重要”。他们合起伙来,用种种“伟大”的借口不露声色地试图说服羊脂球“献身报国”。羊脂球为了同胞出卖了自己的身体,但这些人为了私心,为了安全,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们才是卑贱的人,羊脂球虽然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她品德高尚,这些出卖了灵魂的人,他们才是最悲惨,最卑贱的。在《羊脂球》这个小说里,具讽刺性的对比手法在文中时时贯穿,如车中两次进食时各人言辞、行为上的对比、人群对羊脂球前后态度的转变对比、初上车时三位阔佬及他们的夫人的高高在上对其它人等的蔑视和最后途中在高尼岱《马赛曲》中的狼狈不堪、恼怒的心情之间的对比。还有人物之间的对比,莫泊桑客观而又冷静的塑造了一组典型环境下典型的人物:卑劣下作的鸟先生、道貌岸然的伯爵、表面得体内心淫贱的几位贵妇,与之对立的是身为妓女却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羊脂球。

莫泊桑的小说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当我们在为其笔下那个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感到悲哀的同时,也会自然地联想到自身。

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与19世纪的法国社会当然相差甚远,但是,从莫泊桑笔下那些假仁假意的伪君子身上,以及那个毫无人情味、充满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社会中,更让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真诚地相待是多么的可贵!充满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氛围的社会是多么温暖!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没有生活在莫泊桑笔下那种只有利益与等级观念,人心却相隔万里的可悲社会中。但如果我们不懂得好好珍惜,与人相处都戴着“假面具”,为人处事都盘算着是否有利可图,那么包围在我们身边的浓情也将变淡,到最后我们也将生活在一个冰冷的世界里。

如果你种下虚情假意的种子,也只可能得到薄情寡义的果实。毕竟,以诚待人是相互的。真心地耕耘也将收获到真心。我相信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身边的人才会是最快乐的,而你身处的那个小小社会也会是最温暖的。

篇10:张lili 读 《羊脂球》有感

也许有些人真的根本就不配得到怜悯。当天使断翼陨落在黑暗的人间,即使被玷污,心灵的圣洁仍是不容置疑的。羊脂球是个妓女,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那些贵族们厌恶她,和她在站一起,哪怕相隔百米,也害怕自己会被她的“肮脏”所污染。只是在外人眼里,谁又知道这些冠冕堂皇的贵族们那不可见人的一面呢。

在从鲁昂逃亡吉艾卜的狭小马车上,高贵的人们谁都没有为自己准备一点儿食物。一路上,因为战乱,没有人做生意、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食物与别人分享。村子里的农民害怕自己仅有的储藏品被军官们抢得一滴不剩,商人们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敛到的金子不翼而飞,也早已远走高飞。车上的人们都饿了,但是他们找不到食物。

午后的时光是漫长的,特别是感到肚子饿的时候。从1点到3点,只有高尔奴代喝了些自己带的蔗渣酒。当然,他邀请过同车的其他人。只是只有最现实、爱占便宜的鸟老板同意喝了两滴。

午后3点,苍茫的雪地一望无际,白得令人窒息。羊脂球高高兴兴地拿出了自己所带的食物。高尔奴代会带酒仅仅是因为他嗜酒,这只是他的一种习惯。然而对羊脂球来说,她很清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伯爵他们出去找到了食物,也绝对不会有她的份。所以,她只有靠自己,靠自己让自己安全的活下去。她开始吃自己的食物,但并没有像高尔奴代那样邀请别人。我开始觉得她自私,但当看完整部小说,我不得不说她这样做是正确的。那些贵妇在一开始根本不会接受她的好意。她们对羊脂球的蔑视愈发强烈,甚至是恨她。她们恨不得把她从车上扔下去。这种“恨”,更多的是因为羊脂球有食物,而自己却因为拒绝向一个妓女开口而不得不饿着肚子看着她吃。

于是又是鸟老板,他的一句话给了羊脂球开口邀请的机会。他和他的夫人成了羊脂球提篮的第二个光顾者。

“只有第一步是费事的,一下越过了吕必功河的人简直为所欲为。”莫泊桑这样写着,他笔下的人物这样做着。在鸟老板的“带领”下,一行十人很快就风卷残云地吃完了提篮里足够羊脂球吃三天的食物。他们依旧恨,恨这只提篮为什么不再大些。

伯爵虚伪地用自己世家子弟的雍容大度向羊脂球表明自己的谢意:“我们用感恩的态度来接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更多的是想炫耀自己高贵的身份与良好的修养。

即使如此,他们的本性在多忒镇显露无疑。普鲁士军官要求羊脂球陪他过夜,却因羊脂球的拒绝而无限期地扣留众人。一开始,同车的所有旅伴都对羊脂球表示同情,似乎与她同仇敌忾。但随着行斯的耽延,工业家、贵族、商人的态度一天天地变了,他们先是婉言劝诱,继而旁敲侧击,最后大举进攻,追使羊脂球答应了敌军官的无理工要求。他们牺牲了羊脂球、没有任何愧疚地牺牲了羊脂球。事后他们对羊脂球倍加轻蔑,显示自己的“高洁”。

在他们为自己即将得到的通行举行盛大的晚宴时,高尔奴代却一言不发。鸟老板说高尔奴代并不认为羊脂球是滑稽的。在那时我以为他是好人,以为在第二天见到羊脂球之后,他会去安慰她——至少会为她准备食物。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他只是一路都哼唱着《马赛曲》,这首法国国歌算是他对自己及其他人的惩罚么?

篇11:读莫泊桑《羊脂球》有感

《羊脂球》这部作品构思的独特性以及结构的精致性,主要表现在作家采取了他在短篇创作上的一贯手法——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无限的意味深长的思想。《羊脂球》是一篇构思极其绝妙的非常出色的作品。按理说,高贵的各色人等应该展现出高尚的高大的光辉的形象来,因为只有这样方配得上高贵二字。可是,在莫泊桑的笔下,这些原本值得人们尊敬的高贵人士在一个“下贱”的妓女面前各显丑态。那么,在悠关民族存亡的普法战争时期里,法国上等社会的精神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莫泊桑写得朴素自然,写得毫不费力,写得极其深刻!

一辆沦陷区小镇里的逃难马车要去法军据守的地方。驾车的是一个猥亵的老马车夫,所载十位乘客中,除了妓女艾丽白萨。鲁塞——人称“羊脂球”外,好象都是法兰西的优秀子孙:一对贵族夫妇、一对工业家夫妇、一对商人夫妇,以为民主党的政治活动家和两位上帝福音的传播者——修女。莫泊桑故意地让九个“高洁”的人和一个“无耻”的妓女坐在同一辆车子上,战祸和命运迫使他们不分贵贱地紧紧的栓在一起。就这样,一个法兰西社会的缩影展现在了读者眼前。食色,性也。

上一篇:于父亲的教育精彩作文下一篇:党员的自评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