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2024-04-10

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通用9篇)

篇1: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无印良品企业分析大纲

小组成员:孙温珊、王亚婕、徐全杰

目录:

一、企业介绍

1.发展历程

2.发展理念及特色

3.现状和远景

二、外界环境分析

1.经济分析

2.企业文化分析

三、品牌战略构架

1.swot分析

2.价格及消费者分析

3.竞争对手分析

四、企业识别系统

1.包装

2.服务

五、传播及推广

1.现有的口碑、标志和海报宣传

六、总结

一、企业介绍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1.发展历程“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

1983年,无印良品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由于大受消费者的肯定,几年内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专卖店。

1991年,无印良品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此后陆续进入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

2005年7月,其上海专卖店正式开业。

2.发展理念及特色

理念:“无品牌”概念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3.企业现状及未来远景

无印良品向来倾听顾客的声音,站在使用者的观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发现来开发商品。并且重视材质与製造过程的环保,希望对地球表逹共存的善意。例如最受欢迎的文具系列也推出植木林系列,强调所採用纸浆来自於计划性经营管理的植林地,在砍树的同时也进行植树,为环境创造良性循环。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将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如今,无印良品的产品种类已达到6000种左右,国际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也曾经将它评为全球最佳中型企业。

无印良品在全国范围有门店28家、日本百余家。

二、外界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表示民众可用于消费之额度提高,整体消费市场有扩大之机会。无印良品所销售之商品包括食品、服装、生活杂货等消费项目民众对此三项消费有着增加趋势。

2.企业文化分析 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品。这些产品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提供消费者简约、自然、品质优良且价格合理的商品,并注重商品环保问题且不浪费资源及制作材料,以持续不断提供消费者具有生活质感的商品为目标。

三、品牌战略构架

1.swot分析

优势

无印良品(MUJI)挥洒着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还不如说她代表一种生活和人生它倡导简单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返璞归真,甚至连品牌、LOGO都省略极富内涵,是因为它蕴含着“禅”的简约之美,品牌价值甚至高于乔治·阿玛尼、圣罗兰、纪梵希、Lee等世界知名品牌。

劣势

无印良品倡导的合理设计恐怕会遭遇到具备高消费人士的质疑,其洗练的形态表征又有可能受到普通民众的误读。

无印良品的普遍性不高,只能适合消费能力高的国家或城市.另一方面以家居用品会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宜家,它的价格是要比无印良品要低,而且服务也周到,因此价格比相同类型产品要高也是无印良品一个无法普遍的因由。

无印良品的商品价值在于设计,如果用百分之一百比作无印良品的产品,那么百分之十是商品成品,而百分之九十是设计成本.然而消费者审美观因人而异,有人会欣赏而有的人会觉得没有必要,就造成了消费群体不普遍的问题。机遇

据统计.澳大利亚家庭一半的钱花在商品。服务,住房,食品和运输。而且,澳大利亚人的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高质量和高加值的产品,针对这一趋势,以素而有意趣,驾驭设计至上的无设计之设计,具有环保理念质量也上乘的无印良品,正是一个进入市场的好机会.无印良品的产品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还物品以本来的面目,将使用者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正达到澳洲人一种更接近于内心自我、更接近自然状态的要求。

威胁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较对手优衣库相去甚远。一些人将认可度的缺失归咎于无印产品的价格太高,已经偏离了其“有理由的平价”初衷。

“首先是战略错误,扩张过于迅猛,其次是品牌的虚弱化”,有理由的便宜“理念逐渐淡漠。在急速扩张企业做大,管理者失去危机感”。

外因上,竞争者的崛起,也让无印良品的市场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2.价格及消费者分析

对于消费者分析,主要在观察无印良品的消费族群体购买或喜欢无印良品之理由,以及对无印良品之购买意愿。日本的日经流通新闻曾针对29岁至32岁的消费群体进行品牌好感度调查,结果显示,无印良品给予可提供消费者购物的安心感、商品的流行感等特性,成为该品牌好感度第一名。

另外,无印面临一个实质的问题。虽然许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但由于又从日本进口转了一个大圈,致使本来在日本走低价优质路线的无印,在中国的价格有些比日本要高出10%-25%。即便是其铁杆粉丝,也常常为单价达30-50元的一双直角袜兴叹。

3.竞争对手分析

优衣库

UNIQLO(日文假名发音:ユニクロ),日本服装品牌,由日本迅销公司建立于1963年,当年是一家销售西服的小服装店,现已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优衣库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柳井正在日本首次引进了大卖场式的服装销售方式,通过独特的商品策划、开发和销售体系来实现店铺运作的低成本化,由此引发了优衣库的热卖潮。优衣库的内在涵义是指通过摒弃了不必要装潢装饰的仓库型店铺,采用超市型的自助购物方式,以合理可信的价格提供顾客希望的商品。

价廉物美的休闲装“UNIQLO”是Unique(独一无二)和Clothing(服装)这两个词的缩写,以为消费者提供“低价良品、品质保证”的经营理念,在日本经济低迷时期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四、无印良品识别系统

1.包装

“简化”与“克制”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已有超过七千种产品,但是,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言。其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空”(“EMPTINESS”)。

无印良品会使用元素进行制作,不会加入特殊染料或印刷,并采用最少的包装,透过材料的筛选和简化制造过程和简化包装来凸显其“良品”的特质。

2.服务

强调“看不见的设计”,只有通过实际使用的无印良品的愿望,你会发现它容易使用和价值。所以,让工作人员解释设计理念和使用,通过走秀和活动,为客户提供更熟悉的商品。顾客进店无印良品,不仅手感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一个更贴心的服务和购物体验的追求。

五、传播及推广

海报标志

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而构成一个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标志是其一。无印良品的标志简单又好记,色彩又鲜明,可以牢牢印在初次见到的人的脑海中。另一个巧妙的地方在于,这个品牌的名称和我们的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是相背的,我们都认为好的产品,他的产品必然要印上公司的标志,以宣扬公司的文化。而无印良品这四个字就是最好的一个商标。

无印良品的海报宣传和他的产品风格一致。原研哉所设计。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选用的都是自然风景的图片,但是很好的传达了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那就是自然、简约、质朴。因为,大自然是无需修改的设计。无印良品的设计,是师法自然,水到渠成的。

加强网络营销活动

1.范围内的网络征文活动。活动主题为“我爱无印良品”,参与者通过自己对无印良品了解和认知,以网络征文的形式展开比赛,获奖作品将展示在企业网站上,将无印良品的的理念更加广阔的散发出去。

2.举办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参与者以日常生活发中的启迪来设计产品,给与优秀者以奖励,动广大的“无印迷”参与到活动中来,加大消费者专属成本。不仅降低了部分设计成本,也恰到好处的无印良品的“无品牌”理念散发了出去。

六、总结

品牌要成为消费者的避风港,消费者的闺蜜。当一个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活紧密的捆绑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品牌就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篇2: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无印良品的发展

没有哪一只胸怀壮志的鸟愿意在离地面100米以内的范围匍匐一生;也没有哪只志存高远的鸟愿意在外力的庇佑下存活,真正的雄鹰有着击破长空的力量和梦想。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被流传千古的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历史很多时候总是惊人的相似,有理想,有抱负的雄鹰,总是会怀揣着梦想让自己不断努力,等待合适的时机振臂一呼。无印良品就是这样的一“雄鹰”。

80年代 走出西友,走向独立

西友是日本最大零售业集团,从50年代的商店发展成为70年代世界第二大零售业集团。作为MUJI的创造者,也只有它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实力,支持MUJI高定位的开始。70年代,日本的工业化体制完成革新,品牌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西友也开始走上了自创品牌的道路。

无印良品是西友对于自建产品品牌的一种尝试。“无印良品”在日本是“没有品牌的高质量”的含义。这仅仅是创建人堤清二和设计师田中一光的一种宏伟的产品目标。正如他们的装潢设计师杉本贯志称述的那样:“看到这几个字的第一眼,你会感觉到有点尴尬”。确实,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品牌该有的名字。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它比现在任何华丽的品牌名称,都值得让人仰视。

无印良品的产品最初只是在西友的商场的货架上出现,这些没有商标,因为产品的便宜、有质量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年后他们开始向外界零售他们的产品,三年的发展,他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品

牌店,从这个品牌店开始,无印良品渐渐脱离西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直到1990年,无印良品创建的10年,出于成本的考虑,西友将无印良品的经营权转让给了“良品计划”公司,无印良品,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走向了其漫长的发展道路。但在这10年时间里,无印良品用自己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005年,西友集团正式被沃尔玛收购,但是这个西友一手培养出来的无印品牌却以全新的势头向前发展着。无印良品从百货生活的时代成功的走向了设计生活,发现生活的时代。无印良品的发展离不开西友的支持,西友很多的高管都直接在无印良品的发展中都积极的参与,献言献策。这是无印良品一路健康发展的重大保障。

90年代,黄金时代

木内政雄将无印良品从西友百货独立出来以后,便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管理调整,让无印良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达到了美妙的平衡。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加工的环节,再到品牌店的开发,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可以说90年代是无印良品成长的黄金年代:扩充门店、海外发展和股市融资,无印良品一步一步的由一个日本的品牌开始走向世界。

这一阶段无印良品始终保持精于设计,精于品牌的传统,在此基础之上,开创了“设计——试用——改进——再试用”的产品开发模式,不停接触消费者,让消费者的意见成为无印良品不断发展的动力。一直以来,其产品风格继续延续之前的简单、平凡、自然、以地球为本。将无印的精神融入到设计中去诠释,进一步深化到全人类的生存

观念上。就像其创意总监深泽直人说的那样“拥有无印良品,生活足矣”。无印良品从一个杂货品牌店成功的晋升为人们的生活提案店。

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外,各种商业设施纷纷邀请无印良品的进入。很多物业甚至不惜牺牲暂时的让步来迎接这个极具感性和人气的品牌。家具、电器、日化用品、服装、无印良品的产品已经由最初的几十种演变到最后的上千种。同时,由于需求的扩大,无印良品的店面不仅数目在增加,店铺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据介绍:1994年,无印良品直营店面的平均面积仅仅252.9平方米,到2001年的高峰阶段,竟达到995.9平方米。

21世纪

无印良品 像水一样,随隙而入

如果说上一个10年,无印良品的发展像火一样迅猛,那么接下来的10年,无印良品的发展,正如他们的广告词一样,像水一样。1997年,当创始者木内政雄被召回西友百货,换来新任社长有贺馨之,Muji的管理和战略更是发生了严重的混乱。而且,在此之后,无印良品并未重视企业本身的重整与构建,而是走向了反面——快速扩张。面对业绩下滑,无印良品仍然寄希望于海外市场的扩张来缓解矛盾。

“在创业者后面接棒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谨慎和统整组织的能力。这个已经成长的企业在这时需要的是足以运作它的结构与习惯,但是我们却在这些机能尚未完备时,就离开创业者的手,开始运作”。松井社长如此评说当时的领导人更迭。

在大家都认为无印良品快要消失的时候,2001年1月松井

忠三先生胜任株式会社会长,在他出色的领导下,“无印良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1年公司重组,自2003年起,实现了连续五年公司总收入的增加,自2002年起利润连续六年增长,2005年之后实现了3次净利润最高。

重新整顿以后的Muji开始了平稳的发展,“不勉强,不逞强,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这一时期的无印良品组织系统缓缓运作,风格也由以前的品牌店变得统一。这一时期,Muji的文化在缓慢的沉淀。沉淀后的Muji还会继续贴近生活,不管是继续走产品路线,走国际市场路线,还是走宾馆住宅路线,无印良品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造一种简约、魅力非凡的生活气质,并用这种气质去感染人,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真正教会人们:“原来,这就是生活!”

第二部

无印之堡垒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这种无形的文化总是以有形的姿态呈现出来,制度,器物,人气,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三者巧妙的

结合,一种文化才可以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灵气,铸造一种经典。无印良品的成功不是偶然。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的制度,是良品文化形成的外框架;一件件设计精美的生活用品,是无印良品文化的直接呈现;而一代代无印良品的人,是良品文化的缔造者与传承者。

制度的成熟,无印良品的成熟

无印良品的开始很简单,是从13种生活用品开始的,而最初无印良品借助代理加工的。依托西友这个强大的东家,无印一开始就不需要担心销售的问题,他们专注于设计,专注于在生活中发现廉价的材料,专注于听家庭主妇的意见,精简素材,检查工序,精简包装,无印良品用他们完整的程序,呈现了一直节约简单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以后无印良品一直秉承的精神。

90年代的无印良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和设计,设计师也都是世界各地顶尖的设计师,无印良品主要分为海外部(开发海外市场)、设计部(对不同的生活用品进行无印良品理念的设计)、采购部(从世界各地采集适合的便宜的材料)、加工销售(最大化的利用原材料,加工出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当然,无印良品对自己产品的宣传广告虽然不多,但是,每一副宣传海报他们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去做。

无印良品独自运作以后,每一家店都需要做细致的规划,需要和无印良品合作的产品设计提案,他们都会做严格的审查,只有符合他们的理念的他们才去做。室内装潢设计师彬本贵志这样说“虽然每一

家店都独立运营,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标准手册,从地面装潢到墙面装潢,从灯光标准到物品摆放标准,我们都会有我们自己的气质。我想,也正是这样细微的规定,才会让顾客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一眼认出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的经营不是一番风顺的,但是通过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完善,适应市场,这是无印良品一路走下来制度的进步,也是其自身的进步。

不完全是简化的产品

MUJI的产品大都贴近生活,从简单的干果、薯片一类的小食品,到玻璃杯、厨具等生活用具,再到风扇、CD

播放器,从衣服、毛巾,到家具、家装,再到自行车、小住宅。每一件产品都拥有一些共同的气质。

合理的价格不是偷工减料而来,便宜是有原因的。不管是碎香菇,还是三文鱼,他们的便宜是在保证质量以后的便宜。食物的质量是精选的恰到好处,布料的质量是天然的恰到好处,家具的质量是实用的恰到好处。便宜而又高质量,他们的每一件产品都在阐释他们品牌的初衷。

精致的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简化。无印良品的产品没有过多的外包装,只有简单的产品介绍的小纸片,也没有古怪的外形,没有绚丽的颜色。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产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它们的产品给顾客最直观的感觉。然而,透过直观的感觉,这些产品传达出的一种生活心态,正如无印的广告词说的那样:

“爱,无需美化。”爱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艺术。我想着便是无印产品背后隐藏的真正内涵。

精英往来 众星拱月之势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如果说政治需要良好的品德来吸引人才,完成千秋大业,那么品牌就需要优质的理念来吸引人才,促成品牌文化的壮大。无印良品的成功,是很多优秀的人才的努力。

堤清二是西友的高层负责人,当西友提出想创建一种品牌,他就敏锐的认识到市场上过分的品牌宣传,竞争太大,提出了反品牌的理论,他找来了设计师的朋友田中一光,以及文案小池一子女士一起讨论,他们的品牌出路,最终诞生了无品牌的品牌——无印良品。

田中一光,当时已经是日本顶级的设计师,他一向善于吸收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崇尚简单但是有内涵的设计。他对良品计划充满信心,并马上着手尝试。田中一光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无印良品,2001年,他临终前,亲自找来了无印良品的另一位知名的设计师原研哉。

设计师无印良品的关键,但是好的设计一定要有好的经营模式。1990年木内政雄将无印良品从西友百货独立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管理调整,让无印良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达到了美妙的平衡。2001年的夏天,松井忠三在日本新泻物流中心,将无印良品的十吨衣服,38亿日元的库存,一把火烧掉。对内忧外患的无印良品进行

全面的改革,帮助无印良品重新走向发展的正轨。没有经验可以模仿,他们凭着自己的在西友培养出来的良好素质,管理和培育无印良品这个全新的品牌。

第三部分 无印良品的设计

设计的不是产品,是生活的背景

“我们设计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背景”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原研哉这样说:“没有至真的完美设计师部存在的,我们只能说设计出适宜的背景,只有把一件东西放置于恰当的背景时,普通的东西的美便自然呈现。”

深泽直人也这样描述,当你买回一件无印良品的产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身边的东西和它都不匹配,那么你就需要买更多的无印良品店里的东西去和它匹配。

无印良品的设计师都是匿名的,2004年起,无印良品还每年举办设计大赛。获奖的作品设计都很简单,在广阔的设计背景下,无印良品一直致力于设计理念的打造。设计出最自然的,最适宜的。他们的设计,表达的是一种人对生活的感情。玻璃杯里面的麦管向人们展示一种自然的力量,可以减开的浴巾像人们展示了巧妙主妇们的节约乐趣,一块木板,四个木条组陈的桌子,彷佛在说,你看,家就是这么简单,你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去装扮。这种带有禅意的设计背景,使得无印良品的设计不在是一种简单的设计,而是一种蕴藏着无限哲学生活观。

前沿的设计理念,引领品牌气质

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们从来不追求时尚,哪怕时尚界把一个东西炒的热火朝天,他们有他们的设计理念,并用他们的理念,去做他们认为恰当的设计。

虽然不追求时尚,我们依然感觉到了它的前沿气息。物质的生活很容易满足,但是精神的消费却难以实现。无印良品是精神时尚的引领者,简约、生态、天然、已然一副返璞归真的态度,这就是他们的气质。

篇3:解密无印良品读后感

无独有偶,由于消费渠道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现在实体零售也遭遇了转点,时隔20多年,松井社长当时解救无印良品的理念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和借鉴意义。

松井社长务实的作风可见一般。他上任后,没有裁员,也没有减薪,首要做的.就是创立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建立流程,在无印良品内部叫“指南”。松井社长认为,机制是根本,也是基石,从无印良品的发展来看,确实如此。基础打得坚实,才能盖起高质量的高楼。指南的建立前前后后花了五年的时间,边建立边实施边补充,这套指南共有多页,几乎涵盖了无印良品经营的方方面面。这套指南还兼具了培训手册的作用,任一员工拿到指南,都能在里面找到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指南,帮助员工尽快理解工作要求。

这似乎看起来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但真要深入到一线详细了解工作程序,并制定适合经营与发展的指南,这需要花力气、动脑筋,还要兼顾初心――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很多工作流程开始时还算规范与认真,但时间一久,就失去原貌,或者虎头蛇尾,不了了知。但松井社长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关乎企业发展与生存的重大事件,在无印良品,每个月都会对指南修订一次,指南的制定自下而上――他们认为,只有员工提出需求才更适合推广。

松井社长在上任之初,分析了无印良品的困顿后,列举了六大内部因素,这是导致无印良品业绩一再下滑的主困。这虽然是无印良品的内部因素,但今天看来,发现许多企业都有此类问题,这或许是通病。这六大因素分别是:企业内部弥漫着骄傲自大情绪;高速发展导致的大企业病;急功近利导致的短期决策;品牌效应的弱化;战略失误;之前没有建立一定的机制与企业文化。

把正在困境中的企业问题分析一下,一一对照,会发现任一条都可以对号入座,虽然哪一条都不至于把企业拖入泥潭,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由量变到质变,企业最后困乏不堪。

松井社长的务实作风从工作细中就可见端倪。作为无印良品的最高领导人,他数次到店铺视察,他用耳朵听、眼睛看,然后找出问题点。比起其他高高在上的领导人,松井更愿意自己去验证。企业一大,层级一多,负责人很难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他听到的汇报可能是经过层层关卡、粉饰后的汇报,这些改头换面的材料,直接影响到负责人的判断。松井更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

一个正在病中的企业问题肯定多多,如何着手解决问题,松井社长说:“真正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行动力。”由于众所周知的大企业病,许多企业问题都在拖延、左顾右盼中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时机失去,可能就永远失去了机会。无印良品在遭遇困境时,要得益于松井社长清晰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行动力,才让无印良品迅速脱离了险境。

松井社长还设定了一条规定,员工在18:30以后不能加班,准时下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制度。许多公司,下班时间成了摆设,往往是真正工作从下班开始。因为要加班,所以上班时不紧不慢,或在网上闲逛,或者闲聊,到了下班才端坐一隅正儿八经地做起事情来。这其实是对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明智的领导人,深知加班背后的潜规则。要想提高工作效率,从不允许加班开始。

篇4:解密无印良品读后感

其实对无印良品的店铺,我的感觉也一般了,并没有把它奉为一种偶像级的地位。但是经不住各位大佬推荐,再加上自己也想从一些管理学的入门书开始了解经营管理的知识,于是就果断入手。

书拿到手之后,感觉看起来毫无压力,作者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而非管理学家,会从自己的实际工作着手来进行描述,所以基本上每一章节都是联系店铺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和描述。比如如何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部门里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通过A4纸或者excel表格列出来,如果是一些小事情,部门内部解决掉,如果是要跨越部分进行合作的事情,就要将工作任务提前传到公共平台上,这样所有参与项目的人都可以提早知晓任务,省掉一些沟通的成本。还有一个是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比如开会的时候做报告,如无必要,就不要用PPT,而是用A4纸把内容要点列出来。因为制作一个几十页的PPT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无益,反倒是占用了时间。此外,作者极力支持“不加班计划”,让领导和员工都养成设置Deadline的习惯,提前给出任务结束的时间结点,同时减少无谓的加班时间,不要用加班时间长短来衡量工作,因为很多时候看上去很辛苦的加班其实是无效率的。

还有一点,就是制作工作指南,比如现在自己要参与一个项目,那么提前给自己制作一份项目进度的指南。包括项目要达成的目的,项目的阶段安排,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项目中可能用到的解决方案,项目配合的相关人员等等。这样提前对项目有一个了解和掌控,以免到做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根据这个指南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

篇5:无印良品的绿色环保商品

无印良品的绿色环保商品

班级:11级物流三班

姓名:康 瑶

学号:2011042342

一、关于我们所了解的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 是日本的一个杂货品牌,翻译成中文就是没有品牌标志的产品。它是以日产品为主,产品非常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

1983年,无印良品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由于大受消费者的肯定,几年内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专卖店。1991年,无印良品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此后陆续进入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2005 1

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年7月,其上海专卖店正式开业

二、现代社会的企业环保绿色行为

企业形象的巨大威力使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形象的塑造。以绿色为核心,塑造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新的选择。

经过绿色使者们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终于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关注环保事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无氟冰箱(空调)有利于保护臭氧层”;“无磷洗衣粉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无铅汽油会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这些化学界、工业界的深奥的专业理论,已成为广大社会公众众所周知的常识。社会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必将转化为对与之相关的企业的环保行为的关注,企业的绿色形象必将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赞誉。

树立创造优质生活于社会的企业理念。不仅为社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而且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持和创造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

而真正的绿色企业理念 是以社会市场营销委指导,将消费者立业,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 2

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起来。企业绿色的行为则是建立绿色形象策划和研究机构,大力研究绿色能源,可持续能源、节能减排、经营和推广绿色产品等等。

无印良品 正是继承了这样的经营理念,一直坚持选择良质的素材、舍弃不必要的流程、简单化的包装三项坚持。并且总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并设计商品,对于它的商品,都会省去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这样不仅使产品看起来简洁,还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

三、供应链角度上的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 在供应链中的生产计划上做出了非常好的决策。它一直坚持简洁与实用的协调结合,体现在其具有象征性的文具与生活百货上,并也将此贯通于服饰的制作中。

1.有道理的设计

在商品开发中,无印良品对设计、原材料、价格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主色调也就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例如服装类要严格遵守无花纹、格纹、条纹等设计原则,颜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无论当年的流行色多么受欢迎,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

这种有道理的设计 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恰恰是这样简单的想法符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它没有过多的在外表上进行修饰而着重于他的实际用途,这样就可以延长商品的使用期限,例如自由组合层架系列及收納商品,基本寸法设计概念的融入,让商品可以自由随着生活情境变化,并延长使用时间。

而这样的设计又降低了原材料的取用。坚固耐用的商品,使耗损率减低,从而减少废弃物品的快速产生,也减缓了个人经济的浪费,以及完成商品所需原材料的消耗。

2.操作流程的负责与谨慎

在另一方面无印良品又非常注重素材及制造流程的检视。充分活用所有的严选素材,并充分发挥其特色,舍弃华丽的外观,并维持高水准的品质。并严格检视每一样商品从选材到产出的流程,不必经过多余的装饰及加工,与商品本质无关的作业流程全部省略,以最自然环保的方式,制作最高品质的优质良品。例如无垢木家具系列、有机棉系列商品等。

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而且为了环保和消费者健康,无印良品规定许多材料不得使用,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在包装上,其样式也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尽量从简。

这些工业流程让我们看到关于无印良品对制造的上心,同时也发现他们在发挥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花费了大量功夫,这就让我们惊叹无印良品的战略计划的成功,它一直走在前沿,坚持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着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并在制定生产计划对企业的产出品种,产出质量上做了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无印良品在之后发展之路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3.坚持简化包装与环保事业

并且无印良品对简化包装的坚持,一直坚持沒有多余的装饰,以商品本来的颜色与形状为重点,不采用过度的包裝。藉由整体包装或是装入共同容器的方式,让顾客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商品,也可以达到保护地球资源的目的,省略不必要的包装及加工,同時減少垃圾量为环保尽一份心力。例如简约扶手沙发、寝织品的包装等。

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四、结论

有人说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将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

无印良品的简化包装的坚持及对产品的要求,也恰恰是现在社会存在的最重要的一个缺陷,很多产品有很好的包装,很棒的广告,例如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各种保健品,广告也是五花八门的,最后买来一看、一试,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就搁置不理,这些都会成为新的垃圾,也会对企业的形象有一定的损害,至少到现在为止,很多靠产品宣传和包装的企业都没有一直以优秀的业绩经营下去。而无印良品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到生活所需,以简单环保的理念征服了大多数顾客的心。将环保绿色与经济同行,一样可以收获你想要的。

无印良品的这种环保理念也是于无形中渗透着生活的思想,在我们的生活里,需要它那样的透明度,干净一点、简单一点,生活也许更加美好。

企业的生态环保绿色行为分析

文中资料来源:

无印良品相关知识 http://baike.baidu.com/view/8094.htm

篇6: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论文

慢设计的理念要求设计者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人性、热爱生活为设计宗旨,增加产品与人际间的良好互动,形成良好的体验式购买。慢设计特点其一是关注人们生活体验,关注人们最本质的需求,做到最合适的服务式设计。用户在体验过程中放松心情、使用过程中产生人机交互的有效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慢设计理念的目的。其二,情感体验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所以慢设计也更加注重如何增强情感体验,也就是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中提取最核心的部分作为设计的灵感,从而慢下来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其三,在慢设计中体现真善美,简约、大气、朴实已经成为现如今人们乐意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仅能够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世界追求。

2快生活中的“慢设计”——无印良品

2.1慢下来进行情感交流、体验生活

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曾说:“做设计的实质就是将这无限多样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有意识地运用在普通物体、现象、传播上。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慢下来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是慢设计理念在无印中的设计表现之一。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最为畅销的经典产品设计之一CD机,它淡雅、朴素、简洁大气却又富有生活情趣。它看起来像是一台壁挂式风扇,却又不是。当我们拉一下风扇上作为开关用的那根绳子,光盘便开始像风扇一样转动起来,虽然我们知道它是一台CD机,所播放出来的是音乐而不是一阵阵凉爽的风时,是不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呢?它可以使我们静下心来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时光,增进彼此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体验慢设计产品带给我们的惊喜。另一款经典设计是牵线木偶形茶包,在不断地冲泡茶叶时,茶叶包不断地跳动好似在跳舞一般,并随着时间变化形成一个深色的娃娃。他的设计是“慢设计”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使用他设计的产品时,感到舒适却又发觉不到其设计微妙之处在哪里起作用。他的设计在于创造性地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泽直人的设计是将慢设计理念在无印良品中视觉化,形成可触、可感、可用的产品,慢慢地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就是慢设计理念在无印良品产品中设计应用最直观的表达。

2.2慢下来与自然和谐共生

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与自然的关系,更结合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从慢设计的理念出发,探索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关系。日本设计师坂茂以用纸管设计建筑文明世界。他发现,纸张表面虽然看上去非常脆弱,实际上却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力,还可以简单、廉价的设施来生产。设计的出发点在于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很严重,若是再用木材建造房屋就会立即破坏森林资源,建得太牢固的房屋又会招致永久性的难民。所以他认为纸管最适合的、简易的帐篷式营房结构。不仅节约了资源,并且建造速度快、易装易拆、节约成本等特点,在自然灾害突发情况下此设计非常应时,也适应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现在看来,他的设计也是在设计发展前沿的。无印良品不追随于流行的形式,而是努力还原事物的本质。就是还物于本真,让产品与自然和谐共生。但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设计思维和认知从一开始就是批判性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

3结语

篇7: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无印良品”创始于日本,意思为不需要标志的好产品,提倡简约环保,这种理念也融入了他们的食品料理的制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不使用过度的调味品、保留食材原汁原味为目的的烹饪;二是尽量利用食材的每一部分,不制造厨房垃圾。两方面都是非常符合自然法则的方式,食材原本的味道本不应被掩盖,而是应该使用尽量少的调味品和简约的烹饪方式去激发出其本身的特点,在品尝最新鲜味道的过程中,似乎真的可以经由其鲜美而不被掩饰的味道中品尝到食材经由阳光闪耀、雨露浇灌之后凝结出的自然之味。而尽量利用食材的每一部分同样如此,天然生长食材的每一部分都有其作用,都可能是营养素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随便摒弃掉任何可食用的部分不仅是一种浪费、一种对于环境的负担,也有可能破坏了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

以上两点既是做出美食的必备条件,但是同样也对于食材有了严格的限定,喷洒农药或者生产过程存在污染都无法按以上方式烹饪,所以说这种烹饪方式本身就是对于食品从源头的良性循环过程,而相反则会让烹饪变得无所适从无从下手。

同时书中也为我们细致的展示了一些处理食材的小贴士,以及关于一些食材的分类,比如土豆有“五月皇后”、“男爵”之分,菜式也是既发扬了本土菜肴的烹饪方式,也吸取了西餐的调味品与加工方式,这样的融合让菜肴看起来更加吸引眼球,也更加惊艳。

篇8: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徐逸伦

只要你逛过MUJI的门店,你就会感受到MUJI不管是门店还是产品,统统透露出一种:“性冷淡”风格。大量的木质、陶瓷、棉织和麻料配上高灰度低纯度色系,瓶瓶罐罐整齐铺放;这种安静平和不张扬,简单低调和不夸张,深受小汇这种“强迫症”的喜爱。你可能会认为:如此平和亲近的品牌,想必管理也比较柔性,但良品计划株式会社前会长松井忠三会告诉你,MUJI的管理非常严苛。

一、企业摘要

二、企业管理

1.成立30%委员会

企业成立了一个“30%委员会”的体系来做产品研发,目标是把公司的运营成本降到30%,分子是运营成本,分母是销售额,就是整个的经营成本要占到销售额数量的30%。通过很多方式要把这个成本降下来,比如说削减无用的出差,削减无用的加班等等。

公司有很多的业务要做,开店、销售、包括总部的业务,每个业

务板块都让公司的董事直接参与,去发现问题,类似于中国的“领导下基层”,进入到最基层去做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要削减公司的经营成本。

2.建立全员参与更新的员工手册

无印良品之前店面多,常常出现相同问题重复浪费人力与时间的情况,后来在公司的内部网上做了一个员工内部提案的平台,一线的任何员工都可以通过平台一起完善一个工作手册。

一线员工可以通过内部网站,向公司提出他的见解,然后由区域经理确认,再由公司总部确认,之后马上就把这个东西编写到最新的手册里面,同时要求公司的工作流程做相应的改变。比如说店长需要很多的资质,考试的资质,比如卫生管理等等,各种各样的资质。

3.员工流动管理

许多新员工经过半年左右培训,又可能会被调动到其他店铺。对新人来说,好不容易适应了工作和环境时又要离开。有些甚至派遣到国外,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突然通知。随后派遣对象就要慌忙开始学习外语,同时也要赶紧在派遣地点寻找住处,诸如此类。

行业特点成就了MUJI的管理特色,当然也会导致一部分员工的流失。但是多数员工都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把自己磨练得越来越坚韧。这样一来,无论遇到任何场面都能带着一种“总会有办法”的心情,让自己火力全开地投入工作。

4.效率至上

提高效率即是节约成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哲学。无印良品规定一份文件“只需盖三个章”,以此改善效率,成为一个“有速度感”的企业。此外,也能让提案部门负起执行之责,厘清责任归属,不会出现“所有部门都有责任”这种模棱两可的结论。

5.不加班制度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无印良品总公司规定员工“晚上6点半后不加班”,强化员工思考“应该优先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还有就是“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开会的目的应该是“决定事情,然后加以执行”,企业的目标应是“执行占95%,计划占5%”,所以应把准备开会的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

三、下级管理

在无印良品,如果你工作一年半之后,就会开始“管理基础研修”,也就是说,新人在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接受成为店长的培训。

管理基础研修:主要以“经营建议书”这本教材和“MUJIGRAM”

为中心展开。

经营建议书内容主要涉及店长该如何培养店员,以及店长本身该如何磨练自己的领导力。领导者并不仅指经营者和高管人员,只要有一个下属,一个后辈,就能被称为领导者。

在MUJI内部有一个共识:一旦成为店长或领导者,就容易过分关注销售额目标等简单易懂的数字。但那并不是真正的领导者该做的事情。身为一个领导者,需要同时做好培养下属这一“人性面”和保证业务顺畅的“工作面”。

培养下属本就是一项艰难而重要的工作。因为领导者必须切实理解自己的下属今后希望向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工作帮助下属成长起来。

1.在目前的工作中寻求问题解决

以克服目前工作中的难题为目标,为了让下属能够完全掌握目前的工作,需要让其充分体验。

2.分配多种类型的工作

在下属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后,就开始增加工作种类,让其负责多种工作。这样能够弱化工作的单调重复感,使下属学会有效、有计划、有顺序地安排工作。

3.扩大下属独立判断、决定的范畴

给下属分配从计划到最后检查都由自己独立完成的、需要肩负责任的工作。此时可以安排稍微超出本人能力范围的工作。这样下属能够拓展视野,提升视角,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人际交往方式,促进

其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成长。

四、参考资料

篇9:无印良品信息管理系统

无印良品是1980年从西友集团内部创造出来的一个品牌,从一开始就带着自己的理念,这个基本理念叫做“有理由的便宜”,提供和百货店一样的品质,但是只卖70%的价格,这是无印良品从诞生之际就给自己的明确定位。

无印良品是一个非常有自己价值观的品牌,日语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只生产我能看得见的、需要的产品”。中文意思是“以产品本位主义研制产品”。所以无印良品的包装、品牌都非常简单,无印良品想实现的是消费者拿到这个产品,摸到这个材料的时候,就能辨别出来,这是无印良品。我们希望做到以产品本身去说话,以产品本身去和别人竞争,这是无印良品的哲学。产品本位主义就是只做真正的产品本身,不做任何花里胡哨的东西。

一九七几年日本经济放缓时期,产生了众多百货公司自有品牌,到今天为止,唯一留下来的只有无印良品这一家。无印良品能够做到今天,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哲学理念。

无印良品当时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较早引入了SPA的概念(全称Speciali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零售业之前的业态叫卖场,卖的是别的品牌的东西,进货之后再卖,利润非常低。无印良品认识到要在店里面卖自己品牌的东西,自己做设计和加工。一个零售公司,参与到上游的设计和制造,翻译过来就叫SPA,这种业态利润要高得多。当前全球零售行业不是很景气,留心观察做得好的一些公司,比如说优衣库、H&M、ZARA、宜家,都是SPA的零售业态。

陷入危机的三大原因

无印良品成立后的头十年是一帆风顺的发展期,到了第十个年头出现了首次利润下降的状况,危机从2000年开始,到2001年进一步加大,经常利润减半,当期利润几乎成0,2001年上半期出现了第一次赤字。我在这个情况下被公司临危授命出任公司的社长,从利润为0出发,带领无印良品重新出发。

日本当时有一位首席股市分析师,他对我说:“松井先生,日本专业做业态的店里面,一旦衰落之后能够重振旗鼓的例子没有,所以我希望你加油。”这是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在百货业界里面,如果衰落之后重振旗鼓,需要三年。当时刚好有一家日本的百货店叫三越百货,也是陷入困境后再重新改革,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看到效果。

我思考很久后发现,无印良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文化与母公司出现了严重矛盾。

1、感性与理性文化的矛盾

首先无印良品是西友集团下属品牌,子公司除了无印良品,还有西友、西武、全家等,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集团。

西友集团的老板非常感性,旗下的西武百货公司最初只是日本三流的百货公司,老板突然好奇沃尔玛是如何做到世界一流的,于是就跑到欧洲,把欧洲所有的顶级品牌都搬到西武百货,西武百货公司一下从三流上升到一流,非常厉害。这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老板,所以企业文化也非常感性。

而无印良品是需要用科学性来运作的一个公司,所有的产品的设计和运营的理念都需要科学性,这与母公司集团出现了冲突。而且无印良品强调的是连锁品牌,这与母集团强调单店经营的文化也是冲突的。西友集团的文化强调经验主义,日本员工讲前辈和晚辈,是由前辈员工做过后辈员工看,这和良品计画要做的方式也是冲突的。

2、执行力的差异

西友集团是一个以企划、策划为立足点的公司,有大量非常详细的策划方案,非常厚的纸。这个纸有多厚,我们的执行力就有多低。所以西友是一个企划、策划为95%,执行为5%的公司,而无印良品是要做到执行95%,企划、策划5%的一个企业文化,无印良品的整个文化都和母公司颠倒了。

3、急需变革的体制构造

公司之前要获得经营利润,就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规整为人,比如说衣服部门做得不好,就是衣料品部门的问题,是这样一种做法。仔细思考后发现,无印良品的问题80%都是体制构造的原因造成的。

大家知道日本丰田很厉害,丰田公司非常厉害的文化是学习的文化。丰田公司销售额是日本利润最大的公司,它由很多子公司构成,每个子公司的高层,每年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上课,去外面提升自己。大概三年前问丰田,像这样子让每一个公司的高层都去外面学习很多东西,大概做了多久?丰田说大概做了38年。到今年,丰田的学习文化做了有40余年了。如此庞大、赚钱的一家公司,还在不停的要求他的高层去学习。所以当时无印良品急需重建公司的企业文化。

力挽狂澜的七条改革措施

无印良品改革的第一个重点就是重塑品牌,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有理由的便宜”是是无印良品立足之本,不能改。

无印良品从成立到这个阶段,大约过去了20年,很多环境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产品也要做变化,否则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无印良品产品的开发、策划的功能基本上已经完全的崩溃了。

1、狠心处理大量不良库存

改革的第一个举措是处理了大量不良库存,我认为有这么大的不良产品的库存,公司是不可能重振旗鼓的,所以要把这些库存处理掉,不光自己去,还把做这些产品的厂家、制造商带着一起去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用心做出来的商品全部被烧掉,那个心痛的感觉是无人能体会的。目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如果我们不能做出真正好的产品,这些东西对于消费者来讲,都是废品。用现场的感觉去刺激厂商,跟无印良品一起来进行一次从头到尾的改革。

2、关掉10%的店铺

关店铺并不是要解雇员工,解雇员工并不能给公司带来真正的改革,而是要改变公司的构造。如何重建一个可以获胜的公司构架,是我作为社长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以上两条举措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是我当时还在思考,这些可能并不是公司危机真正的原因,只是解决了标,没有解决本,根本问题还在于企业文化。

3、构建研发、设计、企划一体的功能体系

当时提出“世界的无印良品”,和全世界各个地方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人才、设计师合作,把产品的策划从日本放大到全世界。

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一起参与到产品研发中,寻找生活中常年爱用的一些东西,把它作为无印良品研发的一个灵感来源,重新以设计来赢得消费者。

无印良品当时和全世界很多设计师合作,用一种叫做“不设计的设计师”的方式。当时生活杂货占到无印良品整个销售的55%,是非常大的一个品类。听说意大利有一个设计师做的椅子非常具有设计感,同时又非常科学,所以我们想和他合作,通过自己的设计师做中介,产品研发部门和意大利的设计师中间有自己的设计师,这个设计师的定位就是“不设计的设计师”,在中间起一个桥梁的作用,获得设计师的设计,把它融入到自己产品的设计中去。通过这个方式,获得全世界很多很好的设计灵感,同时又保持无印良品自己的设计特色,一下子让无印良品获得了成功,产品卖得非常好。

包括在服装方面与山本耀司合作(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设计师和新掌门人,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线条流畅,反时尚的设计风格著称),与非常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合作。因为服装具有非常强烈的潮流性,像山本耀司这样一个顶级的设计师,他知道潮流是怎么样、今年该卖什么衣服,明年该卖什么衣服,他会参与每一个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等。但是作为无印良品公司可能没有这样的能力去追随这种潮流,所以和山本耀司合作,但是合作不会对外做任何宣传,不会说这个系列是山本耀司设计的,只是用产品本身会说话。山本耀司参与到设计之后第二年,服装在产品市场端的反应一下子就非常明显,消费者很喜欢我们的产品。

4、量化销售端开店标准

当时销售端也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开十家新店,可能只有两家店能达到目标盈利,发现当时开店判断的基准非常模糊,没有定量化的评判。于是做了很多的定量判断的标准,开店城市的平均消费收入指数是多少?城市平均消费收入指数和无印良品店的营业状况非常成正比关系。用量来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开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开店。

在建立这样定量化的标准之后,结果非常明显,导入标准的新店的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开10家店,9家店会盈利。

5、力降运营成本至30%

销售方式改了,产品研发方式改了,企业的经营也要改,于是成立了一个“30%委员会”的体系来做这个事情。

为什么叫30%委员会?就是目标是把公司的运营成本降到30%,分子是运营成本,分母是销售额,就是整个的经营成本要占到销售额数量的30%。2004年的经营费用占整个费用的34.1%,要降到30%。通过很多方式要把这个成本降下来,比如说削减无用的出差,削减无用的加班等等,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各个董事都到各个业务板块去。

公司有很多的业务要做,开店、销售、包括总部的业务,每个业务板块都让公司的董事直接参与,去发现问题,类似于中国的“领导下基层”,进入到最基层去做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要削减公司的经营成本。

为了做到这30%,派了很多公司董事高层到各个部门去督战,但是结果非常意外。到了财经年末的时候,想削减的经费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增长了。很多直营店虽然业绩在增长,销售额的利润在增长,但是成本也同样在增长。这个问题在哪里呢?我想了想,因为很多的高层都是从母集团,西友集团调过来的,不具备如何运营像无印良品这样一家公司的经验或者是智慧。

当时董事里面有10个董事,可能有2个是非常优秀的,可以为公司来非常好的贡献,但是有8个都达不到这个盈利。公司一定要改变,但也不可能更换那么多的董事,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像其他优秀的公司学习。

举个例子,无印良品的店铺有很多货架,当时很多的工具都是在日本生产,成本非常高。当时发现很多同行,比如沃尔玛,有很多工具是自己做,自己在店里面进行组装,搭配,所以我们认为,沃尔玛能做到,我们无印良品不可能做不到。于是向他们学习,当时就把很多的道具和设备的生产拿到中国去做配件,然后拿到无印良品店里面自己组装,一下子把这个成本削减了40%以上,通过向其他公司学习的方法,让无印良品很多层面削减了不必要的费用,把成本降下来了。

当时最有参考价值的企业中,排第一的是老板型企业(创始人是老板,他在管这个企业,并且没有雇佣职业经理人的 企业),第二个是中小企业,第三个就是消费层企业(销售成本非常低的企业)。这三种企业的运营效率都非常高,管理方法方式里有大量的素材值得无印良品学习,有很多的保障,所以当时借鉴了大量的企业,从这三种企业学到了大量的东西。

6、建立全员参与更新的员工手册

无印良品之前店面多,常常出现相同问题重复浪费人力与时间的情况,后来在公司的内部网上,做了一个员工内部提案的平台,一线的任何员工,店长也好,店员也好,都可以通过平台一起完善一个工作手册,手册内容与店面执行内容相关。

一线员工可以通过内部网站,向公司提出他的见解,然后由区域经理确认,再由公司总部确认,之后马上就把这个东西编写到最新的手册里面,同时要求公司的工作流程做相应的改变。

举个例子,比如说店长需要很多的资质,考试的资质,比如卫生管理等等,各种各样的资质。但是店长很忙,在成为店长之后去考这些资质非常困难,所以后来决定在员工成为店长之前就把这些东西都写到了这个手册里面,让员工去执行。

无印良品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虽然这个手册是在日本被提出来的,但是必须要在全球统一化。所以每一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一个员工手册。企业的经营本身有很多当地的特点,所以员工手册大概只有一半的内容是全球通用的,剩下的一半要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进行修订。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员工手册,而且各不相同。

每一年中国的无印良品大概要新招募1000名的新员工,发展非常快。如果都让同事去教他们比较困难,大家都很忙,而且教的水平也不一样。所以采用了公司统一培训的方式,把新员工集中起来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可以达到同样的工作水平。

7、完整系统的员工教育体系

无印良品是终身雇佣制,有人才委员会这样一个体系,一个大学毕业生,大概22岁,毕业之后进到公司,大概要在公司干40几年,要通过岗位教育、轮岗等各种方式来培养他,这就要通过人才委员会来实现。这一块的培养能占到整个人培养的80%。

无印良品的员工在公司里面受到的培训分三个构成,分别是10%、80%和10%:

10%是工作手册学习的占比,是基准,最简单基础的事;80%是通过在公司岗位上的培训,就是OJT(On the Job Training的缩写,即在工作现场内,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新员工们通过日常的工作,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最后10%就是对员工的专门培训,公司内部培训课程,这三部分构成了无印良品对员工的教育。那么无印良品的领导层如何培养?如果说来了100个新员工,最后有可能成为领导的只有20%,如何培养或挖掘出这20个人?通过公司的各种轮岗、调岗的配置,岗位配置来培养。

公司里非常重要的岗位要培养后继人才,这是人才储备。比如说销售本部的本部长,能够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如果能占到公司人数的10%,这就非常不得了,这种是储备用的明天的人才,是鲜有存在的员工。这是第一类人才,潜能高,表现也很好。

第二类人才能力稍微低一点,是合格,但是表现、评价结果非常好。这些人能够成为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层,是部长级的储备,其实也最多占到公司员工的10%左右。

第三类人才是能力很高,表现合格,这种人才就叫课长级别的人才侯选。

但绝大部分,60%左右员工是第四类人才,是非常普通的员工,但是非常重要。第五类人才是需要对他进行特别关照的,需要通过改善他的工作能力的员工,一般在公司里面占到5%,最多不会超过10%。在我的管理体系里,我认为人才配置就是让什么样的人去什么样的部门,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不但对公司的业绩有非常大的帮助,也对这个人本身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人才委员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新员工,20来岁,刚刚大学毕业进到无印良品公司,在接下来的职业道路,一定要给他最适合,最佳的一个职业道路,这对个人、对公司都有好处。公司的高层,社长、董事、专务都会变,但是一些员工会按照计划,非常踏实的去完成他的职业生涯,帮助公司完成业务。无论决策层怎么变,公司还是这个公司,该做的事还是有人去做,也会做到你想做的样子,我们想达到这种状态。

当时无印良品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和国内的店铺数基本持平,但对于海外经营有很多具体问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人才培养委员会在当时还有一个工作,当时公司在日本有100位中层干部,大概有20人会有机会到海外去学习轮岗,当时决定把他们全部派到海外3个月,去海外轮岗,去掌握海外的经验,这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进行全球化,这一步是必须要做的。结果来看,最后当然非常好,最后全球各个公司和总部的联动变得更加密切,这些做中阶层的管理者,他们自己就能够解决海外公司海外店铺上的问题,而不用什么事都要报到高层才能解决。这样进一步的增强了中基层的管理能力。

海外开店的标准

无印良品最早是在伦敦和当地的一家百货公司合营了一家海外的“一号店”,很快1991年的10月份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一家百货公司合作了香港的“一号店”,现在这两家店都已经关闭。

英国那家合资的百货公司,经营很不好,后来被基金收购了,当时的社长就退任了。新社长是从基金公司派来的管理者,他没有办法管理这样的企业,就决定终止合作。

香港这边也是,合作的百大百货后来经营不善,无法向日本支付货款,没有再进行合作。从这两次的失败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日本有一个词,中国叫“同床异梦”,海外当地的合作方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愿景都不相同,很难走到同一条路上。后来就发现在当地找合作方合作,其实会带来别的经营风险。

所以从1991年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一直到1997年,无印良品在海外的渗透扩张非常缓慢,在1998-2000年这三年从亚洲各国全面撤退,店铺数为零。海外市场真正快速成长的时间大概是在2004年,这个时候调整了海外扩展的方法,实现了比较快速的增长。第二个就是怎么来实现海外的盈利,比如说伦敦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开过一家店,租金占到销售比例的19%,非常高的销售成本。我分析了英国的租金,发现非常麻烦的问题。伦敦是非常特别的地方,供需严重失衡,绝大部分的房子不是王室所有,就是贵族所有。但是求租的商铺非常多。而且签约的条件非常苛刻,一签25年,并且不能中途解约,每一年的租金还都要涨价。这些都是非常大的风险,所以在伦敦不解决租金问题,开这种连锁店铺是没有办法盈利的。

之前在欧洲找店铺会找中介公司,但中介不会给你合理的价格。所以后来在米兰开店的时候,我们派自己的员工去扫街,自己找店铺,找了10家,在10家里面找3家,可以互相砍价钱。最后找到了这家非常好,是两层楼的店铺,一楼的面积非常小,但是二楼比较大,绝大部分的商品放在二楼卖,这样可以节约租金。米兰店铺的租金只占到整个销售额的10%,非常合理。米兰店开业之后,一年之内就收回了所有投资,第二年开始就纯盈,非常棒。于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海外托张,店铺在欧洲越开越多。

我采取的是稳健开店的战略,每年开一家就可以,但是保证开一家赚一家。一定要稳健。无印良品基本上1-2年开一家店,一家新店最长不会超过一年半,都能收回投资。此外,无印良品在全球开店的投资,都要求自己控股。

特殊的中国市场

无印良品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是先把北上广三个城市全部填满,中国有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有30个二线城市,要在全国开店,需要消费者先知道无印良品,认识到这是个什么样的牌子,先把品牌建立起来,这个非常重要。

无印良品现在已经基本覆盖中国全国,一、二线主要城市都完成了开店。现在准备进军三线城市,中国有300个三线城市,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开店速度非常快,一年开50-60家新店。2015年2月份,无印良品在中国有128家店铺,到2016年2月份达到了160家,再过一年要开到200家。

中国市场的做法和欧洲完全不一样,欧洲是比较稳健的做法,中国市场强调速度。在中国这么快并不是我们刻意追求,我们的要求是不要勉强,不刻意追求速度。目前在中国一年30%的新店增长率,本身非常适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在中国同样要求开一家店赚一家店,中国所有店都有盈利,最长不超过一年半就会收回所有投资,我觉得这个很难做到。

我们认为不存在全球市场,是一个个独立的市场构成了全球市场,所以无印良品要在全球推广,必须要和当地的情况相结合。现在无印良品在海外市场做的还不错,有三个原因成就了海外的成功。无印良品的名字取了日本的茶道和禅宗方面的影响,最后定成无印良品,这个名字就很容易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接受,成为进行全球化的非常便利的先决条件。

我们在全球消费者市场做了很多调查,问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欧洲的消费者和中国的年轻人消费者回答完全不一样,中国的年轻人有这两大回答是最多的。第一个是“因为无印良品是日本品牌,我觉得很放心”。还有一个是认为无印良品非常环保,崇尚自然,爱护自然。从市场调研结果来看,这两个回答占绝大多数。

第二个回答就是无印良品的商业模式,无印良品是生活杂货类品牌,常常有人把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相比较,但其实优衣库完全不是竞争对手。我们自己认为在全球唯一的竞争对手是宜家,但宜家的开店方式和无印良品完全不一样,宜家是郊外型巨大店铺,无印良品是城市商业中心的中小型店铺。我们非常巧妙避开了很多竞争,这个业态非常特别。

无印良品在中国开店的基础表,比在日本开店的基础表精度更高,有一套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开店基础。我们当时和北京大学一起做了一个咨询项目,第一个就叫商业圈人口,每一项都要打分,包括有没有外国人、有没有富裕人群、有没有卡拉OK,每一项目进行总分加成得到一个数字,是定量性的数字,以此来决定到底能不能在这个地方开店。

标准里有一条是看商圈里有没有知名店铺,知名店铺指的是无印良品、优衣库、HM、ZARA和台湾的屈臣氏,如果这个商圈有这五个店,这个地方一定能赚钱,这是中国的特色。在海外做事业扩展有几个风险,第一个叫“日本风险”,无印良品在海外的社长一般都由日本总部派过去,派谁做社长会直接导致这个地方会成功还是失败,无印良品一般会选择做销售出身的人当社长,这个在很多公司也是常见的情况。

什么样的人适合到海外当社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人能不能自己思考解决当地的问题,而不是凡事都要向日本总部请示汇报才能解决。无印良品在海外社长并不都是日本人,现在中国的无印良品社长是日本人,之前是台湾人。海外社长基本上都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所以要培养这样的人。

无印良品2015年海外销售额实现了966亿,实际上刚刚发表的财报已经超过了1000亿日元了。海外占整个销售的目标比例是33%,但实际上已经超出。2015年的开店计划是海外要开47家店,其中亚洲是44家,基本上都实现了。

无印良品会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公司,而不只是一个日本公司。我把无印良品带到这样一个程度,这样一个数字,接下来无印良品会怎么发展,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经常到中国来,一年来3-5次,希望以后有机会到中国和大家见面,也希望大家多到无印良品的店铺逛一逛。

松井忠三社长答学霸问

|认真聆听学霸提问中的松井忠三社长|

吴江依伝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卫明提问:

我看过您的书,面对中国企业家,您与我们进行交流初衷是什么?我的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产品,但是想要价格合理,相较于PK商的产品我想要超越,请给予一些评价?

松井忠三社长:我一共写了4本书,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中国市场,现作为顾问协助一家中国百货企业进行经营发展,与中国关系十分紧密,愿意分享自己的经营想法帮助中国企业家发展。

产品的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你越满足,它会越来越深化,而不是越来越广泛。消费者越满意,对你要求会越来越深,而不是越来越广。关键是你是否真正做到物美而价廉,公司运营体制是否能支持你的产品定位,做到物美而价廉。

圣象集团青岛分公司董事长于伟英提问:

无印良品12000人中,加工制造业占多少?销售人员占多少?研发设计人员占多少?

上一篇:《厮守一场,却忘了你的模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石淙太子时作,石淙太子时作李显,石淙太子时作的意思,石淙太子时作赏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