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2024-05-09

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共11篇)

篇1: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第一单元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对韵歌》)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唐代)第四单元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秋天》)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四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五单元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唐】王维)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大小多少》)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升国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其二 唐李绅)第六单元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比尾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第七单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八单元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雪地里的小画家》)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唐·李峤)日积月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唐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其二 唐李绅)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唐·李峤)

篇2: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四季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3.小 小 竹 排 画 中 游

小 竹 排, 顺 水 流, 鸟 儿 唱, 鱼 儿 游。两 岸 树 木 密, 禾 苗 绿 油 油。江 南 鱼 米 乡, 小 小 竹 排 画 中 游。

4.哪座房子最漂亮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三座房,四座房,门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5.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6.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7.比尾巴

谁 的 尾 巴 长? 谁 的 尾 巴 短?

谁 的 尾 巴 好 像 一 把 伞?

猴 子 的 尾 巴 长。兔 子 的 尾 巴 短。

松 鼠 的 尾 巴 好 像 一 把 伞。

谁 的 尾 巴 弯? 谁 的 尾 巴 扁?

谁 的 尾 巴 最 好 看?

公 鸡 的 尾 巴 弯。鸭 子 的 尾 巴 扁。

孔 雀 的 尾 巴 最 好 看。

8.东西南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9.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0.自己去吧

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的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11.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1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3.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4.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在空中飞翔,在风中舞蹈。

篇3: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课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__,真的像__说的,那么__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

篇4: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旨在发挥主流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历经四年半时间,经过十多次评审,2016年秋季全国许多省市中小学正式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先认字再学拼音,新选课文,增加古诗文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部編本”语文教材有了许多新变化,体现了很多新理念。从2014年起,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桐庐县等部分学校已经先行试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在两年的试用中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我们特地选编了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三个板块编排,其中识字两个单元,汉语拼音两个单元,课文四个单元,写字和口语交际贯穿在这三个板块之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中有哪些特点?如何针对课文的编写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課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备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

,真的像说的,那么

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篇5: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画》 《四季》

《小小竹排画中游》 《哪座房子最漂亮》

《静夜思》 《小小的船》 《阳光》 《影子》

《我多想去看看》 《自己去吧》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6: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姓名:

识字

(一)、()()()()(),金()()()

土。天地()()(),()()照

今古。2、()对雨,雪对()。()对树,()对()。()清对()秀,柳绿对()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浮绿(),红掌拨清波。课文

1、秋天

()气凉(),树叶黄(),()片片叶子从树上落()()。★ 2、小小的船 弯弯的()()()()的船,()()的船儿两()尖。()()()()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3、江南

江南()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4、四季

雪人()肚子()挺,他顽皮地说:“()就()冬()。”

5、日积月累

()年之计()于春,()()之计()于晨。

()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6、画

远看()()色,近听()()声。春()

()还(),()()()()惊。7、大小多少

一个(),一个(),一

()黄牛一()猫。一边(),一边

(),一()鸭子一()鸟。一个(),一个(),一()苹果一()枣。一边

(),一边(),一()杏子一()桃。10、升国旗 向着国旗,()们()(); 望着国旗,()们敬礼。★

11、悯农 锄()()当(),汗滴()()()。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12、()尾巴 谁的尾巴()?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

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

13、古朗月行

()时()识(),呼作()玉盘。瑶台镜,()()青()端。

14、日积月累 ★前()栽树,()()乘凉。()()之行,始于()()。百()竿(),更进()步。

15、小鸡画()叶,小狗画梅()。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

16、风

篇7: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背诵内容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

古诗三首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篇8:语文课文背诵方法初探

一、首字提示法

对于要背诵的古诗文, 先将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提取出来, 将提取的第一个字按顺次编好, 记诵于心。或者, 干脆将这些首字编成口诀, 记住口诀的每一句。然后, 再根据首字的提示回想相对应的句子, 背诵起来就容易前后相继, 依次成章。如记得开头一字, 实在记不全整个句子, 则可特意看书, 重点去记, 力争记牢。如《琵琶行》这样的长诗, 第四段便可依次抽取每句首字共二十个字, 编成“我又同相我, 谪浔终住黄, 其杜春往岂, 呕今如莫为”口诀, 再回想背诵。这个方法很适宜背像《长恨歌》、《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诗, 有利于记全诗句。当然, 如学生对诗特别有兴趣, 也不一定要编口诀, 可直接写出首字, 依次对照背诵。依次背诵, 就很容易发现哪些句子不易背出来, 再重点攻关, 这样, 就能事半功倍, 起到提高背诵效率的作用。

二、逻辑联想法

凡所应背诵的经典诗文, 将句子联缀成段成章以至成篇, 往往有意脉可循。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出意脉, 进行逻辑联想。像这样, 学生可能动地提高记诵的水平, 自我检验背诵结果的正确与错误。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 阐述“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 均是由分到总的结构。“王道之始”是三项措施, 再总而论之;“王道之成”是四项措施, 再总而论之。若学生背“王道之成”只记得前三项“物质文明”的措施, 后面不记得了, 可通过逻辑对应式的联想推想出还应有“精神文明”加强教化一项, 那么,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就容易背诵出来了。假若学生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去推想记诵课文, 久而久之, 不仅有利于背诵课文, 也有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逻辑表达能力。

三、融情于意法

所谓融情于意, 即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汇于所背诗文的意境与意情之中, 体悟之, 感应之, 共鸣, 升华, 产生一种“如我表达”的自我实现感, 增加自主的能动性, 背诵时如有神助。这一方法, 看起来颇似玄而不实, 其实大可深味, 投入越深越有效益。许多学生一味枯读, 没有融情于意, 怎么也背不出来;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诗文不感兴趣。如教师鼓励学生欣慕古雅, 让他深深喜爱陶醉并体味感悟课文, 使其置身于情境与意境之中, 诵读时欲罢不能, 背诵效率就会提高许多。如体味了《醉翁亭记》的委婉之致, 背诵起来就容易娓娓道出;若感悟了《过秦论》的逻辑气势, 背诵时语感就会涌动难抑。《过秦论》内有许多对举句排比句, 节奏气势与表现力度强, 语意充沛。如背“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之后, 融情于意便可与作者心神相通, 感觉到尚不能尽吾意, 还须有“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渊”使语意更为充沛完足。学生能真正融情于意, 真正化作者之意为我意了, 就很容易将后面的这两句背诵出来。

上述方法, 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尝试运用。综合运用上述方法, 也的确有助于学生记诵。同时, 教师也应提倡学生相互间多督促多激励, 共同摸索出更多的有效提高背诵效率的好的方法。

篇9:初中语文课文背诵技巧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文背诵 技巧分析

课文背诵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一个环节,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课文,因为背诵课文会花费很多时间,且经常背完后还会忘,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课文。其实背诵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死记硬背只是其中一种,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多灌输一些背诵技巧,帮助学生迅速背诵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剖析课文内容,理解后尝试背诵

要想更好地背诵课文,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中的大体意思搞清楚,并对课文有较为清晰的评价。当对课文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背诵,学生背诵起来就会比较轻松。

比如在讲授课文《老山界》这篇文章时,课后要求背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尽管比较短,但用词用句都比较讲究,因此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刚才我们分析过,这段文字主要讲得什么内容啊?”学生们思考后回答:“讲的是作者夜间在山谷中休息时的情景,由于山谷中非常冷和静,导致作者一时无法入睡。”教师继续引导:“对,那么晚上在山谷中睡觉,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休息?”学生们思考后回答:“寒冷、星星、黑山、寂静、耳边的声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寒冷时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先是被寒冷冻醒,随后裹下被子仍然感到很冷。”“非常好,那么‘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这句话如何理解?”学生思考后回答:“作者在深山中,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交杂在一起后,耳朵中的声音已经混淆了。”教师提出这几个问题,当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非常好,下面大家从这几点出发,对课文进行理解后,再尝试着背诵课文试试。”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很快背诵完课文。

理解课文需要学生对课文段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再背诵课文内容,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背诵课文内容。

二、摸清课文结构,明白后尝试背诵

摸通课文结构与理解课文不同,理解课文是在宏观的角度上把握课文内容,而摸通课文结构则是在理清段落书写思路的基础上将课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再逐个背诵这些内容,最后将这些已经背诵好的内容连成串,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达到背诵目的。

比如在讲授课文《背影》这篇文章时,课文中要求学生背诵“我说道爸爸你走吧……”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内容相对较长,如果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仍然难以背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段落书写顺序的方式进行记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一段,作者一共描述了几个情景。”学生思考后回答:“1.对话;2.去买橘子;3.感动;4.往回走;5.告别后的交流及感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非常好,下面请大家按着这个思路,依次朗读并背诵课文,最后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背诵,这段文字很快就能背诵下来。”

理清课文结构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中先后描述的内容进行熟悉,然后将每部分内容拆散开进行记忆,当学生全部记忆清楚后再综合起来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较为轻松地记忆整段文章。

三、寻找关键词语,记录后尝试背诵

任何一篇需要大家记忆的段落中都有很多关键的词语或者语句,这些词语和语句是组成整个段落的关键内容,如果说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仍不能很好地背诵课文的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段落中的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抄写在一张纸上,再拿着纸进行课文的背诵,通过这种方式背诵,当学生遇到无法记忆的内容时,可以迅速找到提示点,从而更高效地记忆课文。

比如在讲授课文《故乡》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书写顺序记录下来,最后这样引导学生:“大家在背诵课文时留意自己在什么地方容易记不住,将这些你记不住的或者你认为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短句书写出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记录,有的学生这样记录:“潺潺的水声、隔绝、隔膜、不愿意辛苦辗转、麻木而生活、辛苦恣睢、希望、手制的偶像、朦胧中、海边碧绿、没有路。”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将一些自认为难以記忆的内容记录下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合上课本,尝试将课文内容背诵出来,学生按照自己抄写的内容进行背诵,很快就背诵了好几遍,最后合上本子也能将文章背诵出来。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背诵课文,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翻书的频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看书也能将课文背出来的喜悦之情。同时当学生背诵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看提示的方式顺利跨过难关,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背诵课文会更加轻松。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背诵环节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个环节,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背诵这些课文,往往强制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一些学生越背越烦,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的背诵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课文、摸清课文大体结构及书写课文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清.初中语文背诵教学技巧研究[J].赤子,2015,20.

[2]耿淑华.初中语文背诵教学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篇10: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赤 壁(唐)杜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秋 词(唐)刘禹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现代诗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三、现代文

社戏 鲁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 前了。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 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 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济南的冬天

老舍

篇11: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1、描写自然景色、山水风光的词语: 主编:小

符 老 师

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观感,感受)

2、与根与树有关的词语:根深本固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3、描绘民族建筑的词语: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4、与动物有关的词语: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5、与《卧薪尝胆》有关的词语: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6、描写城市繁华景象的词语:

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7、-风-雨式的词语:

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呼风唤雨 栉风沐雨 未风先雨 见风是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8、表现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词语:

戎马一生 身经百战 刮骨疗毒 传为美谈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9、有关刻苦勤奋学习的词语:

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10、描写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 金风送爽 秋色宜人 果实累累 大雁南飞 瓜果飘香 桂子飘香

11、表示时间变化快的词语:

转眼间 眨眼间 骤然间 刹那间 一刹那 顷刻间 霎时间

12、赞美西湖的词语:

人间天堂 人间仙境 柳丝轻拂 秀美典雅 如诗如画 风景如画

13、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 湛蓝透亮 纯净明洁 蓝晶晶

14、描写小露珠的词语:闪亮,透明、圆润 美丽动人

本学期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写钢笔字 认真写毛笔字

15、古今贤文 劝学篇(上篇)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6、古今贤文 劝学篇(下篇)

1、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17、有关尊老爱幼古训——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种子的传播方式:

蒲公英——风 豌豆——自身弹射 葡萄——小鸟 苍耳——野兔等

19、城市别称: 香港——东方之珠

拉萨——日光城 广州——羊城 重庆——山城 济南——泉城 哈尔滨——冰城 海口——椰城 潍坊——鸢都 昆明——春城

20、戏剧脸谱:

白脸——奸诈,如佞臣秦桧 【猴脸——孙悟空】

红脸——忠勇,刮骨疗毒的关羽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的包公包拯

21、杭州岳飞墓前有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骨”指精忠报国的岳飞,“佞臣”指奸邪谄媚的秦桧夫妇、张俊、万俟卨

古诗,课本背诵【全文】的课文:

1、描写秋天的课内古诗:

山行(唐-杜牧)枫桥夜泊(唐-张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夜书所见(宋-叶绍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表现高风亮节的古诗:

竹石(清-郑燮)坚定顽强 梅花(宋-王安石)不畏严寒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习作8上的六句古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练习中《晨牧》现代诗

晨雾浓,似云烟。谁家的孩子打了一声呼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传天边。

5、《让我们荡起双桨》全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6、《北大荒的秋天》全文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7、《西湖》全文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8、《拉萨的天空》全文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9、《东方之珠》全文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0、《小露珠》全文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亮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上一篇:婚礼策划方案经典版下一篇:签字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