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2024-05-01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通用8篇)

篇1: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2011年11月6日)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政协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中办发[2011]16号)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快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选择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

题展开充分协商,以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坚持党委在政治协商中的主导地位。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全面统筹协调人大、政府支持人民政协依据《政协章程》开展协商活动,善于运用并不断完善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发挥党委在政治协商中的主导作用,把政治协商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统一安排部署并认真组织实施。

3.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规则,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进行协商,广泛听取政协及其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4.坚持把加强团结和发扬民主贯穿于政治协商的全过程。各级党委在政治协商中,要切实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重视和支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鼓励和保障各种意见的充分表达和沟通,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主要内容

5.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党委制定的事关全局的重要决议、决定和意见;

(2)人大起草和修订中的重要地方性法规;

(3)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起草和修订中的重要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规章;

(4)各党派和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其他重要问题;

(5)党委提出的有关重要领导干部人选;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重要专项规划、重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重大体制改革方案、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8)事关民生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大问题、重大建设项目、城市和农村建设重要规划和重点控制性详规;

(9)需要进行协商的其他重大问题。

三、主要形式

6.会议协商。会议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主要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议;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由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内部协商会议,政协主席、副主席与政协委员约谈会;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政协委员座谈会。

7.书面协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以书面形式征求政协意见,政协应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协商讨论,并将意见汇总以书面形式反馈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政协也可就各参加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关心的重要问题,以建议案、提案和调研报

告、视察报告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协商意见和建议。

8.恳谈协商。党委、政府领导同志或有关部门负责人可采取约请面谈的形式,约请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就某些专业技术性强的重要工作沟通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四、基本程序

9.确定协商议题。党委根据工作重点或政协党组提出的建议,研究并确定政治协商的议题。一般于每年12月前,由党委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主持召开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联席会议,研究提出下政治协商议题方案,报党委研究确定后,书面通知政协党组。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党委可适时提出协商议题。

10.制定协商工作方案。协商议题确定以后,政协党组应按照《政协章程》和有关规定,及时提出协商工作方案,报送党委、人大和政府,并书面通知政协各组成单位和政协委员。

11.组织协商活动。政协按照《政协章程》和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协商活动,党委、政府、政协有关部门承担相应具体事务。需要会议协商的议题,有关方面一般应在协商会议召开15日前,将协商相关材料送交政协。根据协商议题,政协要认真制定具体协商方案,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和视察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作好协商准备。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党政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参加分组讨论和联组讨论,听取大会发言,参加会中提案协商办理活动。政协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期间,党政有关领导同志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到会参与协商,就

协商的议题作出具体说明,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凡列入计划的协商会议,政协办公厅(室)至少应提前10个工作日通知与会人员;临时召集的协商会议,应尽量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12.汇总和报送协商成果。协商成果均以书面形式报送。其中,政协建议案和重要的调研、视察报告,经政协常委会议或主席会议审议后,以政协委员会名义报送党委和政府;各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报告,以政协办公厅(室)的名义报送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协商成果,一般在会议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由政协办公厅(室)整理后报送党委、政府。对重要地方性法规的协商意见,也要在会议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由政协办公厅(室)和相关专门委员会整理后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室)。

13.处理和反馈协商意见。对政协报送的意见和建议,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及时认真研究处理。政治协商后的事项在提交党委、政府决策时,应附上政协报送的协商意见。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协商后形成的报告、建议,以及政协报送的建议案、重要提案摘报和重要调研、视察报告要亲自阅批,对政协重点提案要亲自督办,明确落实办理部门并及时反馈。重要的协商成果应列入党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进行研究,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党委、政府督查提案办理部门要将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对协商成果的讨论决定,以及党政领导同志关于协商意见办理的相关批示列入督办事项。各承办单位要及时向督查提案办理部门反馈处理情况,并向政协办公厅(室)进行反馈。

14.实行跟踪问效。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同志督办政协重要意见和建议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同志和责任部门,对协商成果实行限时办理和问责制,并纳入目标考核。提案工作是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对提案反映的重要问题,党委、政府提案办理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并建立直通车制度,以提案工作要情等形式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或分管领导同志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对党政有关部门吸纳政协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政协办公厅(室)和相关专门委员会可通过视察、调研、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将情况汇总整理报送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同志阅示,并由政协常委会在次年召开的政协全体会议上向全体委员报告。

五、保障措施

15.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并纳入工作总体部署。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政协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政治协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党委、政府都要确定一名领导同志联系政协工作,经常关心政协工作开展情况。要把是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能否发挥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作用作为检验党委、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内容。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政治协商,凡规定需要经过人民政协协商而未协商的事项,原则上不得提交党委决策、政府实施。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新闻媒体宣传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及其成果。要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研究工作。

16.进一步发挥政协党组在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要善于通过政协党组加强对政协工作特别是政治协商的领导,充分听取政协党组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协党组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发挥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做好政治协商的部署、协调、安排和组织工作,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党的主张成为广泛共识。

17.进一步为政治协商搭建知情平台。不是同级党委常委的政协主席或党组书记,列席党委常委会议和其他有关重要会议;党委全会、党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及有关重要会议,应根据需要邀请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或有关领导同志列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应邀请政协有关同志列席。根据需要,党委中心学习组可吸收政协党组有关成员参加;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可与同级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享有同等的政治待遇。

18.进一步为政治协商提供组织保障。健全完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机制,支持和创造条件让他们全面履行职能、积极参与讨论协商。进一步研究合理设置界别,突出界别特点,提高界别组织化程度,创新界别活动方式和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委有关部门与政协党组在政协委员产生、管理及履职考核等方面的联系与沟通机制。严把政协委员的素质关,既注重委员的代表性又注重委员的履职能力,既强调委员的光荣更强调委员的责任,真正把有代表性、责任感强、廉洁守法、有议政建言能力的人士推荐到政协组织中。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的

经常性管理,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情况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委员的学习和培训,促进委员遵守政协章程,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活动。依法保护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支持其参加政协活动,保障其各项待遇不因参加政协活动而受到影响。加强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和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其作为政协履行职能重要基础部门的作用。把政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推进政协干部交流。积极帮助政协改善工作条件,统筹解决政协机关人员编制、经费、公务用车、办公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各级党委和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和政治协商工作的新局面。

篇2: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1.重要意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载入宪法,党中央对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

—1—

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有利于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指导思想。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广泛凝聚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3.重要原则。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宪法和政协章程确定的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切实提高协商实效;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努力营造良好协商氛围。

二、明确政协协商的内容

4.政协协商的主要内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等。

5.制定政协协商计划。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协商计划,对明确规定需要协商的事项必须经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题、专题协商会议题及其他协商形式的重要议题,应列入协商计划,做到协商议题和协商形式相匹配。

建立健全制定协商计划的工作机制。政协办公厅(室)在广泛征

—2—

求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协商计划草案。党委办公厅(室)会同政府办公厅(室)、政协办公厅(室)修改完善协商计划草案。经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后,报党委常委会会议确定。

6.在实践中丰富协商内容。鼓励各级政协根据形势发展,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结合实际丰富协商内容,拓宽协商范围。政府起草一些重要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视情可在政协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三、规范政协协商的形式

7.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协商制度。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出席开幕会、闭幕会,参加界别联组和委员小组讨论;党委和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听取大会发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界别联组和委员小组讨论、听取意见。可安排跨界别联组讨论;界别联组和小组会议应安排时间讨论界别提案、推荐界别大会发言。规范会议活动程序和机制。完善大会发言遴选机制,提高发言质量。改进会议成果报送工作,如实反映委员意见建议。

8.健全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制度。全国政协一般每年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地方政协可视情安排。会议按专题分组讨论,进行大会发言。根据议题需要,政协邀请党政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并可与委员互动交流;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参加讨论。会议成果以政协党组报告、大会发言专报、政协信息等多种形式报送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

9.规范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一般每年召开2次专题协商会,地方政协可视情安排。根据议题需要,政协邀请党政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听取意见,与委员互动交流。组织相关委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发言应充分反映政协专门委员会专题调研、委员视察、界别调研和民主党派调研等成果。会后,相关意见建议以政协党组报告、政协信息等形式报送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

10.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全国政协应选择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的问题作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部分重要议题列入政协协商计划。视情每年召开若干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根据议题需要,政协邀请有关部门

—3—

负责同志参加并介绍情况。优化参会人员结构,以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为主,视情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会前,全国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和有关方面应深入开展调研。会后,及时将会议主要内容、形成的共识和重要意见建议,以信息专报等形式报送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参阅。推动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公开,增加影响力和共识度。地方政协可结合实际,对协商座谈会等活动作出安排。

11.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对口联系的有关部门以议题为纽带建立健全对口联系工作机制,开展对口协商。加强走访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定对口协商议题。对口部门根据情况邀请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参加重要工作会议或重要活动,政协组织的视察和调研活动可邀请对口部门参加。

充分发挥界别在视察、调研、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政协领导同志和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的制度。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整体部署组织界别委员开展专题调研,举行界别协商会、座谈会等活动。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参加界别协商活动。健全政协办公厅(室)和专门委员会服务界别协商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

12.健全提案办理协商制度。修订提案审查工作细则,严格立案标准,提高提案质量。加大专门委员会和界别提交提案力度,增加集体提案比重。建立交办、办理、督办提案协商机制。在提案交办环节,建立共同交办机制,召开提案交办会,做好落实责任的协商。在提案办理环节,建立健全联系沟通、办理询问、研讨交流机制,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环节。在提案督办环节,建立健全跟踪督查和成果反馈机制,做好成果转化的协商。建立和完善台账制度,把提案办理纳入政府督查计划。完善提案办理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落实提案及办理结果公开的有关规定。制定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办法。落实政协办公厅(室)和专门委员会参与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的工作制度。全国政协完善主席办公会议协商督办重点提案的做法。

13.拓展协商形式。政协在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及时召开专题座谈会,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在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活动中开展协商。通过视察报告、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

—4—

开展协商。整合现有网络资源,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

四、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

14.规范协商议题提出机制。认真落实由党委、人大、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提出议题的规定。建立党委同政府、政协重点协商议题会商机制,议题可由党委和政府交办,可由党委召开的秘书长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可由政协与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提出。建立政协内部选题机制,通过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及座谈会、发函等形式征集议题,积极探索由界别、委员联名、委员小组提出议题。

15.健全知情明政制度。党委召开的有关重要工作会议可安排政协领导同志参加。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和有关会议,可视情邀请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列席。有关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可视情邀请政协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建立相关部门定期通报情况制度,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政协全体会议召开前,根据需要可组织情况通报会,请有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协商活动举办前,有关部门应提供需要协商的相关材料。组织委员视察调研,可邀请有关部门同志介绍情况、交换意见。

16.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办法。协商后形成的视察报告、调研报告、政协信息、大会发言专报、重要提案摘报等成果,党政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应及时告知政协办公厅(室);对领导同志要求有关部门落实的,应将落实情况抄送政协办公厅(室)。

五、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

17.政协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规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具体意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加强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决策程序,明确党委、政府和政协在协商活动中的职责。

适时制定民主监督的专项规定,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重视发挥协商会议、视察、提案、建议案、专题调研、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委员举报等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政协各种协商活动特别是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协商

—5—

座谈会等,增加民主监督内容,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政协办公厅(室)和专门委员会应开展监督性的视察和专题调研。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可应有关行政执法部门邀请推荐特约监督员。密切与党委和政府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总结推广专题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做法。

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经常性工作。修订专门委员会通则,发挥专门委员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修订视察工作条例。做好党委和政府委托政协开展的重大课题调研和邀请委员参与的重大项目研究论证,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形成整体合力,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18.研究制定规范委员履职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委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实行委员履职情况统计,将委员履职情况作为换届时继续提名的重要参考;严格会议请假制度,委员出席会议和参加活动的情况书面通知本人并在一定范围通报;探索建立委员每届任期内就履职情况向本级政协报告的制度。强化廉洁自律,逐步建立委员履职的利益冲突回避机制,制定委员违反政协章程的处理办法。

19.在政协建立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委员的联系网络,充分发挥政协参加单位、专门委员会、界别、机关、所在地全国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等联络服务委员的作用。完善发挥全国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各级政协领导考察调研,可视情与当地同级政协委员座谈。政协的视察考察和专题调研活动可安排当地相关同级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定期向京外委员和港澳地区委员通报工作情况。建立健全与委员联络的具体机构,明确职责,做好委员日常联络工作,为委员履行职责提供服务管理,依法维护委员依照政协章程履行职责的权利;配合专门委员会,联系政协参加单位和界别召集人,及时通报政协会议精神和工作情况;做好接待委员信访的工作。

六、提高政协协商能力

20.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完善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主席会议学习制度,组织委员专题学习研讨。加强委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的学习,—6—

在履行职责的实践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

21.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视察和专题调研课题应与政协协商计划和政协重点工作相衔接,由主席会议或主席办公会议统筹审定。优化调研队伍构成,采取集中调研、分散调研、蹲点调研等形式摸清真实情况。加强对调研成果的研究论证。加强人民政协智库建设,整合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等各方面智力资源,发挥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作用。

22.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表达和汇集分析机制,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修订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密切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人民团体等界别的联系,积极组织委员参与协商、视察、调研等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意见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委员联系点、委员网上信箱等联系群众的新形式。委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疑释惑,引导群众理性有序合法表达诉求。

23.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加强政协组织与党委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为民主党派委员和无党派人士委员在政协履行职能、协商议政、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建立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各界别委员制度。强化政协开展统战工作的职责要求。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应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在工作中既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共识,又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提高合作共事的质量和水平。

七、加强和完善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24.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民政协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

—7—

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

25.建立健全党领导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工作制度。各级党委应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分工负责的原则,统筹制定加强党委和政府工作与政协协商有效衔接的相关制度。支持政协制定并实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专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讨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协商计划等的制度。深入研究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对政协界别适当进行调整。完善委员推荐提名工作机制,优化委员构成。改进委员产生机制,严把委员素质关,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吸收到委员队伍中来。加强政协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选拔、交流和任用,加大干部培训学习、挂职锻炼的力度。加强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6.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政协党组肩负着实现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关于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有关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协商依法开展、有序进行。健全政协重大工作向党委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好委员队伍建设和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倡廉。

27.营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良好氛围。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方针,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将其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把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宣传列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计划,积极宣传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履职的生动实践,形成有利于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良好环境。来源:中国政府网

http://

篇3: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

《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等措施逐步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若干意见》还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时间表”,提到应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大城市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据《人民日报》)

篇4: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精神,现就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系统各级党政领导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关工委的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

教育系统关工委是在同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工作机构。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对高校和中小学校学生以及青年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三、努力建立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和机构

1.教育部关工委在部党组领导下,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关工委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分工协助主任工作。关工委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挂靠在教育部相关司局,配备若干行政编制,由教育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关工委主任、秘书长由部党组任命。

2.省、市、县三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工委组织,由现职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关工委在同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指导下级关工委工作。

3.省、市、县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关工委应设日常办事机构,可独立设置或挂靠有关部门,并配备一定的专兼职人员(现职干部或离退休人员)。

四、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队伍建设

1.要高度重视关工委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宣传、动员、组织引导老同志,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要加强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根据工作需要或在职领导的人事变动、老同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及时调整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选配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领导班子;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

3.要加强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建设。要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工作、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同志担任负责人。

4.要发挥、保护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的积极性。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对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且坚持日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因工作需要并经领导批准返聘的秘书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执行本单位返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同志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逐步完善关工委长效工作机制

各级关工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会议、学习培训、信息交流、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六、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1.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要有同级党政领导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要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部署,指定专人分管,定期听取汇报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力支持关工委的工作。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要及时向关工委传达、通报;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和有关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建等专题性会议,要请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

3.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

4.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篇5: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2005年12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

1、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高等学校要站在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民主法制、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等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逐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定期组织有关课程的教学观摩和优秀教师评选,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6、进一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要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育人功能,采取系统教学和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必修的共同课,已开设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没有按规定开设的学校,要及时开设,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专职教师、有规定的学时和学分。

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各高等学校要逐步建立校内形势与政策报告人培养、选拔制度,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参与或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任务。各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负责同志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专题报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做好释疑解惑工作。

7、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各科教育教学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要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教育引导和释疑解惑工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要制定具体办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管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其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广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培训提高师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8、不断充实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各高等学校要抓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有利契机,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在全省范围内整合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全面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9、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2006 年秋季开学,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大纲、教材和有关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的新生要全部使用教育部确定的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学时和学分。其他学校要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和教材的使用培训工作。

10、引导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高等院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守教育教学纪律,深入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切实承担起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要进一步完善教书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将教书育人的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派出进修、成果评奖、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逐步达到生均1平方米。加强大学生文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要从单纯娱乐型向教育型、学术型、科技型发展。坚持校内广播电视以及校刊校报的正确舆论导向,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努力创造健康向上和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13、加强校园网建设,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各高等学校要加大投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由专门机构、专门人员对互联网实施有效管理。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校园网中交互式栏目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删除有害信息,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快推进实名制、日志留存等方面的工作。

14、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高等院校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充足的个案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查等场所,提供必须的设备及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职心理健康知道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恋爱、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程,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和会议,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实际需要,还可选配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并根据开展心理咨询和教学工作量给予相应补贴。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干部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方面的培训,做到执证上岗。

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5、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努力实现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专科学校要加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力度;民办和成人高校要加快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的组织健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16、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坚持党建带团建,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保证学校共青团组织单独设置,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干部不少于3人;5000人以上,校团委专职干部根据实际需要递增。校团委书记、副书记要职级相符,并按规定参加或列席党的常委会、委员会。要保证共青团工作的经费。

17、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指导,努力发挥其团结、组织、教育学生的职能。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并支持其自主地开展活动。

五、切实解决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18、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努力解决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求职就业、法律援助、勤工助学、课外科技、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并依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成立相应的指导中心,开展相应的工作。

19、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要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各高等学校要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设立救助贫困大学生专项资金,确保学费收入10%的救助专项资金足额到位,同时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要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助学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20、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落实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并在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

21、依法保障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各高等学校要积极推行依法治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和有关管理制度,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既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又保证学生正当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六、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22、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按照政治好、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层次高、能力强以及学识、年龄、职务结构合理的要求,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本科学校选留专职辅导员要逐步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专科及高职院校选用专职辅导员要达到本科生以上学历,也可根据需要每年从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计划中拿出一定名额,选留优秀本科毕业生担任辅导员。

各高等学校低年级的每个班级都要配备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要把干部、教师,尤其是中青年干部、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作为工作量计算、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工作业绩等方面考评的重要依据。

23、坚持标准、精心培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逐步做到高等学校辅导员持“三证”(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就业指导资格证书和职业规划指导资格证书)上岗,逐步培养一批专家型、职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要建立一两个高层次的培训基地,选拔优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职或专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岗位锻炼,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参加国内外业务进修、考察和开展社会调查或进行一定时间的脱产、半脱产在职培训。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强的工作特点和专业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绩和胜任能力,单划指标,单独评审。

七、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24、大力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部门要为大学生提供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鼓励和支持市(地)级以上的文化艺术团体组织优秀节目到各高等学校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省内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以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

25、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顿与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治理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网吧、歌舞厅等经营性娱乐场所和无照经营的饭店、摊点、旅店以及其他非法经营的场所,清除不健康的音像、书刊等出版物,严厉打击校园及其周边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培育和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丰富和积累学校思想文化底蕴,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力量,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26、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要定期组织先进模范、优秀专家及优秀大学生到各高等学校举办讲座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各高等学校的教授、副教授要定期为大学生作学术报告或科学研究方法报告。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高等学校要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7、优化高等学校内部育人环境。各高等学校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理念,实事求是地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规格,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培养任务的完成。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打造各自人才培养的品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八、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28、各级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兼任正、副组长,宣传、组织、共青团、人事、教育、财政、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及高等学校驻地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高等学校和定期报告制度。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都要联系1 至2 所高等学校,经常深入到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支持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定期就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形势政策问题为师生作形势报告。各市(地)党政主要领导也要联系所在地的高校。

29、积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宣传、教育部门要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并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程序加以确定。组织、宣传、教育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经常性地检查指导。宣传、人事、教育部门要根据中央课程设置门类、学时比例和学生数量以及过渡阶段实际需要,核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编制,落实培训计划。

30、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全省每三年对各院校进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评估,每两年进行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和就业工作的专项评估,每四年进行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对不合格的单位和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31、建立高等学校内部的工作保障机制。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校属各部门紧密配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并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等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32、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建立和健全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在经费、场所、设备、教学手段和工作条件方面提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高等学校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费不得低于学费的3%;共青团工作经费生均不少于20元;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生均不少于5元。经费不到位的学校,由上级主管部门冻结其剩余资金,叠加为下一的活动经费。在现有编制内,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

篇6: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 切实维护全区社会政治稳定的意见

田发〔2003〕19号

(2003年10月1日)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信访工作任务繁重,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信访工作,维护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领导和部门责任制

各级党政一把手对本单位、本部门信访工作负总责。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协调、谁接手协调、谁负责到底的”原则,形成分级负责,层层明确的工作制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主要领导要始终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过问信访工作,亲自协调处理重大或疑难信访问题。分管负责同志要积极协助主要负责同志具体处理重大信访问题。

各级领导要树立大信访意识,转变就信访抓信访的观念,把信访稳定的着眼点放在基层,把信访稳定的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要深入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认真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加大对信访问题的处理力度,实行首访接待责任制,做到苗头抓早、矛盾抓小,努力减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二、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和信息报送制度

两镇、九个街道都要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信访室,安排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各村、社居委成立以党支部(总支)书记或村委会、社居委主任为主任的调解委员会,具体负责处理群众的信访问题和信访信息报送工作。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居委,大事不出镇、街道。同时,要加强信访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推进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咨询工作,使涉法信访问题通过法律程序、法律手段得到及时处理,维护社会稳定。

做好信访信息工作是控制和减少群众集体上访、把握信访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措施。全区各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都要确定1至2名专(兼)职信访信息员,各村和社区居委会要确定一名领导为兼职信息员,使信访工作层层有人负责,有人抓,做到农村到村民小组,城市到居民小区楼栋。信访信息员要保证做到报送信息及时、准确。对于工作不负责任,迟报、漏报、不报重要信访信息,贻误超前做工作的时机,致使发生大规模群众越级集体上访并造成一定影响的要严格按照淮发[2001]1号文件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对劝阻无效到市、去省、赴京集体上访的,有关单位和镇、村的主要领导同志要在规定时间内跟踪劝阻接谈,并协助上级机关做好劝返工作。

三、做好矛盾排查和超前化解工作

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众集体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事件。对待信访工作要注重工作方法,早发现、早介入,快处理,不推诿、不扯皮、不消极应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始发阶段,提 1

高一次性办结率。建立健全信访热点问题预警、排查机制,做好超前工作。对一些信访热点问题和引发集体访的隐患,定期召开例会,排查分析,提前介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包案处理及重案领导包案负责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特别是集体去省、赴京上访的倾向性问题,积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千方百计减少群众集体越级上访。要建立群众集体来访和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置机构,制定和完善防范群众集体上访事件的工作预案,做好超前防范工作。

四、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把从根本上转变群众信访观念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宣传《信访条例》、《社会治安处罚条例》、《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进一步加深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通过深入持久地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广大群众自觉地遵守信访秩序,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不搞无政府主义,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坚持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处理责任制

重大信访问题主要是重要信访案件、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和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以及上访老户形成的疑难案件。负责包案的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组织得力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调查,摸清情况,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思想、教育、法纪等手段妥善解决。各协办单位负责人要积极配合,主动协办,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快办案进度,确保办案质量。一般问题应在30天内处理完毕,特别重大问题的处理不得超过90天。

六、严格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实行责任追究的对象: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党政主要领导、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有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的形式: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检查、诫勉、纪律处分或就地免职。区委、区政府把信访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在信访工作中麻木不仁、推诿扯皮、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予以处理。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对一年发生3批来区、2批到市集体上访或发生1批去省、进京集体上访的单位,不得评为市、区各种类型的先进单位。对全年实现信访“三无”(无越级集体上访、无越级重复上访、无信访老户)的单位和部门,由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对全年来区到市去省进京集体上访人次列前3位的单位实行重点管理,对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诫勉,限期改变面貌。在重点管理期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没有特殊需要不得调离和调整。对连续两年进入市、区重点管理的单位,其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

七、坚决打击危害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

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教育群众依法上访,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对以“上访”为名进行串联并鼓动闹事的不法分子,要坚决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对违反信访条例,多次无理上访,劝阻无效,造成恶劣影响,危害社会稳定的为首分子,公安机关要坚决予以打击。对出密谋策划,出钱出物,煽动群众上访闹事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予以严惩,绝不姑息牵就。

中共田家庵区 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篇7: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一、做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表率。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理论武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和改进市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把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作为学习的重要形式,精心设计学习主题,认真组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讨论交流,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每个月有一位市委班子成员在中心组学习会或市委党校上一次党课或作一次形势报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期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 1

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开展向詹红荔、李彬、林丹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大讨论”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领导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加快发展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切实解决思想解放不彻底、不到位、不适应、不具体等突出问题,为推动越位赶超、跨越发展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开展“拉练式”工作检查的有效做法,推动比学赶超、加快发展。扎实推进“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推行容缺预审、并联会审、集中共审、缺席默许、超时默许等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推动服务提速、效率提升。坚决治理“庸懒浮散”现象,严格问责问效,以铁的手腕和纪律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营造文明规范、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二、做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的表率。强化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主动抓对接谋划,抓部署跟进,抓督促检查,提高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的执行力,确保纪律严明、政令畅通。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和“首席责任人”制度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保障、惠民生、办实事,积极主动担责任、挑担子、解难题。强化宗旨意识,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化实干意识,坚

2持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和表面文章,大力弘扬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发扬闽东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和“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闽东精神。大力推广下基层信访接待、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四下基层”的新经验、新做法,不断丰富和拓展“四下基层”的内涵和外延,推进“四下基层”具体化、制度化、常规化。市委常委带头多下基层下访接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多下基层现场办公,重点解决“五大战役”推进及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多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多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力量。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到基层或下级单位调研。带头精简会议文件,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一线调研、一线协调、一线指挥上,身体力行、务求实效抓落实。带头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下基层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坚决制止奢侈浪费

三、做发扬民主、维护团结的表率。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落实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委领导班子决策程序,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涉及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3重要干部任免等问题,坚持按规定程序,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坚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坚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有必要时还要进行项目不可行研究;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决策,坚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同时,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维护班子团结,完善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注重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干、责任同担、推进同力的工作格局。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时刻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善于换位思考,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好事不揽功、错事不推诿、难事不回避、急事敢担当,真正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加强改进党内组织生活,高标准、严要求开好市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点解决好领导干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等方面的问题。每年市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都要就个人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和对照检查。

四、做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的表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实践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选人用人要求,以实干论实绩,以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坚持激励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

4拔任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积极探索和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在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五大战役”、“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干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鼓励和引导更多干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各方面优秀干部和人才,形成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科学公道选拔干部。

五、做清正廉洁、勤政廉政的表率。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就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的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和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的要求,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加强党性锻炼,提升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珍惜政治荣誉和人生机遇,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监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深刻吸取前些年宁德发生腐败案件的教训,加强警示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市委班子成员带头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等各项规定,落实廉政承诺制,5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和个人利益,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本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实实在在干事,切实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参照本《意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

中共宁德市委

篇8: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任务目标

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巩固和拓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强化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等制度的激励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尽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会同省财政厅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鼓励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二)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三)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按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省和市县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多缴多补。具体补贴标准是:年缴费100元到200元的补贴30元;年缴费300元的补贴40元;年缴费400元的补贴45元;年缴费500元的补贴60元;年缴费600元(补贴65元)至900元的,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补贴增加5元;缴费1000元的补贴100元;缴费1500元的补贴150元;缴费2000元的补贴200元。缴费补贴由省和市县各承担50%。新的缴费补贴标准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对重度残疾人,由省级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对其他困难群体缴费是否实行补贴,由市县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承担。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六、养老保险待遇及调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一)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市县提高基础养老金报经批准后,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承担。鼓励参保人长期缴费,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下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补缴费不享受政府补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从2014年1月1日起,全省建立丧葬费补助金制度,标准为一次性补助不低于800元,省级财政按800元的50%给予补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八、转移接续与制度衔接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

九、基金管理和运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鼓励有条件的市(区)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要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开透明,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要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妥善保存。要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县级财政要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管理、经办服务等工作正常开展。工作经费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县(市、区),省、市两级财政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助。

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行政村;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试点并逐步推开,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

各级政府要统一安排部署本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督促各有关单位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划拨政府补贴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检查审核基金收支预决算执行情况,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做好财政补贴资金的审核和拨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做好参保登记、个人账户管理、待遇发放和基金收支预算管理等工作。要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政策,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持续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本实施意见自《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印发之日起施行,已有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按本实施意见执行。

上一篇:怎样写可行性报告下一篇:潍坊市市直参保人员医疗费报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