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的顺序及其注意事项

2024-05-14

中药配方的顺序及其注意事项(精选3篇)

篇1:中药配方的顺序及其注意事项

中药配方的顺序及其注意事项

调配处方,一般分为收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五个阶段。

收方,计价是调配前的准备,配方是调配的操作,复核是确保用药准确安全的关健,发药是药物到患者手中的最后一环。

一,收方:

1,收方时应主动服务,热情、热心、周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厌其烦地正确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要求,在回答顾客的各种提问时,就能使顾客对服务人员产生一种信任感, 同时拉近顾客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如这时回答草率或回答不出,顾客就会因不信任你而走了。由于对于某一位员工的不信任,进而有可能发展成对这家店的不信任,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避免。

2,审阅处方:这是重点环节。审阅处方需思想集中,认真负责,同时需做到正确而迅速,一般审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看清处方的姓名、性别、年龄、药剂数。我们主要是要问清剂数。有许多顾客买药帖数与方中所写剂数不一样,要注意。

2)审查处方中的药名,是重点,要看清药名,是否是两味药味并开,如炒苍白术,是否是写成成药名称,是否有代号,药味是否有重复,药量是多少,有无遗漏没写药量的,有无毒药,或笔误,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顾客沟通,询问一下以前是否吃过,是否有别的底单,如是复写,有没有原方,如顾客自己也说不清,就应让顾客去问开处方的医师,而不应该凭自己的推测,主观地给顾客配药,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顾客用的也是电脑小票时,一定要问清帖数,以免出错。同时对处方中短缺药品,也应妥善处理,向顾客作好解释。如顾客要求药味或药量加减时,再好让顾客自己写,我们尽量不要直接写在处方上。

为了方便药名的区别,我简单地说一下处方中的常用术语:

医生为了能反映药物的规格和疗效特点,常在药物的名称前附加一词,以表明对药物的炮制、品种、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以确保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常用有以下几种:

1.要求炮制类:炮制是医生随病情不同,为发挥药效而提出的不同要求。如炒法(炒白术)。炒又分清炒和加辅料炒。清炒又分炒黄,(如炒党参、炒黄芪),炒焦(如焦山楂,焦山栀)故写炒山楂时即付焦山楂。炒炭即各种炭类。这里有两个药要一下,即写侧柏叶付侧柏炭,写地榆付地榆炭。加辅料炒又分麸炒.米炒,目的是增强健脾开胃的功效,如麸炒白术,麸炒白芍,米炒党参。其它还有蛤粉炒、盐炒、土炒、沙炒等。

如炙法:酒炙,是将药物用黄酒或白酒拌匀稍闷,或将药物炒热,喷入黄酒,炒至黄酒被药物吸尽微干为度,或可嗅到药物和酒味的混合气味,取出放凉即可。如酒炒黄连,酒大黄等。盐水炙,即及定量的盐水与药物拌匀稍润,或将药物炒热,然后喷洒盐水,炒至微干或能嗅到药物的气味为度。如炒杜仲,盐炒泽泻。姜汁炙,是将鲜生姜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再将姜汁均匀喷洒于药物表面,并将药物炒至微黄为度醋炙,即以米醋为原料,方法同酒炒。如醋炒元胡,醋炒柴胡。蜜炙即用蜂蜜加工,如炙黄芪,炙麻黄等,我说以上加工方法是为了对医生处方中注明醋炒,姜炒,而我们没有时,可将药物另包,再将加工方法告诉顾客,让顾客自己加工。

炙法,通常指蜜炙,如上面说的炙白前,炙黄芪等,但有时炙又指总的加工方法,即炮炙的意思,如炙熟地即熟地,炙五味子即五味子。如医生开清炙芪、清炙草即付炒黄芪、炒甘草,而不能付炙黄芪、炙甘草,如开清甘草付

生甘草。制即加工的意思,如制厚朴即厚朴。制木瓜付木瓜。煨法,如煨肉果,煨木香。煅法,如煅龙骨,煅自然铜等。蒸法,如蒸百部,蒸白前等。

2.要求修治类:修治是为了洁净药物,除去非药用部分及杂质。如写净连翘应除去其梗及心付连翘壳,山萸肉应除去其核付肉等,光杏仁应除去其表皮。

3.要求产地类:产地对药物的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生常在药名前标明产地,如浙贝、甘杞子、宣木瓜、北细辛、川连、淮山药、建泽泻、济银花等

4.要求产时类:药物的采收季节与药物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如绵茵陈,以初春幼苗质软如绵者为佳,冬桑叶(霜桑叶),于秋后经霜采集者为好。如子芩或条芩为黄芩根色鲜艳,内部充实者,而枯芩为老根内部暗棕色,中心枯朽者。

5.要求新陈类:有些药物陈久为好,如陈佛手,陈陈皮,是因陈久可减缓其燥性。有些需用新鲜的,如鲜芦根、鲜茅根。

6.其它常用术语:1.如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分为片、丝、块、段等,如佛手丝、茯苓块等。2.写成药名称如六一散(甘草加滑石粉)、黛蛤散(海蛤壳加青黛)、鸡苏散(六一散加薄荷)、碧玉散(六一散加青黛)、失笑散(蒲黄加五灵脂)等。

3)审查处方有无“相反”“相畏”或“妇娠禁忌”,发现问题及时向顾客说明。

(1)十八反:

即乌头(包括:川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元参、苦参、细辛、芍药,(2)十九畏

最常用的药味为丁香畏郁金,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其它药不常用。(以上现代医学不认同,我们在配方中只要提及就可以了,如顾客坚持要求配,还是配。)

3)妊娠期间,凡剧毒药,破血药,行气药,逐水药,峻泻药等毒性大,重用猛烈的药物都应忌用。

慎用药为,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丹皮,枳实(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

4)发现处方有毒剧药品时,不予调配。归入毒性中药的药名有砒石、砒霜、水银、生白附子、生附子、生乌头、生草乌、斑蟊、青娘虫、红娘虫、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藤黄、生甘遂、洋金花、生千金子、生天仙子、蟾酥、轻粉、红粉、白降丹、闹羊花、雪上一枝蒿、雄黄。

5)新炮制规范规定,朱砂不得入煎剂,故辰茯苓、辰麦冬、辰灯芯尽量不与调配。若顾客坚持要配,还是配。

6)代煎药时,部清顾客姓名,帖数,及地址等。

7)对于非正式医师处方,审方更应仔细慎重。

二:计价

过去一般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换算方式大体如下

1斤为500克,1两为30克,1钱为3克,1分为0.3克,1厘为0.03克。我们公司的基本单位是份。即10克。但是参虫类还是以1克为单位,天龙以

只为单位,蜈蚣以条为单位,三七粉以包为单位,审方时要牢记,不要算错了。如医生写大枣5枚时,不能化成0.5份。

三:配方,即抓药。

配方前应先清洁工具,如柜台,药盘,戥称中的药盘,如有有颜色的药品,如蒲黄粉附着应擦清,对这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不应不重视。

调配时,一般按处方,所列顺序,将称取药物摆在包药纸上,如遇有竹茹,通草,桑叶等体积松泡的药物,应调配后放入其它药盘内,以免压盖其它药,熟地,青黛等粘软,带色的药物,可放于它药之上,以免粘于底部。我本人主张还是按方中顺序配药,一堆堆放好,不要堆在其它药上,以便于校对,如发现不对,便于及时找出。

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吞,冲,烊,另煎等,须另包,要求捣碎的药物,如桃仁,瓜蒌仁,酸枣仁等到按处方要求捣碎。

调配时还应注意药物的并开名、别名等的付药习惯。

如贝母付浙贝母,沙参付南沙参,瓜蒌付瓜蒌皮,瓜蒌子等。

四:复核,即校对,复核是保证调剂质量,确保安全的措施,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主要内容:1,配好的药味是否与处方相符,有无错配,遗漏或多配。要求复核人找到每一味药,并且是自己确定的,若有怀疑,最好到柜里看一下。不能想当然。

2,审察药量是否有差距。每剂药量是否均匀。如有人把苏叶3克配成30克,芒硝5克配成50克时,复核人应该可以看出来的。

3,处方中的先煎、后下、包煎、烊、冲,是否另包及注明。并要拆包复核,我主张在包好前就复核。

4,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有无药物超量,如朱砂的最大用量为0.5克,细辛常有不过钱的说法,如超过10克应指出。

5.小票的复核也应重视,因为小票是给顾客的证据,一定要认真校对,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即使配药配对,也不好解释。

五:发药,注意点

1:核对患者姓名,帖数,如顾客多时,应叫一下方中顾客的名字,以免发错。2:方中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或另加“药引”及煎法、用法、服法,须向患者说明。如先煎应先煎15分钟后,再与其它药同煎,磁石,牡蛎竺矿物贝壳类药物,应先煎30分钟后再纳入其它药,川草乌,附子,因药有毒性,久煎可降低,故应先煎半小时。后下,薄荷,豆寇等因有效成份被破坏,应待其他药将煮好时投入煎用分钟即可(5分钟左右)。这也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以免顾客到家后不知道另包的是什么,或不知道怎么煎。

3:包煎,蒲黄,海金砂,因药材质地过轻易飘浮,赤石脂、蚕砂易成糊状,车前子、葶苈子较细,淀粉、粘液质多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复花、枇杷叶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故应包

4:另煎,人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份,被其他药物吸附造成浪费。

5:胶类应另行烊化。

6:冲服,为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

以上这些与患者说明,以免顾客到家后,不知道为何物,而丢掉,或打电话询问,如加水量为液而淹过饮片约2CM为宜。

浸泡时间,宜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

中药方子中常用‘别’字

藁本---告本薄荷---卜荷 桑叶(桑枝 桑白皮)---双叶(双枝 双白皮)石膏---石羔

山栀---枝子银花---艮花蒲公英---卜公英板蓝根---板兰根贯众---贯仲

红藤---红屯玄参--元参大黄---大王老 鹳草--老 观 草莶草---稀莶草

白豆蔻---白豆叩瞿麦---巨麦萆解---贝也肉桂--玉桂吴萸--吴芋 香椽皮---香团皮绿萼梅---六梅花延胡索---玄胡(索)(元胡)

牛膝---牛夕连翘---连召广郁金---广一金(广玉金)山萸肉---山芋肉钩藤---勾藤菟丝子---吐丝子白芍---白勺鳖甲---必甲

覆盆子---复盆子僵蚕---姜蚕牡蛎---牡力淮山药---怀山药

史亦敏

2007.4.29

篇2: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思考

1 现状

1.1 科研进展顺利

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对传统中药饮片剂型进行改革的思路,并将这项工作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科技部先后将这一项目列为“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国内承担该项目的几家科研单位针对中药饮片不易保管、质量不易控制、服用不方便等缺点,本着减少体积、浓缩精华、方便调配的原则,将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方向确定为中药配方颗粒。围绕这一构想,科研单位先后从生产工艺、药效学、稳定性、等量性、临床等效性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该项目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验收;200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目前,供市场使用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已达600余种[1]。

1.2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有所突破

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原中药饮片的形态特征,因此,如何保证质量和识别真伪是摆在中药配方颗粒面前的一道难题。国内几家生产厂家针对不同中药饮片的特点和中药饮片的不同有效成分,在提取工艺上反复进行了筛选比较,各自制定了一套相对优化的生产工艺,采用国际领先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超细粉体技术、超滤技术、吸附分离技术,较好地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出性和有效性。在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上,采用高效液相、气相、薄层扫描、紫外、红外、原子发射等国内外先进仪器和技术对产品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建立了产品的专属性档案[1],通过多年的探索,中药配方颗粒基本上实现了质量可控,真伪可辨。

1.3 临床使用比较谨慎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一种产物,它彻底改变了中药饮片的外在形态和煎服方法,以“中成药冲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用它来代替中药饮片调配处方,具有携带方便、服用快捷的优点,为流动性大、生活节奏快的人群提供了中医治疗的难得选择,受到了部分患者的欢迎。但与此同时,中药配方颗粒在改变几千年来人们用药习惯的时候,也触及了中医药人员“遵古”的传统思想领地,他们认为中药“西化”的做法不可取,用提取物代替中药饮片,“此物非彼物”,担心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不是患者自愿选择,大多数中医药人员不愿意主动推荐使用。根据近年来中药销售情况统计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的销售使用量逐年有所增长[2],但与整个中药饮片销售使用份额比较还十分弱小。医生和患者在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上都持谨慎的态度。

2 问题

2.1 中药配方颗粒的性能和中药饮片的性能存在差异

中药配方颗粒从制备工艺上讲,是针对中药饮片已知的主要有效成分而设计生产的,它可能是中药饮片中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体,但它无法包含中药饮片中的全部成分。而中药饮片是一个多物质的复合体,每一味中药饮片除了含有直接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外,还可能含有发挥辅助作用的其它物质存在。此外,中医理论认为每一味中药饮片还具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等不同药性,如石膏取其性寒而清火,炒焦药物取其气而健胃消食。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中药饮片固有的某些特性,因而难以达到中医的运用之“妙”。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决定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在功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2 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方法无法实现中药饮片“共煎”的特殊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为方便患者使用,采取单味煎提,多味混合冲服的办法,它虽然在制备工艺中有煎煮的工序,但却忽略了药物间重要的“共煎”过程。中医提倡整体观,讲求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同时也强调药物的煎煮方法。使用“文火煎”、“武火煎”还是“先煎”、“后下”都包含了古人的智慧,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尤其是加热过程,是许多物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的重要条件,大量药理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共煎”能产生络合、氧化、水解、还原等反应,有些物质“共煎”能起到助溶、吸附、沉淀等作用。有研究表明,生脉散把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煎,抗心肌缺血作用明显强于三者单煎混合的效果。四逆汤有强心作用,如果将其中的附子、炙甘草、干姜分煎混合,不仅强心作用减弱,毒性反应明显增强。这些事实说明中药饮片“共煎”实现了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3,4]。中药饮片的配伍应用具有整体观,而中药配方颗粒配伍冲服则难以达到这种特殊效果。

2.3 中药配方颗粒缺乏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

中药配方颗粒无法强力在临床推广使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作支撑。不论是患者、医生还是中药配方颗粒研制者,都不能完全肯定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两者之间作用的等效性。从目前已开展等效性研究的情况来看,选用的方剂较少,应用的范围不广,临床观察的数据不多,其结果尚不能总结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的基本规律。因此,临床实验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和观察数据积累不够也严重影响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与发展。

2.4 中药配方颗粒缺乏有效的身份和统一权威的质量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定,进入流通使用环节的药品,必须取得合法的批准文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虽然在2001年下发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中药配方颗粒实行文号管理,在未启动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前仍属科学研究阶段。但据笔者了解,现在非科研性流入医疗单位使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并没有实行文号管理,这在药品管理上来说是一个漏洞。同时,中药配方颗粒也没有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现有的质量标准都是企业自行制定的,虽然国家药监局曾出台过《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各生产厂家受所处地域的不同,用药习惯不同等因素影响,原料来源不同,炮制方法差异,制备工艺各异,制定的检验标准不同,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正因为缺乏文号审批把关和统一的质量标准,使用单位和药品监管部门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真伪和质量好坏也无法判断,市场上难免出现以次充优,不同入药部位混用投料,甚至制假售假的现象,这将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 对策

3.1 科学定位,确立发展方向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改革的一种思路,是中药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一步到位取代中药饮片的地位是不现实的,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左右,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已相继开展药材的类似研究,时至今日,他们只是开发了部分中药经典方剂,而相当一部分单味药材提取物是以保健品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供消费者使用。借鉴他人的发展经验,我们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开发道路上也应分阶段推进,确立阶段性发展目标。首先是打好基础,搞清每味中药饮片所含的物质成分。只有搞清了中药饮片的组成成分,才能认识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差异所在,才可能深入研究中药配伍的奥妙。在这个阶段,结合市场需求,可以生产一些疗效确切的单方和含有预防保健功能物质的保健品推向市场。其次是做好临床试验,全面系统地观察一些经典方剂和一些典型病例在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后的临床效果,从中探索出一些配伍规律,确定使用原则。我们已知道有些药物“共煎”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些药物不“共煎”更适合,如含苷类药物与含有机酸类药物共煎,易使苷类成分发生水解,降低疗效;含鞣质较多的药物与含生物碱的药物共煎,易产生氧化反应生成沉淀物;加热有效成分易挥发的药物,这类药物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可能更有利于药效发挥。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原则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和数据统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这一阶段,结合患者需求,可以进一步推出一些疗效确切的经典成方供患者使用。第三是做好推广应用。在前两个阶段充分成熟的情况下,把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全面推广到医疗单位使用,根据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的特点,制定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手册,供医生临症加减应用。只要我们打牢基础,长期坚持,稳步推进,一定能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的健康发展。

3.2 扩展思路,加强创新

中药配方颗粒在研制和应用过程中都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和运用前景。因此,我们在无法急于打开市场的情况下,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调整研究思路,进一步改革创新。如有人根据提取中药饮片主要有效成分可能丧失部分辅助成分的问题,提出生产“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针对“共煎”的原理一时难以破解的问题,可以设想在改进中药饮片其它不足的同时,保留煎煮方法等等。只要我们本着方便、有效、客观、实用的原则,采取一系列优化和弥补中药配方颗粒缺陷的改革措施,就能促使中药配方颗粒更好更快地推广应用。

3.3 完善标准,加强监管

中药配方颗粒在研制中已悄然走进医院,用于临床,部分地区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是,中药配方颗粒的真假伪劣、质量好坏,却处于药监部门监管的真空之下。中药配方颗粒要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市场和法律的保护,因此,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同样应纳入《药品管理法》监管的范畴。首先是药监部门应确认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标准并公开发布,便于基层药监部门在质量抽查检验中有法可依,接受检验监督;其次是实行产品文号管理。根据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范围、作用,可以区别发放“药准字”文号、保健品文号、食品文号。考虑到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观察时间长的特殊性,也可以特许发放“药试字”文号供医疗流通使用。通过规范管理,一方面可以保护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和生产企业的合法利益,促使中药配方颗粒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防止中药配方颗粒无序生产、无法监管的局面发生,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摘要: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稳步发展的具体构想与对策。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凌海慧,刘晓飞.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69.

[2]涂瑶生,毕晓黎.中药配方颗粒国际化有关问题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2):78.

[3]张爱华.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中甘草黄酮含量测定[J].中成药,1999,21(4):196-198.

篇3:中药巴布剂基质配方的研究

巴布剂作为外用贴剂,具有使用简单、既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反应,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特点;与传统的黑膏、橡胶膏相比,具有生产中无“三废”,透皮效果较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及致敏性,并能反复揭贴等诸多优点。有专家预测,巴布剂将成为21世纪药品中的新宠。

一、中药巴布剂的基本构成

中药巴布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和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合后,涂布于无纺布上而制成的外用贴剂。从构成上来看,主要包括支持层、膏体层、背衬层三层结构。支持层又称底层或裱褙,主要起承载膏体的作用;膏体层即基质和主药部分,是巴布剂的核心,在贴敷中产生适度地粘附性使之与皮肤密切接触,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背衬层即膏体表面的覆盖物,起到保护膏体、防止膏体粘连的作用。

二、中药巴布剂基质的研究

1.基质常用原料及用量

基质对主药和巴布剂的成型影响很大,所以基质原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通则附录所载,巴布膏剂常用的基质原料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粘性剂、骨架材料、保湿剂、填充剂四部分。

粘性剂:外用贴剂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粘附性,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最常用的高强度粘性剂当数聚丙烯酸及其钠盐;一般用量约占基质的3~10%。

骨架材料及增稠剂:骨架材料有天然、半合成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在基质中起赋形及增稠作用;一般用量约占基质的20%。常用的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CMC-Na)、卡波姆(Carbopol)、聚丙烯酸钠(PAA-Na)、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保湿剂:保水、保湿是基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入适当的保湿剂,可防止水分的挥发,且能溶解活性成分和分散高分子材料;其一般用量为基质的30~50% 。常用有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等,也可以用它们的混合物。

填充剂:可以适当增加膏体的稠度、强度及着色,用量一般为基质的5%。常用的填充剂有微粉硅胶、高岭土、皂土、氧化锌等。

此外,透皮促进剂和交联剂对基质的成型也有很大的影响。促透剂可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一般用量为基质的5%左右。常用的促渗透剂有二甲基亚砜、氮酮、冰片、桉叶油等;其中氮酮对机体皮肤的刺激小,有效浓度低,对亲水亲油性药物均有促进作用,尤其适合中药成分多而复杂的巴布剂选用[3]。交联剂是高价金属离子,可与骨架中的羧基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巴布剂获得适宜强度。交联剂含量高,基质的内聚力增强,但粘性变差;可以通过增减螯合剂(如EDTA)的用量来调节交联反应的速度,使其与生产工艺相适应,又确保基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适宜的强度。国外多选用甘氨酸铝做为交联剂,一般用量为0.1~0.5%。

总之,基质原料的具体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对主药稳定性无影响,无副作用;②有适当弹性和黏性;⑧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④皮肤上无残存,能保持巴布剂的形状;⑤不因汗水作用而软化,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和保湿性。

2.中药巴布剂基质的配方研究

基质的配方是巴布剂研究的基础与核心,配方设计合理与否,是能否制备出好的基质膏体的关键[4]。从近几年的文献报道来看,基质配方研究主要围绕粘性剂、骨架材料、保湿剂的配比展开,也有对交联剂的选择进行研究的。需要指出的是,基质配方研究要选择恰当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才能达到目的。目前进行基质筛选的方法主要有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选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综合感观评价指标,诸如巴布剂的外观、涂展性、对皮肤的贴敷性、活动关节的追随性、对皮肤的刺激性等;第二类为仪器检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巴布剂的黏着性、剥离强度、持粘力等物理性状指标和化学指标、生物指标。林桂涛等以成型巴布剂的剥离强度为衡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乳康巴布剂基质的配比组成,最后确定基质制备最优配比为聚乙烯醇∶明胶∶聚丙烯酸钠∶丙二醇 = 0.1∶5∶5∶6。韩冬等通过均匀设计实验以剥离强度、黏着力和制剂外观作为考察指标,对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作为凝胶骨架进行巴布剂基质研究,结果认为,此类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卡波姆 U10∶聚丙烯酸钠7S∶甘油∶丙二醇∶高岭土∶柠檬酸∶乙醇∶三氯化铝 = 0.5∶6.5∶27∶7∶1.6∶0.2∶8∶0.4.

除基质处方组成外,基质原料的不同规格、产地,甚至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均对基质的成型有所影响,其原因可能与聚合物分子量立体构型不同有关。

三、中药巴布剂的发展前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20~30年内,大约有30%以上的药物将改成经皮给药制剂,势必掀起一个内病外治的新高潮。而我国拥有丰富且疗效确切的中药贴敷剂资源和悠久的中医外治法历史,我们相信,随着基质原料品种的不断增加,中药巴布剂研究的日益深入,它潜在的巨大市场将被开发,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厉秀昀.巴布剂——中药外用贴剂的新宠[C].中国中医药报,2006,(4).

[2]催福德主编.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梁秉文.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沈静,郭立玮 ,潘林梅等.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时针国医国药,2005,16(1).

[5]林桂涛,齐红.正交试验法优选乳康巴布剂基质配比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

[6]韩冬,崔黎丽,李国栋.巴布剂透皮给药基质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5).

[7]刘淑芝.中药巴布剂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中医外治杂志,2005,10,14(5).

上一篇: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下一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