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孟浩然

2024-05-16

《早寒有怀》孟浩然(共5篇)

篇1:《早寒有怀》孟浩然

早寒有怀,早寒有怀孟浩然,早寒有怀的意思,早寒有怀赏析 -诗词大全

早寒有怀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体裁:五言律诗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①木落:树叶脱落。

②家:居住。

③看:守望。

④迷津:迷失的渡口。【译文】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江水寒冷。我家住在襄水曲折处,远隔在楚云那边。想念家乡的泪水已经流尽了,遥望天边的一叶孤舟。想询问迷离的.渡口在哪里,黄昏时,江水滔滔,与海相平,一片茫茫。【赏析】这首诗抒写了怀念故乡的深情。诗人出游,正值寒冷之季,不免想起故乡,勾起了思乡之情,抒发了自己惆怅的乡愁。全诗看似平淡,遣词造句却破费心思,借景抒情,一气呵成。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含蓄自然。

篇2:《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早寒有怀》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篇3:孟浩然《早寒有怀》鉴赏答案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参考答案:

.①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2分,1+1)

篇4:《早寒有怀》孟浩然

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

篇5:诗歌鉴赏早寒有怀附答案

孟浩然①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②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②《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渡口的典故。

⑴这首诗写于哪个季节?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3分)

答: ▲ ▲ ▲

⑵“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可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请简要说明。(4分)

答: ▲ ▲ ▲

⑶“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分)

答: ▲ ▲ ▲

参考答案:

9.⑴(3分)写于秋季。(1分)首联以“落木”“ 南归雁”“北风”等意象,(1分)勾画出一幅江上深秋图。(1分)

⑵(4分)“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自然流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2分)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五天德育教育培训学习总结下一篇:矩阵分析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