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

2024-05-03

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精选8篇)

篇1: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

道德”是任何人必须具备的!而我发现了只有一部分人具备“德”。

有一次,我去买我最爱吃的鸡柳。见到有一个比我要还小的小男孩儿,大概只有五六岁那么大吧。别看他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孩,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很乖巧、很懂事的孩子,甚至一些大人都要向他学习。

等到他买了一袋香喷喷的鸡柳后,还没走出半步他又回来了,原来是老奶奶多找给了他三元钱,小男孩用很礼貌的语言告诉老奶奶钱找多了后,又把钱还给了老奶奶。

然后那个小男孩回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您先吃,我吃的不多,少吃一点就够了!”小男孩排队就排了将近20分钟,可是他没有自己一人独享鸡柳的美味。而他对妈妈说的话更是体现了“孝顺”,这句话虽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它是那么的令人温暖!他虽然年龄上、个头上都还小,但是他的心长大了。

我发现的另一件事,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并且还很容易做到。虽然这件事已经听得很多了,但这种“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修养。我在没事的时候在一个垃圾箱旁边观察,而在垃圾旁边还有一张给报纸和一瓣香蕉皮。我观察了有一个小时,有50个人出现。我发现,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就当地上没有东西,从上面跨了过去。还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从旁边绕了过去。但是还有百分之十八的人不但走了过去,嘴里还骂着:“妈的,谁这么没素质!”但是也没有捡起来。

但是只有一个和老的老爷爷,轻轻从地上捡起来,慢慢走到垃圾箱的前面,放到了垃圾桶里,十分谨慎,就怕自己又给扔出来,从新掉到地上。

几天内,我只发现了这些有修养、有德行得人。但是却只是一个天真、懂事的小孩子。一个简单个动作、一个甜美的再回首,有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爱护。

让我们充满爱心,充满对他人的爱!要做,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当,也要当一个“为他人服务”的人。所以我们要从发现一点一滴开始,从“道”开始!

篇2: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

我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司机叔叔在开车,他快速着驾驶车,可以看出,他开车技术非常好,可是,他突然向窗外扔出了许多垃圾,垃圾零零散散的散布在马路上,马路对面,一位清洁工阿姨走来,认真地打扫着垃圾,一辆车经过,差一点就撞到清洁工阿姨了。司机叔叔那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以让别人明白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

什么是道德的表现呢?道德的表现不需要惊天动地,哪怕是微小的事情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在车厢里,有人自觉给老人让座;下雨了,同学没带伞,和同学共用一把伞,送同学回家;在公共场合,无人吸烟;医院里无人大声吵闹,安静地说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学校里,爱护公共财物,不打架不说脏话;看到盲人要过马路,扶盲人过马路……这些都是道德的体现。

大家都知道,20xx年四川地震了,许多中华儿女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捐自己的零花钱,捐自己的书,捐自己的玩具……这些虽然微不足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心。这同样也可以体现出,我们华夏儿女都是有道德的人。

篇3: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

本研究试通过小学生生活中道德难题的实证调查,了解小学生处理道德难题的思维和行为,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小学生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于2014年3月采用主题写作、访谈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主题写作调查对象为小学三~六年级学生,面向所有学生,在无老师任何指导、提示的状态下,要求学生写一篇《一件让我左右为难的事》,最终回收作文620篇,回收率为98.7%。

访谈对象包括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等。对学生的访谈主要围绕遇到道德难题的内容、处理难题时的想法以及处理方法等问题进行;对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的访谈主要围绕小学生平时的行为和道德思维状态等问题进行。

二、从学生作文分析小学生遇到的道德难题

1.小学生的道德难题以“人际交往”为主

通过阅读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发现了道德难题矛盾点的范畴是有所差异的,从表1可以看出,“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难题最多,达到333个,所占比超过一半,每个年级的情况都是类似的。可见,小学生最大的困扰来自与人交往,他们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们也看到,除了道德方面的难题,小学生的烦恼还来自于其他非道德方面,可能是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小学生的心灵并非我们想象的无忧无虑,而是充满矛盾和烦恼。

在细致阅读之后,我们发现小学生“人际交往”的难题所涉及的范围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与父母、同学、好朋友、亲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如:父母吵架该帮谁呢?该不该给同学抄作业呢?该不该揭发好朋友呢?该不该和弟弟抢电脑玩呢?……对于此类难题,绝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好办法,这值得德育工作者重视,帮助学生处理人际交往的难题,更好的融入社会。

2.小学生普遍存在“知行不统一”现象

由于学校德育的干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比较高,他们懂得许多社会规则、为人道理,在作文里也体现了出来, 如,不能随便闯红灯、不能乱扔垃圾、要主动承认错误,他们也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的结果,表示遇到此类事情能妥善处理。事实上,通过与领导、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学生的行为并非他们作文里写的这么好,普遍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来看一个案例:

早上起床,在我的抽屉里找出一件好久没有玩的玩具。 这是一件穿着毛茸茸衣服的玩具熊,可以说话。我看来看去总觉得不对劲,原来少了个纽扣,我在妈妈的衣柜里找啊找啊,终于在她的裙子上找到了一个很像很像的纽扣。我立马拿来剪刀,想把它剪下来。“咔嚓”,哎呀!糟了,我把妈妈最最喜欢的裙子剪了个小洞。怎么办?怎么办?这下肯定要被妈妈骂了,是说还是不说呢?我想:我应该做个好孩子,知错就改。妈妈回家了,我犹豫了好一会,最终还是告诉了妈妈,承认了错误……

这是考验学生诚信的案例。这个小朋友的道德思维和行为表现完美统一,是个“好孩子”。学生真能表现这么诚实吗? 在德育实践中,很多学生在损坏学校、家庭里的东西后,他们往往会抱有侥幸心理,不承认错误,甚至在大人的追责下还是百般抵赖。在访谈中,笔者再三追问,学生承认当时并没有主动承认,而是选择了隐瞒,最后被妈妈发现了,才不得不告诉事情的原委。可见,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行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3.小学生生活中存在着成人的负面榜样

在71个“规则意识”的道德难题里,从表2可以看出,在面对学生的道德难题时,大部分家长给予孩子的都是负面榜样,能作出正面示范的只有4.2%。有两个突出的问题被学生提起:闯红灯和扔垃圾。学生在作文里表示,大人经常闯红灯,怂恿自己随便扔垃圾。学生清楚地说明了这些陋习的危害,少数学生表示劝解大人,大人表示会听从,以后不再犯。 而更多的是,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了怕大人生气,不说心里烦恼。尽管学生的矛盾点在“人际交往”方面,但道德内容指向的是“规则意识”。这说明了一个现象,经过学校的训练, 对于一些常见的规则知识,他们已经熟知,逐渐树立起规则意识,但成人的一些负面榜样,包括成人的言语和行为,影响着学生对于规则的认识,会左右学生的行为。

这个发现印证了一些常见的现象,在学校大环境下,学生能遵循相应的规则,但到了家庭和社会,学生的道德行为会有所下降。在学校,群体都是遵守规则的,那学生自然受到影响,成了守规矩的“好孩子”。脱离了群体,少了压力,多了负面的榜样,学生的规则意识就会淡化,思维受到冲击,行为自然会改变。除了负面的榜样,更有一些成人教唆孩子,这对学生道德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难怪有一种“5+2=0”现象, 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无奈。

4.小学生期望得到解决道德的策略

从表3可以看出,在收集的528个关于道德的难题中, 38.6%的学生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60.6%的学生无法解决。可见,大部分学生凭借自身的道德认识无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即使是选择自己解决的学生,他们也表示不清楚自己行为是否最合适。为此,学生非常为难,期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能妥善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特别值得关注。首先,这不是学生个体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学生之间的情感, 负面作用很大。其次,人际交往的难题没有清晰的对错概念, 学生没有标准可以借鉴,简单的处理必然会伤害别人。正如学生所言,必须要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再则,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难题,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也能促进个体的交际智慧,能帮助建立和谐的群体关系,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

三、调查的反思与建议

1.关注人际交往难题,传授解决策略

当下的德育不关注学生的内心困惑,以成人的视角塑造道德个体。我们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道德难题, 困扰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的德育必须转变思路,从学生个体需要出发,关注道德情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乃至生活难题。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德育工作者必须把着眼点聚焦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上,传授一些处理难题的策略,帮助学生和谐相处。首先,教师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难题,筛选出典型的案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向学生抛出典型的案例,发挥集体的智慧,找到处理难题的好办法。对于比较私密的案例,教师可以采取个体谈话的形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开展学生体验性的活动,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道德难题,就拥有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一生都受用。

2.开展道德难题思辨,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

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教育既不能直接讲授道德概念, 灌输行为规则,也不能仅仅帮助学生澄清相对的价值观念, 应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道德思维的发展,最终向道德行为发展。

作为教师,由于环境和身份的特殊,可以使用灌输道德知识、施加强制力量等方式暂时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之以一种看似道德的方式去行事。但是,这样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往往具有情境性,一旦外在的力量消失,学生就不会去遵守。而且,学生在强制下的道德行为,难以理解行为所蕴含的价值规范,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判若两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道德认知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对难题的深度思考,其行为受到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提升,做到能“知行统一”。

我校开展基于道德难题的主题班队活动,以思辨、讨论、 演讲、体验等形式,使学生道德思维具有广度和深度,带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最终表现出较好的道德行为。这样的形式,不会像西药一样直达疗效,但效果会有延时性,甚至影响学生终身。

3.营造社会舆论导向,彰显榜样的示范作用

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到道德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形成正能量的社会风气,有助于促进群体的道德行为。 通过多种媒体,宣扬积极的道德认知,正确评价典型的道德案例,能引导群体形成正确的道德导向。作为每一位个体,特别是成人,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派的道德行为,给孩子起到辐射的作用。对于某些恶劣的行为,必须形成一些惩罚和奖励规则,约束个体的行为,最终促进整体社会的道德正气。

教师首先必须担负起榜样的重任,其特殊的身份能给身边的学生最为直观的示范。一个细小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震撼,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次,学校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挖掘道德方面突出的学生,以命名称号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公布,并利用宣传阵地传播事迹。 例如,我校围绕“养正少年”的评比规则,学生互相竞赛,一年中在公德和私德方面做得好的,给予颁奖,典型学生的事迹在宣传橱窗里展出,给全体师生很好的榜样。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的道德模范,以讲座、访谈、采访等形式,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4.加大道德认知传授,培养学生的处事智慧

教师讲授道德知识是当下德育的一种主要的形式。我们并不否认这种形式,在道德思维水平处于较低阶段的状况下,这种形式能帮助学生快速形成道德认知,梳理规则意识, 初步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一切阵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道德准则、行为规则等,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必须遵守的知识,并使其慢慢地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样的方式对于小学生非常有必要,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只是需要配套的措施跟进巩固。

在掌握基本的准则之后,学生还无法游刃有余地处理让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往往机械地使用这些知识,结果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在不违反社会伦理和法律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教授一些处理的智慧,能照顾别人的情感体验,找到双方都能合理接受的策略。这需要教师的引领,否则,凭借小学生的道德思维是无法实现的。例如,本调查中“该不该阻止父母闯红灯”的道德难题,很多学生选择了批评父母,尽管学生作文里写父母接受了,但事实真是这么简单吗?其实父母也并非不懂闯红灯是违法的,学生简单的告诉,甚至搬出老师的教诲,父母可能会反感。学生可以和父母讨论闯红灯的危害, 可以和父母一起找一些车祸的视频看,更可以表达对父母的爱,表示不想受到伤害……再如,对于“该不该给好朋友抄作业?”的难题,简单的拒绝有伤感情,可以采取帮助解答、一起请教老师等形式解决,在很多的作文里,学生也表达了这样的做法。可见,学生期望得到这样的教导,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机智地处理,如果两力合一,德育的智慧就会彰显,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摘要:本研究通过阅读我校三六年级学生《一件让我左右为难的事》的作文,我们发现,在生活中小学生遇到的道德难题以“人际交往”为主,在负面榜样等多种原因的作用下,他们普遍存在“知行不统一”现象,期望得到解决道德难题的策略。针对调查,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应该重视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加强榜样示范作用,适时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加强道德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学会智慧地处理人际交往问题。

篇4:学生作文应渗入道德意识

一、课题阐述——作文教学为什么要渗入道德意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度,历来重视道德修养。纵观古今优秀文章,无不闪耀着崇高的道德理性光环。比如李密的《陈情表》表达了孝敬老人的拳拳之情,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岳飞的《满江红》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品质,并使之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渗入道德意识,它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国家的要求

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也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寄予厚望。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国家的要求和期望,应作为当前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作文理所当然的应担当起育人的任务。

(二)社会的需求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的演员,作为演员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标准,即道德标准。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国家,这就是我们在所生活的社会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因而,学生要融入这个社会,只有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才能被社会所接纳。

(三)育人的需要

魏书生说过:“一位教师,要做经师,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要始终注意育人……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悲观、自卑、落后、退缩、病态、懒惰的学生,怎能写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勤奋的文章?一个心胸狭窄、思想偏激、观念片面的学生,又怎能写出开朗大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章?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必须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纠正其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要求他们要明是非,辨美丑,要有纯洁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做到在作文中守住道德的底线。

(四)考试的要求

国家考试中心把“思想健康”作为衡量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观察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一直重视思想感情及道德观念等方向的检测,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个人的世界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如“战胜脆弱”“心灵的选择”“诚信”“感情亲疏与认识”等都是检测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取向,道德意识仍将渗透于今后的高考作文之中。

二、研究过程

(一)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的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感受它。具体说来,就是要感悟自然、社会、人生。感悟自然,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悟社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人生,可以使之懂得人的价值。

因此,我校课题组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并连年举办《走向生活》系列大赛活动。2011年11月大赛的主题是“感受亲情”,唤起学生对亲人的挚爱之情,增强自己对家庭社会的一份责任。2012年2月,我校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作为素质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上日程,课题组配合学校放手让学生勤劳动、爱卫生,培养他们勤劳的优良品质。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学生直接感受到的生活毕竟是有限的,而大量的知识是从阅读中得来的。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读屈原、陆游,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读杜甫、白居易,可以让学生关心人民疾苦;读海伦、张海迪,可以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读蒲松龄、鲁迅,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我们还指导学生读哲学、历史、科学著作,尤其是反映人文思想、科学思想的书籍,这对提高学生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

为此,我们课题组经常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每学期写两篇读书笔记,一个月举办一次读报体会,一学期两次读书演讲会。此外,还办《山溪》文学刊物。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精神得到熏陶,文化修养得到了提升。

三、研究结果

(一)拓展了写作范围

过去学生写作圈子很狭窄,仅局限于个人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上,表现的是个人的情绪。通过道德意识的引入,学生眼光敏锐了,眼界提高了,不仅关注个人,还关注集体、关注国家、关注自然。学生在写作文时再也没有以往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的情况了。原来不爱写作文的学生现在变得好像有灵性了,部分学生走出了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心系天下兴亡之责,写作的题材扩大了。

(二)升华了人生境界

1.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

3.培养了良好的个性修养。

四、研究的深化——后读性研究的构想

回顾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宗旨,开拓进取,科研兴校的精神,积极探索,走教育改革之路,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道德意识渗入作文教学的理论,我们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以下构想:

第一,把道德意识作为学生写作追求的一个目标;

第二,把道德意识化作学生写作自觉行为;

篇5:道德的作文500字

我打开电脑,准备放松一下,在玩“创世兵魂”时,我发现频幕左下角有个消息,,大概是:‘银刃’是个四壁,到处装别人的朋友,让受害者给他充钱,我顾不上玩游戏,回到大厅,在下面的对话框里,我对这个网名叫‘银刃’的人评论了几句,心想:唉,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会为了游戏里的东西而诈骗别人的钱财。这时,一个人说他也让坑了。而此时的;‘银刃’却狡辩说他是清白的,我又想:这网上都已经有十来个人被骗了,这都是摆在眼前的证据啊,还狡辩,太欺负人了吧!我很生气,不是因为他坑别人的钱,而是明明知道这已经触犯了法律,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人,太可悲了,而且,‘银刃’在对话框里不仅狡辩,还不断的咒骂别人。这是互联网啊,他的一举一动,只要是上线的人都能看到,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咒骂别人,不知廉耻呀

事后,我想,如果人们连玩个游戏都坑来坑去的,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诚信,道德可言吗?既然要玩,就光明正大的去玩,不要为个游戏,而毁掉自身的人品,况且,那只是娱乐的一种方式,诈骗别人的财物,做些不正当的事,你高兴了,那受害者呢?同时,没有被骗的我们,也要提高防范意识。

篇6:有关道德的500字作文

公益广告上曾说过:“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是呀,在生活中,你对别人的关爱与温暖多一点,那么你的道德成长就会成长一大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奶奶在杨公桥车站等开往大坪方向的公共汽车。忽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枯瘦的脸,似乎蒙了一层灰。眼角的鱼尾纹像荡开的潭水。他的眼神,有说不出的对大城市的好奇与茫然,穿着朴素老旧。显然,他是一个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工。

他找了许多位路人问路,可是那些路人都不理睬,似乎他们很瞧不起这位中年男子,或者像避瘟神一样避开。最后,中年男子问到了我奶奶“请问华宇﹒西城丽景怎么走?”他用那有点儿干硬的嗓子问。“顺着这条马路走上去,”奶奶热情地答道,还用手指去,“到了菜市,再往前面走就到了!”中年男子听后,满是感激地说道:“谢谢!谢谢!谢谢你!”“呼,还好,奶奶为人热情,不嫌农民工,不像前面几个路人这么没有爱心、道德心,理都不理睬这位农民工叔叔。”我拍拍胸脯,高兴地想。

突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道德,只是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一种帮助,还是一个贪不贪心的选择。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做一个文明、有道德的人。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雨引出的道德

在全校的每个角落都飘荡着道德的春风,每个人的心灵都被这股强大的春风所驱驶。好人好事就更是数不胜数,这不,近日,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事情.

记得那天本是个艳阳晴天,在快放学时,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放学时,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天上掉了下来。带雨具的同学有备无患,都回家了。没带的也大多冒着成“落汤鸡”的危险冲回了家。我因为不想变成“落汤鸡”,所以只好在这里等妈妈来接我。忽然,我发现前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凑了上去。原来,有个高个子同学要把自己的雨衣借给另一个小个子同学。可小个子同学却有肯接受。只听那个高个子同学说:“你的感冒昨天刚好,可千万不能再淋雨。”小个子答道“那你怎么办?”大个子抬头看了看天,坚决将雨衣递给小个子,丢下一句:“我个子比你高,没事。”便一头栽进了雨里。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不知您看了做何感想。我希望大家都能学习高个子这种精神。

同时,我也相信,像这样的事绝对不止这一个,像这位高个子同学了肯定不止一个。因为有一股强大的道德春风正席卷着我们的柳南,而且它将越卷越大!

一个人只要行为高尚,不管怎样无知也会得到原谅的。

做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什么?它是一种习惯吗?它是一种风气吗?是的。道德,更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一种可贵纯洁而又美好的品质。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就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十分善良,有道德的人。而本性是一样的,每个人的习惯却相差甚远。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人都可以做个有道德的人,做个文明的人。但是,普遍现象却是没几个人能做到。而更多数的人则还没有发掘出埋藏在心灵最底处的一颗善良的种子——道德。就像这样一件事:逛街时,常能发现在离果皮箱不到两米的地方,扔着一个食品包装袋。人人从它的身边路过,却对它视而不见,极少能看见有人将它捡起,丢入旁边的果皮箱中。这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有几个人去干呢?那能捡起它并将它丢入垃圾箱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道德,并不是让你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想必同学们都会背,可有几个人是真正实践到生活中的呢?不要看这好事小而不做,不要看这件坏事小而做它。越小的事情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篇7:坚守道德底线500字话题作文

——题记

每个人都要有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便是你的底线。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人人都有做人的底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坚守法律底线。

北京丰台检察院处理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盗窃案。刘某某因为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刚刚执行完毕。不料,与自己关系非常要好且同样因盗窃曾被判过有期徒刑的王某,突然来邀其一起盗窃“赚钱”。刘某本不想再去盗窃,但又顾及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正在为难之际,刘某某的父亲得知了此事,担心儿子再次误入歧途,便主动答应王某,愿意与王某共同盗窃。

而曾震惊世人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就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因琐事对受害人黄洋心怀不满,以致积怨日深,最后痛下杀手。

以上两例都是缺少法律观念的表现,而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坚守住法律底线,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如一阵春风,可吹散人们脸上的乌云,绽开欢乐的笑颜;高素质如一盏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自己,坚守着自己的方向;高素质如一段阶梯,指引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步前进。所以,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坚守底线,提高素质,那样,就可以做大海中作文一朵最柔和的浪花。

浪潮有柔和的推进,也有汹涌的咆哮,社会需要的是前者,这种柔和得之于浪花们积极而准确地参与。古时雅典散发民主政治光芒,相对当时的社会条件来说也确实民主。但囿于公民素质低下,民主最终成了“多数人的暴政”,连思想大家苏格拉底都要被流放。中国言论中一大反派“秦火火”,在网络中肆意传播不实言论,引发社会躁动的轩然大波。社会需要的是朵朵有序的浪花,我们应以国家为重,以法律为分明的准绳,通过积极的行动,做一朵柔和而有力量的浪花。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每个人都积极学习宪法,守护法律底线,那么当耳边残忍的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水坚守了底线,可为人类造福,逾越了底线,则是肆虐千里,使民不聊生;火坚守了底线,可供人类取暖,为人类照明,逾越了底线,则会导致家毁人亡,生灵涂炭。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住法律的底线,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能共建美好家园,才能创造更和谐的社会。

篇8:小学生道德作文500字

时隔十年, 2011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也是关于“诚信”的问题, 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 但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吗?

作文采用了发生在北京的2010年的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个体育彩票专卖店的店主为一个彩民垫钱买了一张彩票, 没想到这张彩票竟然中了500多万的大奖,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垫钱的店主立刻把中了奖的彩票交给了那位彩民。于是, 这件事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有人在网上做了调查, 有三分之一的人觉得500多万应该一人一半, 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500多万应该自己留下, 当然赞同店主做法的也不少,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做选择。

当年是一个年轻人过河的寓言故事, 而2011年彩票专卖店店主为彩民垫资购买体育彩票这件事, 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曾经轰动社会的真实事件, 虽然它们不完全一样, 2011年的作文题目题意更宽泛和深刻, 但它们都涉及到“诚信”这个事, 其实两则材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维护道德的准则。

当然, 写文章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写真情实感, 彰显自己的道德情操,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我们要让同学们的作文健康、积极、阳光。

而2011年海南、宁夏卷作文试题更加明确地体现出要求考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社会道德的审视。

其材料为:美国的一家研究所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 而中国无论从经济大国还是从政治大国来讲影响力都很大, 中国崛起, 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变化是各个方面的, 那么最突出的又是什么呢?国内一家报纸和一家网站做了调查, 排在第一的是经济成就, 其次是国际影响, 然后依次是: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根据中国的这些变化, 让考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这道题与其说是一道作文题, 更不如说它像一道政治论述题, 它不由得让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 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向哪方面倾斜?在短短的时间内, 仅仅还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和那些写了很多次的关于学校生活, 关于立志, 关于亲情的内容吗?看来, 让中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审视社会道德已经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听说香港大学的面试题目“刁钻古怪”, 但看到后不禁让人大吃一惊。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 但绝对是要让学生密切关注现实, 关心民生, 联系实际的。有的让考生评价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有的让考生想办法解决医疗费用增多的问题;有的让考生回答电脑技术是否影响人际关系;有的让考生联系自己, 思考“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好不好;有的让考生回答当今社会对国际人才的要求有哪些;有的让考生谈自己对独生子女政策的看法;有的让考生想办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老人数量越来越多的问题;还有对公共场合吸烟应不应该罚款的看法。甚至有一些非常热点的乃至十分敏感的问题:比如, 让考生回答“怎样看待婚前同居?”然后让考生站在家长的立场回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让考生回答对腐败问题的看法。更为吃惊的是, 有些题目竟然让考生假设自己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后说些什么;假设自己有300亿元, 将如何改进中国状况?……

总之, 香港大学的这些面试题目都是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 他们把录用人才放在了道义这条线上。最近几年, 内地有许多考生争先恐后地报考香港的一些大学, 可结果却是内地的一些非常优秀的考生, 甚至一些“高考状元”都被生生拒之门外, 因为内地的考生都是只注重高分而忽视了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静下心来想想, 教训惨痛啊, 我们的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我想, 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和公民道德素养, 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再是一句空话。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 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道德生活。比如我们在讲高二选修《论语》这节课时抓住了道和仁的内容, 向学生渗透的是首先是对道德、仁义的认识, 其次就是如何实现道和仁, 进而引申到我们具体的生活当中, 通过讨论、汇报搜集信息等形式, 学生能够感受到仁道对社群的影响。引申了对做人的教育, 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更要抓住这一重心, 慢慢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的敏锐的眼光, 从平时做起, 把眼光投向社会, 关注时事, 书写感悟, 不断提高审视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平方差公式教学案例分析下一篇:婚庆行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