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2024-04-22

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精选8篇)

篇1: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宋英俊,东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带领社区全体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围绕县委组织部“三有一化”目标任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东城社区党支部先后被市委、县委评为“党建示范社区”和“先进党组织”,被河北省命名为“模范社区”。

一、抓班子,带好社区党员干部队伍。

具体工作中,我们积极健全“两委”班子,做到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班子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乱纪行为。领导班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除坚持自学外,在9月份,我们去保定市参观学习了高新区茗畅园社区、新市区新一代社区等五个社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借鉴了他们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11月1日至3日,我们在保定市委党校参加了市社区办组织的社区干部培训班,聆听有关领导、专家授课,学到很多社区建设专业知识,用来指导实践具体工作,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县社区办和劳动就业局等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居委会全体干部做到了不旷课,不缺时,政策理论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在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健全“三册一站”,将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分别登记在册,根据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分别编入12个党小组,划分12个党员责任区,有效地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利用电化、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今年先教活动中,我们组织社区党员开展“一帮一”扶贫活动,26名党员为困难居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们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应

1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特色活动凝聚人心,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动作用

为了发挥好网格内党员模范带动作用,社区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了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在元宵佳节举办了“迎奥运、牵手空巢老人、和谐闹元宵”活动。活动设有“击鼓传球幸运猜”、“趣味益智的快乐接龙”、“有趣价格竞猜”、“戏剧表演”、“春联展示”等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健康有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贴近群众,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社区对推选出的7位典型的好媳妇、好儿媳、好婆婆进行了表彰;为做好“十一”小区安全稳定工作,社区干部昼夜值班,深入到小区做好安全稳定宣传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苗头状态。为了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民心,社区举办了“践行科学活动中,百余名居民在发展观、居民风采展”活动。活动包括场内全体居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宣誓,广播体操、太极拳表演,科学发展观、奥运知识、未成年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知识问答,还有孩子们及社区书法爱好者的书画展演,为社区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抓硬件,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在领导和社区办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社区的硬件建设基本达到“八有”:有电话、有电脑、有打印机、有电教设备、有1000本以上的新图书,有党报党刊、有活动和健身器材。今年3月份,我们协调驻区单位资金2.5万元对党员活动室和居民活动室进行

了高标准改装配置,新增乒乓球台、安装了窗帘、购置了新办公桌椅,健全了社区党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信息栏、科普学校;使其真正成为党员居民教育活动的阵地。

四、强服务,为居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群团等组织,作到职责明确,关系协调。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行“为民服务一站式办公”。围绕居民所盼所想,热心为居民办实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一年来,我们协调了铸石厂小区养狗影响居民生活问题;通过解决矛盾纠纷,完成了印刷小区的低压改造;协调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县委小区改水工程;在宏昌大街施工期间,协调宏昌公司解决县委小区出行问题;石油小区楼院长宗庆颜在汛期自己动手改修地下管道,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我们在党员活动室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县医院妇科大夫曹芬讲解的妇女保健知识深受大家的欢迎。下一步,我们准备邀请宏昌园小区张爱民大姐为居民讲解手工做花,把广大居民吸收到社区中来,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之家。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倡导绿色生活,部分小区专职环卫队伍和责任制度健全,设施齐备。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共同营造“绿、洁、静、美、亮”的社区环境。

今后,我决心再接再励,围绕“创先争优”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好社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2: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努力构建一流和谐宜居社区

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 魏民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区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区去年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梁勇同志对去年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社区工作进行了安排,二爱同志又宣读了《关于开展“创建一流和谐宜居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可以说,今年社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大家知道,去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双十工程”的重点项目——10个精品社区顺利建成,相关经验多次见诸报端,参观学习的外地市单位趋之若鹜;同时,社区党支部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在全市率先圆满完成,我区还获得“全国学习型城区示范单位”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街乡的密切配合,相信这些成绩一定会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一定会增强我们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决心和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政局对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特别支持和重视,今天,任局长亲临会议,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为我们开好这次会议和做好今后的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和帮助。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正视成绩,认识不足,社区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把它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部门、各街乡采取积极有力的推进措施,使社区建设取得了当前的成效。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明显提高。去年是杏花岭区历年社区投入最大、取得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全区共为精品社区建设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为社区及社区干部增加办公经费和生活补贴投入资金380万元,这在我区社区建设历史上也是空前的。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全区已经建成的精品社区中五龙湾社区的面积达1800平方米以上,这在过去是不敢想像的,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到了 个,社区的办公条件得到大辐度改善,全部的社区都配备了电话、微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创建中部一流乃至全国一流的和谐宜居社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社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区委一贯重视社区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去年结束的社区党支部、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的方式,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在职干部以及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等选聘到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班子中。新选出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 两委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由选举前的44.5岁降低到42.3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300 名,占社区干部总数的62%,其中本科学历55名,占12 %,比上届提高了5%,硕士研究生3名。106个社区中,105个社区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139人交叉任职,交叉任职比例45.7%,比上届提高了2.4%,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被选进了社区“两委”班子,班子结构更趋合理,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杨家峪街道率先成功尝试海选社区居委会成员,推行大学生村官竞选社区干部 ;职工新街街道率先选拔了硕士研究生担任社区干部,均走在了全区、全市的前列。

——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拓展。目前,通过精品社区建设和5S管理方式的推行,广大社区根据居民人口构成和居民需求的不同,创新思想,完善功能,健全档案资料,制作制度版面,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内容,创立了“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并依托文明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院等载体,结合全区“访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积极开展了面向老年人、残疾人、贫困群体、优抚对象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就业服务;特别是去年广大社区干部通过人人参与城乡清洁工程百日整治大行动,有效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条件的社区还开展了虚拟养老的试点,受到 居民群众的欢迎。

——社区示范作用与“对标”意识不断提升。去年,全区紧紧围绕“社区硬件建设年”这一主题,按照“逐年高标准建设一批全国一充精品社区的工作思路,从本地实际出发,建成了10个精品社区,为今年即将开建的20个标准化示范社区确立了标准,树立了榜样,这30个社区今后就是其它社区的标杆,只有充分发挥这种典型示范作用,牢固树立“对标”意识,才可能完成“十二五”期末社区全部达到一流和谐宜居社区的任务,实现再造一个杏花岭的目标。

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去年东山生态建设等“双十”工程取得的突出成绩,都凝结着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都体现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社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虽然我区的社区建设总体上了一个较大台阶,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社区基础设施还很薄弱,108个社区中,还有 个社区办公面积不足100平方米,个社区存在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需进一步配套加强;区委的意图在社区这一层面还未得到全面、不折不扣地落实;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社区工作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还不够完善,居民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等等。这些都与群众对社区工作不断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二、审清形势,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意义深刻而重大 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对国家来讲,社区是政权的基础;对党和政府来讲,社区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对人民群众来讲,社区是相互交流的平台;对社会来讲,社区是构建和谐、维护稳定的根基。如今,社区建设的如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好的社区,就是该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一个品牌。加强社区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建设好社区,是贯彻省、市、区委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省委袁纯清书记在“7.29”讲话中,提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并指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力量在基层”,因此,要高度重视基层社区这一层面的工作。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又提出“把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区委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做强五大产业,做靓五大片区,做实五大民生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和谐宜居新城区,在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格局中再造一个新杏花岭,争当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的目标,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关键在于基层如何落实,因此,只有把社区建设好,才可通过这一阵地,发动最广大的干 部群众投入到工作中来。同时,这些目标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加快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经济建设遇到的旧城改造、社会保障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做工作;城市管理遇到的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来解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遇到的公益性服务、困难群众生活照料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需要社区来保障。只有社区建设好,才能营造更加安定有序的社区环境,树立文明祥和的社区形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具体到我区,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和全市建设 “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一流现代宜居城市”的要求,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对标”,大力加强精品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一流和谐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第二,建设好社区,是解决民生难题、造福百姓的具体体现。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据地,是提供服务的平台,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集聚地,区委、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都要最终体现在社区、落实在社区、反映在社区,社区建设成果关系到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我们必须根据群众对社区建设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只有这样,改善民生才能落在实处,我们的工作才能顺民心、适民意,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去年,我区依靠社区开展了“访 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共帮助社区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698件,救助社区困难群众2万余人,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社区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建设好社区,是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完成好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改善城市面貌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全市正在为迎接“中博会”的召开,紧锣密鼓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这些为社区建设赋予新的内涵,对社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建设好社区正是涵盖了建设好社区环境的内容,如果社区环境卫生搞不好,完成全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现“城乡清洁工程”就成为一句空话;没有社区的环境优美,就没有全区的环境优美。因此,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城市面貌始终要以社区为基础。只有一个个社区变得优美整洁、井然有序,以治理“五乱”问题的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才能有坚强保障,才能为整个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建设好社区,是减压维稳、构建和谐的根本保证。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和谐社区就没有和谐社会。所有社会矛盾苗头都会在社区最先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社区已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 撑点,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委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我市正处于改革的扩大期、转型的关键期、发展的攻坚期,基层矛盾和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都复杂,对社区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只有切实加快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好社区的减压阀作用,将基本问题解决在基层,基本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够有利于大局的和谐稳定,才能建设好和谐杏花岭、平安杏花岭。去年,我区广泛开展的“访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中,全区副科以上单位深入到所有社区,开展排查化解矛盾活动,共化解信访积案55件,全区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结束了多年来赴省越级访排名前十位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社区建设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意义。

不久前结束的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已经通过了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是杏花岭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期,是全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期,社区建设与此相适应,也要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用全局的眼光来谋划和推动社区建设的大跨越。

三、加强领导,改善服务,全力创建一流和谐宜居社区 国家和省、市对社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省、市对社区建设工作也提出了许多 具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根本宗旨,以精品社区建设为依托,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逐年高标准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精品社区,五年后全部达到一流和谐宜居社区”为目标,使社区在服务中心工作、落实党和政府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去年建成10个精品社区的基础上,今年再建20个,以后逐年增加,五年内我区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用房面积全部达到一流和谐宜居社区的标准,即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一流和谐宜居社区的标准,会上已经下发,请在座的同志们认真阅读,全面了解把握吃透。要按照这一标准,全力以赴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老百姓办好事,为驻地居民服好务。特别是今年开工的20个精品社区建设项目要借鉴已建成10个社区的经验教训,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好社区用房,总的要求是简捷、大方、实用,并按照社会化、市场化思维方式,运作筹措资金、组织建设。同时,要将国办27号文件精神落实到位,除了推进社区服务用房、办公室设施、信息化装备以及室内活动场所、室外休闲活动场地等配套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之外,还要在办公经费、教育培训、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购买 服务等方面不断增加投入。要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解决社区日常开支和运行费用。要发动、号召各部门、企业对社区工作给予支持,民政、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要积极为社区向上级争取资金,方便社区群众开展困难救助、教育、健身、文艺等方面的活动,以适应群众不断旺盛的文体需求。

第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不断拓展、丰富、提升社区服务领域、内容和水平。要注重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各类特色型社区和精品社区。五年内每个社区都要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居民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一流和谐宜居社区新模式。比如,针对老龄化,要加强老年人看护、开展“居家养老”、进行心理辅导、创办老年大学等,兼顾身心教育,使他们不要仅仅局限于玩扑克、打麻将,要逐渐引导其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这方面民政、老龄、社区等都要发挥作用。要充分调动本社区骨干人员发挥能人作用,争做带头人,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要将退养教师、医生、退休干部、老警察等人力资源引入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技术等方面能量,做好教育、保健、调节等综合服务工作,为推进社区建设做贡献、散发余热。同时,我们要在做好基本和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突出特色,使社区建设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第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社区人才队伍结构,培养一支有文化、素质高、善于做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的社区人才队伍。要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优秀专业人才,鼓励、引导精通业务的年轻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就业。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动员社区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全面提高其管理社会事务、协调社区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的本领和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为社区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提供人力保障。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切实减轻社区和居委会的工作负担。要更多地关心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地为社区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五年内每个社区都要配备与政府网络系统联通的电脑,让社区群众学会上网,让群众在社区能够从网络上及时了解区委、区政府的声音,通过网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第四,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各街乡要统筹抓好本辖区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要按照自治功能完善、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流程合理、满足居民所需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成员走访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议事协商制度、民主监督评议制度、“全天候”服务制度、社区工作考核评议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居(村)民小组、居(村)委会等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民主自治实践活动,完善居民自我管理机制,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

第五,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 面。要切实把社区建设纳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社区建设管理体系,积极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各街乡要切实肩负起社区建设职责,提高社区各项工作管理和承办效率。

此外,要全面完成15个城中村改造中的“村改居”工作。引导此次“村改居”社区逐步实现农村向城市、村民向市民的转变。加强“村改居”工作指导。优化“村改居”社区班子素质结构。加强“村改居”社区干部培训,提高“村改居”社区干部做城市工作的能力。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运作,加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村改居”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篇3: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一是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种利益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 加剧了职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而各种价值观良莠杂陈, 相互冲突, 有的符合时代精神, 有益于企业的发展;但“自我中心”、“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取向上的误区, 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这些错误的处世哲学侵蚀了职工的心灵, 不利于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改革压力空前。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种利益关系加速调整, 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必然有一段痛苦的过渡期, 油田现在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 改革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改革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引起职工思想的日趋活跃, 思想问题日趋突出。队伍的思想问题不解决好, 职工队伍的稳定就没有保证, 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

三是分配不尽合理。不少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难干易一个样, 挫伤了企业骨干的积极性,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等关键人才流失严重。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油田思想政治工作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但有许多传统东西与当今市场经济下的思想实际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基层政工人员业务知识欠缺, 方法简单, 认识不深, 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新意,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油田深化改革和构建和谐油田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对于具有先进企业文化的企业, 不少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还停留在企业外在文化形象的打造, 职工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企业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效益的实现, 而对职工的自身发展和价值体现的需求兼顾不够, 造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奉献意识不强。

针对上述挑战,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使之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营造团结向上、文明进步的氛围, 构建和谐油田, 促进油田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超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为营造和谐企业, 要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的利益, 关心职工工作, 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公开、透明、公正的程序, 求得职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让职工真正与企业同前途、共成长。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等矛盾激化、出现了问题, 再进行疏导和化解, 要有超前性。要让广大职工及时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明确改革决策的由来、目的和要求, 避免职工群众在不理解或误解中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凡在重大举措出台前, 都要认真分析可能会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 从而进行超前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宣传、教育。要层层进行思想发动, 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 贯彻实施,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了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以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突破口, 建设独特的精神文化, 要将思想整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通过对“百年创新, 百年胜利”的胜利油田愿景目标和“胜利油田企业文化手册”为蓝本的宣贯培训以及创建“学习型组织”、基层“达标、创优、争强、夺牌”、“争创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等争创活动, 使企业员工思想观念切实得到改变, “企兴我荣”、“我与企业同成长”等意识得到加强, 切实领悟到只有谋求与企业共同发展, 机制创新, 效益提高, 思想统一, 个人和团队才能共同发展。要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切实推动文化的落地生根。坚持寓教于人, 寓教于乐, 让职工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受到感染、熏陶。

三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要结合单位实际建立一套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基层党支部书记或教导员要切实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行政领导也要明确任务, 负起责任。要结合单位实际, 建立一岗双责制度, 各级党政领导要在抓好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 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建立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要制订思想政治工作检查、考核制度, 把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的考核纳入单位的整个考核体系, 象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一样, 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三是建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一道去抓的问题, 就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完善基层单位党支部统一领导, 党政领导亲自抓, 政工组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四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以往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的主要做法, 是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 通过教育激发职工群众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各种分配方式同在的今天, 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还必须通过物质利益方式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困难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使职工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 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奖励;要妥善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工作经费等问题, 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也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备的组织条件;要强化典型的激励作用, 根据中心工作, 适时开展评先树优, 培养先进, 树立先进, 表扬先进, 宣传先进, 从精神和物质方面鼓励先进个体, 使之感到自身价值被公众承认, 从心理上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并通过舆论宣传, 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五是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让政工人员和其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消除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二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来展开, 避免外在的说教, 加强客体的内化功能。应当寻找合适的途径, 让生产经营人员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发挥他们的优势, 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纵深度。要把外部灌输和内在的自觉性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效应, 采取日常化的教育方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 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逆反效应。

六是切实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和对政工工作的领导。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内容、形式不断发生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任务越来越重,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为政工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培养, 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对做出成绩的, 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与此同时, 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培训力度,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使之成为懂技术、熟业务、会管理的内行, 并不断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油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能源基地, 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我们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政治优势,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 引导、保证、服务于构建和谐油田。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创新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以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推进油田和谐稳定发展, 是应该义无返顾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面对各种挑战, 必须坚持人本理念, 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进而营造团结向上、文明进步的氛围, 构建和谐油田, 促进油田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篇4: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一、确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抓好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紧紧扭住“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这个关键不放松,着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有力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黄山市昱中街道,始终以创先争优的工作理念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辖区内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一起违章建设的情况,党员志愿者义务宣传环境保护、自觉开展认领绿地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辖区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增强党要管党、党要爱党的意识,切实凝聚党心民心

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部署,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胡总书记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我们党就一定会保持着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黄山市昱中街道1400余名党员中的60%以上是老党员、特困党员和下岗党员,我们的党建工作不能忘却他们,要树立党要爱党的意识,对他们多关心关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街道党工委每逢党员有困难、有需求、生病住院、死亡以及重大节日,都会到他们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同時为那些下岗、失业的党员,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推荐上岗,并且结合党建项目,将党员服务推进到小区,切实让广大的党员在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后还能找到“家”的感觉,切实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书记实际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中的“举旗人”、“带头人”,要让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书记责任重大。要树立“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和成果运用。明确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区支部书记的目标责任,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社区党委、党支部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落实、有考核”。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昱中街道先后对“软、弱、涣、散”的居民区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书记还亲自调研、谋划、开展辖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例如,“披云徽府菜馆”就在社区的指导下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自2010年成立党组织以来,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税收由2009年的48万,上升到2010年的68万,同时解决了70余人就业问题,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我们评选出了 “披云徽府菜馆”党支部等先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受到了上下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营造为民办实事的党建工作氛围,扎实开展为民服务

昱中街道近年来围绕“党群共建、情暖万家”和“走居入户访民情,排忧解难惠民生”等专题活动,组织居民区党支部和广大街居党员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大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先后走访慰问了辖区困难党员和困难居民904户,为48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民办实事200余件。特别是针对辖区内的新建巷、塘尾路、电器厂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广大党员干部逐户走访,对收集到的问题按照分析、梳理、研究、解决“四步工作法”,多方争取资金,对小区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路不畅、水不通、灯不亮”的问题。另外,针对跃进路社区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多的特点,对出租房屋实行了“身份证”式的管理,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巡逻,解决了一批无人管理的盲点区域,确保一方平安,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打造“杨梅山社区星级睦邻点”的建设,由党员带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便民服务内容应群众所需不断拓宽,方便了居民办事;我们还积极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着力将柏树社区打造成文化型社区,成立黄山市首家社区艺术团,编排一些赞颂社会主义好,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栏目中播出,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黄山市昱中街道党工委把党建创新工作,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运作,项目化管理:目标、责任、措施明确,便于操作,便于评估。为此,我们结合社区特点,探索实施了“小区驿站睦邻点”、“城乡携手党建联盟”、“暖心工程”等一批党建特色项目,创新了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小区驿站睦邻点”的建立,将各项惠民政策向小区延伸,开展形式多样地特色活动,有效推进了小区居民自治,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谋划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结合辖区非公企业资源的有利优势,以项目的形式将辖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到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探索并成功试点了社区抓辖区非公企业党建的模式,打造出了柏树社区“披云徽府菜馆”,将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披云徽府菜馆”党建工作的试点下,带动了黄山市丰华大市场、黄山市华茂大酒店等不同领域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迅速燎原。

篇5: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一、科学定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江苏省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指出:在中小学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党组织应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负责同志首先要对校长的工作给予信任、理解和支持。在日常工作中,党组织应积极参与重大决策,形成决议后要全力贯彻执行,努力多干事,多出力,多支持,多排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支持而不包办,保障而不代替,监督而不挑剔。

目前,学校“一校四址”,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都加大了。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党政组织经常宣传、反复强调要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顾全大局的意识、责任服务的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在保证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使党组织在学校一切工作中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应有的地位。其具体做法有三:

一是完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集体。⑴继续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委员、校级领导每月一次的集中理论学习的制度,努力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心组的学习带动全校教职工的学习。⑵参加上级安排的学习和培训,如每年的暑期校长培训班。⑶认真组织寒暑假期干部学习班,努力办出实效,办出特色,将学习班办成提高认识、明确

思路的“加油站”。

二是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目的是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在校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评选先进工作者程序”、“招生工作程序”、“引进教师工作程序”、“重大财务支出、工程招标工作程序”,保证了决策、办事的制度化、规范化。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我们努力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做到“三个支持”、实施“七个沟通”: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党政关系、正副职关系、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做到“三个支持”,即做到中心工作全面支持、日常工作主动支持、棘手工作热情支持。实施“七个沟通”,即实施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决策之前预先沟通、涉及全面主动沟通、认识不一再三沟通、决策改变重新沟通、正常工作定期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这些做法,使领导班子形成了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强化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创造政绩中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整体合力。三是完善对干部“培养、使用、教育、引导、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提高干部的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学校中层干部是否得力、精干,对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我们积极探索干部管理工作新机制,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实施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对新提拔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培养干部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干部交流和轮岗,进一步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步伐。我们坚持扩大选任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使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进干部奋发向上。2000年开始,我们加强对中层以上干部的考核工作,实行考核通告制和考核工作责任制。我们把学校骨干教师对中层干部的评议情况以及中层干部互评的情况如实地转告本人,对中层干部的触动很大。许多同志自觉对照评议结果,反思自己的工作,积极改进工作。2002年,我们又组织新上岗的干部述职,并逐个谈话,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

2004年,又组织全体校级领导面向全体教师述职,并请教代会代表进行评议,反映也很好。在区委组织部和区教育工委对我校干部的考核中,中层以上干部26名,综合得分80以上为100%,是全区教育系统

得分率最高的学校。

2005年以来,党委每年都在教代会或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让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并接受群众的测评,促进了干部队伍综合素

质的提高。

2006年暑假干部培训班上,学校常务副校长孙汉洲向集团中层干部作

了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报告。

2007年1月,为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各校区又顺利地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选拔出一批德能兼备、享有群众威信的中层干部,增强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活力。

二、突出重点:坚持抓好学校三支队伍的建设工作

学校党建工作,主要是人的工作。教职员工往往从党员身上、党组织的工作中来看我们党。我们常讲,我们党员的点滴表现、我们党组织的点滴工作,应汇成我们党的形象。我们强调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同时也根据党委的职责,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工作,让师生们看到

和体会到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多年来,我校党政组织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提高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龙头工程、形象工程、师表工程等“三个工程”为抓手,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楷模,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等“三个一”为主线,为推动

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做积极贡献。

⑴建设一支能承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领导班子的龙头作用,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2003年校风建设中,学校出台了《心态决定一切》一、二、三、四系列文章。《心态决定一切》之一,把干部应具备的心态归纳为三个方面:对自己为人要“公正清廉,胸怀宽广”,对工作岗位要“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对学校发展要“开拓进取,永不满足”。这是学校对干部的总体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自觉地经常地用这三句话检查、对照自己,努力按照这三句话去做。在具体工作方面提出干部要做到“四勤”,即勤学习,勤思考,勤干事,勤总结。只有做到这“四勤”,才能成为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学校党委以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目标,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学习制度,开展学习活动,完善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这些措施,加大了对干部管理和培养的力度,实现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目标。⑵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党员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

校三个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党委结合学校的工作,不断提出一些响亮的口号,要求党员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的表率作用,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2001年,我们提出“共产党员的思想素质高于群众,师表形象好于群众,各项工作业绩超于群众”的口号;2002年,提出“共产党员的表现要让群众能看出来,共产党员关键的时刻能站出来,共产党员经过努力能把群众带出来”的口号;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党员教师做‘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做精神文明的示范者,做教师、学生的知心人’”、“在学校工作中,困难面前有党员,争挑重担的是党员,突击攻关的是党员,多做贡献的是党员”的口号。我校共产党员在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表率作用、旗帜作用。在这方面的主要活动

有:

一是2001年鼓楼区教育工委号召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我校党委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策划,按照设立岗位、确定岗员、岗位承诺、在岗示范和小结评价等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为期三年的党员示范岗活动成绩显著:第一批示范岗2001年“7•1”前挂牌,共28人;第二批示范岗2002年元旦前挂牌,共56人;第三批示范岗2003年前挂牌,55人;2003年“7•1”前做到全体党员都参加了示范岗活动,示范岗活动覆盖率100%。党员在岗的示范性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2002年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优秀的师德是党员教师的标准。学校党组织以“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题,在2002年师德建设年活动中,组织党员教师谈师德,用特级教师、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其他教师。我校在代表江苏省中学接受教育部的师德建设检查、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得到了较高的评

价。

三是2003—2004年开展“做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活动。在整个社会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党委号召党员教师争当“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活动,要求党员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带头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003—2004年两年里,校党委和校长室组织了全体共产党员在各校区开展观摩课、研究课活动。我们要求每一位党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必须上一堂公开课、观摩课或示范课。我校党员教师“实践课改新理念、争当教学排头兵”的实际行动,在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我校每次中考、高考及各项检测年级成绩第一名的基本是党员教师任课,他们确实表现出“思想素质高于群众,师表形象好于群众,多项工作超于群众”。群众评议时教师们说,“二十九中党员教师个个是好样的”。在他们的带动下,二十九中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入党的人数特别多,愿望也特别迫切。党员示范岗活动,展示了党员教师的风采,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树立了党员

优秀群体的形象。

四是2005年下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区委、区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党组织从2005年7月份始开展了长达半年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开展的学校党员干部“五带头”(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解决在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干净干事、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三党小组“一带三”(一位党员教师带动三个后进学生)、各支部“八查”、“六比六看”(“八查”即:查宗旨观念牢不牢,查纪律观念严不严,查思想观念新不新,查群众威信高不高,查整改意识强不强,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查工作方法对不对,查表彰作用大不大。“六比六看”即:比敬业,看谁为民执教诚;比形象,看谁师生口碑佳;比专业,看谁专业业务强;比效率,看谁办事效率高;比管理,看谁管理服务水平好;比业绩,看谁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优。以及在全集团党员教师中开展的“真心向你承诺,真诚为你服务”等系鲁专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测评结果表明群众满意度高,认为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进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显著,在全体党员教师中产生了良好影响,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推动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五是2006年在全体党员教师中开展的“有效教学”活动。2006年,为配合学校提出的“三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治校方略的实施,党委专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投入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先后召开有效教学文章学习会、无效教学表现排查会和有效教学方式方法交流会,有力推动了全校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2006年高考取得了创历史新高和获得全市高考综

合奖的佳绩。

⑶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能的优秀教师队伍,全面

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校本培训论文《心态决定一切》之二,把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要求要“为人师表,与人为善”,二是对工作岗位要“勤勉敬业,忠于职守”,三是对学校发展要“渴望崇高,追求卓越”。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经常用这三句话来检查、对照自己,努力按照三个方面的要求去做。对教师也提出做到“四勤”,即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创新、勤于研究,以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办人

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修师德,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我校广大教师以自己爱生敬业的大量事实表现出极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校赢得较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二十九中教师形象。各校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身边的模范典型事例教育教师,用正确的集体舆论鼓舞教师,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和弘扬教师中爱生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人好事,让教师用真心、爱心、耐心、信心、进取心来对待学生和鼓舞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二是立师规,健全师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师德教育是一个促进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正面教育,铸师魂,修师德,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也要立师规,健全师德教育的保障机制,营造一个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团结、奋进的氛围。学校党委根据《南京市师德评估细则》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从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工作纪律、行为情操、仪表风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运用评比、检查等手段推动师德建设。三是练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真功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是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狠抓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使办学质量大大提高,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多年努力,学校现有全国劳模1人,省劳模1人,市劳模1人,省333工程人员3名,南京市名校长和名教师各1名,市学科带头人16名,区学科带头人21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50多名,是南京市中

学人数最多的学校。

三、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和提升党员综合素质的形

式多样的大型活动。

党委自2001年至今的六年中,发展了16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新的活力。

六年来,党委几乎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党员活动,例如:2000年在省消防指挥中心举办了“拥抱新世纪”卡拉OK大赛;2001年在山西路广场举办了“教师回报社会”教育咨询活动;2002年在校风建设中开展了“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活动;2003年开展了“党员教师谈师德”和“有效教学研讨”活动;2004年在先进性教育中,开展了“真心向您承诺,真诚为您服务”、“六看六比”和“一带三”活动;2005年开展了“做有觉悟、有本领、有作为的共产党员”活动;2006年为庆祝建党85周年,开展了参观华西、无锡、苏州工业园活

动。

六年来,党委还先后邀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杨瑞清、感动中国人物张云泉等英雄模范人物作事迹报告,邀请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南京大学王德宝教授、南师大赵凯教授、省党校汪教授、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等专家学者为全体教师和党员作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先进性教育

和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由于六年来党委工作的开展富有成效,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较大的进展: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在成为省重点中学和国家级示范高中之后,又顺利转评为省四星级高中;1999年,学校党组织评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教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师群体;2002年,我校代表江苏省中学接受国家教委师德检查团的验收,受到了很高的评价。200年,学校党委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南京市党建工作创新先进集体;还先后被为江苏省“教师回报社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红旗团委、南京市退协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志们的通力合作和积极支持,在此我代表党委向大家付出的辛劳和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四、展望未来:创新党建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党委六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的认识集中到一点,那就是:没有创新,党建工作也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生命力。学校基层党组织只有注重对工作对象的调查研究,才能在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只有坚持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才能在教育教学这个工作重点上有创新;只有抓住党员干部、教师群体的先进典型,才能在工作实效上有创新;只有规范对教育活动的管理,才能在工作机制上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必由之路,只有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才会充满活力。我们将沿着党建工作创新之路走下去,使我校党建工作不断攀登新台阶,不断提升新水平。

1.工作思路

明确一个工作目标:以党建工作,促校园和谐。

完善两个工作机制:完善党内工作制度,完善群众组织工作机制制

度。

抓实三支队伍建设: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抓实党员队伍建设,抓实教

师队伍建设。

牢记四句工作口号: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党建工作制度,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

2.工作要点

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做好五个方

面的工作:

(一)明确工作重点,增强党组织为师生服务功能,提高师生凝聚

力,合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完善工作机制,为领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党委将着重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机制的建设:一是工作决策机制,坚持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二是检查评估机制,坚持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述廉述职制度与考评制度。

(三)完善工作职能,发挥党委统领师生员工思想、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协调各方利益、服务师生员工、建设党员队伍和发展党内民主等

六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四)创新工作方法,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以增强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五)巩固党建工作成果,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环境。多年的党建工作实践,我校党委积累了一些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经验成果,我们要充分把这些宝贵成果运用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上来。一是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和谐校园建设内容。二是要努力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以树立和谐校园建设的榜样。三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坚持以校园精神作引领,以校园物态作配合,以校园行为作印证,以校园制度作保障,营造和谐校园建设的氛围。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学校党委的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党委在切实发挥学校政治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的同时,将着力夯实基础,认真抓好各校区党总支及其各个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目前,全校有4个党总支和13个党支部。党委首先将通过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政共同负责的科学的运行机制,强化各党总支的地位和作用,以保证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完成;党委还将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坚持目标考评制度,以增强党建意识,进一步促进各党总支部和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总之,我们要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事业责任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好党建工作,在“追求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发展”的征途中,再创辉煌,再立新

篇6: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汽修车间改革创新建设和谐车间工作总结 2002 年,汽修 车间成立。近7 年来,汽修车间始终贯彻追求卓越,奉献汽修的理念,以服务用户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调整结构、强化自主创新、深化内部改革上下功夫,圆满完成了各项各批次修理任务,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以下是我们汽修车间改革创新建设和谐车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发展,必须有一种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XX 车间创建初期,可谓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但车间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坚持改革、自主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对新装修理周期紧迫,缺少资料的困难局面,车间上下团结一心,按期完成了新装试修任务,形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从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始终坚持把追求卓越,奉献汽修的强烈愿望,转变成科学发展的工作热情;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转变成对自身的磨练和充实,进而从中找到创新的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实践证明:发展的机遇是客观的,抓住机遇实现发展,要靠车间主动、科学的运作;而对汽车各项技术工艺深度的消化吸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更是靠车间主动、科学的运作。在地面人身上,有一种坚持以创新为动力,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车间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同舟共济,实现了车间各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篇7:创新党建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兴隆乡人民调解工作瞄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四个三”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全乡和谐新农村建设。

发挥三大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优势。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济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措施,有效地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力量。二是发挥综治办综合协调的优势。强化综治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其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组织综合协调作用。三是发挥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优势。把民调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了各单位抓民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整合三大力量,搭建工作平台。遵循“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形成优势、强化基础”的工作原则,多层面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基层民调队伍建设。一是整合村级民调力量。村委会建立调解委员会,确定2-4名调解员,每个自然村确定4名综治信息员。二是整合民调综合力量。举办乡、村两

级调解人员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了基层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运用三大方式,规范调处行为。一是现场调解。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入户调解,及时制止事态蔓延扩大,增强调处的及时性。二是庭式调解。将双方当事人集中到调解室,由调解委员会值班领导主持调解。三是巡回调解。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及早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和其他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矛盾纠纷的转化和发生。

篇8:建设安全社区创新社会管理

安全社区建设将辖区内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紧密联系起来, 运用各自的资源及服务, 让辖区内所有人员不论是在工作场所, 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都能保证安全和健康, 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消防、老年人、工作和居家安全等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的伤害甚至暴力、自杀等各种意外。

2009年初,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萝岗区委、区政府将夏港街道作为试点,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到2012年8月, 全区5个街道全部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安全社区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改善辖区群众的安全与健康, 而且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促进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伤害干预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 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安全社区建设如同看病, 首先要进行社区诊断, 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提出干预措施并实施。

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干预的是暴力、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伤害。对伤害进行干预, 必须加强相应的社会管理工作。干预措施的指向性强, 需要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不仅要从“硬件”上要加大投入, 更需要从“软件”着手, 从社会管理层面去解决问题, 通过政策、法规、制度、服务创新, 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是一个第二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 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非常多, 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比例达到5:1以上, 外来人口管理变成社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各个街道, 普遍实施“8小时以外安全促进项目”, 积极干预外来工8小时以外的安全, 得到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的肯定。一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建设乐飞家园、佳大公寓、三菱员工楼等条件非常好的集中居住公寓供外来工免费或低廉价格居住, 对散居的外来工, 也坚持上门主动服务, 为外来工在交通、居家、治安等各方面提供指引和保障;二为外来工创造较好的人际交流环境。在企业、在集中居住公寓, 成立大量社团, 如舞蹈团、书画协会等, 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组织、熟悉这个城市环境;三是街道整合安监、公安、民政、劳动、司法、教育、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 以及总工会、企业、宿舍物业管理、各种自发的社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地服务外来工, 切实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 让工人感觉在这里工作与生活, 非常有尊严。安全社区开展的一系列安全干预项目, 提升了社会管理效果。

自下而上

在安全社区建设的街道都成立了跨界组织——安全促进委员会, 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主任, 来自街道各部门、驻街道各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居民和志愿者等代表担任促进委员会成员。下面设有工作场所、交通、治安、老年人、残疾人、学校等专项工作组。在促进委员会的领导下, 各专项工作组根据伤害与风险辨识与评价结果, 对相关领域的重点问题, 按照科学体系的要求, 提出解决措施, 并协调有关各方, 调动相关资源, 自主地解决问题。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 街道安全促进委员会只负责战略, 而目标设定、决策、资源配置和实施由最基层一线的专项工作组实现。专项工作组整合相关单位资源, 问题解决效率更高。通过安全社区建设, 将安全干预、社会管理工作和居民需求对接, 居民反映的问题, 如水浸街、施工扰民等, 能够比以往更快得到解决。例如, 对居民非常关心的小学生托管问题, 夏港街道依托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实施了“四点半学校”安全项目。每天下午4点15分, 工作人员、志愿者就会到学校接家长没时间接的孩子到家庭服务中心, 辅导小孩做好家庭作业, 适时开展一些安全、社会交往游戏。

共同治理

安全社区建设强调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跨部门组织, 整合社区内外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开展伤害预防工作。通过风险与伤害辨识存在的安全问题, 按照项目建设的方式, 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系统地、科学地消除安全问题。安全社区建设将所有资源配置、激活和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而发挥安全干预的最大效应。

东区街道交通安全组对辖区内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伤害辨识后发现, 2009年, 开创大道宏光路口交通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占全街道的近1/2, 是街道交通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 交通组整合了区市政、交警、交通、安监等部门, 以及街道交通服务部、安监中队、居委会、周边企业、交通志愿者等资源, 针对人流量大、车速快、斑马线过长、车辆违章多发、非法营运车辆存在等现象, 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一是交通设施改造, 增设监控装备、减速带、限速标志, 在斑马线中段增设“行人安全岛”, 修剪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二是对道路车辆提前进行分流, 减少车流量, 维护交通秩序;三是长期在高峰期组织交通志愿者对路口行人进行指引;四是增加和修改公交线路15条, 并采取“长短线结合、空车切入、总站零停站”、调整车型、加大运量以及延长收车时间等措施减少非法营运;五是建设人行天桥。经过两年的努力, 2011年, 宏光路口未发生一起交通死亡事故。

持续改进

安全社区并非单以社区的安全状况为评判指标, 而是看一个社区是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和程序, 使之有能力持续改进社区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过程是社区诊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计划、解决问题、评估效果、适度修正。持续改进是安全社区最有特色和最富生命力的特征。它强调持续改进, 强调动态追击和目标的零距离接近。

联和街道2009年以来, 通过社区诊断发现企业、居民出租屋、山林是消防的高风险环境。企业存在安全通道堵塞、消防器材失效等问题;居民住宅 (含出租屋) 存在电线老化或拉接混乱、燃气热水器安装不规范,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山林在重阳节、清明节期间有放“孔明灯”、上坟烧香、燃放烟花爆竹等情况, 消防隐患大。针对这个情况, 消防工作组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 开展了企业、居民住宅、山林防火3个消防安全促进子项目, 不断修正工作措施, 实现了每年火灾事故数下降10%的目标。但是,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工作场所存在隐患的问题还存在, 针对这个问题, 联和街道就下一步如何对企业、居民住宅和山林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技能教育、上门服务做了新一轮的安排。

上一篇:牡丹江农副产品 超微粉类食品精深加工项目简介下一篇:英语六年级课本人教版第二单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