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2024-04-27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精选9篇)

篇1: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论文

对于会计审计来说,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结合标准合理的财务程序,针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态以及财务收支等进行监督及管理,这项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企业正常、安全经营,进一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从实际工作来看,企业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1]。为了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本课题针对“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便具备积极的意义。

一、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在企业中,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总结起来,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促进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会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信息是主要的审计内容,进一步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完善性等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科学决策,从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化[2]。值得注意的是,把会计审计成果使用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使会计审计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总之,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

在会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将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发现出来,同时发现制度实施过程中潜在的不足,当认识到问题及不足的情况下,便能够为制度的完善以及完善后制度应用效果的提升奠定有效基础,进一步使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健全,最终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三)有助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

对于会计审计工作来说,具备监督的职能作用,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监督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角度来看,在监督过程中,便会注重自身工作行为的规范,并充分遵循相关工作规范制度,这样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进一步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四)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企业内部实施会计审计,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潜在的缺陷,进一步针对相应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完善。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角度来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便促进了自身工作能力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3]。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是具备很大程度的积极作用的,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稳健发展。

二、提升企业会计审计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不难看出企业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水平,便有必要注重企业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总结起来,提升企业会计审计质量的相关策略如下:

(一)对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加以完善

要想使企业的会计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便有必要对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加以完善。一方面,加强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视,正确认识会计审计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地位及作用,确保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及审查工作加以强化,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对内部会计结算中心加以构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加以重视,以公开及共享财务信息的方式为依据,让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即时有效地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及经营情况。此外,对于会计事务所来说,需将自身的监督作用展现出来,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总之,需注重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为企业会计审计的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强化

企业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比如: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便非常重要。一方面,需注重会计岗位的合理、科学设置,充分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采取职务分离控制措施,使会计管理潜在不足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避免会计舞弊及弄虚作假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加以强化,严格对会计审计职能加以履行,对于会计信息存在的误差第一时间加以纠正,进一步以严格的态度对会计凭证、记录以及总账报表等进行审查,使会计资料的合法性以及完整性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4]。此外,还有必要对授权批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对企业货币资金收支以及保管业务的控制进行强化,以此使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也需加以强化,以严格的态度对实物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进行控制,使实物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

(三)充分发挥会计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自身的经济行为要想得到有效约束,少不了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考虑到会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需充分发挥会计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使企业会计审计的权威性及独立性特点能够有效展现出来。一方面,明确企业会计审计部门的职能,积极开展会计审计工作,并使会计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及真实性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采取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相结合的措施,使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规避。除此之外,还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比如:合理地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总之,需将会计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会计审計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注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企业需注重优秀会计审计人才的选拔,并加强对选拔进来的人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有序性及科学性。另一方面,需针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包括会计审计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巧,通过培训提高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将知识、技术系统化地应用到日常工作过程中,以此使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企业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并进一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综合考虑便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会计审计的质量。在企业会计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企业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衡.会计审计对工程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3:304.

[2]李欧.浅谈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关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04:60-61.

[3]杨佩佩.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商,2016,01:131.

[4]张启国.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8:89-90.

篇2: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财务战略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促进作用

常言道:“三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企业、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这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将有助于企业提高决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认准市场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发展战略,企业的执行层就有了行动的指南,避免了盲目决策、浪费有限的资源或丧失发展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如何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呢?企业应当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结合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来制定发展战略。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经过战略分析后,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编制战略规划。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发展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和过于激进,应当突出主业,否则会导致企业过度扩张或经营失败。其次发展目标也不能过于保守,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内容 作为发展战略子系统的财务战略,它是从属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合理投放,以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同时财务战略又与企业其他战略保持着动态的联系,努力使其能够支持其他子战略。在对企业资金运筹进行总体规划时,财务战略应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进行考虑,成为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财务战略有一个“资金固定化”的特性,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其使用方向和规模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调整,这就导致了财务战略在制定与实施方面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并购战略等。 第一,筹资战略,是依据企业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适应整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进行长期、系统的谋划。筹资必须遵循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在运筹筹资战略的时候,要注意和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筹资的两大来源(筹资渠道)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是有差异的,债务资金有利息抵税的效应,通常情况下,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需要重视资本结构问题;筹资的法律要求。 第二,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需要明确其投资目标、投资原则、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投资评价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来分析、决定投资策略。 第三,收益分配战略,是将企业的收益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重点是对股利的分配,为了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根据股利分配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来确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以下几中股利政策可供选择: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四,并购战略,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和并购发展,但实施并购战略通常可以达到快速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扩大市场份额、补充或获得资源与能力、获得协同效应等目的。在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战略整合、业务整合、制度整合、组织人事整合和企

业文化整合,才能实现并购目标。 三、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实际应用 现举例说明财务战略的部分内容: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近几年业绩一直很稳定,公司的股东希望每期获得的股利趋于平稳,且投资者对于股价稳定的要求较高。为扩大生产能力,A公司计划在投资6000万购置一批设备,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下权益乘数为2,公司税前利润为6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要求:按剩余股利政策计算A公司应分配的现金股利为多少;假定A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为4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假定A公司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为1500万元,稳定的股利增长率为5%,从以后开始执行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假定A公司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为1300万,额外股利为净利润超过万元的部分的1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度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分析判断A公司最应该选择的股利政策。 解:20净利润=6000*(1-25%)=4500万元 已知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2 权益资金所占的比例=1/2*100%=50%,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1-50%=50% 年投资所需权益资金=6000*50%=3000万元 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4500-3000=1500万元 2010年公司留存利润=4500*(1-40%)=2700万元 2011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金额=3000-2700=300万元 2010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500*(1+5%)*(1+5%)=1653.75万元 2010年公司留存利润=4500-1653.75=2846.25万元 2011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金额=3000-2846.25=153.75万元 2010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300+(4500-2000)*10%=1550万元

篇3: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相关知识

在上个世纪,企业应用物料需求计划系统来改善经济管理,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内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生产产能。之后物料需求计划二代系统引入了财务会计管理,该系统综合管理企业各个业务系统,并从财务层面反映企业产品设计与运营计划相适应的情况。而随着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系统逐渐扩大至企业所有的资源计划中,包括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通信系统、产能计划、物料计划、信息仓库、产品设计等,而该新型系统即为企业资源规划。该系统具有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特性,企业利用该系统可有效强化企业管控效果,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务与企业内部业务一体化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包含着较多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产生财务信息时,财务系统需要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该业务,促使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协调统一。例如,在生产流程中,其核心是生产管理,在生产流程中消耗的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成本等财务信息需提交给财务部门,经财务部门加工、处理后,生产管理部门可根据这些财务信息分析本部门的经济性,从而合理管理本部门。财务与企业外部业务一体化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企业外部业务主要有银行结算业务、供应商询价采购业务、客户销售催账业务等,财务部门需及时处理这些业务产生的财务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外部业务工作者,从而保证企业外部业务流程与财务信息保持一致。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于财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一)强化了企业整体管控效果

企业利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可有效控制企业各个业务系统。企业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后,可与企业内部和外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相连,将业务流程与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融合在一起,让财务会计与业务的发展同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会计的价值。企业可直接通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财务预算系统等管控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例如,某企业在营销板块应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时,该系统直接获取、加工PI数据并反馈至移动设备管理系统中,且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信息直接随移动设备管理系统信息的变化的而改变,从而让营销部门获取本部门的实时财务信息,可为本部门分析相关工作提供资料。

(二)有助于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

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融合了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信息,可综合处理企业各个模块的信息数据,且该信息化管理方式可简化业务流程数据,并根据实际需求生成对应的信息,有效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企业营销部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连接,可对销售月计划、竞拍订单和销售合同等业务的信息进行处理,企业经营管理者可直接通过该系统查看企业营业部门与财务相关的信息。

(三)有助于提高财务业务工作效率

企业利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方式时,该管理系统可在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控制按预定计划执行、预付款的相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与业务相关的信息,从而控制计划、发运和收款业务,如果某项业务环节出现问题,业务人员可及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跟进处理。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严格管理和控制营销主营业务,其可按照实际项目的需要来实施计划、发运、开票、静态数据、业务数据、质量、存煤、统计分析等工作,且企业收付财务凭证、内部结算凭证直接根据业务凭证生成,这种细致管理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业务工作效率。企业记账凭证无需会计人员制作,可有效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会计人员可将精力放在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以及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从财务角度来分析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并在充分发挥财务会计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发展计划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三、企业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方法

综上所述,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强化企业管理效果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时,应在总结该管理方式实践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规范企业管理标准,建立管理指标数据,设立行业内、外和板块间三维理论以及实务指引模式,并积极进行会计管理理论学习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建立奠定基础。企业应整合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推动财务管理的变革,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从而有效发挥财务会计的职能。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应积极开拓创新,应用有效的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发展。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可有效强化企业管控效果,有助于提高企业业务流程质量和效率,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此,企业应积极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岳华,魏蓉,杨仁良.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会计研究,2013

[2]孙兆娣.浅谈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篇4: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摘 要 会计审核是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会计审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和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的具体措施进行浅析,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会计审核 财务管理 经营管理

会计审核是企业會计部门对会计业务处理情况,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等进行自我监督与审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的再监督、再复核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同时也可以洞察和防止会计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会计审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减少财务风险

企业会计审核以企业内部实际财务状况为起点,进行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各方面监督与审查。由于会计审核人员对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经营管理目标、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各部门的职责都比较了解,所以会更为客观、真实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并且利用已掌握的企业动态信息,来有效地判断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进而为企业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提供可靠依据。

(二)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

在内部会计审核过程中,会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间接起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作用。并且这些建议符合企业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以降低企业财务损失为最终目的,所以,从企业管理层面来讲,会计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财务管理,完善了财务控制。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对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财务各项支出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是否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企业自身的制度规章使用预算,会计核算与财务表报的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制度以及企业的财务开支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都需要进行会计审核之后才能确定。所以说,会计审核可以从多环节、多角度地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在充分利用财务评价测试、控制评价、风险分析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会计审核工作效率,为了企业控制资金运作、改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充分发挥会计审核对财务管理促进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领导重视会计审核工作

在企业管理的各项审核工作中,会计审核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而领导对会计审核工作重视不足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所以企业领导应改变以往对会计审核工作的态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认真查阅报送给企业领导的会计审核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也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二)制定会计审核的规则、程序

会计审核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要求很强的工作,为确保会计审核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会计核算特点的会计审核规则、程序,明确审核工作的具体分工及相应的职责、权限,以利于会计审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建立会计审核档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成为考核会计审核人员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领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供可靠信息。

(三)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进行日常会计审核的必要条件。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包括分设出纳和审核人员岗位,保管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人员、职务相分离,健全凭证的印制、领用、保管、销毁的管理制度,落实财产的盘点清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对会计审核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可以减少会计业务中的差错,提高会计审核工作的效率。首先,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丰富其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其次,会计审核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吸收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经济、管理、税务、计算机等新知识,这样才能高效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再次,企业要重视对会计审核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其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良好工作作风,这是确保会计审核人员能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完成会计审核工作的内在因素。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会计审核工作是会计机构在会计业务处理时的一种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它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企业要充分重视会计审核工作,使其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涌玲,成文澜.企业会计稽核刍议.中国农业会计.2009(7).

[2]王全祝.浅析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山西建筑.2008(32).

篇5: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3.2 控制和激励当今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组织间的竞争归结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因素成为组织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大部分的组织面临的一大挑战是通过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将核心人才引入组织以及留住组织的原有核心人才,并培养核心人才对组织的忠诚度,鼓励他们勇于奋斗和创新,做到与组织共进退,共成长。为了增加组织成员的满意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并使之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组织必须将薪酬方面的管理、人员的升迁、调动、选拔与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组织实施的这一举措在体现组织文化的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组织文化的形成,并巩固了组织文化。

3.3 培训和开发培训与开发是指对员工实施培训,并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明确各自的长、短处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培训的过程中,新成员一般都要进行组织文化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了解组织对新成员的行为期望,组织越是严密和正规,则其组织文化也更容易被深入和强化。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将组织文化贯穿在整个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过程中,摒弃生搬硬套的灌输模式。进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篇6: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5谢静

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论文摘要: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不断提高,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作。现代市场竞争是企业科技的竞争、是企业营销的竞争、是企业经营策略与方针的竞争,而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具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得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针对企业人才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促进作用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概述

细致了解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是分析其对企业发展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了解其管理工作内容与智能有助于对工作开展进行细致的分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别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其是以人才储备为基础进行企业人员档案、薪资结构设计、福利待遇设计、人才培养等工作。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针对自身行业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建设,以此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适用于行业情况,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2、招聘

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有效的招聘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人员结构,也可以为组织注入新的管理思想,为组织增添新的活力,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技术、管理上的重大革新。招聘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有效的招聘工作能为以后的培训、考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管理活动打好基础。因此,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储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人才储备职能实施是现代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是企业为了应对发展与岗位人才需求进行的基础工作。在现代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企业人才储备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使企业在人才流动中及时进行人员补充,避免空岗等情况的发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人才储备不仅仅是对外部员工的招聘,其还是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储备。通过对员工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使企业在急需相关人才时能够以内部人员的聘用为基础,保障人才的快速到位,为企业经营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企业内部人才储备方式还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员工的稳定以及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有效避免员工由于发展前景问题造成的人才流失。而且,在企业人才储备过程中,企业多渠道人才选拔提高了员工的危机意识,使员工认识到了自身综合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将被淘汰,其使得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身岗位技能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企业员工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使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

2.2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并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以此促进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培训机制还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促进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在培训工作开展中,人力资源管理还能够科学的针对员工需求进行系统培训,能够使员工得到自身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3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控制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经济效益是指进行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与所耗费的差额。减少劳动耗费的过程,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以,合理组织劳动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要保值增值,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偶有效的促进企业人才储备以及人才的稳定性,同时其还通过自身的职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增加企业人员的稳定性,减少企业人员招聘以及新进人员上岗后熟悉过程造成的成本增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对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的行业调查以及对本地区相同岗位的调查设置科学的薪资水平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体系,以此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与发展空间,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有效减少了企业员工招聘造成的人工成本增加。同时稳定的人员也是的企业减少了新员工岗位熟悉过程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促进了企业人工成本的降低。

4、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

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拥有三大资源,即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是通过与人力资源的结合实现的,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最优的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在提高人员稳定性的同时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员工熟练掌握本企业的特点与流程、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内容,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以生产过程为例,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其对企业声场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极为熟悉,能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而新员工则需要在岗位上熟悉一段时间后方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岗位熟练的过程不仅仅影响该岗位的生产活动,其还会对后续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企业整体生产流程效率的降低,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如果员工离职期间为企业生产高峰其所产生的后果还将更为严重。因此,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成为了企业发展中所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

5、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的分析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企业应针对自身的行业特性以及企业的特点进行相关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基础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6、结论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对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应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企业相关人才的引进以及人力资

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在管理体系的规范下促进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企业综合技术水平与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一环,也是企业全球化竞争重要战略,现代 企业开始日益重视电子商务对企业。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和发 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把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管理融会贯通,相 辅相成,是当今企业,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企业的管理变革中,电子商 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子商务为企业带 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的现状研 究及发展前景,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变革中的影响(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影响,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对企业组织变化的影响,下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影响,对现存弊端分析与解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促进企业在信息时代抓住时机,电子商务的理 论转化为现实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企业管理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都是对利润的不懈追逐。于是,企业管理者不断将目光投向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但随着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趋于一致,自动化生产和现代规范统一管理的实现,成本的降低似乎已接近极限。此时,人们惊奇的发现了潜藏在生产制造背后的物流价值成本,还是一个未曾有人触及的领域。随着人们对物流价值的不断地关注与研究,物流管理越来越多的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物流业能够通过完善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配送等环节的效率,保证货物及时交付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随着网络信息、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的规模逐渐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从成本、质量差异化竞争,转向与企业生产前后相关联的物流管理竞争。

诞生时间不到10年的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首先,电子商务使企业物流业务的采购行为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和无纸化。通过上网查询点击,企业可以轻松地找到原材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使供需双方通过在线联系和在线交易完成采购,避免经过中间流通环节出现的问题,也节省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了整个采购环节的物流服务效率。

其次,电子商务有助于优化企业产品销售。企业可通过网上广告、网上订货、网上交易及电子支付等手段,使产品销售实现“连锁经营”、“代理制”、“及时配送制”等多种现代物流经营模式。

再次,电子商务拓展了企业的信息流,完善了企业的物流管理。企业生产原料储备空间不足,可能会造成供料不及时,从而影响到生产的连续性。电子商务

可以让企业通过网络信息而建立起“虚拟库存”,再配合先进的物流配送手段,能实现企业的“零库存”,降低物流总成本中的仓储成本。

最后,电子商务能实现企业物流管理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商流解决物资商品的价值转移和所有的变更,体现了企业购买、付款结算的行为;物流解决物资使用价值的实现,体现了物资在生产地与使用地之间的交换行为;而信息流能完成商流与物流之间的信息传递。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实现了企业“三流”一体化,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

总之,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顺畅衔接,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为企业高效的物流管理提供了保证。

然而,电子商务在我国企业目前的物流管理中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将电子商务运用于物流实践的企业,总量规模过小。根据对我国100家各行业的代表企业2000年信息化状况调查的统计,只有23家企业开始尝试电子商务业务,而仅有8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采购、销售和库存管理。上海工业商品交易网在开通后,10亿元交易在一个星期内竟无人应标。而像海尔、联想等能将电子商务成功运用于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的企业,实在是风毛麟角。

二是我国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物流管理手段落后,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还没有建立。电子商务活动和物流管理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电子商务的开展,能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管理和配送体系。现阶段,我国企业滞后的物流网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普及。

近年来,国家经贸委、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及相关行业协会,加大了支持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力度,对中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笔者认为,要改善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电子商务运作水平,实现物流管理的电子商务化,可以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开展。

首先,要构建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初期,企业可以先上网进行有关商务信息的搜寻,运用电子邮件与供应商建立联系。运营一段时间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示企业自身的形象,让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与用户建立起广泛地网络联系。最后,逐步实现EDI“无纸贸易”、网上订单、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现代化管理手段。

其次,要优化企业物流网络体系。目前,许多企业经营者考虑的电子商务问题仅是送配货和库存,然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物流和配送体系,要实现的目标不局限于此,最重要的还是物流整个系统的优化和设计。可以采取明确电子商务的采购和销售目标,确定物流、配送的服务目标和成本目标(通过送货频率、反应时间、订货满足率、配送成本等定量指标予以考评),对可用的物流、配送资

源进行评估,设计制作物流、配送的运作流程和运作系统以及对物流、配送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等具体措施,来优化企业物流体系.而关于物流管理对现代企业的作用,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利润的作用

物流活动贯穿了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合理、高效的物流管理能够通过协调、完善企业内部的生产、流通结构,减少消耗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企业利润。

物流管理通过有效整合仓储管理,提高企业利润。

企业仓储是基于产品生产过剩、产品流通需要和正常连续生产的需求建立起来的。企业仓储主要分为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两个部分。其中,静态库存,是指暂时不能被消耗掉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维修原件;动态库存,是指对存储产品进行保管、维护、加工、配送的管理活动。而无论是静态库存,还是动态库存,都是企业的凝固资金,其阻碍了企业资金流的正常流转,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障碍。

仓储管理的作用就是在保证资金正常流转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库存量,保证原材料能够按时、按量输入,生产产品能够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及时发送到市场或客户端。这是保证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之一。物流管理正是通过高频率的配送、预见性的需求管理,有效整合企业的仓储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维持最少量的库存量和最高效的库存周转率,提高企业利润。

物流管理通过提高成品在企业内部与顾客市场之间的流通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

一个企业只有将物料、半成品转化成成品,才能够实现产品的价值,产生利润。而良好的物流管理,则通过对物料、半成品储存区域的划分,运输、搬运等途径的优化设计,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时间浪费、距离浪费和人员管理浪费等,提高企业内部流转效率,降低投入,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在企业内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仓储管理,缩短物料、产品运输距离,精简管理机构,增强资金流动性。可见,物流管理对企业内部的作用,不仅仅是个体的或者是局部的提高或增强,而是随着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企业一系列的管理系统进行整体改进。企业能够通过提高物流管理水平,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将物流管理称之为企业财富的“第三源泉”。

(二)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物流不但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还可以通过短时间完成货物投放、及时满足客户服务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达到增加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良好的物流管理通过提升交货及时率、准确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则是企业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之一。

革新物流管理,能够实现原料的低价值和过程流通的高效率。占有效用是由企业多个职能部门(诸如:采购、生产、营销等)共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部门策划的产品推广、促销活动使消费者了解产品,并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生产部门通过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吸引顾客;营销部门通过订单的分配、接收,管理在库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在这些过程中,所有的前期策划都归结于最终的物流服务。最终物流服务的完成,才能实现产品的占有效用。

时间、空间效用与物流活动的关系更加密切。物流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货物在适当的时间运送到适当的地点满足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而物流对时间、空间障碍的跨越过程实际就是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的体现。由此可知,前述产品的四种价值的实现,均与物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物流管理恰是通过提高物流的质量与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物流对于增强企业之间联系的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独立的去实现某件产品的产出,并将之成功的投放到市场。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包装,生产设备、动力系统、基础设施的购买与维护,都是由不同企业共同完成的。如果将产品的产出当作一个整体系统,各个企业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系列工序。如此来看,产品的产出效率,同样依赖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或者说依赖于连接在企业之间的物流管理水平。企业之间的物流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就会相应得到增强。同时,企业之间的物流管理水平提高,还有助于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物流管理在企业之间起到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使得企业本身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减少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产品投入成本,从而提高各个工序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物流管理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频繁,带动整个行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0 引言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意识到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即人的因素逐步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以越来越迫切的态度关注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并在新形势下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企业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需要借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进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 同时将其部门视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扮演者传统守门人的角色, 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相结合, 使之由传统角色转化成为企业主管的策略伙伴。将企业的运营目标与人力资源的功能相结合, 其工作的主要范围也应整合到企业的运行、战略等流程中。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共同商量来决定企业的预期目标和经营方向, 而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的计划和采取的措施不能违背企业的整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目前市场环境下, 企业竞争异常的激烈,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能发现、培养和激励人才, 引导企业革新,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 进而极大地推动企业实现商业目标。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深刻认识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后, 人力资源管理揭示了人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个人的精神健康培养, 考虑个性需求并尽量满足合理地需求, 同时在实践中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体来说,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含义:

第一, 企业的最高经营宗旨是表示对人的尊重。因此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需要结合员工的满意度, 而不是单纯分析财务报表。

第二, 人进行着所有的经济行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是由人的活力来决定的, 因此社会经济活力的主体是人, 即人在社会经济活力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 企业将人的内在潜能开发作为主要的管理任务。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兴盛与衰败, 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因素, 并且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因此, 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本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第四, 组织成功的基础条件是塑造具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员工, 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培育人才, 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是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因为提高员工素质能够维持并壮大企业的生命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所处的位置。简单说来, 企业管理是为了实现已经设定的规划和目标, 对企业所拥有和投入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而企业拥有和投入的资源是由技术资源、物质资源、资金源、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不同种类构成的, 因此这些不同资源的管理包含在企业管理中。从这方面来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并且人力资源管理处在各项管理的中心位置, 将其他各项不同的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 而企业对各项资源的管理也是需要通过人力资源来实现有效管理的。在这个前提下, 应该以辨证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组成部分, 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能解决企业管理遇到的全部问题, 也就不能代表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目标和企业管理中, 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都必须通过人来制定和执行企业业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市场有关系, 而且与企业中人的因素有密切联系, 甚至企业在没有人力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运作, 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因此有效与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科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目标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见和解决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对一系列技术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相关的如招聘、培训等方法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不可替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对企业发展有明显、有效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一,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激励和鼓动处于一线的管理人员主动、自主地参与战略的规划和制定;第二, 为了促进企业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识别、分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企业应当针对自身的目标对各层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使其能够在上下级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第三, 企业管理者通过发展独立性、广阔性、有弹性的思维来帮助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充分认识企业的当前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和愿景之间的差距, 从而根据此差距来更加有效的制定计划, 规划未来, 进而逐步缩小此差距;第四, 激发和鼓励企业的领导事先、主动的进行战略性思考, 培养其对于企业未来的谋划思维。

3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所以首先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来改进企业管理制度。

3.1 人力获取与招聘

人才的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获取职能。在传统人员招聘时, 往往将人看作无判别的同一类, 几乎忽略了应聘人员的工作态度、价值取向、兴趣爱好、激励方式、个人成功标准等各种文化价值因素, 而只是一味地看重其品德好坏与学历高低。当受聘人员进入企业、组织以后, 再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其进行行为上的塑造和组织文化的灌输。但是组织文化并不能保证每个受聘人员都能得到有效的整合, 如果整合失败, 不但会将组织文化的核心力量瓦解, 阻碍组织文化的正常传播和渗透, 而且又会阻碍受聘人员在组织中的正常发挥, 不能提供给受聘人员合适的生长环境, 导致受聘人员以消极、被动的态度来对待日常工作事务, 最终会因在工作上非良好的表现遭遇组织解雇或者自动辞职。所以, 在人力获取这个环节, 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文化价值因素, 以使人的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企业才能高效运转。

3.2 控制和激励

当今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组织间的竞争归结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人力资源因素成为组织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大部分的组织面临的一大挑战是通过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将核心人才引入组织以及留住组织的原有核心人才, 并培养核心人才对组织的忠诚度, 鼓励他们勇于奋斗和创新, 做到与组织共进退, 共成长。为了增加组织成员的满意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并使之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组织必须将薪酬方面的管理、人员的升迁、调动、选拔与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组织实施的这一举措在体现组织文化的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组织文化的形成, 并巩固了组织文化。

3.3 培训和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对员工实施培训, 并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 明确各自的长、短处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培训的过程中, 新成员一般都要进行组织文化的学习, 并在学习中了解组织对新成员的行为期望, 组织越是严密和正规, 则其组织文化也更容易被深入和强化。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将组织文化贯穿在整个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过程中, 摒弃生搬硬套的灌输模式。进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娟华.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 2009 (21) .

[2]王曦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04) .

篇9: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保险集中管理是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先进的企业保险业务管理模式,一般是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其内部的财务金融平台将系统内分散的保险资源进行整合,变分散采购为统一采购,变分散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保险采购和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不仅满足了企业财务金融职能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下属各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更好的将生产安全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保障稳定发展。

企业保险业务管理就是综合运用商业保险产品转嫁企业风险、降低意外损失、保障持续生产的一种制度措施,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世纪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保险作为相对银行、证券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的产业,虽已为人所知,却未能深入人心,相当部分的企业仍然对保险存在片面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全国性、集团性的企业而言,下属企业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甚广、经营性质千差万别的特点,决定了其保险业务管理在原有分散操作的方式下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降低了资金的效率,限制了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保险经纪人的出现,保险集中管理模式的引入,很好的适应了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了财务管理与保险管理之间的协作问题。在保险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部门成为了组织负责机构,承担了整合内部资源、统一招标采购、规范日常管理、制定服务标准等职责,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职能,发挥了财务资源配置职能,加强了财务预决算管控职能,提升了企业全面风险管控能力,对未来企业财务职能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险集中管理模式介绍

(一)基本概念。保险集中管理模式,即以大型的企业集团为母公司,整合下属企业或分子公司的业务资源,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对保险业务进行集中的设计和规划,制定统一的保险服务标准,规范统一的保险业务流程,下属企业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保险资产范围和种类,并组织完成具体的投保、索赔等手续。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母公司会通过自设保险经纪公司或外聘保险经纪公司,协助下属企业组织实施保险集中管理。

保险业务集中和统一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方式之一。通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职能实施保险业务集中管理,可以母公司使最大程度的了解整体的资产风险管理状态,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有效提高分子公司的资金利用率,争取优惠的保险承保条件,帮助企业合理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以小的保险费用支出获得最大范围的保险保障。

(二)组织体系。一般情况下,保险集中管理模式的组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1)母公司财务部,作为保险集中管理专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保险集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内部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工作、指导分子公司执行落实保险集中管理的各项要求,逐步完善财务金融服务内容,加强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2)母公司财务经办机构或保险经纪公司,作为母公司和分子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能够更好的将保险业务管理融合到自身经营体系中,集中优势资源为集团公司开展财产保险集中管理工作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协助下属单位完成投保、索赔等各项保险具体事务,引导各级财务部门发掘和发挥风险管理职能。(3)分子公司财务部门,作为保险集中管理的执行机构,是实现对风险与保险的统一管理重点环节,实施对企业内部保险工作的归口管理,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落实具体工作,合理安排自身保险业务,及时反馈操作意见。

(三)工作流程。一般情况下,保险集中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分为五个阶段:(1)课题研究论证阶段。主要是以母公司财务部为主,利用自身在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和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提出开展保险集中管理的设想,在母公司财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财务经办机构将其列为重点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出具相应的论证报告。(2)立项前调研审批阶段。主要是在母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下,为了提高财务与保险的结合程度,由母公司财务经办机构或保险经纪公司对重点下属企业或分子公司的现有保险业务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调研形式可采取现场调研或问卷调研,了解日常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将调研汇总结果和统一管理操作设想整理上报母公司财务部,获得了立项审批。(3)立项后调研规划阶段。主要是以母公司财务部牵头设立的“保险集中管理项目工作小组”为主,组织面向了所有下属企业或分子公司的的资产与保险管理情况调研,详细准确统计各级企业资产情况、保险安排情况以及事故损失情况,为保险业务集中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4)集中招标采购阶段。主要是以保险集中管理项目工作小组为主,母公司财务经办机构或保险经纪公司组织专业人员确定实施集中管理的保险险种、设计保险条款、制定保险服务标准,之后组织面向保险公司进行集中采购,通过评审、谈判等操作选定合格的保险公司,作为保险服务供应商为母公司及其分子公司提供定制的保险服务。(5)日常服务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以母公司经办机构或保险经纪公司为主,指导下属企业或分子公司按照母公司保险集中管理的要求,结合自身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生产状况,合理安排保险业务,办理日常保险业务的投保、理赔等手续,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保险集中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保险集中管理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财务与保险的结合,完善了财务风险管理职能。财务的本质决定了财务的职能,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主要承担了对资金的筹集、调节、分配、监督职能,但是伴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内涵的丰富和目标管理、价值管理等管理理论的发展,财务的职能也必然要进行创新,而财务的风险管理职能的发展正是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

保险业务集中管理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识别和评价企业运营面临的风险,恰当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及强度,选用适合的商业保险产品转嫁或分散风险。财务部门作为掌握企业资产状况、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部门正是组织保险管理的最佳选择,能够通过完善自身风险管理职能加强风险防范,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财务职能顺利完成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生产管理转向风险管理、由面向过去转变为面向未来的转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与保险的结合,发挥了财务资源配置职能。财务资本运营和资源配置的职能在保险集中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显著的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财务对母公司内部保险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优势,并且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策略,争取到了优惠的保险承保条件,使得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合理的控制了保险费成本的增加,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与集中管理实施之前的同等保险资产规模相比较,母公司整体保险费成本及费率水平会显著降低,实现了以较小的保险成本获得最优保险保障范围的目标,另一方面保费节约形成的资金沉淀,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用于其他优势资源的购置和使用,这样既扩大了保险覆盖范围,降低了保险费支出成本,又提高了资金效率,均衡了资源配置,有效维护了企业资产安全。

(三)财务与保险的结合,加强了财务预决算管控职能。财务工作基础的职能就是年度预算、决算的管控,而保险业务由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使得母公司财务预决算管控职能更加明确、更加具有针对性。

事前阶段,财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状况和保险承保条件,准确的测算出年度保险费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合理安排成本支出;事中阶段,财务部门按照资产的变化情况又能准确预算出保险成本的变动趋势,跟踪相关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年度预算进行调整,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事后阶段,财务部门能够准确的统计年度保险数据,评价年度保险工作,完善决算管理。

(四)财务与保险的结合,提升了企业风险管控能力。财务职能与保险集中管理的结合,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上而下的统一了保险承保条件,统一了保险服务标准,并且与保险公司设计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加强了对各环节的指导和监督,不仅年平均赔付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今后争取更优惠的保险费率和保险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地规范了基层机构对保险业务的管理,为企业整个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填补了空白,堵塞了漏洞,提高了企业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总结建议

由母公司财务部门主导和推行的保险业务集中管理模式,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尝试,对未来财务职能的演变具有借鉴意义:

(一)企业要大胆突破传统财务职能的局限。财务职能的发展要紧紧跟随金融环境的复杂变化,满足未来不同金融业务的需求。财务部门时刻要大胆突破传统财务职能的局限,放宽眼界,认真学习和掌握银行、证券、保险先进的产品体系与操作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自身业务相结合,助推企业稳定发展。

(二)企业要抓住机会拓展财务增值职能。在不断变化更新的市场环境中,经济主体越来越追求以最佳方法和最低廉的成本所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服务,财务部门当然也不例外。财务部门作为经济主体内部最重要的资金管理部门,应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拓展资本运营配置、分析预测、信息服务、风险管理等增值职能,健全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发挥财务作用,促进经济主体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林农花卉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下一篇:平安夜留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