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书笔记

2024-05-19

读者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篇1:读者读书笔记

我妈妈曾经说过,读《读者》的人是最有品位的人。读了读者之后,我既变成了一个有品位的人,有体验到了做读者的快乐。

《读者》是一本杂志,是半月刊。每到一个月的14号和30号,我都会拿着四块钱,飞奔着去报亭买到最新一期的读者。读者是由一片片短小精悍的文章而组成的。每一期的故事,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有时候,会介绍一些名人背后的故事;有时候,会从一件件小事中体验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有时候,在那一小块的地方,会放一首浪漫的诗歌;有时候,会介绍一些新名词,让我们从此不再落伍。看完《读者》,时而开心,时而伤心,时而愤怒,时而感慨……

《读者》中我和妈妈最爱的板块——言论。言论是写一些当今流行的一些话语,或者是讲得很有道理的话。一些讲得特别好的话我还会把它写到我的签名上面。在这一期里,我看到了“职场三定律”:“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他总能概括得很好。还有约翰·列侬说的一句话:“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快乐的人’。老师说我不懂问题。我告诉老师,是他不懂人生。”真的,说的太好了,每读一期读者,我仿佛长大了很多。

这期令我最深的故事,是一篇叫《微爱情》的文章。不是我早熟,是这篇文章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爱情这个东西。它由十一个小故事组成,来说明了爱情这个让人无可救药的东西,说明了爱情的浪漫,我把其中我最爱的一个故事摘抄下来:

“火车上,他拿着手机发微博:‘在火车上,我对她一见钟情,但她讨厌烟味。不知为什么,她一直望着窗外……’他默默地看着她,心想她一定不知道的。过了一会儿,微博上有人回复了他:‘因为窗玻璃上有你的影子。’他抬头一看,她正微笑地看着自己。”短短的两条微博而已,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微爱情的力量。

读了《读者》,我长大了,我真的长大了,我真的感受到了做读者的快乐。最近沫沫也喜欢上了《读者》,还是胡梦霖借给她的。《读者》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些爸爸妈妈老师教不会的道理,让我体验了他人的人生。做一位《读者》的读者,我真的很快乐!真心祝愿《读者》在新的一年里畅销!

篇2:读者读书笔记

很久没有写读书笔记,直到闺蜜问我最近读了什么好书,我竟一时答不上来。好像读过的书就像吃掉的东西,随着新陈代谢走掉了,除了徒长几斤肉,什么都没留下。这和《读者》中提到的那个老教授的故事——一个人读过的书构成了这个人的世界——实在有点相悖。所以逼着自己把读过的内容回忆起来,希望它至少成为一部分的我。

《读者》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就是那个老教授的故事了。他去世了,他的世界却依然留在那里。正如书中所说,达官贵人都不愿意展示自家的藏书,因为那样会暴露了隐遁的自己。也因为这个故事,我理解了历史上的书痴,凭什么要用那样的精力,修建藏书阁,豢养书官,其实在保护这些书的同时,他们也在保护自己的灵魂。

读什么,就是什么。

这句很像是森马的广告词,但深究起来,却比广告词更有深意。特意查了一下古代的秀才都读什么书,大多回答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我估摸着也是如此,读同样的书,他们才有了公共语言,才建立起以知识为技术壁垒的清高范儿。而现在,遇到相见恨晚的人,深入讨论,也许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气场相合,其实正是读了相似的书的结果。一个朋友说美国文化,“你不是native speaker,永远都融不到人家的.文化里去”。这评价让人绝望,但究其原因又发现不无道理:大家从小读的书看的字儿都不同,两种灵魂当然是越大越难互相理解了。

关于读书的无底洞。

这一点,我和几个朋友都有感觉。正如梁兄所说,读到一些东西,就好像看到了冰上浮出水面的一角,要想了解得通透,就会发现越刨越深,没有尽头。而读书人,大多是在这样的好奇驱使下,溺死了自己。但世上总有没有答案的问题,所以会驱使我们不断地追寻下去,即使在追寻的半道上翘翘了,也不枉这一路越走越明白的旅程。所以劝自己,还是好好挖吧,即使知道是个无底洞。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读者读书笔记

【关键词】笔记数据;动态重组;图书摘录

【作者单位】严志永,北京印刷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1006号)。

碎片化阅读已成为现代社会阅读的主要方式[1],人们利用大段时间阅读大部头图书的机会逐渐减少。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大量的时间其实是花在过滤信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一环节上。戴盈指出在数字化时代,为了降低阅读的时间成本,我们需要将选书时间压缩并且减少误读图书的时间[2]。降低读者的阅读时间成本不仅需要读者提高内容选取技巧,也需要内容提供方运用用户思维来帮助读者选取内容。

数字内容动态重组是满足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方法。数字内容动态重组通过对内容进行最大限度的聚合与重用,生成多元化、个性化产品来充分发挥内容价值,满足读者的需求[3]。数字内容动态重组系统一般基于领域词表、领域本体等语义知识建立,工作量很大,在现实中推广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图书精缩本是内容重组的一种可选产品形式。精缩本图书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4],现在图书市场上仍有大量的精缩本图书在出售,这其中既有纸质图书也有专门的电子版精缩本。本文拟在分析现有图书精缩本的基础上将用户思维运用到图书精缩本的生成中,即根据读者笔记数据和读者的阅读时间自动生成动态图书精缩本以帮助读者进行碎片化数字閱读。

一、图书精缩本现状

现在市场上的图书精缩本主要有缩写本和摘录本两种形式。缩写本是在把握全书内容的基础上以更短小的篇幅来重写全书的内容,摘录本是对全书内容进行摘录。缩写本的优势是能使读者以较小的篇幅和较少的阅读时间来了解大部头著作的内容,不足之处是无法保持原著语言的魅力[4]。摘录本的优势是能够保存文字的原貌,不减弱内容的原有魅力,不足之处是较难把握原书的全貌。

名著缩写本在我国很受欢迎,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双语读物、各出版社推出的名著缩写本和“罗辑思维”团队研发的“得到APP”。

“书虫”系列双语读物包括7个级别、15个套装、149册图书,适龄读者涵盖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和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用于英语学习。该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自1997年推出至今,销量超过6000万册[5]。根据开卷数据,在2013年前三季度英语读物类图书排行榜TOP100中,有68种出自“书虫”系列[6]。

除了单部文学名著的缩写本,市场上还有一类文学名著缩写集,这类图书通常囊括几十部甚至上百部文学名著,但每一部名著都被压缩成几页的篇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四川辞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邓双琴编著的《世界一流文学名著精缩》。该书以378页的篇幅囊括了《荷马史诗》《神曲》等90部世界名著。

缩写本在数字出版领域也有应用,如“罗辑思维”栏目组推出的“得到APP”中的“干货图书”功能。“干货图书”主打减少读者阅读时间的功能。以《世界为何存在》一书为例,该书原文有28.2万字,“得到APP”提供的干货图书只有0.6万字,为原书长度的1/47,显然能为读者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得到APP”中也注明能够为读者平均节省4.6小时的阅读时间。

图书摘录本在图书市场上也较常见,典型的例子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哲学经典”系列丛书。该丛书包含《逻辑学卷》《中国哲学卷》等八卷。其基本体例是从学术大家的著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上编者写的作者简介和文本简介。以《逻辑学卷》为例,里面选取的王浩先生的两篇文章分别选自《逻辑之旅:从哥德尔到哲学》和《数学哲学》二书。为了克服摘录本的不足,书中提供了作者简介和文本简介,以使读者获得相关的背景知识。

缩写本更适合以小说为代表的连续型作品,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全貌;摘录本更适合以散文集和论文集为代表的离散型作品,能够帮助读者对单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有的图书精缩本有两点不足。首先,主要靠专家来完成,专家需要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图书进行缩写或摘录。这种方法一方面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精缩本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的水平。事实上,名著缩写本已经引来学者的批评[7][8]。其次,一旦生成就无法更改,无法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精缩本,也无法根据读者阅读兴趣的变化生成不同的版本。

纸质书一旦出版就基本固定下来,想要出新版,成本非常高,并且较难为不同的读者生成不同的精缩本版本。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较容易及时跟进读者需求对图书精缩本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较容易为不同的读者生成不同的图书精缩本。本文的研究就是为数字阅读读者动态生成图书精缩本。

二、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也为出版领域的学者们所重视。方莉指出,数字时代编辑最需要的四种互联网思维中第一种就是用户思维,在出版行业,用户思维就是读者思维,也就是要努力挖掘读者的同情感、参与感和体验感,图书要满足读者的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有契合时代的文本和话题[9]。盛瑨和张殷博指出,用户思维的重点是传播理念的转变,要改变过去“传者中心,以我为准”的心态,贴近受众,关注受众的需求[10]。罗小卫和程辉指出,出版业的用户思维就是读者思维,与工业时代的单一化、标准化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差异,读者的话语权应受到重视[11]。

前述图书精缩本在编辑时实际上并未很好地体现用户思维。在对图书进行缩写或摘录时,专家所依靠的是自己对图书内容和读者需求的理解。由于很难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读者,他们对读者需求的把握很可能会出现失准。要想使图书精缩本这种图书形式在市场上引起更大的反响,需要将用户思维运用到编辑实践中。

nlc202309091407

爱奇艺公司在视频播放领域对用户思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般来说,导演在编辑视频时无法知道观众的需求,对情节的取舍也需要依据自己的经验。针对此情况,爱奇艺推出了“绿镜”功能[12]。该功能在对视频观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用户喜欢的精彩内容摘录出来形成最受观众关注的“精华版”视频。根据报道,该功能可使用户在30分钟内看完原长90分钟的《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已至少有20万人次使用该功能观看《爸爸去哪儿》[13]。爱奇艺“绿镜”功能所做的实际上就是视频摘录的工作,因此其思想也可以应用到图书精缩本的制作过程中。

要实现数字内容动态重组,无疑需要读者的阅读行为数据。爱奇艺“绿镜”利用的是收集到的用户观看视频时快进或快退播放的大数据[14]。不论是电子书阅读器,还是智能手机上的阅读APP,数字阅读产品一般都会提供笔记功能,这些笔记数据可以作为生成图书精缩本的依据。

三、图书精缩本的自动生成及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

图书内容的自动选取包含如下三个阶段:(1)对原书内容进行碎片化;(2)对读者笔记数据进行单元化;(3)根据碎片化的内容和单元化的笔记数据生成动态的图书摘录本。

在对原书内容进行碎片化时,粒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粒度太粗,则较难达到摘录图书以减少读者阅读时间的目的;如果粒度太细,图书被分割后内容单元会非常多,则需要更多的读者笔记数据来进行选择。笔者建议粒度的选择可以根据笔记数量的多寡来动态调整,随着笔记数据的积累,粒度可以做到越来越细,图书内容的摘录相应会越来越准确。

读者笔记数据的单元化指将笔记映射入碎片化后的内容单元中。在对纸质书做笔记时一般会定位到页码,而在数字出版中,很多图书以流式进行阅读,并且会根据设备屏幕来调整行数和列数,已经沒有了页码的概念。对读者笔记数据进行单元化就是将纸质书笔记的页码和数字阅读中的精确位置映射到第一阶段所生成的碎片化单元中。碎片化后各个单元内的读者笔记数量往往不同,严志永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读者笔记一般集中在图书的前20%[15]。

第三阶段就是根据各碎片单元的笔记比例来生成图书的摘录本。具体方法如下:(1)将碎片单元按照笔记比例排序;(2)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选取笔记比例靠前的多个单元;(3)将选取的这些单元按照原书顺序排序后发给读者。

这种摘录方法既可以应用于前文提到的离散型图书,也可以应用于连续型图书。当应用于散文集和论文集等离散型图书时,可直接生成图书的摘录本;当应用于小说等连续型图书时,当前还需要人工提供全书的脉络,以将各个碎片单元串联起来。

数字内容提供方既可以直接将该方法生成的图书精缩本出售给读者,就像“得到APP”所做的那样;也可以在读者购买电子版全书之后作为附加服务提供给读者,以此作为特色来增加平台的用户黏性。当前数字内容平台差异化不明显,提供该功能有助于提高平台的竞争力。

四、以豆瓣笔记生成图书摘录本实证研究

豆瓣网于2011年1月推出了豆瓣笔记功能,并于2012年5月推出了豆瓣笔记APP,目的是方便豆瓣读者在阅读纸质书时做笔记。豆瓣笔记中包含页码、笔记等信息。得益于豆瓣网的众多读者,豆瓣笔记积累了大量的笔记数据。

本文以《看见》为例,研究如何根据读书笔记生成图书摘录本。首先将《看见》按照篇章划分为若干碎片化单元,其次将豆瓣读书笔记的相关根据页码映射到相应的碎片化单元即图书内容中,最后在统计比例数量的基础上动态生成图书摘录本。

柴静的畅销书《看见》于2013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有424页,230千字。截至2015年6月17日,该书在豆瓣网上共有读者22967名,读书笔记13375条。《看见》是由序言、20篇散文和后记组成的散文集。在这22篇文章中,前言和后记各只有2页,因此本文仅研究其中的20篇散文。

将这20篇散文按照笔记比例从高到低排序,并取排名前5位的散文(由于篇幅限制),得到表1。

表1 《看见》中笔记条数多的散文

排序章标题页数笔记比例

1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2013.10%

2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2010.59%

3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367.80%

4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187.29%

5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206.84%

从表1可知,豆瓣读者笔记在《看见》一书各章中的分布并不均衡,实际上有7章的豆瓣笔记比例超过平均值5%。动态生成的《看见》摘录本的应用方法如下:

(1)如果读者只有阅读一章的时间,则数字内容提供方可仅向读者提供第一章。该章仅有20页,占20章总共405页的4.94%,一般读者阅读完该章用时不超过20分钟,笔记比例却高达13.10%。

(2)如果读者有阅读五章的时间,则数字内容提供方可仅向读者提供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十章和第十七章。上述五章共114页,占20章总页数的28.15%,笔记比例则高达45.62%。

通过上述对《看见》生成摘录本的分析可知,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这类散文集读者的数字阅读效率。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将用户思维应用到数字内容动态重组中,提出了一种使用读者笔记数据自动生成图书动态精缩本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包括缩写本和摘录本两种形式的图书精缩本。本文基于豆瓣读书笔记数据为《看见》自动生成了动态的图书摘录本,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读者的碎片化阅读时间动态生成图书摘录本,从而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数字内容的动态重组对数字出版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字内容提供方可以在掌握读者阅读行为数据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和服务。如果能够通过读者的阅读数据得到读者阅读某一类内容的速度,那么读者只需要提供即将阅读的图书和自己拥有的阅读时间,本文提出的方法就能够使数字内容提供方提供更精准长度的内容,读者会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nlc202309091407

本文提出的生成图书精缩本方法既能应用于散文集等离散型图书生成摘录本,也可应用于小说等连续型图书生成缩写本。为连续型图书生成缩写本无疑要比为散文集生成摘录本更难,有待于未来进一步地去解决。

[1]黄张活. 碎片化阅读趋势下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图书馆学刊,2016(2):33-35.

[2]戴盈. 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选书智慧和阅读兴趣图谱构建[J]. 中国出版,2014(5):40-44.

[3]万智. 市场驱动下的出版内容动态重组模式思路[J]. 出版发行研究,2016(4):40-43.

[4]陆琳. 谈文学名著缩写本[J]. 信息系统工程,2010(10):134.

[5]勃朗特.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6级 [M]. 韦斯特,江红,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杨毅,秦洁. 英语类图书零售市场分析[J]. 出版人, 2013(12): 50-51.

[7]王涛. 名著缩写值得商榷[N]. 光明日报,2004-09-01.

[8]司葆华. 风干的名著[J]. 成才之路,2008(34):91.

[9]方莉. 刍议数字时代下编辑的互联网思维[J]. 出版广角,2015(6):25-27.

[10]盛瑨,张殷博. 纸媒数字化转型中的互联网思维应用[J]. 出版广角,2015(15):32-33.

[11]罗小卫,程辉. 互联网时代图书选题策划创新[J]. 出版广角,2016(12):49-51.

[12]任捐献. 大數据时代网络视频网站的发展——以“爱奇艺”为例[J]. 新闻世界,2014(5):102-103.

[13]TechWeb. 爱奇艺推“绿镜”视频编辑功能 民意决定内容组合[N/OL]. (2013-11-27). [2016-10-20]. 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3-11-27/1363246.shtml.

[14]爱奇艺. 爱奇艺上线“绿镜” 依靠大数据解构视频内容[N/OL]. (2013-11-26). [2016-10-20]. http://www.iqiyi.com/common/20131128/13875261ad970a12.html.

[15]严志永. 基于豆瓣笔记的纸质书读者阅读行为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6(4):76-79.

篇5:《读者》读书笔记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读书经历。曾经,为那一篇篇美丽而真实的爱情童话深深震撼;曾经,为那一股股感动人心的亲情力量止不住地流泪;曾经,为那一段段感性哲学的小故事思考人生……

情感的交织,智慧的碰撞,人性的对比,就像一个个满满的包裹,充实着我的人生。在《飓风中的两个瞬间》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在面对飓风时,选择牺牲自己换取其他8个人的生命,正如小说人物福尔摩斯所说:“为了公众的利益,我会毫不犹豫的接受死亡。”而作者最后的点睛之笔更是全文的亮点,每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最光芒四射、最铿锵峻拔的魅力人性。

在《一杯温开水》中,我感受到了,一杯白开水都会蕴含着一份感动,蕴含着一份爱,它启示了我,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细小的事物,也许它看上去普普通通,其貌不扬,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它会成为一份盛满感动的小礼盒,让打开它的你流下幸福的眼泪。在《爱情的出口》中,我以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了一段平凡却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还记得那句话“因为有爱情,这世上,就不会再有一个人的出口。”久久徘徊在我的耳畔,也许我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我明白了爱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甜美可人,一段真正的感情需要悉心的呵护,更需要能够承担那份责任的决心。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感人小故事,最大的收获便是懂得了许多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情感,明白了感动是需要去寻找,需要自己去感触的,它一直都在你我的身边。去留心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许我们就不会再抱怨命运的不公,取而待之的将会是会心而又灿烂的微笑,每当阴霾笼罩之时,不要低头埋怨,抬起头仔细寻找,也许你就能找到那缕照亮心灵的希望之光。

篇6:《读者》读书笔记

几年中,我利用课余时间从《读者》上摘抄了满满三个本子,获得的直接好处是,在学校出黑板报时我完全不需要再翻查资料,就这三个本子就可以大功告成。那时的《读者》各类知识繁多,让我汲取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营养。

工作后,我开始订阅《读者》,孤灯夜读,仿佛与许多智者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让我学会了观察生活,思考社会,通过它,我获得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看到春天万物复苏,我会在心里生腾起一种勃勃向上的心理感受。面对秋风瑟瑟,枯叶遍地,我更多的是感受到自然界新陈代谢的无限伟力。我曾经写下“用心去看,美无处不在”的句子。现在的《读者》,我以对朋友的方式对待,不接不离。记得有位读者朋友说要以虔诚的心去看《读者》,我倒不以为然,平平淡淡才是真,过多的热情不可能恒久。我在想《读者》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人应该是它平和的风格,平等的风格,润物细无声的风格。我现在不是每期都看,但一直在看,也不会每篇都看,但不少文章看了又看。

篇7:读者读书笔记摘抄

每当我买回一本《读者》,我都会认真地看 卷首语 ,我认为一本书的 卷首语 尤为重要,因为它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人过目不忘。

《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里面有许多散文、小说,如同甘甜的泉水灌溉我的大脑,滋润我的心田。

在与《读者》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是它让我体会到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它为我端来暖暖的红茶,鼓励我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它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同时我有一种远离了浮躁和喧嚣世界的感觉,到了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的是一片净土、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时的好去处。

它像一位长者,指引我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一位哲学家,在侃侃而谈中给我启迪。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还像一泓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它让你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篇8: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篇9:《读书》创刊三十周年告读者

《读书》创刊伊始,就发出了反映读书界共同心声的呐喊:“读书无禁区。”她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口,体现了读书界对于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

《读书》杂志自从一创刊,就定位为“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这样的定位,既有别于专业学术研究刊物,也有别于一般大众通俗刊物。她的读者对象是读书界中级以上的知识分子。所谓读书界,意指高度关注思想文化领域以及相应书籍出版的一个读者群。尽管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经历了种种社会分化,但这样一个读者群体今天依然存在。《读书》过去常年举行的一项活动就叫做“读书服务日”,既体现了杂志的编辑宗旨,也体现了三联书店“竭诚为读者服务”的优良传统。《读书》杂志是一个为知识界服务的刊物,同时也是一个读书界共用的交流思想、知识和文化的平台。她尽力体现当代中国知识人的所思所感,展现他们的知性与感性生活,努力提供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满足他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应当说,《读书》杂志的这一定位,使其在长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当代刊物之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个性。

《读书》杂志不是专门的学术刊物,因此,那些只有少数专业研究者才感兴趣的学术专门课题,不是编者关注的中心。《读书》杂志长期致力于从当代学术文化领域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文化内容,将它们呈现给读者。《读书》杂志既非学术也非通俗的定位,决定了她所刊发的文章与学术论文的文体风格迥然有别,她倡导承继中西文化中优美、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传统,希望尽量少用艰深晦涩的专门术语和“行业黑话”写作,以便让隔行的读书人都能够读懂。

从创刊迄今,《读书》杂志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周年。作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见证者,《读书》记录了这个时代各种思潮的起伏跌宕,兴衰际遇,也映现出思想文化界忧戚喜乐的感情律动;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今后《读书》的编辑工作,将努力致力于展现标识《读书》杂志风格特征的文化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倾向上的多样性,以及文章的可读性,力求做到人文与社会思想方面的均衡,以便更加全面地反映和体现当代中国读书界的感性与知性生活,更好地为读书界服务。

三十年间,从学富五车的知名学者到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读者,无量数的作者、读者曾经默默给予《读书》杂志以巨大的支持,对此,我们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我们希望今后仍能得到读书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合作,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以无负于这个伟大时代。

篇10:读者读书笔记摘抄

读者读书笔记

1近来,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描写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文章,颇为感动,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张艺谋,问: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呢? 张艺谋仔细思考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对记者说:“说来你也许不信,我的财富,只是一架旧式照相机。” 记者睁大了眼睛说:这怎么可能呢?您不会是在蒙我吧? 张艺谋笑着说,我说的是真心话,由于家庭出身原因,从小到大,我们家一直生活在一个受人歧视的环境里。岁那年,我迷上了摄影,可在当时,家里连吃饭都困难,哪里还拿得出钱给我买照相机,供我学摄影呢?有一天,我听人说,卖可以赚钱,于是我瞒着家人,偷偷地到城市里去卖。一连卖了 5 个月,终于攒够了买一架照相机的钱。凭着这架照相机给我的艺术积累,1987 年我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 可以说,是这架照相机,或者说是那段卖的经历,给了我特殊的人生体验,鼓励我不段挑战逆境,打破宿命,去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所以,不管到哪里,我一直保留着它,那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财富!

是的,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环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身上隐藏的精神财富,那才是他们动力的源泉、制胜的要素、成功的秘诀。

读者读书笔记

2《读者》是伴随我整个假期的一本杂志。内容包括了文苑、人物、社会、人生、生活、文明、悦读、点滴、互动和艺术等等。

“文苑”分为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和原创精品。它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人物”分为人物和名人轶事。它告诉我许多伟人的往事。“社会”分为杂谈随感、话题和社会之窗。它告诉我许多社会上的变化。“人生”分为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两代之间、青年一代和校园内外。它告诉我许多人的一生。“生活”分为心理人生、经营之道、品位、生活之友和乐活。它告诉我许多生活的乐趣。“文明”分为在海外、他山石、风情录、军事天地、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史海拾贝和生物世界。它告诉我许多文明的重要性。“悦读”分为幽默小品、言论、漫画与幽默和影像。它告诉我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成为笑料。“点滴”分为意林、资料卡和点滴。它告诉我许多一点一滴都有含义。“互动”为互动。它告诉我许多人的困惑并解答。“艺术”为封面。它告诉我许多艺术的精华。

《读者》里许多文章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开阔了我的视野。它教会我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对我今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真是一本好读物啊!

读者读书笔记

3新学期,新气象。这学期老师还在班里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在假期期间我们每一个考95分以下的同学都有一项特殊的作业,阅读《读者》上的十篇文章。这是不是很简单呀? 不,还有要求呢: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划出好词好句和中心句。

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杂志,第一次看《读者》上的文章。《读者》的文章非常好,不仅有蕴含深刻道理的“意林”、风趣幽默的笑话专栏,也有情感真实的“名人轶事”栏目……但也有一些不适合我的,所以我精挑细选了一些适合我读的文章,《读者》的十篇 文章写完了,假期也结束了,转眼开学了。

现在《读者》成了我们班讨论的焦点。在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和周三下午的两节作文课,是我们讲《读者》的时间。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一个上台讲,让同学们讲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老师还向同学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读者》这本书的文章有的让我落泪,有的让我开怀大笑。现在《读者》成了我身边最好的伙伴。我也成了《读者》最忠实的读者。

读者读书笔记

4经常看到妻子翻看读者,用她的话说《读者》、《青年文摘》与《萌芽》等这些书籍是陪伴她长大的书籍。

近日有幸也拜读一下妻子口中陪伴她成长的东西。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原本的知识,而是从中,使我我深深感动。

你知道有时候,有些歌、有些东西就是有那种力量。哪怕它在你的手机里藏了好几年,哪怕它早就过了黄金期,哪怕越来越少的人会提起它。你就是知道,当你一听到这首歌,一看到那些漫画的时候,就会想到从前的自己,你就会获得一种莫名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的节奏,让你以跟世界不同的方式独自运转着,让你能听到自己。

就如同我家里存放的那些旧书,那是曾经妻子孩童时候阅读的一些书籍。她读书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静静坐在窗前的沙发上阅读,一看就是一下午。后来妻子有了孩子,工作也日益繁忙,渐渐的就离这些书籍渐行渐远。这些曾经的旧书籍已经开始褪色泛黄。可是妻子仍然对这些已经过了年代的老书籍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是家里的几次翻新与装修,妻子始终不忍心把他们卖掉或丢弃。

与尘封在岁月里的东西相遇,是一种美好。人世间,总会有一些美好和你相遇。有时候一橱柜的旧书就是一段悲喜交加的感情,就是会让你简单却能让自己充实开心的东西。

读者读书笔记

5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却不怎么管刚出生的小豹,甚至丢弃它们。就算有别的动物吃小豹,母豹有时也不会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长颈鹿用千百次的告诫换来的仅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为拥有痛苦的经验,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经过一番磨难。像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为了演绎生命的悲剧。他从小就被他的的父亲逼迫去学习音乐,长大后,他的耳朵也聋了。可他却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向命运抗争,创作了惊世之曲--《命运交响曲》。

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一个农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却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耻笑,可他却没有认输,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向命运发出挑战。他将小石子放到嘴里含着,不停地练习发音。他的舌头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终,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每一个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会有许多困难在等着他们。所以命运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让你受挫折。是为了让你战胜命运,成为强者。困难固然可以打击我们,让我们内心受挫,可困难也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变得坚强。

要相信,当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你的世界将变得很美好。

读者读书笔记6

今年暑假,学校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活动,我积极参与了,我和大家一起分享《读者》。

我一上初中,便定了《读者》这一本书。原是看到同学们都订,我也不好意思不定,所以才定的,但当我打开它的第一页,就被它深深吸引了,里面的一些短小而惊骇的故事蕴藏着一个个深深的哲理,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聪明才智。

我有一个习惯,看一本书,总是会认真地看它的卷首语。我觉得一本书的卷首语是非常重要的,而《读者》的每一篇卷首语都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的道理,让人们的映像十分深刻,引起人们的沉思。

我映像最深的是爱的专题上的一篇。有一位母亲因出了车祸,神经变得有些不正常,还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举动,甚至有时会离家出走,她的丈夫也因此操透了心。

有一天,这位母亲摸索着竟来到了儿子的学校。突然,她的病犯了,竟然在马路上手舞足蹈起来,引来了许多路人驻足观赏。儿子放学了,看到了妈妈,不由分说,抱住了妈妈,叫到妈妈。正在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儿子不由自主的缩了缩。母亲此时露出爱怜的目光,并脱下了身上那件仅有的衬衫,披在儿子身上。刚才还在哈哈大笑的人们露出了眼泪。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它既体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我们在平时恰恰忽略了这种爱,每一次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回眸,每一声叮咛,我们真的真的忽略了。

依稀记得,我幼时特爱吃荷包蛋,妈妈每次都会煎给我吃。可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动不动就和妈妈顶嘴,那一次早上起来,老妈给我做了荷包蛋,我兴奋极了,该快跑过去吃,发现里面有蛋壳,我生气的丢下碗筷,去上学了,回来后,妈妈怕我饿,又重新煎了荷包蛋,还把手给烫了,我那时连句对不起都没有,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不懂事,现在,我真心跟妈妈道歉。

读者让我收获了很多,让我明白了一个个大道理,了解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听到了一个个幽默诙谐的笑话。我喜爱《读者》。

读者读书笔记7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这是我仔仔细细地读完《读者》第23期后的第一个想法。的确,《读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让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镜子》就是一篇。这片短文讲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病,需要治疗,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医院。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又带着明镜的老人。他从老人那儿明白了生命是多么宝贵,从而捡回了一条命。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生命”——一个对我们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的词,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成了明星,赚了许多钱;有人当了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有人什么也没做成,整个一生都是平平淡淡,还有的人,很不幸的变成了残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种人,他(她)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对于前三者来讲,他(她)们过得还算好,不太会“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会有“一走了之”的想法。这时候,他(她)就像那个朋友一样,需要一位热爱生命的人来为他(她)指点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当然,找回自己的生命并非易事,但也不难,只要有这个想法就行。正如那个朋友所说:“我现在拥有了人生米足珍贵的两件宝: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另一个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们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残疾,是否快乐,都能够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各位,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满自信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生命吧!

读者读书笔记8

教育学家说: 书是智慧的钥匙 ;经济学家说: 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史学家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我买回一本《读者》,我都会认真地看 卷首语,我认为一本书的 卷首语 尤为重要,因为它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人过目不忘。

《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里面有许多散文、小说,如同甘甜的泉水灌溉我的大脑,滋润我的心田。

在与《读者》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是它让我体会到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它为我端来暖暖的红茶,鼓励我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它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同时我有一种远离了浮躁和喧嚣世界的感觉,到了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的是一片净土、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时的好去处。

它像一位长者,指引我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一位哲学家,在侃侃而谈中给我启迪。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还像一泓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它让你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上一篇:感恩爸爸作文300字下一篇:市委党建办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