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2024-04-21

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精选9篇)

篇1: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风险管理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效果分析论文

1潜在风险因素评估

1.1内在风险因素

就西药制剂的用药原理来说,每种西药制剂都具有不同的药用原理,每种西药制剂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相克问题,西药制剂之间具有相冲性,这就是西药制剂的内在风险。虽然,很多的人都明白西药制剂之间存在这种相克性和相冲性的风险因素,但是这种风险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因素是西药制剂本身所具有的,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种风险。因此,在临床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主要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种风险性降到最低,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来保障西药制剂的质量,从而保障西药制剂使用的安全。同时,临床上应用西药制剂时,应该通过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要确保临床医生与药房人员充分沟通,使之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使得临床应用时尽可能的确保药物不良作用达到最小,而治疗作用达到最大。

1.2外在风险因素

外在风险因素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外在风险因素是影响西药制剂质量的主要方面,因此,要注重对外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保障西药制剂的应用质量。而外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就我国目前各大中医院的西药制剂室来说,其在设计上都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很多的西药制剂室在规格上并不符合使用的要求,针对西药制剂室的布局来说,其在工艺、功能以及总体的布局上都存在严重的偏差,而且其在设计的过程中,都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建设,这就使得西药制剂室的整体建设并不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这样就会为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而影响到西药制剂的研究质量。其次,我国的西药制剂普遍存在标准不同意的问题。国家对西药制剂生产的强制标准为《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但是相同的西药制剂,其制备工艺、生产条件、检验标准等都不相同,因此这些规范中也存在着西药制剂相同,但是标准不同。再次,管理不规范。目前国内对于西药制剂的管理所遵循的规范是《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然而从实践来看,各个级别的医院对于此规范的理解程度不一、执行力度不同,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关键工作制度缺失、配制时操作规范不严谨、配制记录不及时、留样观察执行不彻底、生产设备维护不按时、称量器具定期检定记录不完善甚至是缺失等。然后,技术力量薄弱。西药制剂专业人员缺乏是国内各级医院药剂科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现实反应出的问题多样,如:药剂人员配制技能较差,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专业培训与进修不充分,学术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少。最后,生产设备较为落后。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一整套可靠、稳定、先进的生产设备。医院西药制剂普遍存在着但是数量偏小,故通过规模化的自动化药物生产设备生产的可能性极小。

2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

2.1遵守质量控制各项标准

要想有效的保障西药制剂的质量,高效的实施风险管理制度,就需要我国的.各大医院以及各项卫生组织机构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西药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来降低西药制剂的质量风险,并且要积极向同行业先进者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质量,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要全面、及时的了解国家相关医药政策的变化,根据药品生产标准来进行西药制剂的研究,对于国外西药制剂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了解,将其融合到我国的西药制剂研究中,从而提高我国西药制剂的研究质量,以保障我国西药制剂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可以顺利的实施。

2.2制定规范化的综合管理体系

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部有关药品制剂生产质量管理的条例,在进行西药制剂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药品制剂质量管理体系来对药品质量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保障西药制剂研究的质量。一般来说,在对西药制剂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到西药制剂的质量,这些风险因素会使得西药制剂的安全性降低,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体系,对西药制剂研究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出现风险因素较多的卫生岗位要注意实施岗位责任制度,从而降低岗位风险。同时,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把职责落实到实处,形成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进而能保证质量水平的稳定,减少质量隐患。

2.3提高制剂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西药制剂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提高西药制剂的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医院药剂科要通过进修学习、学术交流、轮训培养、在岗培养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制剂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使得制剂人员专业知识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更新,进而能使其主动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药房人员能有效辨别西药制剂潜在的质量风险,并能及时处理,显著降低发生的事故及差错的几率,确保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监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提高西药制剂的质量,对西药制剂的质量进行高效的管理,就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西药制剂药理以及用药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有效的了解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规范西药制剂的用药行为,在发现风险问题时,能够对风险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用药事故的发生,以保障西药制剂的质量。

篇2: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开据的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应用合理化用药管理制度前 (对照组) 和应用合理化用药管理制度后 (试验组) 各133张。

1.2 方法

分析所有处方的用药合理性, 包括用药种类、类型、剂量, 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等情况。全面考核及评定2组处方, 分析其在西药临床应用中的不合理现象, 对比分析有无应用合理化用药管理制度的西药临床应用情况。

1.2.1 西医药物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西药的种类逐渐增多且复杂, 并且不同的西药具有较多的药剂类型, 因此, 在西药的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 应对其实行标准的分类管理。首先, 根据临床用药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 分为注射类药物、外用类药物和口服类药物, 应以每种药物的作用为根据, 给予相应的分类分区放置与储存[3]。另外, 还应注意西药药品的储存条件, 如是否需要避光、是否对储存温度有要求等, 对于这些对储存条件有要求的药品应给予其相应的储存条件后予以储存, 否则将致使药品发生变化, 失去药效或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如对药品的储存温度要求, 应给予相应的低温或是冷藏储存;如药品不能被光照射, 应给予避光保存。在西药药品的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精神、麻醉类药物及具有毒性的药物, 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实行特殊管理, 不能随意摆放, 如出现问题, 应立即向上级汇报[4]。此外, 还应注重管理药品的有效期,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对于过期的药物应给予销毁, 严禁于临床应用或出售;对于仍有6个月有效期的药物应严格审查, 随时记录与检查, 以便相应部门随时停药;对于仍有3个月有效期的西药药物, 应实行退库管理;对于仅有1个月有效期的药物, 应禁止对外销售。对于药品的存放, 应根据其生产批号、种类及有效期的长短分类, 以“先进先出”为管理原则, 减少药品过期现象的发生。在医院的西药管理中, 应予以高频率检查, 避免药品超出有效期, 如有情况应及时上报, 同时, 加强对药品存放位置的卫生管理, 减少药物发生污染、变质的可能性。

1.2.2 人员的管理:

在临床的西药管理中, 由药剂人员负责药品的贮存, 为此, 应重视药剂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能力, 应组织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及业务技能考核, 以提高药剂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5]。经过培训与考核后, 药剂人员可以熟知每种药品的药理作用, 掌握其临床特点、适应证与禁忌证, 确保西药的合理化应用, 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此外, 除了提高药剂人员的业务能力, 还应重视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培养每个药剂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秉承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还应完善药剂人员的服务态度,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桥梁, 耐心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他们的疑问, 并给予一定的安慰与鼓励, 加强患者与医师的配合程度[6]。

1.2.3 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的药房管理制度。 (1) 严格审查并核对药品入库前的各项信息, 如名称、剂型、生产批号、数量、有效期等信息。对于药品的质量问题, 应指派质控检测人员进行专门的质量检测, 严格把控药品质量, 对于药品质量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实行严格的退换货管理, 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再予以相应的处理。 (2) 加强管理药剂经济, 每天严格审查与统计用药金额, 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核对。 (3) 药剂人员应定期组织药品适应证的学习, 确保临床西药的安全使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应用西药合理化管理后有无滥用西药的现象, 主要包括不当给药方法、滥用抗生素、不当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西药合理化管理后, 试验组西药处方的给药情况明显改善, 其合理用药率为91.7% (122/133)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 (99/1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随着西药研发技术的与时俱进, 西药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其相应的管理及应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1) 退药问题:因为西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 对于服用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而退药的最大问题就是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7]; (2) 不当的药品剂型的选择:药品的剂型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剂型的选择应以患者的吸收能力为主要根据, 还应考虑患者对于剂型的接受能力[8]; (3) 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是重复用药:很多药品的名称虽然不同, 但是其有效成分相同, 如不能熟悉掌握药品的功能作用, 极易造成重复用药, 致使患者用药过量, 产生不良反应[9]; (4) 联合用药问题:对于疾病的临床治疗, 有时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好, 起到协同作用, 如果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则易发生药源性事故, 致使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等现象[10]。除以上问题外, 也存在药剂质量的管理问题: (1) 制药企业:现在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多且复杂, 不再是单纯的国有制企业, 有绝大多数的私有制企业存在, 这也给假药、劣药的产生带来较大的可能性, 对医疗发展的产生较大阻碍作用[11]; (2) 医疗体系: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下, 医疗体制也发生了改革, 成立了较多的私立医院, 其主要注重经济疗效, 不注重医疗质量, 极易购买质量低下的假药与劣药, 滥竽充数, 既影响患者恢复健康并对医疗的发展事业产生阻碍[12]。我院应用合理化用药管理制度后的处方, 减少了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不当的联合用药等问题的发生, 既提高了西药用药的安全性, 也提高了药剂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 在西药的临床应用中, 应实行合理化管理并给予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进一步提高临床西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 分析如何合理应用西药制剂及建立监督管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开的西医处方中, 随机抽取应用管理前西药处方 (对照组) 和应用管理后的西药处方 (试验组) 各133张, 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合理化管理的试验组133张药方中合理应用性较高, 合理用药率高达91.7% (122/13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 (99/1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在西药临床应用中, 应重视其合理化应用的重要性, 制定一系列相应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 避免不规则西药应用, 使临床西药的合理用药率进一步提高。

篇3: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西药制剂;质量管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21-02西药制剂作为药剂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水平高低是衡量药剂科工作质量及医院水平的重要指标[1-2]。西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如何有效提高药剂科西药制剂质量已成为临床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3]。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剂科实施西药制剂风险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的质控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质控优良率,临床科室满意度及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等,探讨风险管理制度用于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临床实施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药剂科实施西药制剂风险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质控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发放药剂科质控量表、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及全省药剂科统一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分别为1723份,375份,12份;而观察组发放药剂科质控量表、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及全省药剂科统一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分别为1750份,380份,12份;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

1.2西药制剂质量风险管理措施西藥制剂质量管理中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医疗机构药物制剂质量管理规范执行,规范综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岗位责任,责任到人,使药剂科工作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观念[4],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②严格遵守国家药物制剂相关声场质控标准,定期组织药剂科工作人员学习相关规范,并及时对规范进行更新,提高医院西药制剂质量水平,保证临床科室用药满意度。③努力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包括进修、培训及科室内技术交流等方式[5]促进工作人员对于药剂科相关专业技术全面、熟练地掌握,从技术环节改善西药制剂质量水平。

1.3观察指标采用我院自拟药剂科质控量表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质控优良率、临床科室满意度判定;同时组织本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使用全省药剂科统一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选择SPSS15.0作为统计学处理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

2.1两组质控优良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质控优良率分别为78.7%(1355/1723)和93.5%(1637/1750);观察组质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科室满意度分别为80.0%(300/375)和92.4%(351/380);观察组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分别为50.0%(6/12)和91.7%(11/12);观察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西药制剂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

3.1西药制剂一般都具有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故服用存在一定风险。

3.2药剂科空间不足或布局不合理导致西药内服、外用制剂制备无法完全分开[6],西药制剂制备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3.3对于国家西药制剂相关质量管理规范执行不严格,操作、留样规范不完善,生产设备检修及使用记录缺失[6-7]。

3.4药剂科工作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缺乏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进修及培训机会较少[8]。我院通过采用西药制剂风险管理,完善药物制剂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临床操作流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心,从根本上改善西药制剂质量水平,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质控优良率分别为78.7%,93.5%;观察组质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科室满意度分别为80.0%,92.4%;观察组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分别为50.0%,91.7%;观察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制度用于西药制剂质量管理可有效改善药剂科质控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参考文献

[1]秦安龙,邵建屏.中国医院制剂的特点、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328-329.

[2]张志勇,王瑜,石林.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文件系统的建立[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84-485.

[3]顾小燕,徐玲玲,丁丽玉,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制剂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2010,5(10):955-956.

[4]徐晓路.风险管理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138-139.

[5]刘起华,李冀湘,文谨.浅谈医院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8):12-13.

[6]唐春燕,陈大建,曾立威,等.药品说明书在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医药导报,2008,27(7):869-870.

[7]马亮英,蒋磊,等.加强医院药检室检验工作监督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药房,2010,21(1):55-56.

篇4: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关键词: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各个医院中普遍存在着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2011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1,2],通知中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努力的开展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为了考察本院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情况,以西药房作为示范,采用WHO推荐的金额排序法以及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3],对本院自2011-2012年西药房中抗菌药物的品种的使用进行分级管理,以观察该制度在本院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西药房自2011-2012年的药物的出库数据,以抗菌药物作为统计的主要药物。抗菌药物的数据主要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金额。

1.2 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将本院中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采用用药使用金额排序方法以及用药频度(DDDs)对药物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某药年消耗总剂量/DDD值。其中DDD值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或者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作为标准。

2 结果

2.1 2011-2012年分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用药金额、百分比以及DDDs情况,见表1。

2.2 2011-2012年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具体使用情况结果见表2。

3 讨论

目前,根据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规定[4],从药品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对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对本院目前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分级管理主要分为三类,主要为:(1)非限制使用的药物(一线药物),该类抗菌药物经过临床中长期的应用后,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价格经济合理,同时对细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2)限制使用的药物(二线药物),该类型的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价格昂贵[5],需要经过主治以上的临床医师进行签字后方可使用,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3)特殊使用的药物(三线药物),该类药物对具有针对性的患者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但是毒副作用尤其明显,价格昂贵,本品必须有详细的用药说明书以及药理检验以及临床检验合格的标志方可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科主任的签名条件下开据应用[6],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烯类药物、两性霉素等。其中,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是临床及西药房中感染患者首选的药物,因此,非限制使用的药物的用药频度每年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自2011年开始,本院西药房通过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措施,非限制使用的药物的用药频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多,随着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方案的实施而减少,限制使用的药品的用药频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特殊使用的药品因为临床医师对其用药过程中产生的适应证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因此,用药频度也逐年下降。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是西药房以及各个科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否在发药品的过程中管理的透彻性[7]。本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控制方法,主要分为:(1)按照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条件,同时结合本院的用药实际情况,将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药物、限制使用药物、特殊使用药物);西药房工作人员在发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生的职称规定其可以开据的抗菌药物,同时将可以应用的抗菌药物范围发放到各个科室医生的手中[8];(2)对西药房中工作的人员,学习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同时开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抗菌药物工作者进行详细的讲述,降低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比例;(3)建立健全更加详细有效的规章制度,强化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对处方的审核力度,严格把关科室医师不负责任的越权开具抗菌药物、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使用的剂量问题、使用途径的等[9];(4)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定期的开展处方的点评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审查本院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每个月均向院内领导进行汇报,总结出有效的控制办法。加强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力度,可以减少广谱抗菌药物以及增加窄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对细菌的耐药性,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10]。

篇5: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关键词】中西药复方制剂;科学合理性;临床治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03-02

中西药复方制剂其历史根源相当深远,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它是在中国传统中医药理与西医先进的理论支撑背景下配制而成,其中药物成分包括西药与中药两个主要成分。中西药复方制剂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经过现代医生在实践与理论证明之后,进行广泛应用,其毒性与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也可以根据自我主动性及经验直接选用。然而中西药剂在病患使用过程中,因化学药物联用等相关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在增加,这无疑成为了患者用药安全最大的挑战,因此在使用基础中西药复方制剂时,应首先了解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与主治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选国内目前中西药复方制剂普遍性最高的药剂,其中包括珍菊降压片、维C银翘片以及消渴丸等药物,总结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情况[1]。

1.2方法

通过对临床中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病例进行综述性研究,归纳目前国内普遍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重的应用,并分析在患者使用后其治疗效果与一些不良反应,并对造成此类不良反应的原因做深入的分析。

在临床中,一般患者使用珍菊降压片来降低血压,其药理中的主要西药成分是双氢氯噻嗪。这种药物成分会有效的抑制人体内部胰岛素B细胞的部分组织功能,从而降低存在于血液中的胰岛素,但是随之血液中的血糖会随之升高。一般在临床中的高血压病患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服用该类药物会产生相反作用,加重病情。

维C银翘片其主治功能是辛凉解表,用于清热解毒,此药物中也含有西药成分,最主要成分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该药物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治疗,它可以有效的控制下呼吸道的分泌物,用于干燥下呼吸道,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喷嚏,控制鼻腔粘液。但是该药物容易引起疲倦、乏力,对驾驶者以及高危职业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并且,此种药物对惹你肝脏损失较大,对其造成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欺负用量超过一定比例限定,就会导致肝脏的损伤[2]。

消渴丸主要应用于对广大糖尿病患者,这一药物是在古方“玉泉散”的核心药物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其主要药物成分包括中药的生地黄、山药、五味子等以及西药主要成分优降糖所制成。其中中药主要组成成分可以起到滋肾养阴,起到治疗口渴、多汗等作用,而其中的西药成分则以降低血糖为主治功能,二者相互结合标本兼治,起到了良性的降糖作用。但是,该药物成分中的部分成分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血糖降低,一旦某些患者对该药物成分不了解,认识不清,过分依赖于盲目使用,则会引起其出现低血糖反应。

2.结果

中西药复方制剂在现代社会高度重视民众健康的环境下,其使用率在增加,依据其本身的传统优势,不仅延续了中药治本的理念,而且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用药技术,疗效高,疗程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西药复方制剂大面积生产的背景下,部分药物的药理民众并不是很清楚,处于模糊地段,甚至是完全不知的情况,知识依据传统经验,“中西药结合疗效好”的广告语推动下产生购买行为,导致药物滥用,甚至出现了不良反应,其后果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在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时,应该严格遵循遗嘱,按照固定于其药理药性进行服用,对其中的药物组成成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最终达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层面。

3.讨论

我国目前中西药复方制剂处方全部属于1985年以前地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在当时显示条件下,其研究基础相当薄弱,上市前并没有经过对新药系统的研究开发,该类药品在上市之前研究缺陷主要集中表现在对药品的合成、精制等方面的确定,其中也包括对包装材料的选用,有毒性排查,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等,在此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反相关科学要求。

现有市场上所流通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法及用量说明,其存在的问题则集中在其中的中药成分并未明确表明,以及处方中药类成分含量过大[3]。在临应用过程当中,医务工作者及病患在使用相似药物时,因对药物中所含药物成分为止,或对相关药物成分治病机理并不了解的情况下,使用该类药物,而出现潜在的用药危机。

就药物成分而言,现有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处方在成分研究上明显不足,其中的药物分配比例触及了药物分配禁忌,出现了“减效”或“增毒”现象。“减效”主要是指药物组成成分中,所添加的药物成分彼此相互发生意料之外的作用,从而导致其原本药物疗效低于添加药物之前的药理作用;另一种“增毒”现象主要是指,对药物成分所添加的部分相互之间发生作用,产生了原本所没有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生物的毒性方面。

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管理应该从最根本的原因出发,从管理与研发,再到市场运作,每一环节都必须给予严格的管制。首先相应的研发单位,应该坚持科学制药,科学配药为基本出发点,使用严谨的科学手段与规范;其次,在包装管理上,应该对复方制剂的成分做出有效的说明,并给出明确的配置成分比例;再次,在药品经营过程中,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经营人员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最后,对相关药品要有统一的监管制度,管理此类药品的出售。

参考文献

[1]董莉.常用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439-440.

[2]范振远.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执业药师,2011,2(11):102-103.

篇6: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直接接受西药房服务以及药品出库记录的临床患者50000例, 其中2011年5月~2012年4月有24364例, 2012年5月~2013年5月有25636例, 本院于2012年4月底正式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

1.2 方法

1.2.1 药品分类:

药品的分类方式以国际通用的管理模式作为基本参考, 并根据我国的药品分类原则以及相关规定, 对药品的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适应证、不同计量和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类, 我院的西药房药品分类详细情况如下: (1) 对非处方药品和处方药品进行分门类别, 进行分类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2) 特殊的药品要进行特殊的管理, 其中包括精神类药品、麻醉类药品等; (3) 根据不同的治疗科室对相对应的药品进行合理分类; (4) 对注射类的药品进行有效的分类, 其中包括皮下注射制剂、口服制剂以及注射制剂等; (5) 根据人体不同的器官系统以及药物作用机制, 对泌尿系统药品、消化系统药品、呼吸系统药品以及神经系统药品等进行详细分类[2]。

1.2.2 药品监管制度:

(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西药房管理模式当中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以此全面提高药品的调配率和药品的发放率, 把西药房的工作量逐渐减轻, 除此之外, 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西药房中的诸多种类药品基尼系那个实时性的动态监测, 将医师和高级药师组织起来, 对药物的出错率进行有效审核, 并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 (2) 完善监管制度:以本院所制定出来的药品监管规定与制度作为标准, 对医院的西药房全体药师进行组织, 对起开展基本知识培训工作,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 全体药师都需经过专业知识等多项综合考核, 经过考核合格之后, 药师才能拥有调剂资格, 除此之外, 对全体药师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抽样考核, 让用药情况更加的安全、有效、可靠。 (3) 建立专门对应工作小组:在西药房管理中, 专门成立采购工作小组和监督工作小组, 两工作小组针对不同工作任务实行针对性责任制管理, 在对药品进行采购时, 需要对药品的入库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和填写, 其中包括药品的批文、批号、合格报告、有效期等, 避免出现不合格药品或者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生产的药品进入药房, 对新的药品进行采购时, 需要由专业工作人员开展该项工作, 同时由监督小组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工作, 拒绝出现非法销售以及因不良行为造成药品流入的情况发生, 并且让相关组织工作人员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3]。

除此之外, 将医院西药房中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其中包括药房内的安全方面设备设施、药房内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药品存储的环境控制设施等, 对于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药品需要进行特别的存储, 并且每天对药房内的安全方面设备设施、药房内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药品存储的环境控制设施等进行监测和检查, 详细做好记录工作。

1.3 评定标准:

我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药品的出错率进行调查统计, 调查问卷当中对评估指标做明确规定。药品的出错率= (药房出错例数/总例数) ×100%;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评分标准为100分总分值, 其中, 90~100分为非常满意, 75~89分为比较满意, 61~74为满意, ≤60分为不满意。对所有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开展调查, 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的临床痊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 并且以t对其进行检验, 对于两组患者的之间的比较情况通过χ2对其进行检验, 在本文研究过程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出错率:

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前后, 我院的西药房药品出错率比较情况见表1。

2.2 满意度:

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前后, 我院患者对西药房管理的满意度比较情况见表2。

3 讨论

目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生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 人们对于自身的保健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对药物方面的安全性有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度, 相关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知识了解程度和熟悉度, 对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之间的相处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医护工作人员如果无法做到对药品相关知识十分熟悉, 很容易造成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质疑[4]。

医护工作人员对药物的相关知识认识度不高, 出现的原因分为很多个方面, 其中, 医院自身没有规范统一, 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意识较差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 需要对医院中的西药房管理工作中, 加强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 从根本上杜绝医护工作人员对药物相关知识认识度不高的基本原因, 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出发, 使其提高对药理认识和药品认识的重视度, 全方面转变工作观念, 从而降低医疗方面风险事件的出现, 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 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5]。

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我院的西药房管理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对其在药品的监管制度实施方面的患者满意度、药品的合理分类情况以及药房的出错概率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结果 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对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进行应用,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且出错概率明显低于实施前, 实施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对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进行应用, 可以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 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药房管理,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孙庆一.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应用于医院西药房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123-126.

[2]陈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2 (35) :151-152.

[3]吴新民.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探讨[J].中国处方药, 2014, 8 (10) :169-171.

[4]林英.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探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25 (22) :162-164.

篇7: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中西药复方制剂中部分药品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制剂成分复杂,除中药外尚含有一种或多种化药成分,临床使用中易忽略其化药成分的安全性问题。其中包括化药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易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或引起毒性协同作用,增加了用药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日前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注意中西药复方制剂感冒清片(胶囊)致血尿等不良反应风险及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议:1.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在使用感冒清片(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其血尿不良反应风险,并尽量避免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等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2.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在使用脑络通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脑络通胶囊的用药风险,并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避免或减少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诊。3.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药品说明书的安全性信息,增加或修订警示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同时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FDA警告:NSAIDs药物可增加心脏病或卒中风险

近期,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警告称,非阿司匹林类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有增加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风险,并将要求更新此类药物的药物说明。NSAIDs药物广泛应用于关节炎、痛经、感冒和流感,起到止痛和退烧的作用,以致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能见到NSAIDs药物的身影。然而,服用NSAIDs药物的患者如果发现有一些异常的症状如胸痛、气短或呼吸困难、单侧肢体或某部分区域无力以及口齿不清等,则应立即求医。心脏病发作和卒中都可以导致猝死,早在2005年便有警告称,NSAIDs药物可能增加其发生的风险。之后,FDA便一直收集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旨在进一步明确这种药物的安全性。但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不管患者是否有心脏疾病或心脏病的危险因素,NSAIDs药物都可增加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风险。其中,因为不同研究中的药物类型和使用剂量不同,无法明确这种风险的增加幅度。

FDA批准有史以来第一款3D打印药物Spritam

美国FDA批准有史以来首款3D打印药物产品左乙拉西坦速溶片上市(levetiracetam;商品名:Spritam)。这款药物作为一款处方口服辅助治疗药物用于成人及儿童癫痫患者的癫痫部分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及初级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治疗。Spritam应用了Aprecia的专有ZipDose技术平台,该技术应用三维打印技术产出一种多孔性制剂,该制剂在有水量液体的情况下迅速崩解。虽然三维打印技术在以前被用于生产医疗器械,但这次的批准标志着第一次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药物产品获得FDA批准。Spritam有望在2016年第一季度在美国推出。

篇8: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毕业论文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研究在当前的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影响毕业论文成绩管理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以期发现对学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有用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中,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效益,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2],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具体数据,从大量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海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它是数据库研究中的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新领域。

1.1 数据挖掘的定义

定义1.1令D={d1,d2,d3,…,dn}为待分析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可以描述为如下过程:

1)D的一个子集D',D'一般满足在数据量上小于D,且维数较低;

2)关于D'的一个假设H(D',C),其中C是用户定义的有用上下文。

由于数据库经常被组织成关系和类,所以可以看作多个关系R1,R2,…,Rn的并集(D=⋃Ri),关系的维数分别为m1,m2,…,mn,H可以处理整个数据库或者单个关系(D'=D/D'=Ri);当表示用于处理数据库的子集时,D'⊂D。

H包含如下功能:

1)描述满足大部分数据项e∈D'的性质(D'⊂D);

2)可以将D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类Pk(e1)≠Pk(e2),当e1∈Ci,e2∈Cj且i≠j时,P为某种性质;

3)存在两维或多维函数依赖F,即di1=F{di2,di3,…,dim}k或满足关系R{di1,di2,di3,…,dim}。

综上所述,数据挖掘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处理大型数据;其二应用数据挖掘的目的是发现未知的、有意义的模式或规律;其三是一个对大量数据处理的过程,有特定的步骤[3]。

1.2 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它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起步,并与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和可视化技术相融合,以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围绕面对应用,为决策者提供服务。

数据挖掘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六大类:统计分析方法、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可视化技术、聚类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归纳学习法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方向,本文根据给定的训练样本数据集,采用归纳学习法中的决策树技术构造分类模型,将事例分类成不同的类别。

2 决策树算法基本理论

2.1 决策树方法介绍

决策树[4]方法是以事例学习为基础的归纳推算法,着眼于从一组无序的,无规则的事例中推断出类似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它是一种逼近离散值函数的方法,也可以看作一个布尔函数[5]。决策树归纳方法是目前许多数据挖掘商用系统的基础,可以应用于分析数据,同样也可以用来作预测。建模过程中,即树的生长过程是不断的把数据进行切分,采用“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将问题的搜索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互不交叉的子集,通常用来形成分类器和预测模型。如图1所示,为决策树的示意图。

决策树一种类似流程图的树形结构,是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为了对未知样本进行分类,生成具体的分类规则,信息样本的各个属性值要在决策树上进行测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生成树。决策树最上面的节点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然后递归的进行数据分区,每次切分对应一个问题,也对应着一个节点;在第二阶段中对树进行修剪,此过程中去掉一些可能是噪音或异常的数据,防止决策树的过匹配,进而保证生成决策树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当一个节点中的所有数据都属于同一类别,或者没有属性可以再用于数据进行分割时,分割工作停止。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 C4.5算法

1986年Ross Quinlan首次提出了ID3决策树算法,它是最早的决策树算法之一。ID3算法运用信息熵理论,选择当前样本中具有信息增益值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对样本的划分则依据测试属性的取值[6]。C4.5算法是在ID3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ID3算法的全部优点,并增加了新的功能改进了ID3算法中的不足,可以进行连续值属性处理并处理未知值的训练样本。在应用单机的决策树算法中,C4.5算法不仅分类准确而且执行速度快。

C4.5通过两个步骤来建立决策树:第一阶段树的生成,第二阶段树的剪枝。C4.5算法采用信息增益率来记录字段不同取值的选择,首先计算各个属性的信息增益率,寻找到规则信息的优劣,选出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结点,自顶向下生成决策树。C4.5算法构造决策树的基本策略如下:

首先计算出给定样本所需的期望信息,设S为一个包含s个数据样本的集合,对于类别属性,可以取m个不同取值,分别对应于m个不同的类别Ci(i∈{1,2,…,m})。假设类别Ci中的样本个数为si,期望信息为:

其中,Pi是任意样本属于Ci的概率,并用si/s估计。

接着,计算当前样本集合所需用的信息熵,设一个属性A具有n个不同的值(a1,a2,…an),利用属性A可以将集合S划分为n个子集{S1,S2,…Sn},其中Sj包含了S集合中属性A取aj值的样本数据。如果属性A被选作测试属性,设Sij为Sj中属于Ci类别的样本集,根据A划分计算的熵为:

而对于子集Sj有:

然后利用属性A对当前分支结点进行相应样本集合划分计算信息增益:

最后,求信息增益率,表达式为:

Gainratio(A)值越大,表示分枝包含的有用信息越多。

C4.5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输入:训练样本Samples;目标属性Target—attribute;候选属性的集合Attributes

输出:一棵决策树

1)创建根节点root;

2)If Samples都在同一类C Then;

3)返回label=类C的单结点树root;

4)If Attributes为空Then;

5)返回单结点树root,label=Samples中最普遍的Target-Atribute值;

6)Else;

7)For each测试属性列表Attributes中的属性;

8)IF测试属性是连续的Then;

9)对测试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找出使其信息增益比率最大的分割阈值;

10)Else;

11)计算测试属性的信息增益比率;

12)A←At tr ibutes中具有最高信息增益比率的属性;

13)root的决策属性←A;

14)For every A中的值vi;

15)在root下添加一个新的分支对应测试A=vi;

16)Samplesvi={Samples|A=v}i;

17)IfSamplesvi=ϕThen;

15)添加叶子结点,label=Samples中最普遍的几Target-Atribute值;

19)Else;

20)添加子树Generate Tree C4.5;

21)对已建立的决策树计算每个结点的分类错误,进行剪枝,并返回根结点Root。

3 毕业论文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提炼,所产生的结果和信息会对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效益。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怎样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进行全面且深度的分析,从而挖掘出成绩与其他因素之间隐藏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决策树技术挖掘信息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确定挖掘来源:清晰地定义挖掘对象,明确挖掘目标是数据挖掘所有工作中重要的一步。本文中应用于挖掘的数据信息是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旨在通过对大量成绩数据进行各层次的挖掘,全面了解具体影响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各方面因素,正确的针对问题拟定分析过程。

2)获取相关知识:数据是挖掘知识最原始的资料,根据确定的数据分析对象,抽象出数据分析中所需要的特征信息模型。领域问题的数据收集完成之后,与目标信息相关的属性也随之确定。这些数据有些是可以直接获得的,有些则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才能的得到。

3)数据预处理:此过程中是对已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与检查。因为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是不完整的、不一致的,通常还含有噪声的存在。因此就需要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清理、整理和归并,以提高挖掘过程的精度和性能。

4)数据转换: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对于特定的任务,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建立一个准确的适合挖掘算法的分析模型。本文采用决策树技术进行分类建模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5)分类挖掘知识和信息:此阶段的工作目的是根据系统最终要实现的功能和任务来确定挖掘的分类模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技术及算法,并采用恰当的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该算法,对净化和转换过得数据训练集进行挖掘,获得有价值的分析信息。

6)知识表示:将数据挖掘得到的分析信息进一步的解释和评价,生成可用的、正确的、可理解的分类规则呈现给管理者,应用于实践。

7)知识应用:将分析得到的规则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利用所得到的知识针对性的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4 结论

最终发现影响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主要的因素不是指导教师的职称,学生的基础及感兴趣程度,而是指导教师的学历高低。根据具体分类规则的结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加重对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培养,合理的分配每个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毕业课题指导工作,更有助于学生整体论文质量的提高。

在高校教学数字化的时代趋势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挖掘提取教学工作中的全面而有价值信息,可以为教育管理者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刘玉文.数据挖掘在高校招生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魏萍萍,王翠茹,王保义,张振兴.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高校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29(11):87-89.

[3]刘林东.Web挖掘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150-154.

[4]Tom M Mitchell(.美)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D].曾华军,张银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Porter B W,Holte E R.Concept Learnin gand He uristic Classification in Weak Theory Domains[D].A rtificial Intelli gence.1989,45(2):229-293.

篇9:西药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关键词】西药;合理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54-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已经不是原来属于国家控制的特殊品了,因此在销售药品时有很多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很多不了解西药特点药性的普通病患者不经过医院诊治胡乱用药造成一系列的医疗事故,因此国家要求药物必须进行相应的销售限制和合理的销售管理,本文针对西药药剂管理和应用作出一系列介绍,仅供参考。

1西药管理的问题

医疗体系的弊端:造成医药市场混乱状态的重要因素是医疗改革的落后,这导致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很难保证。医保还没有深入全国的各个地区且医保的保障水平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大多数医院实行底薪加提成的工资制度,进而造成医药费用的升高,,一些小病都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一些患者由于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而无法进行治疗,医患间的信任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医疗改革不健全,导致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很难进行,医药产业面临着逐渐恶化的发展环境。

质量管理问题:在我国生产药物的企业已经从原来的国有制变成了私有企业制,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市场经济需求,然而在某些私人的制药厂又会为了节省成本而抽条药品的含量以及质量,更有甚者会用一系列毫无作用的假药、劣质药来代替原有药品,从而引发一系列医疗中毒事件,降低了消费者对于药物市场的信任,虽然相关监管力度不断在提升,但是假药事件已久层出不穷,这也是制约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元凶之一。

2药品的调剂问题

西药本身品种极多,由于是化学合成制剂因此类似的衍生物就更多,因此对于不了解西药性质的消费者很容选择错误,购买名称相似却疗效完全不同的药物,或者完全因为以往的购药经验进行药品的选择,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会造成多种药品混合使用发生毒作用,因此日益增加的药品种类本身就是迷惑消费者的根源,消费者如果还按照以往的经验来选择购买药物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医疗事故和药物中毒事件。

药房的退药问题:西药的不良反应是导致退药的最常见因素,一些口服药品在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头痛等不适症状;药盒上标注的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有时与患者所反映的实际时间不一致;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更换医生以及需要转院时,需要改变用药种类也会导致退药;如果医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有限或服务态度不佳,也会致使其开出的药物对患者造成不适反应。

3对策

3.1药品管理:西药种类很多因此更管理上就需要系统的严格的管理措施,西药主要分为三种,内用药,针剂,外用药,对于针剂的管理时要格外严格的,防止日晒、高温等外环境因素的同时还需要防止碰撞、标签校对错误等问题,由于针剂一般在医院使用居多因此药剂的核对和信息的确认管理工作就十分重要,除了对同期同类的药物进行管理登记之外还需要对其保质期、保存方式进行严格的注意,对于使用类麻醉剂、镇定剂、止痛剂要进行格外严格的处理,对于需要冷藏处理的药剂一定要做到分类明确取用谨慎,并且对于针剂的取用要严格登记;内用药的种类可以说是最多的,因此在管理上应该实行分类别管理,也就是对不同种的药剂相同疗效的药剂进行同的管理,对照医院处方和医生嘱咐进行内用药的取用,对于特殊类药品要格外注意,,对于非OTC药品一定要有相关的医嘱才能取用给患者,并且在登记上要明确标注取用人和相关日期等一系列细节信息,对于将至使用期的药物进行上报回收统一处理,并且在进购药品时要严格把握药品质量和种类数量的相关信息,并且也一定要登记在册。

3.2完善西药管理制度:“西药管理制度是促进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的实施依据,对于保证工作质量,追究相关责任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科学有效的西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具体实施细节包括:设立西药安全管理责任岗,,专人专区负责指定药物的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责任人,并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严格落实审查制度,对于西药流通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购买、入仓、存放、提取、使用必须做到凭据充分,细致检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西药管理是一项工作量较大,责任意识要求强的工作,同时也是对社会或个人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动作积极性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

3.3完善工作制度的管理加强对药房服务质量的把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四查十对,四查即查处方、查药品、查药品配伍禁忌和查合理性,十对即对科别、姓名和年龄、药品名称、数量、标签、规格、性状用量和临床诊断。同时,医院要成立处方质量检测小组,对处方的质量进行管理,对于不良处方应该及时予以纠正。此外们还要对药品经济进行管理,将计算机和处方的金额统计之后做好相应的记录,每月要进行药品盘点,将药品的损耗成本降到最低。

4结语

在我国西药的管理和应用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由于相关的技术来源属于西方因此不论是在西药的加工还是在西药的使用上都是需要不断进步的,在我国由于药物滥用导致的医疗事故极多,因此对于我国医疗市场的医药管理和合理应用就需要相關的执行方案和执行力度去在医院方面应该提高医生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合理应该用西药剂,在医院和药房等出售西药剂的地方更应该加强相关西药意料的管理,保证使用药剂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庆喜.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1):987

[2]谢丽明,李荣贵.西药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3(13):15-17

上一篇:莫负春光心情随笔下一篇:《养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