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

2024-04-23

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精选7篇)

篇1: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几乎是大江南北耳熟能详。说起杭州,人们最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湖,正是因为有了它才造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美誉。小郑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宝石山下。我的成长时光都是在这片湖光山色中度过,西湖就像一位千面美人,每个季节,每个时辰都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春天在苏堤赏桃花,夏天断桥荷花塘边纳凉,中秋在湖边看三潭印月人月团圆,冬天在灵峰探梅细嗅十里香雪海。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紧靠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这句话就概括了西湖的特点。西湖湖面面积有6.39平方公里,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在2.27米,最深处5米,最浅不到一米。在1982年11月,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5年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杭州西湖的排名仅次于万里长城和桂林山水,位居第三。

西湖有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对玉龙和金凤,一天他们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于是玉龙用爪子,金凤用嘴,一起把这块玉石雕琢成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后来这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发现,她派天兵天将抢走了明珠。玉龙和金凤敢去同王母交涉,你争我夺之间将王母娘娘推到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人间,化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所谓的“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传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其实西湖的形成经历变迁。早在一万多年前,西湖是与钱塘相通的浅海湾,矗立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一双臂膀。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割开来。地质学上成这种浅海湾演变而来的湖泊叫a湖。

然而最近根据地址调查院的专家调查发现,西湖的形成另有说法,说是由1.3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喷发时造成的洼地而形成。火山喷发的中心就在断桥一带,火山碎屑就构成了北面的孤山、葛岭和宝石山。后来经过历代多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西湖最终从一个自然湖泊变成风光秀丽的半封闭人工湖泊。

西湖的湖光山色,自古引来无数名人骚客赞美。从而给西湖增添了丰富的人文积淀。 最特色的便是苏东坡的那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温婉多姿,妩媚匀称。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为了让西湖更美。杭州启动西湖综合政治工程,首先是西湖南线的改造,使得历来北山路热南山路冷的形式得到较好改善。又将环湖的四个公园全线打通,呈现出一个三公里长没有围墙免费开放的大型市民公共绿地,黄金湖岸线。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还境于民”。国庆前夕,又整理了湖滨步行街,打造了西湖隧道。同时大力修复了杨公堤。同时西湖十五新景登台亮相。整座城市更加光彩照人。

,西湖成功申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杭州西湖的美名享誉中外。

杭州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小郑作为杭州儿女,时刻感谢这片母亲湖的恩赐。祝各位游客也能在本次旅程中感受到杭州幸福之美,并将这份幸福带回到您的`故乡去,伴随今后的每一天。

篇2: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

大家向东看,那是断桥!它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它十分有趣:断桥是北里湖与外湖的分水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看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就因此得名。

大家现在请向前看,这是“三潭映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提,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

接着请大家上岛游览。请看:三塔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洞,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月影、云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小月亮了,再加上天上的一个,湖中的一个,就有32个小月亮了,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美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呀!

大家向前走,西湖边上还有一座名山-------孤山!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十分优美,一直被皇帝所占有,所以叫“孤山”。。

篇3:杭州西湖的隐逸文化象征

20世纪70年代后人文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后现代化主义思潮的出现, 加上衍生于结构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念的盛行, 地理界脱离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以描述为主的治学方式, 将景观视为“见的方式”, 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景观从名词转变为动词, 景观如何运作及其与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问题成为研究核心。

目前, “西湖·龙井茶园”作为2010年申报文化景观遗产的备选项目, 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议事日程。杭州西湖 (以下简称西湖) 之盛, 与数千年来历史上文人士大夫诗词书画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 已然成为儒家山水美学的典范。有学者认为:“多数中国文人的结构中, 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 总有很大的向心力。”西湖作为一个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空间, 不仅有山水之胜, 林壑之美, 并且纳同理通济的诗情、画意与茶道, 发人深省的英烈文化, 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神秘浓重的宗教色彩等精神文化于一体。然而, 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内容, 也不过是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的表象而已, 如果视其为西湖之“形”, 那么其内在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则是西湖之“意”和“神”, 才更加值得关注。这也是世界遗产文化景观考察的重点之一。

2 隐逸文化的必然性

中国封建社会, 统一的宗法大帝国以及与之适应的君主集权制度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始终延续不替, 其间的所有因素, 无论是经济、政治、伦理抑或是文化, 都始终被置于皇权的控制之下而绝没有独立发展的可能,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最细微的部分, 都只能作为整个集权制度所严格制约的一个环节而存在。

统一而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宗法政治体系, 要求皇权必须能够代表和协调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种客观要求在本质上与皇权的专制与独裁是矛盾的, 皇权的专制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的平衡, 也是中国社会形态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而只有士人阶层, 与皇权和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体系都保持着深厚、广泛的联系, 才能代表两方来调节关系, 维系平衡。一方面, 士人阶层是皇权统治社会的执行者, 另一方面, 又是代表社会对皇权的抑制者。士大夫是社会文化最主要的占有者, 比其他任何阶层更懂得国家各个阶层的利益以及其间复杂的关系, 才能以“道”、“仁政”的追求来延缓和修复专制制度中必然的社会危机。

然而, 集权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士大夫凭借直接和积极的方式, 难以完成这种使命, 这就迫使士人阶层寻找和创造一种高度发达的间接和消极的方式, 以保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达到社会机制所需要的程度, 这种方式即隐逸文化, 而以西湖为代表的古典园林, 则成为这种独特文化发展的物质空间。

3 西湖的隐逸文化象征

作为一处以空间为表现形式的园林, 西湖以小见大, 以少胜多, 以显喻隐, 以实写虚, 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境界, 以有限的空间来表现无限的意境美, 正所谓“城市山林, 壶中天地, 人世之外别开幻境”。这不正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吗?就如同统治阶级的刻薄、经济上的拮据, 仍不能阻碍他们去完善自身的人格一样, 数平方公里的有限空间, 又安能纳士大夫鲲鹏之志?所以西湖绝非只是一个容纳文化的空间, 更是从空间中透视出的强烈的“士”文化。

早在北宋, 西湖诗社、词社就已成为文人互相唱酬的社团, 士人们结社聚会, 切磋诗艺、交流感情, 增强彼此间的社会联系, 而欣赏湖山美景, 吟诵西湖风光则是诗社、词社的参与者们经常的节目。除此之外, 文人们也经常在此吟诗会友, 隐居西湖孤山, 人称“梅妻鹤子”的林逋, 便经常泛舟西湖, 与梅尧臣、范仲淹等友人游赏于山水之间。苏东坡在杭州时, 也多与友人在湖上饮酒、赋诗。他们纵情诗酒, 狂放而不掩盖牢骚的情态, 成为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的文人的心态的原版, 更成为后世许多仕途失意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的榜样。“湖光静, 山影孤, 载斜阳小舟横渡。正花开玉梅千万株, 鹤飞来老逋归与?”即是士人们内心世界对于“隐”的渴望与追求。

西湖是文人、士大夫忘情山水、和诗交友、灵感创作的源泉, 更是其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空间。“酒逢知己, 琴遇知音”, 谈笑于上水之间;“时俯仰人间古今, 且消磨闲处光阴。无事当心, 今日从容, 此地登临”, 悠然自得;更能在隐居生活中寻找到“依山傍水盖茅斋, 旋买奇花赁地栽, 深耕浅种无灾害”的乐趣;更有甚者, 出于对现实的无奈, 把自己的命运也交给天公, “新酒在槽头醉, 活鱼向湖上买, 算天公自有安排”;有“诗狂悲壮, 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山。意悠扬, 气轩昂, 天风鹤背三千丈。”的旷达情怀, 亦有“浮生大都空自忙;功, 也是谎;名, 也是谎”的无奈感伤。

历代士人之中, 最具代表性的, 无疑是几任父母官苏东坡, 其人其事, 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近千年来深受人们的尊崇, 并根植于西湖的山水之间。宋哲宗元佑4年, 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 那时的杭州已不比往昔, 满目疮痍, 民不聊生, 西湖干涸, 美景不现。苏东坡调集民工清淤泥, 筑长堤, 于是, 杭州西湖与东坡太守结缘千年, 苏堤亦美名垂史。苏东坡有《开西湖》诗云:“伟人谋议不求多, 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 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 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 月明时下浴金波。”在人格上, 苏东坡在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 决不随波逐流;在官场上, 苏东坡为官一地, 造福一方, 于史有证;在人生态度上, 苏东坡即使在身处绝境时, 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进退自如, 宠辱不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苏东坡那样, 把封建社会士人的两种角色扮演得如此精彩, 人们感叹其风流文气, 山水间不拘一格, 更赞叹其与民同在, 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的崇高情怀。

在西湖的价值中, 已经嵌入了这么一个桀骜不驯、潇洒自在而又深情款款的东坡形象, 他既有“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的”豪迈, 又有“细看来不是扬花, 点点是离人类泪”的柔情, 他是一个“湖山信是东南美”的父母官, 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彬彬文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苏东坡为后代士人树立了榜样。但苏东坡于西湖的意义, 决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感恩戴德可以承载的, 更在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逆境中见从容, 历经曲折, 铸就人生的人文气质。

结束语

早在宋代, 文人林升曾经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鲁迅先生曾也劝说郁达夫, 不要久居杭州, 因为这是一个容易消磨意志的地方。然而, 在休闲、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西湖是多少人梦想的旅游胜地, 又是多少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如今南山路的酒吧、湖边的茶楼, 处处散发着“闲适”的情调, 杭州人时刻表现着的悠闲神情, 又何尝不为大众所向往呢?试想如若不是处在这种充满着“隐逸文化”的氛围之中, 杭州又何以谓之“东方休闲之都”?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 地理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特定地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性质的剖析, 景观隐喻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成为其研究核心。结合杭州西湖申遗的具体实际, 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角度, 对西湖象征的隐逸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关键词:西湖,象征,隐逸文化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编.西湖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4]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4.

篇4:经典的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吸引游客,抚慰众生。

你们知道西湖有那十景吗?等小编来告诉你。

西湖十景

西湖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南宋时期诗词提及西湖十景者甚多。十景的共同之点为景点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宋亡后,西湖十景随着杭州的衰落也一度不为人知。清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同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康熙帝为十景题字后,当地官吏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众多描绘吟咏十景之绘画、诗词,十景被公认为西湖山水的代表。

十景名称华美整齐之余,亦充分运用了对偶(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三评十景

三评西湖十景: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它们是:[4]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院、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新选十景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分别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机构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虎跑梦泉、黄龙吐翠、满陇桂雨、玉皇飞云、龙井问茶、宝石流霞、吴山天风、阮墩环碧。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

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山林景点

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

其他景点还有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刘康毅《西湖传说》

金凤玉龙聚仙浆, 明珠凡落碧水徉。 三罈镇服黑鱼怪, 六和托出红太阳。

双虎跑穴涌清泉, 一峰飞峙护佛堂。 尽说九天美如画, 怎比人间有钱塘。

一山景点

孤山远望孤山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k㎡,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与断桥不断情谊断、长桥不长情意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

篇5:杭州西湖导游词

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呢,位于杭州西湖。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孙。

今天呢,我们即将参观的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

这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州就像人间天堂一般,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人间天堂”的美丽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向,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

西湖有十景,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平湖秋月、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等都是广为人知的。

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连大诗人白居易都被迷住了,真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下面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那么问题来了,这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也没断呀?这“断桥”何来呀?其实呀,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冬天,每当雪后,这桥就会披上一身雪白的衣裳,一片雪白。因为桥的一面朝阳,阳光一晒,雪自然也就融化了。这时,桥的一端有雪,一端没有雪,看上去就像桥断了一般。“断桥残雪”因此而得名。

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白堤。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湖中泥沙把湖添满,就用淤泥修成了这条白堤。白堤位于西湖中央,是个观景的好地方。大家看!那如翡翠般的西湖,如画卷般美丽。那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上轻轻地滑过,不留一丝痕迹。

各位游客,我们的西湖之行即将结束,感谢大家对我配合,愿西湖的美景能给您带来美好的回忆!

篇6:杭州西湖导游词

西湖有十景,分别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这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内容。

大家看,那就是雷峰夕照,它是因为夕阳照到雷峰塔上,映出倒影而形成的。这儿还有一个叫《白蛇传》的传说呢!传说白娘子被法海镇在雷锋塔下。

那儿是断桥残雪,其实,它并不是断桥,是因为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与灰褐色的桥面形成反差,远眺像断了一样,故称断桥。

现在大家自己参观,两小时后集合。

篇7: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

更为特别的是, 苏杭之地, 特别是西湖周边, 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之地, 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所, 在这俊秀柔美的自然风光之中, 发生过无数让人传诵的故事和传说, 这些都成为了西湖独特的魅力, 让人回味让人沉醉。“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诗句是对苏杭独特氛围最好的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今天, 各种问题随之出现。今天的西湖景区经历了重新的规划设计, 改造之后的西湖滨水景区既保持自己的特点, 又紧跟了时代的步伐, 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这是本文希望思考的问题。

1 景观的现代改造

作为城市中心重要的滨水景观区域, 与各种城市周边的景点相比, 西湖景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有利于利用自身特点, 改善市民感受。

在杭州西湖景区的东侧, 是著名的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 作为湖滨商业街具有连接城市与西湖风光的独特地理位置, 笔者认为, 景区的这个独特优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市民的感受。

(1) 相对于同类型的以亲近自然为特点的休闲场所, 特别是那些远离城市生活区, 需要开车几小时才能到达的景点, 西湖景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优势, 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生活中的常态休闲方式。

(2) 在爆炸式发展的城市中, 这里是城市中极为难得的现代生活与自然风光交融的区域, 市民在西湖景区游玩的过程中, 还能享受到其它周边地区不能享受到的吃、住等方面的便利。

1.1 景区可达性改造

现代城市在不断的发展, 杭州作为全国较发达的城市, 城市交通的压力日益增加, 钢筋水泥不断的侵蚀着自然绿地, 享受绿色景观、与自然交流的空间机会越来越难得。西湖作为市民能够较快到达的常态自然休闲景区, 周边的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 如何使城市各个地区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西湖景区, 提升其可达性, 这是提升市民感受的一个紧迫要求。

面对城市发展与保护自然之间的矛盾, 杭州市做了很多的工作。西湖景区想要提升其可达性, 形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 需要面对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相对于其它发展较晚的现代城市 (如深圳) , 西湖景区具有如下特点:首先, 西湖景区周边与内部的交通系统道路尺度都较小, 同时还有很多的历史古建, 由于这个原因, 道路很难扩宽。当车流较少时, 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 这是相当舒适的游玩环境, 游玩其中的市民感受也身心舒适。但是面对越来越拥堵的交通, 特别是旅游旺季和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 改善市民的感受的要求开始变得迫切起来, 根据《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区城市设计》 (以下简称设计) 西湖景区交通改造做了以下的改变。

(1) 对现状进行调整, 修改步行系统。把现有部分车行修改为人行通道, 人车分流, 购物与送货分离, 希望能够使车行到达每一家店铺的后门送货;同时还要保证周边车行的便捷性, 市民能够通过地铁、公车、步行等多种方式快捷的到达商业步行街。

(2) 使滨水景区与步行街相互交融, 充分发挥城市中心自然景观的优势, 希望把滨水区的文脉历史与商业区的现代发展充分的结合, 把西湖的文脉融进现代的商业, 保护同时大力的发展滨水区商业区特色。

(3) 最后是增加人行通道的趣味与品质。发挥老牌特色商业街区延安路的特点, 建设成西湖游玩的中转站, 改善市民和旅游者的感受。对商业街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及提升, 减少重复建设, 同时把吃、穿、住、用互相交织, 混合、互补, 提高地区整体的质量。

1.2 复合的空间改造

西湖景区内老牌的商业街区延安路, 单一的人车混行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 降低了滨水区的市民感受, 立体交通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必须要把连接商业街的延安路改造为新型的道路系统, 同时必须保证沿街的古建筑的观赏性, 而且这些改造与保护必须与现有的城市规划相结合, 与周边其它街区的人、车行系统及滨水景区统一融合, 西湖景区的《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区城市设计》做了如下规划。

(1) 把商业和部分人行改入地下, 形成地下商业街, 使延安路车行道路更加高效。

(2) 湖滨路成为了地下道路, 新建了隧道, 连通城市与西湖景区的步行系统。

(3) 商业区只用两条高效车行道, 其它成为步行系统, 商业的购与供分离, 这样步行系统更加快捷。

2 自然景观与地方文脉的结合

2.1 空间的意境

在西湖景区考察的3天中, 虽然不能仔细考察所有的节点, 可还是对西湖景区的意境有了非常强烈的感受。

西湖景区可以结合老杭州城市独有的空间特点, 虽然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 调整了部分的布局, 仍然具有极大地吸引力。特别是景区内自然景观与城市山、水、建筑等相结合的格局, 更是在数百年的改造与建设中, 变得越来越具有灵气。

(1) 西湖之美在于山。三面环山是隽秀的西湖景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北面有仙姑山、灵隐山、宝石山、栖霞岭、北高峰等, 一起称北山;西南有理安山、龙井山、南高峰、大慈山、烟霞岭, 临石山、凤凰山、吴山、南屏山等, 一起称南山;每当到了傍晚时分、或者节日假日与家人好友一同登高望远, 有益身心同时也能增进感情。

(2) 西湖之美在于山, 更在于水, 以水为中心, 水的灵气融入了整个城市的灵魂。不管是在城市中远观一湖碧水, 心中格局豁然开朗。还是徜徉于水边, 放松自己的心情。如同一缕缕清泉, 西湖景区从各个角度渗透到了市民的心中。

(3) 行走于西湖俊秀蜿蜒的河边小路, 看着三五成群林星散布的人们, 在湖岸与绿树之间穿梭, 如同梦幻一般, 觉得自己一直在游离在林间小道、古典花园、滨水小路之间, 这是一种似真似幻的感受, 如同触及到了心中的仙境, 心和身体同时感受到了愉悦。

(4) 而更提升这种景观意境的, 在于西湖之上新罗棋布的形态各异的桥梁, 这些带着历史痕迹的景观构筑物为湖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 登上小桥, 手扶栏杆, 景色与在湖边截然不同, 这是一种凌风而立的味道, 湖风拂面, 目光在桥柱上形态各异的浮雕石刻与湖面泛起的泠泠波光之间游移, 愉悦的心情似乎也在飘荡着。

西湖景区在成名多年之后, 游人市民在景区之内游玩, 依然能够感觉自己心情愉悦, 如同来到了仙境。除了其广为人知的隽秀山水之外, 更是因为各种景观交织的意境升华, 这是西湖的灵魂, 也是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醇香。

笔者需要思考的是西湖景区意境与市民感受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首先于西湖拥有面积非常的巨大的水面, 视野广阔, 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 天光和云影、雨雪和风雷, 还有四季更迭和朝暮晨昏等各种的光影及天象气候, 会使西湖有各种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 这是静与动变化、虚与实相继的特别氛围, 这是影响市民感受的最佳媒介, 这是西湖在不同的时间各异景观的根源, 也是西湖的魅力来源。“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是黄文中对西湖意境最为准确的描写。

无数文人骚客在这意境之中迷倒, 流连其中, 而后诗兴大发, 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绝对是这种意境的千古写照。

2.2 文脉与景观的交织

在西湖滨水区, 留下过太多的文人墨客的墨宝, 还有那数不尽的民间传说, 这些与变幻的景色交织, 能够使市民深刻的体会到历史的香醇与厚重。西湖十景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游历这些景点, 市民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 更能了解城市的历史, 激发市民感受, 融入到景区文脉与景观交融的氛围中, 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向心力, 身处其中, 必然感受骄傲和自信, 市民的感受也将得到提高。以下将介绍西湖十景中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

断桥残雪, 这里有西湖最为凄美爱情的开端, 数百年来在市民之中流传甚广, 传说“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 缘起于此桥—“断桥”。而雪后的断桥, 更有其残山剩水的中式意境, “断桥残雪”之名当然也就应景而生了。

而景点双峰插云, 两奇峰直入云霄, 蔚为壮观, 更被诗人陈璨描叙为:“南北高峰高持天, 两峰相似不相连。晚来新雨未雨时, 四山云雾锁二尖”。

景点雷峰夕照也是与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著名景点, 夕阳西下, 高塔、湖面、倒影相互辉映, 交织着凄美的白娘子传说, 不管是远观雷峰塔, 还是在古塔之上远眺, 都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意境, 元尹廷高的“湖上画船归欲尽, 孤峰犹带夕阳红”则是最好写照。

曲苑风荷, “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工坊, 修建在当时的西湖边, 在湖面岸边养殖荷花, 笔者游玩至此, 虽游人如云, 但是倚廊而坐, 放眼看去, 绿海之中点点红花, 湖与岸之间清香弥漫, 大有“接天碧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感。在炎炎夏日, 临湖观荷, 夏日静坐曲院的长廊之中, 细细倾听风吹荷叶, 远观红莲碧叶的水景, 能带来怎样的市民感受, 已经不言而喻了。

3 结论

杭州西湖景区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城市滨水景区改造模式, 不仅仅利用独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方面的优势, 还充分的考虑了杭州市发展过程中浮现出来的新问题, 重点改善市民在滨水区的感受, 笔者认为, 滨水景区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 因地制宜, 立足于景区的自然景色特点, 改善市民的感受。

(2) 利用景区的历史文脉, 使其与景色水乳交融, 更能加强市民感受。

(3) 面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新问题, 通过立体交通和改进人行车行系统保持了城市中心滨水区在可达性与空间上的优势, 提升市民感受。

摘要:在对杭州西湖景区的实地考察后, 发现西湖景区把独特自然景观、地方文脉典故和现代化的城市的改造整合的极具特点, 其整体景观设计手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在人口密集的现代大城市的景观设计过程中, 寻求了一条提升市民感受与保证城市建设的平衡之路。对其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杭州西湖景区,市民感受,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居易.唐宋词鉴赏辞典[M].第三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26.

[2]毛翊天, 邢晓明, 华星星.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 2009, 25 (8) :54-55.

[3]黄文中.黄文中西湖楹贴集联语[M].第三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23.

[4]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35.

[5]陈璨.双峰插云[EB/OL].htt p://www.cityup.org, 2007-11-10.

[6]尹廷高.雷峰夕照[EB/OL].htt p://www.chinanews.com.2008-9-27.

上一篇:女干部先进事迹下一篇:聋哑人的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