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2024-05-22

《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精选6篇)

篇1:《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

【课标要求】

1.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学目标】

1.在地球仪或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任一点所处的半球位置。

2.利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3.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

/ 8

【教学方法】

启发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2年4月,巨型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其第一次航行中就不幸的撞到了冰川,船舱进水,不断地下沉,在千钧一发之际,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41°N,51°W),刚近船只快速赶到,营救了部分落入海中的游客。

提问:茫茫大海,其他船只为什么能够快速赶到沉船地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回顾一下所学经纬网的知识。

任务1 在经纬网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该点所处的半球位置等。

首先明白经纬网的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教师提示读出某点坐标的步骤:

1.读出该点纬线度数,并根据0 °纬线(赤道)判断出是南纬还是北纬; 2.读出该点经线度数,并根据0 °经线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 3.写出经纬度:(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局部的地图上来判断地理位置,如:给出了局部的经纬网地图(如下图),请同学们在简图中给这些点定位(读出其经纬度)。A:(40°N,40°W);B:(20°S,20°E)。

/ 8

巩固练习(此处可使用答题器的抢答功能哦!)

知道了如何说出地理坐标,那么能否判断某点所在的纬度带和半球呢?

通过例题进行掌握,教师出示题目,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坐标及所处的纬度带,并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教师讲解)

/ 8 学生练习。(此处可使用答题器的抢答功能哦!)

任务2 在经纬网图上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

现在我们来回答导入的问题,其他船只怎样快速赶到沉船地点呢? 教师指导根据坐标,在经纬网上划出某点的步骤: 1.根据纬度找出相应纬线; 2.根据经度找出相应经线;

3.纬线和经线的交叉点就要所求点。

/ 8

例题讲解,请在图中标出A、B、C三点的位置。

A(40°N,40°W)B(30°N,80°W)C(50°N,60°W)

拓展练习。

任务3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任意两点的方向。确定方向

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 8

巩固练习(此处可使用答题器哦!)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 8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完成以下3题。

1.甲地的经纬度大约是()A.10°N,40°E B.10°N,40°W C.10°S,40°W D.10°S,40°E 2.位于西半球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丙地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4.读图,C点位于A点的()

/ 8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二、综合题

1.下图是改变“世界观”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座标。

① [__],[__]③[__],[__]④[__],[__](2)①点位于③点的[__]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__]方向,④位于中山站的[__]方向。

(3)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4)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的是[__]。

/ 8

篇2:《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用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

/ 7

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教学方法】

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六分钟读懂宇宙138亿年历史》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宇宙的诞生、发展和消亡,让学生对天体产生兴趣。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在宇宙中,那么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引出本节课。

任务1 说说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

讨论:假如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也没有人告诉你地球的形状,单凭你十多年来的生活经验,你直观感受到的世界是怎样的呢?(1分钟讨论)

盖天说: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 7

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宇宙像鸡蛋,地球像蛋黄位于正中间,外层是水包围着地,犹如蛋壳包裹着蛋黄。

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根据地球在月面上的阴影,推断大地其实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总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教师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任务2 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教师展示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

/ 7

讨论实验结果:如果大地是平的,那么小旗就不会先消失,如果大地是圆的,那小旗会先消失。

列举实例1: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例2:登高望远

实例3:发生日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形状。

任务3 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教师播放视频《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大?》,通过有趣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大小比较。

/ 7

完成教材活动。

拓展讨论:地球是个正球体吗?(此处作为学生了解,不做重点解释,学生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即可)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任务4 制作简易地球仪,说出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此处需时间较长,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

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 7

1.(2017岳池县模拟)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优

/ 7 【课堂小结】【课时检测】 2.图1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圆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个球体 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大地是运动的 B.大陆是不断漂移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2017营山县校级模拟)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5.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该做成()

6.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篇3:《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篇4:《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会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寻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体;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其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通过图释、简述、对比等方式认识经纬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分布规律、特征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学习,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使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难点: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判读,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

【新课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时至今日,在自然界能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讲授新课】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阅读教材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学习“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便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成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即“天圆地方”。

(2)学习“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了大地不是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即“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请去过海边的同学交流亲身体验。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无变化。

*观察图1.4,根据月食照片推测地球的形状。

*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实证,能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是否还能举出一些其它例子?

(4)结合阅读材料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承转: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阅读图1.2“地球的大小”,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实际上北极半径和南极半径还不相同。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从图2.1可以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分组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已见,教师评价总结,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有充分了解,并且从中接受到相关科学观教育,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承转: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在这个家园中生活,需要了解它的面貌。例如,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它们分别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小组讨论:地球仪和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参照图1.6“制作简易地球仪”,按课文P4活动1给出的操作步骤制作地球仪。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

纬线和经线

阅读图1.7“简易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习地轴、南极和北极点、纬线和经线。

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

地轴:地球自转轴。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表1。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比较不同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观察地球仪,阅读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表2。

(1)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划分的?经度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纬度以哪条纬线为起点?

(2)找出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看看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排列的?

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

在地球上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结合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说明它们是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在地球仪上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承转: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利用经纬网定位

阅读图1.14“经纬网”,学习经纬网的概念。

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组成的网。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因此,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经纬度度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1)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台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

(2)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经纬网,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你帮助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在地球仪上,按表3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按表中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课堂小结】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度数找出它们的位置,也可以利用地球仪或地图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但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篇5:《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 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 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学生2 美丽的。学生3 圆形的。学生4 球形的。

教师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学生 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 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 臆想 证实

教师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1.3解释)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 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1.4),帮助学生理解。教师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 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学生 „„(教师对学生举出的现象及时做出评价,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探究)教师 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教师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 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 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而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课堂活动2 记数字──了解地球 教师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明确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大小。教师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也可教师手绘版图来说明)

学生 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万千米。(提醒学生指图说明)

教师 提问(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增强感性认识):

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3倍)

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0小时)教师(补充)经过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75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球体。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课堂活动3 看模型──研究地球 教师 出示教学地球仪

学生 观察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人一个地球仪,也可学生自备充气地球仪)教师(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学生 回答,并有其他同学作补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要点)

教师 我们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型的地球仪?(可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教师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知识铺垫)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课堂活动4 动动手──制作地球仪

教师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可自己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参照课本要求进行制作。

学生 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合作能力)

教师 巡回指导,强调要领,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地球仪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师生 评议评出制作地球仪的优胜组,进行表扬。并请优胜组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统一认识,保护地球

篇6:《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3课时)

1.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通过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2.自读生字,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课文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2)从哪里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

(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朗读指导: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2)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1)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精讲第五段。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这一段有两句话。

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

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

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作业布置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通过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年,《时代周刊》年评选的新闻人物是地球。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或许你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同桌间互相纠正读音。

2.请说一说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点评。)

三、讲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你们看到过宇宙中的地球吗?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星球?(学生自由发言。)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段是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庙海洋中,就像一叶扁舟。

4.课文第1、2自然段还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5.小结:就是这样一个星球,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

四、讲读课文第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袤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2.学生读课文回答: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生态失去平衡。

3.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出示恩格斯的格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这关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5—7自然段

1.可是恩格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警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6、7自然段,找一找答案。(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修建移民基

地。但是,这还只是设想,要实现起来很难很难,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到了那个时候,能去火星和月球居住的人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怎么办呢?

3.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二、讲读课文第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

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但好在现在醒悟还不算太晚,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所以我们要(引读: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三、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

四、作业布置

上一篇:经理在2021年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下一篇:博爱敬老院爱心之行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