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2024-04-30

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精选8篇)

篇1: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照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得相互依存的关系。

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二是能量的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淀粉 + 氧气

叶绿体(有机物、贮能)

(呼吸作用公式)

活细胞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生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吸收作用: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表面积。

吸水失水原理: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要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植物吸收无机盐: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蒸腾作用: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

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大气湿度;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运输作用:由导管和筛管来完成。植物的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是连通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共同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位于茎的木质部,由死细胞连通的。

筛管: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位于茎的韧皮部,由活细胞连成的。

六、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

2、种子萌发的条件:既需要自身条件,又需要外在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在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 高考生物知识重点

★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 中国地理中考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 中考重点考点知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

★ 化学高频考点_中考化学重点复习知识

★ 初三政治复习提纲重点

★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

★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篇2: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篇3: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一、两版教材的共同特征

1.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性学习,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两版生物教材均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这一理念,不仅注重培养生物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加涵盖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内容,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整个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两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又尽可能地体现当今社会生态教育所倡导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版教材均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人教版教材编排的“问题讨论、实验、思考与讨论”等板块;苏教版教材编排的“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积极思维及课外探究”等板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遍及各个章节,且两版教材在编排部分实验活动时,均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得出相应的结论。环环相扣的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的新知识,在构建学生知识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

2.图文结合、色彩鲜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两版教材在板块设计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编排,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摄影图和绘画图,具体形式有:显微镜下多样的细胞图、生态系统结构图、人物图、示意图、对比图、概念图、遗传图等。通过图示对生物体的结构形态特征、生殖和发育变化、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生动的描述,摒弃单调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在感官上具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展示,有益于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直观化,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体系。笔者统计图示使用情况后发现,两版教材仅在“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模块中,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就使用了大量的插图,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此模块中均使用了17 张图示,图示类型分别为:摄影图、结构图与示意图等,部分图示中还不只采用了一种图示类型。如:人教版教材在“蛋白质的功能”知识点编排中使用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均包含在“图2-7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图示”中,其中插入了羽毛、肌肉、头发、蜘蛛丝等摄影图,辅以胃蛋白结晶的结构图、血红蛋白示意图等,其目的在于阐释蛋白质在细胞中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同化新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两版教材的差异之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之一,教材的文本研究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从教材的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设计风格、呈现风格以及课程的综合性进行研究。[4]本文选取课程容量、内容难度以及编写体例三个维度,对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指标,是指教材所设计的知识总量,常常通过课程内容的多少来体现,即一节课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当然课程的容量不是越大就越好,需要同时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讨论、总结与收获知识等行为,总体来说课程容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系列内容安排。因此,笔者就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内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安排,即完成本章节教学所用的总课时数,通过表1 可看出人教版教材在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中所需课时数为8,而苏教版教材则需6 个课时。两版教材章节的排列与课程内容的设计顺序上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将整章内容分为五个小节。苏教版教材将整章分两个小节,其中内容安排具有差异的地方为:首先,苏教版教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将人教版教材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安排在此小节中;其次,苏教版教材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独立安排在第二节的第一板块中,人教版教材则将此放在了第四节“细胞的糖类与脂质”板块中;再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放在第一节,苏教版教材将其分散安排在了相应的各个生物大分子板块中。

经对比后发现其他内容设计无明显差异,两版教材均依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写,但所用课时数目有明显差距。首先,苏教版教材在第一节中的内容设计远大于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但所用课时仅为人教版教材的1/3;其次,在蛋白质与核酸内容的课时安排上也少于人教版教材,还并未将实验内容的板块计算在内,还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探讨交流的环节。由此可见,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

2.内容难度

教材的内容难度,即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将两版教材的内容难度进行量化,采用可靠的数据与课程标准做以比较,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有效参考。影响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课程的时间、课程的广度、课程的深度。其中课程的时间可用课时的多少来量化;课程的广度是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广泛程度,采用知识点进行量化;课程深度反映课程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织的逻辑深度以及潜在的思维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要求程度来量化。课程内容难度分析,采用课程难度模型来量化,公式为:

其中,N代表课程难度,S代表课程深度,G代表课程广度,T代表课程时间,S/T代表可比深度,G/T代表可比广度 α,代表加权平均数(代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侧重各占一半),课程内容难度实际就是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值。[4]

课程时间可用课时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所用课时数为7,因此T3=7,人教版教材在此模块所需课时数为8,苏教版教材为6 课时,则T1=8,T2=6。课程广度可以用知识点量化,“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4 个,苏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2 个”[1],故G1=24 G2=22 因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点数量,则在此取平均值G3=23。课程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分别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模仿水平等[5],对此进行赋值:1,2,3,4…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此模块相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分别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 计算课标的深度系数S3=(2+1+2+1+2+1)÷6=1.5,同理可计算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1=1.5,苏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2=1.333。课程标准的可比广度值(G/T)为3,可比深度值(S/T)为0.188,带入公式,得出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N3=1.75;同理,人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1=1.594;苏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2=1.945。从课程难度计算结果可看出人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三者中最小值,低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较为接近,差值为0.156;苏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最大值,高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相差较大,差值为0.195。

3.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指教材的结构方式,具有不同编写思想、编写理念的编者常常形成风格各异的教材编写体例[6],下面以两版教材中“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为例进行比较。

(1)人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人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四个板块构成。每一章节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引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一节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引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正文部分包括主栏和旁栏。主栏重在阐述本节主要知识点,涉及知识点的构建、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技能训练等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环环深入,知识点逐渐延伸、拓展、印证进而通过调查、实验、技能使得知识点不断巩固、内化,此栏目既有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技能的强化,栏目各环节的设计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文部分还设计了旁栏,旁栏内有:本节焦点、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等,目的在于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想以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练习和自我检测,目的为巩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苏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苏教版教材从编写体例来看,有别于传统生物教材的知识传授体系,将教材横向分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从整体上统一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1]教材以“自主学习”的活动为主,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放眼社会、回眸历史、评价指南六个小版块;辅以“自我发展”等知识拓展栏目,包含有历史长河、知识海洋、继续探究、走近职业、拓展视野五个小版块。教材首先由相关知识引入,介绍与章节内容有关的小资料或最新科学发现、成果等,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建构目标知识。

正文主栏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继续探究等。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发展认知技能,建立科学态度;边做边学: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传统实验的制作、观察等实践活动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继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科学方法的教育。正文旁栏包括:学习目标、关键词,目的在于明确学习重点及目标。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知识海洋、放眼社会、拓展视野、走进职业等,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评价指南或综合评价指南,在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如:每一小节结束后都设计了评价指南,其中包括与基础知识有关的单项选择题以及技能增进题,章节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指南板块类似于章节小测验,可检测整个章节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容量,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改中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理念,因此课程的容量,不仅仅要考虑教师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因此就要求教师首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容量,课程容量不宜过多,会致使学生无法全面接受,也不宜过少,将造成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从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考虑,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当前所倡导的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下的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与慕课等教学方式,都应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小组讨论或问题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应注意的是因材施教,在设计课程容量时,需注意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2.课程难度参照课程标准,应减去“繁、难、偏、旧”的内容

通过计算两版教材的课程难度系数并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三者最低值:1.594,苏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最高值:1.945,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则处于中间值:1.75,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差值分别为0.156,0.195,即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与课程标准差值小于苏教版教材与课程标准差值。由此可得出人教版教材难度低于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难度高于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减去“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但并不是为了片面提高某些内容的难度,最终要保证教材中保留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主,课程难度不宜高于课程标准,尽可能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3.准确把握教材编写体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体系,在内容设计方面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与自我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生物学素养,发展探究思维,并将专业知识的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知识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另外,教材中部分知识点虽作为拓展内容,但在考试中仍有所涉及,如:知识海洋与拓展视野中就包含了此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思考、总结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补充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

人教版教材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编写体例分为多个板块,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组成,正文又包含了“主栏”与“旁栏”,很多版块在形式上是与正文主栏的内容区分开来的,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面面俱到,这间接的加大了教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旁栏板块的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是将技能的要求融入到了栏目活动中,且更加偏向于教师教授性的教学,即学生以间接经验获得知识。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栏目活动中挖掘出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则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换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孔凡哲,张洽.教科书研究方法与治理保障研究[M].辽宁: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人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材 教材比较

“生物学教科书是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编写,学生使用最多且在师生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材,它既体现了中学培养目标,又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国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图版、浙科版、河北版等,其中人教版教材在全国使用地区较为广泛,具有普适性,苏教版教材则是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使用率较高的版本,选择以上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易于发现两版教材存在的差异之处。本文选取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进行比较分析,此模块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开篇,是学习其他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因而,从两版教材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引导、教材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等维度的异同进行分析较具代表性,以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两版教材的独特之处,继而能更精准地领悟新教材观的理念实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一、两版教材的共同特征

1.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性学习,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两版生物教材均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这一理念,不仅注重培养生物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加涵盖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内容,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整个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两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又尽可能地体现当今社会生态教育所倡导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版教材均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人教版教材编排的“问题讨论、实验、思考与讨论”等板块;苏教版教材编排的“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积极思维及课外探究”等板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遍及各个章节,且两版教材在编排部分实验活动时,均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得出相应的结论。环环相扣的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的新知识,在构建学生知识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

2.图文结合、色彩鲜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两版教材在板块设计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编排,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摄影图和绘画图,具体形式有:显微镜下多样的细胞图、生态系统结构图、人物图、示意图、对比图、概念图、遗传图等。通过图示对生物体的结构形态特征、生殖和发育变化、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生动的描述,摒弃单调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在感官上具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展示,有益于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直观化,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体系。笔者统计图示使用情况后发现,两版教材仅在 “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模块中,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就使用了大量的插图,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此模块中均使用了17张图示,图示类型分别为:摄影图、结构图与示意图等,部分图示中还不只采用了一种图示类型。如:人教版教材在“蛋白质的功能”知识点编排中使用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均包含在“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图示”中,其中插入了羽毛、肌肉、头发、蜘蛛丝等摄影图,辅以胃蛋白结晶的结构图、血红蛋白示意图等,其目的在于阐释蛋白质在细胞中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同化新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两版教材的差异之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之一,教材的文本研究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从教材的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设计风格、呈现风格以及课程的综合性进行研究。[4]本文选取课程容量、内容难度以及编写体例三个维度,对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指标,是指教材所设计的知识总量,常常通过课程内容的多少来体现,即一节课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当然课程的容量不是越大就越好,需要同时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讨论、总结与收获知识等行为,总体来说课程容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系列内容安排。因此,笔者就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内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安排,即完成本章节教学所用的总课时数,通过表1可看出人教版教材在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中所需课时数为8,而苏教版教材则需6个课时。两版教材章节的排列与课程内容的设计顺序上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将整章内容分为五个小节。苏教版教材将整章分两个小节,其中内容安排具有差异的地方为:首先,苏教版教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将人教版教材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安排在此小节中;其次,苏教版教材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独立安排在第二节的第一板块中,人教版教材则将此放在了第四节“细胞的糖类与脂质”板块中;再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放在第一节,苏教版教材将其分散安排在了相应的各个生物大分子板块中。

经对比后发现其他内容设计无明显差异,两版教材均依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写,但所用课时数目有明显差距。首先,苏教版教材在第一节中的内容设计远大于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但所用课时仅为人教版教材的1/3;其次,在蛋白质与核酸内容的课时安排上也少于人教版教材,还并未将实验内容的板块计算在内,还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探讨交流的环节。由此可见,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

2.内容难度

教材的内容难度,即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将两版教材的内容难度进行量化,采用可靠的数据与课程标准做以比较,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有效参考。影响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课程的时间、课程的广度、课程的深度。其中课程的时间可用课时的多少来量化;课程的广度是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广泛程度,采用知识点进行量化;课程深度反映课程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织的逻辑深度以及潜在的思维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要求程度来量化。课程内容难度分析,采用课程难度模型来量化,公式为:

N=(?琢·S/T)+(1-?琢)G/T

其中,N代表课程难度,S代表课程深度,G代表课程广度,T代表课程时间,S/T代表可比深度,G/T代表可比广度?琢,代表加权平均数(代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侧重各占一半),课程内容难度实际就是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值。[4]

课程时间可用课时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所用课时数为7,因此T3=7,人教版教材在此模块所需课时数为8,苏教版教材为6课时,则T1=8, T2=6。课程广度可以用知识点量化,“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4个,苏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2个”[1],故G1=24 G2=22因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点数量,则在此取平均值G3=23。课程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分别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模仿水平等[5],对此进行赋值:1,2,3,4…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此模块相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分别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计算课标的深度系数S3=(2+1+2+1+2+1)÷6=1.5,同理可计算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1=1.5,苏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2=1.333。课程标准的可比广度值(G/T)为3,可比深度值(S/T)为0.188,带入公式,得出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N3=1.75;同理,人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1=1.594;苏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2=1.945。从课程难度计算结果可看出人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三者中最小值,低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较为接近,差值为0.156;苏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最大值,高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相差较大,差值为0.195。

3.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指教材的结构方式,具有不同编写思想、编写理念的编者常常形成风格各异的教材编写体例[6],下面以两版教材中“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为例进行比较。

(1)人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人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四个板块构成。每一章节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引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一节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引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正文部分包括主栏和旁栏。主栏重在阐述本节主要知识点,涉及知识点的构建、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技能训练等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环环深入,知识点逐渐延伸、拓展、印证进而通过调查、实验、技能使得知识点不断巩固、内化,此栏目既有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技能的强化,栏目各环节的设计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文部分还设计了旁栏,旁栏内有:本节焦点、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等,目的在于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想以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练习和自我检测,目的为巩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苏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苏教版教材从编写体例来看,有别于传统生物教材的知识传授体系,将教材横向分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从整体上统一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1] 教材以“自主学习”的活动为主,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放眼社会、回眸历史、评价指南六个小版块;辅以“自我发展”等知识拓展栏目,包含有历史长河、知识海洋、继续探究、走近职业、拓展视野五个小版块。教材首先由相关知识引入,介绍与章节内容有关的小资料或最新科学发现、成果等,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建构目标知识。

正文主栏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继续探究等。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发展认知技能,建立科学态度;边做边学: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传统实验的制作、观察等实践活动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继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科学方法的教育。正文旁栏包括:学习目标、关键词,目的在于明确学习重点及目标。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知识海洋、放眼社会、拓展视野、走进职业等,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评价指南或综合评价指南,在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如:每一小节结束后都设计了评价指南,其中包括与基础知识有关的单项选择题以及技能增进题,章节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指南板块类似于章节小测验,可检测整个章节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容量,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改中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理念,因此课程的容量,不仅仅要考虑教师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因此就要求教师首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容量,课程容量不宜过多,会致使学生无法全面接受,也不宜过少,将造成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从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考虑,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当前所倡导的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下的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与慕课等教学方式,都应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小组讨论或问题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应注意的是因材施教,在设计课程容量时,需注意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2.课程难度参照课程标准,应减去“繁、难、偏、旧”的内容

通过计算两版教材的课程难度系数并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三者最低值:1.594,苏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最高值:1.945,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则处于中间值:1.75,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差值分别为0.156,0.195,即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与课程标准差值小于苏教版教材与课程标准差值。由此可得出人教版教材难度低于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难度高于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减去“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但并不是为了片面提高某些内容的难度,最终要保证教材中保留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主,课程难度不宜高于课程标准,尽可能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3.准确把握教材编写体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体系,在内容设计方面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与自我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生物学素养,发展探究思维,并将专业知识的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知识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另外,教材中部分知识点虽作为拓展内容,但在考试中仍有所涉及,如:知识海洋与拓展视野中就包含了此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思考、总结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补充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

人教版教材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编写体例分为多个板块,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组成,正文又包含了“主栏”与“旁栏”,很多版块在形式上是与正文主栏的内容区分开来的,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面面俱到,这间接的加大了教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旁栏板块的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是将技能的要求融入到了栏目活动中,且更加偏向于教师教授性的教学,即学生以间接经验获得知识。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栏目活动中挖掘出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则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换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 孔凡哲,张洽.教科书研究方法与治理保障研究[M].辽宁: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学丽.关于改革我国“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思考——以中学语文教科书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4.

篇5:生物中考复习重点知识人教版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3、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一般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黏稠,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嫩芽和根尖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

(3)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如: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篇6: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内容有哪些

1.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

②应用: 制作酸奶, 酸泡菜,酸黄瓜,奶酪

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2)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二、现代的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

(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

(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

篇7: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绪言)

1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

5水变浑浊。Cu2(OH)2CO3—(空气)

1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 燃烧的条件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体质量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5量比为(O2、H2、CO2、CO、C)1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金刚石(CC 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 KMnO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而生成H)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Zn+HCl—工业上制H2③实验室制CO2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CaCO3+ HCl— 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CaCO3— 1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C2H5OH+ O2— 甲醇燃烧CH3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CO+ O2—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氧气充足)C+ O2—(氧气不足)②还原性 H2+CuO—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先通氢气,后加热②实验完后,先移开酒精灯,后停氢气C+ CuO—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①与水反应: CO2+H2O—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CO2+Ca(OH)2—CO2[CO] CO+CuO—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②检验:CaO[CaCO3]CaCO3+ HCl—

2(O2、CO),(CO、CO)]用石灰水

8、酒精 CH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铁)2Fe2O

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Cu、Zn、Al 5: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8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加水②升温

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2、20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4(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加上系数只表微观不表宏观。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CO2、H2O、SO3、HCl、H2SO4。)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Ne、HF、H2O、NH3、CH4。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质量守恒定律)

1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酸、碱、盐)

1、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含铵根离子物质)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5(如NaHSO

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

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iii.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iv.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2)Cu(OH)2+CO2不反应(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4)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与前面相同)③盐与碱反应(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性质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 Na2O+H2O=2NaOH,CuO+H2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外)

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区别Cl-和SO42-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Cl--SO42-CO32-

NH4+4+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氯酸HClO3氢硫酸H2S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菱铁矿FeCO3 氧化钙(生石灰)CaO氢氧化钙(熟石灰 消石灰)Ca(OH)2其水溶液俗名石灰水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氯化钠NaCl(食盐)尿素CO(NH2)2碳酸钠(纯碱)Na2CO3(其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CuSO4·5H2O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氨水NH3·H2O(属于碱类)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Fe2(SO4)

3、FeCl3、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

FeSO4、FeCl2、(即Fe2+)浅绿色Fe 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CuO黑色CuCl2、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CuSO4·5H2O是蓝色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KCl白色KMnO4紫黑色MnO2黑色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⑵浓H2SO4: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CO2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

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HCl ⑿ 4和Ca(OH)2]

⒀工业上以水、石灰石和纯碱这3种原料,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3个反应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这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按制取顺序书写)(1(23这3个反应依次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⒁制取Ca(OH)2用:CaO+H2O—

⒂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NO3l

14、制碱

(1)可溶性碱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

2②碱和盐反应Ca(OH)2+ Na2CO3=CaCO3↓+2NaOH(2)不溶性碱碱和盐反应 2Cu+O2△,CuO+2HCl=CuCl2+H2O,CuCl2+2NaOH= Cu(OH)2↓+2NaCl

Cu(O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实验部分)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等

B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

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2)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3)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4)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

应。

(5)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6)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7)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8)酒精灯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物质的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A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操作要点:““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5)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

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

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

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B2装置

(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4、气体的验满: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1)气体的净化(除杂)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CO(CO2)用NaOH 溶液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CO(O2)用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NaOH)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7、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合物是

1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符号:

名称:

2、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

1、+

2、+

2、+4、3、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4、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 2微溶;

篇8: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评析

陈旧的教材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因为它只是偏重于传授专业知识, 而对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价值等方面关注较差, 中学生物教师传授完知识已经是很大的工作量了, 哪还有精力再去提升学生的素质?此种教材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一节课讲下来, 教师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而学生听着枯燥无味的讲授, 兴趣低, 精力不集中, 学习效果很差。新改版的教材, 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进行改善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优势明显, 它的内容活、宽、新, 渗入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相长。教师也从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重视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主张学生探究性教学, 提倡素质教育。新教材的出现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也适应了社会对广大初中生的要求。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基本认识。

一、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1. 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旧教材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新教材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 注意到了科学、社会和技术三位一体的构想, 极具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从整体上看, 新教材抓住了现代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点, 力求让其一拿到教材就爱不释手, 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 加强与时代同步的科学知识概念的渗透, 如转基因食品、为类基因计划等等, 都体现了新教材比旧教材更能与时俱进的特色。

2. 陶冶素养, 注重能力。

新教材的编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准设计思路, 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生物圈和人类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 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 创设现实情景, 引导学生自探究, 自主学习, 从而培养其探索科学世界的能力。

3. 渗透活动, 辅助插图。

新教材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图画, 色彩明丽, 极具观赏性。这些精美的插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喜爱本学科的情愫。一些学生活动的渗入, 也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启迪思维, 提升教学效益。

二、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 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型。

生物学教师一定要主动参与到新课改当中, 积极学习, 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 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解放思想, 更新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观念, 虚心学习新的课改精神。要集引导者、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于一身, 要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型, 从高高在上的教师宝座上下来, 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 与其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兴趣的刺激。可见,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究教材, 激发兴趣, 引导其主动地学习、探究教材。

2. 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知识贵在活学活用。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知识从课本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其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调动其经验, 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探求过程中, 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教师要随时随地紧跟学生的思维, 必要时提出引导性问题, 促使其共同思考、交流探讨, 让其在面临同一个问题时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解决并思考问题。

3. 新教材要突出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 注重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远比传授其专业的生物知识要重要得多。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 每时每刻都要对其进行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相信功到自然成, 学生一定会达到教育目标。教师也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 让学生百学不厌。中学生物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分组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互交流, 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增长。笔者认为,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 没有讨论探究的课堂是有缺憾的课堂, 没有师生互动的课堂, 是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 也不能为社会主义输送有主动参与意识的高素质公民。

综上所述, 新教材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与人的和谐关系, 注意到了科学、社会和技术三位一体的构想, 极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就对使用新教材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 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 走入社会去发现生物现象, 探求生物新知, 教师也要加强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从而为我国多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 修订后的教材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与人的和谐关系,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新教材的实施, 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型, 要加强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突出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 注重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探究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课程标准内容体系解读.新课程学科培训专家讲解精选.2002年10月

上一篇:爱国的作文200字下一篇:三戏海龙王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