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2024-05-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地区。

第三条 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四条 新农合制度坚持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科学管理、社会监督等基本原则。

第五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

第六条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享有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医药费补偿,获得有关新农合的知情、建议、选择和监督的权利;履行个人缴费、遵守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七条 工作目标:到2008年,新农合制度基本覆盖全区农民。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建立新农合制度纳入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业务经费,并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九条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健全新农合组织管理机构。

(一)自治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农业、教育、人事、审计、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扶贫、残联等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合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合管办。

(二)县级(含县级)以上合管办设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乡级合管办可设在乡(镇)卫生院或财政所。

1.自治区、市级合管办人员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调剂解决,具体人数根据工作量核定。

2.县级合管办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在其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人员的配备要与所承担的职责相适应。

3.乡级合管办人员从乡(镇)卫生院、财政所等连人带编一起划转,最多不超出3人,不另增加编制。

第十条 各级合管办的工作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各级人民政府要为开展新农合工作提供启动经费。第十一条 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是新农合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制订新农合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协调相关工作;建立统一的新农合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管,加强中医药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

财政部门是新农合基金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向上级申请新农合补助资金;预算拨付本级补助资金和经办机构人员工资、业务经费;研究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财会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新农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药价格和监管政策,加强农村医药价格监管。

教育部门负责农村卫生机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宣传发动工作。

人事部门负责农村卫生人才情况调研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推进农村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审计部门负责新农合基金的审计监督。

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农村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的确认,配合做好计划生育对象参加新农合的宣传动员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新农合药品的购进、使用及质量的监管。

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开发与新农合工作的协调,支持贫困地区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

残联负责动员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残疾人的康复和医疗救助工作。

政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农合工作。

第十二条 新农合基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企业、集体、个人等资助和捐赠的资金组成,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新农合基金分为住院补偿基金、门诊补偿基金、大病救助基金、风险储备基金等四部分。

(一)住院补偿基金用于参合农民患病住院医药费的补偿。住院补偿基金设置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

(二)门诊补偿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因病在门诊就医或体检等费用的补偿。门诊补偿基金报销金额不能超过家庭账户金额,超支不补,结余滚存。结余的基金不能抵扣下一参合农民个人缴费资金。

(三)大病救助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医药费的二次补偿。参合农民因患大病住院,已获得封顶线以内的补偿,但医药费超过10000元的,可申请使用大病救助基金,经县级合管办审核批准后予以拨付。

(四)风险储备基金是为防止新农合基金出现透支而设置的基金。风险储备基金一经使用应及时补充,当年没有使用的,次年不再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第十四条 新农合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不得挤占挪用。县级合管办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每年按参合农民人数和补助标准核定新农合补助资金。从2007年起,自治区财政给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1元,市、县(市、区)财政补助9元。设区的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不低于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总额的30%。

第十六条 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缴费不低于10元,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五保户、特困户的个人缴费,按照自治区农村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由当地政府从医疗救助基金中代缴。对农村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并落实放环节育措施或依法只生育两个女孩并落实了结扎措施的家庭,免除夫妻双方及其子女的个人缴费,免除的费用由县(市、区)财政补助。

第十七条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按收取,每年1次,当年缴费,当年受益。收费时使用自治区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八条 在国有商业银行或经国家批准的当地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设立新农合基金专用账户。筹集的新农合资金要及时划入县(市、区)新农合专用账户。

第十九条 建立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家庭账户基金不能超过个人缴费的80%,可用于参合农民的门诊和体检费用,不得提取现金。

第二十条 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将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划入新农合基金专户后,再向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核拨财政补助资金。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参合农民患病补偿范围和门诊、住院以及大病救助医药费补偿比例的有关规定,各县(市、区)根据自治区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新农合基金的补偿支付。

(一)乡级合管办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销的人员名册和相关材料送县级合管办核实后,由县级合管办于每月10日前,将补偿基金转至乡级合管办专用帐户。

(二)新农合启动前,县级合管办按当地乡(镇)卫生院月均住院医药费预付参合农民补偿基金,在乡级合管办滚动使用,保证参合农民患病住院后及时得到补偿。

(三)参合农民凡因探亲、访友、外出务工等原因离开本县(市、区),因病需异地住院治疗的,应事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征得乡级或县级合管办同意。出院后,持疾病证明和相关资料到乡级或县级合管办审核报销。

(四)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手续应简明、方便、快捷。定点医疗机构应逐步建立医药费直报制度。

第二十三条 新农合应当设立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机构中择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 建立乡级初诊、逐级转诊制度。参合农民患病应先到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诊治需要逐级转诊。未办理转诊手续的,原则上不能报销转诊后发生的医药费(急诊、外地打工等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行为。医务人员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诊,不得滥用药品和大型物理检查,不得放宽住院治疗标准。

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实行药品集中配送。通过招标形式确定药品配送企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药品的进货渠道、储存、使用等,确保药品质量。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定点医疗机构也要加强自查。监督和自查要形成制度,定期开展。

第二十八条 各市、县(市、区)成立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新农合基金的使用、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在新农合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第二十九条 各级合管办应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设置举报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举报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审计部门将新农合基金审计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监督委员会报告,根据需要也可以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一条 建立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开发新农合信息系统软件,规范新农合信息管理,实现新农合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十二条 各级领导小组要组织对本辖区新农合工作的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

第三十三条 对挤占、挪用、截留、瞒报新农合基金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新农合的奖惩办法,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五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桂政办发[2007]3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地区。

第三条 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第四条 新农合制度坚持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科学管理、社会监第五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

第六条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享有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医药费补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督等基本原则。

偿,获得有关新农合的知情、建议、选择和监督的权利;履行个人缴费、遵守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七条 工作目标:到2008年,新农合制度基本覆盖全区农民。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建立新农合制度纳入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业务经费,并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九条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健全新农合组织管理机构。

(一)自治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农业、教育、人事、审计、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扶贫、残联等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合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合管办。

(二)县级(含县级)以上合管办设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乡级合管办可设在乡(镇)卫生院或财政所。

1.自治区、市级合管办人员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调剂解决,具体人数根据工作量核定。

2.县级合管办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在其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人员的配备要与所承担的职责相适应。

3.乡级合管办人员从乡(镇)卫生院、财政所等连人带编一起划转,最多不超出3人,不另增加编制。

第十条 各级合管办的工作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各级人民政府要为开展新农合工作提供启动经费。

第十一条 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是新农合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制订新农合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协调相关工作;建立统一的新农合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管,加强中医药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

财政部门是新农合基金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向上级申请新农合补助资金;预算拨付本级补助资金和经办机构人员工资、业务经费;研究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财会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新农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药价格和监管政策,加强农村医药价格监管。

教育部门负责农村卫生机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宣传发动工作。

人事部门负责农村卫生人才情况调研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推进农村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审计部门负责新农合基金的审计监督。

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农村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的确认,配合做好计划生育对象参加新农合的宣传动员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新农合药品的购进、使用及质量的监管。

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开发与新农合工作的协调,支持贫困地区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

残联负责动员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残疾人的康复和医疗救助工作。

政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农合工作。

第十二条 新农合基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第十三条 新农合基金分为住院补偿基金、门诊补偿基金、大病救助基金、风险储备基金企业、集体、个人等资助和捐赠的资金组成,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管理。

等四部分。

(一)住院补偿基金用于参合农民患病住院医药费的补偿。住院补偿基金设置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

(二)门诊补偿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因病在门诊就医或体检等费用的补偿。门诊补偿基金报销金额不能超过家庭账户金额,超支不补,结余滚存。结余的基金不能抵扣下一参合农民个人缴费资金。

(三)大病救助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医药费的二次补偿。参合农民因患大病住院,已获得封顶线以内的补偿,但医药费超过 10000元的,可申请使用大病救助基金,经县级合管办审核批准后予以拨付。

(四)风险储备基金是为防止新农合基金出现透支而设置的基金。风险储备基金一经使用应及时补充,当年没有使用的,次年不再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

第十四条 新农合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不得挤占挪用。县级合管办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每年按参合农民人数和补助标准核定新农合补助资金。从2007年起,自治区财政给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1元,市、县(市、区)财政补助9元。设区的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不低于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总额的30%。

第十六条 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缴费不低于10元,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五保户、特困户的个人缴费,按照自治区农村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由当地政府从医疗救助基金中代缴。对农村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并落实放环节育措施或依法只生育两个女孩并落实了结扎措施的家庭,免除夫妻双方及其子女的个人缴费,免除的费用由县(市、区)财政补助。第十七条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按收取,每年1次,当年缴费,当年受益。收费时使用自治区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八条 在国有商业银行或经国家批准的当地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设立新农合基金专用账户。筹集的新农合资金要及时划入县(市、区)新农合专用账户。

第十九条 建立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家庭账户基金不能超过个人缴费的80%,可用于参合农民的门诊和体检费用,不得提取现金。

第二十条 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将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划入新农合基金专户后,再向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核拨财政补助资金。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参合农民患病补偿范围和门诊、住院以及大病救助医药费补偿比例的有关规定,各县(市、区)根据自治区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新农合基金的补偿支付。

(一)乡级合管办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销的人员名册和相关材料送县级合管办核实后,由县级合管办于每月10日前,将补偿基金转至乡级合管办专用账户。

(二)新农合启动前,县级合管办按当地乡(镇)卫生院月均住院医药费预付参合农民补偿基金,在乡级合管办滚动使用,保证参合农民患病住院后及时得到补偿。

(三)参合农民凡因探亲、访友、外出务工等原因离开本县(市、区),因病需异地住院治疗的,应事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征得乡级或县级合管办同意。出院后,持疾病证明和相关资料到乡级或县级合管办审核报销。

(四)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手续应简明、方便、快捷。定点医疗机构应逐步建立医药费直报制度。

第二十三条 新农合应当设立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机构中择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 建立乡级初诊、逐级转诊制度。参合农民患病应先到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诊治需要逐级转诊。未办理转诊手续的,原则上不能报销转诊后发生的医药费(急诊、外地打工等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行为。医务人员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诊,不得滥用药品和大型物理检查,不得放宽住院治疗标准。

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实行药品集中配送。通过招标形式确定药品配送企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药品的进货渠道、储存、使用等,确保药品质量。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定点医疗机构也要加强第二十八条 各市、县(市、区)成立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合农自查。监督和自查要形成制度,定期开展。

民代表组成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新农合基金的使用、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在新农合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第二十九条 各级合管办应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设置举报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举报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审计部门将新农合基金审计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监督委员会报告,根据需要第三十一条 建立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开发新农合信息系统软第三十二条 各级领导小组要组织对本辖区新农合工作的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也可以向社会公告。

件,规范新农合信息管理,实现新农合信息资源共享。

个人,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第三十三条 对挤占、挪用、截留、瞒报新农合基金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新农合的奖惩办法,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五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篇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采用多阶段抽样与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桂东经济区、桂南沿海经济区、桂西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以及沿边经济区分块[1],分别在各经济区内随机抽取1个市,再随机抽取1个新农合试点县(市),再随机抽取3个乡镇,再到乡镇的各行政村中用系统抽样抽取10户农民进行调查,每户调查户主,如户主外出务工,则以最了解家庭情况的人为调查对象。

资料处理与分析: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统计方法主要为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发放问卷2 340份,收回有效问卷2 269份,有效率96.96%。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7.92%,女性占12.08%;年龄44.81±8.48岁;未婚者占1.74%,已婚者占95.86%,其他(离婚、丧偶等)者占2.40%;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占34.64%,初中者占53.55%,高中或中专及以上者占11.81%。被调查对象平均家庭人口数为4.6人,其中老年人为0.8人,青中年人为2.7人,小孩为1.2人;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 764.67元。

2.2 农民参加新农合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以参合县农民是否参合为因变量,将可能会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的1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家庭中老年人口数、家庭中小孩人口数、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上年家庭总支出中用于看病或买药的比例、上年家里人是否患过病与农民是否愿意参加新农合有关(见表1)。

注: 应变量定义与编码(参合=1 不参合=0)

2.2.2 多因素分析。

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参合县农民是否参合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模型的概率设置值为0.05,剔除的概率设置值为0.10。经筛选,共得出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与建议

结果显示,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中老年人口越多、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家庭年支出中用于看病或买药的比例越高和上年中有人患过病的家庭,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就越高,其中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收入水平反映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收入水平高的农户,直接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其参合就没有经济压力,而且参合是低投入、高保障的健康投资,所以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其参合积极性越高。低收入家庭常常存在家庭人口数多,但劳动力少的现象,户主会认为参合是一种经济负担,不愿意参合。

二是户主文化程度越高,一方面意味着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素质越高的农民,其疾病风险意识越强,其参保愿意越强;另一方面说明他们对新农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好,参合就更积极主动。

三是老年人是一个容易遭受健康风险的群体,而对于家庭年支出中用于看病或买药比例高的农户和上年家里有人患过病的农户来说,这两类家庭中往往存在比其他农户更容易遭受健康风险者(如弱病残)。所以,家庭中老年人口数多的农户、家庭年支出中用于看病或买药比例高的农户和上年家里有人患过病的农户更愿意参合。其实,这是一种“逆向选择”现象[2],即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投保农民做出不利于医疗保险机构的选择。说明新农合对于客观上具有不同身体素质和健康风险的农民来说,吸引力是不同的,在实行自愿投保时,那些健康风险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身体素质强壮的农民就会不愿意参合,而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健康风险者(如老弱病残)则积极参合。

新农合制度是以政府筹资为主,个人、集体筹资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实践证明,该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实减轻了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3]。因此,要实现新农合制度的政策目标,针对影响农民参合的因素,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应深入细致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使他们明白新农合建设中政府出资已占了新农合基金的绝大部分,要求农民个人出资一小部分,其目的是要培养和树立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思想,何况参加新农合是一种极低投入、极高回报的健康保险投资,是值得做的事。由于收入问题是农民参合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绝对贫困家庭,当地政府应切实落实有关政策,从医疗救助基金中为他们代缴或给予一定补助,扶助他们参合。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局.2006广西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孙志平,申俊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问题[J].现代医院管理,2007(4):9-12.

篇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实践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基金 管理 实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为了缓解当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需要而建立的,以解决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同时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覆盖和筹资水平的提高,新农合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扶危济困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合作医疗基金是保障合作医疗发展与巩固的关键。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在所见到的乡镇合作医疗章程中,各市、县都已将基金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考虑,但并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管理十分不利。本文就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制定与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初步讨论,以期对加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有所帮助。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基金管理方式

1、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建设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确立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点。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坚持政府投入、集体扶持、农民自愿参加,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确保农民群众获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

2、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方式

在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认为合作医疗基金是通过多方筹资建立起来的,特别是乡镇这一级征收工作量非常大,为调动乡镇一级在基金征收上的积极性,分割部分基金专门由乡镇负责结报是必要的,由此将基金管理体制确定为县乡两级管理。一种方式认为,基金管理实行“县级统筹、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办法。基金原则上以县(区)为统筹单位,县(区)基金管理组织负责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并设立专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基金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乡镇一级可建立经办机构的派出机构或代办结报机构,以方便农民结报。这种管理体制降低了基金运行的风险,但由于管理权限的集中,可能会影响乡镇干部在基金征收上的积极性。作为独立基金在收支上应该是以第二种方式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基金收入与支出上都比较安全,但实施第二种方式管理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要有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度。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建立的时间不长,在目前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水平比较低和人员素质较差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基金运行的安全,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按联合采用两种管理方式比较好。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存在的不足

基金管理不规范。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意识到了基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的规定,但没有相应配套的会计核算方法。

1、职责不清,审核不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机构,特别是新农合管理中心一般为新组建的单位,人员索质不整齐,加上培训不到位,往往缺乏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个别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统一的审核标准,造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不正常支出。

2、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未实行安全运行

当前存在着上门收缴、协议委托、滚动收缴、定时定点主动缴纳、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集中收缴等多种基金收缴方式。伴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多样的收缴方式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同时部分地区存在基金的截留、挤占、挪用问题。个别地区违规将新农合运行中产生的业务费用、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等项目列入新农合基金支出账户。

3、监管力度不够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金收入直接结缴财政社保专户,但仍然有部分地区则是将基金收入中的参保人交费收入与集体扶持收入先计入收入过渡户,然后再从收入过渡户转存至财政社保专户。这种做法在部分基金收入直接缴存社保专户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无可厚非,但对于直接缴存没有障碍的地区,则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其结果是既增加了基金管理的风险,又使基金收入的到账时间因此而推迟。

4、财务制度不健全

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意识到了基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的规定,但没有相应配套的会计核算方法。有一些县市在制定补偿方案时,不能考虑自身实际与可能,未能严格进行基金使用的测算,盲目攀比外地新农合县市的补偿方案, 为新农合基金风险埋下隐患。

三、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措施

1、建立严谨的基金审核管理制度

要制定严密的操作规范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违规行为无可乘之机,要针对个别医护人员与参合农民共同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制定相关奖惩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要严格落实、执行好基金财务管理和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钱账分离、封闭运行、保证安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合理使用。省、市、县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监督制度, 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

2、规范基金的分配与使用

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登记、住院病历、收费票据、转诊审批、用药诊疗等手续,重点对合作医疗报销操作规程、医疗质量、合理用药、合理诊疗、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可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巡查医疗机构的科室、病房,核查病历、处方等资料;采用入户调查,了解医疗机构对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资金补偿、服务合同的履行和合作医疗财务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以有效防止过度医疗现象的发生。

3、加强安全控制与监管

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应借鉴商业保险的运作方式,根据当地实际的筹资水平、生活习俗以及历年的实际资料,尽量做到精确测算,合理确定住院支出和门诊指定病种的补偿范围与补偿水平,力求基金的自我平衡或尽可能地缩小结余,以保障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见。经办机构应与委托结报的机构之间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业务处理的原始档案管理,应严格遵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应建立财务信息的公示制度,广泛地接受社会监督,目前有些地区因地制宜所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公示方式值得借鉴。

4、会计原则和记账方法要统一

进入2009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上都制定了财务制度,适用于各省范围,但相互之间在核算与管理上还在较大的不同,很多核算口径也不一致,不利于相互间的比较。为此要强化会计原则和记账方法要统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收付计账法将可能会被逐渐取消。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与新会计制度接轨,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与会计制度, 建议采用借贷计账法,从借贷两方面反映基金运动的规律。同时,由于对台作医疗基金管理属于基金会计的范畴,建议会计原则仍收付实现制为计账原则。

总之,随着合作医疗的发展,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多,加强基金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应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寻求新路子,切切实实使农民患者受益,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林义:社会保险制度分析引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0.

篇5: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摘要]笔者通过走访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崇左市大新县、北海市铁山港区、钦州市灵山县、贵港市桂平县,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新农合制度在广西的实施情况,充分听取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及“三农”政策的落实,为新农村的建设出谋划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

[作者简介]梁祖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桂林,541004;林善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 桂林,541004;苏继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桂林,541004;石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2-0090-0003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笔者前往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崇左市大新县、北海市铁山港区、钦州市灵山县、贵港市桂平县展开调查,走访了五县新农合管理部门和相关新农合医疗服务机构,并且在每个县的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非常宝贵、真实、最新的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参合率为96.8%。新农合宣传以政府及村委宣传为主,但60%是随大众一起参加,30%是认真了解后才参加的。五县先后于2005、2006、2007年实施,各地开始全面实施的时间不同。收费标准统一10元/人,无乱收费现象。近60%村民使用过合作医疗证,医疗证使用率相对不是很高。村民使用医疗证后都能享受到相应服务,不过一般生大病才用。近55%村民能接受报销程序,但还有45%的人觉得麻烦或不清楚。村民整体上能接受报销的比例,但仍有近30%的人觉得报销比例低或不清楚具体报销比例。各县的参合率如下:桂林市资源县91%、崇左市大新县85.4%、北海市铁山港区90.6%、钦州市灵山县85.49%、贵港市桂平县91.6%。可见,各县参合率都在85%以上,并且正在不断提高。

从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官方数据参考中可以看到,各地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为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西整体上实施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民及基层干部问题 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意识问题。大多数农户受教育程度低,保险意识薄弱,对相关的政策不知道或不清楚。此外,作为宣传者的村干部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通俗,甚至有的干部并不了解政策,简单解释“交钱后看病就有报销”,起不到宣传引导的作用。农良的证件身份难认定。现行使用的《合作医疗证》无照片,因而不排除冒名顶替,一人参合、多人享用的现象。定点医疗机构无法对参合人员身份进行把关。此外,新农合工作人员缺乏,报销工作量过大,也让他们无法核实报销人员真正的身份。

(二)医疗机构问题 定点医院收费高,农民利益受损。许多农户反映,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大医院的床位费太贵,睡不起,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花销很大,即使得到补偿,但农户也无力承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加上医疗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参合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此外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参合农民的充分信任。

(三)报销机制问题 报销比例不合理。农户普遍反映报销补偿率较低。医疗费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不科学。起付线太高,农民担心小病无受益,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封顶线太低,农民担忧大病无保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补偿服务环节手续过于繁杂。由于镇合管站没有专职人员,农民在办理手续时经常碰不到经办人。有过报销经历的农民普遍反映,出钱容易、拿钱难,有的要往返走几趟,耗时耗精力。

(四)管理机构问题 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都是依靠单纯的手工操作,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有需要开展调查核实的一些工作,没能及时调查核实。基层合管办经费不足。部分镇尚未建立固定的新农合公示栏(宣传栏),未能每月定期把报销情况张贴公示到村屯;此外,业务用房不足、办公条件简陋,制约了基层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的发挥。

(五)资金制度问题 筹资机制不稳定。由于新农合筹资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此外,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不同,这些都增加了每年筹资的难度和不稳定性。资金运行公开制度未到位。调查表明,目前试点镇(街道)和有关村对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情况没有较好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使得农民群众对政府办的“好事”心存疑虑,担心监督管理是否有效,资金是否安全,制度是否持久,合管办是否办事公正。

(六)法律问题

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

近几年,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但还没有把新农合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认,因而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为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许多地方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与有关人员的工作实绩考

核挂钩,以此促进基层干部参与合作医疗的组织发动和实施。但是这种行政措施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变化、领导人变更、地方中心工作调整的影响,随意性较大。另外,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农民、医疗机构和政府三方之间无法建立契约(合同)关系,当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时,申诉无门,也影响了农民。

四、建议

每个新事物都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虽然新农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及时解决问题,新农合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增加培训力度和拓展宣传途径

加强村干部的培训,使其透彻了解最新的新农合政策。此外,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专门的人员为农民群众解疑释惑,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严厉打击“冒名顶替”行为,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中的医院机制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大处方及重复检查等,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让参保农民就医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完善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制度,逐渐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在定点医院设立明白药房、放心药房、平价药房,尽量使医药价与市场同价。物价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疾病病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实施新农合大病救助方案,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以提高农民受益程度。因地制宜对农村特定群体提供帮助。如结合计划生育政策,从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角度出发,对一些农村常见的妇女病检查与治疗、分娩等制定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继续在全区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服务活动,对儿童实行一些免费保健服务等。对当年没有发生医疗费的农户提供免费体检,这对没有较好自我保健意识的农民来说,让参合农民体会到好处,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 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区、镇(街道)、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每个镇(街道)至少要保留一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村级卫生室(不包括个体诊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市、区、镇(街道)、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管理模式和机构 建立广西新农合网络系统。各地合管办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办公。保障新农合办公费用的发放。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定时到各县各镇各村抽查,检查新农合的日常工作情况。

(五)完善资金筹集及管理 开拓筹资渠道。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如允许乡镇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资金在税前列支,或按其投资的数额,给企业减免一定限额和比率的税收,提高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积极探索在参合群众中开展多档筹资、多档补偿的运行机制,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如家境富裕的农民个人可以缴纳多一些,其享受的补偿比例也会相应提高。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规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要积极探索由县统筹向市统筹过渡,把基金盘子做大。对现行的“一县一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形成一两种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避免相邻县之间差距太大。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各级经办机构对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进行跟踪监测,一方面合理调节参合农民的就医流向,提高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比例;另一方面,要在市、省级医疗机构中设立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直接减免,既方便农民就医,也减少经办机构的工作量。

(六)建立健全有关新农合的法律体系

篇6: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新政办发〔2010〕99号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补偿办法

(试行)》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补偿办法(试行)》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补偿办法(试行)为建立统一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补偿模式,规范新农合制度管理,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科学分配基金比例,兼顾住院、门诊双受益;分类实施,尽力保障,规范运行;正确引导病人流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体现互助共济、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

本原则。

二、参合人员范围的界定

以家庭为单位,凡属新疆户籍或新疆外埠农村户籍,在疆内农村地区居住期满5年以上,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或以农林牧渔业生产为谋生手段且尚未纳入任何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及其子女可参加新农合。

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确有困难的,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

三、运行及筹资时间

新农合运行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新农合个人筹资时间原则上为每年7月开始征缴下一个人参合费用,每年12月20日结束,当年12月25日前,要将下一农牧民个人参合缴费、民政和社会团体等代缴农牧民个人参合费用全部足额划入各统筹地区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中。特殊情况,农牧民个人参合缴费最晚可延至下一2月底。各新农合统筹地区财政部门、卫生部门、新农合经办机构最晚不迟于下一3月5日前共同完成农牧民参合统计汇总工作。

各地(州、市)、县(市、区)按规定安排的新农合补助资金要在每年3月底前全部划入各统筹地区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中。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年初预拨,年底结算”的方式在每年5月底前完成当年新农合补助资金的预拨,每年10月底前完成当年新农合补助资金的结算。根据各地截止当年2月底上报的参合人数,自

治区财政补助资金在每年3月底前一次拨付到位。

新农合基金决算时间为每年12月31日。

四、筹资标准

逐步提高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标准及农牧民个人筹资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增强新农合基金抗风险能力。从2010年起,新农合每人每年筹资标准不低于150元,今后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的不断提高,基金的具体分配比例将相应调整。

五、基金用途

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牧民医疗费用补偿和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定的补偿范围,不得用于应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偿(如计划免疫、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和《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2010年版)》、《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服务设施及诊疗项目目录(2010年版)》(以下简称“新农合目录”)以外的医疗费用等。

六、补偿模式

从2010年起,自治区新农合补偿模式确定为“住院统筹+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凡实行“住院统筹+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的县(市、区)必须在2011年前完成补偿模式调整工作。到2011年全区全面普及“住院统筹+门诊统筹”补偿模式。

七、基金分类

基金分三大类: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风险基金。参合农牧民个人缴费、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对参合农牧民的补助

资金以及其他社会捐助资金全部纳入统筹基金。

(一)住院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对参合农牧民住院可报费用达到起付线标准的补偿、门诊大病(重大慢性病)的补偿以及住院分娩的定额补偿。原则上住院统筹基金占提取风险基金后统筹基金的70%左右,由各统筹地区统一管理。

(二)门诊统筹基金。主要用于补偿参合农牧民普通门诊和一般慢性病可报医药费用的补偿,原则上门诊统筹基金占提取风险基金后统筹基金的30%左右,由各统筹地区统一管理。

(三)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弥补基金非正常超支造成的基金临时周转困难等,原则上风险基金要保持在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由各统筹地区地(州、市)级财政部门、卫生部门共同管理。

八、补偿设臵

(一)常规住院补偿 1.起付线

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不高于8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不高于200元,县级非定点医疗机构为500元,地(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为350元,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为500元,地(州、市)级和自治区级非定点医疗机构为800元。区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与区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保持一致,区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不予报销。不得随意取消起付线。

起付线以下为个人自付部分。参合农牧民在同一内在各级定点或非定点医疗机构多次住院的,起付线须重复计算(恶性肿瘤放化

疗的参合患者除外);因患同一种疾病连续转院治疗,不重复扣除起付线,但应扣足各级医疗机构起付线的级差金额。

对持有当地民政部门有效证件的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在县及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

区外定点医疗机构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公布的名单为准。2.补偿比例

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不低于75%,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不低于60%,地(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为50%,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为40%。各统筹地区可在此基础上对同级非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相应降低15个百分点。区外同级定点医疗机构参照自治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规定执行。对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转诊手续的参合农牧民的补偿比例相应降低20个百分点。

3.封顶线

从2010年起,补偿封顶线应不低于上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包括常规住院补偿、分娩补偿、慢性病补偿、新生儿补偿、二次补偿等,以每位参合农牧民年内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4.其他

(1)保底补偿。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规定要求和补偿比例补偿不足50元的,实行最低50元的保底补偿。

(2)中医民族医药补偿。参合农牧民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中医民族医药、中医民族医适宜技术服务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

(3)基本药物补偿。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和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诊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在地(州、市)级和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

中医民族医药中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按中医民族医药补偿规定执行。

(4)老年人和计划生育家庭补偿。农牧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领取计划生育“两证”的夫妇,对其参合后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可在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同等补偿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此提高补偿比例的优惠政策不可同时享受。

属于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的农牧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领取计划生育“两证”的夫妇,可同时享受县(市、区)及县(市、区)以下定点医疗机构零起付和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

(5)其他。参合农牧民住院期间所发生的院外检查治疗费用按其所住医疗机构等级收费标准补偿。跨住院补偿标准以出院日期为准。

(6)参合农牧民外出务工、探亲、上学期间因病住院的医疗费

用,在提供准确无误的务工、探亲、上学证明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按照同级别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给予补偿。

(二)住院分娩补偿 住院分娩补偿实行定额补偿。

1.正常分娩。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参合孕产妇正常分娩(顺产、正常剖宫产、阴道助产)先执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再执行新农合基金分娩定额补偿300元。原则上正常分娩项目定额补助和新农合定额补偿资金之和不得超过其正常分娩医疗总费用。

2.病理性分娩。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参合孕产妇病理性分娩(如发生产前、产时、产后并发症等)所发生住院医疗费用,先按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补助,可报费用中剩余部分按同级定点医疗机构疾病住院补偿标准执行,如参照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标准补偿后不足300元的,按照300元予以保底补偿。

3.其他。参合孕产妇因外出打工或探亲访友可在当地确认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在年内应持参合分娩产妇的《新农合证》复印件、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生育证》(准生证)复印件、《出生证》或婴儿死亡证复印件、住院统一发票、申报单到参合所在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申请审核,并按住院分娩补偿有关政策执行。

(三)非住院补偿 1.门诊费用补偿

参合农牧民须持《新农合证》在乡、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慢性病参合患者持《新农合证》和《慢性病就诊证》(由统筹地区统一制定印发)等有效证件在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指定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1)普通门诊医药费用补偿

①补偿范围: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灌肠、换药、小型清创缝合、针灸及拔火罐等常规治疗费;B超、心电图、放射、化验等常规检查费;《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2010年版)》(村级、乡级)内的药品费。

②补偿比例: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单次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30%,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单次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40%;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单次门诊补偿封顶额为11元,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单次门诊补偿封顶额为6元,并实行单处方限量(即每3天享受一次补偿),参合农牧民年内门诊就诊次数不限,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每人年门诊补偿封顶额为300元,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每人年门诊补偿封顶额为500元。

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

③补偿方式:门诊统筹费用按照“总额预算、定额包干、分期支付、超支不补、绩效考核”的方式,向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门诊统筹费用。门诊统筹费用总额预算以乡、村为单位实行一年一定,定额确定后,分期支付。支付前,对乡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用药和收费、服务规范和医疗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

④家庭账户补偿模式按现行政策执行。(2)慢性病门诊医药费补偿

①补偿病种:糖尿病(Ⅱ型)、高血压(2期及以上)、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精神病、克汀病、结核病、包虫病、布鲁氏杆菌病。

②补偿范围:适用于治疗慢性病所需的医疗费用及《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2010年版)》(乡级、县级)范围内的药品费。

③确诊程序:患者向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地、州、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效疾病诊断证明书和相关检查报告,经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审核登记并报同级卫生部门批准后,发放《慢性病就诊证》。

④一般慢性病补偿比例:不设起付线,由指定慢性病医疗机构即时结报,按其可报医疗费用的40%进行补偿,全年累计封顶线为2000元,与普通门诊就诊费用分别计算,资金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支出。一般慢性病的补偿内容不得与普通门诊补偿内容重复累加。

⑤重大慢性病补偿比例: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化疗、尿毒症患者门诊透析的大额门诊治疗和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疗的医疗总费用,比照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规定执行,每半年结报一次,资金从住院统筹基金中支出。

⑥克汀病和结核病先兑付项目补助资金后,剩余部分再按照规定兑付新农合补偿基金。

⑦慢性病人门诊和住院补偿全年累计不得超过当地规定的住院封顶线。

2.健康体检(1)健康体检对象

新农合健康体检对象(受检者)是指上个新农合运行内未得到任何住院和门诊补偿的参合农户,以户为单位每户推荐一人参加健康体检,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参合农牧民中确定特定人群。

(2)健康体检时间、方式

健康体检原则上在参合的下一进行。可以采取常年健康体检与集中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常年健康体检是指受检者在健康体检内自主选择时间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体检;集中健康体检是指受检者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在指定医疗机构内接受体检,也可由指定医疗机构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3)健康体检资金使用

健康体检资金原则上利用家庭账户或门诊统筹当年结余资金,也可积极争取政府提供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承担健康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应对受检者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和优惠。

(4)健康体检项目

合理确定健康体检项目,在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三大常规检查等基础项目检查的基础上,受检者还可以从血糖、肝功能、胸透或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或肾脏膀胱前列腺或子宫附件)、妇科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验、传染病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项

目中自主选择至少四项以上的检查项目,健康体检项目原则上要一次查完。

医疗机构要为受检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2009版)》执行。

(5)健康体检经费拨付

根据确定的新农合健康体检项目的收费标准,结合医疗机构提供的优惠条件,合理确定新农合基金支付标准,原则上收费标准应让体检服务的供方、需方和支付方均能接受。

体检工作完成后,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开展新农合健康体检的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并将体检机构、受检者名单、体检项目、体检费用等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或举报的,方可将健康体检经费拨付医疗机构。禁止从新农合基金中预算安排资金或预拨的方式,将健康体检资金直接划拨给体检医疗机构。

(6)其他

实施健康体检,应视各统筹地区门诊统筹基金结余情况而定,但应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提出的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工作相互衔接。

(四)其他补偿 1.特殊重大疾病住院补偿

在新农合运行内,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参合农牧民除享受常规住院补偿外,还可享受新农合统筹基金给予的大病补偿。

(1)补偿范围。在新农合运行内,参合农牧民住院符合新

农合住院病种,其单次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超过4万元(含4万元)的,属于大病补偿范围。

(2)补偿标准。各地可根据当地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的总体情况,采取住院可补偿医疗费用中未予补偿的住院医疗费用按25%的比例一次性补偿,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最高补偿不超过当地规定住院补偿封顶线,不抵顶常规住院补偿应得部分。

(3)补偿方式。参合农牧民住院终结,持《新农合证》、户口薄(或身份证)、住院诊断证明、住院统一发票、住院医疗费用清单到所属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大病补偿申请手续。凡符合条件的,应开展即时补偿。具体实施办法由各统筹地区自行制定。

2.新生儿补偿

新农合筹资时未出生的新生儿在产后10日(含10日)内因疾病住院而发生的医药费用应纳入补偿范围,新生儿出生10日后因患疾病所发生的住院费用在新农合运行内不予补偿,鼓励孕产妇为即将出生的孩子提前缴纳参合资金。

3.二次补偿

在新农合运行内,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率(不含风险基金)预计在20%以上的,可对新农合运行内已发生住院补偿的参合农牧民实行二次补偿。

(1)补偿范围。凡在新农合运行内,参合农牧民发生住院补偿但累计住院补偿费用尚未达到规定封顶线的参合农牧民(重大慢性病、住院正常分娩补偿除外),均属二次补偿范围。

(2)补偿标准。对参合农牧民住院可补偿费用按比例进行二次补偿。具体为,参合农牧民第二次补偿应补金额=参合农牧民第一次住院时应补偿的费用×本内新农合统筹基金预计结余总额÷本内新农合统筹基金预计补偿总额。

(3)补偿规定。凡在新农合运行内,第二次补偿费用与原来已得到补偿费用的总和不得超过规定封顶线;多次住院已获得补偿的参合农牧民,二次补偿时只按照第一次住院可补偿费用计算;对享受保底补偿的,若第二次补偿已超过原最低补偿标准,按第二次补偿金额减去已发的最低补偿额进行补偿。二次补偿的比例视资金结余情况而定。

(4)二次补偿不作为经常性补偿项目,是否进行由各统筹地区视新农合统筹基金运行情况而定。

九、服务规范

(一)各统筹地区要本着便民利民、就近就医的原则,尊重参合农牧民就医的自主选择权。参合农牧民在自治区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到“自由选择、自主择医、登记备案、即时结报”。参合农牧民在邻近的其他县级、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以按照本统筹地区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给予报销,邻近县级、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接受参合农牧民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监督检查。参合农牧民患者转往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转诊转院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各地要严格执行新农合目录,将新农合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纳入补偿范围,不得再自行另行制订新农合补偿目录。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控制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的使用和自付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县(市)及县(市)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10%,县(市)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超过15%;县(市)及县(市)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使用新农合目录外药品的金额应控制在其药品总费用的10%以内;县(市)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应控制在25%以内。对定点医疗机构超范围、超标准诊疗发生的不合理费用,一经核实,由定点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并落实对参合农牧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

(三)积极开展单病种定额付费或限额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与创新。各统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新农合经办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可以选择常见病种开展试点,逐步扩大病种。按照医疗成本确定病种收费价格,合理确定病人自付和基金支付的比例。要加强对病种确认和出入院标准的审核和管理。禁止各级医疗机构采取“诊断升级”或“小病大治”等办法,抬高单病种病例的费用。从2010年起,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地(州、市)及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补偿费用即时结报服务工作,利用2年时间实现参合农牧民在全区自治区级和地(州、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实现即时结报医疗费用的目标。

十、有关说明

(一)本补偿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执行。各地应结合本补偿办法,积极调整当地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补偿规定,以期达到本补偿办法规定的各项既定要求。

(二)各地在调整当地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补偿规定时,要遵循绝对与相对统一的原则,即县级以上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各项补偿关键指标要严格执行本补偿办法的规定,县(市)及县(市)以下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各项补偿关键指标允许在本补偿办法规定的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正浮动。

(三)各级财政和农牧民的筹资标准提高时,本补偿办法中的相应补偿条款将及时更新和调整。

上一篇:高中生放飞梦想1500作文下一篇:一件运动衫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