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024-05-23

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36:3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 xx县水务局

通过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四学一考”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认真学习理解县委邓书记讲话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提升xx档次,使xx社会、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从xx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加快“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上下功夫,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认认真真

地做好xx的每一项工作。作为水务机关,就要着力做好水的文章,解决好管水用水的问题,使水利工作率先按主城标准来衡量,着力做好涉及民生的水利工作,实现保障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健康、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调研认为,xx要融入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我们水利工作就要结合实际,站在“融入”的高度,认真做好水的文章,突出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和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大力做好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安全管理等工作,认真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干旱情况下城乡供水保障,规划实施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注重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调整姿态、端正作风、明确目标、拓宽认识、开拓创新。首先,在理念上率先融入主城,然后以主城的工作标准来检验我们所做的工作。作为水利人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理念、创新认识,以新的举措、新的经验和新的成效,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深入实践和丰富完善。在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先进地区的先进治水经验,在工作中总结,在工作中创新,只有经过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运用于实践,才能体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二、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工作。要着重解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生态需求的水利问题,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保障人人共享水利发展改

革成果。当前,我们要着力解决水污染的大问题,取消肥水养鱼和杜绝河流的工业污染,真正解决农村人饮安全,让群众真正享受公共福利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要加大水利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储备和上报一批项目,为今后的水资源永续利用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便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可持续性。

三、逐步强化水利保障能力。继续加强防洪工程与非工程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县城、青杠等重点沿河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新建、扩建一批水库及小型蓄水工程,强化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加强节水,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改善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强化依法行政和增强执政能

力。要着力构建和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水利法规体系、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体系。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现有水利设施的运行安全,合理规划和调度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大水务法规的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安全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变水害为水利。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大水利改革力度,强化一龙管水治水,努力在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投融资、工程质量与资金监管、水权、水价、水利生态补偿等关系水利发展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六、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依法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预防监督工

作;要进一步规划实施好水系森林工程,充分实现境内水系优美化、水质优良化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要加打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规范人为破坏水土耕作保护行为;要强化水土流失的监督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指导开发建设单位认真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和措施的落实工作,加大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征收力度。

七、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改进干部作风。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把“务实”落实到建章健制上,大力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弊端,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习制度、调研制度、议事制度、决策制度、自律制度,以制度为载体,形成

篇2: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勇攀基本现代化建设新高峰”主题,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市委第五指导检查组的指导帮助下,市民宗局抓住重点环节,认真落实措施,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市委动员大会召开后,局党组迅速组织学习,并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研究实施方案,制订具体安排。成立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办公室、法规处抽调四名同志参与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局党组成员亲历亲为,苦学苦干,带头参加。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碰头,分析活动进展情况,研究落实举措和推进方法。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有序到位。二是学习调研扎实。按照集中学习不少于20个学时的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关文件资料,并通过举办两场专题报告会、召开两次学习座谈会、组织两次专题讨论会,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强化对“无锡民族宗教工作还少什么?”的思考。围绕“推动思想解放,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及“农村宗教工作推行社会化管理”,由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两篇调研报告,获得第五指导检查组的肯定。三是征求意见广泛。通过召开市(县)、区民宗局长和民宗界代表人士座谈会,面向两个百名对象(即百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百名基层民宗干部和民宗界人士)发放征求意见表,开设热线电话和意见箱等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共征集意见建议30余条,为局领导班子找准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四是促进工作有效。按照市委提出的“两促进、双丰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民宗局把学习的收获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围绕保稳定、促发展主线,全力做好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相关筹备工作;加强宗教场所重大节日活动安全保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民族宗教领域稳定;整合民宗界慈善力量,开展向困难少数民族群众送温暖活动。

进入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后,局领导班子对民族宗教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作了全面分析,并于2月15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族宗教工作提出新要求

通过前一阶段学习调研和分析研究,局领导班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民族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民族宗教工作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顺应基层群众的期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贯穿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凝心聚力促进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把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齐心协力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核心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民族宗教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科学发展成效的第一标准,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统筹发展要求作为民族宗教工作努力方向。要全面考虑民族宗教工作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协调统筹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和各民族宗教团体的力量,进一步形成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合力;统筹思想教育、政策引导、法律约束、制度规范、利益照顾等各种工作方法,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坚持解放思想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科学发展观活的灵魂。要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的新变化,群众的新期待,以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注重工作思路和能力不断创新。民族宗教工作要向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延伸,向企业、院校、社区等基层组织延伸,向党员和广大群众延伸,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民族宗教工作最大成效全力推动全市“保增长、促转型、ww定”任务完成。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省民委(省宗教局)指导,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创新民族宗教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综合奖,并被评为全国宗教工作先进集体。

一是服务中心工作有新举措。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发展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方面找准切入点,把握落脚点。注重利用宗教建筑、宗教场所环境氛围的独特魅力,为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做出贡献。祥符禅寺等一批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被列入《城建成果巡礼》,并接待了数百万中外游客。注重为外国信教人士搞好服务,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扩大我市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市基督教堂和天主堂接待了一批批外国友人,已成为我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占地3300平方米的新区基督教国际礼拜堂落成开放,在锡信仰基督教的外国友人宗教活动有了固定场所。围绕“精心承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重点任务,抽调精锐力量,进入筹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工作,并在多个工作组中承担重要任务。在全市开展的“迎奥运、办论坛、优环境、树形象”活动中,对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环境整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为论坛在我市顺利举办营造氛围,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无锡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提供了良好服务。

二是服务和谐建设有新途径。以弘扬宗教优秀文化为载体,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引导民族宗教界积极参与救灾、扶贫、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彰显人间真爱,营造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全市民宗系统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捐款近3000万元,祥符禅寺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无相法师也被评为市十大慈善公益人物,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尊敬。通过挖掘整理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明,丰富人们和谐的精神生活。《无锡道教音乐》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反映宗教文化的书籍、光碟陆续出版,宗教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整理、保护和传承。以加强依法管理,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稳定为关键保障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模范场所、平安场所创建活动和“争当优秀宗教教职人员(场所负责人)”活动,对宗教场所在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教务管理、场所自养、团结服务和安全活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宗教场所的人员素质提高、内部管理加强、环境逐步改善、服务社会主动,发挥作用明显。对大型宗教活动和重要传统节日活动的安全工作保障有力,措施到位。对私设聚会点、乱建寺庙、假僧假道乱做佛事道场等开展专项治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天主教地下势力教育转化工作取得进展。妥善协调处置在殡葬整治、房产拆迁、城市管理中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服务改善民生有新成效。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扶贫措施,不断提高困难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市城乡少数民族低保标准提高20%,让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以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扶贫助学为重点,建立扶贫助学专项资金、民族教育发展基金等,使助学活动制度化、长效化;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为困难少数民族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注重引导扶持,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典型不断涌现。开展清真饮食业创优评比活动,促进清真饮食业的发展,对全市2家清真饮食基本供应点、3家清真饭店、近700家清真拉面店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大部分清真饮食店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关注天主教渔民教友生活困难,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呼吁,推动相关地区和部门出台政策,为“无渔可捕、无地可种”的渔民(大部分信仰天主教)解决了生活之忧。切实维护民族宗教界合法权益,南禅寺塔院历经十年努力实现了“寺塔一体”。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每年的办理满意率均达100%,推动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局领导班子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民族宗教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但面对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反映在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不到位的情况,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推动民宗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还不够清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民族宗教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往往是机械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要求比较多,结合实际研究有针对性的思路举措比较少;满足于解决当前问题的比较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根本上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少,对长远性、长效性问题的研究思考还比较欠缺。面对面广量大的民族宗教工作,还没有能真正做到把握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民族工作中,存在重城市民族工作、轻农村民族工作,重民族政策落实、轻民族政策的宣传等现象;宗教工作方面,存在重合法宗教场所管理、轻非法活动点治理,重场所建设管理、轻团体建设发展等问题。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发展还不够均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二)制约民宗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还没有破解。一是民族宗教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由于体制不顺,市(县)区民宗部门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无法适应越来越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务。镇(街道)一级,兼职或专职民族宗教助理还没有按照要求全部配备到位,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干部兼职较多,一部分也没有取得民族宗教行政执法证。民族宗教工作的一些工作部署和措施未能真正落实到村(社)居委。在基层,部分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发挥民族宗教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还不够。目前,我市五大宗教团体大多存在班子成员年龄老化,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政治意识强、宗教学识好、群众威望高的宗教界领军人物为数不多。宗教教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我市1400多名宗教教职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8%,约有65%的教职人员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可以进行宗教学术研究、开展高水平讲经释道的教职人员严重缺乏。三是民族宗教工作的社会关注程度还不够到位,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民族宗教工作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少数党政领导对民族宗教工作不够重视,对民族宗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是“不出事不过问”。

(三)保障民宗工作科学发展的机制还有待健全。当前,我市民族宗教工作社会化管理的程度不高,三级管理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及属地管理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全面落实到位,“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体系还需要健全完善。民族宗教工作共抓共推的格局未成熟,民宗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涉及民族宗教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尚需完善,比如,近年来,虽然我们采用的教育调解、经济补助等方式对处理涉及来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矛盾纠纷起到一定作用,但矛盾纠纷上升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民族宗教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如对乱建寺庙和非法宗教活动点整治,仍然没能跳出“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

(四)促进民宗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过硬。思路不够开阔,眼界较窄,工作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单一,不能灵活运用统战方法与民宗界人士交朋友。还不能充分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深入沟通还存在一定障碍。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不够,缺少盯劲和韧性。集中精力抓大事、解难事、办实事能力还不强,一些决策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存在上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民族宗教问题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政策要求高,弹性大,易反复;民族宗教工作的依法管理,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某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观上的原因主要有:

(一)科学发展的理解不全面。没有将科学发展观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要么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是经济部门和一些从事社会事业部门的事,民宗工作是二线部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自己关系不大;要么认为民宗工作本身就在做人的工作,就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了。没能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思想理念和工作思路中。

(二)创新进取的精神显不足。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树立得不够牢固,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小进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改革创新意识有所减弱,破难题、思改革、谋发展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因为民族宗教问题敏感复杂,产生畏难情绪,不愿触及问题实质和深层次矛盾。有时觉得民族宗教部门是弱势部门,“再扑腾也翻不起大浪”,所以甘居“二线”,创先争优内生动力不足。

(三)统筹兼顾的方法较欠缺。面对面广量大、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工作还没有学会“弹钢琴”的技巧。在工作实际中没有把民族宗教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对处理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缺少理性思考,对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分析不多,研究不够。对如何把握全局,统筹规划,既做好面上工作,又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难点工作,妥善处理好事关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需要更好地掌握工作尺度,改进工作方法,作出科学决策。

(四)深入基层的作风不到位。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多,调查研究少。特别对民宗干部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了解得比较少;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研究得不透;对少数民族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掌握得不多,直接影响了事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影响了民宗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举措

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局领导班子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整改意见,明确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

主要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批示和“12.18”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稳定发展大局。民族工作把握两个共同主题,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宗教工作抓住两个根本,即根本要求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本任务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立足长远统筹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工作的依据、推进工作的动力和检验工作的标准,确保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动思想大解放,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思想根基。必须始终坚持和运用好解放思想这一重要法宝,持之以恒地推进科学发展,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要求。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围绕“无锡还少什么?”“民族宗教工作实现科学发展该怎么办?”深入思考,进一步拓展思路,明确方向,以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在我市“一当好,三争创”伟大进程中谋作为、树形象。

(二)着力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民族宗教工作合力。一是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族宗教工作格局。二是发挥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明确成员单位在应对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开展非法宗教活动整治、处理涉及外来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布局、大型宗教活动安全保障、宗教活动场所依法管理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等重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督查,加强目标考核。三是完善人大民宗侨工委、政协民宗委和民族宗教事务局“三民宗”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人大监督指导、政协参政议政作用,着力推动民族宗教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完善公安、安全、民族宗教联席会议制度,保持稳定工作信息畅通、目标一致、措施有效。四是加强工作督查和奖惩考核,完善责任追究体系,确保民族宗教工作责任落实,抓出成效。

(三)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推进民族宗教属地管理。把工作重心向下沉、往前移,把基层的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压力,把基层的需要作为我们服务的首要。一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居委三级管理网络和两级责任制,督促有关镇(街道)民宗助理配备落实到位,逐步理顺基层民族宗教行政执法关系。加强市、区两级民族宗教部门联动执法和民族宗教、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行政执法效果。二是加强对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指导,在行政执法、处理矛盾、解决难题等方面及时提出切合实际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业务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社区民族宗教工作。在继续抓好重点寺观教堂管理的基础上,把工作向农村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管理延伸。三是注意发现典型、积极培养典型,及时推广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好做法、好经验,搭建交流平台,形成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争先创优、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努力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议事日程,依靠基层干部做好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着力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工作根本要求。认真研究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最大限度地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和广大信教群众,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一是要用真诚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要不断加强宗教场所规范管理,为信教群众过好宗教生活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要有效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净化社会风气,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听取群众呼声,真心实意地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要用亲民为民的理念指导工作开展。建立反应灵敏、沟通快捷、民主理性的利益诉求机制。对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实行首问负责制,认真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要用科学的引导促进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鼓励支持宗教团体、场所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信教群众的精神生活。引导宗教界开展宗教文化建设,做大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服务人群。

(五)着力加强民族宗教团体建设,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加强团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人才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团体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强化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思想建设方面,要指导团体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政策法规教育,强化爱国爱教意识和共建和谐理念。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切实加强各级团体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和群众(信徒)骨干队伍建设,实行以制度管人,凭能力用人,注意调动团体班子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督促指导市级宗教团体主动加强对市(县)、区宗教团体进行工作指导,形成共同推动团体工作创新进步的良好氛围。在作风建设方面,要逐步改变团体“机关化”倾向,要求团体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宗教场所、深入信教群众、深入外来少数民族人群,利用信仰和习俗等方面相同相通的优势,在宣传政策、掌握实情、下情上传方面发挥作用。在人才建设方面,指导督促民族宗教团体实施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列出计划,安排梯队,筹措经费,有序实施。逐步将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具备一定宗教学识和较强管理能力的宗教教职人员充实到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班子。

(六)着力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探索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途径。首先,要确立来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是我市新市民的理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就医就业、生产经营和法律援助等问题和困难。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纳入社区工作范围,对矛盾纠纷要发现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面向少数民族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层面,加强规范管理、相容共建、和谐发展的宣传教育。尤其要依托市伊协和清真寺平台,为少数民族人员提供法律法规宣传、城市管理规定介绍和食品卫生、经营知识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将互爱友助、遵纪守法要求融入阿訇讲经之中,引导少数民族人员主动融入无锡,自觉做守法新市民。再次,要完善矛盾纠纷处置协调机制,与少数民族主要流出地政府建立协作共管机制,落实民族宗教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加强市伊协和清真寺建设,充分发挥市伊协和阿訇在处理涉及穆斯林人员矛盾纠纷中的特殊作用,确保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纠纷得到稳妥处置。

当前需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是:

(一)抢抓有利机遇,不断扩大工作影响。抓住承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和规划无锡佛教博览园被列入市委XX年十一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契机,要全力以赴做好论坛的有关筹备工作,确保3月份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环境整治,改善宗教教职人员道风形象。认真做好佛教博览园规划及推进工作,提高工作层次和水平。

(二)推进政务公开,树立阳光政府形象。认真梳理局行政权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广大群众知悉和了解有关信息、工作情况和政策法规等,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开展行政检查,进行行政管理。完善局长信访接待制度,对群众信访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抓落实。局新的政务网站已于近期开始运行,将有效增强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

(三)主动联系沟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民族宗教工作力量不足、经费紧张等问题,积极与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反映实际情况,努力争取在人员经费、干部培养等方面给予基层民宗部门更多支持。建立与民宗界人士谈心制度、局机关处室与重点镇(街道)结对联系制度,通过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民宗干部与民宗界人士互交朋友,互相监督,增进信任;通过挂钩联系,及时了解基层情况,指导基层工作。

(四)狠抓安全稳定,推进平安无锡建设。宗教工作方面,着手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佛道教乱建寺观场所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秩序。开展平安宗教场所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督查,实现宗教活动平安有序、信教群众满意认可的平安创建目标。民族工作方面,成立由市委副秘书长牵头,民族宗教、信访、公安、司法、城管、工商、伊协等单位和部分分管领导参加的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矛盾纠纷处置工作专项小组,并在民宗局设立办公室,统一协调处理涉及少数民族人员的矛盾纠纷。年内,指导扶持市伊协引进具有较高水准的阿訇,增强协调矛盾工作力量。

(五)加强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建和谐无锡”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评表彰;举办全市民族联欢活动;全市社区民族工作现场推进会、少数民族专场招聘洽谈会;组织百名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城市建设、开展清真饮食技能竞赛和清真饮食业创优评比活动;开展“进百家门、暧百家心、系百家情”系列扶贫活动等,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六)组织培训调研,努力提升队伍素质。依托省民族宗教讲师团、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无锡宗教与社会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师资力量,开展国际国内宗教形势讲座、管理学方面的学习辅导和依法行政工作培训等,帮助受训者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年内,将分批举办民宗界骨干培训班、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和民宗干部培训班,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省、市有关培训班。在全市民族宗教系统大兴调研之风,引导民宗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下半年,组织全市民宗系统调研成果交流会,总结经验,集思广益,进一步探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一)强化学习调研,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坚持并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围绕民族宗教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集体领导,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机关及基层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各方智慧的决策机制。

(三)强化目标管理,提升机关执行能力。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导向,细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化文明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有效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能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坚持严管队伍不动摇,把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素质作为重点,切实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努力塑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出众的队伍形象。特别要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练,进一步增强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发展的有生力量。

篇3: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秦安县水利工作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落实党中央各时期水利政策, 立足县情、开拓进取、讲求实效, 积极探索新的治水思路。坚持“三水齐抓、滴水必争”的原则。突出雨水利用, 兴建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天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并重;蓄、引、提、抽并举, 逐步建成了农村人饮解困、农村安全饮水、节水灌溉、抗旱水源、集雨节灌、堤防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水利工程体系, 基本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 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㈠农业灌溉工程全县共建成自流灌溉渠24条, 蓄水水库一座, 塘坝56处, 提灌工程183处, 装机322台/套;配套机电井168眼, 装机185台/套, 喷灌机346台, 总有效灌溉面9万亩, 集雨节灌水窖5.122万眼, 发展补灌面积15.14万亩。

㈡人饮工程全县共建成人饮水窖5.12万眼, 人饮集中供水 (单村) 工程64处, 安全饮水联村供水工程3处, 共解决了32.5万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㈢防汛工程建设在葫芦河干流及其支流沿岸共建成各类堤防工程30.766千米, 2.04万亩耕地不受洪水威胁, 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洪能力。

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全县土地面积1601.6平方公里, 全部为水土流失面积;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三田”建设累计达到74.28万亩, 小流域综合治理达到1038.72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65%。

㈤城市供水工程建成西川、叶堡城市供水源地, 地下水开采井16眼, 供水人口14.4万人。

二、全县水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贫乏, 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节水意识淡薄, 用水浪费严重;工程老化问题突出, 功能衰减, 效益低下;生态环境质量脆弱, 水土资源涵养功能不足。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水务工作的新要求

㈠结合水务工作实际, 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水务工作中, 就是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实现传统治水思路向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转变。立足秦安县情, 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尊重全县水资源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改革创新, 以水利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建设为载体, 不断开拓进取, 锐意创新;统筹兼顾, 在水务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统筹城乡供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取用水和谐有序, 统筹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实现有限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 最大限度保障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㈡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水务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是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根据方法的统一, 是开展水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水务工作实践中, 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与问题, 不断加快水利建设与管理步伐, 全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 水务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在水务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以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取用水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在水利工程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具体实践活动中, 充分考虑并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水问题, 不断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工农业生产需水安全保障程度和防洪安全保障程度。

2. 水务工作要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 是彻底改变传统认识水资源过程中“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错误观念的关键。要充分尊重水资源发生和演化的自然规律, “给山洪以出路, 还河流以清洁”, 让地下水得到涵养生息, 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3. 水务工作要树立节约水资源理念。

秦安县属综合性缺水地区, 水资源总量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之间, 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之间, 城乡用水之间都存在矛盾;因此水务工作要树立全民节约水资源理念, 积极推动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4. 水务工作要树立保护水环境理念。

水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高度重视水环境与水污染问题。首先应保护好秦安县唯一的流动地表水体——葫芦河;其次要加强水功能区划分和保护及加强水环境治理,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5. 水务工作要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

用统筹发展的根本方法指导全县水务工作, 首先要统筹兼顾高山阴湿区、浅山干旱区和川道河谷区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 实现水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其次要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 实现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中的优化配置及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 促进人水和谐。

四、加快水务发展, 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㈠加强水源工程建设, 增强抗旱能力干旱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全面提高综合抗旱能力, 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源节流与涵养保护并举,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缓解旱灾威胁。一要加快中小型蓄水工程建设, 最大限度地拦蓄径流资源;二要加快小型供水工程建设, 全面增强供水能力;三要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增强水土资源涵养功能。

㈡加快防洪工程建设, 构建防汛安全体系以堤防工程为主的防洪工程, 是保障防汛安全的基础。我县位于葫芦河中下流, 主干自北向南穿越全县中部, 河长42.5千米, 分别流经安伏、叶堡和兴国三乡镇;其主要支流清水河自陇城入境, 流经陇城、五营、莲花三乡镇, 全长24.1公里。而葫芦河、清水河沿岸, 是我县的“两河”经济带分布区域。堤防工程建设要以葫芦河及其支流沿岸城镇、村庄的险段为重点, 逐步实施堤防工程建设, 为有效保护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㈢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1. 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一要以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为基础, 进一步明晰初始水权。强化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五统一”原则的落实, 逐步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二要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强化水资源保护, 坚持“谁排污、谁治理”原则, 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付费制度, 加强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三要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管理, 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 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完善水保执法体系, 提高监督检查水平;最后要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实现以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服务业节水来提高用水效益和效率的节水目标。

2.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进一步破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难题, 积极培育管养分离的市场主体, 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符合我县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重建轻管、权责不清、绩效不佳、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 确保各类水利工程供水效益的长期发挥。

3.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根据水务事业以公益性为主的属性, 把水利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投入框架, 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按照不同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属性, 不断拓宽水利建设投融资渠道,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篇4: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一、用好谋划力,积极提出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建议

科学决策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前提。围绕党委重点工作及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是党委秘书长充分发挥参谋辅政作用的必然要求。在对内调研、对外考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谋划提出服务市委科学决策的参谋建议和创新性思路,经市委确定实施后有力地推动了县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产业主导突出,双汇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对工农联动、城乡协调发展十分有利。基于此,提出在构筑县区域经济产业体系方面突出一个“联”字的决策建议,即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各县区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通过深入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不仅壮大了食品骨干企业群体,而且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如,顺应“两个转移”加快的新趋势,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提出了突出一个“引”字的决策建议,即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提升县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各县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等大招商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可口可乐、中粮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县区。再如,结合漯河市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新特点,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上提出突出一个“聚”字的决策建议,即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载体作用,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这一决策部署,各县区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县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出规模更大、质量更好、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可喜局面,其中有两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行列。

二、用好协调力,着力提升服务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黨委秘书长在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枢纽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党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力推动重点工作。要注重最大限度地用好协调力,不断提高服务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积极协调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市委办公室、市县区经济联席办和有关局委人员,定期深入两县三区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动县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结合漯河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争创十强乡镇、五快乡镇和先进街区综合考评办法的《意见》,并定期组织集中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乡镇经济蓬勃发展。源汇区干河陈乡、经济开发区后谢乡和郾城区城关镇3个乡镇跨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行列。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比如,针对县区之间尤其是乡镇之间项目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及时引导、支持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对一些传统农业和偏远乡镇招引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协调其他基础设施好、管理水平高的产业集聚区或产业园区与之合作,将引进项目实行利税分成,充分调动“引进方”和“落地方”两方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集聚区与乡镇经济发展双赢。在针对一些重大项目在推进中存在的土地、环评等制约问题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或者配合市主要领导参与解决。

三、用好督查力,推动县区域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党委秘书长不仅是党委谋划决策的“参谋部长”,也是实施决策、推进工作的“作战部长”,在协助党委抓好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的运作落实方面具有重要责任和特殊优势。要始终注重发挥协助市委抓督查、促落实的职能作用,借督查之力助推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将对县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落实情况督导放在首要位置,专门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特别是总结提出了“大督查”工作法,协调组织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区和相关主要负责人及新闻媒体等方面共同参与,采取现场察看指导、现场打分评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开展巡回督导,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加强对县区广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抓落实的督促检查。要求年初组织各县区一把手在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上公开述职、公开承诺,增强其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责任感和压力感,让广大基层干部真正按照省委“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切实树立起求实求效、狠抓落实的良好作风,确保漯河市县区域经济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篇5: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县计生协会会长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9:02:3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计生协会会长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县计生协会会长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和提高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水平

通过近两天来的学习,在县委党校安排学习科学发展观专题培训学习,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工作中提出以人为本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认识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是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创新计生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结合

我本人分管的工作,体会如下: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规定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

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降至目前的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

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

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

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篇6: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一、目标任务

*县实验小学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时间为3月至4月底,60天左右。这一阶段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围绕学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品牌育校”这一目标,以“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凝聚科学发展共识”为主线,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对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有新提升,发展理念有新转变,推进工作有新思路,切实增强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为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安排

(一)专题精学强理念(3月中旬—4月下旬)

.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大、*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纪念党的*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学习中央为应对严峻经济形势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并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并把省、市、县党代会和省、市、县委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系列会议精神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学习型团队”。

2.学习方式,采取理论学习与问题讨论结合;集中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专家领导学习指导与个人自学结合;邀请教育局领导来校作学习报告;观看专题电教片。切实保证集中学习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这一阶段中统筹安排。学校党员干部、一般党员教师学习时间分别不少于22小时、20小时。采取大课讲座、现场直播课堂、短期小班等形式,实施集中轮训。在认真学习基础上,要认真记好笔记,每人撰写一篇体会,并积极开展学习体会交流。

3.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校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学习研讨,结合学习县委开设的《科学发展在*——案例选编》、《特别提醒——背离科学发展观的反面事例选编》等,深入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教育网、学校校园网站和学习园地开设“学习讲坛”等平台,交流学习体会,营造浓厚氛围,为争创“创新型、责任型、服务型、模范型、和谐型”组织的班子建设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4月15日前,学校领导的体会送县教育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4.开展集中培训与学习辅导。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来校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学习辅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辅导活动。

5.组织好党员自学。要求党员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自学,力求通读规定的学习材料。并在通读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日报开辟的“科学发展百问”栏目、网络媒体、校园网站专栏、工作简报等,统一收集相关学习资料,认真组织学习科学发展的有关理论、知识、著述,组织党员教师进行科学发展观理论测试,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并积极参加4月底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测试。

(二)专题调研查问题(3月中旬—4月下旬)

.确定调研课题。各党员教师要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建设和谐实小创新实小效益实小,全面推进优质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思路和具体措施。按照“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原因上来,带着课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的要求,深入年级组、学科组蹲点调研,确定1个重点调研课题,并做好调研记录。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教学课堂查问题,提方法,落实措施,切实解决问题,根据实效进行评价。根据工作实际,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为科学发展服务等方面确定调研课题。各中层以上领导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思考,确定重点调研课题。

2.组织开展调研。围绕调研课题,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精心选择剖析正反两方面案例,解剖麻雀,解决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中层领导要带着调研问题深入年级组、学科组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力求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撰写专题调研手记。

3.形成调研成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出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工作思路,形成调研成果。中层干部要带头研究,深入思考,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视情对优秀的调研成果进行整理汇编。

4.坚持边学边改。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以解决师德师风、学生个性发展、轻负高质、提升部分青年党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为重点,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立说立纠立行,着力解决问题,注重实效。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活动,动员党员教师广泛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吸收基层智慧,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深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党员中开展“优秀示范岗”评选活动,设有“有效课堂示范岗”、“有效结对示范岗”、“敬业奉献示范岗”“创新工作示范岗”、“组织带领示范岗”等。

(三)深入讨论达共识(4月下旬)

.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党员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专题研讨会不少于2次。召开中心组、党小组交流讨论会,层层发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从对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中解放思想,从学习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和分析自身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尤其要围绕当前干部和党员教师中存在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不够,以及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不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讨论,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方向,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组织学习交流。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学习,找到有违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与想法,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组织开展解放思想专题交流讨论不少于2次。结合实际,灵活多样地采取案例分析、设立学习园地、开展演讲比赛及开辟报刊网络专栏,以及到知名品牌学校考察借鉴等形式,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交流大会交流学习体会、调研成果和解放思想讨论成果,提炼总结思想解放的新观点、新认识及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好建议。

3.形成共识,并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准备工作。通过深入讨论和集中交流,使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奋力开拓、锐意进取。扎实开展“全面推进优质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征集活动,总结提炼和固化解放思想新成果,并于4月20日前将“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征集汇总情况送县教育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同时结合讨论活动,提前做好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工作,为分析检查阶段做好准备。

三、几点要求

.搞好思想发动。及时开好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做法,切实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决策上来,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营造良好氛围。

2.注重学习效果。为确保党员教师学习时间、精力到位,学校在每周一晚上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每次学习不少于3个小时。认真研读学习材料,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作学习报告,在学习调研中作出表率。建立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台帐,集中学习时实行签到制,严格考勤。

3.积极探索创新。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整体节奏,突出学习调研阶段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办公室及时将开展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进展、做法、成效和问题报教育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同时在校园网站上发表。

篇7:县水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为促进水利消防安全工作,使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了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推进水利消防安全和打造平安、和谐、民生水利的重要意义,--县水务局根据关于对--县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通知(*人办发〔2012〕第**号)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就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以来的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及时组织成立了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为领导小组副组长,下属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务局,具体负责消防法贯彻实施宣传活动的日常事务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对全局系统范围内用电、用火消防器材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检查范围和重点,确定了检查人员,分组对基层各单位进行了检查,特别对自来水公司进行了重点检查。由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系统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并切实做好了有关具体消防工作。

二、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我局消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分析当前消防安全形势,全面布署消防安全工作重点,采取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办法,给各基层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1、落实组织领导责任。把消防工作纳入水利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水利发展相适应,要求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并对影响水利发展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并如期销案。

2、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纳入行业系统管理内容,做到消防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严格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督促水利系统各单位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立即落实整改。

3、落实设施建设责任。加强水利系统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对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改善水利系统消防安全环境。

4、落实检查考评责任。把构筑社会消防安全工程纳入水利系统 “平安水利”创建工作考评内容,定期组织考核验收并纳入督查内容,不定期对单位、本系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监督检查。

三、迅速行动,严密检查,整改落实到位

7月1日开始,我局在全局系统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0天的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基层单位,开展了逐室、逐线、逐人的“地毯式”消防安全大检查。一是对各基层单位特别是自来水公司工作场所和库房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防火设施、灭火器材、用电设备、线路老化等问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二是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排查,防止事故隐患,将各类事故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开展日常性检查,落实了个人负责制,切实将日常性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经认真自查、消除隐患,我系统用电设施及场所符合安全标准,用火设备及场所符合安全规定,各类消防器材均符合要求。从检查的结果来看,我系统各单位消防安全总体情况良好,各个消防通道畅通无堵塞现象,自来水公司的录像监控设备运行良好。

四、强化宣传,巩固成效,杜绝安全隐患

⑴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全局系统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宣传、发放消防安全知识资料等形式的宣传活动,使消防安全知识人人皆知,切实营造一个全局干部职工参与消防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⑵加大消防培训工作的力度,促使全局干部职工掌握火灾通报流程及灭火设备的操作。一是懂得使用灭火器,懂得处置初起火灾;二是会自救逃生,能够随时掌握所处环境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懂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的危险性,维护自己的消防安全权益,在火灾发生时懂得如何自救和协助疏散被困人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消防法力度,力争通过努力,使水利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有效防止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全县水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县水务局

篇8:推进瓜州县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思考

农机化部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正确处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 地区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 在注重增加农业装备总量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农业装备结构优化, 更加注重农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使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 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并重, 将农机化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 在实现农机“买的起、用的好、有效益”上下工夫。利用各种形式,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普及农机化科学知识, 为农村培养一支“永久牌”农机技术队伍。

2 完善乡镇农机化管理体系

完善乡镇农机化管理体系建设, 要以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积极推进农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一是要巩固和加强乡镇一级的农机管理工作, 按照“保住公益性, 放开经营性”的原则, 切实履行乡镇农机管理职能、安全监理宣传教育、检审验和培训工作。乡农机站办的服务实体要按市场规则进行改制, 防止资产流失,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功能。二是把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引导农机户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作为农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三是依托农机大户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 建设一批农机标准化示范基地, 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机形象的窗口, 通过示范作用, 促进农机化发展, 推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 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成果转化。四是加强农机管理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省新出台的农机管理法规, 通过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培训考核和工作实践, 全面提高农机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五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向各级农机系统报刊和市、县、乡 (镇) 新闻单位提供宣传稿件, 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进行宣传, 并对违反农机安全生产的行为和重大事故进行曝光, 用典型实例教育广大机手知法、守法, 增强法制观念。

3 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

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和为基层服务意识, 鼓励农业机械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 支持农机大户发展壮大, 培育服务组织, 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建立个体、集体和股份合作等形式的专业服务组织, 开展租赁、代耕、代种及代收等多种服务, 并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储藏和保鲜等领域拓展和延伸。把跨区机收作为品牌工程来抓, 利用粮食成熟的时间差, 进一步开展有序的跨区作业, 促进农机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应有重点地扶持一些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农机化社会服务项目, 树立典型,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群体, 有选择地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多功能和系列化的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形成龙头, 上联市场、下联农户, 实行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服务, 使农机化社会服务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4 选择切合实际的农机化发展途径

上一篇:场景描写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我当小保姆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