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的诗歌

2024-04-26

关于成长的诗歌(共14篇)

篇1:关于成长的诗歌

在人生的长河中,成长常常伴随着你,成长成了你永久的纪念和喜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成长的诗歌八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成长的方向》

所有的河流都朝着东方

不拒细流浩浩汤汤

只是为了汇入大海汪洋

所有的禾苗破土而出

不管酷暑还是严寒

都阻挡不住拔节向上

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

从牙牙学语到大学学堂

身体和智慧一样茁壮

有一种向善的力量

有一束指引的光芒

那就是成长的方向

2、《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世界不是你认为得那样小,明天也不是你想象得那般糟。

条条大路通向罗马,只要你肯为梦想不折不挠。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你曾为经受挫折而自扰,你曾为经常犯错而苦恼。

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规律,曲折前进圣人也躲不掉。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知识是你进步的阶梯,兴趣是你最好的向导。

为真理献出你的心血,为理想付出你的勤劳。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懒散只会带来精神的空虚,求知才让灵魂感受到美好。

坚持形成习惯,习惯会将你的人生定位得很高,很高……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前方的路,我们一起去寻找……

3、《成长的天空》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写着无关是非的歌谣

点蓝的笔触

划过了年轻的天空

一只飞鸟带走我的青春

还我,岁月沉淀的帽子

轻声说道

年轻总不是永远的借口

4、《成长路上》

成长路上

忆悠草

成长路上

有喜亦有悲

有时太痛太痛

蹲下哭泣

时间加快了脚步

沙漏从不停歇

怎能在此处驻足

即使路上遍布荆棘

冬天快要过去

春天已经到来

枯树重新萌芽

孤山重新如茵

在山的那边

有条小路

通向四面八方

而我是否有机会奔向成功的彼岸

5、《成长的奇迹》

春天,我和斜斜的雨丝一起成长

小蘑菇伞下牵着妈妈的手

看五龙潭的草叶绿得发亮

看趵突泉的蔷薇花

爬上了旧旧的花架

然后,怯生生地展开嫩嫩的花瓣

草长花开,是我眼里最奇妙的风景

就像

我看到

身后的脚印,一个比一个宽起来、长起来

夏天

我和大明湖的荷叶

还有岸边柳树上的知了一起成长

它在偷笑我:“知了、知了、知了……”

它也知道我的知识在一天天增长吗?

我问蝉

它却拍拍翅膀

飞向湖岸风景的最秀美之处

美丽的大明湖风景啊

总是让我深深沉醉

不过,我爱的风景

也在成长

从最初的踩着鹅卵石戏水

到今天

湖岸树荫下的晨读

秋天

我在泉城公园的游廊上拍照

表情定格的时候

从最初瞪着眼、张着嘴的囧模样

到现在微笑着面对镜头

大大方方

秀外慧中

我长大了呀

不过,却没有从前憧憬的长大后的兴奋和喜悦

原来

成长是老街巷里长长的青石板街

一步一步走来

一块一块跨过

心情也变得成熟沉稳

像柿子树、核桃树上沉甸甸的果实

一切收获

都在心里

冬天,我在教室里读书、听课、做笔记、复习

老师的微笑

已经在四季交替里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成长的路上

她才是我头顶的北斗星

所以

即使在迷路的夜里

我也不怕

也能

找到未来的方向

但那却是我的真实想法

有她

我的成长才不是连篇的空话

真正的成长的奇迹

是从老师的讲台上起步

又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里渐渐向远方伸展

成长,没有奇迹

就像

学习没有捷径

我的笔,蘸着时间的墨水

记录下所有的过程

涂黑的是日记本上的白纸

漂白的是老师鬓边的黑发

6、《一起成长的》

连绵的雨

下着

万物成长着

同时

成长着的还应有心灵

让心灵发出慈善忠爱的芽芽

让心灵长成这个世界的温暖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当你的心灵足够宽容与强大

就会明白

雨的初衷

和万物的欣欣向荣

7、《小子成长》

微微柔风吹起的晚上,风在催赶我的情感。

我希望,风的温柔代表我,向世间传达祝福。

愿生命健康。

曾记得,荒落奔走的大街上。

走过无知的选择,因为年轻。

做了自己的选,因为好胜。

为了选择自己的选择,因为还有理想。

感谢生命的光彩。

感激生命的失败。

因为要感受生命的容颜。

青春是年轻盾牌,撑起了对命运的钟爱。

活着的些困惑,这位是为了修得正果。

矛盾是生活的终结者,成熟也向往一些自由。

今天,日已退。

今夜,月已明。

我忘记昨天,我要与大江一起成长,与河流一起歌唱。

我要用笔写下,有一首诗叫做信仰。

今夜的朋友,我是今夜的微风。

我要在大山之上,慰劳你辛苦的历程,为你做一件衣裳,为你谱写诗章。

有个奇妙的声音,闯过我肚肠。

我在遐想,这就是我给世人的祝福。

伴随着歌声,将美妙乐曲,悬挂着美好在心上。

永远印在心上。

8、《成长吧,孩子》

老人说

成长吧,孩子

我感悟着这句词语

当我不再攀高

手里不再有纸飞机

我盼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

老人说

成长吧,孩子

我聆听着那句词语

当我脸上少了些嫩稚

手里提着画笔

我渴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

老人说

成长吧,孩子

我倾听着那句话语

当我被岁月填了苍茫

脚步越走越慢

我依旧渴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

而如今,我再也未能听到老人的话语

未能听到他的赞惜

偶尔想起他的叮咛

成长吧,孩子

忽然想到

我依旧未在他心中长大成人

篇2:关于成长的诗歌

关于希望的诗歌

一:希望

将希望放飞蓝天

它就像云朵一样

时而悠荡在心灵的殿堂

给生命带来明媚的阳光

将希望写进诗行

它就像彩虹一样

忽尔引发灵感的遐思

为生活添上斑斓的翅膀

哦希望就像一缕阳光

每天都有新的模样

偶尔放飞瑰丽的欢歌

让我们的明天抒满畅想

二:春天的希望

龙吟悦耳

催动了春意浓浓

春日的阳光折射出柳色青青

蚯蚓伸伸懒腰

破土而出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鱼儿跃出水面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

大雁抖动着双翅一路高歌

鸟瞰着前路的风光

男人们盘算着一年的生计

畅想着未来的灿烂辉煌

姑娘们披上了艳丽的春装

去约会俏皮的情郎

孩童们早已厌恶了风干的冬日

吵闹着要去放飞春天的梦想

老人们相扶着围坐在巷子口

反宫马走将军处

往日脸红脖粗的争执

又在这里复制

迎面吹来了缕缕春风

瞧!她还勾来了春雨

揉搓着树冠叙那离别之情

春天啊春天

你为人间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三:播种希望

阴霾的日子

被一阵风吹得不知了去向

万物疯狂地生长

唯有山间清澈的小溪

在缓缓地流淌

为最后送走一片枯叶哀伤

岭上的花开了

群山换上绿色的新妆

山农们响亮的吆喝

拉响了播种的号角

新的希望

在鲜嫩的泥土中孕育

四:播种希望

阴霾的日子

被一阵风吹得不知了去向

万物疯狂地生长

唯有山间清澈的小溪

在缓缓地流淌

为最后送走一片枯叶哀伤

岭上的花开了

群山换上绿色的新妆

山农们响亮的吆喝

拉响了播种的号角

新的希望

在鲜嫩的泥土中孕育

诗歌五:希望

我们总在不停地追求

为了心中还未实现的梦

往前走

是唯一的理由

在碰碰撞撞中

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有难忘的故事铭记于心

也有失败的打击萦绕心头

风吹拂着我柔柔的长发

雨淋湿了我的额头

这个时候

我没有理由退却

退却就意味着一无所有

往前走

往前走

一直往前走

我相信

只要我们真心付出

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

为我守候……

关于成长的诗歌

1、《成长的方向》

所有的河流都朝着东方

不拒细流浩浩汤汤

只是为了汇入大海汪洋

所有的禾苗破土而出

不管酷暑还是严寒

都阻挡不住拔节向上

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

从牙牙学语到大学学堂

身体和智慧一样茁壮

有一种向善的力量

有一束指引的光芒

那就是成长的方向

2、《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世界不是你认为得那样小,明天也不是你想象得那般糟。

条条大路通向罗马,只要你肯为梦想不折不挠。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你曾为经受挫折而自扰,你曾为经常犯错而苦恼。

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规律,曲折前进圣人也躲不掉。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知识是你进步的阶梯,兴趣是你最好的向导。

为真理献出你的心血,为理想付出你的勤劳。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懒散只会带来精神的空虚,求知才让灵魂感受到美好。

坚持形成习惯,习惯会将你的人生定位得很高,很高……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前方的路,我们一起去寻找……

3、《成长的天空》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写着无关是非的歌谣

点蓝的笔触

划过了年轻的天空

一只飞鸟带走我的青春

还我,岁月沉淀的帽子

轻声说道

年轻总不是永远的借口

4、《成长路上》

成长路上

忆悠草

成长路上

有喜亦有悲

有时太痛太痛

蹲下哭泣

时间加快了脚步

沙漏从不停歇

怎能在此处驻足

即使路上遍布荆棘

冬天快要过去

春天已经到来

枯树重新萌芽

孤山重新如茵

在山的那边

有条小路

通向四面八方

篇3:关于成长的诗歌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黑人思想启蒙运动。兰斯顿·休斯是领军人物之一。他早期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萎靡的布鲁斯》和《抵押给犹太人的好衣服》这两部诗集中。第一部诗集里, 休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 极力歌颂美国黑人的历史渊源, 高唱非洲赞歌, 赞美“黑人性 (negritude) ”, 即“黑皮肤”、“非洲”、“非洲传统”。第二部诗集关注纽约哈莱姆黑人聚居区的城市黑人。在这一诗集中, 他真实描述了美国城市黑人生活的困窘与艰辛, 诗行之间不乏讽刺、幽默。

这两部诗集在主题与风格上的转变, 既反应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进程, 也表明休斯在这次黑人民族文化重建运动当中思想的转变与成熟。

民族浪漫主义—《萎靡的布鲁斯》

歌颂“黑人美”以及建构黑人民族文化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主题。休斯以“黑人性”为主题, 通过对于非洲历史和传统的赞颂, 大量地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黑人的外在美和传统美。同时, 休斯创新性地创作爵士诗歌, 表现美国黑人的隐忍、进取、豁达、幽默的民族性格。

1.“黑人性”的赞歌

“黑而美丽 (black and beautiful) ”这句著名诗行是休斯对“黑人性”做的最好注解。休斯在诗集开篇就强调自己的黑人性 (Negritude) , 并且认同自己的黑人种族和非洲传统:我是黑人/像夜一样的黑/像我的非洲一样深邃。休斯在自己的文学宣言《黑人艺术家和种族大山》中批判了一位对因自己黑皮肤感到沮丧的年轻诗人。他犀利地指出:那么我就要对此表示怀疑, 这个在精神上强烈地想要逃离他的种族的年轻人还会不会成为伟大的诗人。但是这就是阻挡在美国黑人艺术之路的大山—就是这种在黑人中向白人靠拢的强烈欲望, 将黑人的民族个性美国白人化的渴望, 以及使自己表现出越来越少的黑人性和尽可能多的美国 (白人) 性的渴望[1]。

在休斯看来黑人的民族意识应该是建立在“黑人性”之上的, 其中就包括黑色皮肤之美。这部诗集里很多诗歌看似为爱情诗, 实际却高歌黑人之美—黑色皮肤之美, 神态之美, 所有黑色的外在美都得到了最强烈的渲染。这种对于黑色美的自豪与热爱, 给诗歌增添了除爱情之外的另一种韵味, 让读者感受到了黑人浓烈的民族特征。他们和白人一样, 有同样值得珍视的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休斯还把对黑人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渗透在对自然的描写里。“非洲的树木丛林以及银色月亮—他们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象征着自由。[2]”

如果说“黑而美丽”的“黑人性”仅仅是民族意识表面化的描述, 那么休斯更努力构建一种更加深远稳固的民族根基—“非洲性”。白人种族主义者长期以来用各种手段割裂黑人民族与非洲文化母体的联系, 消解黑人的民族意识, 淡化其民族性, 以图永久性地支配黑人民族[3]。因此长久以来黑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被扭曲, 很多黑人中产阶级以白人标准为风尚, 极力逃避自己的黑人身份。休斯最为有名的诗歌《黑人谈河流》旁征博引, 不但写出了黑人肤色瑰丽之美, 更道出了黑人悠久的历史渊源。诗人通过“河流”这个高度凝练的意向, 向读者展现了非洲黑人的历史。在亚非拉世界的每个角落都留有黑人的足迹, 他们顽强不屈, 从未消亡。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 历史的积淀。这一诗作, 体现出休斯早期作品的共同特点, 即黑人对祖先和民族历史的追寻。黑人的文明造就了整个人类包括白人的文明。这种对黑人民族性浪漫主义的歌颂, 对黑人团结起来反击美国白人文化霸权并建构黑人文化有强烈的号召力。

2.黑人民族文化的赞歌

休斯强调黑人艺术家要善于利用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 绝不要离弃黑人文化传统以求融入到美国白人文化中, 从而达到所谓的美国标准。黑人应该意识到自身的美, 他指出根本就不用离开自己的种族, 黑人的传统已经足够让一个黑人艺术家从中汲取养分进行一生的创作了[1]。蓝调是黑人之魂, 克莱伦斯·麦哲这样评论蓝调在黑人文化中的地位“蓝调, 在非裔美国人的历史记忆中, 与黑人性紧密相关[4]。”休斯创造性地将黑人文化与诗行融合, 使诗歌无论是从音律上还是意蕴上都表现出鲜明的蓝调和爵士风格。

民族的反叛—《抵押给犹太人的好衣服》

在《萎靡的布鲁斯》出版后一年, 休斯的第二部诗集《抵押给犹太人的好衣服》由于真实地刻画了哈莱姆底层黑人的众生相而激起了黑人文学批评界的愤怒与恐慌。

1.哈莱姆的文艺之争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一直存在关于如何展示黑人形象的文艺论战。以杜波依斯、本杰明·布罗利为代表的老一辈黑人知识分子主张文学作品应描写黑人中产阶级, 以展现黑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以休斯、鲁道夫·费希尔和克劳德·麦凯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黑人作家则主张描写下层黑人大众, 展现黑人真实的生活, 并通过下层黑人的艰难处境来揭露美国种族主义的罪恶[6]。

休斯在第二部诗集中对哈莱姆黑人的生活做了真实深刻的描述:美好与邪恶并存, 高尚与堕落共生, 工人、商贩、妓女、苦力各色人等混杂。在休斯的黑人方言诗歌中, 黑人的独特发音和语法错误姑且可以令批评家忍受, 但是那些卑微丑陋甚至是邪恶的生活再现令黑人评论家恼怒。杜波依斯认为《抵押给犹太人的好衣服》是粗鄙低级的, 白人已经将黑人丑化为贫穷、罪恶的刻板印象了, 为什么还要继续鼓励出现这样类似的描述。然而休斯回应到:如果他的诗歌只是写一些低贱的生活的话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如此, 中产阶级的生活并不比诗人所关注的生活更加洁净[2]。

2. 现实与反叛

哈莱姆的城市黑人社会地位卑微, 被剥夺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参与权利, 生计难以维持, 更不用说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这种现实恰恰证明了黑人的苦难和与罪恶难解渊源的根源正是白人的压迫。美的实质在于揭示生活本质, 对生活本质的揭示使得生活中正面的和负面的一切都可以升华为艺术之美[7]。休斯冷静忠实地描写黑人生活, 同时也在寻找民族的自由之路, 这必然意味着对于现实社会的反叛。在休斯的诗歌中, 黑人普遍抱有的复杂情感通过讽刺、幽默的手段得以宣泄, 这既是写实, 又是猛烈的抨击。他甚至公然挑衅白人的救世主, 质疑耶稣会为黑人受难。

休斯并不只简单用黑人、非洲等这些抽象的概念, 而是“超越了非洲作为失去的天堂的充满异国情调和古朴浪漫色彩的神话……回归了充满种族压迫、阶级冲突和人生苦痛的社会现实[8]”。第二部诗集中的小人物汇聚成为一个群体。这些社会底层的黑人为了维持生计去做每一份卑贱的工作。他们无知粗鲁, 遭白人唾弃却不放弃希望。这种写实是作者对黑人自身的反思, 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回归到理性。

民族意识的成长

休斯从未停止思考黑人民族的自由与复兴之路。首先, 他不逃避自己的黑人身份。尽管他意识到美国黑人身份所面临的困境, 即黑人和美国人, 但他承认并宣称自己首先是黑人。其次, 他用诗歌激发同胞的民族自豪感。休斯呼唤黑人对于自己祖先故土的向往, 鼓励黑人艺术家发掘非洲宝贵的文化传统。黑人黝黑的肤色、丰富的民俗、坚韧的品质、幽默的精神等等都具有值得颂扬的美。这为在美国白人的文化霸权下建构黑人民族自身的文化身份起着巨大的作用。

休斯思想的成熟还表现在“他对种族的发现逐渐从种族外部转向种族内部, 对种族的认识也趋向深入和准确[9]”。他承认黑人有着不可回避的弱点。这些弱点既是环境造就又与民族苦难历史密不可分。休斯又以现实揭露白人对于黑人在经济上的剥削, 政治上的压迫, 人格上的贬损。

最后, 休斯并不放弃黑人的美国梦。他一生耕耘不辍, 用文字追求“属于每一个人, 属于全美国, 属于全世界”的理想, 自由平等是他以及非裔美国人的共同理想。虽然黑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令休斯和很多同期的黑人知识分子迷茫困惑, 但最终他以包容理性的心态写下“我也歌唱美国”。休斯的诗歌并没有宣扬“非洲中心”、“种族至上”, 没有造成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和对抗状态, 他以全人类的宽广和宽容心态, 试图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 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的取向[10]。他承认民族差异, 但不囿于种族主义, 揭露种族歧视, 但始终不放弃黑人和白人共同的美国梦。

结语

兰斯顿·休斯以其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创新的艺术手段引领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 并成为时代的灵魂人物。他早期的这两部诗集不但表现了休斯对于民族的思考, 从浪漫到理性的成熟, 反映出此次运动当中文人的思潮, 也让现代的读者如临其境般了解美国社会的发展。在倡导文化多元的今天, 美国也已经步入黑人总统的时代, 重读休斯的诗歌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l]Melissa Kwasny.Toward the open field:poets on the art of poetry, 1800-1950[M].Middletown CT: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4.276.

[2]Wager, Jean.Black Poets of the United:From Paul Laurence Dunbar to Langston Hughes.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3.396.

[3]罗良功.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构建[J].当代外国文学, 2003 (4) .109-113.

[4]Hans Ostrom.A Langston Hughes Encyclopedia.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2002.50

[5]Tish Dace, L etitia M Dace, Thomas Inge.Langston Hughes:The Contemporary Review.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91-100.

[6]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文艺论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22-26.

[7]罗良功.论兰斯顿休斯早期的美学思想[J].《三峡论坛》, 2010 (3) .105-108.

[8]隋刚.梦的起始、持续与更新—评《梦的蒙太奇:兰斯顿休斯的艺术与人生》[J].外国文学研究, 2010 (3) .168-170

[9]罗良功.种族发现与艺术视角: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兰斯顿休斯的诗歌成长[J].世界文学评论, 2009 (2) .74-77.

篇4:关于兄弟的诗歌(组诗)

我挪了挪身体,给你留出一个空位

但好长时间都空着

只有我的影子坐在那里

后来我想:兄弟,你来不来,都没关系了

我知道已经有一段时光替你坐下来

它搂着我的脖子

告诉我许多有关你的秘密

现在,风替你扫了扫灰尘

一枚黄叶,是柳树上的吧

吹出了好听的笛声

我知道你会说:那不可能

但是兄弟,我等你的时候

只有那枚叶子肯为我弄响寂寞

我站起立,我的影子也站起来

奇怪的太阳把我们连成一体

而不是你,我的兄弟

遍插茱萸

兄弟,请给我一把上好的宝剑吧

但恩仇似乎不用刀光

一匹识途的老马,只会把草原挂在草料兜里

只有一轮明月,从你那头升起来

我看见了。此外,我们再没有联系

此外在游戏里,偶尔相遇,会被你杀死

我连哼都没哼一声

后来我知道,许多兄弟

就是用来被杀的

许多年后,一个叫父亲的人

拄着拐杖,一支茱萸插在了鬓角

为你沏茶

我没有十指莲花,只有一双粗糙的大手

我没有铁观音,普洱,没有毛尖

只有家里自制的花茶

没有梅花含着白雪,也没有三月里下的

那场春雨

只有井里的一桶冰凉

我只会用柴棘烧出的火,为你沏茶

我没有精美的瓷器,只有一只家用的大碗

你要不要,我的兄弟,要不要,喝

要不要把我的暖装进肚里

要不要和我一起,开门,迎接风雪

或者把碗往桌子上一置

一把拉起我,一起出走

而我再也看不见,那碗里渐凉的茶水

正溢出的齿寒

你也可以,假装的喝一口

像一种誓言,然后摔碎茶碗

那样我就会一直守住,你离开后的忠贞里

我怀疑春天已经来临

心忽然空了出来

就如某处的一个隐蔽的山谷

随后下雪,一场接着一场

它掩盖了落在心底的那些暗疾

但心底的山谷也起风

让冷,透过身体,一个颤栗接着一个

后来眼泪落了下来

它们像一次猝不及防的暴雨

我怀疑,是否是,心底的积雪开始融化

是否是,春天,已经来临

但眼前还是白皑皑的世界

我要把它收藏好,送给我远在南方的兄弟

直到他看出故乡的样子

直到温暖的溪流,淌过他的面颊

我也许会在那里,找到关于春天的讯息

我可不可以不为你插刀

阳光落下最后的笑

我正躲在蔷薇花的后面

它类似玫瑰,却没有玫瑰芬芳

它類似玫瑰的形体,却没有玫瑰的针芒

你想採就採吧,再怎么说,我也是一朵花呀

只是我伤心的时候,你就叫我兄弟

兄弟就要两肋插刀。我摸了摸我的肋骨

之前的右肋你已经插过了

左边的这个,我要留下来

把蔷薇开成一个酒窝

而不是更像一支玫瑰

只是我的肋骨再次疼痛的时候

我知道你又捅了我一刀

我知道,你已经习惯了插刀的地方

篇5:跟成长的诗歌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写着无关是非的歌谣

点蓝的笔触

划过了年轻的天空

一只飞鸟带走我的青春

还我,岁月沉淀的帽子

轻声说道

篇6:成长的烦恼诗歌

我以为

成长是很简单的事情

现在

我才发现

成长——

是一种烦恼

小时候

我一直在追寻梦想

我以为

梦想是很美好的追求

现在

我才发现

梦想——

不过是小时候的一种期盼

我以为长大后

可以真正有自己的梦想

可是

当我徘徊在十字路口遥望

才发现

我的路被堵得严严实实

小时候

我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

告诉妈妈

我想长大

因为这样我才会有自己的梦想

妈妈总是笑着告诉我

其实,长大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会这样说

可是现在,

我忽然明白了

当我渐渐的长大

我发现我身边的一切都变了

在小学

我可以和同学很好的相处

这时我是快乐的

在初中

我突然发现很多事情变了

变得让我来不及琢磨就已经很陌生

有了对手

有了竞争

连往日要好的朋友也存在了分歧

这就是改变吗

我仍旧来不及感悟

在高中

面对着陌生的环境

我居然有了逃避的.念头

我不是一直在追求成长吗

为什么?

现在的生活居然让我厌恶

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竟不知道该如何展现自己

梦想——

却成为一种空想

上大学了

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无比陌生

没有了儿时的欢笑

没有了年少时的轻狂

而现在

多了几分冷漠

几分忧愁

接触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也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背叛

什么叫做自立

终于发现

以前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

有竞争

却没有尔虞我诈

有冷淡

却少不了几分甜蜜

而如今

一切已物是人非

成长

是一种渴望

是一种追求

而如今

篇7:初中成长的诗歌

其实,我们都还小

其实,我们都还小——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我们还只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

其实,我们都还小——我们还没有面对第二次“断奶”

其实,我们都还小——仍然保留着儿时的童稚与天真

其实,我们都还小——心里的倾诉还不能用优美的词句来诠释

其实,我们都还小——还不能理解那“十年苦读”为了什么

其实,我们都还小——我们还不能真正对待成功与失败

其实,我们都还小——我们仅仅看到了眼前,而耽误了更远的追求

其实,我们都还小——那水晶般透明的心容易破碎

其实,我们都还小——相信自己也会有天荒地老,矢志不渝的爱情。

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相信社会是美好的——只因为我们都还小

常常幻想那灰姑娘童话般的爱情——只因为我们都还小

可以自由自在的对着天空狂傲的大笑——只因为我们都还小

不愿过早的接受社会的洗礼——只因为我们都还小

背上自己的行囊说要云游飘摇——只因为我们都还小

现在的我们把一些都想得太过于美好,但有时却把社会看的都太透。但我们不明白那夜幕下的格桑花早被蹂躏的遍体鳞伤。

夜深了

黑暗渐渐笼罩整个城市

窗外的街灯,在风雨中发出微微的光芒

朦胧的秋雨,不急不缓地落在每个无眠之人的心中

星星点点的几乎人家还亮着灯

熟睡的人继续熟睡

而我,却难以入眠

只是比白日里的梦多些罢了

却让我迷失在了这黑暗之中

刚入夏天尾迹,蛐蛐们迷失了

失去了炎热,失去了烦躁,

也失去了动力,失去了勇气

未来,让人看不到方向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不管这条路是多么泥泞不堪,也要依然坚强地走过去

夜,总会过去

黎明,终会到来

天空

仰望,

那片无边的空间让我无限遐想。

低头,

桌前成堆的作业令我无暇空想。

朦胧欲亮的天空

只有每天早起的.学生才懂得它的美丽。

夕阳西下的夜幕

慰藉着所有各自归家的辛勤者。

窗外蔚蓝的天空,

充满黑板的板书,

也许我会选择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可是我更渴望在自由的天空下翱翔。

暴风雨后的晴天格外灿烂,

格致外的世界更加精彩

待我展翅飞翔

格致定会以我为豪。

黑色挽歌

我就要唱起这一首黑色挽歌

多年后的我们还能否记得

听黑色的风带走旧时光

一睁眼怎么只感觉彷徨

谁的寂寞能衣我华裳

谁的华裳能盖住我伤痕累累的肩膀

凤凰花开满了种着回忆的地方

满山坡的孤独和忧伤

你的明媚能否照亮我黑色的松岗

这一首黑色挽歌

如此辽阔

如此苍凉

黑色的雨落满金黄的麦田

谁残酷地画下句点

我浅笑装作看不见

岁月是颗冰凉的子弹檫过我的脸

回忆变成粘稠的血迷离了青春不变的容颜

大片的孤独痛不痛

我问了自己一遍又一遍

我把回忆拼凑

只能给自己片刻的温柔

却像墨汁染污眼眸

流失于指缝的都曾拥有

一个人的浪游

孤独的感觉觉非虚构

这萧瑟的景我好想逃走

从街角绕过一周

盼望一切化为乌有

成长的方式

终于还是爆发了,带着积蓄了一整天的不痛快。

“哗,哗,哗----”

歇斯底里的嘶吼,一如我的眼泪。

哭吧,流泪总是好的,至少可以庆幸仍可以在想哭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泪水无声地肆虐。不断地面对前面奔涌而来的迷茫,不断地承受着四周喧哗涌过的压抑,于是不断地留下眼泪,冲刷着那些被现实磨损的累累伤痕。那种轻微触到伤口的疼痛,让我确定,我在成长。

泪水只是对逝去的年华的祭奠,只是在高中的繁重的学业中寻找解脱的一种纯粹的方式。

渲泄完了,拭干眼角的泪痕,然后独自去面对未完的路。我知道我的继续而且依旧执着。

在收银员异样的目光下,握着一罐啤酒走出便利店。然后发泄般地摇着,听那干脆的啪的一声,接着便安静的看那黄泛泛的泡沫无止境地往外喷涌着,漫过掌心,却什么都抓不住,我们的青春。

学着大人的模样,泯了一小口,最终还是咽下去的。我猜想,我的表情一定和这啤酒的味道一样吧--苦涩,纯粹的涩。可我还是得咽,因为我们常常是没有选择的。可以决定的是将它撒手扔在街角的角落里,然后义无返顾地离开,留下一堆黄泛泛的泡沫无力地在污浊的水泥地上流淌,一如我们的梦想,有时会变的一文不值。

在生活中寻尽方式和机会麻醉。

但终究难逃。

所以,我总是带上勇气,上路。

伫立在大楼的顶层,只为呐喊。

生命原始的力量,灵魂最初的声音,在大风呼啸的高处尽情渲泄与放纵。

此刻,痛并快乐着的,是一颗真实的心。

泪水与笑容,才是自己的真实宣言。

我,只是一个站在风里,遗落记忆的人。

然后带着嘶哑的喉咙,去继续我最初的理想。

我一直都知道,成长的路充满着荆棘,在痛与隐忍的交替中,倔强地微笑,难过地哭泣,只是依然把脚步继续,不愿停止。

篇8:关于成长的诗歌

我们不可否认, 诗歌的创作有独立个体的因素, 诗人用诗歌吟咏性情, 但诗歌终究离不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风格与精神, 艺术的创造并非凌虚蹈空而生的, 它源于生活, 源于社会, 恰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神用象通, 情变所孕。物以貌求, 心以理应。”[2]诗人创作依赖外在的物象, 情感也依附于它。

李贺 (790-816) , 字长吉, 河南福昌 (今河南宜阳县) 人。诗人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不幸, 十八岁取得“乡贡进士”却遭谗落第, 元和五年 (809) 经宗人荐引, 果果考试奉礼部九品小京官, “掌君臣版位, 以奉朝会祭祀之礼”。因官职卑微, 受尽达官贵人欺凌冷落, 诗人苦闷抑郁, 元和八年, 辞归谷昌闲居。又游潞州, 投奔故友张彻, 却不曾得到重视, 元年 (816) 诗人体弱多病, 病卒, 匆匆走完了二十七个春秋。[3]现存的李贺诗文集, 主要有毛晋汲古阁覆刻北宋赵钦止本:武进董康诵芬楼覆宋本, 吴兴蒋汝藻密韵楼覆宋本, 题《李贺歌诗编》四卷。李贺诗歌的笺注本, 以清代乾隆间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最详备。中华书局1959年汇集王琦、姚文燮和南批注《李长吉诗集》三书, 以《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为名出版。今人叶葱奇疏注《李贺诗集》, 人民文学社1959年出版。

元和诗坛的李贺生命短暂, 却经历德、顺、宪三朝, 乱世里的他目睹满目疮痍的社会, 冷酷的现实, 尖锐的社会矛盾, 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李贺诗歌既有揭露讽刺中唐社会的丑恶现象, 诗风又不乏盛唐流风余韵。以李贺的作品为例, 探讨中唐元和诗坛的成长背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藩镇跋扈、战争连连、宦竖祸国殃民

“深刺当世之弊, 切中当世之隐”, 姚文燮看到了李贺诗歌背后的深沉社会意义。[4]笔者看来, 社会的动荡不安正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例如《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诗歌首句写叛军攻城, 次句写守句严正以待, 临危不惧, 铠甲如同鱼鳞竟金光闪闪。李贺身在长安, 听说唐王朝的平乱之战后, 特赋此诗, 赞颂战争中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又如《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 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 劫灰飞尽古今平。

秦王骑着虎迅游, 气势雄壮, 威猛八方, 剑照耀着天一道亮光;秦王可以驱策白日, 平定天下。显然这四句是缅怀唐太宗一统天下, 诗人李贺长安三载, 历经混乱, 社会黑暗, 借诗歌表达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吕将军歌》针砭宦官擅权统军, “溘溘银龟摇白马, 傅粉女郎火旗下。恒山铁骑请金枪, 遥闻箙中花箭香。”如傅粉女郎的宦官统兵征战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情, 箭袋里还散发着阵阵花香, 诗人李贺对这一社会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5]。当时藩镇王承宗踞恒山反叛, 宪宗皇帝派遣最宠信的宦官率兵进讨, 朝臣纷纷反对, 白居易就曾上书谏曰:“国家征伐, 当责成将帅。进岁始以中使 (宦官) 为监军, 已非令典, 自古至今, 未有征天下之兵, 专令中使统领着也。”

二、帝王昏庸、佛教盛行、贵族骄奢荒淫

唐代帝王服食求仙者甚多, 帝王迷信神仙, 追求长生不死。宪宗晚年迷信神丹妙, 遣宦官使至凤翔迎接佛骨, 韩愈上奏《迎佛骨表》, 说佛骨乃“朽秽之物”, 迎佛骨“伤风败俗, 传笑四方, 非细事也。”宪宗得表, 龙颜震怒, 要处韩愈极刑。李贺就大胆地嘲笑封建帝王之虚妄可笑, 写下了一系列诗篇, 包括《日出行》、《古悠悠行》、《仙人》、《拂舞歌辞》等, 《苦昼短》是具代表性的一篇。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 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 来煎人寿。食熊则肥, 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 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 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 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 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 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 嬴政梓棺费鲍鱼。

姚文燮说:“宪宗好神仙, 贺作此诗以讽之。”董伯英说:“此讽宪宗之作。”[6]诗人想象奇特, 语意警策精辟, 句法多变。人生生老病死都乃客观规律, 而帝王昏庸, 痴迷佛教。这也成为元和诗坛的一大写作背景。

此时的权贵之家冶游无度, 骄奢荒淫, 不学无术。《荣华乐》、《秦宫诗》、《贵公子夜阑曲》等诗歌揭露了这一社会现象。如《荣华乐》, 借着贵戚梁翼的史实讽刺当时贵族统治集团[7] (《诗比兴笺》卷四陈沅语) , “走马夜归叫严更”梁翼恣意出入宫禁;“穿复道游椒房”在后妃居住的地方任意穿梭;“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祛绣面汉帝旁”调戏宫女, 谄媚帝王;《秦宫诗》为《荣华乐》的姐妹篇, 从不同的侧面描画一幅上层贵族整日宴饮生活奢靡的生活画卷, “皇天厄运犹曾裂, 秦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不还人, 醉睡氍毹满堂月。”一生都活在花下, 醉醺醺地睡在昂贵奢华的毯子上, 与女人嬉戏。

三、人才不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帝王昏庸、宦官横行、贵族骄奢的社会人才必定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李贺作品中也反映出这一感士不遇的历史主题。如《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 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凄风苦雨的秋夜, 李贺苦吟时光消逝, 耳听萧瑟的桐风声与杂的秋虫声, 惨淡的灯光, 诗人心情愤恨激动, 连迂曲的肠子也被牵直了。最后两句, 鬼魂也唱起诗来, 刘辰翁评:“之秋夜读书, 自吊其苦, 何其险语如此。” (《吴注刘评》卷一) 全诗写自己无人赏识, 由自己想到死去的人, 悲愤不已。

四、盛唐诗歌的流风余韵

毋庸置疑, 元和诗歌除去那个时代的印记, 盛唐诗歌的传统仍有遗留。盛唐的流风余韵对元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上溯《诗》、《骚》, 下承李杜,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如李贺善于学习与继承前代诗人的优秀传统, 兼取所长, 特别明显的是, 李贺继承了李白的奇想之风。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说:“昌谷诗上继杜韩, 下开玉谿, 雄深俊伟, 包有万象, 其规模意度, 卓然为一大家。”胡应麟《诗薮》说:“太白幻语, 为长吉之滥觞。”清姚勉《赠行在李主人儿子》:“李家自古两诗仙, 太白、长吉相先后。”[8]可见, 李贺继承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艺术传统, 想象奇特、性情豪纵。《梦天》、《天上谣》等诗, 最具代表性。[9]如《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自己遨游太空, 飞进琼楼玉宇的月宫, 桂子飘香的小道上与嫦娥畅谈古今, 不亦乐乎。《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仙境洁净、星宇美景、玉宫桂子, 仙妾采香、秦妃卷帘、王子吹笙、呼龙种草、步拾兰苕。李贺用游仙诗的形式, 奇诡的艺术想象, 瑰丽的语言, 编织出一幅美丽的天上画卷。李贺的游仙诗与李白的游仙诗, 如《西上莲花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贺作为元和诗坛的一个璀璨明星, 在唐代绚烂的诗歌星空留下一道亮光。元和诗坛的诗歌有着中唐诗歌特有的时代特色, 透过李贺这个个体浅析元和时代诗歌成长的环境, 李贺的作品还有很多, 其诗歌内容和艺术价值仍需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超敏.沧浪诗话评注[M].上海三联书店, 2013.6:9.

[2]刘勰.文心雕龙[M].世和经典教育:56.

[3][6][8]吴企明.李贺集[M].凤凰出版社, 2007.10.

[4]姚文燮.谷昌诗注自序.家评注李长吉歌诗[M].中华书局, 1959.

[5]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403. (《通鉴》“元和四年十月”) .

[7]陈沅.诗比兴笺.长洲彭祖贤武昌官舍影刻本, 清光绪, 卷四.

篇9:关于成长的独立佳作

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由《日出之前》三部曲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时间来完成的影片,聚焦的是一个叫曼森的孩子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本片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史,它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它不会像某些影片似的一下子就是“多少年过后”,它是逐年地过渡,可以让观众细致入微地体会到岁月的痕迹。

放学后/Afterschool (2008)

罗伯特是一名在精英云集的美国东海岸预备学校里读书的学生,他用摄像机无意中拍下了两名同学的死亡。这两名同学的生前行为作为一部录像作品的一部分,被学校用于全校学生的心理康复治疗计划。但这段视频却在同学和老师中形成了一种妄想和不安的氛围。

假小子/Tomboy (2011)

十岁的劳拉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对自己的性别有认同危机。在暑假里,她和家人搬到了一栋新的公寓。在这里,劳拉决定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男孩,于是她开始剪短发、穿男孩子的衣服。

在十来岁的年纪里,劳拉和周围的一群小孩子变成了好朋友。日复一日的游玩中,劳拉渐渐变成了一个假小子。她光着上身踢球、不顾一切地游泳。很自然地,她碰到了长发飘飘的米奇。于是爱情便很平静地来到了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之间。只不过没有不散场的宴席,也没有能瞒天过海的谎言,劳拉和米奇最终要如何去面对这一切?

半熟少年/Kids (1995)

一名少女曾跟一个少年发生性行为,但不幸,事后她竟验有爱滋病阳性反应。而这个少年,他一直喜欢和处女发生关系,以为这样便能避开所有性病感染。少女知道自己是爱滋病带菌者后,一整天在各个她们共同的社交地点周游,寻找这名少年……

美好的现在/The Spectacular Now (2013)

篇10:爱情的成长爱情诗歌

一样的心跳,一样的眼神

一样的激动,一样的渴望

不知不觉,一颗爱情的种子

在你我心中慢慢滋长

我们共同孕育了爱情

在随后的日子里

我们百般呵护

手挽手在春天里漫游

肩并肩在霞光中散步

用我们的唇给爱情浇水

用我们的手给爱情施肥

我们相拥而誓

绝不能让我们的爱情流产

没有多少日子

我们的爱情诞生了

一纸证书记载着爱情的生日

长辈、亲朋好友的祝贺

及给我们爱情的彩礼

使我们知道

我们不再是父母身边的孩子

已是家中的顶梁柱

自从有了爱情

就有了家庭责任

也有了社会责任

要让爱情健康成长

必须健全人生观

完善爱情观

可是,苍天啊!在这个世上

竟有那么多无知、可耻、卑鄙、凶残的人

他们有的不承认爱情

有的抛弃了爱情

有的出卖了爱情

有的甚至扼杀了爱情

血光之灾啊

朗朗乾坤之下

竟然每天发生着如此悲惨之事

看到人世间的丑恶百态

你我发誓绝不能让爱情受到伤害

爱情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柱梁

没有爱情的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

家之不整,何以国为

人类必须先安小家

方可为国家,为大家

父母与我们是血脉相连

我们无权选择

夫妻彼此是灵魂相系

是千年超度修来的缘份

我们更无权选择

自从爱情诞生日起

我们就是永世的夫妻

要靠我们的修行

来成长、完善爱情

当爱情长成参天大树

当爱情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灵魂

我们随时可以脱离肉身

做仙人飞到仙界

看透天地间的种种形态

看破人世间的滚滚红尘

更看到你我的爱情由小爱

变成了大爱、博爱

篇11:成长的诗歌朗诵稿

哗啦啦地细细地流着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亭亭玉立的少女

从任性调皮的小孩到成熟懂事的姑娘

我在流走的岁月中慢慢成长着

而这一切都得感谢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忘不了爸爸妈妈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忘不了姐姐弟弟相亲相爱的手足之情

忘不了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

在我成长的上,谢谢一有你们的伴随

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

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我可爱的姐姐和弟弟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

在我成长的上带来无尽的笑声和欢乐

我信赖的朋友们

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你们是我成长中不可少的后盾之一

风儿轻轻地用力吹动着我的眼帘

我抖动着睫毛对着风儿说:

谢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们

希望你们永远都平平安安

希望你们永远都幸福快乐

篇12:成长的诗歌朗诵稿

爸爸有了新阿姨

妈妈有了新叔叔

小小心房多出两个陌生人

大人说;:这个也是你的亲人

我说:不是亲人,是陌生人

顿时,爸爸打妈妈骂

欢乐变成过去

痛苦成了影子

孤独充当点心

忧郁伴随少年成长

睡梦中我常常哭醒

经常从高处跌落至地狱般深渊

住进冰窟的旁边

掉进炼火的炉中

我哭着走出家门

来到潇水河畔

我问河水爷爷

是什么让陌生人变成亲人

又是什么让亲人变成陌生人

河水爷爷捋着白花花的胡子说

孩子啊!让我讲个故事

让犹大送信告密

将敌人变成朋友

让撒玛利亚妇人成为送水者

让眼里的横木变成鲜花

需要一生明悟的工作

河水爷爷笑吟吟地说

又从怀里掏出书送给我

从此生命与你行影相随

从此生命与智慧相伴终生

生活在上帝指引的路上

阳光,溪水,秋果

他们都在关心生命的成长

唱诗,行善,祷告

篇13:关于成长的诗歌

一、让“学生成长记录”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利器

现在, 绝大多数中学并没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当然也就没有统一的学生成长记录了。学生们手头拥有的也是惟一的“成长记录”, 就是能够计入初高中三年考试成绩和由班主任所撰写的评语及操行等第的一本《学生素质报告册》。这个报告册完全是班主任填写的, 为了防止学生丢失, 基本上只有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一下, 开学了还是统一保管在班主任那里。当然,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录取高中仍然是以每年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中考考试分数为唯一的依据, 至于大学的录取, 仍然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的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生的成长记录必然就成了“流产儿”。可以说,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中学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当然也就没有多少学生坚持做自己的成长记录了, 因为做与不做并不影响他们的升学。

由此可见, 造成学生没有成长记录的主要原因还是中、高考的指挥棒没指挥好, 当然也有其他的各种原因。比如,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确没有高度重视起来, 或者是根本没有当作日常的工作布置下去, 当然也就无需检查验收了。即使布置了, 又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便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统一操作模式;作为学校, 也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此项“软性”的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去, 因为它不涉及到升学质量, 更不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作为学校的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让学生做成长记录, 必然要进行指导、检查, 这无疑又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作为学生, 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 因为不与成绩挂钩, 不会影响升学。尽管大家都觉得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做好成长记录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但中高考的“指挥棒”必然使人们投入到追求现实的升学率之中, “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就成了一纸空文。

二、让“学生成长记录”真正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

第一, 上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为了落实这次的“绿色评价”措施,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有关高校已经做好准备, 为《意见》的落实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指导”。教育部下一步将建立评价资源平台, 组织专业机构制定评价操作指南, 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 促进评价资源共享。“目前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虽然“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 但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第二, 要有统一的操作模式。像上海市教委专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印制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并于2004年秋季在本市中小学试用。《记录册》分别从小学1~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7年级、初中8~9年级和高中五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每一学段的培养目标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学习兴趣和态度、生活态度与生存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的内容更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 评价项目更为合理, 操作也更为方便。如今, 在试行“绿色评价”的上海, 成果正在凸显。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可以让不同年级学生都便于操作的统一的成长记录册。

第三,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翻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可以看到, 珍爱生命、自尊自信、爱国情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师生关系、睡眠时间、学习状态等都纳入其中。即使是“学业发展水平”一项, 也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 关注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新型“指挥棒”, 把“分数独大”的龙头, 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成长记录”必须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 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宗旨。

第四, 要将“学生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学生成长记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能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 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而且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 使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 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等。“学生成长记录”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故事”, 也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这对于学生自信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关于“绿色评价”,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引入了“效益”的概念:“学习不能不计成本”。为了高分, 中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 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滑、缺乏创新精神等惨重代价。笔者认为, 学生的成长记录应该与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相统一, 尤其是要与其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相一致。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个方面共二十个关键性指标。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 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把重点放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上, 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 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 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如果在学生的成长记录里, 包含着以上的所有指标, 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平时的表现与这些指标一一对应起来, 并用等第或是分数作一定的量化,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 使我国的教育真正进入“绿色GDP”时代。

第五, 要鼓励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成长记录”当然要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发展的现状,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将评价由单主体变为多主体, 这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有利的。特别是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 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反思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全面地认识自我, 培养自主性与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但是, 在多元评价过程中, 教师有责任主动协调与其他主体的关系, 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学生成长记录工作, 共同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在评价方式上采取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结果用等第制、百分制、描述性评价等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这些实践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三、让“学生成长记录”在实践中一路前行

2012年9月,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正式开始实施。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 本着操作方便、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的原则, 笔者结合多年做班主任的经验, 精心设计了八种不同的表格:表一, 入学时的情况统计;表二, 初一阶段的打算;表三, 学生每天每周在校表现及感受;表四, 平时表现情况统计;表五, 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情况统计;表六, 各科成绩记载统计;表七, 学生每月在家里的主要表现;表八, 班务日记等。这些表格体现了重视过程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的评价理念, 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回归, 也是当前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不仅关注对结果的评价, 同时也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不局限于学校的表现, 同时注重在家庭、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在设计这些表格时,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而又节约时间, 一般采用“ABC”的等级制形式呈现。之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是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等级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主要是评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适用范围较广, 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 还能够用于对学生的非认知领域的评价, 因此可以较有效、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可以说, 这种用表格形式来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其目的就是将学生成长的过程进行相对的量化, 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不断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填写的各种表格按次序排放, 再用文件夹夹在一起, 就好似一个档案袋, 这样学生也能从中看到自己平时的表现和成长的过程, 留下一份初中阶段成长过程的宝贵档案。

北师大教授肖川在《教育的力量》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上, 肖川明确指出:“在教育中, 评价有诊断甄别、反馈调节、激励、导向等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就意味着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奖励或惩罚?这就涉及评价标准是否合理?评价过程是否公平?评价究竟是导致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导向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积极推行发展性评价, 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杠杆, 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策略。”肖川教授的这些话语, 使我对自己设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表格, 规范学生的评价充满了信心。目前, 新版《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呈现的, 表格设计上按照“德育为先”的顺序进行编排, 把“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情况记录表”列为每本记录册的第一张表格, 而且在“等第”的栏目旁增设“发展情况”一栏, 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填上“进步”、“保持”、“须努力”等评语, 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更上一层楼。日前看到教育部启动的“绿色评价”, 其中的评价体系框架与自己一年实践的内容基本契合, 这就更坚定了我继续实践的信心, 今后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的内容为指导, 借鉴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内容, 重新设计和完善相应的学生成长记录的各种表格, 使学生的成长记录更加符合教育部推行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可喜的是, 我们已经从《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与研究》实验中尝到了甜头, 特别是翻开学生们一年所保存的一张张表格, 让我们看到了“绿色评价”的希望。当然, 表格的记载只是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的成长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所以, 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表格进行调整、完善, 甚至重新创建新的表格, 更有必要围绕学生成长记录的操作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 使之与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有效地联系起来, 从而使“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在新课程学生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真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档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 有序开展评价工作。”在这些评价工具中, “学生成长记录”是最难做的。对学生来说:一是时间长, 需要坚持做;二是要经常做, 有的甚至是每天、每周、每月要做, 到了期中、期末还要集中做;三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好做等。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 一是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做;二是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 批阅学生的周记等。另外, 在绿色评价体系中, 评价指标的细化问题, 可以细到什么程度?成长记录如何避免千篇一律, 体现学生的个性?成长记录如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成长记录的发展性功能如何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评价”的综合目标因素上?成长记录能否采用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操作?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最后又怎样与升学考试挂钩?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如今, 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以中高考为龙头, 层层相连, 环环相扣, 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 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学生成长记录和绿色评价当然也就难以落实了。“现在, 我们要打造以学生发展为龙头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评价”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现状;二是注重考察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 不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三是注重促进学校质量内控机制, 不再过于依赖外部评价。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 希望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尽管问题很多, 难度很大, 但要想使“绿色评价”有个好的开头, 首先要求各个学校将学生成长记录做起来, 为绿色评价做好准备, 因为只有这项工作是最仔细的、最繁琐的, 当然也是最难造假的。总之, 学生的成长记录是一件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 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成长记录, 才能接轨教育部日前所推行的“绿色评价”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 “学生成长记录”能够纳入各个学校的日常工作, “绿色评价”能够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以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要求班主任“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

知识链接

“绿色评价”

“绿色评价”, 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 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和各校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绿色评价”的原则

“绿色评价”的5个方面、10个指数。

1.学生学业水平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

2.学生为取得成绩付出的代价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

3.学校课程教学行为 (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

4.各校均衡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

5.学生品质和身心健康 (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 。

指数细分

篇14:关于诗歌教学的初步探索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可见,诗歌教学应该重视诵读与鉴赏,即通过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再通过背诵来积淀语言、加深印象,最后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鉴赏。

一、诗歌教学的起点———诵读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多音字,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

2.流利朗读。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对于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

3.有感情地朗读。《毛诗序》中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正是古人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而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有几个方面的准备:

(1)了解作者和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就是说要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比如八年级上册所选陈与义的《登岳阳楼》,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该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了解了这些,学生在朗读时就会一步步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靠近。

(2)进入角色。在了解作者和背景后,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比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要设想诗人当时的心境,读出自然闲适的情趣来。

(3)营造氛围。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生并不愿意去诵读诗歌。此时,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诵读的机会。此外,教师要作好范读,以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诗歌教学的升华———鉴赏

有了诵读的基础,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做好了铺垫。鉴赏诗歌,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谈起。

1.紧扣诗眼,感悟诗意。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所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由“望”字统摄。“望”字底下,展现了具体的景观。但作者的“望”,又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显示了作者的形象,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

2.从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笔者随即问学生:“你最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谁想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你听:“老师,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因为我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北国雪景图。”“老师,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因为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群山像银蛇一样舞动,雪白的高原像大象一样奔驰。”……这些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由意象进入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由意象的分析切入。比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所選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这一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选择。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解读诗歌。在教学诗歌鉴赏时,教师还要多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如九年级上册所选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又重要的策略,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要抓好这两方面。诵读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诵读的深入,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赠品促销技巧分析下一篇:续写《阳光很活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