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2024-05-2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篇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

篇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篇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从小学生作文教学角度说, 这是一篇规范、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其中可以挖掘的东西也有很多, 单是那几个事例就可经常拿来做深层分析。小学生初次接触鲁迅, 以他们的接受能力, 无法阅读鲁迅那些深奥的文章, 也不可能对鲁迅有深刻的理解, 这一篇从同龄人的角度描写鲁迅的文章能帮助他们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普通的伯父, 但又是一位不平凡的伯父。

一、被忽略的伯父——只有鲁迅先生而没有“我”的伯父

作者从儿童的角度描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伯父形象,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此篇文章往往被作为塑造战士鲁迅形象的范文, 往往只见被神圣化的“鲁迅先生”, 而不见“我的伯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用书为例, 就明确对这篇文章的选材目的和教学重点表达了这样经典的观点。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 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 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是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各位教师虽然形式不同, 方法各异, 但教学重点几乎都没有发生过偏移, 已经形成了经典的教学思维模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所网站的执教范文, 虽然执教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现在看来也没有和当下教学思维脱节。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主, 内容是学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个故事, 总结全文, 概括中心。通过学习三个故事, 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从而在心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 涌起无限爱戴之情。揭示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 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给学生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

执教者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落实了这个理念, 全课教学完全是围绕着鲁迅先生的生活事件表现怎样的高尚品质, 完全看不出“伯父”的面目身影。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似乎不管选取什么题材的文章, 最终要传递的信息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士鲁迅形象。

其实, 跳出思维的盲点、模式的禁锢, 仔细分析这篇文章, 会发现不一样的鲁迅形象。

伯父在世时以为伯父就是伯父, 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时很多人去送他, 才发现伯父不仅仅是伯父, 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文章开篇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伯父不仅仅是伯父, 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这么多年来的教学解读, 一直只盯着“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突出鲁迅先生的伟大光芒, 却忽略了“伯父就是伯父, 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的温暖形象。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几件生活中的小事情, 既见伯父的日常性情, 又透出不平凡的伟人光芒。这光芒从未被遮掩, 这日常性情却很少体现。比如伯父关心“我”读书, 就是平常的长辈关心晚辈, 天伦之情;伯父爱开玩笑, 说鼻子矮是碰壁碰的, 这是普通生活小事情, 不升华也照样让人温暖感动。

作者选取这几个例子也是匠心独运的, 每一个例子都让人深有感触、有情有理。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 周晔还小, 只能体会“伯父就是伯父”, 大了, 当然能体会“伯父不仅仅是伯父”。然而, 伟大的鲁迅先生在周晔的心中始终还是“伯父+鲁迅先生”, 而不只是鲁迅先生, 所以首先是“伯父”然后才是“鲁迅先生”。

小学语文中的鲁迅应该是有人情味的, 和小学生亲近的。事实上所选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在教师课堂解读过程中常常走了味。

事实上, 只要看过许广平、周海婴、周建人等的回忆录就知道, 鲁迅是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 有小孩子在场的时候, 一般都是慈祥的、愉快的表情。

另有一篇周作人的女儿周静子回忆鲁迅的文章, 文中也记载了一些作者幼年时和鲁迅相处的小事情, 和周晔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同住的那时候, 我们是很快乐很热闹的大家庭, 兄弟姐妹很多, (那时伯父没有小孩) 家里便买了一对白兔, (见鲁迅小说《兔和猫》) 供我们玩, 当然这是我们所欢迎的。

总之, 那时伯父给我的印象是, 工作紧张, 生活朴素, 头发很长, 态度和蔼。

鲁迅是伟人而不是圣人, 鲁迅形象是立体化的而非典型化、神圣化的。战士的鲁迅是以笔代刀的, 对敌人毫不留情地投以匕首和短枪;作为凡人的鲁迅在生活中是个和蔼的长辈、幽默的朋友、容易相处的人。

在小学语文的鲁迅教学中, 针对所选文章应该突出亲近的鲁迅, 真实的鲁迅, 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鲁迅, 热爱上鲁迅的作品。

新世纪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逐渐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文性, 开始注重情感的体验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2005年语文S版第十二册, 将本篇安排在第四单元《情暖人间》, 单元说明这样写道:

人间处处显真情。这情, 在亲人间的思念中, 在朋友间的交往中, 在邻里间的帮助中;这情, 给人力量, 去战胜厄运, 顽强生活。

在课后习题还有个星号的提示:

用心体会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再摘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2006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 将这篇课文安排在《往事》单元, 在单元的班会活动设计中这样说:

回忆过去,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 故乡的明月, 儿时的趣事, 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回忆往事, 可以使我们重温快乐, 也能让我们认识生活, 可以提醒我们珍惜今天, 可以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以大观小以小窥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这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范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主题是“我”怀念伯父的音容笑貌。在学生的探寻中、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帮助黄包车师傅事件、碰壁事件, 师生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个善良的伯父

一个希望下一代幸福生活的伯父

一个一心替劳苦大众着想的伯父

一个忧国忧民、爱憎分明的伯父

其实, 虽然是伯父, 仍然摆脱不了鲁迅先生的战士形象。主要还是怀念伯父为别人想得多, 着重表现伯父的忧愁、叹息神色, 完全没有展示“笑貌”, 这样的伯父并不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理解、能亲近的伯父。

但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 至少有善良的伯父, 注意到了伯父的存在, 也许以后的孩子将有机会相会一个亲切的伯父, 而不只是一个伟大的鲁迅先生。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期望, 要真的还鲁迅以一个伯父的身份, 还需假以时日。

二、被忽视的笑容——只有横眉冷对没有亲切微笑

既然, 大多数执教者看见的是那个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 和反动派斗争, 具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的鲁迅先生, 自然也只能看见那个横眉冷目、以笔代刀, 一直和黑暗作斗争的站士形象。其实,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 会发现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亲切、慈祥的伯父, 没有架子, 爱开玩笑。在文中也描述了他几次的“笑”, 一些动作和表情都是那么生动、亲切。

如谈《水浒传》一段, “伯父摸着胡子, 笑了笑, 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 一个动作──“摸”, 一个表情──“笑”, 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伯父动作的品味, 感受伯父的慈爱和宽厚, 和小周晔一起走进那段茶余饭后的惬意时光。

新世纪人教版的教师用书, 涉及解析鲁迅幽默、亲切性格的只有这一段。写伯父的生动形象, 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周晔失去伯父后的伤心, 同时佐证其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在无损于鲁迅先生光辉形象的基础上让他性格幽默风趣一些, 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会注意到周晔和伯父互动的事件, 吸引学生的兴趣, 塑造一个伟大而关心下一代的鲁迅先生形象;很多教师甚至连这一点都忽略掉了, 直接突出鲁迅先生和社会黑暗作斗争, 横眉冷目、爱憎分明, 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以读为本平等对话真切感人——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一文中显示, 于永正老师在对这堂课的教学中, 将描写鲁迅开玩笑说“碰壁”的那一段课文当做写作手法、神态描写的范例进行教学, 并且请学生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悟人物内心。当学生读出了周晔很可爱, 伯父说话很有意思, 于老师没有否认也没有深析, 但当学生提到伯父受到迫害时, 于老师就解释了鲁迅先生用假名写文章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并引导学生理解周晔在失去伯父后伤心的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遮蔽了文字背后的伯父形象, 还是注重了横眉冷目的“战士”鲁迅而忽略了亲切微笑的“伯父”。

再如伯父和周晔谈《水浒传》的这一段, “我”张冠李戴, 胡说了一通之后。

伯父摸着胡子, 笑了笑, 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在有名的碰壁事件中, 伯父一直是笑着回答“我”的问题的。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 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 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你不知道,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 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的。”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直以来, 大家都听不见吗?都看不见吗?

私下揣测, 大概这是长期的思维惯式造成的。树立典型人物是“高、大、全”的, 伟人的一点一滴小事都要折射出神圣光芒。雷锋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做好事的机会的, 出差了一次, 好事做了一火车;鲁迅则是终日挥笔写作, 不停地跟敌人进行艰巨斗争的。这样的鲁迅不是真实的鲁迅, 不是亲切的鲁迅, 也不是孩子们能理解的鲁迅。生活中的鲁迅其实很随和, 很爱笑, 很幽默, 这在很多亲友回忆鲁迅的文章里都有写到。

周静子在《回忆伯父鲁迅》中也记述了这样一件小事情。

我记得伯父很不爱剃头。我曾经很好奇地问过他:“大爹, 大爹, 为什么你老不剃头?”伯父把眉头一皱而后又笑了, 说道:“是的, 大爹要留长头发, 梳你们一样的小辫子呀!”

这种生活中的趣事, 风趣的语言, 相信我们在自己的童年也遇见过, 也会被逗得哈哈大笑。鲁迅先生同样是为人的伯父, 也不足为奇。

周作人在《鲁迅的笑》 (周作人著《鲁迅的青年时代》) 中写道:

鲁迅为了摧毁反革命势力——降魔——而战斗, 这伟大的工作, 和相随而来的愤怒相, 我们应该尊重, 但同时也不可忘记他的另一方面, 对于友人特别是青年和儿童那和善的笑容。

大凡与他生前相识的友人, 在学校里听过讲的学生, 和他共同工作, 做过文艺运动的人, 我想都会体会到他的和善的一面, 多少有过些经验。

伟大的鲁迅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憎, 也是有说有笑的, 这样的鲁迅才让我们更加敬仰。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记叙生活中随和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 他是在开着玩笑。

在萧红的笔下, 鲁迅是常常笑的, 是快活和幽默的。这在很多回忆鲁迅的著作里都能得到印证。

在实际教学中, 孩子们常常会被“读《水浒传》”和“碰壁”中幽默亲切的伯父逗得哈哈大笑, 但是教师常常忽视孩子们的笑声, 硬是要把课文生发到和黑暗作斗争, 革命乐观主义的主题上。试问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能理解得了这样的鲁迅先生吗?课文明明写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那个亲切、幽默的伯父哪里去了?那个和任何人一样的伯父哪里去了?为何只看见一个“和任何人也不一样的伯父”?

只看见战斗的鲁迅先生, 不见“微笑的伯父”, 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小学鲁迅教育的盲点和误区。作为伯父的鲁迅是被忽略的, 鲁迅先生的笑是被忽视的, 难怪很多人从小读鲁迅的作品, 长大后反而对鲁迅排斥、反感, 那是因为教科书和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有距离感的战士鲁迅, 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可亲近的伟人鲁迅。

篇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笔

特写: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课堂之旅吧,请打开课文18课,以最快的速度读文章,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朗朗读书声随之而起。陆续地有同学举手。

师:“请看黑板,读课题。你发现问题没有?”

生:“伯父就是伯父,为什么还加上先生呀?”

生:“怎么能连名带姓称呼伯父呢?”

……

师:“谁能解决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生:“加上‘先生一词,说明我很尊敬伯父。”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这个信息!”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看看‘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铿锵有力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师:“请告诉老师,‘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生:“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根据?”

有学生回答:“从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三件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师:“笑谈《水浒》这件事怎么看得出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呢?请读笑谈《水浒》片段,找出根据。”

过了一会儿,不茍言笑的张志强朗声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不仅可以看出伯父关心我读书的态度,还担心我面子上过不去。”

我听了,眼睛发亮,心中暗喜:“哦,文中的‘我属于哪类人的代表?”“青少年。”

我趁热打铁:“那么,趣谈‘碰壁这件事呢?根据又是什么呢?”

不用我吩咐,读书声又一次响起。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的伯父为自己想得少。”刘文静同学落落大方地站起来,脆生生地说道。

“哦?”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伯父对自己当时所受到的打击,根本不当回事,只是一笑了之。”

“哦!”我和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多么了不起的理解角度!

受刘文静同学的启发,我借机发挥:“请读‘救助车夫片段,你认为哪些句子有言外之意?”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从这几句话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心是冷的,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关心下车夫。”

“真棒!”听了后,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

“让每一位教师教得轻松,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愉快。”这不正是课改的体现吗?

篇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设计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

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

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

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

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 参加追悼念的人多;

⑵ 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 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

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

(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

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篇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1.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感受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爱。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学生可能会说小周晔会想起伯父送给她《表》《小约翰》等书籍这一细节。

教师接:《表》是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二)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3.说说各自的体会。

4.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文中的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自读后交流)

若有孩子提到“半跪”,先让其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半跪”:怎么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

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但是他们都……(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个像电影中特写镜头的“半跪”,印证了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怜爱心、同情心、亲切心……一个字,印证了“爱”)

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5.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6.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伯父的面庞)

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如坐春风、谈笑风生,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学生谈感受)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生:从他的叹声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唉,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生: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生: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他想,我们决不能再让下一代过这种痛苦生活了。

生:他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下一代将来一定要推翻这个腐败无能的政府。

生:他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这些娃娃身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7.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指名读、齐读)

8.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一位:(出示)

(三)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生:(读)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师:从阿三的这段话里,又一次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呢?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感谢周晔,他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学生说体会)

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指板书):正因为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才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现在,谁能造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对这课的理解?

如: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而经常“碰壁”,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帮助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学了这课,你知道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还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事呢?那么我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鲁迅的故事》。大家在课外读了,就能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篇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追悼、深奥、饱经风霜等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立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嵩山思想品质;

3、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掌握通过品析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品质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了解鲁迅生平,了解鲁迅先生同反动派作斗争的故事以及毛泽东等伟人对鲁迅的评价。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1、请同学简介下鲁迅,并出示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和小资料。

2、揭题。

从课题可知,作者与鲁迅先生有何关系?作者为什么称鲁迅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作者和鲁迅的亲属关系,周晔是鲁迅的侄女。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二者并用表达了既是对亲属的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理清文路,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这节课出现的几个生字词语

3、理清事件,立出小标题,教会学生立小标题的方法。

①先用简短的话归纳每段的意思。②再把段意浓缩成小标题。

怀念鲁迅先生(还可以怎么说?)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特殊含义的词语所以加双引号)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三、抓住重点,领会中心。

精讲课文四、五段。渗透抓住人物动作、表情等关键性词语体会人物品质、领悟文章中心的学习方法。

1、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找出文章中描写鲁迅救护车夫的动词,以及他掏钱、送药等细节,体会:这些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通过“扶”、“蹲”、“半跪”、“夹出”、“洗”、“敷”等动词,以及他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微薄之力给予帮助,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一颗赤诚爱心。)

2、抓住鲁迅先生在救护车夫后“变得那么严肃”、“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等句,体会鲁迅先生复杂的内心语言。

(车夫的不幸使他想到在当时还有千千万万像车夫一样的人在受苦受难,他对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寄予无限同情、忧虑,对黑暗旧社会无比憎恨,但又为自己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劳动人民解除困苦而无限感慨。)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具体感受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苦大众、忧国忧民的情感。”

4、小结学法

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反复朗读,是体会人物内心、形成对人物品质认识的一个方法。

5、迁移学法,导读第五段。①女佣是怎样谈论鲁迅的?

②从“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和“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两句中,你体会出什么?

6、引导学生捕捉文章中心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拓展学习

1、根据交流课文内容引导快速阅读“阅读连接”部分

篇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近义词

爱戴爱抚

(1)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两个句中的“爱戴”“爱抚”, 都具有“敬爱”“疼爱”的意思, 是人们某些思想活动的反应, 但两词的使用对象却不同。

“爱戴”是“敬爱、拥护”的意思, 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还有“感戴”“拥戴”“推戴”等。“爱戴”一般作动词用, 但较抽象, 适用于下级对上级, 晚辈对长辈, 人民群众对某些为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等。如例 (1) 。

篇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上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课后拓展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另外,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本文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社会背景,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和名言警句,查阅社会背景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指名读,说说这几句名言出自谁口?(鲁迅)

2.生分享鲁迅资料,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课文,积累鲁迅名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用文中话回答。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课件出示句子)

2.文章通过哪几件事给我们诠释了鲁迅的品质?

3.指名汇报。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喜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小标题,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三、仔细品味,用心感悟

1.学习“谈《水浒传》”

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前后桌为小组,互相质疑,共同探究、合作解疑。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①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②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重点句子谈理解。

③这件事过后,你的启示是什么?

④通过这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关心青年一代……)

2.学习“笑谈碰壁”

请同学齐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①学生读书质疑。

②各小组合作解疑,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③指名汇报:抓住“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重点句子来体会。

师适时点拨:作者的碰壁和鲁迅先生的碰壁是一回事吗?

(课件出示小资料:当时社会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④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言外之意的“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

⑤小结:这个故事通过对话、动作、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与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当时的情景。

⑥通过这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痛恨黑暗社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语言描写,感受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依据社会背景,品味人物性格。】

四、紧扣细节,体会品质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之情,而对家人和劳动人民却是無比热爱的。

1.请同学们轻读“喜放花筒”部分,提出你的疑问,小组讨论解疑。

①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②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伯父?(爱家人、慈祥……)

2.自由读“救助车夫”部分,抓住扶、蹲、跪、拿……动作描写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①紧扣“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这个句子,想想鲁迅先生已经帮助了车夫,为何看着车夫的背影脸变得严肃?他在想些什么?

②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用心感受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与爱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扣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如臧克家对他的评价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让我们永远记住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人物高贵的品质,以达到情感共鸣。】

六、拓展延伸,传播金典

搜集有关鲁迅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并读读背背鲁迅名言。

篇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真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的伟大,了解人们对他的爱。2.理清课文脉络,试给文章事先分好的五个部分加恰当的小标题。3.学习本课生字词。学习作者表现人物性格和品格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他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板书:鲁迅,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鲁迅先生的一生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位大文豪,作为一位伯父是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让我们随本文作者周晔一起走进鲁迅先生。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划下来。各色各样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伯父去世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问题。1.学生读课文找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篇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第三课时)教案

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爱萍

教学目的:

1、区别“爱戴”和“爱抚”,并会造句。

2、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品质。

3、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各段间是联系。

教学重点: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给各段写小标题,并说出各段间的联系。

难点:

1、独立阅读,找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2、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区别“爱戴”和“爱抚”并造句。

二、新授

1、由“爱戴”和“爱抚”引入课文的学习。

(一)学习第1自然段

从两个方面(去世前,去世后),介绍了伯父,重点介绍伯父受人尊敬和爱戴。

“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作者是怎样表现的呢? 板书: 深受爱戴 ?

(二)学习课文第2-24自然段

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1、得出:“畅谈读书”“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四件事。(板书)

2、所以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三)重点学习“畅谈读书”“笑谈碰壁 ”

1、学生说出事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讨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复习四大名著。

3、重点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说明了伯父“循循善诱”

4、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方法分小组自学讨论“笑谈碰壁 ”

5、帮助理解“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意思。(运用小资料)

(四)利用板书说出课文第1段和2、3、4、5段的关系。小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五)作业。

板书设计:

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受爱戴? 的确,伯父就是

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畅谈读书

关心教育下一代,循循善诱 笑谈碰壁

不怕挫折和迫害,顽强斗争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爱憎分明,关心女佣

篇1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分步揭题

同学们,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相机板书:我的伯父)

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紧扣课题,质疑问难

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

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

(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

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谈《水浒传》”。

2、交流“碰壁”。

3、交流“救助车夫”。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第 二 课 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赏析)

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会加小标题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篇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一、广泛阅读, 奠定基调——自读

在教学之前, 学生有一个广泛的阅读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 为读通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文本的时代距离学生较远, 学生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 为了不断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 并进行阅读,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鲁迅的生平、家庭背景、童年的故事等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 这对学习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朗读鲁迅的故事, 让学生充分熟读课文, 观看有关鲁迅的视频资料, 逐渐加深对鲁迅的认识, 了解他是浙江绍兴人, 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大师, 了解鲁迅小时候也是特别调皮捣蛋的, 了解“ 早”的故事, 知晓鲁迅原先的志愿是当一名能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后来弃笔从戎, 学生有了自主感悟。以便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课前教师预设一张预读单。

预读单:

1. 我看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有 () 、 () 、 () 。

2. 鲁迅是哪里人? ()

3. 在我的印象中, 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

4. 我观看过哪些关于他的影视作品? () () ()

5. 收集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

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预习时的朗读要求, 要读好课文, 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打好朗读基本功。 即做到“ 六不”: 不丢字, 不添字, 不错字, 不重复, 不唱读, 不读破句子。 学生通过预习, 读书逐渐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 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 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语言渲染, 激发情感——引读

语文课上如果没有读书的声音, 就像是没有歌声的乐谱, 就没了音乐之美。 笔者在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 反复导读, 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师过渡语务必准确、清晰, 做到应抑扬顿挫、缓急有致, 不断激起语感和美感, 才能引导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 教学完第一个小故事, 笔者就饱含深情地导读:“ 亲切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今天, 伯父却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 回忆往昔, 周晔更加悲痛, 那怎么读这句话呢? ”此时,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共鸣, 沉浸在悲痛之中, 朗读也水到渠成。

在读完第二个小故事时, 老师引导:“ 就是这样一位幽默诙谐、富有斗争精神的伯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们怎样能不伤心呢? 谁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听着老师的讲述, 看着画面, 朗读的情感进一步积淀, 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是学生是对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语言文字内在含义的有效感悟, 对文字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真切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外在的表达, 一定是源于内在的感悟。 语言感悟到位, 朗读的情感才能到位。 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所描写内容的感悟。 通过反复引导朗读从而有体会周晔的悲痛心情, 迁移到学生对这样一位伯父的爱戴与怀念的体验, 因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感情, 在反复品读中流露真情。

三、一言一行, 反复揣摩——品读

阅读之美, 美在字里行间, 美在思想内涵,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验。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伯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关键词句来感悟伯父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例如, 在教学“ 你想, 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重点句子时, 借助资料, 理解重点句。 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由读, 老师出示的鲁迅搬家的次数, 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 还是高质量高产量的写文章等资料同桌互读互说, 交流感悟, 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整合, 加深学生对鲁迅的印象, 他富有斗争精神的、不屈不挠的、但又不失幽默风趣。

在教学“ 饱经风霜”一词时, 笔者让学生结合语境和背景想象黄包车夫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有一个学生说:“ 那个车夫大概三十多岁, 可看起来却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 苍白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我想他肯定受了很多磨难……”还有同学说:“ 这么冷的天, 他却光着脚, 那双脚又红又肿。 他穿着非常单薄的衣服, 衣服上满是破洞, 应该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吧……”其他同学各有各的体会, 同学们想象丰富。

在理解了“ 饱经风霜”这个词后, 进而理解伯父的神情变化时, 又把这个词作为一个窗口, 让学生往车夫身后看, 往远处看, 看到了什么呢? 有的同学说:“ 看到这个饱经风霜的车夫身后, 还有许多和他一样可怜的车夫。”从而体会到鲁迅救了一个车夫, 却救不了劳苦大众的无奈、沉重的心情, 于是“ 神情由慈祥的、愉快的变得严肃了。”这样, 同学们不但理解了“ 饱经风霜”, 也感受到了这节课中作为一介书生, 无法改变现实的痛苦。

通过反复品读抓住关键词, 学生不但体会到鲁迅的人格魅力, 还激发了他们对鲁迅的爱戴与怀念之情。 品读, 让学生放飞思想, 展示个性阅读, 使语文课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篇14: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爱自己的亲人,委婉地说“我”读书“囫囵吞枣”,善意地提示、赠书,非常细小的事情流露出对晚辈的关心;先生自己病重,仍不忘关心身边的佣人;在寒风中,黄包车夫扎坏了脚,先生不但帮助包扎还送钱,这是关心遇到困难的陌生人。

鲁迅先生不单单是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身边的人,更是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将文中的“碰壁”与“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联系起来,我明白了,先生是在用笔,用文章,跟那个压迫人的社会作斗争,是在为所有受压迫的人呐喊!这是大爱呀!

读了这篇课文,我非常感动。

我想到了我自己。对照鲁迅先生,我检讨自己:今年十二岁了,我爱自己的父母吗?爱我的亲人吗?爱我的同学和老师吗?爱那些为我们的生活辛劳服务着的人吗?

结果,自然是有得有失。我想:以前怎么做的,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今后该如何做。我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心中装着爱,用自己的双手去播撒爱,让自己成为爱的传播使者,应该是我的追求目标。

这是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感受。

这篇读后感,是按照“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体会出来的“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思考自己发生的变化“来写的。

小作者对“主要内容”的叙述,注意了抓住特征。这些特征抓住以后,很自然地“推想”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鲁迅先生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围绕“大爱”与鲁迅先生作对比,重点谈了“给自己今后的启示”和“自己的目标”。

篇1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2课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女佣:佣读y#ng。

敷药:“敷”与“缚”区别。

追悼:悼(d4o)与“掉”音、形、义的区别。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硼酸水:“硼”与“绷”区别。

殡仪馆: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学生质疑。

四、按段朗读课文,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

(1)找本段中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原话。(可从一句话中摘取。)

(2)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

要求:

(1)要准确;

(2)要简练;

(3)要相应的整齐。

2、按段指名朗读课文,读后列小标题。(下面小标题供参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篇1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透过必须的语境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的意思。

2、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懂得鲁迅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感受“救护车夫、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对“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此刻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黄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还记得《少年闰土》那篇课文的作者吗?对于鲁迅先生,你明白多少?

2、简介鲁迅先生。

3、揭题。

(二)检查预习状况

1、第一关:读准字词、理解词义关

a、出示字词:殡仪馆追悼吊唁水浒传淌镊子绷带女佣爱戴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b、透过必须的语境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的意思。

2、第二关:理清思路关

a、思考:文章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b、交流后出示:(1)谈论《水浒传》(2)谈“碰壁”的故事

(3)救护车夫(4)关心女佣阿三

3、第三关:独立思考找到中心句

a、思考: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b、交流后,出示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感受“救护车夫”小故事,抓住鲁迅的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的品质。

1、自由读第四段,一边读一边划下对自己有启发的文句,读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反馈(随机)

(1)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者,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2)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3)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此刻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黄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3、填空练习:“救护车夫”这个小故事主要抓住了鲁迅先生的和()描述,写出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和对他们遭受苦难生活的(),以及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黑暗社会的()

(四)感受“关心女佣”小故事,抓住阿三的语言反复揣摩,体会鲁迅的品质。

1、引读后,出示句子: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2、读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总结

(六)作业

1、自学第二、第三段,在感受深的地方写批注。

2、收集鲁迅先生的名言。

(七)板书设计

为自己想得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得多

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透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在备课第一课时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领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之后透过美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透过随后的课堂实践,我认为有两点比较成功:

一、透过过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效地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状况。

二、抓住中心句,让学生透过反复品读,体会到伯父的人格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但是在三部分的讲解过于简单化,没有将资料讲透,没有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理解,表现为:教师的点拨过于直接,启发孩子的太少,甚至担心孩子回答不上来而直接引出答案,忽略了对“叹了一口气”的教学,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因此,造成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许多孩子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而呆坐在那的状况出现。

篇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1、学生谈眼中的鲁迅

谈到中国的文学、历史,有一个人的名字一向萦绕在我们脑中,那就是DD鲁迅(出示鲁迅头像)。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2、展示老师搜集的资料

(1)快速浏览,有什么感受

鲁迅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12月发表《阿Q正传》。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超多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用心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超多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2)世人评价。

中国人称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亚洲周刊》把鲁迅先生的作品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

在《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人》这本书当中,鲁迅先生占据了其中一个重要席位。

3、导入新课

这样一个人,于1936年与世长辞,享年55岁。1945年,他的侄女周晔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了一篇纪念文章D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2、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地预习。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作

者是透过哪几件事写鲁迅先生的

概括板书:

悼念伯父

读《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阿三

三、串联记忆,体验情感。

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周晔的记忆一同走近她与伯父在一齐的日子。先谈哪件事

◎读《水浒传》

1、“我”是怎样读的(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2、“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用课文中的话来解释

(“囫囵吞枣”是“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资料,全搞不清楚。老师查了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囫囵吞枣”本意指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之后人们把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理解叫做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顾名思义是DD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文中的解释是DD把一个人做的事情按在另一个人的头上;你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DD“猪八戒三打白骨精”、“宋江景阳冈打虎”、“张飞、关羽草船借箭”……之后人们就把同学们刚才这样弄错了事实,弄错了对象的状况叫做“张冠李戴”)

3、见我这么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了笑说DD(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不是批评(是)怎样的批评(委婉)伯父在委婉地批评我DD(读书马马虎虎),从此DD(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的了)。

4、透过这样一件小事,你看到了怎样的鲁迅(幽默风趣、教子有方)

对,一句话就让作者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令人难忘。和伯父在一齐的日子还有哪件事值得回忆

◎谈“碰壁”

1、默读这一部分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对,整个夜晚充满了温馨,充满了欢笑。那你有没有发现这部分课文中哪句话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DD(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首先弄清楚,鼻子的高低和碰壁有关系吗(没有)既然没有,那鲁迅这句话究竟想说什么呢DD(旧社会黑暗,鲁迅倍受压迫……)

4、师介绍背景:鲁迅作为一个用笔猛烈抨击当时黑暗社会的文学家,他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为了发表文章,他竟然使用了120多个笔名,还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但他仍然与黑暗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结合这段历史再来思考这句话,想想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不畏艰险,不屈不挠……)

处境如此凶险,还与家人谈笑风生,这是怎样的鲁迅(乐观)

5、鲁迅既然明白“碰壁”和鼻子没有联系,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周晔

6、让我们和周晔一齐重温那段温馨的记忆。(分主角朗读此部分)

也许多年以后,周晔再回想起来,她已经和我们一样了解了伯父当年危险的处境。

◎救助车夫

1、还有一些事情也让周晔难以忘记,尤其是对一位黄包车夫的救助,其实,这件事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情节,但有些细节却让我们怦然心动。默读课文,哪些细节打动了我们边读边画。

(学生读自己所画的细节,说说自己的体会。

例: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这个地方为什么打动了你(伯父对车夫的关心、帮忙)

透过哪些词语感受到的(“扶、蹲、半跪”等动词)

结合这些词语再来谈谈你的体会。

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当时伯父和爸爸帮忙那位车夫的场景,让我们把这个画面定格在脑中,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动。)

……

2、这些情景,都被当时站在一边的小周晔看在了眼里。其实,不仅仅仅是这些细节,多年以后,她依然还记得,还清清楚楚多地记得DD

(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而且此刻也清清楚楚地记

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3、伯父没说一句话,但这严肃的表情,这深沉地叹息,最令人难忘。他在

为谁叹息

(为那位车夫叹息!因为DD在那么冷的天,他光着脚在路上跑,脚都受伤了。为我们国家叹息!因为DD当时社会十分黑暗……

为劳动人民叹息!谈一谈。DD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为自己而叹息!谈一谈。DD自己有时很无奈,救助了一个黄包车夫,却还

有千千万万像这个黄包车夫一样的劳苦大众,却无能为力。)

一声深深地叹息!为国家,为人民,也为自己。指读。(配乐)

4、鲁迅生活的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正在痛苦地呻吟。应对这些,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战斗的鲁迅先生心潮起伏,多少忧虑,多少愤慨,都化作了一声深深地叹息!一齐走进这段文字。齐读。(配乐)

我们已经触摸到了鲁迅先生内心那复杂的情感。

◎关心阿三

1、刚才,我们与周晔一齐回忆了她和伯父在一齐的日子,看到了周晔眼中的鲁讯,那么别人眼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貌呢我们去听一听鲁迅先生家里的女仆阿三是怎样说的。

(学生读阿三的话)

2、听了阿三的话,再联想到鲁迅对那位车夫的救助,能够看出鲁迅先生怎样(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十分关心)

3、此时,我们完全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DD(出示: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指读。

对,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体现。齐读。

◎悼念伯父

1、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一颗伟大的心脏

停止了跳动。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前来吊唁和送葬。让我们同周晔一齐回顾那万人同悲的场面DD

(出示: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学生,有工人,各色各样的人都

有。)

自由读。

2、前来吊唁的人来自各行各业。著名作家巴金当时还是一个青年,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此刻透过他的文字来看看当时的情景。

(出示: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断)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断)

巴金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一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那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立刻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明白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那里来的。

快速浏览,在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也许前来送葬的人群中就有阿三,也许还有那位伯父救助的车夫,千千万万受到鲁迅先生帮忙和影响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来追悼他,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大家心底的思念。指读。

3、深深的悲哀充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历史也忠实地为我们记下了这令人心碎的时刻,(出示送葬照片)看,千万颗心在呼喊着同一个名字DD鲁迅。让我们也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和他们一齐追忆伟大的鲁迅先生。齐读。

4、小结: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70多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去越远,但他留给我们的又太多太多。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浩如烟海的作品,更有一种精神,一种可贵的鲁迅精神!

四、推荐阅读,课外积累。

这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全面了

解鲁迅先生,还需要阅读有关他的超多作品。

(鲁迅)《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臧克家)《有的人》(箫

红)《回忆鲁迅先生》这几篇文章回去就能够找来阅读。

篇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 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两度, 甚至几度重写, 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 是很有趣味的, 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 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 到80年代, 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 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 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 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 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 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 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 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 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看见我的兄弟, 正躲在里面糊风筝, 有几支竹丝, 是自己削的, 几张皮纸, 是自己买的, 有四个风轮, 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 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 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 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 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 为什么时隔六年, 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 这样一直念念不忘, 一写再写,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 还是先细读文本, 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 《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 “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 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 《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 还有两段描写, 而且我们注意到, 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 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 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 《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 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 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 以“悲哀”始, 又以“悲哀”终。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 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 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钱理群教授在江南水乡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 才能理解。

二. 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 “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 《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 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 怎样“不喜欢”, “兄弟”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 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而“嫌恶”放风筝 (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 ;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 忽而“出神”, 忽而“惊呼”, 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 (“大概十岁内外”) , 描写他的外貌:“多病, 瘦得不堪”。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于是, 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 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 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 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 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 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 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 就不提父亲了。

(二) “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 《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在《我的兄弟》里, 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 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一番曲折, 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 以及粗暴的行为, 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 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 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 “失了色”, 以至“瑟缩”:

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 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 不只是风筝, 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 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 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 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值得注意的, 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 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 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悄然”到“绝望”, 份量显然重了许多, 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 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以后, 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小兄弟“以后怎样”, 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是没必要“留心”的。

钱理群教授在演讲

这样,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而且还加强了力度, 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 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 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 《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 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 而《风筝》却篇幅更大, 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 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仅仅是“错”, “错”在哪里, 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 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 “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 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 就显得陈旧而荒谬, 不攻而自破了。这样, 觉悟的“我”, 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前文所写的对风筝, 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 以及“我”的“愤怒”、“傲然”, 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 “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 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 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 但在《风筝》的反省中, 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 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 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 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 是“我”的, 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又并不“断绝”, 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 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 是很锋利, 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 再也追不回, 补不过来了, 虽然“嚷着, 跑着, 笑着”, 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 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于是, 又有了另外的补救, 就是《我的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 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结果却是“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也是《我的兄弟》写到了的, 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 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 说慌罢了。无宽恕之可言”, 这就意味着, 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 以至罪过, 不仅无法补救, 而且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 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 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了:童年的这一段生活, 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六年之间连写两遍,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 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不可补救, 也不能宽恕的罪过, 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 也是不可原谅的, 他要公开“示众”, 既是自我警戒, 也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 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 (《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开掘。

三. 回到“回忆的套子”

那么, 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

这是两段景物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 (天空中浮动的风筝) , 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 “发芽”的杨柳的黄绿, “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 就是说, 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 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在这天空中荡漾”的, 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 “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 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我的兄弟”改为“风筝”, 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 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 (风筝) 、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 (兄弟) 的心, “折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 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料的情感的转折———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 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理解、最难把握的文字, 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 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 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 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 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 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的。后一个“严冬”, 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 所谓“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 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 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 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 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以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 人是有“避重就轻”的倾向的, 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中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 却恰恰相反, 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的六天前写了一篇《雪》, 其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显然, 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 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 在最后一段里, 将他的回忆性描写, 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选择, 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 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 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上一篇: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下一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