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宣讲讲稿

2024-04-28

十八大精神宣讲讲稿(精选6篇)

篇1:十八大精神宣讲讲稿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稿

举世瞩目、举国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亲民得民心,掌声表民意。在近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最密集的掌声出现在论述改善民生时,千字左右的论述被5次掌声所打断。这次掌声表达了党代表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赞许,汇聚了13亿人民的意志,体现了13亿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必胜信念。

一、报告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间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报告肯定了“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主要成就就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例如:

有海外有媒体这样描述中国:“梦幻般的经济增长速度,生产的日用品可以以塞满全世界所有货架。”一年前,美国一位普通家庭主妇萨拉·邦焦尔尼撰写了一篇《没有“中国制造”一年》的文章,她说,“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她开始了一个实验:全家一年不采购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结果呢?她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代价会越来越大。后来,萨拉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发表了她的观点。

这十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十年,是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十年,同学们还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事实来证实。下面这段顺口溜,更形象地表明了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住房装修像宾馆,三人两个卫生间; 立式空调大彩电,家中有了电影院。出门靠着“轮子”转,电话装在兜里边; 客人来了不做饭,除夕围炉上酒店。买车买房敢贷款,休闲刷卡去锻炼; 长假花钱见世面,走出国门看新鲜。

二、报告提出的新表述、新观点、新举措,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部分的论述和部署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方位为人民服务,加强各方面、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各方面人群的服务功能、服务效能。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必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同学们!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激越号角,把喜悦、信心和激情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呢? 青少年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做到:

1、养成刻苦学习习惯。十八大报告提出“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再过10年左右,你们都将走上社会,谋求自己的职业,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现在你们应该刻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人的智慧与才能来自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则来自勤奋刻苦地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岁月,自觉、认真、勤奋、刻苦地把书读好。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增强“个人修养”,因为个人修养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认真实践“八荣八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正气。反对邪气,既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加强思想修养,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个人道德品质提升到一定水平。

辉煌的过去历历在目,美好的未来光辉灿烂。同学们,前景美好,责任重大,让我们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

篇2:十八大精神宣讲讲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臶、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的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

(一)十八大的主题。十八大确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个主题,鲜明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个核心问题。一是旗臶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就是强调,要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二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强调,在未来5年要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前进,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四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总结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符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愿望和期待,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

(二)十八大的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突出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十八大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新概括和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和低潮,历经成功和曲折。历史经验给我们的 重要启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必须确立适合本国国情、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八大报告系统回顾了9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用“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概括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概括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风云变幻中,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 内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彰显了巨大优越性、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相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随着这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范畴。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一科学概括,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提出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揭示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我们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臵,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的,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理想不动摇,以此来动员和激励全党同志,以此来团结和凝聚全体中华儿女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4.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先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基本要求,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这个基本要求是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用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 验、基本要求是管全局、管长远、管方向的,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二、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牢牢把握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高度凝炼地概述了十六大以来10年的基本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并对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明确要求。

(一)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历程。综观这10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开创了改革发展新局面。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夺取了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恢 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臵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海世博会,隆重纪念和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良好形象。可以说,这10年的探索极不寻常,1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

10年来,我们按照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 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从6208亿美元增加到36421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我们胜利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开创了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这10 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用“三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对这10 年我国新的历史性变化作了高度概括。“三个大台阶”, 就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就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总的看,经过这10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10年的探索极不寻常,1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发展举措,全面开创了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3.8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达 到1620.3亿元、是2006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6%;城乡面貌显著变化,锦绣河山更加壮美;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96元、比2006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1元、比2006年增长1.1倍,进入全国前十名行列。)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十八大报告立足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创性事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相互交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2.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回顾总结十六大以来的10 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央就十八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十八大报告明确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路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4.坚定不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实现科学发展,必然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 个更加自觉”,这就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省过去五年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并实施了“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 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龙江省情特点、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科学发展道路。)

三、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新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七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和主要内容。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是从以下5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必将极大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持连续性。实践证明,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新要求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继续遵循和执行。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根据各项目标实现程度不同的情况,要对一些具体目标进行调整深化。二是增强针对性。为有效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导向明确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三是体现全面性。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的要求,分别提出了五大建设的具体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报告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以上即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左右即可实现,增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实现这一目标,今后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8%即可,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面实现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发展目标。)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我国过去3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虽然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特别是下一步改革要面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大报告用“五个加快”,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五个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主要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而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四、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

十八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我们要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一)加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十八大报告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1.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增加产能、促进出口,等等。在当时条件下,这么做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这些工作将来还要在更高水平上继续做。同时,必须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必将带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再靠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是走不了太远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 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四个着力”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五个更多”就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2.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中,“四化”之间进展不

一、互动不够、带动不足。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两亿多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互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但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3.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按照这一要求,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对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大力构筑新型工业体系、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基础上,从7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作出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 点:

1.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 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必须准确把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着力点。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我们党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的,推进是有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着力点是: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 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臵,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3.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健全选举民主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协商民主,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健全社会丰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 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1.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秩序,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为此,十八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 民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3.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观念、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坚持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促进、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开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深化相结合,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繁重任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十八大议题意见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总结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反复研 究,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这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考虑是,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这次又集中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方案。十八大报告作出的表述,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精神,也最大限度覆盖了各方面意见,各方面接受程度更高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培育,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按照这一要求,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 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十八大报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并从6个方面作出了新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1.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赞成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突出,刑事 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呈现新特点,外部势力千方百计插手,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难以完全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3.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体制,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才会更加坚实。要紧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按照这一要求,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抓好就业工作,要努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着力维护社会和谐。)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深化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 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实践,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就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十八大报告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1.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现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主要问题是:资源约束加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我国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红线;环境污染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增多;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进程中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 变,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牢固树立、不讲生态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我们一定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2.必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按照这一要求,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全面强化生态保护,要积极推动林区转型发展,要加强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十八大报告还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方面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五、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所列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最多的,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们党拥有8260多万名党员,2007年以来新入党的达1480多万。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特 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全面理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其中,“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党的根本建设。“两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五个建设”,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四自能力”,即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根本途径。“一个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这个总体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遵循。

(三)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十八大报告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抓4个方面。

1.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国际国内经验反复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拥护和支持,无论叫什么名称、喊什么口号,迟早都会垮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果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一定要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2.必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干部人

事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动力和保证。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3.必须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近来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十八大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4.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单独列条进行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坚决维护 32 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报告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这就是必须增强“四个意识”。一是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党诞生于内忧外患空前深重的历史环境之中,忧患意识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历程。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而懈怠。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增强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四是增强使命意识。我们党自成

立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自觉做认真学习实践的表率,自觉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率,自觉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篇3:落实十八大精神做好“三农”工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努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感、自觉性, 始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 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动摇, 始终坚持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方略不动摇, 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动摇, 着力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 准确把握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思路措施, 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现代农业面貌初具雏形,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工农城乡互惠一体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更有保障, 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如期实现,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真正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明确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保障主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大型灌区改造与建设等重点工程, 抓好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稳步提高种粮直补水平和良种补贴标准,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结合党的十八大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争取在3年内完成, 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继续推动征地制度改革, 合理确定补偿标准, 严格征地程序, 积极推行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 重点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 长远生计有保障”。三是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全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1亿亩的建设任务, 提前谋划好“十三五”任务。四是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着力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行试点,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

水利部部长陈雷: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三农”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 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为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作出新贡献。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广泛动员全社会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 突出抓好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修复,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工程实施进度, 确保春灌期间能够充分发挥效益。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全面实施《国家农业节水纲要 (2012-2020年) 》, 突出抓好东北四省 (区) 节水增粮行动, 积极推进西北、华北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力度, 加快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三要加快薄弱环节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抓紧落实2013~2015年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 积极推进小 (2)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全面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进一步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抓紧实施全国抗旱规划, 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积极兴修“五小水利”工程。四要加强工程建设管护,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明年再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着力提高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 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让农民喝上洁净、足量、安全的放心水。五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重点区域以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防治, 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 积极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实施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强化水土流失监控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 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山丘区山塘整治。六要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加快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全面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搞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 加强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水电安全监管, 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农村水能资源。七要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田水利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探索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和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积极推进农村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篇4: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贵在“六心”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首先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只有把思想意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要坚信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变成美好的现实。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雄心和决心,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去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实现“211”战略目标。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以热心和用心去做好各项工作。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充满激情,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为幸福现实。当前,要热心和用心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应自觉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自觉将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与本行业、本企业、本岗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从我做起,立足岗位,干好每一件事,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二是要将十八大精神和推进当前工作相结合。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和实际行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实现“211”第一步战略目标;三是要把十八大精神与谋划2013年及今后一个阶段公司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举措;要热心和用心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做到实干、苦干、巧干、努力干,在日常工作中展示新姿态、新作为,不断刷新新业绩。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恒心。十八大的伟大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破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时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做好迎接和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思想准备,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我们必须勇于和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努力实现思想认识有新高度,体制机制有新突破,各项措施有新力度,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篇5:十八大精神宣讲稿

篇一:鲍晓龙宣讲十八大精神讲稿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主讲: 滦平三中

党办主任

鲍晓龙

大家好!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安排部署及有关要求,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教体局党委共同组织到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感到很高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党的十八大报告。

一、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但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调整更加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和主张的碰撞更加激烈,局部冲突在某些地区和国家更加频繁,国际关系的有序整合和无序冲突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变革的潮流方兴未艾,各国都在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战略,力争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优势。无疑,我们国家也面临严肃而复杂的选择。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金融危机后重大调整的阵痛,这是一个需要发展模式转换的时代。经济结构需要变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国际秩序和各国治理结构也要发生根本变化,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力量,发展中的国家,我们如何回应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又是一个十分重大问题。

2、从国内看,我们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努力,我们走过了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可以说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但任务仍然艰巨。就是说,我们经过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现在需要闯关。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面临着如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穿越转型阵痛的重大挑战;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面临着如 何稳妥实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问题。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的考验;在执政基础方面,我们面临着如何在利益分化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保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合社会群众形成社会共识的问题;种种挑战,提上了十八大重要议程,赋予了十八大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3、从时间上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每一次党代会都有换届的任务,《党章》第三章第十八条中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第二十一条中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每五年一换届,十八大也是这样,但这一次换届,同时也是一代领导人的交替,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选举产生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我们今后一切事业的根本保障。

二、十八大召开的重要意义

1、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这就是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确保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这次大会的重大历史性贡献。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回顾了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4、部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两个“一百年”,两个伟大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5、选出了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三、十八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大会主要议程是:一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是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是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五是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向世人昭示了我们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深刻,内容丰富充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概括、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新举措,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今天就跟大家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五年工作回顾和十年经验总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一、五年工作回顾和十年经验总结

报告这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就是六个字:“成绩、不足、经验”。报告在阐释主题之后,首先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做了实事求是的总结。

肯定了这五年、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4、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5、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6、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7、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

8、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9、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10、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同时也非常坦率的讲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1、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问题);

2、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体制问题);

3、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分配问题);

4、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问题);

5、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建问题);

6、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廉政问题)。

在观看胡锦涛同志作报告时,发现成绩一笔带过,问题认识深刻。说成绩没有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之表情,说问题却有认识清醒、反思深刻之凝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五年、十年的回顾,得出一个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经验,就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从2003年提出至今已近十年,十年里中央非常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十二五”把它作为主题,但是写进党章不等于简单自动的写进了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心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这十年来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到位那么深入。或者说,我们今天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没有做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在实践当中也不难找到。因此,总书记在报告当中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没有讲科学发展的内涵、本质、要求,这在十七大上已经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这次他讲的是怎样贯彻落

实的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侧重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并且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历史定位:“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把科学发展观上升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后,随着时代的要求,相继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虽然在十七大的时候写进了党章,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指导思想这么一个高度,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史册。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第一、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四、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作为学校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一、谋划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学校工作的正确思路、推进学校工作的政策措施、领导学校工作的实际能力,才能确保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篇二: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稿(共享)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

奋力开创XXX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奋斗。

一、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臶、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笫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指明了方向。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转折,经济全球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外部经济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我国在过去的10年中经济年均增长10.7%,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突破50%,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构建了社会保障新格局;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8倍,迎来了生活水平的新提升。同时也进入了 “矛盾凸显期”。我党拥有8260多万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综观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或可说中国既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又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转制的攻坚时期;既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又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决战时期。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斜路。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产生历史性影响。十八大报告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

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格局,同时对内政外交国防工作作出部署,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十八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对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尤其对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收入差距大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十八大确定的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对我们到2020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提出的宏伟目标。10年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团结奋斗,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就xxx而言,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xxx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8年时间。未来5年,对我们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xxx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加快xxx脱贫致富,实现振兴。党的十八大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臶、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全面把握,对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全面把握。这对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笫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尽快复苏。2002年,中国还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到2010年,已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亘古未有的结合,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国声音”成为倍受国际重视的声音,一个曾经充满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家,正转变成为一个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盛国家。十八大后,中国对世界的引擎作用会更加凸显,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更高,会更加惠及全世界人民。十八大的召开,至少会在三个方面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将对中美两国在世界的定位产生影响。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中心转到了亚洲,美国由此宣布将“回归亚洲”以加强对中国的牵制。这样,中美关系会变成“既把对方当作对手,又当作伙伴” 的关系。二是将对中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欧洲和中国是“三个第一关系”:“第一个第一”,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个第一”,欧洲是中国第一大商品出口地; “第三个第一”,欧洲现在是中国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的第一大来源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十八大之后,中欧的经济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是将对中非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非洲认为,中国的崛起,这对非洲国家是巨大鼓舞,中国的加快发展对非洲的支持和帮助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另外,在经济力量之外,中国的政治力量、文化力量,乃至中国道义力量同样会更深远地影响世界。

笫三,在我党从历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完成两件历史性的大事。第一件是,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执政以来最宝贵最基本的经验,是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保证。十八大决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标志着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必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正如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修改后的新党章指出的那样: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同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一样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曲折和艰苦探索,开辟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 篇三: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臶、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共分12个部分,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包括导语和1—2部分,是总论;第二板块包括3—8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具体展开;第三板块包括9—11部分,分别对国防和军队、港澳台和外交工作作出部署;第四板块为12部分及结束语,主要对下一步党的建设提出要求和部署。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工作布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

大会集中全党智慧,形成通过了反映全党意志、体现人民心愿、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的报告。报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科学规划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大政方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通过了《党章(修正案)》

大会审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3、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实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充分反映了党心军心民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二、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

(一)主题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立场和战略方向。这是整个报告的灵魂。

(二)基本总结

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高度凝炼地概述了十六大以来10年的基本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并对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明确要求。1、10年的实践历程和历史性成就

(1)巨大成就

“三个大台阶”: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两个时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重要原因

总结10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

(1)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3)实践要求(4个“更加自觉”)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4)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理论。实践发展

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从而为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三)主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突出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艰辛探索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4)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篇6: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309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大会的主要成果有:通过了一个引领未来的纲领性文件,即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同时,还审查、通过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党章》修正案。产生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营造了一个团结奋斗的发展氛围。

学习宣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区委宣传部牵头组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区委宣讲团。下面,从大会背景与主题、十年基本总结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六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一、关于大会背景与主题

(一)关于大会背景

— 1 —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大背景,也是党的十八大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现实依据。

从世情看,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加深,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从国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与人民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党情看,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将实现新老交替,人们对新一届中央领导成员有新期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今中国的最大战略任务。2020年要实现其奋斗目标,从时限上看,现在距2020年仅剩8年,非常紧迫,刻不容缓;从程度上看,依据国家统计局六个方面23 — 2 — 项指标,全面小康还有近20%的任务没有完成,尤其是一些结构性指标还有差距,平衡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使党的十八大成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二)大会主题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既是十八大的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关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一是旗臶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二是道路问题。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三是精神状态问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应对挑战、战胜困难,都离不开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四是奋斗目标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预示着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预示着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重大胜利。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总结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二、关于十年基本总结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3 — 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高度凝炼地概述了十六大以来10年的基本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一)10年的实践历程和历史性成就。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历程。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夺取了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臵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海世博会,隆重纪念和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良好形象。总体来讲,就是沉着应对了一系列急事难事,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事喜事。可以说,这10年的探索极不寻常,1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

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从6208亿美元增加到36421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

这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用 — 4 — “三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对这10年我国新的历史性变化作了高度概括。“三个大台阶”,就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就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总的看,经过这10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实践要求和精神实质。十八大最重要的成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定位。十八大报告立足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

— 5 — 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在十八大报告明确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路径。

第四,坚定不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围绕深入贯 — 6 —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个更加自觉”,这就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关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阐述新概括,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提高到新水平,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需要“抓住一条线索、克服两种倾向、把握三大要素、丰富四大特色、落实八项要求”。“抓住一条线索”就是要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一以贯之的过程;“克服两种倾向”就是要克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两种错误倾向;“把握三大构成”就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内涵和关系;“丰富四大特色”就是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落实八项要求”就是要坚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

十八大报告系统回顾了90多年来我们党奠基、开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用“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

—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概括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概括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历史性贡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风云变幻中,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内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彰显了巨大优越性、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报告同时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告诫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必须坚决摈弃“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

(二)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与辩证关系

报告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实践重点,在十二大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 8 — 体系、制度”作为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指出“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上述三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地位、作用的高度重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一科学概括,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道路回答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因此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是行动指南;制度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因此是根本保障。

这些论述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9 — 第一次被写入党的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论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关系,第一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界定为“最鲜明特色”,蕴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发展的深厚积淀,构成我们党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精神宝库和文化资源。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我们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臵,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

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的,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理想不动摇,以此来动员和激励全党同志,以此来团结和凝聚全体中华儿女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先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亿万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 11 — 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七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 12 — 会目标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基本考虑和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是从以下5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必将极大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保持连续性。实践证明,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新要求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继续遵循和执行。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根据各项目标实现程度不同的情况,要对一些具体目标进行调整深化。二是增强针对性。为有效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导向明确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三是体现全面性。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的要

— 13 — 求,分别提出了五大建设的具体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报告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以上即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左右即可实现,增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实现这一目标,今后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8%即可,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虽然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

十八大报告用“五个加快”,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五个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主要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 — 14 — 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有同志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形象生动地概括为“高举旗臶走转改”。“高举旗臶”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这是改革的方向;“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的基本路径;“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改革的最直接目标;“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主要任务 十八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十八大报告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增加产能、促进出口,等等。在当时条件下,这么做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具

— 15 — 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四个着力”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五个更多”就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第二,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中,“四化”之间进展不

一、互动不够、带动不足。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两亿多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互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但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三,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 — 16 — 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基础上,从7 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作出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第二,必须准确把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着力点。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17 —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着力点是: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需要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第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 — 18 — 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二,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十八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三,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十八大议题意见过程中,许多地方和

— 19 — 部门建议总结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反复研究,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这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考虑是,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这次又集中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方案。十八大报告作出的表述,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精神,也最大限度覆盖了各方面意见,各方面接受程度更高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培育,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并从6个方面作出了新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赞成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 — 20 — 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第二,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突出,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呈现新特点,外部势力千方百计插手,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难以完全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三,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体制,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才会更加坚实。要紧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第一次单列一个

— 21 — 部分加以论述,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现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主要问题是:资源约束加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我国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红线;环境污染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增多;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进程中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牢固树立、不讲生态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

第二,必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 22 — 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三,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八大报告还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方面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六、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所列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最多的。概括起来讲,就是“123458”:“1”即“一条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即“两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3”即“三型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4”即“四自能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5”即“五个建设的总体布局”,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8”即“8项重点任务”,就是坚定理

— 23 — 想信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严明党的纪律。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抓4个方面。

第一,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国际国内经验反复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拥护和支持,无论叫什么名称、喊什么口号,迟早都会垮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果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一定要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必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动力和保证。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第三,必须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 — 24 — 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近来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十八大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四,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单独列条进行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在这里,特别要讲一讲,党的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问题。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了党的重要制度,是党的总章程。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修改党章,是我们党政治生活的惯例。从党的三大开始,除了五大因当时特殊环境未对党章进行修改、后由中央政治局对党章作出修改外,其他历次代表大会均对党章作出不同程度的修改。现行党章

— 25 — 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30年来,在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党章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今年1月份,在中央就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十八大对党章作出修改。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这次党章修改的内容归纳起来为15条,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作出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的内容。二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成就的内容,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实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段落。五是充实了加强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六是对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分别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这些修改,使党章的内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发挥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 — 26 — 用。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新华社连续播发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诞生记》《〈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诞生记》《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诞生记》三个“诞生记”,生动地记录了党的十八报告起草过程、党章修改完善过程和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产生的过程。党的十八大筹备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改革创新精神,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过程,是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是着力研究和回答关系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11月15日,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忆。党的十八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永载史册,必将引领全

— 27 — 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出更加璀璨的未来,从一个伟大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仅要认真领会精神实质,还要紧密联系实际,狠抓贯彻落实。十八大全面绘就了伟大事业的宏伟蓝图,也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深入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围绕“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和“三个领先”的奋斗目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完善的制度,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上一篇:公路工程停工整顿方案下一篇:柳埠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