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24-04-07

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精选9篇)

篇1: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主题: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在思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思考为什么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可以归为一下三点:第一,人与自然的分化。这主要是通过劳动实现。第二,人工自然的出现。这有别于天然自然的概念,人工自然主要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或变化。第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全球性问题的提出、全球性问题的实质以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等三方面。这里的全球性问题重点指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能源短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因为能源短缺或能源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主要是指石油等自然资源短缺带来的负面经济效应。我认为造成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本身的稀缺性以及人类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索取过度以及破坏。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与此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也是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产值和商品增加的同时,也在任意地、无度地消耗着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实施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这使得人类的发展处于面临多种危机的恶性循环状态。面临着资源与环境形势的新特点,人们开始反思。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提出。在1987 年召开的“地球的未来”国际会议上,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实际行动轨道,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或政府总理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和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准则。会议通过的一系列纲领和文件,详尽而深刻地阐明了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为人类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在21世纪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第一,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空间

具有全球性。其目标是全球性经济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和“协调发展观”都是以一国或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第二,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时间具有持久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第三,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是指经济、自然、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这要求人类不仅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体制;而且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第四,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一个全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这种公平包括了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第五,可持续发展迫使当代人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遵循人类已经发现的经济发展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自然演化规律,按照物质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共存互生等规律,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循环制衡、生态经济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三、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会计专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计这一新兴学科最能体现从会计角度来审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除了新兴学科的建设能从会计专业来体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也通过严谨的分析,从会计角度来分析企业与自然的关系。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的研究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有60%已处于退化或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近2/3 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要拯救生态危机,人类观念的转变是第一要素。企业作为地球上居支配地位的机构,应该正视这些困扰人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要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如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利益要求,其核心问题是对企业利润获取逻辑的彻底变革,更为本质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解析。

企业是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最为频繁且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如果说

企业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直接产生的经济体,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人类是否按照自然法则来规范行为,企业就成为最主要的责任者,它承担了维持自然契约稳定性的义务,而这种义务是企业在实践中追求利润的重要约束机制。

工业文明主导下利润计量目标的本末倒置,以及前提假设的逻辑悖论给企业留下了生态寻租的空间,企业以花费成本为代价,换取了污染自然环境的权利,保护的速度远远不及破坏的速度。成本的补偿仅仅从弱化负面影响出发,真正的利益主体没有获取应得报酬,反而在社会各级组织发育程度非均衡的制度背景下,演变成了强势利益主体寻租的潜在途径,更为严重的是在生态危机利益矛盾的化解过程中,具有沉没成本性质的谈判和制衡会使人类贻误修补生态危机的机会。生态寻租的本质是转嫁环境成本,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浪费,从根本上造成自然资源代际间使用权利的不公平。

为了使生态寻租归零从而延续代际利益,股东权益需要有限化、合理化,企业需要认可自然权利,承认自然界隐性的利益诉求,并自觉地予以满足,将获利导向由经济利润转变为生态利润,使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被动约束走向自觉自为,有意识地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实现企业从资源的消耗者转变为资源的创造者,延缓逼近生态阈值的时间,通过创造生态拐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循环会计等式,是对传统会计等式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种完善。生态循环会计等式:生态利润=生态收入—生态成本,即:和谐度=社会生产收入+生态生产收入+正面生态影响—负面生态影响。进而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价值层面、利益相关者层面、生产流程层面以及学习与成长层面来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利润计量是对人类与自然互动作用在不同时空范围下各个层次的系统演化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的整合反映。按照能值分析理论,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的基础均来自于太阳能,可以将人类与自然界活动的各种影响转化为太阳能进行通约,为生态利润计量提供新的基础。传统会计计量体系以货币计量为核心,无法有效地将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纳入其中,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值是真实经济财富的度量标准,也是衡量自然和人类经济系统行为的客观标准。通过能值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中的计量问题,不仅有效地反映企业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也为社会评价企业的生态活动提供了基础,从而使计量体系实现自然计量与市场计量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值计量与货币计量的有效统一,为企业会计计量基础、社会统计,以及市场评价机制等提供了基本的计量工具,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的核心问题。

生态利润计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是自然契约与社会契约的统一。但是其计量成本以及计量难度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这需要今后更多的 学者进行探索和完善,使其能真正的协调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信息时 代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并从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出发,指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伦理观、资源观和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李卫忠 张秋良 唐晓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B022 关键词: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伦理   和谐  

篇3: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近几年, 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00×108kg左右。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25×108kg左右;玉米产量65×108kg以上;杂粮产量10×108kg。全省粮食消费量在110~115×108kg, 缺口10~15×108kg, 自给率90%。粮食需求中, 以小麦为主的口粮约70×108kg、饲料粮约25×108kg、加工用粮约15×108kg、种子用粮约2×108kg。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料粮和加工用粮将会增长。

玉米、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从产需平衡分析, 总量不足, 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 以小麦为主的细粮缺口较大, 以玉米为主的粗杂粮剩余。近几年, 全省小麦产量稳定在25×108kg左右, 仅能满足消费量的50%, 每年调入25×108kg左右;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很小, 大米几乎全部从省外调入, 每年调入10×108kg左右;玉米产大于需, 每年调出20×108kg左右;小杂粮供需略有剩余, 每年销往省外5×108kg左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食消费呈逐年增长趋势。我省目前每年新增人口近20万人, 按目前的人均占有量计算, 每年需增加粮食产量6000×104kg, 如果加上畜牧业发展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增加, 每年消费量将至少增加1×108kg。但我省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较差, 加上我省农业生产率不高, 农业劳动力流失与老化以及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粮食总产和单产增长难度较大, 实现产销基本平衡的目标十分艰巨。

2010年、2015年和2020年, 我省粮食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15×108kg、120×108kg和125×108kg, 通过各种措施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105×108kg、110×108kg和115×108kg, 每年的产销缺口在10×108kg以上。

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分析

受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劳动力素质下降等因素影响, 我省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2006年全省粮食单产近300kg, 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kg。1997年我省小麦单产达到244kg的历史最高值, 但此后的10多年除2004年外, 其他年份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

(一) 自然资源。

一是水资源。我省降水量偏少, 水资源短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08mm, 水资源总量123.8×108m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m3。比较干旱的西北六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300m3, 也高于山西,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 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我省亩均水资源量180m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全省年供水量约为60×108m3至65×108m3, 人均供水量180至200m3, 不到全国人均值440m3的一半。我省地下水严重超采。1971年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约为11×108m3, 而近年来的年开采量已达40×108m3, 累计超采109×108m3。

二是土地资源。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字, 2008年末我省耕地面积为405.33×104hm2 (6080万亩) , 按全省总人口平均人均0.12hm2 (1.8亩) , 按乡村人口平均0.17hm2 (2.56亩) 。高产田主要分布在上党盆地、晋南盆地、晋中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等5大盆地, 土地肥沃, 水利设施较好;中产田分布在太行山沿线及部分山区的沟坝地、下湿地;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吕梁山沿县及丘陵山区的坡耕地, 产量低而不稳。

三是热量资源。我省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 南北横跨6个纬度, 无霜期110~220天, 南长北短, 平川长山地短。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 且由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逐渐递减。在光热资源充足的南部地区可以一年两作, 小麦收获后复播玉米等作物, 而在北部一些高寒冷凉山区只能种植荞麦、燕麦、莜麦、糜子等小日期作物, 产量偏低。

(二) 农业生产设施。

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 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脆弱, 物质技术装备落后, 防灾减灾能力不强,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上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 由于年久失修, 损坏严重, 功效已大大降低。耕地中旱地面积大、中低产田比例高, 旱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0%, 中低产田面积又占到耕地面积的70%, 而且地力较差, 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年际间波动很大。目前,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288×104k W, 亩均400W;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占到全省的56.8%、42.6%和16.9%。这些措施, 使得我省农业具备抵御中等风险的能力。

(三) 农业生产灾害风险。

山西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是“一旱二寒”,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结构调整的影响, 病虫害发生也有加重之势。一是干旱频繁发生, 危害严重。山西水资源十分短缺、降雨偏少, 十年九旱, 春旱几乎年年发生。一般年份, 粮食作物受旱面积在133.33×104hm2以上, 不能适期下种或下种后出苗断垄严重的在33.33×104hm2以上。二是局部地区的冻害时有发生。南部麦区易受晚霜冻危害, 北部玉米主产区后期极易遭受早霜冻危害。2009年春季小麦遭受严重冻害, 造成水旱地小麦群体不足, 亩均减少5—10万穗, 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三是病虫害呈加重发生之势。病虫害总的趋势是发生种类多, 发生时间早, 发生面积大, 危害重, 我省小地老虎、玉米红蜘蛛和草地螟等病虫害时有发生, 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四) 农业科技。

我省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慢, 除受生产条件制约外,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面小, 推广速度慢也是主要因素。从品种上看, 玉米品种多、乱、杂, 一个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上百个, 最大的种植面积也仅有6.67×104hm2, 农民选择品种无所适从, 耐密型玉米品种面积占不到玉米种植面积的20%;小杂粮大多为传统农家品种, 产量偏低;脱毒种薯面积占不到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从技术上看, 目前我省玉米种植密度在2500—3000株, 比最佳密度少500—1000株, 地膜覆盖、少耕穴灌等技术还没有在适宜区普及。同时, 积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不能给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分析

(一) 耕地潜力。

我省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据统计局年报, 1978年我省耕地面积为392.34×104hm2, 到1995年下降到364.51×104hm2, 年均减少1.64×104hm2;1996年农业普查后, 耕地面积变更为455.63×104hm2, 到2005年下降到379.32×104hm2, 年均减少8.48×104hm2, 尤其是2000年以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占用耕地大幅增加, 加之退耕还林政策实施, 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近两年耕地面积基本实现占补平衡, 2006年、2007年分别为4.5.43×104hm2和4.5.34×104hm2。目前我省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占用耕地不可避免, 而是大都是质量较好的地, 而补充耕地质量较差, 加之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因此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难度很大。

(二) 结构调整。

从近年的情况看, 由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粮食补贴政策, 粮食面积保持稳中有增。粮食品种结构, 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变化较大, 总的趋势是小麦、杂粮减少, 玉米大幅度增加。我省小麦由于单产水平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积逐年大幅减少。1998-2007年全省小麦年均种植面积79.31×104hm2, 比1988-2007年平均水平下降19.89×104hm2, 超过同期粮食面积减少的总数;由于畜牧业、加工业发展对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之玉米比较效益提高, 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1998-2007年全省玉米年均种植面积100.97×104hm2, 比1988—1997年平均水平增加32.59×104hm2, 比1978—1987年平均水平增加40.29×104hm2, 2007年达到131.33×104hm2的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首次超过133.33×104hm2;杂粮 (包括大豆、薯类) 由于种植区域退耕还林还草, 市场销路不畅等原因, 种植面积也减少较多。

我省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重点是稳定小麦面积, 扩大玉米面积, 减少小杂粮面积。特别是玉米种植, 我省仍有潜力, 北部地区推广地膜覆盖, 南部地区调整复播作物品种结构后, 还可再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上百万亩,

(三) 生产技术。

我省粮食单位水平较低, 从技术上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可选取先玉335、郑单958等耐密型玉米品种, 并提高脱毒马铃薯应用面积与小杂粮新品种面积使用面积, 这样全省可增产粮食6×108kg以上。地膜覆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推广还有很大空间, 特别是近年来的少耕穴灌、渗水地膜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努力, 力争使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8%提高到50%以上。

(四) 防灾减灾。

我省的自然条件, 决定了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水浇地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四、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路和措施

(一) 发展思路。

粮食生产发展要致力于加强耕地生产能力建设, 调整品种结构, 发展高产粮食作物, 提高单产水平, 确保粮食总量基本平衡。山西粮食生产必须保持粮食总量90%以上的自给率, 其中小麦保持50%以上的自给率。为此, 必须守住400×104hm2 (6000万亩) 耕地面积的红线,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0×104hm2 (4800万亩) 以上, 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66.67×104hm2 (1000万亩) 以上。

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改造大面积的中低产田, 增强耕地地力, 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二是从调整品种结构上入手, 在稳定小麦面积的同时, 实施玉米丰产增粮计划, 拓展玉米种植区域, 建立一批优势粮食产业带和产业区, 提高玉米单产水平。

(二) 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程, 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三是强化政策扶持, 构建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四是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

五、政策建议

(一) 对重大技术实行物化补贴。

目前良种补贴已在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主要作物上实行全覆盖, 建议对地膜覆盖、有机肥及配方肥等增产效果显著的重点实行物化补贴。

(二) 扩大粮食作物的良种补贴范围。

目前, 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小是制约马铃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建议对马铃薯实行良种补贴, 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的单产水平。

(三)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

篇4: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年度调研课题SKL—2015—48 《习近平系列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自人类出现以来,人类就把自身同自然界逐渐区分开来,并尝试在实践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初和谐到对立与紧张,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峻考验,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解我们才能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解;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一、人与自然和解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生产力,为和解奠定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够为“人与自然和解”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其一,“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人们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就不可能思考自然状况对人们的影响,不会产生人与自然和解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解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二,生产力是标志人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的范畴。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的决定条件。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能力。在和解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社会制度以及良好的环境,这些都需要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其三,解决社会对自然资源无限需要和自然界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展替代性原材料的生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同时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存量又是不均衡的,有些资源相对贫乏。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产替代性原材料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科学技术越是先进,生产同一数量的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就越少,从而所耗费的自然资源也就越少。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和解提供政治保障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以及人对自然的利用与保护形式、内容和范围等,都要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虽然资本主义相对它所处的特定时期有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具有比前一种社会制度相对的和谐性。但是“当今西方社会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唯利是图的本性使人们把自然界当作谁也不用负责任的‘公地,拼命地开发,贪婪的利用和索取,从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与再生能力”,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疏离。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属于剥削与压迫性质的社会制度,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自然与人的发展的桎梏,最终会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下,这些问题是不能消除的,并提出了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关系的远大目标。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只有非剥削性质的社会制度,才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解提供更大的空间,才可能建立一种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马克思提出了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本途径即只有到了公有制占主导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为和解提供精神动力

思想决定行动。人们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平衡协调的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的生态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沐浴。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要积极开展广泛而深度的生态环境教育,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开始,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原理,使人类与大自然平衡协调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彼此互动的,而处于主导者方面的,是有意识、有理性的人类,理应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承担更多一些的责任和义务。在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过分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性力量,忽视了主体必须受客体的制约和限制这种受动性。这种片面认识导致人类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以征服、主宰自然为己任,把物质需求和利益需要作为人类实践活动追求的唯一目标,只注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忽视了人对自然应负的责任。因此,提高实践主体的生态环境素质,对人的基本要求就在于更加“善意地”和人性化地对待自然界,特别是要善意地对待有感觉、有趋利避害欲求本能的非人类生命体热爱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人类必须自觉地把自身置身于整个生物圈的相互依存的网络中。人类在自身的发展活动中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使生态系统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达到最佳效果,并使其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

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各民族的幸福,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面对资源约束紧张、环境污染较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形势,我们必须做到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这体现了人们新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探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庄严的承若,建设美好家园,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每一寸国土我们都要倍感珍惜。要努力做到人口总量与环境资源均衡发展,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相协调,加强开发强度的控制,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建成一个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生态系统,生活空间适宜人们的居住,山清水秀的适宜生存空间,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水净、天蓝、山美、地绿的世外家园。对于我国的目前的发展来说,土地是相当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条。将提高空间利用率作为我国国土空间看发的重要任务,引导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和谐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格局,空间结构得以优化,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增强区域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资源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正日渐显示出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加快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脚步,对我国海洋保护、维护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困境和环境保护的制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好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的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现如今,社会对资源的紧缺认识程度仍然不够,节水、节地、节能、节矿人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必须要树立节约观,充分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强化节约理念,逐步形成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协调的资源利用的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人均能源的占有量较低,能量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的强度高,能源消费的供需矛盾尖锐,因此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很多地区正常饮水都很困难,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足以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开发、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面对我国目前资源环境的恶劣状况,不仅要强调环境的保护力度,更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的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的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我国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推进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生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起来。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解决那些损害老百姓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要加强国家之间的生态环境合作,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基础之上,积极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应对全球生态变化的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宁茜,陈艳玲.依附·征服·和解——重温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解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宁茜(1987-),女,河南新郑人,硕士研究生,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篇5: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常见方式。对自然垄断领域进行规制,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做法,但传统的规制方式积弊甚多,亟待改革。

一、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自然垄断行业”,是指公用事业为主的特殊行业,如供水、供电、煤气供应等,也包括与之相辅的特殊产业。这类自然垄断行业的初始投资一般都十分巨大,如果任由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如不加以适当规制,极易产生不利于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改进的后果。自然垄断行业通常具有的特征是:面对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与两家或更多的企业相比,某单个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的商品供应市场,并由此而形成垄断性经营。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更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世界各国政府都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规制的做法。

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概念与类型: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是指在竞争很弱的自然垄断产业领域中,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一种类似竞争机制的激励机制,作为导向垄断型企业的经济决策;或者制定强制性措施,对垄断型行业的市场准入、价格、产量、质量、环保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自然垄断行业规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经济性规制;另一类属于社会性规制。自然垄断行业无规制的后果,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后果是:市场竞争无法实现优胜劣汰,任何企业都达不到经济规模,恶性竞争持续不断。另一种后果是:市场竞争达到了相对均衡,某个企业独占市场份额,达到规模经济,商品生产成本因此而大幅度降低,但是无数其他企业被淘汰。

二、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合理性

1、自然垄断企业的目标具有双重性。自然垄断行业一般都具有普遍服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该类行业中的企业应将公益性目标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作为一个企业,其重要目标是追求利润(经济效益)。因此,对企业如不进行适当规制,垄断性企业就会倾向于制定垄断高价,掠夺消费者。

2、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相对于垄断生产者,其它生产者处于弱势地位。相对于垄断生产者,消费者更是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地位。

3、市场经济秩序的条件缺失。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对生产者如不加以适当规制,则难免会出现垄断欺市、特权经商的现象。营造公平交易的秩序,需要“规制”来作为行为规范的依据。只要“规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就不可能被完全取消,其本身变化的只是适应合理性需要的规制形式。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

深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是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主要理由: 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垄断性领域竞争的引入将不可避免,竞争因素将日益增多,垄断性市场结构必然被竞争性市场结构所替代。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不再是国有经济独此一家,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将更多地参与进来。

二是竞争性市场结构将逐步向曾经的自然垄断领域延伸,而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变化,必然进一步催化自然垄断行业规制体系和规制方式的创新。

三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日益催促我国加快改革传统的规制体系和规制方式。例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的规则要求每个成员的国内市场规制必须与其接轨,不得设置开放国内市场的歧视性障碍。

当前,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1、规制改革的取向与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自然垄断行业规制体系和规制方式,已显示出不适应甚至不合理的矛盾越来越多,尽管改革已经启动,但总体上的收效尚不尽如人意。

推进自然垄断行业规制体系和规制方式深化改革的战略取向是加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经济性规制向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并重转变;二是由注重生产者主权向尊重和着力保护消费者主权转变。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的重点是:要改革现行规制与国际惯例不对称的政策与措施,尤其要注重调整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全的政策与措施。要改革现行规制中一些虽有明确的规定条款,但实际执行时难操作甚至易引发偏差的政策与措施。要改革进入规制、价格规制等易造成不该垄断而强化垄断的政策与措施。要改革执行经济性规制易与社会性规制相抵触的政策与措施,特别要注重调整和完善旨在增进广义社会福利的社会性规制,如环保、卫生、教育、文化和体育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政策与措施。要改革虽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但规制本身易造成垄断租金,特别是企业凭借规制不完善或有缺失的规定条款,易引发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政策与措施。

2、剔除设租性规制。在推进体制转轨阶段,新的制衡约束、监督检查制度尚不完善,权力寻租还不可避免,尤其是“行政审批”这类常见的规制方式,由于审批权限的自由裁量空间难以控制,极易引发在实际执行中的主观随意性。因此,自然垄断规制改革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建立规制的主旨并非是为“设租”。

自然垄断规制改革应剔除的主要内容:一是必须将自然垄断已不再明显的产业里继续排除竞争、以行政力量支撑垄断地位的一些没有合理性的规制,坚决予以废止。二是必须将垄断性企业的利益凌驾于消费者利益之上的一些没有合理性的规制,坚决予以取消。三是必须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现行规制中易被收买又难以监督、制约的政策和措施,凡无必要的,坚决予以剔除。

3、填补规制真空。首先,在体制转轨中,易出现制度(规制)缺失或真空。例如:旧的规制被废止,新的规制在建立过程中没有完全涵盖应调整的主体和事件;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规制体系和规制方式不断提出新的调整或修正的要求。第二,出现规制真空,必将导致无法可依。因此,在推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应包括填补规制真空。第三,垄断性行业规制,原来所依据的多为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及各种内部条例、内部规定,既不公开也不透明,这类规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应再用,而要遵照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规范授权,进行重新制定规制。第四,在制定新的规制过程中,必须高度注重程序公正的问题,要让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尽量照顾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

4、强化对规制者的规制。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体制和机制,必须建筑在完善的法治条件下,而法治则必须通过其两个作用来为市场经济运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依法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即约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二是依法约束经济人的经济行为,即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竞争。结论:强化法治的第一个作用至关重要。

一些人反对政府干预或规制,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当法治的第一个作用不能保障时,政府规制市场难免滥用权力。当前,一些地方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现象,与规制权被收买不无关系。

篇6: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一项崭新课题。去年以来,上饶县从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入手,全面实施村落社区党建试点工作,积极开辟农村党建新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上饶县组织力量就此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立村

落社区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1、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村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动员、自我参与。而村落社区,就是农民群众直接自我参与的阵地和链体,农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受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村落共同建设和共同繁荣来体现的。因此,构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落社区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设立村党总支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支部,在设立村党支部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小组,对于加强村落社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成为村党组织延伸的“服务站”。当前,随着撤并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由2-4个行政村合并后的大行政村,由于地域面积广、党员分散等因素,而导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难以展现。而在村落社区建立的党组织,能够有效利用村落社区这一良

好平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使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有力加强,进而使党在农村的政策传导渠道更加畅通,基层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更为强大。

3、成为党员发挥作用的“主阵地”。目前农村仍然存在党员难以发挥作用、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的问题,通过建立村落社区和在村落社区建立党的组织,并在村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建立以老党员为主的“五老”志愿者协会,以及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社会互助救助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为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协调村落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舞台,从而为村落社区建设找到了主心骨,形成了核心,使村落社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成为推进村民自治的“新平台”。农村税费改革后,经过撤乡并村,不仅减轻了农村负担,又且还夯实了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

组织建设。现在的行政村规模大了、范围广了、干部少了、机制活了,这无疑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村民委员会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村委会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发展计划、村规民约难以实现等等。村落社区就为实现村民自治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村落社区党员在本村落的公益事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互助互济、纠纷调解等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盲点,可以较好地弥补乡村两级管理上的不足和缺位,增强村民自治机制的活力,从而达到深化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效果。

二、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的利弊分析

为切实明晰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上饶县对花厅、黄沙岭、煌固、石狮等四个乡镇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

村落社区党组织建立前后的数据对比。表﹙1﹚数量上对比项目数量行

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落社区党小组设置前43个43个387个0158个设置后39个39个387个132个132个表﹙2﹚活动上对比

项目数量电教播放点播放电教片培训班组织学习组织生活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设置前39个156次117期167次78次27个196次设置后132个528次396期573次264次121个662次表﹙3﹚作用上对比

项目数量提供致富信息提供服务便利赠送科技书籍落实帮扶资金党员联系群众硬化维修道路维修水利设施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投工投劳设置前374条195次813本56万元1254人64公里27处244个1763个设置后683条475次2621本124万元3258人115公里49处457个2696个

按村民小组设置党组织的不利因素

1、党员人数较少,设置上不够合理。设置前,四个乡镇共有43个行政村,均单独建立起了党组织,但行政村规模大小不一,党员数量分布差别较大。有20个村人数超过3000名,平均每村党员65名,最多的村有党员109名。设置前,党员最多的村党小组有21个,大的党小组有党员42人,小的党小组有党员2—3人,设置后共有39个行政村,村落社区党小组132个,平均每个党小组有党员24人。由于设置不合理,党小组大小悬殊,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加强,特别是党员人数较少的党小组,一部分党员在外务工,平时组织学习也因为人太少缺少气氛,导致党组织活动无法开展。党员人数较多的党小组,又因为党员从事的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党员管理难以有效加强。

2、缺少有效平台,活动上难以开展。设置前,四个乡镇43个村党组织共开展各类活动741次,设置后,共开展各类活动1761次。由于缺少活动平台,党小组活动无场所,党员人数少甚至到不了,致使党小组无法开展活动,造成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党小组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少数党支部长年不活动,即使活动也流于形式,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3、行业呈现多样化,作用上较难发挥。设置前,四个乡镇3148个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813件,义务投工投劳1763个,落实帮扶资金56万元。设置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1615件,义务投工投劳2696个。落实帮扶资金124万元。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带来了行业的多样性,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村党组织难以统一组织活动,党员发挥作用难以体现。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的基本是一些年老体弱或无一技之长的党员,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组织缺乏应有的活力。有的村甚至连党支部书记都没有合适人选,上级党委下达给村支部的任务不能及时落实,更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实现农村党组织体系多元化,有效破解了农村党组织面临的村域面积变大、村组干部减少这道难解的“加减法”,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

变,实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合村并组后村域面积的扩大,给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一系列难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党员赶到会场一般需2-3个小时,远的需要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下午才能赶到。同时由于农村客观存在的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员老化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党员参会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打破了单一的设置模式,党组织架构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落社区党组织”为基本模式的党组织网络体系,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以煌固镇彭宅村为例,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前,由于党员居住分散,加之村级可支配财力的减少,支部每年只能保证在“七一”期间集中活动一次,平时党员学习、召开支部生活会很难集中,存在“开不起会”的问题,成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后,以下设党小组为单位,召集党员开会比以

前便利得多,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星期组织党员上一次社区夜校,每月开展一次党组织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村组干部可以保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

2、由地域型向功能型的转变,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村落社区党组织设置,为党组织提高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提供了组织保证,增强了发挥自身作用的针对性。为了配合产业的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以村落社区为单位组织群众开展联片种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村党组织的协调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某一个村落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一般都邀请其他村落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做到了生产、加工、营销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

3、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促进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村级组织的运作一直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村组干部直接面对的是村民,农村各种繁杂事务要靠村组干部用“行政命

令”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推行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微观型的农村自治模式和多元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村干部从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的“风口浪尖”上解脱出来,以农村社区区域自治的形式,把村干部联合搭配到社区,让村干部腾出精力谋发展,使社区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同时,在社区内开展的党员帮、干部扶、能人带和互帮互助活动,又使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克服,实现了村干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体制上缓和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实现了农村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必须依靠一定的组织形式,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否则,在农村党员独立分散的情况下,单纯强调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便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过村落社区,使党员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学习,提高技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使大量有“双

带”能力的无职党员成为“有职党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等先进群体力量的有效整合,使得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了巩固。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困难。

篇7: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提案者:民盟周村区基层委员会

周政办复字[2005]58号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149号重点提案的答复

民盟周村区基层工作委员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整合人文自然资源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建议很好。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此提案。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利用提案中的建议,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科学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截至目前,我区已与山东财政学院旅游管理系签订了制定《周村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协议书,5月底规划专家已来我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工作。

二、抓特色旅游。我区旅游发展的宗旨是:充分利用我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周村古商城的开发为龙头,带动其它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旅游品牌。目前在周村古商城建有周村烧饼和王村醋制作作坊,在大染坊景点里建有传统的丝绸纺织、印染整理有关设备,可为游客提供直接动手参与项目。周村煮锅也可以成为地方名吃,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华泰烧饼有限公司被列为旅游购物商店,并被评为省级首批“六真店”。今后区里将在旅游商品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第一届旱码头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对提高我区旅游的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年9月份我区将举办第二届旅游文化节。另外,我区将组织各旅游单位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推介会,并将召开我区的旅游推介会,邀请省内外各大旅游单位来我区考察,进一步加大推介力度。同时,我区还将设计一部分带有周村古商城标志的小纪念品,如钥匙扣、台历、书签等,在购票、举办活动或节假日时馈赠友人,以达到随时随地宣传我区的目的。

篇8: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思考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 东临陕西、北接内蒙、南靠甘肃, 主要的森林资源有贺兰山森林、六盘山区森林、罗山森林以及灵武干旱草原地区的灌木丛林。在过去, 由于自然气候和人为的破坏导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比较低。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树木种类也有所增加, 森林资源得到丰富, 更加接近自然原始森林。

1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最早由欧洲提传出, 其中, 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被世界各地相关工作者普遍接受和认可。参考原始丛林资源对现有丛林进行改造, 以乡土林木为主, 集不同树种、不同层次和不同品质林木为一体, 形成类似于天然丛林的结构。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指通过人为的对丛林进行筹划和控制, 使丛林更加趋向于天然形态, 在控制丛林形态的过程中要对林木进行自然更新换代, 以加强其生态体系的缓冲效能[1,2]。

2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准则

2.1 保护好初始物种, 挑选与该地区相适宜的林木品类

尽管多种林木混合生长是近自然规划经营的特征之一, 但是在添加外来物种的时候应该挑选与该地区地质特点及气候特点相适宜的林木品类。同时, 对初始物种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应该更加对其施以保护, 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造成破坏, 使生态链发生变化, 影响生态环境, 产生不良后果。

2.2 加强泥土肥沃度

泥土是所有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虽然丛林对泥土的要求没有农作物对其的要求高, 但是泥土肥沃度越高, 林木的生长更加旺盛。因此, 在经营近自然森林时应该加强并保持泥土肥沃度, 但是无需过度施肥, 只要保证林木的自然生长即可。

2.3 把握经济效益, 接受林木天然灭亡

在近自然规划经营时, 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对丛林生态体系的平衡加以忽略, 对丛林进行破坏和过度开采。在进行科研时, 要把握好基本经济效益, 使其与科研能够平衡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经营规划时应该接受林木的天然灭亡, 灭亡代表新生, 林木的天然灭亡可以使一些新的树木成长起来, 林木总量持续增长。

2.4 自然干预, 发挥森林自然调节控制力

对丛林进行模仿自然干预, 在经营时参照自然气候的改变进行自然干预;近自然规划经营是以丛林本身的发展规则为基础, 由于丛林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控制能力, 所以管理者应该遵从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丛林自然调节控制力[3,4]。

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宁夏地区拥有较多的丛林资源,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和干扰, 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林木种类不够丰富, 树种构成不合理等。近自然规划经营可以改变这些现状, 使该地区的森林生态体系更加健康合理。同时, 由于过去对林木的砍伐过多, 使得很多优良的树种日渐减少, 乔木林渐渐变为中丛林, 甚至变为矮丛林, 加之砍伐后的林木品种单调, 很难抵御天然灾害, 丛林的整体质量越来越低, 近自然规划经营理念提出和自然规律相协调, 依托自然力量和天然环境来使丛林恢复天然状态, 这种经营方法可以解决丛林现存问题, 有效地促进森林的繁荣生长。

4 建议

4.1 完善森林树木砍伐控制体系

我国的林木砍伐控制缺乏规范性, 在一些地区对林木砍伐数量有规定, 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公益林和天然林, 但是却对近自然经营造成了影响, 使其不能良好展开经营。因此, 应该对森林树木砍伐控制体系加以完善, 相关部门应该对砍伐数量作出明确规定。

4.2 合理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

在规划经营管理时, 应该严格遵照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 并且对其合理运用, 结合宁夏地区的丛林现状, 根据其生态体系天然生长规则, 使林木实现自然更新换代, 在丛林规划经营时, 应将核心放在改良丛林构建及获取生态和经济效益上面。

4.3 提高森林防护人员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的森林防护人员有很多, 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实际的从业者中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很少, 使得森林防护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 不但要对当前的从业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还应该在招募选拔时提高门槛, 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选聘一些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从根基上提高防护人员的整体素质[5]。

4.4 提高监测技术, 加强经营研究

当前运用的近自然规划经营方法和技术都是从欧美国家引入的, 目前还属于试验期, 而我国森林资源丰富, 以后相关技术的实际运用会越来越多。因此,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经营规划研究, 提高监测技术, 探索研究出和我国森林现状相适宜的技术和方法规范, 使我国的森林生态体系朝着良

参考文献

[1]肖志军.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 2013 (14) :55.

[2]何见.城市森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与对策研究:以樟树市城市森林建设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 2014 (2) :13-14.

[3]朴常革, 陈方昕.浅谈哈尔滨市近自然森林经营[J].防护林科技, 2013 (6) :55-57.

[4]魏利, 郭岩, 郑思俊, 等.城市森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 2011 (5) :20-22.

篇9:关于自然法的零星思考

摘 要:自然法研究意义:国家意识源于自然法;自然法推动国家进行政治改革,洛克承袭了典型的不列颠经验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自然法和实体法关系的研究。通过对自然法的一些思考来找寻那个在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依然保留下来的规律,仅希望找到最基本也是最值得我们遵循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自然法;国家意识;法理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46-02

正如登特列夫所说“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对不可能演变成后来国际闻名的普遍法律;如果没有自然法,中世纪神学智慧与世俗智慧之综合,亦必永无可能;如果没有自然法,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美国与法国大革命,而且自由与平等的伟大理想,恐怕也无由进入人们的心灵,再从而进入法律的典籍。”[1]8自然法对欧洲法律史的演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现代法律的雏形和回归。旨在通过对自然法的零星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自然法思想,继而发现自然法的深层意义以及对现代人的启发。

一、自然和自然法的含义

(一)自然的含义

要探讨自然法的概念,先研究一下希腊的自然概念。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natura,在英文中是nature,它的最初含义无疑是指物质宇宙,但我们概括的这个含义却不仅于此。我们说自然指的是物质世界,是某种原始元素或规律作用的结果。在这些最简单和最古老的意义上,“自然”就是一种原则表现的物质宇宙。但是后期的希腊学派回归到那些希腊最伟大的知识分子当时曾经迷失的方向上,他们在“自然”的概念中,在物质世界以外又加上一个道德的世界。他们将这个名词的含义加以扩展,使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宇宙,而且包括人类的思想、习俗和习惯。

(二)自然法的含义

不同时代的学者概括了不同的自然法的含义。

1.西塞罗关于自然法的定义是明确的,那就是由上帝制定的,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超越国家、民族和时代,适用于善良人们的永恒不变的法。

2.格老修斯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法概念: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相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

3.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明确指出:自然法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神明制定的,总是保持稳定不变。

4.霍布斯在论述自然法的含义时说:“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和一般法则。这种戒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和剥夺保全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3]97

5.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的关于自然法的含义的概括:“教导者有意遵从理性的每一个人在保存自己不成问题时,他就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类,而除非为了惩罚一个罪犯,不应该夺去或损害另一个人的生命以及有助保存另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健康、肢体或物品的食物。”[2]7

6.孟德斯鸠的自然法思想:在所有这些规律之先存在着的,就是自然法。所以称为自然法,是因为它们是单纯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本质。如果要很好地认识自然法,就应该考察社会建立以前的人类。自然法就是人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所接受的规律。

7.卢梭的自然法思想:首先,自然法先于理性存在于人类的自然状态;其次,人类社会由自然状态通过社会契约进入社会状态;再次,事物的法则是物极必反。

8.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阐述:那些外在的法律即使没有外在立法,其强制性可以为先验理性所认识的话,都称之为自然法。

(三)自然法的演变过程

1.古典自然法理论,我们将古典自然法理论归纳为三个形态: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念,人文主义的自然观念,斯多葛派的伦理自然法观念。

2.基督教自然法理论,自然法并不来源于自然本性,而是来源于上帝的智慧;不再视为人的理性的产物,而是上帝的永恒法的确定。

3.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随着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的埋葬,资产阶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了,法律文化呈现繁荣景象,人类法律文化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跃,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从神学过渡到理性思考的年代。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格老修斯、斯宾诺莎、普芬道夫、霍布斯。

二是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自然法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等,推动了社会改革的发生。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

三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学不仅运用于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而且还被运用于创立部门法学之中。代表人物:卢梭、罗伯斯庇尔、华盛顿、杰弗逊。

四是新自然法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富勒对拉德布鲁赫用违反“最高法律”即自然法为理由宣布纳粹法律无效的主张同样表示理解,这就成为使法律无效的办法。复兴的新自然法分为神学的和非神学的两大类。代表人物:马里旦、菲尼斯、富勒、罗尔斯、德沃金。

二、自然法孕育于自然状态中

自然法有它的生存环境。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酝酿出自然法。

(一)自然状态的含义[11]

自然状态是人类原有的一种完美的自由状态,没有法律、没有争斗、没有制约,人们活在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中。首先,这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利都是相互的,人们无论是自己本身还是自己所拥有的权利都是完全平等的,只要他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其次,人们在越来越尊重自己的同时就会越来越尊重他人,相同的动机使人们知道爱人同爱己一样都是他们的责任。再次,这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但并不是一种放任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状态中虽然拥有处理其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他并不拥有毁灭自身或自己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二)在自然状态下,自然法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会义无反顾的遵循和维护它

自然法制止所有的人侵犯他人的权利以及相互伤害。当某个人违反自然法的时候,就宣布了他自己不是按照理性和公道的规则而生活的。而理性和公道的规则正是上帝为了人类的相互安全而设置的行为准则。所以,每个人基于自己所享有的保护全人类的权利,都有权制止或在必要时毁灭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可以对任何触犯自然法的人进行惩罚。

三、人的理性源于自然法理论

(一)理性

如格老修斯说:“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法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相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动;反之,就是道义上的罪恶的行为。”[4]143又如,洛克的《政府论》中这样论述自然法: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愿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而在笔者看来,首先,理性是人们意志中抽离非理智因素而能与其他人产生共鸣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理性首先是人们的习性,是每个人都有的意识。其次,理性是不包括人的非理智因素,比如:人们在情急时刻的第一反应,人们由于受到某种情感制约时表现出来的反应,在药物或疾病的影响之下表达出来的反应等等。再次,就是能和他人产生共鸣。其实,理性生存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无论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的认知或多或少,一旦有人提出,所有的人都会对此表示同意和认可。

(二)理性主义的价值体系

古代自然科学本身并不解决神学和哲学问题,然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却可以做到,这是因为它与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密切相连,这就是理性主义的价值体系。在早期它倾向于将上帝降格为启动世界机器的原动力然后就不再干预其运行。然而之后的新机械论对宇宙的解释,就不再将上帝视为难以理解的创造者和审判者,而是世界机器的建筑师,世人只要适当地运用理性就能够了解世界机器的运行了。当神学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更倾向于从理性中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继而希望从自然法中得到答案。

四、自然法的研究意义

作为实践哲学的“核心课程”,自然法毅然成为新学科(典型的是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改革的发源地,自然法的那些理论也成为哲学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国家意识源于自然法,格老修斯在17世纪自然法学派中首创社会契约学说,这种社会契约学说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的,他以此说明国家的起源。

自然法推动国家进行政治改革,洛克承袭了典型的不列颠经验主义,为自然法学注入了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气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都是对洛克自然法原则的确认与重申,即使在今天,其保障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都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推动了自然法和实体法关系的研究。那些在17世纪后期自然法理论中,特别是洛克、普芬道夫之后,陈述的问题是自然法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一种人类结构,而不是一种道德范畴,使之免于陷入怀疑论。这样的话,就把自然法学家引向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一个方向是在人的天性中找寻自然法的存在并说明自然法有动机作用的一面;另一方向就是从金钱或是家庭到公民社会或国际社会的人类道德制度中的集体效果中追寻证据来证明自然法的真实存在。然而社会的传承却没有像自然法的理性思考一样传承下去。这个问题的思考就为我们研究自然法和实体法打开了研究空间。

五、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遭受着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冲击,使我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地被颠覆。本文想通过对自然法的一些思考来找寻那个在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依然保留下来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不存在于现代社会而是要还原到人类最初的自然状态下去寻找,因为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生活存在的最小必须和生存下来必须要遵循的规律。而这个自然状态下必须遵循的规律就是自然法。仅希望本文对自然法的零星思考能够找到那个我们最基本也是最值得我们遵循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李日章,梁捷,王利,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2]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馆,1983.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杨思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6][英]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7][法]雅克·马里旦.自然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鞠成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申建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上[M].吴叙屏.张良福,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10][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下[M].吴叙屏.张良福,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1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2]鄂振辉.自然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3][丹]努德·哈孔森.自然法与道德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春季托班保育工作计划下一篇:许多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