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云南特点的作文

2024-05-04

写云南特点的作文(精选9篇)

篇1:写云南特点的作文

在这个寒冷的寒假里,我幸运地来到了四季如春的省城——云南。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有52个不同民族的4000多万人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人们脑海中,云南是孔雀的化身,五彩斑斓,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然而,当我亲临这片宝地时,却发现这里不仅非常美丽,而且是那么的纯净、质朴,在不经意间临近汇集了神话、歌舞、绘画、古乐的民俗风情。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纳西族的东巴谷文化以及各民族男女的称呼与语言。

丽江东巴谷,海拔为2700米,它的文化集中显示在东巴壁画上。东巴壁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它共分为六个部分:创造篇、因果报应篇、迁徒定居篇、战争篇、爱情篇以及人与自然篇。就拿因果报应篇来做例子:壁画上显示人的一生有三个境界,天堂、人间、地狱。有一个人在人间的时候只砍树,而从不种树,死后便降入地狱,报应是万箭穿身!壁画从六方面反映了东巴人的精神理念。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听导游说:过去东巴文字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这可是纳西族的一个特色。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我所到达的旅游景点,称呼男女的用词都不一样,而且我还学了几句呢!

昆明称呼女方为阿诗玛,称呼男方为阿黑哥;大理称呼女方为花,金花是最漂亮的,然后就是银花、铜花、最差的就只能是铁花了,称呼男方为阿彭哥;丽江称呼女方为潘金妹,也可称为胖金妹,因为当地以胖为美,胖为贵,越胖的女子就越有力气,胖的可达200斤左右!称呼男方就是胖金哥了,当地的胖金哥要想赢得胖金妹的喜欢,就得把自己养得肥肥的、黑黑的。如果嫁给了胖金妹,胖金哥在家不要太享清福噢,不用外出挣钱,都是胖金妹出去挣钱,而胖金哥只需待在家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

民族语言也别有一番趣味,在此,我教大家几句。大理人说谢谢是“一味你”你好是“拜哦”;吃饭是“一嚓”。丽江人把再见说成“泪多多”,因为要告别了,泪水就是多多的!昆明人问你饭吃饱了吗?是这样问的:“你肚子干大了吗?”

像这样有趣的语言和民族文化在云南还多着呢!各位阿诗玛、阿黑哥,你们记住这块风水宝地了吗?有机会你们也去走走看看,一定会收获不小喔!

篇2:写云南特点的作文

我打开的第一张照片就是云南昆明著名的景点“石林”,关于石林的照片可多了,把我看的眼花缭乱,那些石头各式各样,形态万千,有的像水浒传里的李奎抱着一个大酒坛子,有的像西游记了的唐僧取西经,有的像骆驼,还有的像大象、牛、羊,可多了……非常神奇,可见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

最好玩的,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爸爸妈妈在西双版纳跳的篝火晚会,爸爸妈妈和当地的民族姑娘们手拉着手,围着一个火堆一起又唱又跳,脸上红通通的,笑得可开心了,像一朵灿烂的花儿。还有野象谷,爸爸妈妈坐着缆车进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好多成群结队的野象在水池里嬉戏,不时还传来一声野象的叫声,但由于去的游客太多,野象听到游客们的叫声立马跑到树林子里去了。

最好吃的就是傣味儿的烧烤,虽然我没尝到,但我看见爸爸妈妈拍下了和叔叔们一起吃烧烤,一起举杯喝酒的照片,看到他们的那种高兴的表情,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篇3:云南白族服饰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白族服饰概述

白族人口约有160万, 居住集中地区在云南, 以洱海为中心向四边辐射, 还有部分居住在云南的丽江、昆明等地, 再有就是分布在南方的一些其他省份例如贵州等。白族服饰和生活习俗相对比较固定, 民族特点分明易见。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白族服饰也随之变化, 但是白族特定的习俗、风俗和生活、思想方式使得白族服饰的传统制作元素依旧故在, 依旧停留在、反应在白族的服饰之中, 也使得这一民族的特色得以保存和发展。白族服饰与众不同, 自成一脉, 现代的白族服饰是南诏大理时期的服饰文化的延续。白族服饰的形成离不开地区的自然环境的限制, 离不开白族人民特有的生活习惯, 离不开白族人民的独特的审美视角。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白族服饰文化正是这样, 正是在习俗中在历史中产生、壮大和演变的, 白族服饰是白族一大文化特色, 是白族的民族财富。

二、云南白族服饰分类

(一) 白族头饰

白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迁。历史记载“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以及“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 这是曾经的白族人的服饰形象。即便是20世纪初期的白族服饰也与现在的白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之前的风格定位是简洁明快, 当下的定位是色彩斑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白族服饰也与时俱进, 创意革新。金花头饰的创新白族服饰创新的典型代表, 大理的四个美景“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都蕴藏在这一美丽的头饰之中。白族的金花头饰的产生起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起源于对家乡的热爱, 起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当然也离不开白族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聪明智慧的审美情趣。

云南大理周边的白族男子的头饰比较简单, 变化比较少。 较小的男孩子一般只戴帽子。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 成年白族男子的头饰一般使用蓝色或者黑色。保山阿石寨则用7米多的长白布或黑布作包头。

白族妇女头饰相对比较复杂, 对她们而言, 鱼尾帽、花头巾、白缨穗、银簪、冠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理和洱源的白族妇女会依据身份、年龄来改变自己的发型以及头饰。主要表现在颜色的变化, 白族未婚少女可以戴花头巾, 梳一个独辫子盘绕发型等; 年轻的媳妇则戴着蓝布挑花头巾;到了老年改为戴黑布头巾。

(二) 白族刺绣

白族妇女在从小时候起, 便学习刺绣的手艺, 白族刺绣也是姑娘媳妇的拿手手工艺, 习惯认为白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资质聪颖看的就是她的刺绣水准。因此, 无论乡村还是城镇, 刺绣是白族不可或缺的一项家庭社会活动, 大理附近的白族人都是如此。她们刺绣的物品种类繁多, 颜色复杂多变, 图案也是变化多端。白族刺绣的最初目的应该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家庭中使用到的物品如窗帘、背包、衣服鞋袜、各种服饰等都离不开刺绣。刺绣的人从生活经验出发, 会把代表着幸福富贵, 美好吉祥的植物、花卉、动物、图形等绣在自己的作品上。最为常见的有牡丹、石榴、桃、竹、虎、龙、凤、蝴蝶等。洱源、剑川两地的白族妇女的刺绣作品的图案最为种类繁多又倏忽万变;在颜色变化上, 来自大理下关山区的刺绣作品又略胜一筹。刺绣的手法灵活多变, 有时会先依照花样做好剪纸, 有时会直接刺绣, 遇到比较复杂的手工刺绣时还需要实现打好圈架, 起到固定作用, 然后再绣。这些作品制作完成以后, 一部分是自己使用, 一部分用来馈赠他人, 现在很多也作为民族风特色产品, 销往各地。

(三) 白草皮披肩

白族妇女特有服饰。一首流行的白族民歌道:“白里透红小情妹, 黑绒坎肩白衬衣:头上包块白头帕, 肩披白羊皮。”唱词描绘了白族妇女在服饰上尚白的习俗与肩披白羊皮的特有妁服峁习俗。剑川、洱源、鹤庆、兰坪一带均白族妇女喜披白羊皮的习惯, 历史相当久远。明代学者汤升窀修纂的《南诏野史》载: “西爨自蛮, 知读书, 能文字, 舌音清便, 多冒汉人, 见尊长, 披羊皮, 故嫁女授羊皮一张。”这一古俗, 流传至今。择此嫁妆, 求纯的绵羊皮, 不掺杂毛;羊皮须完整保留羊的四肢和尾巴上的皮毛, 不得残缺。清朝《滇南新浯·夜市》赞云:“男既远游, 女当门户, 催粮编甲亦多妇代夫役, 皆能练事无误。”故披白羊皮是白族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说的是白族人由于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白族男子在外谋求营生, 白族妇女则呆在家中包揽了所有家务和田地里的活。羊皮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干活需要负重时可以用羊皮遮挡一下衣物, 而冬天来临, 寒气逼人时, 羊皮可以保存人体的热量, 不至于劳作中的白族妇女受寒。 也正因为如此, 即便到了衣食无忧的现在社会, 白族的一个千年习俗经久不衰, 那就是女子在结婚拜别父母时, 要跪在羊皮上与父母双亲行隆重的磕头礼。剑川沙溪尤其如此, 当地的白族人是羊皮为家庭必有贮备之物, 可以在市场上花钱购买, 也可以自己家里养白羯羊, 等养大之后, 需要时取其皮来用。三合羊皮的价格比较高昂, 只有家庭经济优渥的人家才会使用。

三、云南白族服饰的特点

白族老老少少的妇女都钟爱白衬衣和各种颜色绚丽的领褂, 这些领褂大多是手工制作, 制作精美, 颜色有的是靓丽的红色, 有的是或深或浅蓝色, 她们穿的裤子则是基本都带有绣花边, 裤子的布料种类繁多, 主要是灰蓝、绿色或者这些颜色相间的, 云南妇女爱在绣花短围裙上的周边镶绣出一些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例如花鸟云朵等, 鞋子也是带有复杂多变的绣花图案的。她们的辫子很长, 可以盘在头顶上, 再用红绳缠绕, 外面包着绣花或彩色头巾, 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

而白族姑娘头上的头饰其实暗含了居住地区大理的几种特色美景, 可以简单说成“风花雪月”, 既体现了白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又起到很大程度的装饰作用。“风花雪月”中的风即下关风, 代表此意的是姑娘头饰中垂下的穗子;花即上关花, 代表此意的是姑娘头饰中艳丽的花饰;雪即苍山雪, 代表此意的是姑娘头饰中洁白无瑕的帽顶;而月即洱海月, 代表此意的是姑娘头饰那像月儿弯弯般的造型。总体而言, 这是代表了白族浪漫唯美、 富有民族特点的一种设计风格。白族妇女还有一个爱好是各种银质的饰品, 例如银耳环、银耳坠、银手镯以及银制“三须”“五须”。玉质或者玛瑙珐琅之类也是很受她们欢迎的, 走起路来, 叮咚作响, 跳起舞来, 响声悦耳动听, 白族妇女的服饰从整体上看还是非常协调、美艳大方的。

(一) 服装样式独具特色, 方便劳作

站在样式角度, 白族服饰样式设计主要是为了便于劳作, 当然建立在此基础上, 不乏各种民族特色的装饰。从大理白族的生长环境来看, 高原湖泊, 劳作时必定会经常下水, 所以, 裤腿为宽大设计, 便于折叠挽起。无论男或是女, 都有着包头配饰, 这一配饰的作用有二, 一是收拢头发, 二是防止紫外线直射。另外还有黑领褂, 布料为羊皮或是麂皮, 主要取其耐磨特点。这些设计都非常符合农耕所需。

(二) 偏白色基调

白族服饰基本色素便是其服饰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主要色调就是白色。而白色, 在色素中, 所代表的主涵义为“尊敬、纯净、简洁、和平、谦卑、精密”, 由此给人的色感是“明快、 纯真、清洁、高雅”。白族与“白”有天缘, 民族的命名用 “白”, 民族服饰的主要色彩基调也用“白”, 这绝是一种巧合之中的必然。当结合白族历史和服饰两种文化来分析时, 不难发现, 通过主色调“白”所体现出的是唯美的审美, 折射着简洁的思维, 反映出谦和的性格。在探究白族服饰文化之后, 可以发现白族先民正是建立在色彩崇拜基础上慎重选择了白色, 这是民族特质的象征, 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

四、云南白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一) 道德价值

白族服饰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其民族人的生活习性和喜好, 更是白族道德价值的承载体。其中所体现的伦理意义重大, 比如谦和优雅, 正是在这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中, 才更突显出该民族一心向善的道德价值观, 时刻警醒白族人要以平和待人, 要以善心看待一切, 要简洁淳朴, 时刻鞭策自己成为一个完美之人。服饰是一种外化语言, 表达着自身对于民族特点的理解。白族服饰承载着白族人的道德价值观, 白族人的道德价值观反过来决定着服饰的选择。服饰简洁, 却内涵丰富。道德之无形尽情地寄托于服饰之有形。服饰的特定性折射出道德的特定性, 而各族人民都会通过各自服饰的穿着来凸显自己的身份, 影响自己的行为。服饰所显示的是穿着者的个性特征, 显示的是穿着者的生活态度。 由此不难推断, 一个民族长期性认同某种服饰, 那么这种服饰就自然承载起了这个民族人民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

(二) 追溯白族原始崇拜的历史印记

在唐朝的《南诏图传》和宋朝的《大理国梵像卷》中记载, 南诏和大理国王所穿的服饰上的图案中可以发现, 国王和大将军都有身披“虎皮”的图像。白族儿童的服饰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虎头鞋和虎头帽, 由此可见, 白族人对老虎有崇拜, 因为从这些鞋帽上的虎头纹饰便可见一斑, 甚至在这些鞋帽中直接有虎头图案的手工刺绣, 显示出一种威严, 当然也不乏童趣和天真。一双虎头鞋, 一顶虎头帽, 一针一线, 织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在《南诏图传》中也记载有白族人崇拜的神物“金鱼”和“海螺”, 现在白族孩童都有戴“鱼尾帽的习俗”, 从这些服饰的图案中, 我们大致可以追溯出白族先民原始崇拜的历史印记。

(三) 反映了白族的生活劳动

白族服饰从各个方面把白族人生活劳动的真实写照清晰的显示出来, 比如白族劳动人民耕作过程中, 男人的宽管裤就非常便于劳作, 大裤脚一卷便可以下田干活。而女人衣服基本都少补了围腰和巾帽, 主要就是为了防晒。还有白族的各种民俗节日, 比如观音节等, 参加之前, 白族人都会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 不同的节日穿着不同的服饰。比如婚丧嫁娶等这些特殊的社会活动, 都需要穿着相应的服饰。可见, 服饰不同, 功能不一, 服饰所体现的就是白族人的生活习俗, 通过服饰还能够探寻其民族服饰文化, 意蕴深厚。

(四) 体现白族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在白族人的思想里, 蝴蝶就是耕种大丰收的象征, 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标志。这和蝴蝶多, 年景好的民间传说有关。因此, 他们把蝴蝶绣进女人的衣服或者其他服饰中, 不仅代表着白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审美态度, 希望每一年都能瓜甜果香, 每一年都能谷米满仓。

(五) 具有民族凝聚力

费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 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 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的特点, 并赋予强烈的感情, 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历经历史变迁, 白族人的文化模式逐渐被固定下来, 而其中白族服饰已经发展成为白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服饰艺术文化承载着白族人的生活习惯, 表达着白族人的道德价值伦理观, 同时, 白族服饰文化还有着其强大的社会功能, 即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在这种凝聚力夏, 白族人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一个民族一旦缺失了强大的凝聚力, 必定会在历史长河中, 在大浪淘沙中被掩埋, 更不用说建立自己的国家, 发展成为现代民族。

五、结语

民族文化无形无色, 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有形之物来体现, 比如服饰。服饰文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衣服概念, 还是认同某种服饰的民族文化的体现, 正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之后, 服饰文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代表着更多的东西, 比如民族特质、民族风俗等。反言之, 如果某个民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服饰文化, 只能说明这是一个新生的民族, 还没有经历历史的沉淀。白族服饰文化含有南诏、大理国等不同文化的沉淀, 不仅实用, 还美观, 整个感觉就是端庄而不失个性, 华丽而不失得体, 这种特点的服饰得到了白族人民的认同, 便于大浪淘沙中保存下来, 成为白族文化的重要构成, 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 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周萍.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寻绎[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2) .

[2]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起源及历史[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3]赵卫东.族群服饰与族群认同——对“白回”族群的人类学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 2004 (05) .

[4]管彦波.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功能[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02) .

[5]王宏付.民族服饰色彩的继承与发展[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1) .

[6]金少萍.近现代云南白族地区服饰习尚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02) .

[7]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8]李萨丽.大理白族女性服饰艺术的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3.

篇4:云南宜良方言的语法特点

关键词:宜良方言 重叠 指示代词 虚词 合音词 句法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隶属昆明市,历史上曾经属曲靖市管辖。早期宜良的人口主要是由湖广、江苏、安徽等地迁入宜良县内的。宜良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贵昆片,与昆明话、曲靖话比较接近,但是宜良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仍有自已的特点。本文主要讨论宜良方言语法上的特点。

一、词语重叠形式

(一)名词的重叠形式

名词重叠在现代汉语里多用于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姑姑、妹妹”等。但是宜良方言中重叠式名词其意义和语法作用与普通话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A(儿)A(儿)”式,有两种情况

(1)单音节名词加上儿尾再重叠后表示一般事物,重叠后表示小称。例如:

盆儿盆儿(盆儿) 罐儿罐儿(罐子) 面儿面儿(粉末) 板儿板儿(小木板)

(2)单音节名词加上儿尾音再重叠后产生新意义:

米儿米儿(果实除掉皮的部分) 尖儿尖儿(物体的顶部) 子儿子儿(颗粒状的东西)

2.“AA”式,这种情况可以省略后一个名词,还原为单音节名词。如:

娃娃(小孩) 门门(门口) 眼眼(小洞) 塘塘(凹进土里的小坑)

3.“ABB”式,表示专指。例如:

菜心心 树根根 刀把把 墙角角

4.“AAB”式,重叠后强调名词的性状。例如:

毛毛雨 角角钱 颗颗药 汤汤药 瓶瓶酒 面面辣

(二)形容词的重叠

普通话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AA式、ABB式、ABAB式、A里AB式”。在宜良方言中,形容词重叠的形式主要“ABB式”,其他几种比较少见。如:

白生生 干生生 乌滴滴 火燎燎 绿茵茵

二、代词

(一)指示代词

普通话的指示代词只有“这”“那”两个,近指用“这”,远指用“那”。宜良方言中的指示代词也和普通话一样有“这”和“那”,但宜良方言中这两个指示代词在表示近指、远指,指示事物(或人)时,声调和读音有所不同。在表示近指和远指时,“这”[ts51]、“那”[nɨ51]读宜良方言中的本调,如“这[ts51]点儿有个小猫。那[nɨ51]点儿有个黑点点。”在指代事物(或人)时“这”“那”读成[ts213]、[nɨ213],如“这[ts51]个穿红衣裳的小姑娘是我堂妹。那[nɨ213]个人我好像在哪点儿见过。”这种现象属于“狭义的形态变化”,“专指声、韵、调的变换和音素(不是音节)的增减”,这就是内部曲折。

(二)疑问代词

宜良方言里面的疑问代词有“哪個”(谁)、“哪点儿”(“哪里”)、“哪”(什么)、“多哈”(多会儿)、“几个”“咋个”(怎样、怎么、怎么样)。

三、虚词与合音词

宜良方言中有很多带有“宜良味”的虚词与合音词。

(一)宜良方言中的虚词

1.呢

“呢”在宜良方言中的用法比较多样。

(1)在“呢”作助词 ,宜良方言中的“呢”具有普通话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功能。例如“一个穿呢着红色衣服呢的年轻女人,脉脉含情呢地看呢着她呢的心上人。”再如“奶奶高兴呢得哭啦。”

此外,宜良方言中“呢”还有动态助词“着”的语法功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如“我们吃呢着饭呢的时候,下起了大雨。”“电脑开呢着、音乐响呢着。”

(2)“呢”作语气词,宜良方言中的“呢”有普通话里面“的”的功能。例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呢的导师呢的,她是我最敬佩呢的老师。”

2.挨

宜良方言中“挨”有两种读音,阴平[ãi44]和阳平[ãi31]。

“挨”读阴平[ãi44]时:

(1)“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和”“跟”,如“我挨我小妹一起上街。”

(2)“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构成宜良方言中“把”字句。(在句法中有说明)

“挨”读阳平[ãi31]时,表示被动,如“这个小娃娃不听话,挨他爸爸打手。”这里“挨”就表示了被动的意义,宜良方言中不太常用“挨”表被动,而常用“着”表示被动,因此这句话中的“挨”也可以换成“着”。

3.噶

宜良方言中的“噶”有三种用法: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商量的语气(如:我要克去买药噶好不好?);表示强调的语气(如:我要到姑妈家了噶),这里“噶”加强、强调了“我确实要到姑妈家”;表示说话人不满的情绪,(如:你挨我说好听点儿噶!)。

4.冒

在宜良方言中的“冒”表示劝阻、警告,相当于普通话的“不要”。例如“你倒是冒不要告诉小明这件事噶!冒不要到这个塘塘首里面洗澡,出了事情我们不负责!”

5.“么么噻”(了了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啊”,常用于句首,表示惊讶而发出的感叹。例如“么么噻(了了啊)!有这好瞧漂亮!”

(二)合音词

1.嫑,“不”与“要”的合音。取“不”的声母[p],由于“要”是零声母[iao],二者相拼,表示不要或者愿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帮助等。例如“你给要不要要这本书?嫑。我嫑他挨把我呢书包带回家。”

当“不要”表示劝阻和建议的时候,不能用合音“嫑”,这时相当于宜良方言中的“不消”或者“冒”。例如“你不要挨你呢的思想强加给别人!=你不消(冒)挨挨你呢的思想强加给别人!”

2.

“不”与“有”的合音。取“不”的声母[p],因为“有”是零声母[iou], 二者相拼,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没有”。例如“妈妈呢的饭给吃啦?没有。”“小红今天给在家?没有。”

四、句法

(一)补语的表示方法

1.结果补语的表示方法:动词+呢+补语,例如“说呢好听、听呢明白。”

2.可能补语的表示方法:用“得”“着”在句中作可能补语。例如“这个有点儿绿呢番茄给吃<得>么是吃<不得>?”“喝<得>呢嘛!(肯定回答),喝<不得>!(否定回答)。”“你给(有)瞧<着>啦?瞧<着>啦。(肯定回答)/不有瞧<着>(否定回答)。”

3.程度补语的表示方法:形容词+呢+要死,这种格式可以转换成“形容词+不得”如“酸呢要死(酸不得)、冷呢要死(冷不得)”,这种格式中的形容词只能限于表示身体味觉、知觉的形容词,如“热、冻、甜、酸、辣、麻、疼”等。

(二)存现句的表达方式

用“呢”字表示某处存在或者出现某物。例如:“桌子上放呢着一本书。”“水首里面漂呢着几个树叶。”

(三)“被”字句的表达方式

宜良方言中“被”字句的表达方法基本上保留了近代汉语的面貌,用“着”,音[tsuo31]。如“荷叶着被雨打烂啦。杯杯杯子着被小猫打碎掉啦。”

(四)“把”字句的表达方式

宜良方言中“把”字句是用“挨”来构成。例如“挨把你呢电脑借我瞧瞧。”“考上研究生挨把我高兴呢睡不着。”

(五)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宜良方言中用“给+动词”来表达疑问语气,“给+动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动词+不+动词”,这类动词仅限于短暂性动词。如“你给喝喝不喝水?”

参考文献:

[1]陈长祚.云南汉语方音学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桂明超.昆明方言重叠结构对词的语义和声调的影响[J].语言研

究,1999,(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李兆同.云南方言的形成[J].思想战线,1999,(1).

[5]齐春红,邱渊.方言词“挨”表被动探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王鹤璇.汉中方言的语法特点[J].重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9,(2).

[7]张文华.昆明方言语气词的语音特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9).

[8]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9]郑宏.近代汉语“着(著)”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

分布[J].语文研究,2006,(2).

篇5:写云南风景的作文600字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这个暑假,我去了如画般的云南,这里的山,青翠欲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这里的花,五彩缤纷;这里的人,勤劳质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虎跳峡的美景和拉市海骑马了。

虎跳峡共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个段。我们去的是上虎跳,这里是由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三江交汇而成。虎跳峡作为金沙江上水流域最气势磅礴的`一段,果然名不虚传。一到景区,我便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眼望去,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正转过头来,张开大嘴,好像想要一口把我吃掉似的。站在江边,我不由地裹紧了衣服,可眼镜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湿,我只好摘掉眼镜欣赏眼前的壮阔的景象,卷着泥、沙的江水好像比赛似的争先恐后得“跳”了起来。江水可真猛啊,它咆哮着奔向前方,势不可挡。

“云南十八怪,小湖也叫海”。以前的云南人以为湖就是海,所以很多湖泊都以海命名,日久月深,也就流传至今,拉市海便是如此,这里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一到拉市海,顿时我觉得轻松了不少。遍地花花草草,正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的好时机,人们悠闲地骑在马背上,可开心了。我赶紧去选了一匹白色的小马想坐上去,我一边幻想着古代人“飞身上马”的情景,一边挣扎着上马背。不一会儿,赶马的老奶奶就拉着马儿,带着我们出发。我们一边看风景,一边听着“叮当叮当”的声音,那是马脖子上的铃铛。突然,铃铛“叮当”响了一声,马把头一扭,把嘴凑到路边的矮树丛里去吃嫩草,我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我赶紧抓紧了缰绳。一个小时的骑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跟小马说了再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听懂……

篇6:写云南景色的作文600字

其中最能使我心驰神往的就是玉龙雪山了。皑皑白雪装点着玉龙雪山,整座山都在银装素裹之中,闪闪发光。在山脚下仰视玉龙雪山,被白雪包围的玉龙雪山像是巨型雪人,而后我们又乘坐缆车俯看玉龙雪山,株株青松点缀其间,仿佛是“万银丛中点点绿”,那景色比在山脚下看更美丽,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玉龙雪山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在我心中就是一座圣山,令我终生难忘!

云南的人文景观更加绝妙,有风格各异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和歌舞表演,有纳西族、傣族、基诺族……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基诺族村寨,基诺族是我国五十六朵民族花中的最后一朵,总数不到两万人,与世隔绝,过着真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基诺族解放前除了马帮,没和任何人打过交道,所以不被人发现。基诺族虽然贫穷,但他们有极丰富的茶文化和独特的风俗,并且十分好客,对我们非常热情,一进村寨就来欢迎我们,我们一路下去吃了好多水果和烤肉,虽然都是些比较常见的水果,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基诺族的水果别有风味,格外香甜。一路欢歌笑语中我们已经走出了山寨,但我还沉浸在基诺人的.热情中――有一种花的名字叫基诺!

篇7:小学写事作文:美丽的云南之旅

我们先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风景区,里面都是石头,就像黄山一样奇形怪状的特别多,有‘’一帆风顺‘’石。有‘’阿诗玛‘’石……那里的石柱都有断层,相传几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石柱上的断层是海水每一次下沉时冲击和侵蚀的痕迹。

大家看照片上的我身上穿的是彝族少民服装,她们的服装颜色鲜艳,层层叠叠。很奇怪的是穿着这么漂亮的衣服,身后却要背着一个大筐。在那里我被大家称为阿诗玛。

篇8:写云南特点的作文

一、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障碍,城镇居民收入越高,人口流动就越高,相反技术落后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降低,人口流动也随之降低,这使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收入的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动力,于是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转移。

(二)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云南省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0 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而且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

城镇,它是一个既不是城又不是乡的独立存在的区域, 但就性质来说,它是既依赖于城市,又依赖于乡村,它把城乡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就决定了城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某些特征。城镇背靠大中城市,腹容广大农村,确实起到了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及联系和调节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城市社区之间的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互相渗透。同时,还促使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而且,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积极地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三)耕地面积的减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最多的山区省,94%为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占6%。一方面,云南省农村人口每年都有所增长,农村劳动力也自然地随之增长。云南省耕地面积9 365.84万亩,坡度在15度以下的陡坡耕地面积4 206.87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5%,耕地质量明显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云南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目前已被建设用地占用近30%,如不及时转变建设用地方式,优质耕地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膨胀的趋势下,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的增加,从而使农民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又加上云南省近几年来的罕见的干旱问题,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粮食可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以谋出路。

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数量、比重大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整理。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以2009年、2010年、 2011年农村劳动力数据做对比。

通过这三年的的数据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每年都不断地持续地增长,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快,转移的数量多,占的比重大。

(二)产业分布及需求方面

1.产业分布方面。而近几年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劳动力转移数量或是转移的行业分布均有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转移比重为62.3%、12%、25.7%,2010年为60.43%、12.6%、 26.97%,2011年为59.4%、13.1%、27.5%。1这十年间,转移后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现在呈上升趋势;而转移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很多,但是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转移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比也有所下降,但是也是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2.产业需求方面。从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看,2012年全年中,住宿和餐饮业占19.55%;制造业占13.99%;建筑业占10.78%;是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前三个行业,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行业;从产业分组需求人数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7.05%、35.34%、57.6%,仍以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为旺盛,较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增加0.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1.45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4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2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三大产业分布中,把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就业目标的劳动力,虽然较去年相比相对减少,但是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少,但是目前仍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劳动力转移在产业需求方面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

(三)劳动力招聘、应聘条件方面

1.性别方面。从云南省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在2012年劳动力需求分析中,87.49%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人数高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5.75%和44.25%。

2.年龄方面。从云南省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看, 93.62%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需求的72.71%,其中, 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32.32%,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0.39%。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中同样以青壮年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9.26%,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1.39%,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7.87%;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73个百分点;35~4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2.91%,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35个百分点,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在性别方面,男性求职人数相较2012第二季度和去年同期需求比重都有所下降,但在数量上依然多过女性;在年龄方面,25~34岁青壮年是求职的主体,虽然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减少,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呈上升趋势。所以在农村劳动力的招聘和应聘中的性别方面男性劳动力求职人数依然会多于女性劳动力求职人数,而在25~3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壮年依旧是求职的主体。

(四)跨省转移方面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0年11月1日, 全国共有流动迁移人口1.4亿,占全国总人口(1 242 612 226人)的11.6%。其中,跨省转移人口为42 418 762人,占总人口的3.41%。其中,江西省跨省转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11%,其次分别为四川省(8.42%)、安徽省(7.33%) 和湖南省(6.81%)。而云南省跨省转移人口为343 542人,仅占当年总人口(42 360 089人)的0.81%,此比例仅高于西藏自治区(0.76%)、北京市(0.68%)和广东省(0.51%),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同样,根据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太低,仅为4.67%,而四川省、 重庆市和贵州省此比重分别高达约50%、57.7%和63.9%。云南省这一比重仅为四川省的9.34%、重庆市的8.09%和贵州省的7.31%,均不到1/10。另外,2002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5.82%,而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劳动力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4.18%。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即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也有少数民族人数比重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云南省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流动意识不足,还存有浓重的传统保守观念。

三、结论

篇9:写云南特点的作文

【关键词】清代 云南 民族地区 义学

云南古代教育形式跟内地一样不外乎有三类:学宫、书院和义学(社学)。官学是国家培养知识分子的主要造士之所,因此又叫“学宫”,书院本是藏经讲学之所,后来演化为传播学术思想的地方,也是为准备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义学是古代一种免费义塾,其经费来源主要靠地租,其性质属于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启蒙教育。其中清代义学教育在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较之边疆几个省份,同时期云南义学发展更有代表性,更具发展特色和持续发展能力,一度成为“馆学林立”的繁荣景象。义学对稳定边疆,开化夷民,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内地接轨都起到深远的影响。而且义学的普及,提高了人口素质,加强了汉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打破了民族地区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使教育走向了大众,拓宽了社会教化的受众面。研究清代云南义学的发展,探讨其大众化教育的模式和特点,对今天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清代云南义学的产生背景

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杂居的省份,地处边疆,当时在汉人看来属于“蛮夷”之地,民族多,文化落后,封建等级森严,而且少数土司对平民接受教育不能认同,处于社会下层的民族子弟很少能享受初级教育。清代初期,云南义学教育在民族地区的推行只是针对土司子弟的教育,这实际上是沿袭明制,还进行了具体地规定:“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顽冥。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将义学教育强加于土司子弟,这是对民族地区上层统治者一种强迫性教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是以教育土司子弟,造就服从中央,遵循封建社会伦理的新土司。因为土司一般采取世袭制度,而在清朝中后期,由于改土归流及其社会政治的变革,对民众进行教育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举措,义学便承担了这种任务。义学不再是只对土司子弟的官学教育,而是以慈善抑或是一种接近于免费教育的形式推广到了大众层面,从而使精英教育深入至基层社会,清政府要求“不得以夷倮而忽之,更不得以夷倮而拒之。如有土目头人阻挠不许向学者,立即究处。” 表现了清政府将义学推广至平民阶层的决心。所以说义学打破了民族地区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使教育走向了大众,拓宽了社会教化的受众面。

二、清代云南义学的演变与发展

义学是蒙馆的一种,蒙馆是古代启蒙教育的学习组织。蒙馆有三类,一类是一家或几家人联合设塾,延师教子的,叫做教馆或坐馆。还有一类是教师在家设馆教子弟的叫做家塾或私塾。第三类是由地方开明乡绅共同出经费,在公众的地方设塾,延师教一些贫寒子弟的,叫做义学或义塾。义学兴起于元代,义学的基层组织以社为主,也叫社学,在农村以每10家为一社,设社长“以教劝农桑为务”,在村民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社学一所,择师农隙之余教弟子《孝经》《小学》等。清初,政府令每乡设社学一所,主要是官办性质,后难以普及,于是义学就逐渐兴起。

(一)明朝云南社学发展是清代义学产生的基础

明朝是云南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学校向更广阔的边远地区延伸,各种办学层次也在更多的人群中推广。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明朝军队平定云南后,朱元璋下旨:“府、州、县学校,宜加兴举,本处有司选保民间儒士堪为师范者,举充学馆,教养子弟,使知礼仪,以美凤俗” 。于是就在各府、州、县陆续建立了学校,府有教授,州有学正,县有教谕各一人,并按府四、州三、县二设置不同的数量的训导,专司各地的学校教育。同时,明朝政府下令“在各地府、州、县建立社学,选择明师,民间幼童在十五岁以下送入读书”,这种初级的社学开始在云南境内一部分地区向边远地区深入。据《云南通志.学校志》记载,到了万历年间,昆明城外县份就有社学达二十七所。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也拥有了数量不等的“社学”。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有从内地迁移到云南的汉族子弟,也有少数白族、彝族、纳西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子弟,由此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民风习俗也渐渐接近汉族文化,也过汉族人的春节,教学内容也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书籍。云南布政使周正在巡视澂江时看到当地的文化景象时也已感到跟内地的差别在缩小,并题:“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在过去汉族官吏的眼中,认为“蛮夷”之地是“礼教”所莫及的地方,而在大力兴办社学后,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大大提高了,文化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与繁荣,当时由于建水文化较为发达,而拥有“小南京”的称号,在《滇略》中在描写汉、白、彝族、纳西等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情况介绍时就提到:

“衣冠礼法,言语习尚,大率类建业(南京)。二百年来,熏陶渐染,彬彬文献,与中州妥埒矣!……

人文日渐兴,其地夷、夏杂处,然亦蒸蒸化恰,淳朴易治,庶几所谓一变至道者矣。”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政府通过在云南内地推广学校教育,使中央文教政策在民族地区获得了成功,起到了加强内地与民族地区文化融合的积极作用。

(二)改土归流政策客观上促进了云南义学对社学的取代

土司制度从元代开始实施以来,得到中央王朝的大力推行,在明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一种针对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统治方式。土官可以世袭,并且拥有对地方的统治权力。清代统一边疆以来,深感土司制度的劣根性,土司对当地经济文化控制权使得中央王朝的政策不能很好的贯彻,已经成为清王朝实现对边疆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直接统治的绊脚石,因此改土归流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雍正年间,在今滇、黔、桂、湘、鄂、川等省,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官及其世袭制度,改用流官,可土流参治,逐渐以流官代替土官,到乾隆时期,许多土司被废,改为流官。其实,元、明以来之所以要设立土司制度,目的是利用土司来帮助清朝中央政府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在中央王朝渗入到民族地区实施统治之时,土司很自然要被抛弃,这是清政府民族统一的最终目的。而利用流官来统治蛮夷地区,可以使中央的文教政策在边疆得以很好贯彻,可以扩大内地儒家文化与当地落后文化的融合力度。这种变化客观上为义学教育的实施推广创造了条件。义学教育也适时改变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因此,可以说,改土归流是民族地区义学教育产生发展的客观条件。

社学和义学,都属于初等教育,清代城乡各地都有开设,社学设在汉人地区,义学设在民族地区,而且义学是在最初民间私塾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义学的受众面是更为广泛的下层平民子弟。据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学制考》载,清代云南在楚雄府广通县城和蒙化厅城内过去都存在过社学,后来都已“久废”而被改为义学。社学一般在府、州办学,学校是在官办主导思想下教学,义学设在离城镇边远处的乡村,具有地域分布广,办学数量多、灵活多样的特点。而且义学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的田产地租以及地租利息,这对很多离城镇较偏远的地区义学办学可以得到更好的维持。所以清代云南地区义学完全取代了社学的作用,义学数量一度有866所,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不低的。由于从其性质讲,社学为官办,义学是官办民助形式,由于义学学校经费很困难,所以在云南有些地区如陆良等地义学也沦为半义半塾的形式,学生也不是完全的免费教育,要缴纳一定的敬师费。

三、着力推进官办民助是清代云南义学教育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查建义学檄》保障了学田制的贯彻落实,为义学解决了办学基本条件

至乾隆时期,云南义学在陈宏谋任布政使时,比前朝有了很大发展。陈宏谋到了云南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开化教育,这段时期义学发展与陈宏谋有很大的关系,他在视察各地时,发现当地土司、头人侵吞田产(学田)的现象非常严重,义学赖以生存的田产、收入在流失,造成不少学馆关闭,所以他就以官府行为分别向全省各地发出了著名的《查建义学檄》。此檄文一发,各州县闻风而动,整顿旧学,创建新义学。当然一些地方仍借口“夷多汉少,无庸设学”。有的声称公产不多,无法维持,要等上司拨款才能办学。有的则以无教员、无生童为理由来搪塞。针对这些当地官员敷衍塞责,贯彻不力的现象,又发出施令《查设义学第二檄》和《查设义学第三檄》对办义学的重要性、办法、经费、校舍、师资等要求都一一详细阐明。同时又以官府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义学规条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云南义学办学,并躬身力行,为云南义学的发展真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乾隆时期,云南义学遍布乡村空前繁荣,一度达到了极盛。

(二)陈宏谋带头拨“养廉费”的助学义举,为义学集聚了更多的办学经费来源

清代在学校教育制度上因袭明代,官学体制在中央层面上有国子监、宗学、旗学;在地方有府、州、县学,还有分布在乡村的社学与义学。私学根据程度大致分为启蒙教育的私塾和专经教育的经馆,还有高度官学化的书院。从教育对象看,义学面对的的是大众底层,是面向所有归化苗民、夷人子弟的普及教育形式,这标志着边疆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大转变。清代云南地区义学较之全国来说获得良好发展态势, 不仅得力于中央王朝政策倾向力度的加强, 而且还归功于任职于边疆的一批封疆大吏对边疆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当时任云南布政使的陈宏谋就是有爱国心和极力发展义学教育的、有责任感的官吏。在他的大力提倡之下,开创了民间力量来捐助义学的办学风尚。云南义学的经费主要靠官府拨给,但在陈宏谋等官员的影响下,身体力行为义学办实事,他率先做出表率,他从自己的“养廉费”中拨出经费,捐资促办义学。例如陈宏谋曾为当时的呈贡的11个区,其中52所义学捐出1252两白银(布政使司养廉费),让他们买田置地,收租,永供义学束修。在1735-1736年间,他在职权管理范围内,让布政使司重新印书,印制了教材《朱子治家格言》《圣谕广训》散发到各地义学,减轻学校的负担。在他的重视之下,多渠道通过民间捐资形式来筹措经费。捐助形式大体有捐田、捐资、捐粮、捐房等,而捐助的名目也是纷繁多样。如在广南府客民王善捐建义学一所,建盖义校舍六间,维西厅土把总捐买田一百八坵, 给义学作为学田; 康普女千总送旱地三块, 年收京斗租谷一十二石, 供给义学束修。所以,在陈宏谋的督办下,清代云南各界无论是地方官员、土司乡绅对义学发展都积极出资捐助,蔚然成风。在乾隆初期,在陈宏谋任期之内,云南就兴建了651所义学,而且每所义学都得到一定数量的捐置的田产,“以充馆谷”,一时间云南在各府,各州的城乡都兴建起了大量的义学,形成“学馆林立”,一度达到了义学数量为683所,这是在陈宏谋任期内实现的,由此可见,陈宏谋对清代云南义学发展功不可没。

(三)《办学条规》规范了义学老师的聘用管理,确保了义学师资质量

清代官府对义学老师的选聘和使用十分重视。雍正元年(1736)三年清政府议准云南威远地方、东川土人等处建立义学,选延塾师,先令熟蕃子弟来学,日与汉童相处,宣讲圣谕广训,俟 熟悉后再令诵习诗书。以六年为期,如果教导有成,塾师准作贡生;三年无成,该生发回,别择文行兼优之士,应需经书、日用,令该督抚照例办给,俟熟蕃学业有成,令往教诲生番子弟,再俟熟习通晓之后,准其应试《清通考》,可以见到官府重视义学的程度。在清代《办学条规》记载对义学老师择师很严,并定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四、清代云南义学的社会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义学是清政府在民族地区巩固改土归流成果的重要举措,通过这种方式,清政府将自己的统治思想不断的渗透至边疆民族地区,汉文化也由于义学的实施而进入民族地区,加快了中原民族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速度,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云南地区社会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清代云南各民族地区进化过程不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个社会形态并存,在极为落后的条件下,义学教育也在提高大众文化素质的同时兼容了各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同时,通过义学这一特殊教育形式,云南这样的民族地区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而中原地区也接受了民族地区各富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大一统的思想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不断渗透,加速了中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文化不断整合、融合。而义学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教育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提高办学硬件设施水平。由于清代云南义学官办性质显著,使民族地区大众教育形式有很好的办学渊源。尤其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今天,研究义学发展的特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今天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力量集中投入,其作用不可小视。同时加大民族院校多元化办学,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加大民族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真正让普通民族子弟能接受到大众化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明史卷三一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九[M].

[3]尤中. 云南民族史(下)[M].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1985.

[5]陆良县志.

[6]云南古近代学制 [M].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7]于晓燕. 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教育部民族民族地区教育规划纲要.

上一篇:张世杰第四十二,张世杰第四十二文天祥,张世杰第四十二的意思,张世杰第四十下一篇:招商银行辞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