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2024-05-22

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精选6篇)

篇1: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湖南省凤凰县沱江大桥坍塌

大量的事故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据统计,法国电力公司在1990年提出的安全分析最终研究报告指出,70%~80%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日本劳动省1983年对制造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表明,85787起歇工4天以上的事故中,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占92.4%。美国矿山调查表明,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我国煤矿中的“三违”现象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它是典型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由此可见,人对于安全的主导作用,贯穿于安全的所有方面。

一.案例:

2007年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相关技术资料显示,堤溪沱江大桥是凤凰县至大兴机场二级路的公路桥梁,桥身设计长328米,跨度为4孔,每孔65米,高度42米。按照交通部的标准,此桥属于大型桥。堤溪沱江大桥上部构造主拱券为等截面悬链空腹式无铰拱,腹拱采用等截面圆弧拱。基础则奠基在弱风化泥灰或白云岩上,混凝土、石块构筑成基础,全桥未设制动墩。2007年8月13日,堤溪沱江大桥施工现场7支施工队、152名施工人员进行1-3号孔主拱圈支架拆除和桥面砌石、填平等作业。施工过程中,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1号孔拱圈受力较大的多个断面逐渐接近和达到极限强度,出现开裂、掉渣,接着掉下石块。最先达到完全破坏状态的0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的主拱断面裂缝不断张大下沉,下沉量最大的断面右侧拱段(1号墩侧)带着2号横墙向0号台侧倾倒,通过2号腹拱挤压1号腹拱,因1号腹拱为三铰拱,承受挤压能力最低而迅速破坏下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向0号台方向坍塌,坍塌过程持续了大约30秒。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崩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

(二).间接原因:1.建设单位严重违反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管理混乱。(1)是对发现的施工质量不符号规范、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未认真督促整改。(2)是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与施工单位变更原主拱圈设计施工方案,且盲目倒排工期赶进度、越权指挥施工。(3)是未能加强对工程施工、监理、安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施工人员未经培训、监理人员资格不合要求等问题未督促整改。(4)是企业主管部门和主要领导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疏于监督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工程存在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2.施工单位严重违反有关桥梁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控制不力,现场管理混乱。(1)是项目经理部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与业主单位商议变更原主拱圈施工方案,并且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主拱圈方式进行施工。(2)是项目经理部未配备专职质量监督员和安全员,未认真落实整改监理单位多次指出的严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隐患;主拱圈施工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问题突出;主拱圈施工各环在不同温度五序合龙,造成拱圈内产生附加的永存的温度应力,削弱了拱圈强度。(3)是项目经理部为抢工期,连续施工主拱圈、横墙、腹拱、侧墙,在主拱圈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就开始落架施工作业,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4)是项目经理部技术力量薄弱,现场管理混乱。(5)是项目经理部直属上级单位未按规定旅行质量和安全管理职责。(6)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作监管不力。3.监理单位违反了有关规定,未能依法履行工程监理职责。(1)是现场监理对施工单位擅自变更原主拱圈施工方案,未予以坚决制止。在主拱圈施工关键阶段,监理人员投入不足,有关监理人员对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不力,不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还在主拱圈砌筑完成但拱圈强度资料尚未测出的情况下,即在验收砌体质检表、检验申请批复单、施工过程质检记录表上签字验收合格。(2)是对现场监理管理不力。派驻现场的技术人员不足,半数监理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对驻场监理人员频繁更换,不能保证大桥监理工作的连续性。4.承担设计和勘察任务的设计院,工作不到位。(1)是违规将地质勘察项目分包给个人。(2)是前期地质勘察工作不细,设计深度不够。(3)是施工现场设计服务不到位,设计交底不够。5.有关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对该工程的质量监管严重失职、指导不力。(1)是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工作严重失职,未制订质量监督计划,未落实重点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人。对施工方、监理方从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资格情况监督不力,对发现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未依法责令停工整改,也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2)是省质量监督部门对当地质量监督部门业务工作监督指导不力,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混乱、施工质量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失察。6.州、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省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立项审批、招投标、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监管不力,对下属单位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1)是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违规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在申报、立项期间的手续和相关文件。(2)是该县政府在解决工程征迁问题、保障施工措施不力,致使工期拖延,开工后为赶进度,压缩工期。(3)是当地政府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标法的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多次严重阻工、拖延工期及施工保护措施督促解决不力,盲目赶工期,又对后期实施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4)是湖南省交通厅履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力。违规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勘察设计文件;违规批准项目开工报告;对省质监站、公路局管理不力,督促检查不到位;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失察。

三.深层探究:

这是一起由于擅自变更施工方案而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不认真履行相关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标准、规范、规程等进行建设施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进一步深层讨论,人们的行为,心理以及生理上的问题往往暗示着他们在建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一).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分为个体安全行为和群体安全行为。个体的安伞行为由于个体的安全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由于不能使个体的安全行为达到一致的标准,那么就必须通过群体间的利益进行约束。

(二).安全心理:一个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大脑控制的,而他的心理往往会影响大脑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安全心理会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 1.态度:态度是指对人和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态度可定义为在某种情况以一种特定方式表现的倾向。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本案例中就是由于领导者对建设工程监管不力,对于整个工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归根结底就是态度没有摆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情绪: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情绪水平失调。由于人是社会中的人,受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单位等客观条件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溜号、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是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就会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节假日前夕,大多数人能产生兴奋激动情绪;新婚、恋爱、吵架、失恋等原因都能导致情绪产生巨大波动,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出现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情绪激动水平的高低是外界刺激引起的。在生产实践中常会出现以下 2种不安全情绪:急躁情绪和烦躁情绪。急躁情绪的表现特征是干活利索但毛躁,求成心切但不谨慎,工作不仔细,有章不循,手与心不一致。烦躁情绪的表现特征为沉闷、不愉快、精神不集中,严重时自身的生理器官往往不能很好的协调,更谈不上与外界条件协调一致。急躁和烦躁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主牢人的身体及活动情况,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带着这种情绪操纵机器极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因此,改变外界刺激可以改变情绪的倾向和水平。只有从组织管理上和个体主观上注重创造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并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那么,由情绪水平失调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虽然本案例中不是因为工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事故,但是很多事故的发生都和工人的操作失误有关,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3.性格:从作业的安全性考虑,机器如设计得当,就能使大多数人减少失误。但对某些特定的人,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出的事故比一般人都要多。有些研究人 员认为,这类易出事故的人是因为他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失误率高。对于这类人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安排在相对较安全的工序上作业。人的性格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谓的外向型与内向型。对于外向型性格者适合担任集体性工作任务,而对于内向型性格者宜于单独作业。因此领导者应根据员工个人适应性格检查结果,按作业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安排作业类型,以提高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4.动机:动机是用来说明人们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心理学家已指出了不同的动机理论,特别是劳动中的动机,由于动机不同可能对安全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案例中领导者的动机不良导致他们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

5.其他异常心理:人的安全行为除了受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影响外,以下几种异常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行为。例如:盲目听从,侥幸心理,冒险心理等等。盲目从众心理是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用自己理性和识别能力作出判断的一种心理。人云亦云,是人们在适应群体生活中产生的必然反应。但是由于盲目从众,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为和动作很容易泛滥,从而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侥幸心理是指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者免去灾害。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存在侥幸心理。但是,如果在关系到安全的问题上心存侥幸,事故就会发生。总的看,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误导。侥幸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投机心理。以最大的冒险保住了最小的安全系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那当然是侥幸。但是这样的“神奇”无法经住时间的考验,大多数换来的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有侥幸就会有教训,有的是前人的侥幸变成后人的教训、有的是昨天的侥幸就是今天的教训,更有甚者,刚才的侥幸就是眼前的教训。因此,我们时刻要保持对侥幸心理的警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有对企业、对他人负责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侥幸心理才无法威胁安全生产。

(三)安全生理:众所周知,疲劳驾驶容易产生交通事故,而在建设过程中,疲劳工作就会容易导致操作失误,最后酿成惨剧。除了疲劳的因素,还有听觉,视觉等因素。在工作安排中,管理人员应关注作业人员的听觉能力,对听力存在缺陷的作业人员,应尽量避免安排在声音环境复杂、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部位工作。当工人在从事精加工或近距离观察工作中,应适当减少工作时间或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休息,以免损伤眼睛或引发事故。

四.解决措施:

要保证一个安全的建设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工人们犯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让工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要让工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心理上,要改掉工人们忽视安全的态度,安全管理人员尽量克服“以责代教、以罚代管”的现象和作风,同时,注重丰富员工的文化生 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此外,要控制工人的不安全心理就必须建立与维持兴趣,防止工伤事故,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的一个原则是建立和维持对安全工作的 兴趣。只有真正对安全工作产生兴趣,那么,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 发生。还要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与管理,多姿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和人性化的安全管理都是控制不安全心理的重要手段。还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治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以及及时的治疗工作能对保持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预防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大的作用。除了让工人们自觉保持好的工作习惯,也要管理者严格地做好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违纪,违法的行为就必须严惩,从而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

事故虽然不可能完全被避免,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建设过程中认真工作,仔细检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整个建设工作安全可靠的进行。

篇2: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1、原料的分类;

通常,陶瓷原料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工艺特性、传统习惯及原料性质等不同角度进行的。(1)根据原料的工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或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2)根据原料的用途分为:瓷坯原料;瓷釉原料;色料及彩料原料。(3)根据原料的矿物组成分为:粘土类原料;硅质原料;长石质原料;钙质原料;镁质原料。(4)根据原料的获得方式分为:矿物原料;化工原料。

一般,我们把所需的陶瓷原料归纳为三大类原料,即具有可塑性的粘土类原料,具有非可塑性的石英类原料,熔剂原料。

2、粘土

粘土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其矿物的粒径多数小于2um,主要是由粘土矿物和其他矿物组成的并具有一定特性的(其中主要是具有可塑性)的土状岩石。粘土矿物:主要是一些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晶体结构是由[SiO4]四面体组成的(Si2O5)n层和由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1O(OH)2层相互以顶角联接起来的层状结构。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粘土矿物的各种性能。

3、粘土的成因

粘土是由富含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岩石(如长石、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风化作用或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经风化或蚀变作用而生成粘土的岩石统称为粘土的母岩。母岩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粘土产于地表或不太深的风化壳以下。母岩经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粘土常产于地壳较深处。

4、粘土的分类 A.按成因分类

(1)原生粘土:又称一次粘土、残留粘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粘土。特点:此种粘土因由风化而产生的可溶性盐类溶于水中,被雨水冲走,只剩下粘土矿物和石英砂等,故质地较纯,耐火度较高,但往往含有母岩杂质(石英、云母、石膏、方解石、黄铁矿等),颗粒较粗,因而可塑性较差。高岭土常为原生粘土。

(2)次生粘土:又称二次粘土、沉积粘土,是由风化形成的粘土,经雨水、河流的漂流(有时也有风力作用),迁移至盆地或湖沼水流缓慢的地方沉积下来,而形成的粘土层。特点:由于漂流迁移而沉积下来的粘土颗粒很细,而且在漂流和沉积过程中夹带了有机物质和其他杂质,因而可塑性较好,耐火度较差,并因混入呈色杂质而显色。B.按可塑性分类

(1)高可塑性粘土。又称软质粘土或结合粘土。其分散度大,多呈疏松状、板状或页状。如粘性土、膨润土、木节土、球土等。

(2)低可塑性粘土又称硬质粘土。其分散度小,多呈致密块状如:焦宝石、碱石、瓷石等。

C.按耐火度分类

(1)耐火粘土。耐火度在1580℃以上,是比较纯的粘土,含杂质较少,为细陶瓷、耐火制品、耐酸制品的重要原料。

(2)难熔粘土。耐火度介于1350-1580℃之间,含易熔杂质在10-15%。可作炻 瓷器、陶器、耐酸制品、装饰砖及瓷砖的原料。

(3)易熔粘土。耐火度在l380℃以下,含有大量的各种杂质,其中危害大的是黄铁矿,在一般烧成温度下它能使制品产生气泡、溶洞等缺陷,多用于建筑砖瓦和粗陶等制品。

D.根据其主要矿物组成类型进行分类 粘土矿物是具有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 位是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氧八面体层。由于四面体层和八面体层的结合方式、同形置换以及层间阳离子等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层状结构粘土矿物。

5、高岭石类矿物的工艺特点;

(1)纯度越高的高岭土其耐火度越高,烧后越洁白,莫来石晶体发育越多,从而其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越好。但其分散度较小,可塑性较差。

(2)反之,杂质越多,耐火度越低,烧后不够洁白,莫来石晶体较少,但可能其分散度较大,可塑性较好。

6、蒙脱石类矿物的工艺特点;

①蒙脱石的特性是能够吸收大量的水,体积膨胀;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膨润土其吸水后体积可膨胀20-30倍。这就是膨润土的名称由来。膨润土在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并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特性。

②蒙脱石可塑性好,干燥后强度大,但干燥收缩也大。蒙脱石中A12O3的含量较低,又吸附了其他阳离子,杂质较多,故烧结温度较低,烧后色泽较差。蒙脱石矿物的产地在我国分布很广。东北、华北及南方各地都有出产。辽宁黑山膨润土、江苏祖党山泥、浙江宁海粘土都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粘土。

7、粘土化学组成在生产上的指导意义

1)化学组成可以作为鉴定粘土的矿物组成的参考。

2)可以估计粘土的耐火度的大小。3)可以推断粘土煅烧后的呈色。

4)可以估计粘土的成形性能。

5)可以推断粘土在烧结过程中产生膨胀或气泡的可能性。

8、可塑性、结合性、离子交换性、触变性、干燥收缩、烧成收缩、总收缩;耐火度.可塑性:可塑性是指粘土粉碎后用适量的水调和、混练后捏成泥团,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改变其形状而不发生开裂,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形状的性能。可塑性是粘土的主要工业技术指标,是粘土能够制成各种陶瓷制品的成形基 础。.结合性:粘土的结合性是指粘土能结合非塑性原料形成良好的可塑泥团、有一定干燥强度的能力。粘土的这一性质能保证坯体有一定的干燥强度,是坯体干燥、修理、上釉等的基础。.离子交换性:粘土颗粒带有电荷。其来源是其表面层的断键和晶格内部被取代的离子。因此必须吸附其它异号离子来补偿其电价,粘土的这种性质称为离子交换性。

4.触变性(稠化性):粘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粘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又能逐渐恢复原状。反之,相同的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在维持原有水分的情况下会增加粘度,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上述情况可以重复无数次。粘土的上述性质统称为触变性,也称为稠化性。粘土的触变性在生产中对泥料的输送和成形加工有较大影响。

5.膨胀性:膨胀性是指粘土吸水后体积增大的现象。这是由于粘土在吸附力、渗透力、毛细管力的作用,水分进入粘土晶层之间、或者胶团之间所致,因此可分为内膨胀性与外膨胀性两种。

6.收缩 :测定收缩是模型放尺的依据。粘土泥料干燥时,因包围在粘土颗粒间的水分蒸发、颗粒相互靠拢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称为干燥收缩。粘土煅烧时,由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 2 变化(如脱水作用、分解作用、莫来石的生成、易熔杂质的熔化,以及熔化物充满质点间空隙等等),因而使粘土再度产生的收缩,称为烧成收缩。这两种收缩构成粘土泥料的总收缩。

7.耐火度: 当煅烧温度达到粘土软化温度后,继续升温,粘土逐渐软化熔融,直至全部熔融变为玻璃态物质。为了表征材料在高温使用中,虽已发生软化但没有全部熔融所能承受的高温度,称为耐火度。耐火度是耐火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表征材料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

9、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粘土的可塑性是陶瓷坯泥赖以成型的基础。

2)粘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

3)粘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

4)粘土是陶瓷坯体烧结时的主体。

5)粘土是形成陶器主体结构和瓷器中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来源。

10、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石英是瘠性原料,可对泥料的可塑性起调节作用。

2)提供了生坯中水分快速排出的通道,可缩短干燥时间,减少干燥收缩。

3)在陶瓷烧成时,石英影响陶瓷坏体的体积收缩。烧成过程中,石英的体积膨胀可以补偿坯体的收缩。

4)冷却时石英晶型转化的体积效应使坯体内产生相当大的内应力,导致裂纹产生,从而影响陶瓷的抗热震性和机械强度。

5)在瓷器中,石英对坯体的力学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高温下石英会部分

熔解而提高液相的粘度,未熔化的石英可作为坯体的骨架,起到增强(reinforce)的作用

6)石英对陶瓷釉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11、长石的熔融特性

1)钾长石的熔融温度范围较宽,熔融后形成粘度较大的熔体,并且随着温度升高熔体的粘度缓慢降低。这种特性,在陶瓷生产中有利于烧成控制和防止变形。所以在陶瓷坯料中以选用正长石或微斜长石为宜。

2)钠长石的开始熔融温度比钾长石低,形成的液相粘度较低,故熔融范围较窄,且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速度较快。所以,一般认为在坯料中使用钠长石容易引起产品变形。

3)钙长石的熔化温度较高,熔融温度范围窄,高温下熔体不透明、粘度也小。冷却时容易析晶,化学稳定性也差。

4)钡长石的熔点更高,其熔融稳定范围不宽,普通陶瓷产品不采用它。传统陶瓷一般选用含钾长石较多的钾钠长石,一般要求K20与Na20总量不小于11%,其中K20:Na20质量比应大于3为宜。

12、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长石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粘稠的玻璃熔体,是坯料中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的主要来源,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的熔化温度,有利于成瓷和降低烧成温 度。

2)熔融后的长石熔体能熔解部分高岭土分解产物和石英颗粒。

3)长石熔体能填充于各结晶颗粒之间,有助于坯体致密和减少空隙。

篇3: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1.1 章标题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2 授课对象

学生:本科一年级下或本科二年级上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一般为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生活, 懂得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紧跟科技潮流, 用互联网、玩APP、知道大数据, 关注机器人, 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但是, 他们对科技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 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混淆“科学”与“技术”, 认为科学等同于技术或者技术等同于科学;第二, 不能系统第分析科技说引起的深刻变化;第三, 关注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忽视科技的负面影响。

1.3 学时安排

30分钟

1.4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二节的第四个小问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理解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其中, 教学重点为“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教学难点为“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1.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的:学习和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着重了解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6 课后思考题

(1)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3) 你听说过虚拟现实技术吗?它会为人类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2 教学过程

2.1 教学安排

2.2 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 辅以讨论式、问答式等参与式教学法。

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 辅以音像资料

2.4 教学资源

教材、经典论述、热点时事、典型案例

2.5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前几日, 闲来无事, 把科幻电影《生化危机》又温习了一下, 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 超级计算机时空后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 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 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整个故事惊悚刺激!冷静下来不禁思考:科技的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它在社会的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

[理论讲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二,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在讲授此部分内容之前, 我们先要区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的技术, 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比如, 孙杨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技术, 而阿基米德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科学。区别完这两个概念, 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知识点: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问题设置]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 每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18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的第三次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有一个广告很能体现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视频资料]《HTC EVO 4G首部创意广告片科技史缩略》

[视频资料解读]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的代表, 工业革命, 电力革命, 相机的诞生, 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推到柏林墙,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的发展, 最终汇成了一部手机。这是一部被浓缩了的科技发展史, 同时也反映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论讲授]具体来说,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 分别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首先是改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形式。其次,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 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最后,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大大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案例]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使只能及其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通用公司曾投资1.7亿开设一家电池工厂。1.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安装了1万个传感器, 分布在各条生产线上。

[理论讲授]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来重大变革。比如手机在能够满足人们通信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以及社交需求等。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随之而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比如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问题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理论讲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以教室中存在的多媒体技术为例, 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图片展示]水体污染与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图片

[理论讲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 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图片中所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案例]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案例解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的概念、对自然、对进化都提出来挑战, 除此之外还会引发生物安全与不公正等伦理问题。

[总结]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首要的就是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3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 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整体效果不错。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环境,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教学经验看:教案应该做到 (1) 立足教材, 讲好讲透; (2) 使用案例教学; (3) 贴近学生生活。

篇4: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1.系统的历史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系统,也可以把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事物看成是一个系统。大到银河系、太阳系,小到一个原子;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体、一个细胞,我们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去认识它们。我们对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所有的系统其历史发展过程都能很明显地分成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混沌发展阶段。正象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的那样:任何系统都起源于混沌。混沌的本质是自由,是物质的彻底的自由运动状态。系统之所以能成为系统还必须有一个整体约束力存在。这个整体约束力就是一种聚合运动势力,比如象宇宙系统中的万有引力。自由运动与聚合运动两种势力相互作用,相互抗衡使整个系统处于自由运动的混沌状态。

在混沌状态的系统内部,多层次的、多股势力的自由作用导致部分物质和能量的大聚集;大聚集引发大膨胀,膨胀运动势力就从自由运动势力中产生出来。膨胀运动势力把多股自由运动的小势力集中起来,分别与原来的自由运动和聚合运动两种势力相抗衡,并在整个系统中占居主导地位,使整个系统进入高级发展阶段。

在系统的高级发展阶段,系统在膨胀运动势力的主导下处于持续的膨胀过程之中。处于混沌状态的物质在膨胀运动势力的引导、冲击下进入旋转运动状态。旋转运动进一步衍生出循环运动,所以在高度复杂的系统中还表现为循环运动状态。初级系统内部的基础矛盾是聚合运动和自由运动两种势力对立统一的关系;高级系统内部的基础矛盾是膨胀运动、聚合运动和自由运动三种势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初级系统都处于自由运动的混沌状态;高级系统都表现为多层次的旋转运动和循环运动状态。

上述系统历史发展规律是我们从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包括国家、家庭、企业等系统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系统观察法。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还会把整个论证过程逐步展示给大家。

2.宏观物理学的宇宙观

当我们运用上述规律去认识整个宇宙的历史发展过程时,一个清晰可见的宇宙观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现在我们的宇宙正处在一种持续的膨胀过程之中,现代科学认为它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我们暂且也把宇宙膨胀之初看作是一次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就应该是一种混沌状态。我们按照中国哲学的“元气”理论,可以说初级阶段的宇宙就处在一种元气状态。我们根据现代科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可以说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处于“暗物质”状态。显物质是大爆炸之后才出现的,由于现代科学对暗物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才会提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之说。实际上,大爆炸只是宇宙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分界线。

在初级阶段的宇宙中,自由运动势力与万有引力直接抗衡。当某一局部自由运动势力较强时,这一局部就处于膨胀状态;当某一局部自由运动势力较弱时,这一局部就处于收缩状态。就整个宇宙而言,大致上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这样的一个暗物质的世界里,物质也不是均匀分布的,也存在着紧密和稀疏的巨大差异;存在着多层次的多股势力的自由运动。

万有引力是一种聚合运动势力,也是宇宙系统存在的基础。它贯穿于宇宙大爆炸之前和其后,既存在于暗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显物质世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只能运用万有引力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而电磁波和暗物质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对整个宇宙是一个约束,它的作用必然使整个宇宙走向聚合和集中,或者说走向收缩和寂静。而自由运动势力的活动是需要一个活动空间的,它就与万有引力形成了一个直接的对抗。对抗双方势力旗鼓相当,所以整个宇宙处于大致平衡状态。但是,与万有引力形成直接对抗的是自由运动内部各种运动势力的一个综合势力,各种不同的运动势力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很大的内耗,所以说在自由运动势力内部蕴藏着远远超过万有引力的巨大能量。一旦在某一时刻自由运动势力内部出现协调统一的状态,一场巨大的膨胀运动就要爆发了。

自由运动的过程使物质和能量走向聚合和集中。但是,这种聚合和集中与万有引力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是一个逐渐消除内耗的过程;一个扩大暗物质世界中紧密和稀疏之间差距的过程;就象在经济社会中,自由市场经济总是导致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资本走向集中,但是它绝不是导致整个经济社会走向萎缩。所以自由运动虽然能使物质和能量走向聚合和集中,但是它并不象万有引力那样促进整个宇宙走向聚合和收缩。与此相反,它在整体上仍然是和万有引力直接抗衡的一种基础势力。

万有引力引起的聚合运动和自由运动把物质、能量集中起来的运动对立统一,相互协调,把多股自由运动势力在某一局部聚集成一股巨大的势力,大爆炸不可避免地就要发生了,新产生的膨胀运动势力统帅着整个宇宙由此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膨胀运动势力实际上是从自由运动势力中分离出来的一股比较强大的势力。众多弱小的自由运动势力依旧存在。现代科学证明:暗物质占整个宇宙质量的90%左右。

一股势不可挡的膨胀运动势力对自由运动的物质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自由运动的物质世界中出现了多层次的旋转运动。基本粒子的旋转、原子的旋转、太阳系的旋转都是自由运动的物质在膨胀运动的冲击下形成的。任何一个旋转体都是由离心力、向心力和垂直方向的力这样三种力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刚好与整个宇宙的三种势力相对应。离心力代表膨胀运动势力;向心力代表聚合运动势力;垂直方向的力代表自由运动势力。因此,我们说:现宇宙中所有的显物质都是旋转运动的产物;没有旋转运动就没有显物质的存在;显物质的实质是物质的旋转。而旋转运动又是膨胀运动、聚合运动和自由运动三种势力相互抗衡形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在现宇宙中,我们可以看得见的任何物体(包括: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是处在三种势力相互抗衡之中,任何一种势力的过强或过弱都会导致该物体的毁灭。当膨胀运动势力过强时,它会化作射线离我而去;当万有引力过强时,它会化为黑洞而深不可及;当自由运动势力过强时,它会由显物质即刻转化为暗物质,瞬间若逝。现宇宙持续的膨胀使我们能够长时间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物质世界。而随着膨胀势力的不断扩张,膨胀势力在整个宇宙中的强度就会逐渐减弱,当它对自由运动势力和万有引力不能构成一个统领之势的话,整个宇宙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显物质世界转化成暗物质世界。不会象有些人说的那样:膨胀运动结束后,宇宙会截然相反地开始作收缩运动。

3.客观事物内部矛盾的基本格局

我们生活在一个发育成熟的宇宙之中。膨胀运动、自由运动和万有引力三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现宇宙内部基础矛盾的基本格局。在现宇宙之中,任何一个发育基本成熟的客观事物其内部基础矛盾也都是这样一种基本格局。

简单一点说,一座山有一个阳坡,一个阴坡和一个底平面。阳坡就是光线强的一面,光线是一种射线,所以阳坡代表着膨胀运动势力;阴坡是光线弱的一面代表着自由运动势力;底平面是整座山存在的基础代表着万有引力。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事物,不管它内部矛盾多么复杂,其最基础的矛盾都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基本格局。

篇5: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 第二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依据。

A.完善的城市规划文件

B.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

C.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规划

D.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

2.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现场踏勘或观察

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的查阅

3.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4.城市规划纲要的审批需经()审核同意。

A.国务院

B.城市所在省政府

C.城市人民政府

D.城市人大常委会

5.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为()阶段。

A.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6.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中图纸比例为()。

A.1:1000

B.1:1000~1:2000

C.1:2000

D.1:5000

7.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指标控制图中不需要标示的内容为()。

A.绿地率

B.主要出入方位

C.建筑密度

D.建筑标高

8.城市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面。

A.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B.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

C.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

D.城市规划控制和城市建设引导

:9.城市规划中所说的“四线”是指()。

A.红线、蓝线、绿线、黄线

B.绿线、蓝线、黄线、紫线

C.红线、蓝线、绿线、紫线

D.蓝线、绿线、黄线、褐线

:10.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属于()。

A.城市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11.县级市的总体规划应报()审批。

A.上一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12.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报()审批。

A.上一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13.城市分区规划应报()审批。

A.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B.市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

14.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中不包括()。

A.应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意见

B.论证修改的必要性

C.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

D.修改后的规划按原程序审批

15.下列有关控规编制与审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控规应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B.城市的控规经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报级本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C.镇的控规,由镇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D.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规,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 多项选择题

1.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任务是()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

B.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城乡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D.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

2.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包括()

A.全国

B.省域

C.市(县)域

D.镇域

E.跨行政区域

3.和谐城市的价值观的内涵有()

A.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B.人与人的社会和谐

C.经济与生态的发展和谐

D.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4.城市规划价值观所涉及的问题:

A.健康与安全

B.方便与效率

C.发展与和谐

D.公平与平等

E.美观与有序

F.环境与资源

5.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含以下层次的规划()

A.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分区规划

D.发展战略规划

E.详细规划

6.城市总体规划包括()。

A.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中心城区规划

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应包括()。

A.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B.原则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

C.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D.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布局

E.论证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8.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A.区域生态环境体系规划

B.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C.确定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

D.划定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

E.确定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

F.进行区域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规划

9.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包括()。

A.用地性质

B.人口容量

C.建筑密度

D.建筑高度

E.用地面积

F.环境要求

10.以下()的城市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

A.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

B.直辖市

C.地级市

D.大城市

E.国务院指定的城市

11.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的修改程序包括()

A.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B.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它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C.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经同意后方可修改

D.规划的修改后报原审批机关备案

1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机关包括()。

A.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B.市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D.市人民政府

三 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3.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4.建筑密度

是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5.容积率

是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6.绿地率

是指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面积和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

四 问答题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一化二系三结构”。

1)“一化”: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2)“二系”: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3)“三结构”:即研究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职能结构),以及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

:2.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制度是怎样的?

答: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的修改程序:

1)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它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2)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经同意后方可修改;

3)规划的修改按原程序审批。

3.控规的审批与修改制度是怎样的?

答: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

①城市的控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②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规,由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③镇的控规,由镇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

篇6:第二章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BPR——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于在现今衡量企业表现的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据化的改善。它包含了四个关键词:流程、根本性、彻底性、戏剧化。

物流企业——是从事商品实体流通活动的经济组织,其基本的经济活动分为两方面:经营和管理。

二、单选题

1、我国大中型组织机构大多采用的管理形式是(一体化的组织结构)。P702、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认识最初是从(美国)开始的。P613、物流企业建立组织机构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高效)P724、(业务经营部门)是指直接参加和负责组织商品流通经营活动的机构,其主要任务、职责、权限是直接从事商品流通的经营,对外建立经济联系,并负责处理经营业务纠纷等,是企业组织机构的主体。P735(职能管理机构)是指与经营业务机构活动有着直接联系,专为经营活动服务的管理工作机构。P736、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

7、BPR是指(企业流程再造)。

三、多选题

1、物流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2、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精简、统一、自主、高效

3、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的部门可划分为:业务经营部门、职能管理机构、行政事务管理机构

4、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

5、我国物流企业包括:股份经营、企业群松散联营、企业集团化经营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物流企业管理的两重性?P58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方面同流通生产力相联系,表现为劳动者同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相结合,为组织社会商品流通进行共同劳动,由此产生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同商品流通中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表现为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此产生的社会属性。

2、物流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具有哪些基本形态?各有什么优缺点?P67

a、传统的组织结构

优点是机构层次少,权力集中,命令统一,决策和执行迅速,工作效率高。缺点是领导需要处理的事物太多,精力受牵制,不利于搞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种结构适用于经营规模小、经营对象简单的小型物流企业。

b、功能集合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外部环境较为稳定,采用常规技术,重视内部经营效率,员工专业素质不高的中小规模企业。

缺点:没有改变物流流程的分散性,物流业务分割的状态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c、功能独立型组织结构

优点:物流的经营职能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物流经营比重的扩大和物流务量的扩张;缺点:职能管理和物流的现场作业不能完全统一,存在物流与生产、营销等企业行为的协调问题。d、一体化的组织结构e、物流子公司制的组织结构

3、一般现代组织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或哪些角度)创新?P741、以过程为导向;

2、以战略为导向;

3、以虚拟为导向组织管理创新;

4、物流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有哪些?试说明各职能的要点。P581、计划职能在物流企业管理所有职能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企业经营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它是一项指导性、预测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很强的企业管理活动。

2、组织职能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上,从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上,从时间和空间要相互衔接上,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3、领导职能是对人进行管理及研究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4、协调职能指协调企业内部各层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消除工作中的脱节现象和存在的矛盾,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5、控制职能按预定计划或目标、标准进行检查,考察实际完成情况同原定计划标准的差异。

5、物流企业管理方法包括哪些内容?P59

三大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如有多选则不选)

6、企业采用物流子公司制,与其他的物流组织结构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P67

优点:物流费用明确化,提高了以对物流成本核算的认识,利于加强物流管理;能够以进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利于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调动物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便于加强对物流人员的劳务管理;能开拓物流业务新领域。

缺点:很难定位其与母公司的关系,原有企业不愿意接受子公司提出的物流合理化建议,从而不利于原有企业合理化推进;如物流子公司不和原有企业彻底脱钩,原有企业会转嫁损失,这此都会影响物流管理组织的有效性

7、中国物流企业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是什么?P82

基本原则:从最终用户开始,满足最终用户的需要;整个流程应被看作一个整体,每一项活动的处理不能超过一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重复活动;由处于最合理位置的人来完成工作,保证每个成员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整个流程应只有一个数据库支持,每个成员共享所有信息,以使资源配置更精确和有效。

关键:以物流流程为核心,实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从用户出发,加强订单、配送、仓储和采购等的一体化;注重用户价值的增加,删减非增值作业;本着服务宗旨,在流程做优化基础上增加附加活动;以信息技术为牵引,改造传统的物流活动和流程。

8、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一体化”主要体现:

1、物流的每一个领域被组合构建成一个独立的直线运作单元。

2、制造支持被定位为运作服务,确定了其有共同的服务方向,可在物资配送、采购、包装之间直接沟通。

3、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独立于物流以外对于企业本身和物流本身至关重要的部分,凸现出信息对于物资流动、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4、督导和信息一样位于组织的最高层次上。

9、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的部门划分:

1、业务经营部门指直接参加和负责组织商品经营业务活动的机构。

2、职能管理机构指与经营业务机构的活动有着直接联系,专为经营业务活动服务的管理工作机构。

3、行政事务管理机构 间接服务于经营业务和职能管理机构活动的行政事务机构,包括秘书、总务、教育等机构

10、BPR的企业组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应该是流程型组织;

2、流程经理的作用;

3、职能部门也存在;

4、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

上一篇:秋色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无锡蠡园景点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