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2024-05-15

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精选4篇)

篇1: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冯军

电话:***

提起美学,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文学或者艺术,但是却很少有人联想到新闻。的确,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是新闻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本,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作为所有新闻类型中最讲究语言美的广播新闻,若想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潮流中,却具备别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美感,在语言上力求“美”,也成为了广播新闻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播新闻的语言追求的是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信息传播,短小精悍、实事求是成为了它的代名词。但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通讯报道、新闻特写、现场报道等体裁,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充分运用抒情、比喻、对比等文学化的写作手法,来增加新闻稿件的感染力。

一、真实美

“真”是“美”的基础,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美的本身必须是真实的。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艺术,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了,而且是美的了。”由此可见,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的首要因素,也是美学的重要属性,那么,失去了真实的新闻是不可能体现出美的。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我逐渐发觉,新闻已经

开始不自觉地走向了追求审美的层次。这其中既包含记者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更重要的是新闻中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对于新闻来说,弘扬高尚的品质是新闻的美学核心价值,而审美情趣则又恰恰是一片优秀新闻作品的更高层次价值。新闻不仅仅应该是新闻,更应该是一种在真实性基础上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构成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创造世界的方式。2011年12月,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记者到岫岩县采访,接触到了一位家庭贫困的小女孩,全体新闻部同事决定对这个小女孩进行资助。先后给这位小女孩送去了生活用品、衣物、学习用品等,小女孩于2011年12月15日给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写来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我从小没有见过妈妈,可是,你们就是我的妈妈„„。《鞍山新闻》栏目对这封亲笔信进行了播发,通过现场对话,音响录制,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让很多的听众感触颇深。这就是新闻真实性与美学延伸性的一种互动。有了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情,新闻才会丰满起来,才会更具备新闻自身已经被很多人所模糊的本质的价值,才会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意境美

广播新闻语言虽然搭理提倡言简意赅、鲜活生动,但是由于广播媒体的特殊性,必须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产生一种回味无常的感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王宴青曾经说:“未来的广播新闻作品,要有故事、有情节、语言风格要独特,要适合广播的播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璐也曾经说过:“广播记者毕生的劳动结晶就是一个个声音的内容产品——不仅要有生动的故事作为载体,而且要能够让听众产生美的联想,要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扑面而来而来,达到一种所谓的诗书意境”。

广播的传播方式,缺乏电视、报纸等媒体所具备的视觉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广播只有通过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营造出一种听觉的上的联想和想象,并以此来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这就更加需要广播新闻要产生一种“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交往,让听众在想象中,达到一种情感上面的满足,因为声音是“流动的”、“虚拟的”,因此,往往可以更大程度上与生命(听众)达成一种互动。这样,广播新闻的语言美感的张力也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主张诗歌要有 “韵外之致”、“味外之致”的空灵意境,对广播语言来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解。内蒙古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宋红梅2011年播发过一篇现场报道《浑善达克沙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我现在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极目远眺,远处起伏的大部分沙丘已经被绿色笼罩,错落有致的灌木郁郁葱葱,散落其间的不知名的野花在清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鸟鸣啾啾,沙地里不时窜出一两只野兔,使进入6月的浑善达克沙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通过这篇报道不难看出,记者的播报,给听众展示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沙地景观,使得听众陷入到意境美的遐想。

三、简约美

从美学的定义上看,简约美也被称之为平实之美或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将就的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和“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新闻本身来说,段落之间、文稿与音响之间,简约流畅,不仅有利于听众的倾听,更能够给人以一种舒畅的整体美感,这就如同艺术中所说的“留白”,有利于整体的美感。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联播》,每篇录音报道也不过三、五百字,却显得非常的简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在2011年11月播发过这样一篇稿件《抄表工杨新华》。全文仅457多个字,可以说是篇“袖珍”消息,却充分体现了广播新闻的简约之美。全文如下:

【压混: 存放自行车的声音„„(居民:收电费的又来了,哈哈!)(居民:谁呀?)哎,大娘我是抄电表的!(居民:进来吧。)这个月吧,你家走了101度电,五十多块钱„„】

【主持人】45岁的杨新华在吉林省吉林供电公司昌邑供电分公司当一名普通的抄表员,意境有13个年头了。不管是乌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他总是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摞抄表清单、一个手电筒、一个抄表器、一块卡流„„是他抄收路上的必备物件。

【录音】不管刮风下雨,我是以不停电为目的。礼拜天或者早晚来通知,能堵到人啊,最好把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收集来,便于沟通。那爬楼没数儿,得三四百层啊。我都看报纸了,说走一步楼梯能多活一秒钟,我算算,要是这样我能活一百来岁。

【主持人】13年来,杨新华骑废了6辆自行车,行程上万公里。平均每天上下台阶就达上万级。天生乐观的他,把这些辛苦全当作是锻炼身体。

【录音】哈哈,我也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只希望我服务的6000多户居民,别因为我的工作失误,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这篇录音报道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仅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将一位基层抄表工踏实、敬业的形象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在中国古代老子和庄子的哲学中,最讲求中和审美的观念:“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然而现实中,个别记者投机取巧,运用通讯员来稿或粘贴网络消息,长篇大论让人昏昏欲睡。细心的听众不难听出,这些所谓的现场报道是从办公室或录音间制作的,有人戏称这是“躺在被窝里的新闻”。没有现场特有氛围,没有信息量,更没有结构上的美感的口播报道,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更很难说有什么听觉的美学价值了。

四、音响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声音世界里,声音是广播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和传播符号。广播音响报道中,让采访对象亲自在话筒前现身说法,让听众感觉到更加的真实可信,音响报道也经常通过现场实况录音的采集,在听众面前,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贴切感。所以,广播音响比也必然蕴含这丰富的美学内涵。孟子说过:“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

这段话是其“共同人性”、“共同美”论说的主要依据之一。耳有同听,心有同悦——这是孟子概括出的共同美感思想。

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音响之所以能够给听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因为音响能够给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有求新、求美的心里。目前,大多数城市电台、包括省一级的新闻广播,往往四平八稳、拖沓臃长,并且以领导的政务活动为主,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听众的注意力容易流失,这样,在无意间,广播听众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失。而音响报道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新鲜生动的内容,活泼幽默的声音,或者紧张刺激的现场音响,会立刻抓住听众的耳朵和心,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记着本人2008年5月到海城市耿庄镇采访一户农民。记者刚一走进院子,就能够听到鸡叫狗吠和猪吃食的的声音,走进屋子里,能听到孩子们玩耍打闹的声音和电视发出的声音。最后,记者把这些声音都录制了下来,作为了新闻稿件的背景音响,让听众自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农家小院的生动景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新闻不仅需要真实,更需要凸显它的美学属性。这就必然要提高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标准。既要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又必须要具备小桥流水娟娟的婉转缠绵。广播新闻语言有了美学的支撑,才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听众的接受和联想,弥补广播的劣势,突出特点,从而在电波中让听众感受到美的陶冶。

篇2: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新闻,语言,魅力,编辑,主持人,受众

什么是新闻语言, 很多业内人士给出了定义, 如蓝鸿文、马向伍教授在《新闻语言分析》一书中就提出:通过新闻媒介, 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 即为新闻语言。而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 它有别于平面媒体和网络资讯的最大特点就是声音魅力。所以广播新闻语言魅力就在于除了让受众听到有价值的新闻资讯之外, 还要充分调动其认知和联想能力, 从而在电波中受到美的陶冶。

广播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严谨等特征, 很多前辈和同行已经讨论过多次, 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我个人认为广播新闻语言应是多方面要素的结合体, 要充分的展现广播新闻语言的魅力, 就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即创新的新闻编辑、多样的节目形式和主持人的精彩表达。

一、创新的新闻编辑

编辑是展现广播新闻语言魅力的基础, 因为新闻节目依然是当今不同类型的媒体竞争的焦点,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前那种真正吸引眼球的独家报道现在已经变成共享资源了, 所以同样的新闻事件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如何新颖的、巧妙地编辑就显得至关重要。

1. 从新闻材料里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节目中最有贴近性和可听性的新闻莫过于本地新闻了, 但本地新闻因为地域限制新闻资源毕竟有限, 所以在精心采编好本地新闻的同时, 还要从其他媒体特别是网络上的海量新闻资料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这就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编辑思想在里面。简单举例说, 同样是两条国内新闻:“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正式公布”和“重庆规定城管每天需做件好事, 不准没收摊贩商品”不考虑新闻事件大小, 从受众的关注度和可听性的角度, 后者显然更具优势。

2. 热议新闻事件评论的撰写

受众的素质在不断提高, 对于一些热议新闻事件不再满足于听听过程而已, 比如一条“福州大学部分院系实行恋爱实名制登记, 引起热议”的新闻, 多数的受众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规定。所以如果主持人在报道中加上“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是学校该干的事, 恋爱实名制, 但愿只是个玩笑吧”的评论语, 就会和受众产生共鸣, 从而展现出新闻语言魅力。

3. 编辑细节的把握

要想让受众有认同感和亲切感, 新闻稿件细节至关重要, 特别是一些能展现广播语言魅力的修饰词语的把握。比如“干净的街道, 再加上新摆设的鲜花, 让市民朋友心旷神怡”中“心旷神怡”的运用就恰到好处、语意清晰;而“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后, 韩国军方有关引进高技术武器以取得对朝军事优势的提法便甚嚣尘上”中的“甚嚣尘上”明显在广播语言中不适合, 而应该用“盛传已久”或“议论纷纷”取代。

二、多样的节目形式

展现新闻语言魅力除了有丰富的内容, 还要有多样的节目形式, 特别是广播新闻节目, 只能通过耳朵去聆听, 进而去思考, 所以要想受众能以欣赏的状态去听新闻, 节目形式就要层次清楚、灵活多变。

1. 多种新闻表现形式合理搭配

传统的文字新闻一直是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 但单一的文字新闻会让受众产生听觉疲劳, 所以要调整文字新闻的长点度、关联度, 同时更要加入新的新闻表现形式, 比如录音报道的运用就能让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当然还可以借鉴其他媒体的视频, 经过加工转化成音频和广播语言, 充分发挥这些音频中现场音响的作用, 再配以清晰、悦耳的垫乐和音效, 就会让广播新闻节目呈现出“声情并茂”的听觉效果, 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2. 从传统的“你播我听”到“与听众一起做节目”过渡

现在的新闻节目大多已经从传统的带有浓厚“播音腔”的播报方式转变为语言通俗化、口语化的“说新闻”了, 广播新闻语言不再是居高临下, 而是变得舒服悦耳、亲切自然了, 但要想真正的让节目吸引受众, 还应该借鉴其他类型节目的互动形式, 做有听众参与、能发表观点的广播新闻节目, 比如可以利用短信、QQ、微博等互动平台让听众参与其中。

3. 加大本地新闻连线报道

前面已经提到, 本地新闻在新闻节目中最具可听性, 而新闻连线又能很好的丰富节目形式, 所以在节目中要加大本地新闻连线报道, 这其中连线对象包括记者、值班编辑、评论员, 也可以包括受众关心的职能部门, 比如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商务局的价格信息以及110、120等指挥中心的接警情况等。

三、主持人的精彩表达

主持人的表达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和传播效果, 对广播传播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创新的编辑思想和多样的节目形式最终都将通过主持人的言语来表达, 这也是展现新闻语言魅力最为关键的环节。

1. 口语化的广播新闻语言

口语化表达能让受众与静态的新闻之间有一种潜在的交流感。要做到口语化, 除了不盲目的播读稿件, 减少书面语之外, 还应加入一些关注高的热门词语, 比如网络新名词“给力”的运用, 但又不能频繁使用, 所以就需要主持人认真分析稿件, 把稿件变成自己的语言, 顺畅地表达出来, 从而使新闻充满新鲜感、亲切感。

2. 个性化和平民化的有机结合

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所以作为节目“发言人”的主持人, 其个性将成为节目的标志, 成为受众区别同类型节目的符号。但在突出个性化的同时也要保持平民化风格, 在节目中要像老朋友一样促心长谈, 让新闻真正走进百姓, 拉近新闻与百姓的距离, 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表达新闻语言时个性化和平民化有机结合。

3. 主持人个人素质的修养

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年轻, 而我却希望自己变老, 因为我担纲的节目需要成熟”。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具备丰富的阅历并不断学习新知识, 才能有驾驭节目的信心和能力, 也才能在遇到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 做到精彩表达, 让新闻语言真正展现其魅力。

总的来说, 在广播新闻节目中, 有声语言的声音特色给受众的主观感是最直接、最鲜明的, 而语言艺术修养则是广播新闻节目从业者驾驭节目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 所以只有成功的创造出个性的新闻语言, 把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文字变成语言表现给受众, 才能使节目更加深入人心, 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 让受众长期在艺术的熏陶下受到美的陶冶。

参考文献

[1]蓝鸿文, 马向伍著《新闻语言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 1989年出版.

[2]王瑞棠著.《广播编辑学》.新华出版社, 1992年4月出版.

篇3:浅议新闻的美学价值体现

新闻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反映生活的认识作用。“美就是生活”,新闻反映了社会生活,人们也就从新闻中认识到了生活的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二)鉴别美丑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新闻传播,了解周围的事实,辨别现实生活中的真假、善恶、美丑,提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和理想,以便改造环境,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生产更多更美的物质财富,创造更好更美的物质生活。

(三)普遍意义的审美作用。新闻以其对生活的独特反映方式,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艺术的审美途径。对艺术的鉴赏要具有专门的修养,而对新闻的审美判断只需一般文化水准却同样可以触发人们的多种情感体验,可以想见,新闻的这种美学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社会产生的反作用,也就是说新闻以其表现的美和丑影响着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是否具有美学意义,也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基本尺度。

新闻的美学特征就在于它是客观现实美的直接反映。从质上看,它是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反映;从量上看,它是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再现。新闻美学的基本前提,主要在于如何通过新闻去体现美或以美的形式去表现新闻。

黑格尔在分析美的要素时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美学》)我们认为,在确定新闻美学的研究内容时,也应从新闻内容的美和新闻形式的美这两方面去加以把握。

新闻内容的美,实际上是通过新闻手段表现的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它主要体现为人的行为、能力、情操、理想等等方面,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自然现象。当上述内容具有真与善的品质时,就成为美。因为,“美就是真、善的形象表现,在前面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况,真的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这里的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即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臆造的现实。新闻之所以把真作为新闻美的基础,首先是因为美产生于人的实践之中,人的这种实践当作现实的存在表现为一种运动着的过程、一种社会现象的一切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因此,如果混淆和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为了刺激读者、听众、观众失去对新闻的信任和兴趣,而任何使人失去兴趣的东西都不会是美的。由此可以说,“真”是新闻美的生命,没有真,就没有新闻,也就更谈不上新闻美了。

如果说“真”是新闻美的生命,那么,“善”就是新闻美的灵魂。一般说来,在实践上符合于人的目的东西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就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并推动着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普遍利益才是真正的美。美,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去就是善,正由于善,才被看作是美。新闻的美,就是要求新闻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反映生活的目的性、进步性、创造性等等,实际上就是要讲求新闻的思想倾向性和社会价值。值得提到的是,新闻中对丑的暴露实际上也是善,是从反面对善的肯定。只要新闻具有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包括传递信息、授人知识、启迪智慧、使人愉悦等,就都是善。由此可见,善作为美的内容,构成了新闻美的物质,新闻显示出善,也就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新闻的美学价值。

新闻形式的美,在新闻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美的内容丰富多彩,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以感性形象显现出的一定生活内容;而这显现出了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就是美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的,美的内容是有着美的形式的内容;美的形式是包含着美的内容的形式,但是,美的形式对于美的内容来说,也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强调要重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新闻的形式美的问题。

新闻美同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一样,都是由文字、图象、声音、线条、形体等形式因素构成的鲜明生动的形象诉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感受。一般来说,当新闻作品的布局、音韵、节奏、构图等可感觉因素中具有自然美的对称、和谐、均衡、明快、柔和时,都会产生美的形式。进一步讲,新闻的形式美是和人们在阅读或收听、观看新闻时的审美要求密切相关的,图象要醒目就需线条明快、色调柔和;音响要悦耳就要讲究节奏、抑扬顿挫;文字新闻更要求在遣词造句上要通俗易懂、饶有兴趣,如同一桌筵席之佳肴,“色、香、味、声”,呼之欲出,照片构图要求构思巧妙、生动自然,等等。而报纸的版面美更是新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报纸的版面,反映了整个报纸的风姿和个性特征。一个美的版面,使读者赏心悦目,兴致倍增,并且对贻人口实刮目相看,无形中加以接受。反之,一個面目可憎的版面,使读者产生不愉快甚至厌恶的情绪,即使内容很好,读者勉强去读,效果也会大为减弱。一般来讲,报纸版面是编辑通过对新闻稿件的精心剪裁,娴熟地使用艺术艺术语言(空间留白、图文配搭、位置排编、线条运用、交错刊体),巧妙地构造成能够引起读者审美感受的版面。具体讲,美的版面除了要适用形式上的法则,即通过字、画、线等的和谐、比例、秩序、均衡以外,还要求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创造整体美、富有独创性,等等。这样,才能创造出美的版面,从而牵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美感情绪,增强报纸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作者单位:1.河南电视台2.哈尔滨电视台)

篇4: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当下,国内行政建筑形式语言的程式化和趋同现象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也有许多业内人士从设计入手尝试变革。实践伊始,必然会有这样的思考:求变的依据为何?或者说我们对行政建筑形式语言应有怎样的评价标准?缺乏依据和标准的尝试是盲目的,其结果也很可能是一种程式化形式语言被另一种程式化语言所取代,抑或是形式语言杂糅而导致的乱象。

权力美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作为行政建筑形式创作依据和评价标准的理性视角。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物质载体,行政建筑除其具体使用功能以及构筑技术之外也必然包含着与国家权力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造就了其显著而不同于一般办公类建筑的形式语言。“官方建筑物的形式材质的确应该和它的权力构成一种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就像体量庞大的故宫表现了无上的皇权一样。问题是在倡导民主与法制的今天,在所有政府都会强调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施政过程要透明公开的这个时代,政府建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1]行政建筑作为权力建筑的近现代形态而存在,在研究其形式语言时,也应首先透过权力美学视角对其与权力本体间的联系机制有所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求变创新时有所本,而不至于无的放矢。

本文尝试从权力美学的基本知识入手,对权力建筑形式语言从权力美学角度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总结,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业内人士的思考或讨论。

二、权力的建筑叙事

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尼采

2.1 建筑的动机

虽然巴别塔作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求自身存在意义的起点与终极梦想被上帝无情地扼杀了,但人类对于伟大工程的追求却从未因此而有所迟滞。历史上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工杰作——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罗马城,从秦始皇陵到紫禁城——置身其中,在遥想其当年轩昂气势,感叹古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不由地引发了这样的思考:促使古人当年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动机造成了如此不同寻常的建筑?

2.2 权力的叙事

从福柯“话语与权力”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一建筑的动机与根源——权力。纵观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权力话语的方式主要包含了三种基本形态:建筑叙事、地理叙事及历史叙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叙事”随着人类在认识上和实际上对地球版图的瓜分完全而逐渐停滞;“历史叙事”则因天灾人祸而散失殆尽;只有建筑作为权力的象征长久而稳固地保留下来。从现存的宗教神庙、教堂到君主制陵墓、宫殿,再到近现代行政建筑,无不是这样一类动用权力(人权或“神”权)营造,也以表现权力为目的的权力建筑。穷尽这类非比寻常的工程,“无论其形势如何,也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材料,都逃不出所有建筑冲动中最为传统的方面——它们诉说着权力,塑造着历史,营造着记忆”。[2]

2.3 美学的修辞和审美

权力建筑是如何实现对权力的话语功能呢?与所有艺术一样,建筑也需要借助美学的修辞来实现对权力本体的表现。徜徉于古人所营造的权力建筑之中,虽然那份属于过往时空的权力早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仍能分明地与之展开对话,体验荣耀和愿望、敬畏和雄心。而这类对于权力的感情体验便构成了美的价值,“权力总是要成为魅力,权力结构总是要进入情感结构”[3]。由此,权力进入了审美领域,而我们也可以借助美学的基本原理、框架研究权力建筑形式语言及其权力美学修辞和审美。

权力建筑的话语过程以权力美学修辞——权力建筑的创作为起点,以权力审美——获得对于权力的情绪及感情的审美价值为终点。

在美学修辞阶段,创作者对感官媒介(砖、石、木等建筑材料)进行加工组织,其成果即为权力建筑的建筑形式语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成对权力的“意义移入”(遵循形式语言与权力本体属性的统一原则将对于权力对象的观念植入于建筑形式语言之中)和“感情移入”(根据感官媒介要素组织的一般原则将对于权力对象的一些朦胧感情——情调等直接赋于其中)。

而到了权力审美阶段,观赏者面对权力建筑时,人类天然的低级感官同视觉相联系形成的感受机制使其首先感受到先前权力建筑形式语言中所附丽的朦胧感情(如石材给人以稳定、长久的感受)并使其对象化为权力对象的要素之一。同时,观赏者在创作者建立的美学修辞的诱导下将其既有的对于权力对象的观念注入感官媒介之中,使权力建筑形式本身能够去象征权力而被对象化。另一方面,与权力观念同时产生的还有权力的形式和意象,是观赏者通过“形式思维”这一高级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来自高级感官的形式。在权力审美过程中,权力形式作为感情和权力观念的中介而存在,通过权力形式,观赏者获得比附丽于抽象观念更鲜明的对于权力的感情——威吓或荣耀,敬畏或雄心,其与建筑形式语言直接赋予观赏者的朦胧感情共同构成了权力建筑的权力审美价值,也由此实现了其权力话语功能。

三、权力建筑审美的原则

从权力建筑的话语过程可以看出,在建筑设计层面上,我们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权力的身体构建,即美学修辞阶段;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在于对感官媒介要素进行加工组织时所遵循的机制和原则,其主要包括感官媒介要素组织的一般原则和形式语言与权力本体属性统一的根本原则——两者同时作用于审美修辞的过程之中,发挥作用的方面则各不相同——前者为所有艺术创作所共有,主要包括多样性中的统一、主从和均衡等三类,目的在于使感官媒介要素具有清晰易明的结构性,能够更好地为观者的感官所感知,并激发起对于权力朦胧的感情;而后者的作用则在于根据既有的权力内容和形式的内在联系,来加工感官媒介要素,使其能在权力审美过程中被赋予预定的内容与意义,并进而通过观者的形式思维形成权力形象,唤起对于权力清晰的感情。相较于前者,其内容也更为复杂和含蓄,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和阐释:

3.1轴线朝向——权力来源

自古至今,中西方的城市与建筑建造中普遍存在着轴线与对位关系。轴线的对称和线性序列属性往往被解读为极权象征而广受批评,但实际上,这两种属性遵循的只是作为感官媒介要素组织的一般原则,使感官媒介要素具有清晰可见的结构,从而更利于观者的感知与权力形式的生成。

而轴线的另一个属性——朝向却是维系了对权力血缘般的认同与表现,表征了权力的来源——“神”授或是人授?历史上主要存在两种轴线类型:在古希腊、共和时期的古罗马等民主国家,往往存在以重要公共建筑为节点,灵活改变轴线朝向加以联系而形成的顺应环境地形的变格轴线系统;而在中国封建统治、西方教会和君权统治等神授权力的建筑表现中则往往出现严格的、高于环境的正格轴线系统,其朝向或正南北,或朝向东方,或汇聚于某一放射线交汇点上。与人授权力相比,“神”授权力更具有先天的对于自身存在合法性的焦虑,这就需要“将人造建筑实体置于自然风景中,并使它与环境之间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暗示它们属于一个系统,这便是赋予建筑某种含义的一种方式。人类代代更替,风景则亘古不变。”[4]

3.2开放空间——权力基础

西方城市开放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即为各种权力建筑入口前的广场空间,周边往往设置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供市民在此集会、活动,并因此享有“城市客厅”的美誉;相比西方,中国古代却始终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建筑开放空间。这种区别也体现出形式语言对不同权力基础的回应。

“权力有三个不同的基础:强制、权威和权势。”强制是严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权威和权势则是依从的主要基础,依赖关系相对平衡。中国古代权力以暴力的强制为基础,因而在空间上不具开放性、互动性,而更多地表现为由墙和院落所形成的对外防御性和对内压抑感;古希腊、古罗马民主权力以权威为基础,宗教以权势为基础,因而以更具开放性的广场空间以形成权威且具亲和力的权力形式。当然,在罗马帝国时期,权力基础转向了暴力强制,也使得广场变得封闭而不近人情。

3.3立面材质——权力主客体关系

相较于其它要素,建筑立面材质的演变更多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非权力自身的内容与特征。然而不同时期对于权力建筑立面材质的选择倾向仍然与权力本体有所关联,体现出其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权力是一种双方互为的社会契约关系,而不是简单由一方单向地指向另一方。从极权到民主,权力主客体关系也存在着由接近于单向的不平衡向非对称双向平衡的过渡。古代西方建筑以砖石为主线,中国权力建筑虽然是木构的,但其权力客体所能感知的也只是砖石构筑的围墙。砖石材料不透光的物理特性使其具有很强的实体感,与权力建筑追求强化权力的实在感相一致;而同时也成为极权权力主客体接近于单向不平衡权力关系的最好注脚。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可以更为自由地选择立面材料。此时,各种行政建筑立面对于玻璃的偏爱则归因于人们透明的民主政治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民主权力形象,即玻璃材料双向通透的特性与双向平衡的民主权力主客体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3.4建筑尺度——权力资源占有

传统权力建筑都习惯以超大的占地面积和体量产生对权力客体的威慑力并唤起权力主体的自豪感,而这也以权力主体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为基础。

资源占有是权力关系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将权力分为三类:暴力形式的低质权力、财富形式的中质权力和知识形式的高质权力。在古代低质权力阶段,权力建筑主要通过最大程度地占有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表现暴力资源的权力;到了近现代中质权力阶段,在级差地租的作用下,则更多地转而通过在有限面积土地上向上拓展空间,实现资本的积累与占有,并进而表现财富资源的权力;随着后媒体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行政建筑的尺度则有可能被逐渐消解,权力不再体现于为对空间的扩张上,而将更多地表现在对社会公共关系信息强大的收集与协调处理能力上。

3.5符号意象——权力承袭

西方权力建筑在演进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传统的印记: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与拱券作为符号系统一再重复出现;宗教建筑虽然有所变革,但巴西利卡作为自古罗马便已产生的公共空间意象也仍作为教义正统而一直得以留存下来。而中国古代的权力建筑更是在对周王城意象的不断复兴与演绎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权力本体始终存在着对于自身存在合法性的焦虑,往往倾向于从过往的真实存在中寻找有形的物质元素来证明其合理、合法性,从而缓解这种焦虑。由此也便出现了对于传统权力符号或意象的使用,借助其历史所积累、承袭的意义,来强化当代权力形象的正统性与丰富性。它以纵向关联的方式与建筑风格一同表现了权力的同源性特征。

3.6建筑风格——权力系统

建筑风格与符号意象一样具有标明权力同源性的功能,但与建筑符号的纵向关联不同,建筑风格更倾向于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使同一时空权力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权力建筑都能被明确地归入到统一的权力表现系统中,并在此基础上与通过权力等级限定的建设规模一同建构起完整的权力建筑系统。通过由地方到中央不同权力辖区中,相同或相似建筑风格在视觉上的一再重复出现,能够产生稳固、强大的权力系统形象;同时产生对其他风格的排斥,并以此确立权力的专有形象。

3.7建设规模——权力等级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建筑在规模、用材及装修制度上均有严格的区分;西方世界权力建筑的等级制度虽然未必如此严格与细致,也仍会有所体现。

本质上,建设规模与建筑风格、符号意象属于同一范畴——建筑伦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前者强调差异,后者强调同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权力系统的表现。这种对权力建筑规模加以规范的做法造成由中央到地方的有序增减,在观念中形成显著而易于把握的规律。一方面通过对权力等级秩序的表现在观者的形象思维中形成有序、成熟的权力形象;另一方面则通过严格限制次级权力表现突出高级权力形象,并最终达到实现对核心权力的表现。

四、小结

权力美学是权力建筑中与使用功能及建造技术两个物质向度相平行的精神视角,它也决定了行政建筑在文化层面的表达功能。当然,由权力美学所构建的话语框架是多元多解的,当代我国行政建筑设计也应当在以民主权力表达为目标的前提下,在权力美学原则框架内对形式语言重新求解,利用其修辞、审美机制重新演绎权力话语功能,逐步改变我国当下的行政建筑设计现状。

参考文献

[1].夏铸九、王志弘.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93

[2].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美)H帕克著;张今译.美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英)迪耶萨迪奇著;王晓刚、张秀芳译.权力与建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美)柯蒂斯W芬特雷斯著;皇甫伟译.市政建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英)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李白云、任永杰译.建筑与民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最容易被淘汰的八种类型职场人下一篇:《看月食》观后感